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求职其它 >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9571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精编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公司财务报告【第一篇】

一、总体评述

(一)总体财务绩效水平

根据xx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xx系统和xx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xx本期财务状况比去年同期大幅升高。

(二)公司分项绩效水平

项目

公司评价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

1、企业自身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化说明:

公司本期的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x%。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x万元。企业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移。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投资者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与研究。

流动资产中,存货资产的比重最大,占x%,信用资产的比重次之,占x%。

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为x%。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货币类资产和短期投资类资产的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说明企业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将增强。信用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的制约增强,企业应该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存货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存货增长占用资金过多,市场风险将增大,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销售工作。总之,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付市场的变化能力一般。

2、企业自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说明: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为x%,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x%。说明企业资金结构位于正常的水平。

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中,流动负债减少x%,长期负债减少x%,股东权益增长x%。

流动负债的下降幅度为x%,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变化引起流动负债的下降,主要是应付帐款的降低引起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降低。

本期和上期的长期负债占结构性负债的比率分别为x%,x%,该项数据比去年有所降低,说明企业的长期负债结构比例有所降低。盈余公积比重提高,说明企业有强烈的留利增强经营实力的愿望。未分配利润比去年增长了x%,表明企业当年增加了一定的盈余。未分配利润所占结构性负债的比重比去年也有所提高,说明企业筹资和应付风险的能力比去年有所提高。总体上,企业长期和短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活动比去年有所减弱。企业是以所有者权益资金为主来开展经营性活动,资金成本相对比较低。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净

利润总额

所得税

净利润

毛利率(%)

净利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净收益营运指数

1、利润分析

(1)利润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其中,经营性利润x万元,占利润总额x%;营业外收支业务净额x万元,占利润总额x%。

(2)利润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其中,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x%,增加利润总额x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去年同期降低x%,减少营业外收支净额x万元。

2、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

3、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x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营业费用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管理费用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财务费用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x万元,增长x%;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x万元,增长x%;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x万元,降低x%;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x万元,增长x%;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xx万元,降低x%。

4、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x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x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x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x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x%,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提请分析者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公司利润积累的极大提高为公司壮大自身实力,将来迅速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本期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x%,综合净利率为x%,成本费用利润率为x%。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x%,x%,x%,平均提高x%,说明公司获利能力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以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期获得较大提高,

(2)收益质量评价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反映企业收益质量,衡量风险的指标。本期公司净收益营运指数为1。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x%,说明公司收益质量变化不大,只有经营性收益才是可靠的,可持续的,因此未来公司应尽可能提高经营性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

(3)利润协调性评价

公司与上年同期相比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xsx%,其中,主营收入增长率为x%,说明公司综合成本费用率有所下降,收入与利润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水平。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x%,说明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所下降,毛利贡献率有所提高,成本与收入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水平。营业费用增长率为x%。说明公司营业费用率有所下降,营业费用与收入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营业费用的控制水平。管理费用增长率为x%。说明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管理费用与利润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水平。财务费用增长率为x%。说明公司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财务费用与利润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财务费用的控制水平。

(三)现金流量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

总现金流入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

总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净额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现金总流入x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x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x%,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x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x%,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x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x%。

(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现金总流出x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x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x%,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x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x%,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x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x%。

2、现金流动性分析

(1)现金流入负债比

现金流入负债比是反映企业由主业经营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的指标。该指标越大,偿债能力越强。本期公司现金流入负债比为0。59,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说明公司现金流动性大幅增强,现金支付能力快速提高,债权人权益的现金保障程度大幅提高,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反映企业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本期公司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x%,较上年同期小幅提高,说明公司将全部资产以现金形式收回的能力稳步提高,现金流动性的小幅增强,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三,财务绩效评价

(一)偿债能力分析

相关财务指标: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

现金流入负债比

综合分数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公司本期偿债能力综合分数为52。79,较上年同期提高38。15%,说明公司偿债能力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本期公司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以及资本结构的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在本期大幅提高,为将来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降低公司债务风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行业内部看,公司偿债能力极强,在行业中处于低债务风险水平,债权人权益与所有者权益承担的风险都非常小。在偿债能力中,现金流入负债比和有形净值债务率的变动,是引起偿债能力变化的`主要指标。

(二)经营效率分析

相关财务指标: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应收帐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营业周期(天)

流动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是判定企业能否因此创造更多利润的一种手段,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不高,那么企业的高利润状态是难以持久的公司本期经营效率综合分数为,较上年同期提高%,说明公司经营效率处于较快提高阶段,本期公司在市场开拓与提高公司资产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司经营效率在本期获得较大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重视,公司经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将来降低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开创了良好的局面。从行业内部看,公司经营效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在市场开拓与提高公司资产管理水平方面在行业中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未来在行业中应尽可能保持这种优势。在经营效率中,应收帐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变动,是引起经营效率变化的主要指标。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相关财务指标: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毛利率(%)

营业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公司本期盈利能力综合分数为,较上年同期提高%,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控制公司成本与费用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公司盈利能力在本期获得极大提高,提请分析者予以高度重视,因为盈利能力的极大提高为公司将来迅速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行业内部看,公司盈利能力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未来在行业中应尽可能保持这种优势。在盈利能力中,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的变动,是引起盈利能力变化的主要指标。

(四)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相关财务指标:

项目

当期数据

上期数据

增长情况

主营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流动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

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需要不断的发展,通过对企业的成长性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的趋势。公司本期成长能力综合分数为,较上年同期提高%,说明公司成长能力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本期公司在扩大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公司资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公司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成长性。提请分析者予以高度重视,未来公司继续维持目前增长态势的概率很大。从行业内部看,公司成长能力在行业中处于一般水平,本期公司在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公司资产方面都略好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在行业中应尽全力扩大这种优势。在成长能力中,净利润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变动,是引起增长率变化的主要指标。

企业财务工作报告【第二篇】

财务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对内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一年来,财务部紧紧围绕公司的经营方针、服务宗旨和效益目标,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全体员工任劳任怨、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部综合工作能力又有了新的进步。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18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所做的工作

(一)费用成本方面的管理

规范了库存材料的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的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建立了材料领用制度,改变了原来不论是否需要、不论那个部门使用、也不论购进的数量多少,都在购进之日起一次摊销到某一个部门来核算的模糊成本。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年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2、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需要的各类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公司的审计及财政税务的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正确计算营业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2、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努力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新员工的细心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是敬业精神不足,部分员工患得串失,不能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工作中拈轻怕重。

三是新员工的培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训的内容不够系统,对新员工的考核标准还不够科学。

三、新年度工作打算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2022年,我们将以“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内容为基本目标,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

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归集。

要以“全”为总揽,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

要以“精”为手段,加强员工经常性的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流程管控,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程序化、科学化。

公司财务报告【第三篇】

摘要:

分部财务报告衍生于企业财务报告,是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必要补充。与多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研究过于滞后,制定和颁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报告分部的划分标准、应报告分部的确定、分部财务报告的内容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分部财务报告报告分部划分标准应报告分部确定

现代证券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制度之上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投资者作出合理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在企业已出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全球性发展趋势的当今,从总体上反映一个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情况的合并报表,虽然可以展示集团的全貌,但它的高度概括性必然带来其无法披露细节信息的局限,合并报表掩盖了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差异,隐匿了集团中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程度等有用信息,致使财务报告用户无法据以满足其有效决策的需求。为弥补合并报表的先天不足,需要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国际上通行的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的途径之一便是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本课题拟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影响,分部信息的披露即是如此。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分部信息的披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完全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以前)。在1994年以前,由于证监会没有公布正式的定期报告内容和格式,因而是否披露分部信息完全取决于各上市公司。在披露分部信息的上市公司中,披露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很大的差异。(2)指导性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1995年)。1994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号》),对公司的分部信息做了模糊的定性描述要求,但并未做出强制性披露的规定。在这一时期,已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分部信息来传递对它有利的信息。(3)半强制披露阶段(1996年—1997年)。1995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对《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在以附件形式颁布的《财务报表附注指引》中规定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行业和地区分类提供前后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4)1998年开始,强制披露阶段。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经再次修订的《准则第二号》,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二是披露的指标只规定了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毛利三项,不再要求披露分部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1998年12月发布的《准则第二号》修订稿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未作改变。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也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编报分部财务报告的要求,规定公司编制“利润表”附表2“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年报),并要求公司在该附表中按行业和公司所在的地区披露营业收入、折扣与折让、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或亏损、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十三项指标。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和颁布专门规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

美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和数量要求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39年,美国就已经鼓励企业对国外经营分部作单独的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1969年对在美国证交会登记的公司提出披露行业信息的要求。1976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第14号准则《企业分部的财务报告》,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信息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发布了第18号准则(1977年)、第21号准则(1978年)和第24号准则(1978年)等一系列与分部财务报告有关的准则:第18号准则要求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用于分部财务报告;第21号准则要求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国外经营、主要客户和出口销售披露分部信息;第24号准则规定企业免于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美国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南。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理事会成立了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委员会完成了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有不少篇幅涉及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该综合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和走向。

英国是最早提出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国家之一。1965年,英国的股票交易所率先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英国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部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英国原会计准则委员会综合当时的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发布了标准会计实务说明书(ssap)第25号《分部报告》,要求企业增加披露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净资产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1年发布了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要求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其他经济上重要的单位按行业和地区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而后,该项准则经修订后于1997年公布,把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或债务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其权益或债务证券正处于发行阶段的企业”。

其他许多国家和组织也有披露分部信息的要求或建议。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类似于美国的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欧盟国家有类似于英国公司法中关于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披露分部信息的建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也对披露分部信息予以支持。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已越来越大,呈现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经营的趋势,为分部财务报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同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极大分离,使大量的财务报告用户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随着投资者理性程度的提高,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分部信息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研究滞后了。当务之急是制定和颁布一项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以规范上市公司和其他多元化企业或集团的分部信息披露。以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报告分部的划分标准

分部财务报告是指企业集团对其内部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披露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解信息的报告。分部的划分和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基础。虽然分部的划分可有行业、地区、客户、组织结构、独立核算单位、生产线、主要产品以及法律实体等多种标准,但由于按行业和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因而行业和地区的分部信息最受用户关注。

行业分部(“businesssegment”,译为产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于产业结构几乎是影响所有企业机会和风险的关键因素,故此项信息特别有用。

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s),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在特定经济环境中从事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报酬不同于企业在其他经济环境中经营的部门。由于不同地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按地区分部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我国现行规定对报告分部的划分偏重于行业分部标准。《准则第二号》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附表格式则以行业分部为第一级分部,以地区分部为第二级分部。我们认为多数上市公司一般是按行业进行管理并编制内部财务报告的,其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故以行业为标准划分分部是恰当的。但也有一些从事多种经营的上市公司,并不按行业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而是按地区来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对这样的公司要求其以行业为标准披露分部信息则并非最为恰当,因为这一做法会增加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工作量和编制成本,同时也不一定符合财务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的观点是,当企业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是以地区为基础划分分部时,如果以地区为标准划分分部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公司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公司应按地区分部对外提供分部信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准则时,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第一级分部的划分,除规定行业分部标准外,还应增加地区分部标准,企业在编报分部财务报告时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第一级分部的适用基础。

(二)关于应报告分部的确定

对财务报告用户来说,只有具有重要性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对不重要信息的披露,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给用户造成“干扰”。因此,为突出重点和保证会计信息的重要度,企业只需对重要分部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其他分部则采用汇总报告。

关于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许多国家都对此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应在分部报告中予以披露的分部是收入主要来自外部客户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产业分部或地区分部:(1)其对外对内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10%或以上;(2)其分部成果(利润或亏损)占全部盈利部门或全部亏损部门的汇总成果10%或以上;(3)其资产占企业总资产10%或以上。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符合下述三个条件之一的行业部门,应列为“应报告行业分部”:(1)该分部的营业收入占整个企业合并收入总数10%或以上;(2)该分部的营业利润占企业所有未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营业利润10%或以上,或者,该分部的营业亏损占企业所有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亏损数10%或以上;(3)该分部的可辨认资产占整个企业合并可辨认资产10%或以上。主要客户信息,凡占企业经营收入10%或以上的单个客户,应予以披露。国外经营和出口销售的信息,凡销售收入占合并收入总额的10%或以上,或者资产占合并资产总额10%或以上的国外分部(地区或国家)均需要进行披露。

此外为保证分部信息的充分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规定了“75%”的限制条件。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如果把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企业应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则规定,所有应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

在我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的现行规定中,除《准则第二号》提出了行业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之外(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或以上),对报告分部的确定无其他规定。我们认为,应报告分部的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前提,我国的现行规定过于简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具体准则时,应考虑提供更为详细的指南。如,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有关规定,采用“10%”的重要性标准和“75%”的限制条件,当某一分部的营业收入、损益和资产占企业合并后的经营收入、经营损益和资产总额的10%或以上时,该分部便作为应报告分部单独披露;当应报告分部的外部总收入占合并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不足75%时,应确定另外的应报告分部,直至达到75%的水平。

(三)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内容

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分部报告的内容通常只限于一些关键指标。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要求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披露以下指标:(1)分部收入;(2)分部成果;(3)分部资产的账面总额;(4)分部负债的账面总额;(5)当期购入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6)当期分部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总额;(7)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8)企业从联营、合营或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获得的净损益份额(如果这些联合经营实质上均在该单个分部内),以及相关投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要求行业分部披露收入、获利能力、可辨认资产及其他信息;国外经营披露收入、经营损益、可辨认资产信息;符合披露标准的企业从母国外销给国外非联属企业客户的销售收入,按地区别及总额披露;符合披露标准的主要客户,按各该客户逐一披露其销售情况(须注明从事该销货的行业部门,但不必注明个别客户的名称)。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在其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建议增加边际毛利、现金流量、营运资本、研究和开发成本、资产的主要类别等指标。

如前所述,我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中披露的指标有营业收入、折扣与折让、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或亏损、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十三项。我们认为,以上披露要求还有不完善之处,具体体现在:(1)某些指标涉及对共同费用的分配,可能会给管理当局以操纵分部财务信息的机会,容易给财务报告用户带来误导,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三项指标;(2)某些指标的披露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当多个行业分部集于同一会计主体时,该会计主体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未必按各行业分部进行明细核算,从而未必能提供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分部资料,企业若另外搜集有关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分部资料,势必加大会计的工作量和核算成本,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我们建议分部财务报告具体准则的制定机构能对此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①ias14,segmentreporting,1997。

②fasbstatementsofstandards,1996。

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陈毓圭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公司财务报告【第四篇】

财务报告对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地评价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呢?笔者认为,考虑下列因素将能够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做出有效地评估。

1.持续性盈余与暂时性盈余的披露。

应考虑收益的组成部分中偶发性收益和持续性收益。对于那些试图评估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区别信息极具有用性。这需要关注以下问题:①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的信息披露的哪些特定部分有助于使用者理解公司的持续收益?②当公司确认偶发性事项时,其造成的收益和损失是否受到同等重视?③公司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交易的时间以便使交易事项在报告期内发生(或不发生)?控制交易时间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作法会对报告的预期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

2.公司分部的信息披露。

公司分部信息能够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发展前景。这需要关注以下问题:①公司分部信息的哪些特定方面能够使你相信,公司完全了解其自身的经营机会和风险?②公司分部和其他非财务方面的报告是怎样对财务报告中的分部信息进行补充的?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各个独立的披露是如何互相补充的?③分部报告的脚注传递的信息是否展示了其与其他分部中潜在的经营状况相一致的情况?

3.反馈价值。

即信息是否允许投资者去了解管理层过去的行为和决策对公司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①哪些具体的披露能说明报告结果是否与以前的预期相一致?②财务报告提供了多少没能实现预期的原因?③报告是否向投资者提供了市场事件和重要交易如何影响公司的信息反馈?

4.及时性。

即如果早些时候获得信息,信息是否会变得更有用:①公司以什么方式超越而不是仅仅遵从证券监管部门的报告要求?②公司与其竞争者相比,是否及时地披露了财务报告?③公司已经采用或开始考虑采用哪些新的财务信息的交流方法(如互联网交流方式等)?④公司怎样确认其在同一时间内向所有利害关系者提供了相同的信息?

5.可验证性。

这一特征注重准确性、估计的使用、假设的可信、可定量和计量的程度、支持的程度或证据的多少。也就是看具有足够知识的第三方可否通过查看报告数据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①从计量的角度看,公司财芦报告的哪些方面最具判断性?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又是怎样使使用者了解这些方面?②财务报告中的哪些信息表明了用于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估计和假设?一些可能的结果在哪部分出现,公司是怎样把这些可能的结果传递给投资者的?③公司怎样评定其重要的估计和假设是否建立在可获得的最优信息的基础之上?公司在做出关键的估计和假设时,是否使用了成熟的定量分析技术?

6.完整性。

即是否陈述了全部事实:①过去一年发生的最重要事件是什么以及这些事件是如何告之投资者的?信息是否以一种公平的方式表现?财务报告中的哪些具体部分揭示了这些?②年度中发生了哪些不利事件以及它们是如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管理层遵从了哪些程序以确保整个事件得以公正无偏见地披露?③一年中发生了哪些有利事件以及它们是如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这些事件与其他事件所占的比重是否适当?

7.实质性。

即信息是否忠实、清晰地反映了所发生的事情:①当公司选择会计核算原则时,它如何评价所选择的原则是否会恰当地表明交易的经济实质?在年度中哪些会计核算原则发生了变化及对这些变化是如何评价的?②当公司进行那些没有明确规定的重要(或复杂)交易时,公司如何评定其会计核算是否恰当?在发生这些情况时,管理层选择会计核算原则的`方针是什么?③公司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或修改)某些交易以便获得特定的会计核算结果?在这些情况下,管理层是如何确保会计对交易的本质和目的进行了忠实、清晰的反映?

8.中立性。

即是否以一种无偏见的、公正的方式传达事实,不会有意识地影响投资者的观点或行为:①管理层在判定可能的成果时是怎样做到中立的?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②虽然像“积极性‘’和”保守性“这样的特征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但它们都表达公司对重要事件和交易的会计核算和披露是怎样靠近”中立“的?③中立性这一因素是如何渗透到管理层对会计核算原则的选择中的?被选中的会计核算原则能否表达一种平衡的观点?

9.可比性。

这一特征的重点在于以同一种方法核算类似的交易和事件,但不应将其与统一性或一致性相混淆。公司的会计核算政策、披露、财务报告的格式和其他财务信息与公司的竞争者相比较如何?从哪些具体的方面可以判定它们的质量更好或更差?

10.一致性。

即信息是否以一种会引致对公司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绩效进行适当比较的方式准备的:①在公司的会计核算政策中或管理层对政策的运用及估计和判断的使用中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以什么方式对过去的惯例作了改进?②有哪些指标可以表明,在公司的会计核算政策中、对这些政策的运用中或估计和判断的使用中发生的变化,是在管理层要取得一个特定的会计核算结果的愿望的驱动下实现的?

11.清晰性。

即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否以一种有组织的、清楚而简练的方式表现,以及是否在简洁性和充足性之间做了适当的平衡:①公司的披露以哪种方式超越了仅仅遵从公认会计原则的最低要求(比如披露如何更进一步地解释交易和事件)?②公司对其信息的揭示进行了怎样的组织以使其容易阅读(考虑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规范的约束)?③对非会计人员来说,财务报告中使用的语言是否容易理解?④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中怎样使用简单、清楚的图表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⑤财务报告是否构成了一个综合、一致的“描述整个事件”的财务信息体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3 14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