西安导游词【推荐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西安导游词【推荐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西安导游词【第一篇】
家门口的御花园,长安中央公园
邹雨琛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我是小导游邹雨琛。
西安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忘为市民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居住环境。长安中央公园便是最好的见证!
秦岭脚下的长安楼盘密集,显得有些拘谨,但是中央公园的出现,使人们出门后也能看到一片天蓝水绿、柳青花红的景象。居民们常常感叹:休闲终于不用再跑到南山去了!
中央公园自北向南由三个主题构成,最北部为儿童娱乐区,中间为人际交往区,最南部为景观区。
儿童游乐区可以称得上是孩子的天堂,许多游戏器械吸引着孩子们,旁边还有一个大沙池,不仅孩子喜欢,大人也可以去放松;嬉戏区的南边有个人造湖泊,大家可以在此喂鸭子、看夜景。沿着湖边一直向南走,穿过一条马路,就来到了人际交往区,中间部分较为宽广平坦,是青年滑滑板、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好地方,其间的四个露天鱼缸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每个鱼缸占地265平方米,深1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露天鱼缸。南部景观区有主题为“盛世长安”的大型音乐喷泉,其壮观程度不亚于大雁塔北广场的喷泉。
中央公园是个运动与赏景两不误的好去处。公园外围铺着塑胶跑道,早晚跑步健身的人数不胜数。总的说来,长安中央公园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此公园免费!
长安中央公园环境优美,设备完善,就像御花园一般。各位游客,来到古都西安不当当皇帝多可惜!大家可以游览完景点后,来这里转转,看看西安人的生活,品品做皇帝的惬意!
西安导游词【第二篇】
大家好!很高兴做你们的导游,下方就跟着我一齐去参观,期望我们有一个快乐的旅程。
西安兵马俑,它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总面积是二万零七百八十平方米。第一号兵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农民伯伯打井时发现的,之后经过考古学家认真的工作,我们才明白兵马俑是地下式土木结构,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内有陶俑陶马六千多件。堪称是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
兵马俑博物馆每年接待一百多万中外游客,许多名人都曾来那里参观,整个博物馆占地二百万平方米,馆区内树林、花、草清香,环境幽雅。
为了揭开秦始皇陵墓的奥秘,考古学家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对陵园进行科学的钻探的调查,最后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拥有一支雄兵千万,由七千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他们令全球瞩目,举世震惊,但由于我们现代世界技术达不到保护兵马俑的要求,目前只有一号坑、二号坑出土,有几个坑的轮廓已经出现,但停止挖掘的钻探,其它的地下文物都被保护起来,以免遭到破坏。
西安兵马俑,壮丽的景观,世界独有人土的美观!
西安导游词【第三篇】
大雁塔位于僻静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返来的经籍。这座塔初名为经塔。后裔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秀,引起众人的惊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汗青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气魄威风凛凛的符号。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模拟西域佛塔情势建的。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越典范。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周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捷,气魄宏伟,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期间气魄威风凛凛。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工钱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回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物。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镌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构筑的贵重资料。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情意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对象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存至今的两处重要符号。因局限小于大雁塔,建筑时刻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闻名寺院。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换极有代价。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构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奇丽玲珑,别具气魄威风凛凛。门框为青石彻成。塔身内部为空筒式布局,设木构楼层,有木梯回旋而上。明清两代因屡经地动,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今寺内还生涯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洪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西安导游词【第四篇】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0区3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42′~34°45′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
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6亿扩大到12亿以上。
地貌: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地质: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___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河流、水资源 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亿立方米。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20___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土壤: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据1980~1986年土壤普查,全市有12个土类,24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181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复杂多样,为区内农作物的多品种组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动植物 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直接侵袭,尚保留若干第三纪古老的孑遗植物,如银杏、水青树、连香、马甲子等。秦岭山地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垂直分布有高山灌丛草甸、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自然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计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2224种,为中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渭河平原主要为大田农作物、蔬菜、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有兽类55种,鸟类177种,包括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秦岭亚种、鬣羚、大鲵、黑鹳、白冠长尾雉、血雉、金鸡等珍稀动物。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境内已建立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储存地热水的地质条件,仅城区可以开发的地热面积约780平方公里,地下热水可采储量约为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至20___年底,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高陵10个市辖区及周至、蓝田、户县3个县。共有街道、镇178个,其中街道办事处111个、镇67个。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属陕甘宁边区辖市。
1950年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
1953年1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管辖,西安市属西北行政委员会。
1953年3月12日,改为中央直辖市,为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
1954年6月19日改为省辖市。
解放初期,西安市设12个区,其中城区8个,郊区4个,城区未设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区下设有19个乡。
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将12个区和部分新划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个区,定名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
1957年4月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市辖区减为7个。1958年11月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1960年撤销莲湖、碑林、新城区建制。
1961年8月将蓝田、临潼、鄠县划出。1962年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
1965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市辖区减为4个。
1966年6月,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将咸阳市(县级市)划归西安市。
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莲湖、阎良区更名为东风、向阳、红卫、东红区。
1972年恢复原名。197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
1980年3月,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
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盩厔改为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西安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县。
1997年8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
20___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后,西安市共辖9区4县。
20___年3月7日,经市政府研究并报省政府批准,撤销长安区王曲镇、鸣犊镇二乡(镇)的建制,设立相应的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不变,以原各乡(镇)政府驻地为街道办事处办公驻地。至年底,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共有街道、乡、镇176个,其中街道办事处89个、镇40个、乡47个。 20___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西安市气候概况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毫米,由北向南递增。七月、九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月。年日照时数~小时,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安)。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沙尘、干热风、大雾、寒潮和低温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