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优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第一篇】
一学期来,我校教研工作以《教委办20xx年春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全面开展工作,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收集问题单为突破口,确立校本教研主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来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回顾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认识。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校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定方案,确定专题,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二、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水平。
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培训,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增大对新课改的研究力度,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学校加强检查和督促,每位教师参加了教学技术能力培训与测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三、强化教研管理,深入开展。
我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校本教研考评办法,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情况作为对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本学期,我校结合实际,购置了相关的图书、音像资料,有大量的优秀课例供教师学习,添置的多媒体教室,促进了教师课堂课改的力度,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保证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每周教研活动教导处都进行了点名,保证按时全体出勤,对听课记录及时检查,对评课表及时整理,各学科的教研组长认真做好每次的教研记录,使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改进。
四、落实校本教研,解决困惑
我校的校本教研是以各教研组安排为主,每周四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每位教师在教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收集的问题单来教研,探讨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同时结合学校规范从课堂中分析课堂教学最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教研。如: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及计算的好习惯?课堂中怎样提问最合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怎样调整?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备课,集体评课,教师个人反馈等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工作的实效性不高,探究学习的氛围不浓,效率不高。改进措施是继续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的理念;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
六、今后继续工作思路
1、以科研的思路来开展校本培训。
2、以教师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来加强校本教研。
总之,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不是形式上的完成,而是要让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只有重视了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规律,才能服务于教学,真正展示校本教研的风采。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第二篇】
新课程的推行已逐步进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让教师尽快更新理念,适应转变,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四个有和三个一”,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着眼于自身教育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每节课后有分析,每周教学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课例、课件或公开课、经验交流),每学期有课改小结,每学年有课改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要求教师读一本对课改有启发指导的理论书籍,上一次校级公开课,进行一次校级经验交流。
而我们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正是围绕以上中心展开的。
一、自我评价反思与组内评价交流相结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教研组根据本校、本组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以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让青年教师、新教师有一个学习、取经的过程。期中以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陈述课堂安排及构思依据,组内教师积极评价,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
教学的实施如果没有分析与总结,经验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及课堂实践找出不足之处及成功体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定期进行检查。根据这样的安排,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同时,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二、发挥本校“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的优势,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学年我校被批准为“校本培训试点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我们组展开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教研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选派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寒、暑假期组织了初一教师和其他年级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选派代表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具体实施如下:
①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了“怎样说课”,结合学科特点展开说课的各个环节,指导新教师怎样说课;
②组织交流了“怎样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学习优秀论文的选题,构思及撰写;
③组织探讨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问题讨论”(吴老师),一起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自然科学学科特点”等。
④共同研讨了“怎样更好地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行竞赛辅导”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论坛》,里面都是我们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每期我们的自然组教师都有若干篇论文入选。这里的论文和我们组推选到各级参评的论文,就是在我们组这样浓厚的交流、研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升华而得到的。我们的校报《十五风景线》第二、三版都是我们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展示。学校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舞台,我们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激活了。
三、结合学校课题,有效展开校本教研活动。
xx年6月,我们学校探索申报并被批准立项了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性研究》。为此,我们教研组及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听、评了李骏老师的《真菌》和钟意定老师的《有关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及电热公式的选用规律》两堂探究课,由两位老师提供这两节课的案例,组织组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明确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起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也学习、交流了案例的撰写与点评。
四、充分体现新理念,成功展开新课程
华师大版科学教材xx年9月份新学期在宁波市市区各中学七年级新生中全面展开。这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7-9)课程标准”为依据。全书以“立足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材的核心理念。针对新课程推行,我们组成立了以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科实验小组,负责新课程教学实践。
从目前我们学校的实施新教材的情况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来看,对于这套新的教材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从教材的编写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知识点上的整合,将原先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
当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我们教师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几本有限的“教师用书”和一些练习作业上,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浓厚的兴趣。我们学校在每个科学教师的办公室电脑上都安装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的学科实验小组教师平时都很注意收集相关的教学网站,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学方面的信息,并且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很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集体优势,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经常会拿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在这个时候,切不可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的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这些问题,或者说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因为,我们在中学阶段科学最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我们学科实验小组的成员随时关注新课程的推行情况,积极组织研讨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课的时候注明这是由某某同学搜集。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则,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组织教师(主要是新初一任课教师)去北仑实验区的长江中学听课、学习,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诸暨和松阳三中的教师开设了三堂教学观摩课,我组参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骏老师在不久前开设了一堂市级观摩课,获得相关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数字化小分队”作用,更灵活地展开教研组工作。
因为学科特点,我们自然组教师经常是三个人、五个人为一个备课组,就象军事上的“数字化小分队”,由于人数较少所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备课组的成员比较容易找到空隙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制定远期和近期教学目标、一起探讨教学手法、组织相互间听课、评课等活动,因此,经常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已经一起探讨、听评了好几次。在xx届学生中考复习中,我们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划块分工备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如物理部分我们把它划分成热学、力学、电学、光学,每位教师负责其中一块的知识点、资料、例题及习题精选等准备工作,备课组交流讨论后资源共享。其它内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届中考中我校自然学科平均分超过119分,取得较好成绩。无论是教学安排、教学手法、学科资料、多媒体课件,甚至是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我们的备课组教师间都能无私共享、探讨,我想这也是我们自然组能够不断向上原因之一。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
我们教研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初一新课程的展开似乎不关初二、初三老师的事,但是当初一教师新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什么问题,开设公开课需要什么帮助时,其他年级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学期初三年级因为期末考试安排较晚,批卷、试卷评估时间较紧,整个组十几位老师一起奋战到晚上9点;初三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第三篇】
培养孩子具有必须的特长,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着这个要求,我校开展了特色活动。利用特色活动时间进行儿童画教学,回顾这个学期的特色教学工作,能够说是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开课之前,我及时根据儿童画班学生的实际情景,制定了活动计划,确定了贴合学生现状的活动目标。
2、每次单周周二的两节特色活动课,对学生来讲是十分趣味,也是十分重要的两节课,认真备这两节课,写好教案,成了我最重要的任务。我常常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为使学生掌握儿童画绘画的相关知识,掌握儿童画绘画的基本技法,在教学中我既注意有的放矢,同时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每节课学生都有必须的收获。
4、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儿童画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笔画的训练。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方法,掌握必须的基本技能、技巧。第三阶段: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激起学生创作的火花,大胆创新。
5、教学中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6、教学中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电脑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7教学中也努力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本事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本事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了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本事。
8、围绕以儿童画创作为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
9、收集有关儿童画的资料,了解儿童画的绘画方法、技巧。
10、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儿童画的艺术欣赏、评价。
11、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自然,用自我的双手绘制出各式各样的作品,以表达自我的内心境感。
12、学生绘画作品进行展览。
总之,经过特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儿童画绘画的相关知识,和一些绘画的基本技法,同时经过一系列活动了解、认识了儿童画,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升审美、观察等综合本事。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第四篇】
一、工作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和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面向全体,突出重点,经过团体培训、学科教研、教育教研和个人研修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内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一支师生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景
1、学校现有教师105人。退休45人,约占40%;中青年教师60人,约占60%。
新学年,初、高中所有年级均已进入新课程实验,在课改实施中,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逐渐改变,课程建设逐步加强,但仍然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2、近两年学校有不少中青年骨干教师被国办校招走,补充进来的多是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必须加强培训,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学校有的学科组,青黄不接,缺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亟须加快、加强。
三、校本研修目标
1、经过培训使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基本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的力度。
3、经过学习、培训、实践、反思,进一步改善与加强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统一,教学策略的把握,有效地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进取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
4、以师为本,充分发挥学科组作用,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研修资料与措施
1、进一步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上学年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上有进展、有成绩、有实效。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单位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改善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领导是教务处和德育处,由主任或主任指定的教导员专门负责统筹领导。
校本教研分两个层次进行: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学科团体备课组。
校本教研的资料:
一是研究学校中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是从学生的发展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现实问题;
二是认真研究教师本身的问题,教师如何利用教研,发展教材,拓展知识领域,落实三维目标等等;
三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生的发展过程;四是研究我校多年推行的“师生共创优质高效课”怎样不断发展,异常是在“共创”上有突破性进展。
校本教研开展的实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职责心,组织本事,业务水平是个关键。组长要不负重托,切实履行职责,为学校发展,为学校提质创优再立新功,并在工作中提高自我的水平和威望。
校本教研开展要全员参与团体互动。强调学习气氛和争鸣氛围,构成全员参与,互助碰撞的动态过程,要求全体参与教师准备充足,畅所欲言,在观念、方法的碰撞中,升华教育思想,丰富教学艺术。
校本教研要有认真思考研究而后制订的教研活动计划,并保证认真实施。
校本教研要有时间的保证,现每学科都有一天不排课,学校要用足区教研之外的时间,保证专时专用,保证校本教研每周平均3课时。
校本教研可搞跨学科共研与交流,探讨共性问题,促进各学科的整合增效。
校本教研在期末要搞汇报展示交流,学校将奖励确实做出成绩的学科组与备课组。为此两处要有可信的资料积累与情景记录。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取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
在课改工作中,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善的原则,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本事。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进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考试方案、选修课开设、学分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学习和研讨,深刻理解领会课改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课改要求,做好新课改首届高中毕业班选修课开设与高考复习工作,探讨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以师生共创优质课为载体,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本学期要继续抓住团体备课教研、课堂教学实例研讨和个人反思三个环节,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关于高效教学的指导意见,落实“课标引领,狠抓基础,设问启发,讲练结合,当堂反馈”高效教学的五点要求,注重教学实例的分析和研究,经过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和师德建设敬业爱生汇报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培养典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4、坚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科研本事
认真进行学校承担的天津市“十一五”科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组织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色,研究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目录,供学生自主选择,逐步构成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坚持进行德育课题,区项目带资金课题,教师个人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探索,认真进行课题阶段研究的汇报交流工作,积累实验数据,撰写论文报告,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进展。
五、研修时间与形式
1、教师平时自学,提倡自主反思。听课全学期不少于10次,用电教手段上课不少于5次。学期初制定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期末发展成果和不足。
2、学科组教学研究活动全学期不少于6次。时间在教研活动日无全区教研活动的半天。按学科组计划中所确定的专题进行研究。
3、团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周一次,全学期不少于12次。时间在教研活动日无区级、校级活动的半天,资料按团体备课计划中的具体安排进行。
4、团体培训活动。开学初按全校统一安排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和研讨。期中考试后按年级进行分析和研讨。市区统考或模拟考试前,适时对有关科目的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结合落实新课程实验的具体项目:如学分认定、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评价等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培训和研讨。期末按不一样的范围和层次进行考核。
5、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时间为每周二午时第三节课,参加人为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6、充分利用校报《津英报》,刊登教育理论、教学案例、个人反思、教学要求、教学论述等有关资料,每位教师人手一份,供教师学习,并鼓励教师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