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实用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网络舆情分析范文1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监管工作 分析
一份最近的报告指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亿,占据了总人口半数以上。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时代的发展速度。网络裂变式的发展与监管的滞后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13年底,部长刘奇葆强调,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基本职责,抓好网上舆论工作这个重中之重。由此可见,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分析一:了解网络舆情的形成及其特点:
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源”,即事件的者和传播者,在寻找“信宿”的过程中,扮演意见领袖的权威人士和专家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事件的传播进程和欲求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在意见领袖的带领和感召下,与事件相关的和不相关的网民聚集在一起,沟通进而提炼观点,甚至付诸行动。随着公民社会的逐步发育,普通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步觉醒,作为草根,网民之间有种天然的阶层认同感和凝聚力,他们把网络作为话语平台,并且积极利用这一平台所赋予的话语权,对于公共事件敢于发声,并试图影响公共决策。他们怎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如何快色传播,获取信息的人们的怎样反应……这些都属于网络舆情的范畴,如何及时地发现这些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各级党委维护自身形象、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
分析二、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近期发生的如陕西神木“房姐”事件、香港奶粉限购令,黄浦江上游的死猪、“表叔”事件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攻击性言语,甚至制造谣言,混淆视听,激起网民对政府,乃至社会的不满与愤怒,网络舆情对事态向负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突发的网络负面舆情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首先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不能适时果断地处理危机;其次,没有与网络媒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关系网络,难以及时有效的在发生舆情时对舆情进行管制;再者,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加上用传统办法处理延误时机,造成处理的被动。而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中:一方面多数单位存在对网络舆情知识还不十分熟悉,缺乏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采用的舆情监控系统大多非专业,在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等功能都有待于完善;再者,我们在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决策,信息处置等多个环节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责任主体单位还存在着不重视、不配合现象,影响了整个舆情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
分析三:造成舆情监管难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
1、网络舆情中源头者处于“隐形”和“虚拟”的状态,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发言者无需为自己言论担责,存在肆无忌惮的心态。2、绝大部分网民对信息真伪不具备严谨、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带有严重的个性色彩,易导致真相的掩盖、言论的失实;3、网络舆情传播快,范围广,聚集效应强,但可控性较差。对在网络中四处粘贴攻击诋毁类的信息,只能被动采取堵截、删除等方式,防不胜防;4、对新传媒的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管抓手,也缺乏有效的制止或者进行澄清的手段。对不利言论,主要采取删除了事,很少对事实进行澄清。有些问题早已解决,但反映问题的信息一直在网络中传播,仍可能引发新的不良影响;5、对网络舆情掉以轻心,很多在传统部门工作的领导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或是无可奈何,怀着自生自灭的心态看待网络舆情,也是造成网络舆情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原因。
对策:
1、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干部,都应加大对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民众在线交流,倾听民众心声,回答民众疑问。主动接受新媒体等新生事物的产生,利用其特性,拓宽思维方式,强化工作 能力。
2、加大对网站单位和网络使用主体的管理力度。对造谣诽谤、混淆是非的帖子、博文等坚决予以管制发表,坚持推进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严查网络IP地址等,做到有据可查;使网络信息的者具有“在网络上说话也要负法律责任”的意识。
3、有预见性地组织社会监控网络。充分调动各主管部门、网络文化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对某些事件强化敏感意识,及时地邀请相关负责单位共同参与网上舆情监管工作,建立一种信息共享、高效运作、快速反应的舆情监控体系和机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网络舆情分析范文2
关键词网络伪舆情;成因;现状;消除对策
一、网络伪舆情发展现状及成因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出现的新媒体,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互联网载体使网络舆情表达快捷,多元化,还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因此使民意表达更加顺畅、便捷。但由于监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空位,再加上网民身份的大众化隐匿性和自律意识不高,这导致了网络伪舆论的不断出现。
(一)网络伪舆情及其预防发展现状
2015年5月中旬,一则“娃哈哈、可口可乐等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并可能导致白血病,被紧急召回”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上被疯转,“白血病”、“肉毒杆菌”、“召回”等关键词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让家长对这些乳制品饮料闻之色变。26日,针对此事,南国都市报记者向多部门进行求证。相关专家表示,无直接研究证明肉毒杆菌与白血病有关,该微信内容纯属谣言,同时提醒市民切勿随意传播。
近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凭借其快捷性、互动性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网络伪舆情也随之应运而生,层出不穷。除了“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事件外,还有赴新疆旅游每位游客奖500元、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等事件纯属虚假消息,全部都是网络伪舆情。我国目前网路伪舆情预防现状如下所示:1.伪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伪舆情治理思路不当;2、伪舆情判定缺乏标准体系;3、国内的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机构缺乏。
(二)网络伪舆情产生根源分析
1、环境因素
(1)网络发言的公开性与匿名性,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公众的舆论空间,网络发言具有公开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而且不受地域、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因此,网民在获知信息后,可以针对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是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等积极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
(2)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传统媒体受到新闻管理要求或者是报道时效、方式的局限,无法报道一些事件,而网络媒体基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无界等特点,往往成为第一时间的信息者。
2、管理因素
(1)首先,作为强制性的法律不多,且存在等级低,效力有限,实施上有立法空白等缺陷;同时,作为自律性的规范也不多,而由行业制定并执行的准自律和准法律的管理规范占据了主导地位。(2)其次,网络虚拟机构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包括公安机关、宣传机关、电信企业、工商部门等。但真正起到管理监督作用的部门很少,加上各部门没有相互协调形成联动机制。(3)最后,政府部门的引导力度不够,没有掌握舆论主动权。面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网络伪舆情,一些地方政府选择了冷处理的方式,没有解除危机,反而招来更多非议与流言。
3、网民因素:(1)网民自身认识的偏差和行为的随意性是网络伪舆情的基本原因;(2)网络水军恶意炒作信息。
二、消除网络伪舆情的对策
(一)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网民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舆论的引领者、政治的参与者和社会的监督者,其自身素质在消除网络伪舆情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优势,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信息和伪舆论传播的泛滥,唤起了人们对高品质言论的追求,就像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时候,人们更需要从“品牌”中寻求保障一样,人们对政府部门有较多的信任和依赖。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影响面广泛的优势,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2、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法制管理
我国需要一系列完整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网络舆情监督法规,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
3、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是个虚拟的大环境,但它产生的社会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匿名制”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只有逐步实现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网络伪舆情。通过用户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可以追究发帖者的法律责任。网络实名制可以减少政府在进行网络舆情监控时的难度和成本,有利于广大网民形成文明习惯和责任意识。“这体现了互联网监督部门的意识,是政府公共权力的要求。”
(三)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养
我国应加强专业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养,培养出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舆情分析研判和危机管理能力,熟悉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对社会心理与网络语言文化有长期观察研究的专业人才。
网络舆情分析范文3
关键词:连接分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应用探析
一、网络舆情
(一)网络舆情概念。网络舆情将网络作为载体,将事件作为核心基础,广泛的传递网民的言论、意见、态度等,有效的进行传播与互动行为。网络舆情就是在一定的设置空间中,利用网络将社会事件通过信息共享的平台传播出去,将民众对社会的态度、意见、价值、观念等有效的传递。
(二)网络舆情所具有的特征。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由无数的网民构成的,具体特征包括:直接性、随意性、突发性、隐蔽性、偏差性[1]。直接性就是通过网络的共享,网民可以及时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还可以无限次地传播、重播;随意性就是网民可以在网络上使用匿名、现身等形式发表言论,舆论的内容随意性很大;突发性就是网络没有时间、空间的临界点,可以进行实时的更新活动,保证网络的快速传播;隐蔽性就是网民可以通过网络隐蔽自己的身份,宣泄自身的情绪等。
二、链接特征方面的分析
如图1所示,是连接特征分析的常用指标,是很多的学者通过全方面的、多角度的对连接分析进行的研究,最终总结出的常用指标。
三、实验分析
(一)实验内容以及方法。这次实验选择的是全国知名的新闻网站进行的有效研究,如表1所示。其中,表中显示的域属于是爬行之列。例如:等,同时,这些域的结果全部属于/。这次实验使用的方法是网络舆情监测巴特网络爬虫工具,例如:如表1所示,在域中搜索爬行和“南平凶案”有关的Wed网页[2],快速地寻找到页面的标题、公布的时间、出处、域、URL等相关的信息,其中标题就是Wed网页的标题,公布的时间就是Wed网页新闻的时间,出处就是Wed网页新闻的来源,域就是涵盖新闻的域,URL就是Wed网页的网址串。
(二)分析与结论。统计有效的抓取数据要以日为单位,统计的时间区域至,如图2表示的是得到的结果,图中的横轴表示的是日期,纵轴表示的是网络舆情的数量。通过图2的数据说明了,03-23是网络舆情发生的日期,在这一天中达到了很高的数量,体现出舆情的突发性。03-24到03-26是网络舆情达到的高峰时期,属于是爆发期。03-26到04-05是表示事件的关注量降低,其中03-26到04-01是平和时期,直到04-06属于冬眠状态。04-08是“南平凶杀案”开庭审理的期间,同时,也是致使04-08关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直至04-11关注量下降。04-12到04-14是导致舆情关注量再次升高,通过URL的查询得知,04-12发生了“广西合浦”案件,激活了冬眠中的舆情,引来人们的关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知名网站进行的有效实验表明,连接分析的方法对网络舆情的实际发生的新闻的实时演变具有很好的吻合作用,保持一致,将连接分析方法应用到网络舆情中是具有科学合理性的。有效地对网络舆情提供指导的作用,帮助政府有效的进行疏导与指引等,在社会治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华香。链接分析法在网络计量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03(6):15-17.
网络舆情分析范文4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多,互联网资源数量呈现指数型的增长,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在传达社情民意方面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出来,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表达民众心声、反映社会舆论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探测并发现网络舆情中的热点话题,有助于梳理舆情监控的思路,抓住纷繁的监控工作中的重点,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目标信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到关键的地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
而如何对网络舆情加以有效的监督和引导,积极化解网络舆论危机,使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已经成为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舆情数据越来越呈现出大数据特征。
1 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分析和挖掘方法具有如下挑战: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舆情信息,所需要的数据量大幅膨胀。随着数据生成的自动化以及数据生成速度的加快,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了获得准确的网络舆情信息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膨胀。一种处理大数据的方法是使用采样技术,通过采样,把数据规模变小,以便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深度分析需求的增长。为了从数据中得到准确的舆情信息进而指导人们的决策,必须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复杂的分析必须依赖于复杂的分析模型。所以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还需要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图分析、What-if分析等。
自动化和可视化分析需求的出现。在TB级的复杂舆情信息环境下,网络舆情系统应该能根据网站的内容自动构造查询,自动提供热点推荐,自动分析数据的价值并决定是否需要保存。
2 大数据技术的主要进展
针对传统分析技术的局限性,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试验性的解决方法和途径。R是开源的统计分析软件,IBM公司研究人员致力于对R和Hadoop进行深度集成,把计算推向数据并且并行处理,使Hadoop获得强大的深度分析能力,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
针对频繁模式挖掘、分类和聚类等传统的舆情分析方法,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相应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如,Iris Miliaraki等人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在MapReduce框架下进行频繁序列模式挖据的算法[1],Alina Ene等人用MapReduce 实现了大规模数据下的K-center 和 k-median聚类方法[2],Kai-wei chang 等人提出了针对线性分类模型的大数据分类方法[3]。U kang等人使用“BP算法”处理大规模图数据发掘异常模式。Jayanta Mondal等人[4]提出了一个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来管理大规模动态变化的图以支持低延迟的查询处理方法。Shengqi Yang等人[5]对基于集群上的大规模图数据管理和局部图的访问特征进行研究,为了在图查询处理中减少机器间通讯,提出来分布式图数据环境。Jiewen Huang等人提出了一个多节点的可扩展RDF数据管理系统,比目前系统的效率高出3个数量级。
3 网络舆情分析发展方向
实现更加复杂和更大规模的分析和挖掘是网络舆情分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数据新型计算模式上实现更加复杂和更大规模的分析和挖掘是网络舆情分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进行更细粒度的仿真、时间序列分析、大规模图分析和大规模社会计算等。
这些舆情主体间频繁联系、相互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大V,他们左右着其他主体的舆论方向,最终影响整个舆论场。同时,关注点相似的舆情主体间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联系相对紧密的子群体,在子群体中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要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就必须对网络舆情主体和舆论子群体进行研究,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就是有效的手段。
网络舆情信息的实时分析和挖掘。面对海量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效率成为网络舆情分析领域的巨大挑战。尽管可以利用大规模集群并行计算,但在数10TB以上的数据规模上,分析和发掘的实时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查询和分析的实时处理能力,对于舆情运用个体来说及时获得决策信息,做出有效应对是非常关键的前提。
关联不同领域数据进行舆情分析,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分析成为难点和重点。网络上的信息是千千万万的人随机产生的,从事网络舆情研究要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大数据有许多不同于自然科学数据的特点,包括多源异构、交互性、失效性、社会性、突发性和高噪音等,不但非结构化数据多,而且数据的实时性强,大量数据都是随机动态产生。网络数据的采集相对科学数据的采集成本较低,网上许多数据是重复的或者没有价值的,价值密度低。一般来说,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及预测,比科学实验的数据分析更困难。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而是数据的去冗分类,去粗取精,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采集。
词汇理解的复杂性研究。既考虑词汇的情感倾向性,又权衡语义模式对评论的情感倾向值的影响,能比较全面地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态势。但是词典的构建与语义模式的建设需要人工参与,个人的主观性影响比较大,机器学习的能力不强,准确度不高。另外,由于网络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技术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话语变迁的复杂性。在国内的网络语境中,谐音、暗语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古讽今、借外讽内是常用的叙事手段,隐喻、借代是常见的修辞。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全准确地判定句子的情感倾向性,机器对词汇的理解能力需要进一步研究。
4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不断改进舆情的分析方法,将大数据思维及方法运用到网络舆情分析中去。首先要开始关注大数据分析,其次不再仅仅依靠语义分析,而是求诸于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再次要关联不同领域数据进行舆情分析,等等。总之,我们要突破传统,将舆情分析向大数据分析的方向创新。
参考文献:
[1]Miliaraki I,Berberich k,Gemulla the gap:large-scale frequent sequence ’13,2013:797-808.
[2]Ene A,Im S,Moseley clustering using MapReduce. KDD’11,2011:681-689.
[3]Chang K,Roth block minimization for faster convergence of limited memory large-scale linear ’11,2011:699-707.
[4]Mondal J,Deshpande large dnamic graphs ’12,2012:145-156.
[5]Yang S,Yan X,Zong B, effective partition managenment for large ’13,2012:517-528.
网络舆情分析范文5
关键词:网络舆情;引导管控;策略探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日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已然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网络舆情也成为影响社会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网民数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1]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形成的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应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监管。强调,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党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期盼越来越高。如何更有效地回应公众关切,准确地把握舆论生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研究新策略,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管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正确管控网络舆情
(一)立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立法建设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有力保障。要求,“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从法律角度上讲,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均以网络运营运行管理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网络问题也日益凸显,现有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定义界定不清、认定过于笼统、法条使用困难、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面对新的形势,依法治网要用法制思维来引导,用法制方式来加以规制,要加快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法制建设的步伐,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依法管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才能确保网络治理事半功倍,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
(二)政府部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网络舆情引导和管控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根据网络舆情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理顺工作机制,完善监管措施,改变治理模式。从机构层面讲,我国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事务分散于国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安部等部委,或多或少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问题,造成“九龙治水而不治”的尴尬局面,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厘清权责。就目前而言,网络治理要在党委领导下,以及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水平,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使互联网安全治理各责任主体有序协调和高效运转。从制度层面讲,要健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筑牢网络舆情应对保障基础。建立网络舆情事前应对预警机制体系,如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信息采集和报告、媒体应急应对等机制;建立网络舆情事中应对处置机制体系,如根据舆情处置工作流程,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新闻机制、多方合作机制等;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应对保障机制体系,如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促使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执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整治力度
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提高对传播非法内容、刊载虚假新闻和传递谣言等网站、平台及个人的违法违规成本,加大违规违法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法律权威,保障治理政策落地。一方面要严格网络监督执法。各级网信部门、公安机关等,应完善举报渠道,加大处置力度。对网络违规、违法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有诉必应,做到“零容忍”,不断增强网络监管的震慑力。对网络谣言、涉黄涉毒、网络恐怖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则要长期保持“严打”态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培养网络舆情队伍。“打铁还要自身硬。”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常抓不懈,才能久久为功。培养网络舆情队伍要注重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一是网络宣传队伍,二是论坛管理队伍,三是网络监管队伍,四是网络执法队伍。[3]具体来说,要完善舆情队伍建设,培育吸纳精兵强将,注重网络舆情队伍专门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同时争取意见领袖,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促进网络舆情队伍专门化、常态化,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网军”。
二、正确处置网络舆情
(一)政治基础:着力放大主流声音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筒”。面对新的形势,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必须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强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一方面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针,也是做好新时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针。各级政府要把握好主流媒体“影响力”“权威性”这一有力武器,充分整合媒体力量,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着力壮大主流舆论。各类主流新闻媒体要在强化主题宣传中壮大主流舆论,以科学发展、辉煌成就鼓舞人心;要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中壮大主流舆论,以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凝聚人心。切实构筑大宣传平台,形成大宣传格局,营造大宣传气势。另一方面是深化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加快网上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官方、权威网站以及重点媒体的标杆示范作用,抓好政务、新闻、民生等重点网站的建设和规划,管好论坛、“三微平台”等网络平台的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党和政府占领舆论阵地、主导新兴媒体、维护信息安全、引导社会舆论的中坚力量。同时,充实网络技术力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抢占互联网产业制高点。
(二)群众基础:着力践行群众路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拓宽网络民意表达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一要提高政府公信力。“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政府公信力不仅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于政府来说,在思想上,必须为民着想,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行动上,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舆情处置中,杜绝对突发事件的隐瞒、回避、逃脱、敷衍,要以积极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及时作出应对,认真做好群众沟通工作,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美誉度。二要创新模式。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探索建设网上、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和视频接访等多种渠道为一体的新平台,引导群众变上访为上网,变、来访为网访,网上具有公开透明、快捷高效、方便群众的特点,同时能够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拓宽和方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例如,兰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网上大厅,广大人民群众只要坐在家里动动鼠标,便可将投诉、建议或举报等通过互联网反映到相关单位。
(三)工作基础:着力强化信息公开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信息公开。”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透明化的媒介社会,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藏着、掖着、瞒着,靠封、靠堵、靠删就可以稳定危机的时代了,信息的不透明只能使政府承担更高的社会成本。一是实施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增进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增强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舆情要时刻保持警醒的态度,另一方面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谣言止于公开。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民利、维护群众利益,是为了老百姓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二是回应民众诉求。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诉求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因此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应当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坚持实实在在解难题,扎扎实实办实事。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三、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一)宣传教育:重视网络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网民应尽的义务。“民无常俗,教则移风。”一是要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修复网络,做到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响亮。二是开展网络文明活动。通过开展扎实的文明上网活动,引导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讲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正面主流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摒除网络言论暴力,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给网络一片明净的天空。
(二)技术手段:建设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舆情信息预警是指在社会顺境状态下,在对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所做出的不确定性的早期预报。网络舆情的预警是现代政府进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职能部门全面掌控社会动态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政府应积极建立网络焦点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体系,着力打造网络舆情权威监测网站。在日常工作中,将网络舆论监测作为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运用舆情监测专用软件,如百度大数据、人民网舆情监测等,对主题、关键词条等进行跟踪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并积极探索诉求回应机制,使网络民意在现实决策和监督体制中得到反应,避免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舆情的研判机制。根据舆情监测的原始数据分析,将网络舆情进行整理分类,对于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报送下达舆情信息,并要求作出应急处置预案,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例如,衡阳市委网信办出台了“四个第一时间”工作制度,即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分析、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三)媒介素养:提升媒体的应对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4]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2]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网络舆情危机时,不回避、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不失语、不乱语。另一方面要科学监督舆论。各类网络媒体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抓住那些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监督得准、监督得好、监督得有效,使舆论监督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要坚持客观公正、事实准确,着眼解决问题,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升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避免舆论监督中出现歪曲事实、刻意炒作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01-01.
[2]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党的十以来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综述[DB/OL].新华每日电讯,2016-11-14.
[3]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