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徒弟总结精编5篇
【导言】此例“师徒结对徒弟总结精编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1
关键词师徒结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老教师;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38-03
师徒结对也称师徒制,是指采用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手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以及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了解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的一种新手教师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在职培训新手教师的一种传统方式。新手教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逐渐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获得专业成长。事实上,师徒结对除了可以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外,对“师傅”――老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位带过“徒弟”的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访谈,试图诠释师徒结对对老教师的意义,以加深人们对幼儿园师徒结对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理解。
一、“师傅”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下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主动性
“角色”一词原是戏剧界的术语,后来引申为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1〕老教师一旦扮演了“师傅”的角色,就必须履行“师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如何传道解惑,怎样帮“徒弟”尽快适应现有教学工作以及如何让自己带的“徒弟”在新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等等。
幼儿园师徒结对活动一般在同一班级内开展,采用新老教师搭配带班的形式。这种新老搭配形式意味着老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要履行“师傅”的义务,指导“徒弟”的日常工作和教学活动,还要做好主班教师的工作,全面负责班级的管理。老教师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下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老教师能积极面对这些压力,那么压力就可能转化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老教师会在工作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扮演好主班教师和“师傅”这两种角色。
作为一名主班教师,我既要对“徒弟”负责也要对班级负责,需要面对的事情更多,压力也大一点,责任感也更强。以前做配班教师的时候,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只要把主班教师分配给我的任务做完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我要主动去做,去想,想着怎样把班级搞好,怎样更好地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作为“师傅”,我有责任为“徒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所以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如果“徒弟”有了问题或者需要帮助,我会主动去帮助他。〔A老师〕
A老师谈到了自己从一名配班教师转变为主班教师并同时担任“师傅”时要面对很多事情,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她没有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而是以把班级管理好、把“徒弟”带好为工作的出发点,视压力为动力,努力扮演好主班教师和“师傅”两种角色,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班级的工作,并做好“徒弟”的表率。
二、“师傅”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意识
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但是老教师虽然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却很少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一是因为教师每天要在幼儿园处理各种琐碎的工作事务,工作量很大,一天下来已经非常疲惫,很少有时间来反思;二是因为长期的工作导致老教师形成了惯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他们对幼儿园里的一些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不愿意或者很少有机会去尝试突破自己的“套路”,去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教育经验。在带“徒弟”的过程中,由于新教师缺少经验,不可能仅仅通过观察、模仿就能领悟到老教师每一个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与意图,这就需要老教师反思、梳理和归纳自己的前期经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教师。老教师在反思总结自己以往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寻求工作的新动力和新方向。
对自己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很熟悉的程序方面的经验,老教师心里是清楚的,但要想把这些告诉“徒弟”,那就需要好好提炼,想想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告诉“徒弟”。其实这种提炼对自己的成长也很有帮助。现在仔细反思自己平常的一些习惯做法,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这一方面其实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这对老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是一种帮助。〔B老师〕
B老师认为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作为“师傅”,自己也获得了成长。这种成长体现为在指导“徒弟”的时候“师傅”首先要对自己先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既肯定自己的成绩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认清自己的成长方向。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环境、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新环境,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3〕
三、“师傅”在与“徒弟”的思维碰撞中扩展知识结构
教学相长〔4〕在当下幼儿园的师徒结对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和“徒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不仅限于他向我学习,“徒弟”身上也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去学习,带“徒弟”对“师傅”来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F老师〕
新教师具有许多老教师身上没有的特质。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充满青春活力,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期望,他们的工作状态会感染老教师更加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另外,新教师大部分是80后甚至90后的一代,他们在信息接触、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固有模式,新教师身上的新鲜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老教师是一种刺激,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老教师的知识结构会得到扩展和更新。
新教师刚刚接触幼教工作,不像我们已经工作很多年了。我们这些“师傅”的观念有些可能太陈旧了,需要新东西来刺激一下。我觉得自己现在需要像海绵一样去吸收新的东西,才能创新。和“徒弟”在一起,我经常会感觉到思维的碰撞。〔C老师〕
在和“徒弟”沟通的过程中,“徒弟”会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对电脑、资讯等接触得较多,比我们运用得好,思路也比较开阔。如果觉得“徒弟”的想法很不错,我就会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或者是向他请教,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D老师〕
受访的老教师都认为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交流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因为老教师在常年的工作中累积形成的一些工作模式和思考习惯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框住自己”,而“徒弟”的一些新的观念、想法和信息能够拓宽老教师的教育思路,或者让老教师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可以说,师徒之间互教互学,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师徒双方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有利于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5〕
四、“师傅”在与“徒弟”的互动中提高合作能力
作为班级管理主体,同一班级的保教人员必须同心协力,协调一致,才能管理好班级。〔6〕而作为管理者之一的新手教师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缺乏经验,与其他教师的配合能力也有限,这就要求“师傅”主动与新教师合作,同时也要帮助新教师与保育员形成默契。
因为新教师对工作不熟悉,缺少经验,老教师在与新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就要主动与新教师沟通,了解“徒弟”的水平、能力等,及时用合适的语言和行为示范、指导。
如果和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起搭班,那很容易就能形成一种默契。而如果和新教师搭班,你就要指导他,培养他,想想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指导他,还要给他作示范,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和他之间的默契。当需要有人配合的时候,新教师不像老教师那样可以表达得很清楚,所以我要很快地理解“徒弟”的要求,默契地配合他,这能很好地锻炼我与别人配合的能力。〔D老师〕
老教师还要帮助新教师与保育员沟通,使两者在班级工作中形成默契,建立班级管理的良好氛围。
新教师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他出现的问题可能不仅影响他个人组织的活动,还可能影响到他与保育员之间的配合。如果他总是出问题,让保育员在后面收拾烂摊子,保育员就可能会有意见。所以我这个“师傅”还要帮“徒弟”和保育员,让他们之间配合默契。如果你要做好另一个教师的工作,要开导他,安抚他,你就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对我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E老师〕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54.
〔2〕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
〔4〕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2.
〔5〕徐燕兰。 论交流、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9):49.
〔6〕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Pair-up of New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A New Approach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Hu Yiq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Pair-up of new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is prevalent practic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in preschool. And the experienced teacher, as the master, also obtains further development from this practice because he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 role in helping the new teacher and the pressure could stimulate him to work more actively. Meanwhile, he could strengthen his cooperative skills in the interactivity with the new teacher, and learn from the new teacher to broaden his , the reflections on his teaching practice offer space for his further development.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2
“小李:《岳阳楼记》的作者?出处?”“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过关”
“小张:翻译‘樯倾楫摧’的含义”“桅杆倒下,船桨折断”“过关”
“小王:‘初极狭’的下一句?”“复行数十步”“错,应是‘才通人’,没过”
……
这是小徒弟资格赛时的情景,通过初步选拔,最终选出九个小徒弟进入下一轮的pk。这九个小徒弟的师傅似乎比小徒弟还激动,边祝贺着自己的得意门生,边告诉他们还要复习的内容,准备下一轮的比赛。没进入下一轮的小师傅们则有的埋怨着小徒弟大意失荆州,有的打开书指出刚才的失误,小徒弟此时就像犯了多大的错误似的乖乖的聆听着师傅的训诫,因为还有复活赛,所以师徒们还都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上面展现的就是我正在进行的“师徒结对”教学模式之小徒弟们竞赛的情景。为了改变这种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情景,我开始尝试实践“师徒结对”这种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第一、科学分组。
全班37人共分成五组,每组一个正组长,一个记分组长,按成绩把组员分成三至四个师徒组,多数都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三个人的时候是一个大师傅一个小师傅,他们两人共管一个徒弟。活动时,一个大组坐在一起,做成前后两排,每排中间是两个师傅,师傅旁边是徒弟,这样既能随时教徒弟,两个师傅在遇到不理解需要商量的问题时还能随时商讨解决问题,再不能解决,前后三四个师傅探讨也很方便。
编制和座位的问题解决了,师徒的搭配也需要考虑。我先找了五个负责的组长,再由这五个组长按照成绩顺序挑选组员,这样每一组的成员水平基本相当,大组间的公平竞争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制定规则。
为了调动师徒活动时的积极性,除了每月一次百分赛的成绩评比,我又增加了一项是“最佳师徒”评比,评比的条件主要是看平时师徒的课上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具体加减分细则由是各组长制定,最后全班统一)。最后,评选出的最佳师徒,和百分赛一样,要配红花颁发奖状,家长会上表扬,当然还可以用班费买点小奖品。
第三、实施情况:
1.按课型进行小组活动,师傅带着徒弟学,老师答疑解惑。
语文课上我主要根据课型来进行小组活动。比如:新授课的第一节课我让学生自己完成,要求先读三遍课文:师傅范读一遍课文,徒弟认真听评;徒弟读课文,师傅挑错,师傅点评;师徒互读,互相找错、点评。在读的过程中,字音就解决了。读后,通过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有了答案几个师傅一订正。还有一步很关键,小师傅要给小徒弟听写一遍这一课重点的字、词、文常等知识,这样一来,小师傅徒弟都能在当堂课掌握了基础,也能很好地了解了这篇课文内容。
如果文章短,还可以安排小徒弟提问小师傅的环节,让小师傅先给小徒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小师傅的回答不能令小徒弟满意,或者小师傅回答不上来,
便可以把问题写到任务单上交给我,下节课我来回答。这一节课应注意:有些师徒组效率非常低,所以一定让小师傅把进度和效果随时记录到任务单上,收上时要表扬完成得快的组,如果没有完成,一定要盯着他们找时间完成,否则,学生便不重视这节课的学习了。当然,检查环节也不能少,加分环节也很重要。
这节课下来,学生全程都参与到其中,尤其是“一对一”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就感,学生学起来也不觉得累。
再如复习课,我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前,我会把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及预测的目标书写在黑板上,师傅领到任务单就按照复习目标进行,随时记录自己的活动进程及结果。复习文言文时,师傅让徒弟自己先背,两个师傅互测,师傅过关后,给徒弟测,这样一项一项过关,下课后各大组汇报复习结果,表扬前三组,最后根据考试结果给小组加分。文言词语的理解学生觉得很枯燥,我就在任务中加上:师徒都复习好后可以挑战别组师傅组,挑战两个师徒组获胜后继续复习下一项,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就像开头提到的徒弟间的pk,效果也不错。
试卷分析课可以分小组活动,基础知识题一般我不讲,小师傅就给小徒弟讲明白了,遇到小师傅们不太清楚的,随时可以求助我,我看到问得多的题时,就会在全班讲解这题,这一环节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不用老师逐题分析,针对性强,效果也较明显。我要分析的是阅读题,学生的思维一般达不到很深的水平,我便全班讲解,指导他们总结一些阅读规律,这个小师傅要认真听,然后要找一些类似的练习题给小徒弟留任务,督促他们掌握,师傅自己也在不断地强化提高。
作文讲评课也可以分组活动,采取师傅帮助徒弟评改,几个师徒组互改等形式,效果很好,学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
现在,阅读分析课我也在尝试给学生一些模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老师点评补充,虽然有点耽误时间,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参差不齐,但是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学习,学生便会越来越好的。
第四、 取得的效果。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师徒结对”这种模式,让我们真正尝到了“少教多学”的甜头:课上小徒弟们能按小师傅的要求去做,纪律、笔记、效率都有了进步,作业质量较以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期中成绩更是让人欣喜,有好几(山草香☆)个原来很差的小徒弟都上了优秀,还有一个竟然得了90分。听到这个消息后,得了90分的小徒弟抱起他的小师傅,连声说“谢谢”。是呀,谁不想得高分呀,只是这些孩子缺少别人的时刻约束,小师傅时刻监督便弥补了这一不足,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多学。我这个老师也一改多讲无效的尴尬情况,真正做到了少张嘴效率并不低。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3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1.新老教师比例:全园有69名教师。其中工作三年以上的老教师24名,工作三年之内的新教师共有45名,新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的65%。
2.学历层次:全园本科学历有22人,专科学历47人。其中,老教师本科学历15人,新教师本科学历7人。
3.专业情况:新教师都是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其中11名是分配的在编新教师,有12名面向社会招聘的应届、往届大专毕业生。
4.骨干教师情况:老教师中有1名市级骨干、12名区及骨干、10名园级骨干。
分析:整个师资队伍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新教师和老教师的数量相差较大,不能做到每个班级有一老一新的搭配。教师中还存在录用体制的不同,其中在编教师24名,聘用教师45名,在编和聘用教师的比例也失调。
二、师徒结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编制的不同制约了聘用教师的发展
我园聘用教师的队伍非常大。由于没有编制,许多聘用教师职称评定受到影响,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只有2人。
2.结对工作缺乏整体性
在我园的师徒结对中,新教师会选择骨干教师当师傅,骨干教师喜欢有能力的新教师做徒弟。而一些经验丰富但没有骨干称号的老教师没有带徒弟的机会,还有一些能力较弱的新教师无人指导。目前,师资队伍需要整体性的进步。
3.结对工作缺乏双向共进要求
以前的结对工作比较重视新教师,但对师傅没有严格的要求,造成了师徒发展两极分化。
4.结对工作未体现民主性
结对的形式单一,都是幼儿园指定师傅和徒弟。而且一旦结对,就不会调整,整个过程没有动态管理。
5.师徒结对目标制定不合理
在以往的“师徒结对”工作中,没有体现徒弟阶段性的目标,造成了能力强的新老师没有更大的提升,而能力弱的老师也没有感受到压力。
三、措施与策略
针对师徒结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整了一些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师徒结对显自主
1.全面了解为基础
在结对之前,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1)导师应摸清徒弟的思想素质、能力基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摸清徒弟的个性、脾气;
(2)导师应研究确立有递进性的专题培养内容,并多听徒弟的意见和感受,使培养内容更具针对性。
2.师徒共同进步为方向
根据师傅个人能力以及骨干的等级、性格、爱好等因素合理分配所带徒弟的数量。经验丰富、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带2名徒弟,园级骨干教师带1名徒弟。
3.优势互补建立学习共同体
有些青年教师某方面的能力薄弱,需要挑选这些方面能力强的导师进行引领,体现“徒缺师补”的原则。同时师傅如果在某一方面不足,可以选择有特长的徒弟进行配对。
4.师徒搭配形式灵活多样
对教师结对既有规定动作,比如要求老教师有小学高级职称、论文在省市以上获奖等;又有自选动作,比如,徒弟可以选择师傅,师傅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徒弟。在结对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发现某个新教师在艺术领域有很强的教学特色,可是与她结对的师傅擅长体育教学,我们就会进行调整。
(二)目标制定显灵活
1.树立“六个一”新教师培养目标
在制定师徒结对目标时,我园提炼出新教师发展的“六个一”目标,即:具备一种精神――爱岗敬业;树立一种意识――探索创新;精通一门学问――幼教专业;打好一个基础――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掌握一项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养成一种习惯――不断钻研,终身学习。围绕这“六个一”目标,我园制订了教师发展三年规划。
2.强调阶段性目标的落实与调整
我们特别重视阶段性目标。学期目标的制定非常具体,即根据老师的基本条件和情况来制定,同时也结合师傅对徒弟的了解进行调整。而本学期的目标如果没有完全完成的,则要求师傅和徒弟进行反思,然后在下学期的计划中进行合理的调整。
3.提供菜单式目标供选择
目标和要求分为必须完成和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既有幼儿园要求阶段性必须达到的,例如,本学期必须开优质观摩课一次;园级论文获二等奖以上。也有新教师自由选择的,例如,学习一门特长(声乐、跆拳道、围棋、舞蹈等)。在菜单式的阶段性目标中,教师可以发挥自身成长的最大优势。
(三)带教过程显实效
我们一定要在带教指导中充分体现实效性。具体做到:
1.确立有针对性的培养内容
根据“师徒结对”计划,在选择具体带教内容时,既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内容,又要有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内容。但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
2.采用具体有效的培养方式
开始阶段,采用一日活动跟带方式。即:徒弟观摩师傅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了解一日工作;学习阶段,采用专题性指导的方式。即:师傅根据每一项工作进行系统的指导,深入细化各项工作,提高质量;巩固阶段,采用各类比赛、观摩、研讨的形式,帮助新教师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
3.创设合作性的培养环境
“师徒结对”是双向流动的过程。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合作提高的关系,激发师徒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情感融洽的关系。“师徒结对”应改变原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提倡和创设一个真正平等、民主、新型的良好环境。
4.强调自主发展意识
我们对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1年后,3年后,你将成为怎样的一位教师?这种美好愿望,能激起青年教师自强自立的精神,促使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前进。
5.树立新教师自我特色
师傅应鼓励徒弟树立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徒弟也要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不断学习,逐渐向名师靠拢。
(四)细化考核管理制度
新教师培养工作的考核管理,由园长室统一组织,业务园长具体负责。考核管理的内容细化到一日工作的每个环节,包括:岗前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定、汇报课评定、期末考核、个人总结、指导教师评价、考核(出勤情况、听评课情况、业务学习笔记检查、新老教师互听课情况检查、理论考核、综合考评)等。所有的考核最后以量表的形式呈现,让每一位师傅和徒弟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一目了然,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中,我们的师徒结对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教师成长得非常迅速,师傅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断自我飞跃,形成了全园教师积极参与、师徒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4
[关键词]师徒结对小组合作明确责任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21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这样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成功的教学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师徒结对,小组合作”就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师徒结对”更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补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一、师徒结对,明确职责
1. 组内分层 合理结对
首先,我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数学基础好,思维能力强。B层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但思维能力欠缺,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C层学生数学基础弱,又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中A是师傅, B是辅导员,C是徒弟。同一组中有两对学生是师徒,另两名学生是辅导员,协助组内师傅一起帮助徒弟。
2.举行仪式,明确职责
为了使学生慎重地对待这件事,我专门组织了一次很正式的“师徒结对”仪式,向师傅颁发“资格证书”,明确师傅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徒弟的任务与要求,师徒签订了结对协议。通过这种仪式让师傅和辅导员更有使命感,让徒弟也有一种敬畏之心。明确师徒职责:师傅在课堂内外要主动指导徒弟预习功课,答疑解惑,监督徒弟完成作业,组织各项数学学习活动。徒弟要谦虚接受师傅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师傅交给的学习任务,然后必须做到每天能向师傅提出两个问题,登记在“疑问本”上。
二、“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课内学习方式
师徒结对后小组在课内的学习方式流程是:预习指导师傅批改课堂交流徒弟展示课堂检测师傅评价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1.课前预习,课上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通过编制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然且在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归纳点评来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中完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尤其在“预习完成导学案”这个环节培养的是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C层学生基础差,思维、理解能力欠缺,所以往往很难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组内师傅们的帮助和辅导,先当起“小老师”,然后师傅把徒弟在预习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记录在“师傅答疑本”上。
2.课堂交流,徒弟展示
在小组课堂交流这个环节,我让小组中师傅们先和B层的学生讨论交流,互相答疑解惑,让徒弟先独立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把困惑的问题记在“徒弟问疑本”上。等师傅讨论好后再来关注徒弟的想法和困惑,由B层学生协助帮扶,经过交流讨论后,让徒弟展示部分他已经弄明白的知识,对于还没弄明白的问题再寻求老师的帮助。
3.课堂检测,师傅评价
在课堂评价这个环节,按照分层原则设计A、B、C三个层次的作业,其中A层内容是徒弟必做的,其他组题选做。徒弟完成课堂检测后交给师傅批改,由师傅结合课堂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徒弟课前及本节课的表现与课堂检测完成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评价。
4.徒弟反思,归纳总结
一节课结束,我要求徒弟们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和反思。首先是总结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其次是反思这节课还存在哪些困惑,还有哪些题不会解或者没听明白。要求徒弟准备一本“徒弟问疑本”,把课上课下不明白的问题登记在本子上,利用课余时间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三、“师徒结对,小组合作”的课后学习方式
小组课后的学习主要是课后作业的完成及订正情况,在小组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我遵循下面的方式:作业分层独立完成师徒帮扶合作订正教师讲评反思提升。
1.作业分层,独立完成
对于作业本及书本的课后作业我都做了一定的分层,徒弟只要完成规定的一部分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强调在做作业时不能交流讨论,一律独立完成。尤其是徒弟们,遇到困难不能依赖。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问题就记录下来,等待下次交流讨论时再让师傅们答疑解惑。
2.师徒帮扶,合作订正
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订正反思的环节,徒弟们针对作业本上的错题及有困惑未能解决的题目,此时可以向组里师傅请教,经讨论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再由组长记录。
师徒结对徒弟总结5
关键词:供电企业;“师带徒”培训;创新
作者简介:杨颖琦(1980-),女,福建厦门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工程师;张兴义(1971-),男,福建南平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高级工程师。(福建 厦门 361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53-02
在新员工上岗、转岗和低技能人员的培训中,在采用传统“师带徒”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培训理论和标准化管理培训模式,解决了以理论、技术为出发点的课程培训班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师带徒”培训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创新应用
1.“师带徒”培训模式概述
师徒培训制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培训方式,是促进新员工和转岗人员技能、技术快速提升的一种传统培训形式。主要通过确立培训导师和培训人员,即师傅和徒弟,通过师傅来带(培训)徒弟。在双方约定好的时间内,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教,使徒弟掌握岗位(或工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出师后能独立或与他人配合完成岗位工作。
通过“师带徒”这种培训方式,能够使优秀员工工作经验与技能技巧得到快速传承,同时让徒弟的技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
2.“师带徒”培训模式应用范围
师徒培训方式主要适用于技术性、技巧性较强的一线岗位(工种)的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的培训。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来带徒弟。对于技术性、技巧性强的岗位(工种),如果采用课堂教学来培训,通过抽象的理论、概念来阐述原理或者通过一些幻灯片来展示现场操作技艺,往往使培训人员的操作技能停留在印象阶段,得不到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改善,且记忆不深刻,到实际操作时又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应用“师带徒”这种方式,让徒弟跟着师傅出门,在工作现场边看边学,不仅能够迅速提升徒弟的现场操作能力,而且可使其从实践中领悟技术理论,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提升到理论的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减少徒弟在现场实际工作中摸索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迅速地提升徒弟的技能和技术。
3.“师带徒”培训模式的实施
由于传统的“师徒”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企业的培训机制,因此供电企业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及企业特点,在传统的师徒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培训理念和标准化管理方式,使“师带徒”这种培训模式更加贴合供电企业,为供电企业技能、技术人才的发展发挥人才孵化器的功效。
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来实现整个“师带徒”培训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推动和促进培训效果。
(1)建立“师带徒”培训标准化流程。通过多年来“师带徒”培训活动的实施,在充分吸收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流程优化设计,最终形成具有供电企业特色的标准化培训流程。同时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职责。其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
1)师带徒人员的选定。在师傅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较高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和工作业绩或科技成果突出的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或者是单位中的岗位能手、技术能手以及各技能通道人才,同时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及较高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能够严守岗位纪律,坚守岗位职责,坚持安全文明生产的人员。在确认师傅人选的方式上,可以通过采取自愿报名、基层推荐、组织委派等方式进行。在徒弟的确认上,主要分成三个层次来选择。一是针对新进单位员工或转岗人员。二是参加工作两年以内或转岗工作一年以内的以及参加工作两年以上但业务水平提高缓慢未经过专门培训的青工。三是主动要求培训提升岗位技能、技术的员工。
师徒结对的方式可以由徒弟自主选择,也可以由培训主管部门指定。可以一个师傅带一名徒弟,也可以是一个师傅带多名徒弟。一个师傅所带徒弟最多不超过两名。
2)师徒协议的签订。由徒弟所在部门根据其所在岗位的业务需要提出培训总体要求,由师傅制订贴合岗位要求的总计划,并约定结对培训期限及考核时间。商定后双方签订师徒协议,培训时间以三个月至一年为期。然后将协议送培训中心进行确认备案,再根据培训计划安排具体培训任务,指导监督培训进展,并进行期末考核。
3)按季度制定培训计划及培训目标。师徒培训中,师傅根据师徒协议的总计划,由师傅于每个季度初制定本季度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及实施过程和要达到的培训目标。并将月度计划报送培训部门,培训部门根据季度计划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4)师带徒培训的实施。根据师徒协议的总要求及季度培训计划,由师傅结合徒弟的岗位实际,将相应操作规范、岗位规范以及相应的安全规程等向徒弟传授。
师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带教:口耳相传方式、现场带教方式及情景练习方式。通过口耳方式,向徒弟传递工作规章规程、安全法规等应知应会规定和一些基础工作理论,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教学。现场带教的方式,通过师傅在工作现场的操作,让徒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逐步向加强徒弟动手能力的方向前进。情景练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口头或者模拟装置的方式,向徒弟展示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极端问题,并讲解在极端条件下如何安全应对或操作。
徒弟根据师傅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师傅一起工作,现场观摩、现场实习操作方式进行动手演练,在熟悉现场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并进行每月培训小结,将一个月以来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复习小结,形成书面心得。
5)师徒培训期满考核鉴定。为加强对师徒培训效果的跟踪,在培训期满后对师徒培训效果开展鉴定活动。鉴定首先由徒弟对培训期间的所学所获进行总结,再由师傅对徒弟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以及技能、技术的掌握情况做出鉴定,最后由师徒双方所在部门对本次结对培训情况做出鉴定。为了更好地巩固徒弟的学习成果,在每期师徒培训活动结束后,由徒弟所在部门举行学习成果会。由徒弟上台汇报,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会,汇报学习成果。最后由培训部门牵头组织期满考评,主要根据培训工种,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徒弟掌握的理论、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根据考评结果评选优秀导师和培训对象。
6)师徒培训全程监控指导。成立“师带徒”考核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师带徒”活动的顺利开展,研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措施。负责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考核要求的审定,并负责组织统一的理论考试,监督实施实践技能的考试。
在生产部门间成立“师带徒”专业督导小组,负责检查、审核每对师徒培训计划的内容、进度的可操作性,并按季度督促检查计划完成情况;负责期满理论知识模拟试题的出题和评判工作;根据实际技能操作考核要求,负责配备必须的鉴定工器具、材料和设备;实施思想品德的考评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
7)资料归档。培训部门制定标准档案模板,徒弟及时收集培训期间所有资料,按文件考核时限上报完整培训档案。
(2)出台“师带徒”培训管理办法。为促使“师带徒”培训有效发展,将该培训模式的流程固化下来,推动该培训模式的常态发展,同时促进该模式的有效化运作,由培训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进行相应的激励。
1)在培训期满后,按制度要求时限提交所有结对培训资料并考核合格后按结对培训时间3~6个月、6~12个月,向结对师傅分别发放培训津贴400元、600元。
2)培训关系结束次年度内,结对培训员工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提高、岗级晋升、竞赛调考获本单位及以上奖励的,嘉奖导师200元。
3)在师徒培训时间内的培训课时可计入受训员工及指导教师当年继续教育学时。
4)结对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转正、定岗、晋级的重要依据。新员工结对培训、生产岗位转岗结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将延期3~6个月转正或定岗,导师在延长培训期内取消津贴发放。强化结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转入待岗管理。
二、“师带徒”培训模式对供电企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