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汇集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汇集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袁隆平爷爷被很多农民尊称为米菩萨。他为了让人民不再饥饿,几十年来,他废寝忘食、日晒雨淋的在稻田里辛勤的进行耕耘实验。他用自己的机智和汗水为人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为杂交水稻领域做出卓越的奉献。
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爷爷在江安的一所农校当教师。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人民饿死在路边、田坎上,他被震撼了。心中涌起了一个念头,下定决心培育能提高产量的优良稻种。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一上完课,就来到早稻试验田里,仔仔细细的观察稻穗,当他找到一些特殊的稻穗,就给那株不同寻常的稻子扎上记号。当到了收割的时候,他把那些特殊的稻子上的金灿灿的稻谷收藏起来,留着做实验的种子。
第二年,袁隆平爷爷满怀希望的将那些稻谷播种在稻田里,指望着能够长出一些粒大一些的稻子来。可料,那些苗长得高的高,矮的矮。有的成熟的早,有的成熟的迟。稻穗长的长短不一,稻穗上的稻谷,那也是多得多,少的少。进过他的反复思考总算是找到了缺陷,进行改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现。
夏天时,骄阳似火。袁隆平爷爷一手拿着镊子,一手握着放大镜,在田野里一行一行的寻找、观察,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
又过了两年,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研究才刚刚起步,在1966期间年,他的实验素材,全被反动派给砸了,实验秧苗全部都被毁坏了。袁隆平爷爷于是又在烂泥里找到了一些残存的秧苗,将它们偷偷的栽进臭水沟里。
又过了两年,不料又被别人全部拔光了。他又将那些秧苗载入实验盆之中。经过种种困难总算是成功了。
我记得袁隆平爷爷曾今说过“我不在家,就是在试验田;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袁隆平爷爷是多么的敬业,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试验田里渡过的,无论遭受到了哪些困难,总是难么坚强的站起来。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
。
5月15日,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早就对这位水稻之父略知一二,正好趁此做个深入了解。电影手法写实,片中主人公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
影片展示了袁隆平所具备的完美品性:一是不屈从。在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压力面前,不是急于争辩,也不是满怀怨恨,而是坚持自己的理念,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任它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因为他的内心更强大,有着巨大的勇气和底气,所以他才能不屈从也不在乎强势的压力。我们周围有很多看似强悍无比的人,总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可一旦遭遇比他更强大的人否定,马上就唯唯诺诺,内心的虚弱毕现。怎样的人才能够坚持真理?在此立见分晓。
其二、不刻板。在逆流的大环境中,不做无谓牺牲地反抗,当袁隆平听到红卫兵说要拉他去批斗时,他立即很积极地配合,并自己喊着"打倒袁隆平",令人忍俊不禁。这不是胆小,也不是懦弱,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以便继续科研也保护家人的策略,因为无法和那些人进行沟通,无法让他们理解,而他们掌握着生死,这种一心只朝大目标无视细枝末节的变通,无不体现在他科研的思想和经历上。正是这种变通不刻板和他自由率性、融会贯通的思维行事方式,帮助他打通了杂交水稻的全新道路。
其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当研究十年没出成果,上级领导要取消他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经费时,他回答:"不管怎么样,我决不放弃!"十年无果,有多少人会在其间知难而退?这十年外人眼中的空白,于科研实际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袁隆平终究还是幸运的,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助手们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株上苍赐予的"野败"(野生雄性败育稻),所以他说,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遇,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是在失败中坚忍前行,他们应该更让人敬重。成功是需要机遇的,而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才是衡量成败的尺寸。
其四、心中有爱,有爱才会不计回报地负起责任的重担。袁隆平心中不仅装着对妻子的爱,对家庭的爱,更有对全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疆无界的大爱。正是这种大爱,使他立下"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这个心忧天下、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对爱的深刻理解,也让他更加懂得包括水稻在内的生命,这种洞察和把握让他始终没有偏离科研轨道的正确方向,从而最终取得成功。影片不仅展示了袁隆平的大爱,也表现了亲人们对他的爱,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安心工作,不让他知道自己去世的消息,并要他的妻子转告他:"你安心工作,早日研究出成果,就是尽孝,是尽大孝!"。父母的理解、妻子的支持,让他得以一心扑在事业上,终于实现了理想。
谁说搞科研的人就是书呆子,毫无生活乐趣?影片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人,还是个会工作、更懂生活、多才多艺又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电影从小事落笔,以袁隆平普通人的情感和品格体现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简单处见不平凡。
查看了袁隆平的资料,感觉电影对他取得至伟功业的成因还揭示得不够,未表现出"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抽穗时,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平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人多力量大,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我觉得这才是他真正大成功之处,因为他深谙只有联合攻关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一旦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就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同伴,从不以单位不同而保守秘密。同时他把三任总理拨给的数千万元研究专款,用来组织全国同行共同研究,把申请到的研究课题分配到全国不同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合作攻关,不但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而且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的局面。科学研究需要集思广益,在个人得失中锱铢必较的人是成就不了伟业的。当今,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社会合作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需要互利多赢,和谐社会需要共建共享,我们要实现伟大目标,就要像袁隆平那样在更加广泛的人群中求合作,在更加深层次的领域中求协调,在更加宽广的舞台中求发展,才能舍一己之私利,成大局之伟业。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迈过小康奔向富强。新世纪,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如东方雄狮般向世界展示着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少英雄为今天的国泰民安付出热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多少英雄为今天的繁荣昌盛付出汗滴。
2021年,新冠病毒横扫全球,加上自然灾害,于是带来了全球粮食危机,大家是不是都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要去囤积一些粮食了?可是我们没有任何动作,因为我们都知道我国是粮食出口大国,所以说在中国根本就不害怕会有粮食危机。这都需要感谢一个人——袁隆平爷爷。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一直有一个愿望——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为了这个愿望,他从小立志学农,十八岁考上了西南农业学院,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去到条件艰苦的农村,走进田野,勤勤恳恳地研究和实验,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实验田里度过。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袁隆平爷爷研发出一代又一代杂交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亩产300斤、600斤……3000斤,他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我们既要致敬袁隆平爷爷,也要继承发扬他的精神。当新冠疫情横扫全球时,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从容抗疫,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修建方仓医院的工人们、还有坚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还有做好自我防疫的小学生,都为抗疫谱写着动人的篇章。
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数风流人物,还看我们中国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必将成为新时代的领头人,扛起祖国雄伟蓝图的大旗,高歌前行!
发言稿袁隆平。
。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四篇】
5月22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下午1点07分袁隆平院土因器官衰竭去世。
这个消息仿佛是一个惊雷炸开,要知道。上午这个消息被放出后又被及时辟谣大家情绪激昂的的涌上微博,追着无良营销号大力讨伐,一度让账号黑了头像并发文道歉,他是可爱的90后,是被敬重的袁爷爷,是还在海南顶着大太阳下田的饭碗守护神,这样的袁老怎么可能去世?等中午吃完饭这个话题再度刷起来,再点进去却是官方的讣告,一句“他撑着等我们中午吃饱饭后才走”更是令人潸然泪下。我这才从震惊中惊醒,那个撑起一片天的老人,真的走了,就像西沉就不会升起,划过天幕就不会再回来,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把饭碗牢牢地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经历过饿殍遍地的年代,这是袁老最初的梦想,纵观他这的一生,无不是在践行这一伟大理想,从一株寻找了三年的野生水稻开始,自己孤勇的踏上挑战权威的道路,遭遇过质疑,遭遇过嘲笑,也遭遇过试验田一夕之间被割走的打击,然而并不能阻止袁隆平前行的脚步,这-走就是几十年,是一-心想着别人,一心为别人做事,一心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制种、育种,养育天下苍生。他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面对是否会再次发生饥荒,这位老人,能坚定的摇摇头,说:“不可能了,中国不会再饿死人了。”我们并不曾经历过那样的年代,我们出生在一个吃喝富足的年代,饿死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细细数来却也不过几十载,我们曾在教科书里看见他,曾在颁奖仪式上看见他,作为一代科学家,他的成果已经撒在了大地上,让每一碗中国人吃的饭里,都有他的恩惠,袁老谦虚礼让的品质,永不停歇的热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面。世间.
大成者,无不拥有着坚定朴素的信念,展示出最淳朴的爱国主义情怀,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一路披荆斩棘,不达目的不罢休。老一辈科学家,往往把自身的兴趣志向,与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命运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管是精神还是意志品格,袁老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不管愿不愿意,那些如同日月星辰般的人物终究会老去,离开,不管愿不愿意,以前在前辈身后的一-代又一代终会被推向前,感恩前辈扛起天地,时代更迭时,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上场了,愿不负前辈那一句“希望你们比我们更强!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五篇】
1、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
叙述到这里,你希望下面有一个数学的继续,还是愿意得到一个文学的结局?但不管怎样,数学和文学都将在这里分手了。
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手为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的房客,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间,2号房的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从自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这时奇迹出现了:1号房间竟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房间,结果第一个房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位老人进的是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认为是一个有着无数房间的旅馆。这个故事是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之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像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数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所以在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直至无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
好了,我们回到侍者说“让我来想想办法”的地方。文学的故事是这样继续的。这个文学的侍者理应更富人性和爱心,他当然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出门另找住宿。而且在这样一个小城,恐怕其他的旅店也早已客满打烊了,这对疲惫不堪的老人岂不会在深夜流落街头?于是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开看,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尔顿饭店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事情都是从一个富有同情心、满怀仁爱的侍者的智慧头脑开始:“让我来想想办法……”进入数学的领域,需要的一定是严密的逻辑,合理的推论及精确的求证;来到文学的天地,凭借的却是美好的人性,动人的情节和意外而圆满的结局。但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文学还是数学,结局都很神奇——爱加上智慧原来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2、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六篇】
“士不可不弘毅!”,“大丈夫当如是也!”很少有一个人的去世,能像袁隆平爷爷一样引起这样的震动。从昨天下午长沙的十里相送、万人鸣笛,到现在还在进行的悼念,让我们见识到了,如果一个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就会拥护他、敬仰他、怀念他。
我们是生活在袁隆平爷爷福祉之下的新青年,我们是被袁隆平爷爷的米饭养育大的有志青年,我们青年一代对伟大的袁隆平爷爷的感恩和纪念就是继承他的精神,去坚持、去拼搏、去奉献。
文档为doc格式。
。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七篇】
每次拿到好名次,坐在舒适的屋里就着妈妈奖励的丰盛菜肴,就着喷香的大碗米饭,总会不禁想起这个画面。
——曾经在电视新闻里总播放着:“田地上有一个人,他时而观望、捣衬或拿个本子记录着什么”。烈日下身穿一件宽松粗糙的白衬衣,一副老农民般的灰黄面孔是饱经风霜留下的一条条沟壑。
小时候的我不情愿地看着这名“普通”的种田“老农”,同样是种田,为什么我爷爷就不能上电视呢?是因为他更帅吗?但也无奈,只能陪爷爷每天准时守着那唯一一台直播电视的《新闻联播》。
好不容易熬过“老农”在田地里的各种无聊的镜头以及花式夸赞声,之后收看了对爷爷至关重要的天气预报,就到了例行写作业的时间,那时的我虽说成绩不错,但沉不住心学习,像数学题一眼想不出解法的一概跳过。
遇到困难挑战一律退缩,日积月累,甚至开始动摇自己的目标:我为什么要考中山大学?为什么还要学习呢?最后也是依着困意和爷爷奶奶的叫唤赶工完毕。
直到四五年级我从《品德与社会》上看到这么个“知识链接——袁隆平的生活简朴”,荣获无数名利的他平时农穿的农作衫不过是街边十到五十不等的那种,就是在世界颁奖这样的国际舞台上,穿过平生最昂贵的西装也不过500元。有一回袁隆平在街头一口气买下十几元的衬衣爱不释手、合不拢嘴。“这种衬衣轻便透气、结实耐用、又便宜,下地干活再合适不过了!”
插图中那位正微笑着抚摸被烈日晒得金黄耀眼的老人,正是曾见他多次在新闻上抛头露面的“老农”。我开始在爸爸妈妈家的网络电视上寻找袁隆平的身影。
袁隆平的世界那么小,小到只有他实验田里的水稻,他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无怨无悔地一心扑在稻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袁隆平坚定着为全世界人民温饱的信念,仍乐观地期待着明天,更加努力地在烈日下、风雨中、稻田上埋头工作着。
“搞研究的人就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着自己的理念,“绝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换取优质”。一路走来,亩产700kg、900kg、1000kg……我国超级杂交水稻不断取得了飞跃性突破——正是田间那日渐佝偻瘦小的身影近六十载风雨无阻对梦想的追求、超越!许多人说中国的粮食够多了、够吃了,可他始终想:“世界这么大,几十亿人要吃饭,粮食安全不可掉以轻心”。
本该颐养天年的鲐背之年,袁隆平却依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不忘初心,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有志不在年高”,他还怀揣着更高远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坐在大树般高的水稻下乘凉,满树花生米般大的稻米清香扑鼻……”);“盐碱地稻田梦”(“世界上还有好些地方吃不饱,这些不宜农作物生产土地岂不是浪费?……”)于是他更勤奋地投入到科研中去。
我终于了解了这位“老农”,也明白了电视台全国播报的用心良苦。开始不再畏惧退缩,戒骄戒躁,尝试大胆地开始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勇敢地逐梦前行!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种着中国的农田,心里却装着全世界的温饱。他奋力逐梦的精神,不仅改变了杂交水稻,也永远激励着我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他就是我的偶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八篇】
。
近日,一“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章意指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分夸大,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可以说家喻户晓,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可以说袁隆平“誉满宇宙”,他是中国科学家中最耀眼发光的学术明星。一提起水稻,必提起袁隆平,一提起有关粮食安全吃饭问题,都会谈起袁隆平贡献。但最近社会也出现了部分质疑袁隆平的声音,从“海水稻”到暂时遗忘袁隆平,说袁隆平其实没有那么神,贡献没有宣传的那么大。作者将这种现象称为“袁隆平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他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学家,特别是明星科学家。
毋庸置疑,袁隆平是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是中国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代表,兢兢业业,刻苦攻关,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尊崇袁隆平,其给大众的形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农民科学家。但也不能否定,现在的舆论宣传也将袁隆平有些神化,将他由扎根大地的农民科学家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海水稻”让人想象利用海水可以种植水稻,不仅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还能解决水资源危机问题,“中国人的饭碗是袁隆平打造的”,等等,相信这个结论袁隆平也不会笑纳,也不是袁隆平原意,是我们的宣传出现了误导,将袁隆平神化,在此背景下,出现《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类似的文章,并不是对袁隆平的诋毁,而是一些爱护袁隆平的人不想让袁隆平离我们太远,不想让袁隆平变成神,想让袁隆平回归人的科学家,不是神的科学家。
袁隆平现象提醒我们,科学家是人,无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多大的贡献,他也是人,如果将其神化,那么他就由人的科学家变成无所不能的神的科学家,就远离了人间的烟火,由于没有大地的滋养,也很快从神回到人间,但会磨损其原有的形象,本想提升其形象,但因不食人间烟火的拔高反而让形象受到干扰,这是宣传者也没有意识到的副效果。我们的舆论宣传一定实事求是,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科学家越食人间烟火越可爱,越值得我们敬重!
袁隆平是是我们科学界闪闪发光的明星。同娱乐界相比,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被广大民众认知和推崇,我们需要社会像崇拜娱乐明星那样尊崇科学家,但我们不是靠造明星,而是靠我们实事求是的伟大创造和奉献。我们需要更多民众崇拜我们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宠爱。一个宠爱科学家和科学的社会,未来一定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社会。
袁隆平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实事求是地宣传他们的光辉业绩,塑造出的科学家的形象会更伟大、会更接地气、会更深入人心!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九篇】
20xx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唯有此,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
袁隆平先进事迹材料【第十篇】
连日来,振安区法院持续学习和宣传滕启刚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滕启刚同志对党忠诚、对司法事业无私奉献、对人民群众担当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司法为民的情怀。现在全院开展“选树学习身边的英模典型,争当‘滕启刚’式好法官”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将学习滕启刚同志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拼搏奋斗的生动实践。
扎根基层。
为乡村群众照亮司法之路。
他是青年干警的代表,也是扎根派出法庭,服务基层群众的优秀法院干警代表。八年时间里,他以青春践行司法使命,为公平正义勇于拼搏,高质量完成各类审判任务。提起他,同事们都只有一个印象:性格沉稳、善于钻研、踏实肯干。他就是五龙背法庭法官助理李中翔。
坚守初心尽职履责。
五龙背法庭地处偏远,辖区面积大,出行办案多有不便,但李中翔却无怨无悔。他常说:“我作为青年干警,有责任义务做好派出法庭工作,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和温度。”李中翔也是一位共产党员,这两年五龙背法庭的审判任务日渐加重,他坚持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司法审判事业,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回过河南老家探望父母,爱人怀孕生育,他也没有耽误过工作,手中的案件和庭室交办的工作,他总是尽可能的第一时间完成,他把对党和司法事业的忠诚,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八载光阴扎根司法基层,李中翔同志始终坚持初心无悔,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人民群众的诉求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主动担当攻坚克难李中翔有着年轻人不服输的干劲,面对庭室里的各项工作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每次协助员额法官处理难案、繁案、涉诉涉访案件时,他反复分析案情,客观公正说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他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认真负责,保护着群众的合法权益。即使在大雪封路、山路崎岖的情况下,他也会为便捷当事人出行、争取案件审理时间而亲自去村里送达沟通。他敏而好学,将平时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加以创新。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他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学习,及时掌握。在干警们的眼里,他始终是有担当、让人放心的好同志,工作上有他在,心里总是很踏实,他的身上永远都充满激情和正能量。
严守底线廉洁自律。
李中翔所在的五龙背法庭接触的大都是农村当事人,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相对较淡薄,有时会有当事人主动讨好、“打关系”的情况,但他始终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无论在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都能够严格做到自我约束,在案件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八年的成长与付出,让李中翔先后获得振安区法院先进个人、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上级法院评定为丹东市优秀合议庭成员。谈起今后,李中翔说:“我愿意继续扎根基层,为乡村群众照亮司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