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7388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第一篇】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邢台人的春节习俗,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转一转。.。.。.” 在我们这里,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说法,而且在这天还要包饺子。在我们这里,很多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供品,这样,他就不会在上天之后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我们这里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来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之后的几天就是蒸枣卷、蒸馒头,炸丸子,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一般城市里大多住的是楼房就是在门上贴个门神或者福字,而在我们这边乡村中,要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不用说门口,甚至拖拉机等农用工具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但其实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红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抽空去理个发,因为在我们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但经询问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对汉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为了抵制清王朝,汉人以正月不理发来寄托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不过在人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之下出现了偏差,变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种习俗。不过近些年来这一习俗也渐渐不再被年轻人认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在注意并沿袭这个风俗习惯。

到大年三十,我们这里值得额外阐述的地方性风俗是有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仪式。这里的“爷爷奶奶”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过年的时有要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兄弟几人如果父母在,在父母住处设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家里设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设供桌,依次类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将画有家庭祖辈家谱的佳布挂上;然后,将爷爷奶奶的神符贴在佳布下方。随后将“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的老天爷全神符贴在爷爷奶奶神符的左边。最后是再摆放上贡品。请爷爷奶奶的过程是由男性长辈带领子孙,携带三柱香、烧纸和鞭炮,从家里出发,来到老坟地(坟地远的可以在村外路口边)。然后一人将香插在坟头(路边请的,堆个土堆插香)点燃,一人燃放鞭炮。全体跪拜,长辈口念“过年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吧”,随后长辈持香带领全体回家,中途不准与人交谈,不准串门,不准回头。接着再到正月初一拜年的时候,兄弟子孙先面对供桌上方的“爷爷奶奶”神符,给“爷爷奶奶”下跪拜年,然后再给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亲戚朋友来家拜年,也是先要给本家供奉的“爷爷奶奶”拜年,然后再给其他人拜年。而到了大年初五这个送“爷爷奶奶”、上坟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饭包好饺子,先给“爷爷奶奶”上饭,上贡台上摆上一碗饺子,再烧一炷香。“爷爷奶奶”吃完饭后,折贡、撤贡,把祖宗三代爷爷、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后去上坟,在坟上将神符和烧纸一起烧掉。这个习俗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请祖先归家过年,是延续古代神灵崇拜的“请神”习俗,也是每到佳节倍思亲,后人寄托对先人思念的一种方式,表达出后辈不忘先辈的养育教导之恩,逢年过节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村里的人们要把贡品摆在院落里,意思是上贡请众神,过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先享用年夜饭,之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一年发生的事,开开心心的吃一顿年夜饭。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几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门拉家常,更多人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心情愉悦。这就是“熬年夜”也称守岁。等到十二点整要跨年的时候,各家都要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院子里放,一时间鞭炮齐鸣,过年的气氛瞬间点燃,伴随着喜闹的鞭炮声,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来临。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在我的家乡,初一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饺子,接着换上新衣服,准备好糖果、瓜子、花生、烟,敞开自家的大门,欢迎邻里街坊、亲朋好友前来拜年,当然自己也会先到邻居家里拜年,然后回到老家给家里乡村的亲戚拜年。大年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有女儿嫁出去的人家要热热闹闹的摆上酒席,跟女婿女儿坐在一起吃顿饭,好好聊一聊。初三初四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基本就是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这天是给先辈上坟、送爷爷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坟地上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祭祖,放鞭炮,送走“爷爷奶奶”。在我们这的风俗中,过了初五这个年就算是基本过去了,上班的也依次开工,之后就只有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放烟火的日子。

春节这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习俗还有很多种,春节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此次调查活动,尽管用时不长,但让我对家乡的一些民风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家乡的一些习俗的来源,增长了见识,也增添了对传承家乡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同时,此次调查的圆满完成,少不了家乡中人们的积极配合,也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家乡民风的淳朴,对家乡也更添一份亲切感。

春节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第二篇】

调查时间:

20xx年2月16日

调查地点:

绍兴市

调查方式:

上网查找,询问父母

风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只有全方面了解一个地区的风俗,才能融入到这个地区生活。为了全面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我深入的做了一欠春节调查报告。

1、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此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的尘垢蛛网。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着美好的愿望,是中国独特的文字形式。当人们在自己家门口上贴春联或贴幅字时,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户人口都会挑漂亮的红春联贴在门上,迎接春节的气氛,并辞旧迎新。

3、守岁

守岁是中国民间除夕的`习俗,又称点岁火、敖年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整夜不灭,据说这样过后,就会使家里财富满满。守岁也指除夕夜家人团聚,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是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春节期间,我们汉族大多数以活动表示庆祝。这些活动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年俗调查报告【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2.学生能够知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3.学生能初步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春节的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并注意节日期间的安全。教学难点是在教学活动中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并树立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查日历入手,让学生通过看录像、谈年夜饭等生动形式,了解与年有关的知识。结合春节燃放鞭炮、参加庙会等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安全小常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2.教学难点:难点是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日历上找春节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我们中国还有自己传统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播放动画:小兔贝贝迎春节。swf]

2。提问:那么今年春节是哪一天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找一找吗?

(1)查查日历,找找今年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教师出示当年的挂历或台历。)

(2)找不同:元旦和春节在日历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小结: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新年;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出示图片:元旦。jpg,春节。jpg]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迎接春节的到来!(出示课题:迎新春)

活动二 喜气洋洋过春节

1。提问:同学们,人们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谁能讲一讲。

2。交谈: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年的传说吧!

[播放动画:年的传说。swf]

3。小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4。提问: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

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最高兴、最难忘的过年经历。)

5。小组交流: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们说一说吧!

6。共同交流:

(1)提问:春节前你们家里都做了哪些准备怎么布置家里的环境的?

[出示图片: 扫房。jpg,拆洗窗帘。jpg,采购年货。jpg,挂中国结。jpg,剪窗花。jpg,写对联。jpg,准备年夜饭。jpg,贴窗花。jpg,贴“福”字。jpg,贴对联。jpg,过年了。jpg]

小结: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买年货,粘贴春联、“福”字、窗花等把家里布置一新,全国各地都洋溢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福”字吗?

[出示图片:贴对联和福字。jpg]

追问:窗花上都有什么图案?有什么寓意?

[出示图片:窗花1。jpg,窗花2。jpg,窗花3。jpg,窗花4。jpg]

小结: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出大红

的对联、“福”字,窗花贴在门上、窗上,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同时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2)提问: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出示图片:包饺子。jpg,团圆饭。jpg,熬夜守岁。jpg,看春晚。jpg,串门拜年。jpg,压岁钱。jpg,放鞭炮。jpg]

小结:春节来了,每家每户欢欢喜喜过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熬夜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小孩子还能收到压岁钱,多有意思呀!

[播放视频:春节。wmv]

7。(1)提问: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迎接新春的活动呢?全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庆祝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动画:庆春节。swf]

(2)交谈:各地方各民族还有哪些庆祝形式呢?我们继续观看。

我们先来看一看塔子山的灯会。

[播放视频:塔子山灯会。wmv]

成都有哪些庆祝活动,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视频:成都大庙会。wmv]

彝族人民怎么庆祝春节呢?看!

[播放视频:彝族歌舞庆春节。 wmv]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春节的喜庆。) 小结:这就是喜庆、热闹的春节,这就是蕴含美好祝福的春节,它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旅居海外的华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最隆重的节日。(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

8。交谈: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请你跟着读读这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吧!

[播放动画:元日。swf]

9。 小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春节期间人们用各种形式来庆祝,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中过得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望。

六、板书设计

迎新春

欢欢喜喜过春节

《欢欢喜喜过春节》(第2课时)

“年夜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2。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3。学生能够从与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从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2。教学难点: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年夜饭中的饮食文化

1。谈话: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过年的热闹与喜庆,了解了有趣的年俗文化。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春节活动,知道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年夜饭1。jpg,年夜饭2。jpg,年夜饭3。jpg,年夜饭4。jpg]

(2)小结:年夜饭又称团圆饭, 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出示课题:年夜饭)

(3)[播放音频:合家欢。mp3]

2。提问:吃年夜饭时,你家里经常做些什么菜?

(1)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做这些菜,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学生交流课前向家长了解到的春节饮食文化,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本地的春节饮食风俗。)

(2)小结:过春节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传统的特色食品,每种特色食品都有美好的含义,代表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与美好愿望。

3。提问:你知道其他地区的人们过年还吃些什么吗?

(1)[出示图片:鱼。jpg]

小结:鱼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菜肴,因为“鱼”与“余”谐音,所以这道菜预示着年年有余。

(2)[出示图片:橘子。jpg]

小结:在广东话中“橘”和“吉”谐音,吃橘子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同时橘子的颜色金灿灿的,有财运亨通的美好愿望。

(3)[出示图片:饺子。jpg]

提问:春节期间,都什么时候吃饺子吗?人们还会在个别饺子里包上什么? 小结:北方人在春节期间最爱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多么像元宝,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人们还喜欢在个别饺子里包上钱币,谁吃到了,表示来年会财源滚滚,有的包上花生,表示会长寿,有的包上糖块,表示甜甜蜜蜜。到了初五早上,人们也会吃饺子,俗称“破五的饺子”。

(4)[出示图片:年糕。jpg]

小结:年糕的“糕”字和“高”谐音,它寓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美好。

(5)[出示图片:肉圆。jpg,汤圆。jpg]

小结:肉圆和汤圆的形状都圆圆的,包含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思。

(6)[出示图片:八宝饭。jpg]

小结:八宝饭的味道甜甜的,寓意着人们的生活甜甜蜜蜜。

(7)[出示图片:花生。jpg]

小结:花生又称“长生果”,吃花生寓意着多福多寿。

4。小结:这些春节美食蕴涵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预示着来年的幸福,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板书:美好愿望)

活动二 年夜饭的礼仪

1。模拟体验活动:我帮妈妈做些什么。

(1)教师(教师戴上“妈妈”头饰)饰演妈妈:妈妈要做年夜饭了,你能帮我做点什么呢?

(2)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摆放碗筷、放好桌椅,择菜、洗菜,递佐料、端凉菜)

(3)模拟表演:你能帮助妈妈做些什么,上前来演一演。

(板书:爱劳动)

2。提问:我们吃年夜饭时,要注意什么呢?

(1)[出示图片:入座。jpg]

提问:你们家吃年夜饭时,座位是怎么安排的?爷爷奶奶应该坐哪儿?谁来表演一下。

小结: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时,要请爷爷奶奶等年纪大的长辈先坐,坐上位,然后要按长幼等级分坐。正式吃之前,还可举杯祝福长辈,共庆新年快乐。

(2)[出示图片:饭桌上1.jpg,饭桌上2.jpg]

小组讨论:哪个小朋友做的对?哪个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提问:还有哪些礼仪需要注意的呢?

小结:在饭桌上,我们应先等长辈起筷后才动手夹菜。好吃的东西不独吃,大家一块儿吃。自己想吃的菜不在跟前,要请人帮助夹并表示感谢。吃饭咀嚼时不发出声音,要端起碗吃。这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春节期间好吃的东西多,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得肠胃病。

(板书:讲文明 有礼貌)

3。交谈:让我们听听这首儿歌怎么说的吧!

[播放音频:年夜饭。mp3 同时播放图片:年夜饭5。jpg, 年夜饭6。jpg, 年夜饭7。jpg, 年夜饭8。jpg, 年夜饭9。jpg, 年夜饭10。jpg, 年夜饭11。jpg, 年夜饭12。jpg, 年夜饭13。jpg, 年夜饭14。jpg]

活动三 祝福传心意

1。谈话: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外地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2。提问:今年年夜饭时,你们家里人都到齐了吗?谁没有回来?为什么?

3。提问: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呢?

[出示图片:打电话.jpg,网络.jpg]

4。总结:今天咱们不仅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年夜饭的温馨,还懂得了在家

春节调查报告【第四篇】

调查时间:

20XX年春节及其前后

调查地点:

我家附近城镇

调查目的: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亲友、观察周围人的过节方式,了解春节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

调查过程:

一、查阅资料: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就流传着有关春节的神奇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是佛主,为什么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法子。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

二、我的见闻:家人过春节的过程

我的家乡处在南方地区,春节的习俗数不胜数,这其中,较著名的还不少,如蒸年糕、做腊肉、吃圆子、贴对联、放烟花、拜大年等等。我们一家子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大寒那天就热火朝天地做起了新年大扫除。擦窗户、洗床单、扫地,只要能打扫的,就绝对不留一点灰尘。一家人虽然都不停地忙碌着,但脸上都喜洋洋的,充满了对过年的期待。邻居们也都纷纷行动起来,只要一打开窗户,随时可以看见对面楼房晒台上那些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床上用品,以及窗沿下那令人垂涎欲滴、新鲜美味的腊肠腊肉,真热闹!

此外,春节期间的卖场也是万分火爆,此时人们的购物热情异常地大,零食、蔬菜、生活用品、烟花爆竹……有钱的买好的,没钱的也得里里外外换新的,仿佛不花钱就不叫春节。走进超市,收银台前那长长的队伍似乎永远也排不完,红红火火的年货大街就不用说了,就连往日人流稀少的化妆品柜、保健品柜的顾客也多了许多,而且都是大把大把地买,往日挣钱的辛苦早已被春节的喜庆气氛掩盖得一干二净。我的家也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食品柜里、冰箱内、茶几上,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年货。而烟花爆竹也早已准备好了,就等着大年三十晚上的美丽绽放了。

白天,大人们贴对联、购食材,准备年夜饭,而我们这些孩子,就开开心心地放起各式各样的鞭炮。等到天色渐黑,年夜饭就快好了。开饭前,大家先互相口头表达了祝福,然后一起吃晚餐,共度团圆之夜。酒足饭饱之后,叔叔点燃了烟花,顿时,深蓝的夜幕映现出一朵朵礼花,宛若天女下凡,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第二天是大家拜年的时间,人人穿着艳丽,精神饱满,将甜蜜的祝福送给每一个人。

过年真快乐呀!

三、我的感受:春节不一般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人们心目中最最隆重的节日,对人们拥有极高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它的每一个习俗、每一个传说都流淌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千百年来,它一直根深蒂固地被人们热爱着,没有一个节日有春节这样隆重,在人们人的心中有这样高的地位。

我想,春节之所以这样受人们重视,首先因为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它带给了人们快乐,给人们送去了温馨的祝福。其次,它的时间正好处在年关,奔波了一年的人们,看见了它的到来,就仿佛看见了忙碌的尽头,看见了闲暇的空间,看见了新一年的希望。而且,春节又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海外的游子在这一天终于可以投入家的怀抱,真恨不得一年再多来几个春节哩!最后,春节又象征着万物的复苏、春天的降临,这意味着一冬的寒冷终于可以烟消云散了,上一年的烦恼也将随着融化的冰雪消失到九霄云外。综合想来,春节真是一个意义重大、与众不同的节日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67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