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8704

【导言】此例“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篇】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

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1、确立和发展的历程:

(1)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战斗(基础)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标志着初步建立)

(3)1954年以后: 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4)1956年以后: 八字方针和爱国统一战线(发展)

(5)1982年: 十六字方针和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完善)

2、政协的性质:统一战线

3、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4年 一届人大召开前还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4、我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

(1)历史原因: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合作战斗

(2)现实原因:有利于团结、统一;有利扩大民主;有利于科学、民主执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廉政建设

5、特点:

(1)前提: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共领导为前提

(2)目标: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

(3)关系: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共同参加国家政权和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4)地位:各民主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思想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1)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1949年9月 北平

(2) 大会主要内容:筹备新中国的成立

选举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通过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确定了: 国都 国旗 国歌 纪年法

(3) 大会的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4)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至1954年9月)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1、背景:(1)民主政治是中共一贯的政治追求和主张,是长期探索的结果。

(2)建国后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展开。

2、确立: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954年9月)

(1) 一届人大的主要内容

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了: 新一届国家领导机构

(2) 一届人大的意义

3、比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什么?

《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原则是人民民主和新民主主义。

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原则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还没有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因此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展开,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渐取代了私有制,剥削阶级经过改造,阶级差别也逐渐消失。因此,《共同纲领》中的新民主主义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在1954年宪法中改为社会主义。)

4、思考: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不同特点?

西方:政党竞争,分权与制衡原则。

我国: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集中原则。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

1、定义:课本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风俗和习惯存在差异;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教育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别。

3、我国的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4、意义:

5、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二篇】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_家,社会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_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

_

.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通过: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3)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条件:德意志帝建立(1871年)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2.标志:1871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1)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2)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4.实质: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_实,立宪是虚。

5.影响

(1)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2)消极:带有浓厚的_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_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三篇】

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共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四篇】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辉煌属于希腊”指的是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宏伟归于罗马”指的是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两者实质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造成了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

3.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4.在古希腊妇女、外邦人、广大的奴隶,不享受民主的权利。

5.古罗马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从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发展到万民法(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是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6.《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7.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在近代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成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

8.罗马法的核心思想是保护私有财产。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美、法、德确立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都是适合各国国情的,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核心是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

年议会改革,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首相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两者相互制约。

4.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标志是《1787年宪法》,其中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在联邦政府结构中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5.“三权分立”下总统(行政)、国会(立法)、法院(司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但它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存在种族歧视。

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两党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8.法国民主共和制确立标志是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9.法国民主共和制下,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联席会议选出,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10.德意志统一的方式是王朝战争。

11.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2.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作用权利很小。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是不完善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五篇】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

(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

共产党方面: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主要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重庆谈判的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扩大了影响。国民党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年)和通过的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

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

(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2)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

2、渡江战役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1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