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招生工作总结范文报告范例(实用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招生工作总结范文报告范例(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招生工作总结1
我校严格按照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市区20xx年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招生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按照城区教育局的要求,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的招生领导工作小组,招生领导小组人员认真学习南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市区20xx年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领会招生工作的意义,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妥善接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二)加强领导,有序运作。
1、调查研究,计划周密。今年4月,我们对全校适龄入学儿童的地域分布、家庭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招生工作方案,确定并上报了了20xx年秋季招生计划。
2、积极对外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平时,我们抓住一切机会,沟通信息,如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生动形象地介绍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宣传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所取得的一系列办学成果,想方设法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招生期间,学校出版学校宣传板报、招生简章、招生地段图等大量宣传资料,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影响。
3、开设咨询处:学校设有招生咨询处,有举报电话。
4、按要求,统一在7月5日、6日开展招生工作。妥善分配教室,各人分工明确,从领号——验证——填表——验表——收表,各个教室都有具体负责的人员,报名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我们在查验证件的过程中严格把关,认真审查。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招生人员态度和蔼,与孩子们亲切沟通,得到家长们的赞扬。
5、严格把关,严格审查。
按时完成招生工作后,我们认真审查了每一位新生所填的表格,对三代同堂的家庭进行了上门核查,确定家长所填的情况属实。把好地段关,确保地段内的适龄儿童都能妥善入学。
6、按时完成上交表格的填写
在完成招生工作后,及时完成了新生花名册及其他表格的填写录入工作,并及时上交城区教育局。
7、7月19日上午九时按时张榜公布新生名单,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对没有及时领取通知书的家长,我们做到逐个电话通知。领取通知书时采取签领制,保证不出现冒领及领错的现象。
(四)科学分班,规范收费。
我校坚持免试入学的原则,录取名单确定后,进行分班工作。教务处严格按照先男女搭配,再按单位远近分配,然后依次平均分班,这样男女、远近搭配合理,使任课教师和家长们满意。严格执行自治区、南宁市的有关规定,做到亮证收费,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
二、招生效果:
20xx年9月开学时,我校一年级教学班4个,招生总人数为203人,比预计的招生数人多出7人,圆满地完成了招生任务。
三、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情况:
我校不属于青秀区规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学校,不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但一直以各种形式对外进行相关宣传,把青秀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接收办法及通知精神粘贴在校门口,并在社区会议时发放相关通知,让社区及单位领导把相应精神传达到位,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正常入读。
四、今后思考:
1、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我校有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这些办学优势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宣传。今后在不断打造学校教育教学品牌的同时,将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让社会和更多的学生、家长能全方位的了解学校,使学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2、坚持明确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再度强化我们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快形成我校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更好地创造品牌效应,提升口碑效应,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良好、稳定、数量充足的生源永远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新的一学年里,我们决心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不懈努力,内练功,外塑形,提质量,强宣传,使桃园小学不断发展!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2022招生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招生工作总结2
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吸引优质生源则是学校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要求,艺术系成立了由系办公室主任等4名骨干教师组成的赴宜昌地区招生宣传工作小组,参加由学校招生办公室为招生宣传人员进行的招生政策学习会。临行前,系党总支书记徐甘霖再次对此次招生宣传等项工作进行了强调,从而使艺术系于20xx年6月26日至30日,在负责宜昌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安全、有序、高效进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吸引多方优质生源
据了解,整个宜昌地区20xx年高考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减少比率高达近12%,其中主要减少生源以理科生为主;从宣传情况看,今年学生考分两级分化较大,达到二本一的考生比率不到8%,理科生估计只有5%。这两点的存在,使得招生宣传工作困难重重。为此,艺术系招生宣传人员在宣传咨询中,一是不错过每个宣传机会,跑集中咨询点,走分散学校,尽可能增加宣传机会;二是紧紧抓住学校行业优势,采取“以学校办学特色吸引考生、以周到的咨询服务感动考生”的宣传策略,全力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我校。
二、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建立稳固生源基地
1、联系优秀毕业生代表辅助开展宣传工作。由于此次招生宣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小组老师商定后联系了我校96届优秀毕业生(宜昌本地人)以辅助开展宣传工作,并通过学生在校求学经历的“现身说法”,增加当地高中学生对我校的认识,加强当地高中对我校的认可。其次,该毕业生的先生又为宜昌重点中学的高中教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当地生源信息,使得宣传工作效率提高许多。
2、积极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点对点宣传工作。此次前往宜昌地区,艺术系4名老师共深入到7所相关中学进行了点对点的宣传,分别是宜昌市一中、市二中、市夷陵中学、市七中、市三十中、三峡高中和小溪塔高级中学。这些学校虽都隶属于宜昌市,但部分学校校址仍在较偏远的郊区。为能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小组成员深入讨论,仔细规划,通过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相结合的方式,最多时四人为一组,少时则一人一组共四组同时赶赴各校,解决了因地域跨度大造成宣传难度大的实际困难,顺利圆满完成了招生宣传工作。
这次基层宣传过程中,艺术系老师一方面注重将学校的各项招生政策、各学院的优势学科和未来发展前景展示给家长和学生;另一方面更注重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考试成绩,为他们量身定制高考志愿填报规划。通过资料的发放,将高考招生工作的宣传进行有效延伸,使得更多学生愿意选择填报武汉工业学院;再者,拉近了与各生源相对旺盛学校之间的距离。宜昌市一中校领导当即表示愿和我校建立优质生源基地,这为我校今后在宜昌地区建立更多的稳固生源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三、及时总结查找问题,深刻剖析研究对策
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艺术系党总支徐甘霖书记在招生宣传小组成员返校后,立即召开了本次工作汇报总结会,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刻剖析,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于学校提供的宣传地区中学相关信息不足,宣传时间过于紧张。
此次前往宜昌招生宣传,通过当地老师介绍我们得知,宜昌地区分为宜昌市区和大宜昌地区两类,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宣传中学虽是当地一类中学,但并不太符合我校实际招生情况。如市一中是整个大宜昌最好的中学,学生考分多能达到一本线,而市二中则是以艺术班考生来保证升学率的。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在完成了学校指定的宣传中学任务后,还前往了其他对我校招收生源有益的高中,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宣传范围,吸引更多考生填报我校。
招生工作总结3
前景展望:北京的民办院校凭借北京地理和教育资源,依托北京这个集政治、经济、商务为一体的国际大都市。在招生宣传中烘托的是淋漓尽致,而真正落实到实处的院校缺为之甚少,没有做到实际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更谈不教育资源的整合。目前学校所开设的专业都比较保守、比较陈旧,与企业合作共建特色很少。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断,根据市场调查和数据统计,北京所有的民办院校在全国每年招收的学生人数近20万人,而对于更多的院校而言,解的学生却很少,整个民办教育的市场很大,所以必须要依靠一些外界的力量和前卫的办学思路来开拓和创新,应尽快的去进入全国市场。
从长远战略目标看:如今几乎每个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每年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占有全国在校人数的11%,甚至于很多学校现在直接把计算机系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去发展,而这些学校却是广而不专,泛而不精。但是现在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高中生思想先进,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这个有利于我们在招生过程中进行宣传。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来看,经过我们学院学习的学生或经过短期培训社会在职人员会带动,影响他周围的人群。从办学的可持续性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站在院校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良性循环也会无形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口碑。现在的家长和学生对中国的教育体制越来越清楚,更多的学校也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学校对职业教育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楚,更多的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大学常规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也越来越多的引入这些项目到院校中,采取不同的嵌入方式与学校合作,(大学生实训、课程置换等)来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来推动院校的就业。所以站在院校招生的立场去分析,更多的项目合作将是我们在短时期内所要完善和不能忽视的。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开设雷同的专业,以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也层出不穷,整个民办教育招生市场处于混乱之中。但是能把计算机专业作成产业和品牌却不是很多,更多的学院还在选择,在观望,所以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市场份额和机会。综合分析:北京民办院校应在计算专业上创造出更多的特色办学思路。当然其他的专业也是如此。因为就业压力的窘境,很多公办院校的扩招计划都在逐年的压缩,而这个对于民办院校,尤其是北京的民办院校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前景,市场也有很大的潜力。因而在前期的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院校招生总结分析:随着9月份的到来,各个院校的招生工作也已将结束,也是每个学院招生工作收尾的时候。而每个学校的招生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有的学校超额完成了自己的招生计划,却有更多的院校不管是依靠自己的直属招生人员、招生代理;还是后期的媒体广告,最后结合实际报名人数与前期所期望的人数有很大的落差和距离。使学院陷入了被动和进退两难的局面,当然形成这些因素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对于这样的现实状况,我们应该是理智的作出分析,找出原因:
一、学院的定位:
准确的定位,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去衡量自己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我们的资金链,成熟的院校有着自身难以复制的团队力量和办学优势(例如硬件设施方面),而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学院,首先要明确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一个新的学院没有良好的社会口碑,也不曾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从办学模式上来说,更多的院校属于自考助学院校,个别走的特色教育(例如北京中山、北京逸仙),在从整个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去定位,没有很好的社会口碑和一定的市场份额。当然这个不是限制发展的关键。而从整个学院的硬件去分析,我们没有雷同于吉利、北科那样的校舍,没有自己独立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所以我院不能去依靠总院的任何,这个学院的牌子和地理位置以及以往社会宣传效应不能带给我们任何有利于招生的宣传。可以说在中国近几年的民办院校发展趋势来看,这个行业在逐渐的规范化,小投入,大产出。一年招生一万多人的招生奇迹已经成为了历史。所以我们是个新的学院,是一个一切都在尝试和摸索的阶段寻求发展中的院校。整个学校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招生不能再走传统的招生模式。我们没有很好的铺垫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链来太多的去尝试和摸索。要想发展起来,实实在在的投入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我们找出适合我们发展的瓶颈和方法。
由此可以综合的去分析目前中国民办院校区域的差别和所采取的招生模式:
1、区域差距:
a.北京
北京作为中国教育的最前沿,整体教育政策比较灵活。可享受最前沿的教育政策和资源优势,但是北京民办院校的发展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逐渐萎缩的发展趋势,甚至于很大一部分院校面临倒闭状态。比如:北京前进大学、北京外事学院、北京明圆大学、北京防卫科技学院等。但是北京院校接受新事物也比较快,尤其近两年,校企合作已经在北京的民办院校中开始肆无忌惮发展。但是随着中国对民办教育支持力度的限制和打击,加之20xx年学历文凭的取消,使更多的院校陷入了招生的困难,而作为民办院校生源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大计。所以20xx年以后更多的院校已经停止了招生,紧接着07年教育政策的出台(禁止挂靠公办院校招收自考生)可以看出民办院校的出路一是:升级为计划内招生,好的像三级院校发展,另一出路是:朝职业教育方向倾向,脱离自考体系开设特色专业,以保障每年的招生。这个属于我们学院所走的方向。
b.西安
西安,号称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传奇之地,在全国规模最大,院校最为集中,而院校的生源却是很有保障,万人以上院校不少于5所。(西安翻译、西安外事、西安欧亚、西安思源、西京大学、汽车专修等)当然这个与地方政策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把西安称之为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一点不为夸张。而西安的院校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接受新事物比较慢,整体教育模式比较保守,经济也比较落后。就业方面不具备优势。招生的卖点就是学校都有自己的实体,有一定的规模、〈WWW.〉纳入了国家计划内招生的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费占有一定的优势。费用低能被更多的家长和考生所接受。但是西安院校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果要说西安院校已经形成了气候,那么北京的院校还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因为不管是从那些发展比较好的院校还是面临倒闭的院校,对我们来说都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更准确的去发展自己。这么多年以来,西安的院校垄断着西北地区。
c.南昌
南昌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省会城市,也是最早尝试中国民办高校之地,目前江西的蓝天,大宇、航空职业、江西新亚都是万人以上学校。学院主要以费用低,硬件好、规模大来吸引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于长江以南城市,不管从学校角度还是学生立场,都比较容易接受新产品,新理念。近两年南方城市的IT业发展也比较迅速,对于整个IT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南昌不管是从院校数量还是生源数量,都将对我们华东地区的声源造成影响。
2、招生模式:(因为地处北京、所以只能以北京的院校作为参考)
a.统招+招生直属+学生团队+媒体/平面广告+发展代理及基地校的建设
这样模式往往被那些万人以上的学校所采用,首先从学院自身资产去分析,这些学院拥有自己的牌子、自己的校园、自己的固定资产。其次他们拥有固定的在校学生和有效的资金链的保证;拥有自己一批长期从事招生工作的稳定团队和学生团队,也就意味着他们这样的良性招生循环已经有所保障,不管是软文性质的广告和平面媒体的投放,都能得到很好的回报。这样的学校北京有5所(北京人文大学、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吉利大学、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但是往往这样的学校很少去发展代理,即使有,代理的费用也不会超过1500元/人。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模式我们目前不具备。
b.直属+代理+学生团+软文广告
在北京学校有统招计划,也有自考助学。目前自考助学的学校数量达到了60%以上;这样的学校达到万人以上却很少,除了人文和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大多数在校生人数在3-5000之间。因为这样的学校大多都是租用的校区,没有自己的实体。每年的招生成本往往要大于其他学院,而学校自身的力量却很有限制,所以只能选择多条腿走路。自己的直属招生人员受经费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纯粹的代理不能保证每年的招生,自己的学生团队也有限;媒体的投放效果不是很好。比如:中国信息大学、北京民族学院、北京金融学院、北京现代管理大学、中国管理软件学院)c.
代理+学生团+软文广告
因为没有自己的校舍,因为没有自己的招生团队,因为对自己的投入没有保障,更多的学校采取的是以代理商为主,学生团队和广告为辅。这样的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年的招生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一切都寄托在代理身上,但是他们的所谓的这些代理商都是有着两年以上合作关系的,而且相对来说专业都比较具有特色。比如: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东方研修学院航空分院等d.
代理商+基地校+学生团
此类学校雷同于以上学校,因为资金链的限制,招生工作前期的投入很谨慎,从办学思路上来讲,没有太高的期望值。但是基地校却能有效率的保证每年的招生和长期的合作发展,所以这样的模式也越来越多的被其他的学校所效仿、所借鉴。但是这样的模式可复制性很强,那么时间因素就显的尤为关键,在谈合作的同时还要不段的去完善和健全自身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才可能取得彼此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比如:办学思路、证书、就业、硬件等都要落实到实处)
基本上北京的院校可以概括为这4中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渠道和途径。但是主要还是以招生模式为主,那么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也不难找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招生模式。
二、时间的因素
不管是职业教育还是民办教育都有一个时间周期,尤其对于民办院校的招生工作,有一个理念就是先入为主。在最早的时间去抢占市场,占领市场份额。足够充分的准备、系统的培训、一个具备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团队、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组织结构,都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些需要大量时间去筹备和实施。也就是所谓的筹备段,但是这项工作往往被更多的院校所忽视。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的量化、岗位职责的明细和整个前期市场的调查、划分,以至于很多招生直属点的半路夭折。对于刚起步的学院来说,一个有效的团队是保障我们计划实施唯一依靠。但是往往很多学院不具备,大量经费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出和回报,失去的也不只是人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失去一个市场,一次机会。其实这些在招生工作开始时已经埋下伏笔。因为时间因素的限制,对人员的聘用也没有经过一个严格的筛选流程。要么是没有过工作经验,不具备这份工作的要求,要么就是有过相关经验却不具备拥有这份工作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整个团队没有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激情。必然出现招生的落差。
三、管理的漏洞:
虽然说招生的失败有很多因素在里面,但可能最重要的却是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
1、看不到希望
希望需要管理阶层去营造和渲染。但是很多学院却没有,更多是给下面工作人员一种压力。首先从沟通上来说彼此不是很到位,下面的员工了解不到上面领导的想法和思路。一些琐碎的小事情让我顾此失彼失去了信任和信心。给大家制造出了很多的想法和打击。
2、立场不坚定
更多的时候是在模仿和借鉴。(以一些成功的院校为参照物)没有很好认清自身的定位和资金实力,而更多的受到了一些假象的诱导和迷惑,以至于越走越远,越来越脱离学院的实际
3、落实不到位
这里面包括了责任和义务落实。首先从责任来说,大家的岗位职责的落实不是很明确,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具体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这份工作的目的和动机,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长期下去,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管理混乱,也给别人更多的借口和说法,彼此的推卸、彼此的解释,很难再去追究和考核。其二,是义务的落实。我们每个人没有明确自己的身份,没有很好的去体现自身的岗位职责,顾此失彼。没有尽到自己的那份义务。
4、不懂得用人
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或者是坏的一面,而没有能够有效率的把每个人优势发挥起来。没有顾及到这个团队的负面影响和隐患。这个在招生团队中最为突出。比如说我们发现了一个人虚伪和放肆的一面,但是我们却忽视他积极的一面,而看到了一个人积极和主动却没有注意到她的虚伪和失败。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我们应该去分析和有效利用。所以针对于用人,是我们的失败,因为这些人已经影响到现在的团队。
5、目标不明确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招生,这个是每个工作人员人人皆知的事情,我们的每份工作都应该是围绕这个为主题。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工作人员却只知道安排什么做什么,去追求发放通知书的量,更多的是做给自己的领导看,而不去想结果和自己是因为什么打这个电话,什么时间再进行回访,通过几次能让这个学生就读我们学校。或许可以认为现在没有一个人每天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工作的,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来到他一天打了这么多的电话到底能确定几个学生来。这个是团队氛围造成的,是大家看不到希望所造成的、是失去了信心和信任所造成的、是我们立场不坚定所造成的、是落实不到位造成的、是我们不懂得用人造成的。
四、整体格局的不合理
确切的说,一个学院的招生方案决定招生的成功与否,20xx年全国的民办教育市场经历了一次前所唯有的寒流。大部分院校招生人数比同年下降了50%左右,有的学校甚至超过这个比例。这样的现状一是取决去国家大的教育坏境所导致的学龄人口下移,更多的却是整体市场格局的不合理。有很多所谓民办教育的'招生管理人员仍然站在20xx、04年的招生市场去设计招生方案。其实整体的目标客户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没有一个系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就盲目草做方案,尤其北京的院校更是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而数据显示民办教育的生源更多的来自于县区和农村,所以从市场布局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更大的失败。
综上分析,准确的找出学院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有效的招生方案就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