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自我鉴定 >

风险评价与风险评估的区别范例(实用2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74116

【导言】此例“风险评价与风险评估的区别范例(实用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苏州“通安事件”善后1

“通安事件”表明,人们对政府官员腐败深恶痛绝,每个利益相关者心里仿佛都放着一条条干柴,随时可能被点燃。历史账并不会一笔勾销。“强政府”在创造发达地区落后乡镇迅速崛起的经验之时,处理不当。也会埋下日后官民冲突的隐患。

“通安事件”刺痛了苏州。

从7月14日起一个多星期,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通安镇爆发动迁户,村民们向镇委镇政府领导索要“被克扣的”动迁补偿款遭拒,怒砸镇政府,挟持镇委书记王军,并走上马路,封堵312国道。集聚人数飙升过万,群众与防暴警察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部分群众被打伤,4名起哄的安徽籍青年民工被抓。21日,虎丘区政府紧急宣布通安镇暂停动迁,镇党委书记王军和镇长孟晓瑜就地免职,安抚民心。

岂料,“通安事件”引发连锁效应,通安镇领导被撤职似乎“鼓励”了数个邻镇动迁户,21日当晚,一场大雨过后,浒墅关镇数千名村民聚集浒墅关镇政府门口,防暴警察紧急赶到现场,以人墙方式封锁和护卫镇政府。对峙期间,警民再次发生冲突。导致数人受伤。随后聚集群众被驱散。当晚,通安镇华金路至312国道路段再次聚集近万名群众,警方吸取前车之鉴,静观其变,过了晚上10点,聚集群众慢慢散去,平静收场。其间,东渚镇亦出现数千群众聚集的现象。

7月28日,苏州市委宣布,“报省委同意”,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王竹鸣就地免职。苏州市委问责“通安事件”动真格了。“通安事件”因征地补偿款引发,浅层原因是当地村民对征地拆迁过程滋生的腐败问题的痛恨,深层原因是“动迁与富民并进”诺言兑现迟缓,动迁户还在艰难探寻新的谋生路,干部们却早已先富起来,“好几套房,开好车”。如此这般,心理就不平衡了,民怨沸腾只待导火线。

本质上,“通安事件”呈现的是失地农民面临的生存危机。

反思“苏州快”

王竹鸣是在苏州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转折点上任的。

苏州高新区是1992年获得国家批准的,2002年是十年大庆。此时,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0家落户高新区,吸引外资总额达7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居全国53个高新区榜首。然而,首期开发的52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基本用尽,下一步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当年9月,苏州市把虎丘区与高新区合并,疗治高新区的“土地饥渴症”。“通安事件”爆发地通安镇原是苏州最落后的乡镇之一,区划调整后,平方公里“通安产业园”被规划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地,“从此,这片神奇的土地融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建设的大潮,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已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为了整理出工业化用地,王竹鸣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农民向城区集中”政策,在通安镇建立大规模的动迁安置小区。“苏南模式”被概括为“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一强力”,其中“一强力”,是指地方政府是强政府,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作用下推进工业化。苏州高新区“二次创业”其实就是强政府和大资本的结合,镇一级政府都体现出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力。

“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妙处很明显。以浒墅关镇为例。从2002年到2009年7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倍,工业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都增长了8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4倍,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长了14倍多,新增注册资本增长了70倍,简直是一种“奇迹”。“浒墅关模式”被江苏省委党校两位研究者称为“发达地区落后乡镇迅速崛起的经验”。

“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看起来也可圈可点。苏州高新区拆迁农户全部住上新房,幼儿园、小学、商店、公交、市政公用等公共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征地失地农民享受到社保、医保和养老保险及社会救济金。动迁户户均安置新房面积达180多平方米,使之有一套住房供出租,以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还对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农民,每年进行有组织的职业培训……可是,为什么动迁户还要闹,而且大闹特闹?关键是政府包办一切,动迁户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管政府给予多少,给予多好,百姓总有指摘,总有不满。

“强政府”是一枚硬币,它体现给百姓的一面是“强官员”,在动拆迁过程中老百姓处处碰见“霸气霸道”的面孔,使得镇政府与动迁户之间埋下了许多矛盾,而镇领导的“强硬姿态”正是“通安事件”的直接导火索。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弱社会”――老百姓忍气吞声。但“弱社会”隐藏着种种不满情绪,就像是一只气球,随时都可能破掉。“通安事件”中,正是“强官员”跳出来亲自吹破气球。

本可以避免的事件

参加“通安事件”的民众几乎都来自通安镇华通花园和阳山花园。华通花园目前已安置近9000户农民。他们是2008年之前动拆的,当初,同等面积的动拆补偿标准就比苏州工业园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项目)低许多,“这边拿40多万的话,在苏州工业园区可以拿100多万,同样在苏州,凭什么不一样?”虽然导致了连绵不断的上访户,但大多数动迁户选择了忍气吞声。

不料,2010年初开始,新一轮征地再次启动,这次拆迁同等面积补偿金额超过2008年以前的3倍以上,其中包括每户近40万元的土地宅基费。而2008年前并无此项补偿款――动迁户们于是指控该笔款项被镇、区政府工作人员克扣或侵吞。

动迁户们感觉被欺骗了。7月初,与通安镇相邻的浒墅关镇的一村民宅基地地块,以每平方米6473元,总计亿元的高价拍出。拆迁补偿费与此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人们开始议论“政府假借开发之名倒卖土地”。与此同时,一则小道消息也被传得家喻户晓――通安镇副镇长、拆迁办主任张富平因儿媳未生育,令她与儿子离婚,开始说赔偿200万,最后给了80万,儿媳对数目不满,一离开张家就到有关部门举报。坊间传说,张富平贪了亿元,媒体公开报道的表述是“巨额现金”。目前,张富平“已被有关部门控制”。

这就更让动迁户们相信,政府克扣了补偿款,他们开始一小批一小批到镇政府要求补发克扣款。一名动迁户介绍说,他们提出每人补发3万元的标准,政府官员则讨价为每户补发3万元,双方谈不拢,动迁户的情绪乃越吵越高,最终挟持镇委书记王军。被群众围住后,王军还嘴硬,当众表示,拆迁款问题是前一任领导留下的,不该找他负责。王军的前任王国良,因贪污已被革职治罪。

糟糕的是,王军和其他镇领导不是第一时间向上级政府报告,而是寻求“自救”,动员一些“社会分子”前来“救驾”,这些“社会分子”试图解救王军等镇领导脱围,但没有成功。这下子,动迁户们愤怒了,怒砸镇政府,事态随之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演变成上万人堵塞312国道和警民对峙。规模之大,苏州史上首见。一向温和的苏州人真让人目瞪口呆,大家不太敢相信这

是真的。

《苏州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在炎炎夏日里,出现这样的是社会各界都不愿意看到的……试图采用过激行为解决问题,其结果往往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既不利于事件的最终解决,也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还给其他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随后,虎丘区问责“过激行为”,镇委书记王军和镇长孟晓瑜第一时间就地免职。与此同时,政府组成5个工作组,进驻华通花园社区和真山社区,“上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虎丘区委区政府称,对群众反映的有关干部的问题,“确有问题的严肃查处”。

话音才落几天,虎丘区委书记王竹鸣的乌纱帽就被苏州市委摘掉。

一堂“政治教育课”

“通安事件”给苏州上了一堂“政治教育课”――矛盾凸现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江苏省委党校的学者分析说,这一理念的出发点是人民,“是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愿望和人民的感受”。

“通安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抛出四大举措,即“暂停通安动迁”、“免去通安镇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广开言路听取群众意见”以及“每年提供1000个公益性岗位”。《苏州日报》发表报道称,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去面对。怎么面对呢?该报举了一例:为增加就业,以“服饰绣”为发展方向的通安,建起了“服饰绣创业孵化基地”,带动了1万人在这个产业链上实现就业。该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称,苏州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苏州经验”可圈可点,这是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最好体现。

7月28日,记者在华通花园读到一条横幅标语“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当前稳定压倒一切”,后半句体现了“通安事件”后,地方政府应对的急切心情。正如《苏州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言:“我们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努力维护发展环境……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和谐的基石。”通安镇已基本恢复平静,不过,通安镇政府还由众多警察把守着。入夜,街面上,好几辆警车来回巡逻,时刻注意着人们的动静。

动迁户要求的补偿款问题怎么解决,当地政府还没作出具体答复。被免职的镇委书记王军和镇长孟晓瑜,以及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王竹鸣是否存在渎职或贪腐行为,也还没进一步消息。

“通安事件”表明,人们对政府官员腐败深恶痛绝,每个利益相关者心里仿佛都放着一条条干柴,随时可能被点燃,历史账并不会一笔勾销。“通安事件”更警示,“动迁与富民并进”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兑现诺言。

地方政府设想中,苏州高新区的“通安产业园”南部形成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主的“日本工业村”,北部是汽车零部件及精密机械项目,西部以轻工业项目为主,重点引进“项目体量大、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强、行业带动性好”的项目。

不难看出,这类设想,与这里的原住民几乎没有太多交集,农民们一辈子都很难进入这类高新科技企业工作。他们注定是被牺牲掉的一代。因此,失地农民的生计必须列入主政者的议事日程上,想方设法为他们谋取新生路,为动迁居民创造创业就业的致富平台。

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

风险评价与风险评估的区别2

关键词:内部审计;基层央行;风险管理

随着人民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各类风险隐患和案件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基层央行的形象和职责的履行,风险控制和防范成为基层央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内部审计可以从单位层面(如组织治理、制度设计等)和部门层面(如国库、发行等)上对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分析相关层面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是完善内部控制、防范系统风险、确保央行业务规范运行的有效方式和发展方向。

一、基层央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的业务发展逐渐呈现出“三化”的特征,分别为:资金清算集中化、业务处理系统化、金融管理信息化。目前基层央行基本设置内部审计、巡视、纪检监察三个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巡视是针对基层央行党委班子,纪检监察主要侧重于党风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建设,内审主要关注重要业务、重点领域,曾经对国库、发行、资金清算等基础业务专门开展事后监督的事后监督中心多数中心支行已撤销或合并,改由各部门或支行设立事后监督岗位自行监督,自行监督自己开展的工作。改革创新业务极大的促进了辖区经济发展,但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却未能及时建立健全。如分支行强力推进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民生的金融IC卡应用工程是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的民心工程,但在操作应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潜在的风险隐患,如何防范这些风险隐患,至今未有系统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基层央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基层央行按照“分散控制与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上级行业务部门对本业务条线的风险进行纵向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本行内部审计部门对业务进行横向监督检查,通过多年实践,基层央行现行风险管理模式在促进人民银行履职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审计成果利用率较低,影响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作为风险管理推动主体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整改通知的形式发送被审计部门,个别被审计部门不能充分重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潜在的风险损失,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造成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取得良好工作效果。

(二)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一是目前基层央行的风险管理大部分是以部门业务制度的形式存在,风险管理缺少系统性的应对策略。二是目前基层央行部分员工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观念和规范意识不强。

(三)风险管理组织、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尚未形成系统、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也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进行事后的风险发现与管理,事前防范和事中监控不足。

三、内部审计在促进基层央行风险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内部审计所固有的相对独立性,使其更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及时发现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风险预警,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作为基层央行内部管理的重要监督部门,具有经常性、综合性的监督特点,它能随时针对分支央行的业务工作开展审计监督,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及时防范和化解基层央行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在促进分支央行风险管理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卓有成效地开展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审职能作用

根据人民银行垂直管理体制的特点,内审监督要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实施审计项目,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一是要按照上级行统一布置的内审项目开展审计监督;二是要对行领导关注的问题做出审计安排;三是要符合内审创新转型的要求选择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二)推进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内控管理的不断加强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建设有效的内控长效机制是组织管理层的职责,但作为组织内部一个重要环节的内审部门,在内控长效机制建设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积极发挥领导的“耳目”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全行内控管理现状,发现薄弱环节,向行领导提出内控机制建设性建议。二是要强化审计咨询。与审计对象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分析、评价其内部控制状况,剖析问题原因,从内审视角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其不断强化内部控制,达到内控最优化。三是要加强审计后续监督,积极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内控管理职责,切实整改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促进内控长效机制建设。

(三)积极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工作,确保风险在可控状态

基层央行应建立“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定期对本行各业务职能领域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工作,参考总行风险评估工作试行办法中的程序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评价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科学。对于评估风险较高的业务职能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科学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内部审计参与基层央行风险管理运作设想

内部审计参与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审计应明确总目标,即以央行总体工作目标为标准,以基层央行内部控制状况的审计和评价为基础,监督评价各业务部门和单位在风险识别、控制和监督等方面的充分性、合理性、有效性。我们以基层央行国库业务为例,具体运作设想如下:

(一)风险识别

风险事件,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进行多角度的分类,风险分类的不同,对于后面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有重要作用。搜集初始信息,主要是对近三年单位或部门各种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作为搜集对象,从大量的初始信息中,组织对单位或部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如国库业务共识别风险事件7项(见表1):

(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1.建立风险事件评估标准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要进行准确的风险事件评估,必须制定相对合理和准确的评估标准,这是风险评估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近三年国库业务监督检查结果为依据,采用分析性复核,经过反复讨论验证,而且为了验证标准的合理性,我们用今年监督检查结果进行进行了返回测试,返回测试结果是:参与人员都认可通过了测试。最后确定国库业务风险事件评估标准如表22.发生概率分析对照评估标准,对风险事件进行发生概率分析。首先形成可观的判定理由,在与评估标准对照,确定发生概率的等级,见表3:4.风险坐标图评估风险时,应根据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绘制风险坐标图。风险坐标图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具体应用,首先绘制风险坐标区域图。风险坐标区域图是通过把风险策略原则的边界,转化为坐标图中的一些险段,将坐标图分成几个区域,形成风险坐标区域图。罗在不同区域内的风险事件,其管理策略也不同,我们把风险策略原则边界转化为两条直线段和一条1/4圆弧线,对风险坐标图进行分区。如图1所示,我们把坐标图视为被三条线断分为4个区:其中红色区(A区)为双高风险区,绿色区(D区)为低风险区,靠近纵坐标的浅色区(B区)为高风险区,靠近横坐标的浅色区(C区)为高危险区。风险事件落在不同的区域,原则上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风险评估结果与内部审计工作

按照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风险事件评估和确定风险管理策略。对于1、2、3、7等风险事件,处于高风险领域,应高度关注,制定具体的操作策略,内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对于4、5、6、8等风险事件,可适当放宽检查频率。对高风险领域的风险事件,要深入分析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内部审计参与基层央行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监督与评价应以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评估标准为依据

一是看能否有效识别并管理贯穿与央行的各类风险,不仅要识别某个部门面临的单独风险,而且还能从整体卅还能够识别每个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收集整合各种分离的信息,有效管理风险。二是能够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计量,使管理层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关注高风险的业务和管理活动,进而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三是能有效促进央行履行职责。

(二)内控机制尚需完善,内控评价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一是个别部门、个别支行在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支行机构改革后,未及时根据内部科室业务职能的变化修订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二是上级行在有些制度制定和完善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金融业务发展较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老的制度不能覆盖所有的风险点,新制度又没能及时完善充实,致使内控出现盲点,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三是对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不统一。有依据自身开展控制评价的,有依据本行外部监督开展监督评价的,没有形成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造成各行确定审计重点的不同。

(三)操作过程中技术性含量不足

一方面现场检查过程中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与抽样数量,容易引起检查风险。另一方面没有从全行的角度出发,对风险按照科学规定系统的加以有效识别和科学界定,建立风险评估框架;并且没有完全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风险,导致风险隐患的确定不准确。

(四)内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一方面长期以来,基层央行内审人员适应了查错纠弊的传统审计模式,对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对于风险审计评价的概念淡薄,缺乏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评价人员对标准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与检查的结果,内审人员的水平不能满足现场检查时有大量信息判断的需要,造成检查风险。

参考文献:

[1]人行上海总部课题组,“内部审计对央行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中国内部审计》,2008年第3期。

[2]刘庆玉、王峰艳,“企业外部质量风险评估方法”,《质量安全管理》,2006年第5期。

[3]李恒新,“风险管理中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中国包装工业》,2007年第9期。

[4]兰芳,“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思考”,《审计论坛》,2007年第5期。

[5]陈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财会月刊(综合)》,2006年第12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8 117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