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精编4篇
【导言】此例“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精编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二物理期末下册知识点归纳1
一、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二、机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总功:使用机械时,人们对机械做的功叫总功,W总=FS=W有用+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1)用同一滑轮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体,提升的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轮组(动滑轮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动滑轮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初二物理期末下册知识点归纳2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接触并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少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
单位:Pa。1Pa=lN/m2。
4、(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由液体重力产生,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6、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760mmHg。
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八、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的。
2、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
4、计算浮力方法有三种: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适合漂浮、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压力差法:F浮=F向上的压力—F向下的压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
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或漂浮
九、功
1、定义: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J)。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
(2)有距离无力,如:人对抛出手的物体;
(3)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
①定义式P=W/t
②推导式P=FV
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符号kW。
十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十三、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初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汇总3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接触并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少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
单位:Pa。1Pa=lN/m2。
4、(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由液体重力产生,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6、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760mmHg。
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八、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的。
2、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公式:___。
4、计算浮力方法有三种: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适合漂浮、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压力差法:F浮=F向上的压力—F向下的压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
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或漂浮
九、功
1、定义: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J)。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
(2)有距离无力,如:人对抛出手的物体;
(3)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
①定义式P=W/t
②推导式P=FV
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符号kW。
十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十三、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十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十五、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十六、机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总功:使用机械时,人们对机械做的功叫总功,W总=FS=W有用+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1)用同一滑轮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体,提升的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轮组(动滑轮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动滑轮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初二物理下学期必备的知识点4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②0~15伏,*山草香 *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伏。
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20_年7月3日星期六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