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个人简历 >

技术支持人员工作简历样例【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10426

【导言】此例“技术支持人员工作简历样例【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技术支持简历【第一篇】

[关键词 ]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学习体验;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6)060007050引言

学历继续教育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以成人学习者为主,是在普通教育之后进行的成人高等教育活动。当前已是互联网+时代,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实时交互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学历继续教育已依托互联网进行在线教学,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在这种新的在线学习方式中,学习者的体验如何?影响他们在线学习体验的因素有哪些?为了深入直观地了解这些问题,开展了本次问卷调查研究。

1研究设计与实施

调查目的及维度

为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推进平台功能优化,提高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水平,本研究以“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学习者用户为对象,从下述4个维度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现状。

维度1: 学习者对待利用平台进行学习的态度与动机(情感方面)。

维度2: 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行为方面)。

维度3: 平台为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所提供的支持服务现状(学习支持服务)。

维度4: 学习者在线学习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新要求(能力方面)。

问卷调查的实施

调查问卷借助“平台”已有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共回收有效问卷3 047份。

参与问卷调查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如下:(1)年龄: 21~30岁学习者占65%,31~40岁学习者占18%,20岁以下学习者占13%,其他占4%;(2)学历基础:初始学历为普通高中、中专、技校及同等学力的以及大专的各近一半,分别是46%和49%,本科及以上人员131人,占总比的4%;(3)信息技术水平:从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来看,大部分学习者都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自认为非常熟练的学习者占23%,有1%的学习者表示极少接触;(4)学习地点:有42%的学习者表示学习地点在所在高校的校本部,有51%表示是在校外函授站,说明校外函授站已经成为培养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的重要场所。但有207人不清楚自己的所属,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高校和校外函授站的管理和培养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2研究结论

学习者对待在线学习的内驱力、态度及行为特征分析1) 进行学历继续教育的内驱力影响在线学习的内驱力。1918年,伍德沃斯在《动力心理学》一书中运用了内驱力概念。内驱力在心理学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唤起的并能指向某种目标的有机体的内部状态”[1]。从发生学角度,即是由于先天产生的生理性需要或是后天产生的社会性需要而引发的内在动力。根据平台中学习者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内驱力类型:(1)认知导向:为获得知识或者对所学感兴趣而进行学习;(2)学历导向:以学习作为获得文凭或者达到晋升指标的方法;(3)期望导向:通过学获得其他人的肯定,达成外界对自己的期望。调查显示,68%的学习者学习是出于对所学专业有兴趣或好奇心,为了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而学习是为了“提高学历,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及“为了提高目前的福利待遇”的分别占27%,为了满足家人期待而学习的仅占1%。

学历继续教育成立之初是为学习者提供学历补偿教育,大多是在职进行学习,因此,学习者的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而且受当时社会发展的约束,计算机操作水平非常有限。本次调查显示,学习者的学习年龄逐渐低龄化,网络化、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也较好,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更侧重于能力导向型、兴趣导向型,而学习的动机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

2) 在线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的不一致性。学习者之间登录时间和频率有差异。37%和40%的学习者分别表示“经常登录”和“较多登录”,“偶尔登录“和”很少登录”的分别占19%和5%。而每一次登录学习,52%的学习者在1小时以下,29%的学习者在1小时以上,19%的人不确定。

可见,学习者基本能够接受在线学习的方式,而由于成人学习者大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所以每次登录的时间有限,而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可能导致部分学习者无法准确说出学习时间。

3) 丰富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是吸引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基础。平台上文本辅导包括阶段性总结、重难点辅导、案例分析、例题解析等,在问卷中做了特别说明。调查显示,对于感兴趣的内容,1 773人(58%)选择了视频,1 816人(60%)选择了文本辅导,690人(23%)选择了在线作业,869人(29%)选择了参考资料。学习者对各种学习类型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然而平台上已有资源大多以视频资源为主,相对单一的资源类型显然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这里要简要探讨一组概念,即网络课程资源与课程网络资源。前者是指通过互联网、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软件进行传播和管理的课程资源,是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资源新的发展形态[2],作为资源传播的媒介,网络是中心,类似于网校里的视频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教授方式其实是传统课堂的复刻,等同于学习者进行课程视频的自学;而后者的重点是课程,网络是工具,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切入,以恰当的形式呈现,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环节进行重新编排,而且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吸引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最核心的因素。

第6期袁舒雯李翔钱丰收“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研究

教学研究2016

4) 认同在线学习的便捷性,同时提出移动学习需求。对于在线课程为学习提供的便捷性大多数学习者的态度是积极的,由于成人学习相对灵活,具有社会活动频繁、集中学习时间较少等特点,而且能够支配零碎时间,有利用工作、生活或社交等非正式学习空间迅速获取当时当地最需要的知识信息的需求,而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交互性、情境性、学习资源的数字化等特点正好能够满足这些学习需求。

调查显示,60%的学习者表示较乐意在手机或平板上进行在线学习,只有12%的学习者对此表示出消极的态度,说明对于移动学习给自身带来的便捷性大多数人比较认可,这种学习形式将是未来的趋势。

能否有网络条件支持在线学习也是影响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53%的人表示“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能用网络”,13%的人“工作的地方能用网络,但生活的地方不能”,28%的人“生活的地方能用网络,但工作的地方不能”,6%的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都不能用网络”。从学习者工作和生活所在地方的网络情况可以看出,平台学习者网络条件基本良好,而畅通的网络是在线学习以及未来移动学习的基础。通过调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学习者对于因为移动学习而产生的流量费的态度有所差异(图1),说明流量资费可能会是影响移动资费的潜在因素。

图1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我能承受因为

移动学习而产生的流量费用 5) 对于在线学习的支持服务的体验存在差异性。在线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打破了时空对教学的束缚,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普及性、终身性等优势。但由于其时空分离、师生分离、生生分离的教学特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别是遇到学习困难或者不适应时,会产生在传统学习中不曾有过的学习孤独感。

在调查学习者网上互动体验方面,分别有43%(1 322人)、44%(1 347人)和44%(1 337人)的学习者认为能够在网上与授课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遇到疑难可以找到老师帮忙解答。但是仍有19%(568人)的学习者认为互动方式不够灵活、不通畅,21%(629人)的学习者未使用过互动功能,一方面说明已有的功能在推广应用上的程度有待加深,另一方面说明学习者在在线学习时有一定的学习孤独感,对于在线学习获得及时、有效的支持服务有较高的需求。

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的因素总结

学习者对于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与初期适应性的不同,也导致了学习的体验差异:78%的学习者感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任务清晰,77%的学习者认为平台操作简单方便,74%的学习者认为在线考核为学习提供了便利,75%的学习者反馈平台的回溯性较强(即使一段时间没有操作,稍加熟悉,学习者仍可以自如的操作),但仍有3%的学习者对一些内容表示出消极的态度。调查表明,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因素中(图2),排在前面的是:疑难解答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互动频率、能够支持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的吸引力,而评价与考核方式因素的影响最小。

图2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体验的因素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学习者对于增加互动频率的需求较高,这也能够说明在线学习存在一定孤独感,对于学习互动需求较高;疑难解答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要求有一定的辅导教师团队能够及时的答疑解惑,如果在人员配备上无法达到要求,那么应在技术上思考解答学习者的常规性问题;课程内容的吸引力需求排在第3位,说明学习内驱力从学历导向逐渐向认知导向转变,这对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针对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随时随地学习,不仅要思考技术实现,在课程资源制作方面也要思考未来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的实现度;评价方式是指学习过程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考试,而是实现便捷的在线考核,甚至M足学习者需要选择时间、地点进行考试。

3思考与建议

为保证学习者在线学习时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保证在线学习质量,为其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关键。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涵盖了提供学习者与课程内容学习相关的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线教学与考试信息等教学服务以及教学及管理人员提供的管理服务,而且还要提供满足其学习心理及情感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基于上述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支持服务的内容以及平台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体验,提出如下思考及建议。

课程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优质、丰富、多样化的在线课程学习资源是吸引学习者进行学习,推动学习者学习内驱力从学历导向型、期望导向型向认知导向型转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 资源制作:增强资源和课程的针对性。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大多依托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资源。从专业开设、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及教师的确定到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大多源自普通高等教育,也可以说是普通高校教学的简化版。成人学习者构成复杂,其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学习内驱力、学习环境等基本条件差异性很大,学历继续教育应更加侧重技能训练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课程资源应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作。首先,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课程建议采用微课的形式,以知识点为单元制作微课,满足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的需求,缓解长时间网络自主学习带来的疲劳和工学矛盾,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需求;最后,资源建设应考虑开放与共享,课程和教学资料可以单独作为学习单元,也可以通过模块化、可定制的课程资源,实现高校间的合作共建,增加学历继续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2) 课程师资:更新理念,建立信息化师资队伍。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决于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首先,教师应更新理念,正确看待利用互联网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趋势以及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的关系,改变原有的定势――教师在线教学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资源建设与上传,还包括对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为学习者提供高水平的学习支持服务;其次,应通过严格选拔,配置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同时也可依据学术资格、相关教育经验招聘兼职辅导教师,均衡的师生比是提供优质教学支持服务的前提;最后,注重培养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在线教育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教师应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学习者讨论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3) 考核评价:学习全过程记录,实现随学随测。学习者的自主学了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之外,也需要搭建有针对性和实践价值的考核系统,以便对学习效果能够时时评价,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应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对课程权重进行适当调整。而在形成性考核中,可以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提供学习问题的及时反馈;其次,在评价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学校统考外,应支持个性化的方式,如随学随考(是指学习者在完成教师设定的学习进度之后,可以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考试可以在电脑前完成,也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进行,但所有设备必须具备前置摄像头才能进行考试。考试开始后,摄像头会自动弹出,并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自动捕捉考生的影像,以便对答题者与用户身份进行比对,保证考试的有效性)和预约考试(是指考试时间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其中会分为若干的考试批次和对应的考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选择时间和地点)。同时为了防止在线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在在线教学设计中添加断点提问(即教师对提供的视频资源可以设置若干个断点,每一个断点设计一个简单的题目并给出正确答案。学习者在观看到设有问题的节点处,视频中止,问题自动弹出。如果回答正确,便继续播放;如果回答错误,则返回到上一节点)和随堂测试;最后,在评价机制上,教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题目类型创建在线题库,教师设置作业规则,学习者完成按照规则创建的课程作业或试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由选择时间进行能力考核。在教师批阅前以及截止时间前,学习者可以多次提交作业,客观题系统将自动给出成绩,不仅让教师摆脱大量重复的作业批改工作,也保证了学习者学习效果反馈的及时性。

人网建设,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支持

人网是由高校、数字化学习中心(原教学点函授站)、辅导教师团队组建的管理服务支持体系,是保证学习者顺畅学习的重要支撑。

1) 高校:建立课程与资源评定标准和考核制度。为保证课程与资源的质量,让优秀的课程资源获得应有的评价,可以制定一定的课程评定标准,将优秀课程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学习目标和就业需求挂钩,而不仅仅是从名校名师和学习者偏爱程度来评判课程。而高质量的课程标准以及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也是课程结业证书和学分认证可靠性和权威性的保证。同时,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确保资源、课程、人员、设备等方面符合自主学习的需求。

2) 数字化学习中心:学习者学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适当的、个别化的、智能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是提高在线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首先,推动高校函授站点转型升级为数字化学习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提升各地学习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共享学习中心数字化资源,形成合力,成为当地的导学中心与教学支持服务中心;其次,数字化学习中心应能对学习者的应用数据进行技术分析,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动态组合碎片化的教学视频,智能调整课程的学习路径,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3];最后,以学习中心为基础,通过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大数据,实现资源的智能推送、智慧课堂以及O2O教学的常态化应用,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分层化教学、智能化支持服务,最终实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按需(学历与非学历)学习。

3) 服务教师团队:提供技术和日常管理服务。组建管理服务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在功能和技术支持上进一步研究在线学习的虚拟技术、移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移动协作、虚拟学习创设、在线答疑等支持服务系统开展研究,增强师生交互的便捷性、学习资源的推进、学习场所的真实性、学习工具的实用性等研究 [4]。教师辅导团队将及时跟踪学习者学习过程,掌握学习动态,及时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做好服务工作。虚拟学习社区建设,提供情感支持服务

在线学习时获得持续、有效的情感支持是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效果和体验的重要因素,而在线学习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课堂,应对线上与线下两个课堂的功能进行重新安排。打造虚拟学习社区是实现“课堂翻转”的重要结合点。

1) 融通两个课堂,实现课堂翻转。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用网络的形式将学习支持服务的环节补齐,但面授课在增强学习者归属感、进行实践操作和答疑、激发学习内驱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需要探究教师通过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两个课堂”的有效融通,实现O2O。

学习者通过线上课堂将被动接受知识“翻转”为自学内容,主动参与在线学习活动,并针对课程提出疑问,这需要建立相适应的信息反馈系统,方便学习者自主进行查询(学籍、课程、考试信息)、互动(论坛、IM即时通讯等),增加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归属感,减少学习孤独感,教师和学习者共同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学习社区。

面授课堂为师生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教师的职能由单纯的讲授知识“翻转”为引导学习者互动讨论、进行问题答疑,这能够满足学习者和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两种课堂的融通才能真正做到深度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翻转课堂”[5]。

2) 构建专业的远程呼叫中心。设立远程呼叫中心,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从各地学习中心选拔、培训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较强服务精神的学习顾问。以四通八达的网络平台和数字化的学习中心为支撑,以远程接待呼叫中心为主体,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专业化、信息化远程接待服务团队,制定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服务标准,设立统一的服务热线电话、网上综合远程接待中心,为学习者和各数字化学习中心的教师、管理人员等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全天候一站式支持服务。

3) 学习成果认证,畅通终身学习通道。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有效纳入到虚拟学习社区中,不仅能够为其学习过程提供支持服务,同时能够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认证,实现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相互认证、积累、转换。构建学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4Y束语

在新时期,紧抓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思路,利用网络落实教学环节,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和新理念,打造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充分融合[6]的课程共享平台,才能有效促进真正地开放共享,在保证学历继续教育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学历继续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传鼎。心理学词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8.

[2] 祁志敏。高校教师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51154.

[3] 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112133.

[4] 王红艳,胡卫平。中国在线学习研究现状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8):3034.

[5] 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6] 谢明凤。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和知识本体应用的远程课程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887.

Research on learners′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internet + continuing education”

Yuan Shuwen,Li Xiang,Qian Fengshou

(Anhui online courses service center of continuing education,Anhui Opening University,Hefei,Anhui230022,China)

技术支持简历【第二篇】

关键词地图缩编 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 应用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课快速稳定持续深入发展,我国现有国土资源要素的占有和使用状态逐步展现出紧张化发展演进趋势。在这一历史性实践背景之下,作为典型的具备不可再生特征的资源要素门类,我国基层普通民众逐步提升了对土地资源要素应用价值的重视力度,诱导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在具体制定执行指向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工作领域,以及替代资源要素管理领域的相关制度过程中逐步提升了系统性和规范性,在现有的实践发展背景之下,为切实保障和支持中央人民政府,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能实现对全国范围内土地资源要素总体数量规模,以及现有使用状态的全面清晰认识,应当借由择取和运用适当类型的技术处理手段,针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要素描述性地图文本实施缩编技术处理,并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为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资源要素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制定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与管理工作方案,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充分的信息要素支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地图缩编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展开简要阐释。

1 土地Y源要素利用图文本编制工作基本概述

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组织开展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的编制工作,本身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

早在19世纪中后期历史阶段,部分来自英国或者是美国的地理学研究人员,在具体参与开展针对较小范围空间区域实施的地理学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中,就已经创造性的制作形成了具备较大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现状图文本。

遵照目前已经收集获取到历史性档案文献数据信息资料,中国人最早组织参与的区域性土地资源要素使用状态调查工作,以及编制形成具备较大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活动,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阶段。在抗日战争烽烟四起的历史阶段,我国部分地理学研究工作人员,针对我国西南地域现有的土地资源要素占有的使用状况,展开了大量的实地性调研分析和制图描述工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实现对我国西南地域土地资源要素使用状态的全面清晰认识,创造和提供了稳定且充足的支持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地理科学研究工作人员,接连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国性空间范围的基础性土地资源要素分布状态,以及使用状态调查研究工作,逐步绘制形成并且对外了一系列具备大中小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实现了对我国现有土地资源要素分布和使用状态的全面充分认识,给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良好稳定发展构筑和提供了基础支持条件。

到20世纪70年代历史时期,伴随着遥感测量技术,在我国现代地理科学研究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使得基于现代电子计算机设备,组织开展的自动制图试验活动获取了稳定且充足的技术可能性。而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时间阶段,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覆盖全空间范围的土地资源要素使用调查工作。

2 基于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地图文本缩编处理方法

计算机辅缩编工具

借由对计算机软件辅助工具的引入运用,技术能够在充分减少和避免人工干预因素背景之下,实现对现有的多元化地图文本的综合性编制处理,并且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借由对多样化的相关性数据指标项目的综合运用,切实实现针对现有数据信息要素的批量化处理业务过程,并在这一技术实践活动过程中,具体完成图斑中轴化处理、图斑合并处理、岛状图斑融合处理、多种差异化类型小图斑融合处理、线状地物要素的合并或者是取舍处理、图斑中轴化处理后线物对中轴线结构的自动捕捉,图斑边界化简处理,以及图斑尖角化处理等多样化技术处理实践过程。借由计算机软件辅助工具完成针对已有地图文本的缩编技术处理过程,能够显著改善提升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水平,降低和避免因手工操作行为而引致的技术误差事件,确保实际形成和输出的地图缩编技术工作成果具备稳定且充分的标化特质。

地类图斑元素的缩编的处理

(1)邻近图斑要素的融合处理。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地图文本缩编技术活动过程中,应当针对土地资源要素使用状况数据库中目前具备的,具有相同地类、相同权属、相同坐落且直接相邻的未接受合并技术处理的图斑要素展开系统完整的技术处理,并且借由对基于GIS应用软件建构形成的FileGDB数据库的引入运用,具体形成自动查找图斑地图要素的技术形态,确保所有的邻近图斑,均能获取到及时完整有效的合并技术处理。

(2)小型图斑要素的综合性技术处理,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地图文本缩编处理业务活动过程中,为切实保障实际编制呈现的各种地类信息要素,均能具备稳定且充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当确保在实际开展的地图文本缩编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做好针对小图斑信息要素的合理化转化处理,彻底避免对小型图斑要素的随意性剔除行为。

3 结束语

针对地图缩编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本文择取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编制工作基本概述,以及基于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地图文本缩编处理方法,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可新。浅谈地图缩编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79.

[2]位鲁青,邓惠卿,韩勇。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在专题地图编绘中的应用――以《青岛市公共交通图》为例[J].城市勘测,2003(03):35-38.

[3]周爱华,叶盛东,陈媛媛。兼顾专业实践与认证考试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25-27.

[4]卢淑群,邓景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制图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129-130.

[5]潘春荣,罗庆生。采用UG软件按国标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方法与技巧[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09):154-155.

作者简介

张静(1980-)女,河北省南宫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地图制图。

技术支持简历【第三篇】

纵观20__年我县技改投入,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力度大。预计今年能完成120-125亿元的工业投入,增长15左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这是克服宏观紧缩、要素紧张等困难而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二是结构好。与往年不同,今年我县纺织产业投入摆脱了原来扩张型做法,转向提升型技改,非纺投入高歌猛进,增长89,纺织与非纺的投入比重由去年的60:40调整为目前的40:60,为我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创新浓。纺织业的技改注入了大量的创新要素,特别是在研发手段、节能降耗的技改卓有成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纺业的投入起点较高,没有跟在别人后面,不干则已,一干则一鸣惊人,不少项目的技术档次和产业规模堪称一流。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对我们推进自主创新步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我县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自主创新的责任性和使命感。自主创新是“华山一条路”。除了此路,别无他途。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去年以来,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企业效益下滑。靠简单的扩大产能,只能获得绝对利润。成本就像海绵里的水,通过节约资源、节能降耗总能有所收获,但是“节流”毕竟是有限度的,其边际效应也是递减的。因此,只有依靠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促使产品附加值“水涨船高”,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成本上升这一难题。

二是技术创新重在自主创新。尽管我县对技术创新一直抓得很紧,但总的看,多数企业过去抓技术创新,主要是追求买设备、靠仿制。实践证明,好技术是买不到的,设备在不断更新,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就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靠仿制,更是形不成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命运。因此,__x县的发展,不能再简单地靠产能扩张,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这项工作,必须早认识、早动手、早突破,越早越主动。

历史和现实已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拥有一大批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才能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所以,今天的座谈会,我们不是简单确定明年技改投入的规模和“盘子”,而是深入研讨技改的“路子”,即如何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技改投入。根据大家的发言,结合本人的思考,我认为明年技改投入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主题,四个重点、五个支持”。

“一个主题”,就是创新技改。创新需要技改,没有投入,创新就失去物质依托;技改必须创新,技改不是简单扩产,仅仅依靠要素驱动的技改是找死、越搞越死。因此,我们要把创新技改喊响,更新技改的思路、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进“四量拨千金”的技改,在瓶颈、研发上重点突破,用少量的增量提升大量的存量,这具有倍数效应。

“四个重点”,面对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的新趋势、新格局,我们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高人一着,快人一拍,重点推进四种类型的技改投入,努力走出自主创新赶超式发展路子。

一是注重更新提升的技改。对能耗大、质量差的设备要逐步淘汰,用成本低、档次高、质量好的设备去替代,实现升级换代。对纺织业的设备投入要加强把关,不能再搞低水平的平面扩张,要在产能不扩大的情况下,扩大销售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二是注重调整结构的技改。纺织业是我县的拳头,不能放弃,也不能固守,要坚定干下去、奋力往上走,放弃低端,保持比较优势,留下品牌,留下最终产品,留下纺织机械,留下高档面料。非纺业要拓路子、强力度,引导企业寻找切入点,通过涉足技术相似、市场相近、掌握成熟的技术成果整合人才和资本三条途径,优化技改投入,促进非纺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注重节能环保的技改。节能环保的技改,大有潜力,大有可为。明年,我们要基本完成印染定型机废气治理,在新老工厂全面推广中水回用、变频调速等适用技术。

四是注重研发手段的技改。研发是技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见效大,投入产出率高。回顾我县技改投入,大致经历了建厂房、缺设备,有设备、缺流动资金,有产能、缺研发等三个阶段。目前,研发不足已对我县技改产出形成了瓶颈制约。明年,上规模的企业,必须建立研发机构,并有序开展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五个支持”,就是要以敏锐的眼光,热情的态度,为创新技改提供支持,确保和促进创新技术真正到位、取得成效。[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

一是政策支持。继续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整合和优化技改扶持政策。对纺织业投入明年原则上取消一般贴息,加大对技术研发、专利和公共创新平台的财政扶持;对非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项目进行重点贴息。

二是人才支持。自主创新需要集聚更多的人才。政府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通过经济适用房、地方政府津贴等形式,留住人才,鼓励他们建功立业。同时,加强对实用型技术工人的培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自主创新。

三是土地支持。继续推进集约用地,对征而未用的土地要加大回购调剂力度,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足额、优先供地。鼓励和支持大项目、好项目投<>资滨海工业区。

四是专利申报支持。要更加重视专利工作,有关部门要服务自主创新,加强专利保护。

五是氛围支持。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环境,要对50强企业的创新技改进行量化考核,把创新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要及时发现、

技术支持简历【第四篇】

一、总论

1、概述。申报单位主要研究开发技术领域、人才队伍、研究成果转化、创新水平、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效益情况。

2、总体目标。简述组建期完成时,在组织管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对外开放、社会经济效益达到的目标。(本栏目各项指标是签定《组建计划合同书》的主要内容,也是验收时的主要依据。本目标与《申报书》目标必须一致)。

二、组建工程中心的必要性分析

1、简要说明工程中心研究技术领域的国内进展情况,发展的主要方向。

2、组建工程中心的作用、优势。

三、申报单位情况

1、申报单位(依托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性质、单位法人代表情况,主要研究领域。

2、研究开发能力论述

近3年来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的领域、承担的研究开发项目数量、来源,取得的成果及成果水平,获得国家或省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国家发明专利等情况。对该领域技术发展的贡献。

主要成果转化情况。包括成果转化的方式、数量、种类,为申报单位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3、单位财务状况

上年末单位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及构成、总支出及构成。

4、管理情况

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科研、开发、人事等以及获得的相关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资质。

5、现有场地与设备情况

依托单位能够为工程中心组建提供的场地,现有设备基础条件。(列表说明现有主要设备)

6、拟组建工程中心人员实力论述

工程中心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工程中心人员情况。包括人员数量,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研究与实验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比例等。

专家指导委员会情况。包括人员数量,人员来源,主要学术贡献,年龄、职称、学历结构。

四、组建任务与目标

从工程中心整体及人均水平角度,说明工程中心将实现的目标。

1、总体目标。对知识创新、原始性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贡献,在全省及全国将达到的地位和水平。组建期完成时,在组织管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对外交流、社会经济效益达到的目标。

(以下部分分年度分项目进行描述,并说明实现目标可行性以及具体措施。)

2、开发研究目标。包括研究开发项目具体方向,预期成果水平,成果成熟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成果的应用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的地位和水平。

3、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人才数量、达到的水平、培养方式,预期人才结构比例,主要学术带头人数量及水平,中青年学术人才数量、水平及比例。

4、成果效益目标。包括成果产业化目标、措施以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5、开放目标。包括工程中心设备对社会开放程度,主要成果的辐射。

6、运行机制与管理目标。建立的管理制度,将采取的主要运行机制;依托单位的支持方式及程度;主管单位的支持方式及支持程度。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的目标和措施。

7、工程中心装备目标。包括工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心新增设备装备的总经费投入;主要设备清单、来源、价格、用途,设备技术水平、设备配套性和适应性以及达到的功能目标。

五、组建实施方案

1、组建方案。详细说明包括工程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独立或者联合组建),组建各方承担的主要职责及任务。

2、中心组织形式。工程中心各个部门的任务、职能、作用以及具备的各项资质。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情况等。

3、组建进度计划。详细描述组建期各项准备工作、研究与实验工作的进展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工作预计的时间,达到的阶段目标。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预算。工程中心建设期内及运行期计划投资额,已完成投资额,需要新增加投资额,并对各投资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2、新增投资的筹措。对新增加投资的部分,分年度阐述资金的筹措渠道、预计到位时间。单位自筹的部分需要说明筹措渠道、数额;主管单位和推荐单位支持的部分,需要说明资金使用方式、到位时间和用途。

3、资金投入计划。编制资金总体使用计划。根据实施进展,分项分年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表并进行必要说明,所需要添置的新设备需要有单独预算表。

资金使用主要包括研究实验设备、开发生产资产、基地改扩充建费用、研究开发费用、人才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5 16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