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新课标的教学总结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481139

【导言】此例“新课标的教学总结精选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课标教学计划【第一篇】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四、教学进度

1、图形的变换(4课时)

2、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新课标教学计划【第二篇】

一、本班学生状况:

我班学生有51名,经过一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但其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对此,四年级的科学教材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制定本计划: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

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掌握到的科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活动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例如使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利用测量得到的信息绘制图表等;

3、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实,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三)、科学知识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四、本册的重点`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以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见实验课计划)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有关的现象。

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七`本册教学内容的课时及课时计划:

本册教学共有30课时,上课21课时,机动课9课时。

新课标教学计划【第三篇】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33名学生,其中男生21人,女生12人。本施教区9人,非本施教区24人。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习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进入高段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普遍比女孩子要活跃。但双差生数量两者相差不大。这跟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不良有关。而有几个女孩子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

1、识字写字。作为高段学生,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较好,所欠缺的是不喜欢主动利用字典来帮助识字、阅读(所以上课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字典。)、据词定义能力、书写习惯、错别字多。

2、阅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有感情地朗读仍需努力;学生学会了默读、浏览等方法,但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面则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中下学生;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文章的一些显著的表达方法。

在课外阅读方面,阅读量大部分能达到,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文学类、漫画类书籍,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则涉猎不多;女生对科普类文章不如男生感兴趣;且能主动积累的学生大约只占半数。

3、写作。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的尖子生寥寥无几,最为欠缺的是写作素材单一,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写法单一。

4、口语交际。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不高。倾听和评价的能力较之以前,有所提高。

5、综合性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综合性学习较感兴趣,且有几个学生脱颖而出,综合能力强。欠缺的倒是自己对过程的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提供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教材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五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习详写和略写。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明确每一专题的学习目标;再次,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将之运用到现在的学习中去。

4、引导利用图书柜里的书籍、学生自己的藏书、与同学交换阅读等方法,增强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5、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了,要引导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使优秀生能脱颖而出,后进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新课标教学计划【第四篇】

我校今年第一次使用了新课标的教材。和老教材在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能力要求方面都有所刷新。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涟康的生活方式。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内容的渗透。是我们备课组的目标。我们高二生物组有劳伟学(备课组组长),张小杏,卓桂秀三个老师负责统一备课,完成高二教学计划:高二年度完成《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集体备课时间为每星期周三周四。

短歌行新课标教案【第五篇】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1个偏旁“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二、教材说明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了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一些表现阳光像利箭、像金线洒向大地的摄影作品。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本课12个生字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金、晨、进”的前鼻音,读准“阳、更、长”的后鼻音,读准“长、晨、谁”的翘舌音。可通过汉字构字特点或结合语言环境和插图引导学生认记生字。

2?写字

本课写字练习中有两个新笔画,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它们都是一笔写成。为此,教师可准备一截彩色电线,先拉直,然后逐个折、摆出“、”这两个笔画。接着,教师范写,讲清起笔、运笔、收笔的轻重、停顿,学生练写笔画,教师注意巡视辅导,就共性问题再作讲解。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描红、临写,教师注意巡视,个别辅导,就突出问题再作指点。

(三)词句

理解课文最后“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一句话,关键要理解课文前四个自然段。在教学中,可把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对句子的理解结合起来。

课文第一段是一句话。虽然学生对“金子”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阳光像金子”还是很不容易感受的。因此,教师可出示表现阳光像金线的摄影作品,给学生增加一点感性认识。

第二段课文的前两句话,可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更”的意思及用法。教师出示“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与课文原句比较,帮助学生体会出因为有了阳光,禾苗比原来更绿了,小树比原来更高了。第三句主要通过看图,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的锦缎般美丽。

第三、四两段可通过做动作理解“拉开、跳进、捉”等词,通过看图上小朋友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四)朗读

本篇课文前两段的朗读基调是优美抒情的,三、四两段是活泼俏皮的,最后一段渐趋沉稳、抒情。全文适宜配乐朗读。朗读的指导可与重点词句的学习紧密结合。如第一段,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了“金子”一词后,即可让学生练习朗读这个词,指点学生要读得明亮、响亮,让人听了仿佛看到了金子明晃晃、亮灿灿的光泽。再如“田野”这一生字词,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让人听了能感受田野的宽阔与富饶,然后,让学生连起来练习朗读完整的句子。第二段里的三句话都比较长,朗读指导要注意层次性。先让学生看清标点,读好停顿,然后结合词句的学习进行朗读练习,注意突出“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等词语。总之,在训练学生的朗读时,要让学生“读中有画面、有形象”。

(五)实践活动

1、本课课后安排了一项“读读说说”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对带有“日”字旁的字的理解与运用。先让学生读读带有“日”字旁的字,再练习口头组词。还可鼓励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带“日”字旁的字。

2、围绕“假如没有阳光,世界会是什么样”这样一个主题,让大家用各种方式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一

本片断教学设计,注意在识字教学中挖掘汉字固有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热情,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一)(教师边叙述边画简笔画)每当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万物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小朋友看,这幅画中就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

(二)(教师板书“阳”)谁认识这个字,请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三)这个字可以组成哪些词呢?

(四)太阳又叫“日”,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汉字里都包含着表示太阳的“日”这个偏旁。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本课或以前学过的字中找出带有“日”字旁的字。

(五)全班交流。

片断二

本片断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将词句的学习理解与朗读的训练紧密结合。

(一)谁愿意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了。

(二)“金”是生字,再带大家读一读,连成词读。

(三)你见过哪些金子做的东西?

(四)这些金制品都是亮闪闪、光灿灿的,谁再来读读这个词?

(五)(出示“阳光像金线”的摄影作品)看,阳光多像金子啊,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谁再来读第一段?

(六)(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请同学读一读。

(七)(出示第二段前两句话)先请同学自由读一读,再请学生个别读一读,然后师生对读。

点拨感悟:在阳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来绿了,山上的小树比原来高了。再请学生个别朗读,突出“更”字。

(八)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练习读第三句。

(九)看图,把第一、二段连起来朗读,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边读边欣赏体会。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48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