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人实用5篇
【导言】此例“如何评价一个人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评价一个人1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为什么要做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成人教育成就举世瞩目,受众之广、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发展之快、成效之巨世界少有。但是,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忽视成人教育对象“成人”的特殊性;教学内容陈旧过时,难跟上时代要求,更难跟上成人实际工作需求;教学方法简单单一,除了课堂讲授、照本或照屏宣科外,再无其他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基本没有,成人教学成为最好混的一个课堂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但少有人过问,更遑论解决,但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成人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力的下滑,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改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有什么作用
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导向作用。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能够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进行方向性引导,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都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的方向。此外,通过教学评价,还可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诊断作用。通过评价,可以找出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反馈,帮助师生改进教学中存在问题,改善教学效果,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价,可以对师生的教与学进行鉴定。对教师而言,鉴定其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潜力的大小等;对学生而言,鉴定其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发展潜力等。三是激励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对成人课堂教学效果展开奖惩,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从而在成人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一般来说,公正科学的评价,可以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反之,不公正的评价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三、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存在什么问题
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评价制度建立问题。我国的成人教育进行了许多年,培养了许多成年人,但是很少有单位建立起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全日制本科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只是还不完善和不科学。但是,全日制本科教学评价制度并没有延伸到成人教育中来。没有建立起成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国家教育部对于本科教育有评估机制,但这种评估机制极少涉及到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机制中的“漏网之鱼”。其次,成人受教育者也很少在乎课堂教学质量,多数受教育的成人都将成人教学看成了一种形式,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拿钱换文凭。正是由于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者都不重视成人课堂教学效果,导致成人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成人教育的意义正在失去。因此,现在首当其冲是将全日制本科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引入成人教育中来。
此外,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缺乏技术支持。同全日制本科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技术不完善一样,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技术同样不完善。无论是评价反馈机制、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主客体等评价要素都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四、如何开展对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一)确立评价原则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评价原则。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能引导我们设计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方案,使评价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结果能被很好地运用,能促进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因此,一个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有以下原则:一是导向性。使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能够成为成人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依据,提高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抓手,成人教育教师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二是敏感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够将教学效果好与不好的教师有效区分开来。三是可靠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同评价者对该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具有一致性,评价结论应该基本相同。四是准确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内容应与成人课堂教学工作内容密切相关,与成人教育的导向目标密切相关,评价指标要素和评价内容密切相关,这是评价取得成功与否的界线。五是可接受性。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得到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支持才能推行。六是实用性。应有效控制评价成本。评价体系的设计、实施和信息利用都需要花费时间、努力和金钱,学校使用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收益必须要大于其成本。
(二)选择评价方式
目前,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较多,如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有:观察法。俗称听课。观察法是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的评价方式。这是主要的评价方式。测量法。通过测量来了解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测验法。通过测验掌握学生的体育理论掌握程度。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访谈法。通过座谈了解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记录法。通过查阅档案掌握教学效果。
不同的评价对象,其评价方式可以不一样。对于学生,以网上评价、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对于教学管理者,以听课、教学课件等检查、座谈(与学生座谈和与教师本人座谈)等方式展开评价;对于专家,以听课、座谈(与教师本人座谈和与学生座谈);对于自己,以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甄选评价者
教学效果到底由谁为参与评价?一般来说,评价者的选择应具备这样的条件:有时间参与评价;有能力参与评价;有动力参与评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人教育中,学生、同事、教师本人、教学管理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均可以成为评价者。
1.教学管理者
教学管理者符合甄选标准,且一直是评价者中的主流,他们具有权威性和单向性,主要进行优劣认定,但与被评价者缺乏交流。
2.相关领域的专家
相关领域的专家熟悉教育规律,也符合甄选条件,在教育评价中也具有权威性。
3.学生
学生与教师相处时间长,感受深,是评教的主体,也符合甄选条件。通过打分、座谈、问卷、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评教。
4.同事
同事也符合甄选条件。因教师间相互了解,评价较为客观。
5.本人
自我评价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评价主体。控制好,能够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结论。而且,鼓励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参与评价的重要途径。非常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但它们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学生评价应占到10%、专家应占到40%、教学管理者应占到30%、本人占到10%、同事占到10%。
(四)设计评价指标
我们经过调研,并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内容有三大块:
一是教学准备,赋予的评价权重为20%。主要的观测点有五个: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设备等。这五个观测点的权重分别为:、、、、。
二是教学过程,赋予的权重为30%。主要观测点有三个: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等。这三个观测点的权重分别为:、、。
三是教学效果,赋予的权重为50%。主要观测点有四个:学习习惯、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生满意度等。这四个观测点的权重为、、、。
这里需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评价指标及多项二级指标?二是为什么赋予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这些权重?
针对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因为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必须覆盖教学全过程。因此,对教师教学来说,要合格地完成教学过程,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有充分的准备,自然教学准备就成为教学评价要素;同时,教学过程的掌握是一个关键的评价要素;而教学是否合格,更重要的是看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三方面来看,基本上覆盖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对指标权重设定展开了调查,调查问卷经过了效度和信度检测,调查对象选取了30个左右的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少量的学生。经过调查回收统计,然后得出了上述权重。
事实上,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教学效果是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我们赋予了它50%的权重。这符合经验判断。同时,教学效果是否好,关键看教学过程执行情况。如果教学过程执行到位,教学效果一般较好。因此,我们赋予了它30%的权重。教学过程执行得好,实际上是教学计划做得好。也就是教学准备充分。因此,我们也赋予了它20%的权重。这些同样符合经验判断。
(五)完善评价制度
1.建立评价实施机构
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教学效果评价。只要在成人教育学院中专设一个机构来负责此事即可。相对来说,成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机构的设立相对简单,只要将全日制本科教学效果评价机构的工作内容进行延伸,将评价对象涵盖成人教育即可。也可以直接在教处务下设一个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办公室来专门负责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只有这样,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行为才会经常化、制度化。该机构的职能是教学效果评价、相关制度拟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信息公布、评价结果申诉与调解等。
2.建立评价配套制度
要使评价科学合理,配套制度建立必不可少。它包括:
完善听课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评教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组织一支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听课专家队伍。要全面听课,要抽查性听课,要针对性听课。并且要规范听课程程序,科学记录和评价听课内容,有效反馈听课信息。
完善备课制度。推行统一备课,成人教育主讲教师备课审批制度。辅之教学主管部门听课制度和资深教授督导制度。
完善后续检查制度。对在校学生来说,在低年级时实施评教,在高年级后进行后续检查评价;在校生实施评教,学生离校后进行后续检查评教。参评专家可以分成两批。参加初次评价的专家,后续检查时回避。
完善评教申诉机制。如果评价结果与教师自我感觉相差较大,允许申诉,为此须建立学校教学效果评价仲裁委员会,对有歧义的评价结果进行仲裁。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有利于评价结果好的员工更好地总结经验,以利于以后做得更好;也有利于评价结果不好的员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挥评价的教学导向功能。
完善评价者培训制度。教学评价专业性强、政策性高,这需要评价队伍能够客观公正,科学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评价方法。因此,需要对培训者定期展开培训。不培训不上岗。
五、结语
一般来说,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重要之举是推行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但是,成人教育的管理机构一直对此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管理部门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管理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成人教育,从而导致了成人教育质量的滑坡。
为了有效推进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本文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它涉及到大学教学效果评价原则、也涉及到大学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和评价者的选择,涉及到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配套制度的完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评价配套制度的完善问题。在评价的配套制度设计中,文章提出了完善评价实施机构、听课制度、备课制度、后续检查制度、申诉仲裁制度、反馈机制、培训制度等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较好地达到对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从而为提高成人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推动成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建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
[2]叶伟萍,王纯,向本琼,王英典。基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验教学效果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3]尹明明。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后信息反馈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4).
[4]牛惠芳。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2).
[5]李宝斌。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6]罗利华。不同评价等级的CAI与教学效果相互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
评价一个人2
〔论文摘要)教育评价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种价值关涉和价值创造的活动,对教与学均具有导向性作用。教育评价伦理工作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意义上应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关怀和精神援助,是一项激发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的事业。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应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教育评价是一定的评价主体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及其相关的各种实态进行把握和价值判断、分析的过程教育评价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教与学均具有导向性作用。教育评价的伦理思考旨在探讨教育评价应当如何实现教育的本质功能,规约教育行为,使日益凸显的工具理性服从价值理性的问题。教育评价的道德考量在于使教育本源的善性不至于因为人为的评价而游离教育这个伦理实体,从而使教育评价手段的运用既合乎教育规律又合乎教育的终极追求,即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最重要的旨趣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素质的提高。评价属于认识论范畴,但也关涉价值的活动,所以它又不同于对客观事实的认知。进行价值判断,反映评价活动的本质特性。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关注和价值创造活动。
传统的教育评价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抑或定量评价,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和功利性,注重对教育实践结果与既定目标一致或吻合程度的量化估评与判断,而缺少了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也就是说,人在评价中缺席了。例如在传统的教育评价观中,评价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主要手段,评价的标尺主要是分数。它导致了师生对分数的片面追求,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关注。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终结,评价就成为了“筛子”,工具性价值取向凸显,导致学校“应试教育”更加走向极端;相反,现代教育所应有的博爱宽容、平等民主、人道和人的全面发展等这样一些人类基本价值精神却缺损了。传统的教育评价缺少一种基于生命关怀和人性建构的心灵对话与沟通,它普遍推行的量化式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表面化和僵硬化,而且往往失却了教育中最有意义的、最根本的内容,如心理健康、健全人格、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最终使受教育者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扼杀了受教育主体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传统教育评价因缺失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命成长中智慧与精神圆通的藩篱。
因此,教育伦理呼唤教育及教育评价回归生活。笔者以为,教育评价的伦理基础在于爱与教育关怀。教育评价伦理应主张在教育对象的意义上,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本体价值出发,把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结合起来,关注未来发展,给评价对象更多的终极价值关怀,这是对生命本质和人学伦理应有的观照和理解。
教育评价的伦理尺度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关怀。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和目标都应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内心情感,着力于兴趣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存在意义的显现。教育的本质在于全面提升人的价值和尊严,帮助人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教育是为了人的自由存在而存在。诚如杜威所指出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教育的本质特性决定了教育评价必须关注人的价值和发展。教育评价伦理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意义上就应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关怀和精神援助,是一项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的事业。因此,教育评价必须由考量教育结果、侧重绩效分析转变为对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的深度评价。它追求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取舍和选择,而应是改进和拯救,应是主体和主体对话交流和融通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教育评价的价值构成应包括主客体价值和交往价值,教育评价依此可分为规范性评价和超规范性评价。闭在此基础上,教育评价就应兼具三种价值:首先是判断价值。教育是充满价值的活动,规范性教育评价就是通过判断价值优劣,实现对评价对象价值的认定。其次是发现价值。在超规范性评价中,评价主体依据各自的价值观点,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磋商,并在特定的交往活动中逐步达成共识,从而产生新的价值内涵。最后是提升价值。由于评价主体的交往活动可以实现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创新,因此可以深人地认识作为评价对象的教育活动或现实,从而实现价值的提升。由此可见,教育评价的旨趣在于肯定和创造价值,这表明教育评价兼有鉴定、研究、导向、激励和改进等功能。
然而,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的目标、内容、方式较单一,评价效果不够理想。从深层来看,其根本间题在于缺乏伦理的视角。以考试和测评为主要评价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却存在评价片面性和手段单一化缺陷,更由于伦理尺度的缺失而使评价无助于甚至有碍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评价也缺乏公平性和深人性,评价给教师的行为带来了诸多的道德风险。唯分数论的评价本身就是悖离教育规律的。当唯分数沦的评价结果被等同于教师的个人价值时,教师往往不惜牺牲有助于学生个发展的活动,这就使学生的自我成长受到局限。教育评价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如性格、道德、心理、环境、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且对教育活动本身的改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考试分数、学生手册的成绩等评价结果经常给学生、家长及教师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了“不是为了教育的评价,而是为了评价的教育的现象”。叫这使得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丧失了应有的自由创造性和自主性。
所以,教育评价的伦理尺度,必须是能够激发人的主体性发展和激励人格的自我完善。受伦理尺度的规约,“新评定走出了甄别的误区,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它也就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从目标、标准到命题全部一刀切的僵硬面目,转而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这就是说,评定尊重对象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囚美国教育学者桑德在上世纪}o年代就提出“教育人格化”的思想,主张根据教育的本来面目将教育评价改革成为妥当的、注重人格培养的评价。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人的主体性在于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诚如黑格尔所说:教育是一项促进人的解放的事业。教育评价只有真正立足于关心、尊重、帮助学生,才一不至于违背教育实践的初衷。从根本上说,评价不是让客体成为被打击被选择的对象,而是为了给评价对象输进能量,使生命主体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中主动建构、主动发展。教育评价必须满足评价对象心理、精神和道德方面的需要,促进他们的人格和价值的提升。
因此,教育评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估或判别,而更是一种态度和方法。它重在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在平等、尊重和互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沦、反思等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沟通,使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享和谐的教育生活,以获得评价的最大效益。
教育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教育评价标准是对教育对象的价值实现进行评判的具体尺度。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重表象轻内涵,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及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这种评价标准必须改变。教育评价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标准、绝对评价标准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由于我国的考试基本上是一种选拔性评价,因而普遍盛行的是相对评价标准。这种评价虽然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但容易挫伤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增加其心理负担;而且评价面相对集中,不利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因此,教育评价应尽可能采用绝对评价标准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一方面,在评价对象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对其达到标准的程度作出判断。由于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客观标准,容易使评价者心安、被评价者有方向。为此,绝对评价标准在教育评价中应居于核心位置。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整体情况出发,兼顾个体差异,保证评价科学、合理、公正,为评价对象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和可能,并能维持评价对象的心理平衡,对其起到激励作用。在日常的教育评价中,更多的应考虑个体内差异评价,这样可以为教育对象减压减负,最重要的是使评价成为个体自主发展的动力。对于教育评价标准的伦理思考,主要不是评价标准在技术性上的可行与否的分析,而是其形而上层面的人本性追问,是对评价标准自身正当合理与否、应该不应该的反思。我们认为,教育评价标准自身的价值取向应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依归。
评价一个人3
一、有效性评价的概念
所谓的有效性评价,指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解释资料、进行标注、描述阅读进展情况、收集结果,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思记录、表现进行评价,是帮助学生发展其优点,改正学生的缺点的一个过程。有效性评价不是传统的阅读评价,有效性评价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指出学生的缺点为评价标准和目的,通过有效性评价,检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思考、分析、鉴赏、批评以及整合知识的综合能力。阅读和评价相互补充,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培养学生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信心。
二、有效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有效性评价主要分为两种评价方式,即真实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就是在学生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表现性评价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价学生的表现。在真实性评价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参与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实施真实性评价的首要原则。衡量学生阅读品质的关键就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
2.尊重性原则
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实现个人目标。
3.真实性原则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的阅读评价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为依托,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指导,开展真实性的评价实践。
4.多维性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阅读的经历和知识结构也是存在差异的。对学生的评价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多维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多样化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制定其相应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5.反思性原则
在有效性评价中,要注重对学生个人反思的考评。教师在实施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形态、层次和阶段进行不断反思,反思评价标准和措施是否有效、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通过不断反思,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进步,实现共同提高。
三、有效性评价的策略
1.给学生提供真实性的阅读任务
有效评价的关键就是通过评价促进教学完善,在评价中用真实性的任务,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调整,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通过对人物评价,学习和领悟正面人物思想价值,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把《孟姜女》这个故事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有关孟姜女故事的文章,也可以去看电视剧或者动漫,了解孟姜女这一人物形象,并让学生在阅读以后,写出对孟姜女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学生通过对孟姜女这一人物的了解,可以体会到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该故事也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恶势力的憎恶,让学生学会关心下层人民生活,理解他们的辛酸,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对不同层次的阅读者进行评价
评价一个人4
关键词学生 音乐学习 教育评价 特征教育评价是从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出发,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因素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和工作改进的过程。教育价值决定价值标准、决定价值判断的过程与结果,并指导和制约着评价对象的发展对象和工作的改进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潜能。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依承科学的教学评价观,借鉴先进的评价理论,构筑和深化多元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学生音乐学习评价就是通过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在过程中以学生自身发展和完善及时代、社会的需要为价值基础,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为本质,以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方法多样化为标志的学生音乐学习评价。这种较为科学的学生音乐学习评价体系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笔者就此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以人为本
首先,科学的学生音乐学习评价应该以人为本。学生音乐学习多元评价的价值观是强调教育向人的生命本体回归,将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学生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而人的多种智力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发展的重要特征。整个人类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程,创新与实践是人的生命的本质。因此,重视人生命发展的教育评价,从本质上讲就是强调对人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意义。本着这一价值观,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着力于学生的内在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智力的开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评价的过程中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和评价对象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评价内容上更重视作为人的生命形态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的生成;在评价主体上主张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强调评价对象的主体性,重视评价对象的自我反思、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
二、面向未来
传统学生音乐学习评价注重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实的表现,注重学生的横向比较,即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等;评价着力关注评价对象音乐知识及技能技巧方面的掌握,较少顾及评价对象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着力于评价对象未来的发展,评价目标、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工具、评价结果的解释和运用都必须有利于人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学习的进步。
三、关注过程
人的智力发展及其它能力的形成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以表现与反映,离开了过程评价则很难发挥评价对于促进和保障作为评价对象的人的生命发展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学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都是基本按教案中的计划进行的,属于静态因素。但在教学过程中,所评价的对象――学生是有着丰富情感与个性的人,学生的习得过程也是情感、经验交融、思想碰撞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认知的变化也具有偶发性、动态性。所以,只有重视评价的过程,关注在评价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对象未来发展的信息和证据才能获取学生真实的过程发展状况,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四、强调人文与科学的统一
传统评价注重评价的客观、量化标准,坚持用科学标准进行客观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易于导致盲目的量化,忽视评价对象其他方面内在、模糊,难以用精确数值描述的因素。而人文的评价倡导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融为一体,即评价不仅以乃客观事实,而且允许评价者预备评价者的主观因素融入其中,也更利于对被评价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描述。可见,更多地关注人文评价,必然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有利于对评价对象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地评价。这里现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则是用量化评价结合质性评价,执行评价统整量化评价。传统评价观过分强调指标的细化基在指标细化基础上的量化,认为菱花的程度越高就越客观和准确,但往往细化的指标和定量化的处理结果未能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的特征,难免使之偏颇,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一些很难量化的但又对评价对象的发展较大的因素的作用。
五、关注个性与差异
如多元智能所说: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的程度、方式组合,所以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又因为学生音乐学习评价成为多元、开放、可供选择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搜集是多样的、全面的、全程的、丰富的,所以对评价对象的应更关注其差异性,以求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也只有重视评价对象的个性与差异,才能促进评价对象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
六、重视真实性与情境性
传统的智力理论往往忽视智力与真实生活与情境的联系,忽视背景对智力生成的作用。现代智力理论肯定环境对智力的作用,斯滕博格、加德纳等都认为智力是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所体现的一系列能力,强调智力发展的情境性。而学生在学校中的习得不仅包括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包括解决真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学生音乐学习评价中,不要设计空洞抽象的问题,必须要设计在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才有利于引导和指导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能力、解释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真实发挥与进步。
评价一个人5
本文作者:马会梅吴萍工作单位:云南红河学院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理论
对评价涵义的理解是与对价值涵义的理解紧密相联的。价值论诞生以来,关于价值与评价之涵义的主要观点,包括直觉主义、自然主义与情感主义[5]。我们对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设计自然是建立在对这些理论观点的分析、批判、反思、继承、改造、重建、深化的基础上的。直觉主义价值理论认为,评价行为是表达事物本身的固有价值、内在价值的活动过程,评价行为的价值不能通过经验认识和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同时,通过直觉所做出的价值评定是客观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这种理论肯定了评价行为对事物本身内在价值的评定,这有其合理性,但它只承认直觉主义的价值评价方式是有局限性的。自然主义价值理论认为,评价行为是表达价值主体需要的活动过程,价值主体所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所以评价行为决定于价值主体对不同利益需要的认知、鉴别和取舍。对拥有不同需要的不同价值主体而言,同样一个事物,其评价行为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评价行为是人的主观需要的表现行为,评价行为的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主观需要的满足。这种理论肯定了评价行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这有其合理性,但它完全忽视事物本事的内在价值、客观价值是有局限性的。情感主义价值理论认为,评价行为是表达人的情感、态度、欲望的活动过程,评价行为的价值所体现的是人的情感、态度、欲望等感情范畴,它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因而不属于认识的范围。这种理论肯定了评价行为与主体情感的关联性,这有其合理性,但它否定了评价行为是人类建构价值世界的认识活动是有局限性的。直觉主义价值理论、自然主义价值理论及情感主义价值理论等都属于工具理性的价值理论。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在理论上可以定位为“一种具有价值意义的工具”,在现实中,它更多地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手段来使用并服务于学校教育活动。因此,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核心价值是教育价值和管理价值。教育价值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本质价值,主要是指教学评价行为所选择、所追求并在行为活动中时时处处体现出来的价值内容,它表征着教学评价行为活动追求的理想目标,以及这种活动结束后而产生的结果。管理价值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手段性价值,主要是指教学评价行为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的一系定的程序或原则,是规范教学评价行为价值主体在控制教学资源和获得自身利益过程中的程序性价值要求,主要体现在评价行为活动顺序、范围、方式等方面要遵循的一系列的原则。教育性价值常常体现在管理性价值之中。同时,教学评价行为价值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以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为动力的,工具理性的价值理论也强调了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弥补工具理性价值理论的局限性,需要系统理性的价值理论,这就要重视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设计
1.个体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关于人的理念、教育的理想、生活的意味、成长的含义及发展的内涵等方面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被逐步认可和重视。”[6]现代社会,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价值也在于促进人身心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也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本体性价值,它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个体性价值,首先表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综合评价;其次表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致力于促进教师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专业人格的养成,注重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教学风格等综合评价;再次表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致力于促进师生互动发展,注重以学生“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具体地说,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重视评价对个人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教育教学。教师评价行为的个体性价值设计,首先强调以人为本的生命化价值评价设计,它着力于人的内在认识、思维、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方法、体验及能力的激发,着力于个体的和谐发展,追求对生命的点化与润泽[7],强调评价价值在于发现人的价值,评价价值在于发掘人的潜能,评价价值在于发挥人的力量,评价价值在于发展人的个性;其次强调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价值设计,突出其主体地位,重视评价对象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总结的价值作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8]自我评价是提升评价价值的基本动力;再次强调人格化和差异化价值评价设计,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能够体现差异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的、全面的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的人格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2.社会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是指教学评价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对教育及其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社会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属性[9]。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生产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它是教学评价行为的宏观性价值,也是教学评价行为的外在价值。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主要表现在:全面地控制和诊断教学的过程和行为,为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和社会人才决策服务;通过教学评价的过程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从内部改进教学活动,以满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对人才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使社会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状况,并形成理解、支持改进教学活动的外部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受教育者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规定的教育目标,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设计,它强调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价值评价设计,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社会文化环境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掌握规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准则,形成社会所允准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和行为素养,发展成为能被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接受的社会成员;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设计,它强调对影响到社会范围的那些指导、规范社会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的价值评价设计,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的社会效益等;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社会性价值设计,它强调应注意把握好这样几个问题:个体性价值与群体性价值问题、现实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问题、〖〗科学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问题、民族性价值与世界性价值问题、客观性价值与主观性价值问题。3.管理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是指教学评价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代表了其作为管理手段的价值利益和行为目的,决定了教学评价行为的功利性导向和工具性特质。管理性价值是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一项常规性价值。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学评价行为的结果,可以提供大量与教学过程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管理部门、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管理的依据;教学评价行为实施有助于学校领导决定教师的聘用、评定、晋级和奖励,安排教师进修等;同时教学评价行为的开展,也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自身的工作做出适时判断决策,改进管理,提高效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水平;教学评价行为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实现教学目标程度所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检查执行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安排是否正确,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推动各项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发展。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管理性价值设计,它首先强调行为管理的教育性价值评价设计,要求管理者要提高管理育人的意识,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管理要素,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从实际出发,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工作,使价值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职责。教育性价值是管理评价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教育性价值在管理评价实践中的运用,将会真正创设让教师、学生、学校均得到发展的教育新空间;其次强调行为管理的系统性价值评价设计,要求重视教师教学行为目标管理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计划管理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组织管理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质量管理的价值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绩效管理的价值评价等;再次强调行为管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价值设计,要求诊断性评价价值、形成性评价价值和终结性评价价值相结合,相对评价价值、绝对评价价值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价值相结合,宏观评价价值和微观评价价值相结合,他人评价价值和自我评价价值相结合,定性评价价值和定量评价价值相结合,静态评价价值和动态评价价值相结合,终结评价价值和过程评价价值相结合;最后强调行为管理的人文价值评价设计,要求管理评价的过程应该成为创设充满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的过程。人的人文需求往往比经济利益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由和谐宽松的氛围,能够充分展现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兴趣、愿望、意志、能力的机会,会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欣慰,极大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才能在管理评价过程中焕发出具有灵性的鲜明的生命活力。教学行为的管理评价充分实现人文价值是时展的必然选择。4.全息性价值设计。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在价值评价上具有全息性。全息性是指局部要素包含并反映着系统整体的全部信息。由于局部包含并反映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就可以从局部来考察整体,也可以从一个局部来反映另一个局部。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主要表现为:第一,从评价所获得的局部信息可以对整体进行判断。比如,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推断他在一个学科的学习收益乃至整个身心的发展进程;从一个教师一次或几次的教学行为,推断他的教学能力或水平等。第二,教学评价信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它可以制约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决策,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安排,这是一种反馈作用;它也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促进或削弱学习愿望,影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动力;它还可以作为社会或教育安排的依据,成为选拔、分流的判断前提等。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设计,强调一方面要重视教学评价行为,充分发挥它的个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管理性价值等多种积极价值,并使它们协调统一,同时也要在不同的条件下或有不同的需求时,可以偏重于发挥其中的某些价值而忽视另一些价值,另外还要关注评价可能产生的各种消极效应,研究如何预防、减弱或化解这些消极作用,特别强调教学评价行为要十分慎重,不可滥用评价或随意做出论断;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设计,强调教学行为评价的界域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因素,包括对教师与学生素质的价值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行为表现的价值评价,对教学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的价值评价,对教学设备、场地及其利用效率的价值评价,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价值评价等,还有诸如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双边活动状态、课堂气氛、德育渗透情况、教学对学生智力、能力、个性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价值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全息性价值设计,强调应该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教学行为的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主张重视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评价信息等的多维度价值、多元化价值和发展性价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