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徒弟总结范例(实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师徒结对徒弟总结范例(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1
那么师徒结对共同发展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 要创设合作型培养环境
师徒结对是双向流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在师傅指导下学习、提高与师傅在青年教师促动下再学习、再提高是同步的。因此,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合作提高的关系。带教活动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而是合作互动、共同提高的教育过程。所以我们要激发师徒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内驱力,真正发挥师徒结对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情感融洽的关系。师徒带教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师徒本身的情感关系也会影响带教的效果,所以应为师徒结对创设平等、民主、新型的良好环境。
1. 开展师徒培训座谈会
首先在师徒结对前开展师徒培训会使师徒从思想上认识师徒结对是以“平等、对话”为基础和“人人是学习主体”为主要特征的建构性学习,是指导教师和新教师相互发挥作用的团队。其次每一阶段都应为其创设情感及思想交流的机会,青年教师谈自己在听课、磨课、开公开课过程中得到师傅的无私指点,在师德方面得到师傅润物无声的感化,表达自己对师傅的感恩之心;师傅们也为徒弟不畏困难,虚心好学的精神所感动,表示在徒弟身上感受到了压力,也学到了许多。在宽松的交流中,师徒间的情感思想交流得以升华。
2.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新教师与老教师尤其如此,在业余时间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爬山、划船、唱歌等),在活动中师傅主动与徒弟聊天,聊工作,聊生活,聊情感问题等。通过聊天,在轻松愉悦的业余生活中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情感,这加强了合作交流的感情基础。
二、 要创新多样化结对方式
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方式容易产生“复制翻版”的现象,不利于新教师们博采众长个性化发展,也不利于老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的师徒结对应是一个特殊的学习共同体,应该与团队引导相结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创新教师的结对方式,注重发挥团队的引领作用,提高师徒结对的有效性,促进共同发展。
1. 成立专家指导团
我园根据新教师的特长,每年都要成立师徒结对指导组若干个,有语言组、美术组、音乐组等。由业务园长、资深教师、优秀骨干教师组成,其职责在于对师徒结对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师傅的职责进行评估、业绩考核等。这样师傅就可以将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积累指导新教师的资源,分享经验,形成指导新教师实践的集体智慧。
2. 组建学习共同体
师徒结对由“一对一”向“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可以把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各学科的智囊团,随时为所有的徒弟解惑。共同为所有的徒弟的成长贡献力量。我园每月安排一次“智囊团”在集体备课时间为青年教师诊课、集体备课、解答教学或带班中的疑惑,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整体发展。
3. 实施教学沙龙式的团队指导
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由两名老教师和4名青年教师组成。在开展活动前,指导教师会更加自觉做质量更高的辅导准备,不会像一对一那样拘谨有压力,而且指导教师也会产生交流和碰撞。对于新教师来说,不是告诉她怎么做,而是在碰撞中获得启发和深入思考。在各种沙龙活动中,青年教师不仅是被指导的对象,同时也成为活动的主人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 要丰富多元化指导形式
1. 现场指导
教师的工作是在不同的教育场景中完成的,老教师现场指导新教师,为他们示范与学习创设条件,让她们在教学场景中感知。一般采用师徒相互观摩的方式。如师傅上示范课,徒弟听,学习师傅是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现目标,如何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的;或者是徒弟上实践课,师傅听课,指导徒弟制定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重难点的把握,逐渐提高徒弟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 专题研修
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专题研修,如同题异构,大家就同一个课题独立备课、上课、锻炼青年教师分析教材、定位目标、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我园以《蛋》为课题进行了一次青年教师同题异构的研讨活动。活动中,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年龄段及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了各有特色的活动,涉及到科学、美术、音乐、语言等多个领域。既体现了创造性又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实战能力。
3. 总结评价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自评即自我反思,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一种是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如课后反思,活动后的反思,从活动后幼儿的反应、效果来反思活动的目标、反思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种是针对师徒结对过程进行反思,反思学教方法、学教过程、学教效果,反思自己的收获、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徒弟有目的的学,提高师徒结对的效果。
他评即领导、师傅及同伴对青年教师的评价。有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群体评价是对新教师群体在一个阶段内工作情况进行总的评价,个体评价是指一节课或一个活动后的评价。他评要以激励性、启发性、发展性为导向,把对青年教师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发展动力相结合,通过评价引导他们确立起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师傅在运用不同方法指导徒弟时,也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教育研究等专业技能的再学习再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专业素养的再提高。
4. 进行才艺展示汇报
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促进新老教师个性发展。如开展师徒才艺大比拼活动,才艺比拼要求师徒共同展示一项才艺。青年教师具有朝气,生机勃勃,老教师经验丰富,使每位新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培养新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新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四、 要合理建立结对制度
师徒结对工作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为使师徒结对过程体现正常性和规范性,就必须完善师徒结对工作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师徒结对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此,应建立合理规章管理制度。比如师徒结对工作常规制度、计划或方案制度、档案袋制度、成果汇报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励制度等等,真正把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师徒结对徒弟总结范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2
关键词师徒结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老教师;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38-03
师徒结对也称师徒制,是指采用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手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以及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了解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的一种新手教师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在职培训新手教师的一种传统方式。新手教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逐渐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获得专业成长。事实上,师徒结对除了可以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外,对“师傅”――老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位带过“徒弟”的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访谈,试图诠释师徒结对对老教师的意义,以加深人们对幼儿园师徒结对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理解。
一、“师傅”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下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主动性
“角色”一词原是戏剧界的术语,后来引申为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1〕老教师一旦扮演了“师傅”的角色,就必须履行“师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如何传道解惑,怎样帮“徒弟”尽快适应现有教学工作以及如何让自己带的“徒弟”在新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等等。
幼儿园师徒结对活动一般在同一班级内开展,采用新老教师搭配带班的形式。这种新老搭配形式意味着老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要履行“师傅”的义务,指导“徒弟”的日常工作和教学活动,还要做好主班教师的工作,全面负责班级的管理。老教师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下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老教师能积极面对这些压力,那么压力就可能转化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老教师会在工作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扮演好主班教师和“师傅”这两种角色。
作为一名主班教师,我既要对“徒弟”负责也要对班级负责,需要面对的事情更多,压力也大一点,责任感也更强。以前做配班教师的时候,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只要把主班教师分配给我的…差异网 …任务做完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我要主动去做,去想,想着怎样把班级搞好,怎样更好地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作为“师傅”,我有责任为“徒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所以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如果“徒弟”有了问题或者需要帮助,我会主动去帮助他。〔A老师〕
A老师谈到了自己从一名配班教师转变为主班教师并同时担任“师傅”时要面对很多事情,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她没有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而是以把班级管理好、把“徒弟”带好为工作的出发点,视压力为动力,努力扮演好主班教师和“师傅”两种角色,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班级的工作,并做好“徒弟”的表率。
二、“师傅”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意识
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但是老教师虽然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却很少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一是因为教师每天要在幼儿园处理各种琐碎的工作事务,工作量很大,一天下来已经非常疲惫,很少有时间来反思;二是因为长期的工作导致老教师形成了惯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他们对幼儿园里的一些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不愿意或者很少有机会去尝试突破自己的“套路”,去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教育经验。在带“徒弟”的过程中,由于新教师缺少经验,不可能仅仅通过观察、模仿就能领悟到老教师每一个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与意图,这就需要老教师反思、梳理和归纳自己的前期经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教师。老教师在反思总结自己以往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寻求工作的新动力和新方向。
对自己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很熟悉的程序方面的经验,老教师心里是清楚的,但要想把这些告诉“徒弟”,那就需要好好提炼,想想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告诉“徒弟”。其实这种提炼对自己的成长也很有帮助。现在仔细反思自己平常的一些习惯做法,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这一方面其实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这对老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是一种帮助。〔B老师〕
B老师认为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作为“师傅”,自己也获得了成长。这种成长体现为在指导“徒弟”的时候“师傅”首先要对自己先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既肯定自己的成绩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认清自己的成长方向。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环境、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新环境,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3〕
三、“师傅”在与“徒弟”的思维碰撞中扩展知识结构
教学相长〔4〕在当下幼儿园的师徒结对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和“徒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不仅限于他向我学习,“徒弟”身上也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去学习,带“徒弟”对“师傅”来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F老师〕
新教师具有许多老教师身上没有的特质。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充满青春活力,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期望,他们的工作状态会感染老教师更加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另外,新教师大部分是80后甚至90后的一代,他们在信息接触、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固有模式,新教师身上的新鲜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老教师是一种刺激,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老教师的知识结构会得到扩展和更新。
新教师刚刚接触幼教工作,不像我们已经工作很多年了。我们这些“师傅”的观念有些可能太陈旧了,需要新东西来刺激一下。我觉得自己现在需要像海绵一样去吸收新的东西,才能创新。和“徒弟”在一起,我经常会感觉到思维的碰撞。〔C老师〕
在和“徒弟”沟通的过程中,“徒弟”会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对电脑、资讯等接触得较多,比我们运用得好,思路也比较开阔。如果觉得“徒弟”的想法很不错,我就会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或者是向他请教,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D老师〕
受访的老教师都认为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交流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因为老教师在常年的工作中累积形成的一些工作模式和思考习惯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框住自己”,而“徒弟”的一些新的观念、想法和信息能够拓宽老教师的教育思路,或者让老教师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可以说,师徒之间互教互学,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师徒双方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有利于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5〕
四、“师傅”在与“徒弟”的互动中提高合作能力
作为班级管理主体,同一班级的保教人员必须同心协力,协调一致,才能管理好班级。〔6〕而作为管理者之一的新手教师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缺乏经验,与其他教师的配合能力也有限,这就要求“师傅”主动与新教师合作,同时也要帮助新教师与保育员形成默契。
因为新教师对工作不熟悉,缺少经验,老教师在与新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就要主动与新教师沟通,了解“徒弟”的水平、能力等,及时用合适的语言和行为示范、指导。
如果和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起搭班,那很容易就能形成一种默契。而如果和新教师搭班,你就要指导他,培养他,想想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指导他,还要给他作示范,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和他之间的默契。当需要有人配合的时候,新教师不像老教师那样可以表达得很清楚,所以我要很快地理解“徒弟”的要求,默契地配合他,这能很好地锻炼我与别人配合的能力。〔D老师〕
老教师还要帮助新教师与保育员沟通,使两者在班级工作中形成默契,建立班级管理的良好氛围。
新教师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他出现的问题可能不仅影响他个人组织的活动,还可能影响到他与保育员之间的配合。如果他总是出问题,让保育员在后面收拾烂摊子,保育员就可能会有意见。所以我这个“师傅”还要帮“徒弟”和保育员,让他们之间配合默契。如果你要做好另一个教师的工作,要开导他,安抚他,你就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对我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E老师〕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54.
〔2〕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
〔4〕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2.
〔5〕徐燕兰。 论交流、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9):49.
〔6〕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Pair-up of New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A New Approach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Hu Yiq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Pair-up of new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is prevalent practic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in preschool. And the experienced teacher, as the master, also obtains further development from this practice because he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 role in helping the new teacher and the pressure could stimulate him to work more actively. Meanwhile, he could strengthen his cooperative skills in the interactivity with the new teacher, and learn from the new teacher to broaden his , the reflections on his teaching practice offer space for his further development.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1.新老教师比例:全园有69名教师。其中工作三年以上的老教师24名,工作三年之内的新教师共有45名,新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的65%。
2.学历层次:全园本科学历有22人,专科学历47人。其中,老教师本科学历15人,新教师本科学历7人。
3.专业情况:新教师都是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其中11名是分配的在编新教师,有12名面向社会招聘的应届、往届大专毕业生。
4.骨干教师情况:老教师中有1名市级骨干、12名区及骨干、10名园级骨干。
分析:整个师资队伍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新教师和老教师的数量相差较大,不能做到每个班级有一老一新的搭配。教师中还存在录用体制的不同,其中在编教师24名,聘用教师45名,在编和聘用教师的比例也失调。
二、师徒结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编制的不同制约了聘用教师的发展
我园聘用教师的队伍非常大。由于没有编制,许多聘用教师职称评定受到影响,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只有2人。
2.结对工作缺乏整体性
在我园的师徒结对中,新教师会选择骨干教师当师傅,骨干教师喜欢有能力的新教师做徒弟。而一些经验丰富但没有骨干称号的老教师没有带徒弟的机会,还有一些能力较弱的新教师无人指导。目前,师资队伍需要整体性的进步。
3.结对工作缺乏双向共进要求
以前的结对工作比较重视新教师,但对师傅没有严格的要求,造成了师徒发展两极分化。
4.结对工作未体现民主性
结对的形式单一,都是幼儿园指定师傅和徒弟。而且一旦结对,就不会调整,整个过程没有动态管理。
5.师徒结对目标制定不合理
在以往的“师徒结对”工作中,没有体现徒弟阶段性的目标,造成了能力强的新老师没有更大的提升,而能力弱的老师也没有感受到压力。
三、措施与策略
针对师徒结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整了一些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师徒结对显自主
1.全面了解为基础
在结对之前,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1)导师应摸清徒弟的思想素质、能力基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摸清徒弟的个性、脾气;
(2)导师应研究确立有递进性的专题培养内容,并多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使培养内容更具针对性。
2.师徒共同进步为方向
根据师傅个人能力以及骨干的等级、性格、爱好等因素合理分配所带徒弟的数量。经验丰富、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带2名徒弟,园级骨干教师带1名徒弟。
3.优势互补建立学习共同体
有些青年教师某方面的能力薄弱,需要挑选这些方面能力强的导师进行引领,体现“徒缺师补”的原则。同时师傅如果在某一方面不足,可以选择有特长的徒弟进行配对。
4.师徒搭配形式灵活多样
对教师结对既有规定动作,比如要求老教师有小学高级职称、论文在省市以上获奖等;又有自选动作,比如,徒弟可以选择师傅,师傅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徒弟。在结对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发现某个新教师在艺术领域有很强的教学特色,可是与她结对的师傅擅长体育教学,我们就会进行调整。
(二)目标制定显灵活
1.树立“六个一”新教师培养目标
在制定师徒结对目标时,我园提炼出新教师发展的“六个一”目标,即:具备一种精神――爱岗敬业;树立一种意识――探索创新;精通一门学问――幼教专业;打好一个基础――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掌握一项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养成一种习惯――不断钻研,终身学习。围绕这“六个一”目标,我园制订了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2.强调阶段性目标的落实与调整
我们特别重视阶段性目标。学期目标的制定非常具体,即根据老师的基本条件和情况来制定,同时也结合师傅对徒弟的了解进行调整。而本学期的目标如果没有完全完成的,则要求师傅和徒弟进行反思,然后在下学期的计划中进行合理的调整。
3.提供菜单式目标供选择
目标和要求分为必须完成和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既有幼儿园要求阶段性必须达到的,例如,本学期必须开优质观摩课一次;园级论文获二等奖以上。也有新教师自由选择的,例如,学习一门特长(声乐、跆拳道、围棋、舞蹈等)。在菜单式的阶段性目标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成长的最大优势。
(三)带教过程显实效
我们一定要在带教指导中充分体现实效性。具体做到:
1.确立有针对性的培养内容
根据“师徒结对”计划,在选择具体带教内容时,既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内容,又要有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内容。但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
2.采用具体有效的培养方式
开始阶段,采用一日活动跟带方式。即:徒弟观摩师傅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了解一日工作;学习阶段,采用专题性指导的方式。即:师傅根据每一项工作进行系统的指导,深入细化各项工作,提高质量;巩固阶段,采用各类比赛、观摩、研讨的形式,帮助新教师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
3.创设合作性的培养环境
“师徒结对”是双向流动的过程。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合作提高的关系,激发师徒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情感融洽的关系。“师徒结对”应改变原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提倡和创设一个真正平等、民主、新型的良好环境。
4.强调自主发展意识
我们对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1年后,3年后,你将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这种美好愿望,能激起青年教师自强自立的精神,促使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前进。
5.树立新教师自我特色
师傅应鼓励徒弟树立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徒弟也要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不断学习,逐渐向名师靠拢。
(四)细化考核管理制度
新教师培养工作的考核管理,由园长室统一组织,业务园长具体负责。考核管理的内容细化到一日工作的每个环节,包括:岗前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定、汇报课评定、期末考核、个人总结、指导教师评价、考核(出勤情况、听评课情况、业务学习笔记检查、新老教师互听课情况检查、理论考核、综合考评)等。所有的考核最后以量表的形式呈现,让每一位师傅和徒弟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一目了然,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中,我们的师徒结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教师成长得非常迅速,师傅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断自我飞跃,形成了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师徒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4
[关键词]师徒结对小组合作明确责任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21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这样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成功的教学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师徒结对,小组合作”就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师徒结对”更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补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一、师徒结对,明确职责
1. 组内分层 合理结对
首先,我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数学基础好,思维能力强。B层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但思维能力欠缺,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C层学生数学基础弱,又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中A是师傅, B是辅导员,C是徒弟。同一组中有两对学生是师徒,另两名学生是辅导员,协助组内师傅一起帮助徒弟。
2.举行仪式,明确职责
为了使学生慎重地对待这件事,我专门组织了一次很正式的“师徒结对”仪式,向师傅颁发“资格证书”,明确师傅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徒弟的任务与要求,师徒签订了结对协议。通过这种仪式让师傅和辅导员更有使命感,让徒弟也有一种敬畏之心。明确师徒职责:师傅在课堂内外要主动指导徒弟预习功课,答疑解惑,监督徒弟完成作业,组织各项数学学习活动。徒弟要谦虚接受师傅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师傅交给的学习任务,然后必须做到每天能向师傅提出两个问题,登记在“疑问本”上。
二、“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课内学习方式
师徒结对后小组在课内的学习方式流程是:预习指导师傅批改课堂交流徒弟展示课堂检测师傅评价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1.课前预习,课上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通过编制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然且在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归纳点评来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完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尤其在“预习完成导学案”这个环节培养的是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C层学生基础差,思维、理解能力欠缺,所以往往很难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组内师傅们的帮助和辅导,先当起“小老师”,然后师傅把徒弟在预习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记录在“师傅答疑本”上。
2.课堂交流,徒弟展示
在小组课堂交流这个环节,我让小组中师傅们先和B层的学生讨论交流,互相答疑解惑,让徒弟先独立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把困惑的问题记在“徒弟问疑本”上。等师傅讨论好后再来关注徒弟的想法和困惑,由B层学生协助帮扶,经过交流讨论后,让徒弟展示部分他已经弄明白的知识,对于还没弄明白的问题再寻求老师的帮助。
3.课堂检测,师傅评价
在课堂评价这个环节,按照分层原则设计A、B、C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A层内容是徒弟必做的,其他组题选做。徒弟完成课堂检测后交给师傅批改,由师傅结合课堂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徒弟课前及本节课的表现与课堂检测完成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评价。
4.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一节课结束,我要求徒弟们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和反思。首先是总结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其次是反思这节课还存在哪些困惑,还有哪些题不会解或者没听明白。要求徒弟准备一本“徒弟问疑本”,把课上课下不明白的问题登记在本子上,利用课余时间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三、“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课后学习方式
小组课后的学习主要是课后作业的完成及订正情况,在小组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我遵循下面的方式:作业分层独立完成师徒帮扶合作订正教师讲评反思提升。
1.作业分层,独立完成
对于作业本及书本的课后作业我都做了一定的分层,徒弟只要完成规定的一部分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强调在做作业时不能交流讨论,一律独立完成。尤其是徒弟们,遇到困难不能依赖。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就记录下来,等待下次交流讨论时再让师傅们答疑解惑。
2.师徒帮扶,合作订正
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订正反思的环节,徒弟们针对作业本上的错题及有困惑未能解决的题目,此时可以向组里师傅请教,经讨论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再由组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