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推荐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一篇】
11月15日下午,省委书记、省长胡和平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向师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他强调,要切实做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推动追赶超越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胡和平从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角度,联系国家、陕西和交大发展实际,联系师生学习、工作和思想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系统全面地解读了十九大精神。他指出,十九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大师生要结合学习《***的七年知青岁月》,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胡和平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西安交通大学要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不断把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向深入。要紧扣师生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引导师生自觉把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同时,要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阐释十九大精神,帮助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领会。要把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学校发展中,进一步完善思路、凝聚合力,努力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推动学校发展在新时代呈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宣讲会后,胡和平与交大学生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和《***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投身社会实践、更好服务社会等进行互动交流。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主持宣讲会,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参加。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二篇】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我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和指导思想,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人民至上、公平正义、科学发展等方面,并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启迪和培养。下面我将从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和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以人民的最大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回应人民的呼声,想办法解决人民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这一价值观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我也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公平正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要求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平等、公正和正义。公平正义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的安排,更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非常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并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通过与弱势群体或者社会底层人士的接触,我深感社会主义思想中公平正义的伟大意义,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待遇。自己作为一个学生,要树立起公平正义的思想,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奋斗。
最后,我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发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劲动力,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通过科学的发展方式来实现。在我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深感科学发展对于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不断学习科学知识,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我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深切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和科学发展等方面。这些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进一步贯彻这些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三篇】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四篇】
按照民政部党组的部署,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党支部迅即通过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组织自学等方式进行了初步学习,深刻体会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是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总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和强大武器,既与第一、第二卷一脉相承,又体现出鲜明特色。
一是理论体系更加成熟。这期间,党中央对***治国理政重要论述作了重大集成,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确立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写入党章和宪法。第三卷以十九大报告开篇,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全书19个专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化和具体展开,形成了纲举目张、系统完备、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是道路自信更加坚定。道路决定成败。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总书记始终强调的根本原则。在第三卷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坚决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基本方略,“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谋定后动、厚积薄发,朝着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坚决防止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充分彰显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保证。
三是施政方略更加高超。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总书记在第三卷中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论断;谋划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阶段”战略安排,提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重要要求;部署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既有宏观长远谋划,又有具体思路措施,体现了高超的政治谋略和施政艺术。
四是人民中心更加鲜明。在第三卷中,***总书记更加明确指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建成人民认可的全面小康、在我们这一代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等任务要求;创新提出了抓民生也是抓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判断,把民生列为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民生保障注入不竭动力;对民生民政工作作出许多新论述新指示,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推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层社会治理、棚户区改造、“厕所革命”等民生事项,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治国理政实践,更加彰显了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五是管党治党更加从严。***总书记立足新形势,总结管党治党新经验,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系统阐明了党建的目标目的、方针主线和主要内容,首次将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为新时代党建提供了总纲领;提出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重大命题,明确了加强政治建设的7方面要求,确立了政治建设在党建中的统领地位;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建永恒课题和党员终身课题,把推进自我革命、发扬斗争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作出系统部署;创新党的监察理论,完成了监察体制改革,健全了一体化、全覆盖的监察体系,实现了党建规律的新认识、党建理论的新突破。
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深切感受到***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深切领悟到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深切认识到这一思想的伟大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今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民政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办公厅(国际合作司)保障服务责任重如泰山。我们将进一步抓紧抓好第三卷的学习贯彻,努力学深悟透,用以指导党支部建设,更好履行“三服务”职责,推进全厅工作全面加强、全面进步,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五篇】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和逻辑上的密切联系。两者在继承发展、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相映生辉,共同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事业在中国的新篇章。
一根相连的关系。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两者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脉相承的关系。两者理论灵魂一脉相承。坚持实事求是,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依据。两者理论内容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基本矛盾、根本任务、现代化道路等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两者理论风格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是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体相依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和理论基础。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的、赋予了新内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路,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财富,又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帜相随的关系。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两者都高扬共产主义的旗帜,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党在成立之日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懈奋斗。两者都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都将继续为科学社会主义飞跃发展作贡献。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在建设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必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继续飞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根本上的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党的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坚持和继承,是根本上的继承。
第一,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正是我们党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表现和具体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都渗透着毛泽东同志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和平共处的重要思想。
第二,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观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和方面。从理论渊源上说,这些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先导和理论生长点。比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可以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这一观点,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这一正确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用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这一积极成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等。
第三,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务必”,坚持思想建党,努力保持党和国家的性质永不变色;强调端正学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紧密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飞跃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生的又一次重大理论飞跃。
第一,关于发展时期的认识飞跃: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跃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毛泽东思想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开放战略、外交战略、国防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二,关于发展指导思想上的认识飞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着力发展生产力。但由于主观、客观、国内、国外的诸多原因,特别是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并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三,关于发展空间上的认识飞跃:由关门搞建设变为打开国门开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虽然认识到要与世界上一切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贸易交流,但由于西方大国对我国实施孤立封锁,再加上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认识不清楚,导致我们不得不关起门来搞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关门搞建设的严重教训基础上,作出了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继续深入推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
第四,关于发展动力上的认识飞跃:由以阶级斗争为动力转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动力,但随着他晚年“左”的思想影响,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历史教训。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揭示了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是“具体的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胡锦涛同志强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科技、开放的动力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对于社会发展动力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突破性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创造性地回答了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吸取超越发展阶段的严重教训,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制定了基本纲领,总结了基本经验,明确了基本要求。
第二,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认为随着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要有所扩大,对党的性质和宗旨作出了新的规定和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第三,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理念、提高了发展质量。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体现了发展的世界观;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做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体现了发展的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不忘老祖宗,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经典著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重视学习经典著作的要求,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的著作或文献,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理论研究,力求学得深一些、专一些,做到“厚积薄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要精编精学,重点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篇目。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问题学习经典,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当前,对于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活动主题,自觉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提高宗旨意识,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深入学习、系统把握、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系统把握、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决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张和要求,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决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卓越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科学回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思想创新,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六篇】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三、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和重点任务。
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三、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四、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七篇】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我大学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我意识到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长远的前景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收获,也有一些体会,下面将从理论、实践、价值观、发展道路和现实意义等五方面展开,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让我深入了解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我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定义和特征。社会主义是一种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制度,旨在消除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旧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中有着人民主人的地位和作决策的权利,是一种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制度。通过学习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我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次,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对我认识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有了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的传统实践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历经百年的国家正是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取得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成就。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我了解到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辩证唯物主义是重要的理论工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了解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再次,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让我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我对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公民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现实中的实现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中,中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目标。
总之,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我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道路和现实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世界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过程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报告【第八篇】
敬爱的党组织:。
实现是*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最伟大事业,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的历史进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连续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xx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xx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xx大报告题为《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必须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汇报人:党团本站。
2019年8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