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0656

【序言】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汇集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化学必修二预习资料【第一篇】

教学目标

1. 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 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教学重难点

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师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3.比较下列轨道能量的高低(幻灯片展示)

联想质疑

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

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交流与讨论(幻灯片展示)

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始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比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也就是说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基态原子就是所有原子轨道中的电子还没有发生跃迁的原子,此时整个原子能量处于最低。

板书1.能量最低原则

讲解原则内容:通常情况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这些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就是构造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则。打个比方,我们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练习请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各原子轨道。

学生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5g6s

讲解但从实验中得到的一般规律,却跟大家书写的不同,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大家可以看图1-2-2。

板书能量由低到高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过渡氦原子有两个原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则,两电子都应当排布在1s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2。如果用个圆圈(或方框、短线)表示满意一个给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这两个电子就有两种状态:自旋相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或自旋相反《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事实确定,基态氦原子的电子排布是《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这也是我们对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进行排布必须要遵循的另一个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原理内容: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或者说,一个原子中不会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板书2.泡利不相容原理

讲解在同一个原子轨道里的电子的自旋方向是不同的,电子自旋可以比喻成地球的自转,自旋只有两种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在一个原子中没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因此一个s轨道最多只能有2个电子,p轨道最多可以容纳6个电子。按照这个原理,可得出第n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个

板书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交流研讨C:最外层的p能级上有三个规道

可能写出的基态C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两个电子的可能排布:

①2p:《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②2p: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③《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2p:《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④2p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p有3个轨道,而碳原子2p能层上只有两个电子,电子应优先分占,而不是挤入一个轨道,C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两个电子的排布应如①所示,这就是洪特规则。

板书3.洪特规则

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切自旋方向平行

交流与讨论

1. 写出 11Na、13Al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思考17Cl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总结第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2. 写出19K、22Ti、24Cr的电子排布式的简式和轨道表示式,思考35Br原子的电子排布,总结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电子排布的特点,并仔细对照周期表,观察是否所有原子电子排布都符合前面的排布规律

[讲述]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能量相同的轨道(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全满(s2、p6、d10、f14)、半满(s1、p3、d5、f7)、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

小结核外电子在原子规道上排布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这三个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核外电子在原子规道上排布要同时遵循这三个原则。

阅读解释表1-2-1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

板书4.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式

活动探究

尝试写出19~36号元素K~Kr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小结钾K:1s22s22p63s23p64s1; 钙Ca:1s22s22p63s23p64s2;

铬Cr:1s22s22p63s23p63d44s2;铁Fe:1s22s22p63s23p63d64s2;

钴Co:1s22s22p63s23p63d74s2;铜Cu:1s22s22p63s23p63d94s2;

锌Zn:1s22s22p63s23p63d104s2;溴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氪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注意: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K原子的可能电子排布式与原子结构示意图,按能层能级顺序,应为

1s22s22p63s23p63d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但按初中已有知识,应为1s22s22p63s23p64s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事实上,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并不完全按能层次序排布。再如:

24号铬Cr:1s22s22p63s23p63d54s1;

29号铜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这是因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p6和d10)、半充满(如p3和d5)、和全空(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讲授大量事实表明,在内层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外层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因此一般化学反应只涉及外层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我们称这些电子为价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价电子的数目密切相关,为了便于研究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间的关系,人们常常只表示出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还可进一步写出其价电子构型:2s22p2 。图1-2-5所示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总结本节课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板书设计

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则

能量由低到高顺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2.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3.洪特规则

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切自旋方向平行

4.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式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篇】

一、原子结构

注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三篇】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铝热反应③电解法:电解氧化铝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

2、海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③离子交换法;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四篇】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1、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P36图2-17(如14的A)

或P111、图6-10(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Ca(OH)2==CaCO3↓+H2O(鉴别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还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4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