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实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育信息化范文1
译者按:在完善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后,新加坡政府把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运用ICT进行自学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授权并支持当地学校实施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项目。 网络健康课程计划(The Cyber Wellness Program)负责把ICT与普通课程相融合,帮助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相关研究人员追踪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上网情况,国家教育信息化门户网站允许家长访问,也允许“学生大使计划”(Student Ambassador Program)成员访问以促进同伴教育。 ICT导师计划(ICT Mentorship Program)旨在通过各个基层学校教师把ICT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教育体系的结构与性质
(一)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
新加坡政府通过教育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对全国教育进行管理。教育部是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管理的主要机构,负责整个国家的课程制定,包括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进度、教科书的选择和考试测评等。此外,还有10个教育机构直接隶属于新加坡教育部,它们分别是: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ouncil for Private Education);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nstitute for Technical Education);研究东南亚地区社会政治、安全和经济的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组织非正式学习的新加坡科学馆(Singapore Science Center);负责如小学毕业考试等国家考试的新加坡考试与评价局(Singapore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Board)和教育部直属的5所理工大学(About Us website)。
教师培训主要由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承担,该学院提供职前教师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Cheah 2010b)。由教育部确定培训教师的总人数,并支付培训的学费。国立教育学院有3种课程:四年制学士学位课程,一年制研究生课程和两年制研究生课程。教育部在招生时就已选聘好教师,入选的教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获得工资补助,毕业后直接接受分配。同时每位在职教师需要接受100小时的培训,经费由教育部支付。国立教育学院提供两种类型的在职培训:一种是提供科学、教学或教育文凭的硕士学位课程培训,培训学费由教育部支付;另一种是针对在职教师设置的专门课程培训,由教育部挑选教师入学,参加第二类培训的教师不会获得学位。如果国立教育学院无法向某些教师提供培训,教育部会将培训任务转给其他机构。
(二)政治与经济背景
根据新加坡2000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的规定,6~15岁之间的儿童必须在小学完成6年的义务教育(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Website)。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免费的公立学校,也可以就读由社区组织、宗教团体、公民或企业集团创立的私立学校。所有学生都要在六年级末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他们将被分配到不同教育类别的班级进行学习,包括:特殊班、快捷班、普通学术班和普通技术班。在中学阶段,学生将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申请不同类别的大学。
教育部虽然拥有极大的教育管理权,但却把教学大纲的监督和实施权委任给学校。学校管理和课程实施情况监督,也具体由学校领导负责,教育部不直接参与。
二、教育信息化
(一)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
新加坡的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由教育部制定,主要是针对6~15岁的学生。每隔5到6年,教育部会对信息化规划进行更新升级,新规划一般建立在以往规划的基础上,并体现出各个时期不同的需求。
第一期规划于1997年开始实施,重点从技术(即硬件、软件和网络连接)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确保教师掌握使用ICT的基本能力。第二期规划于2002年开始实施,以能力建设为目的,把ICT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如机器人和3D身临其境的环境。教育部创立优秀教育机构和研究试点,推进ICT与教育实践的成功整合。相比一期规划,二期规划开支有所减少,因为一期规划需要大量的投资用于购买所需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三期规划起止时间为2009年至2014年。在已经成功实施的前两期信息化规划基础上,教育信息化规划不只局限在试点学校,而是拓展到整个教育系统。第三期规划制定的教育结构和政策,将给教育带来新的思路并形成新的理论。
第三期规划的目标把重点放在了“随时随地学习”上,让学生“通过有效运用ICT培养自我管理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有辨别能力和有责任感的信息技术应用者”。这其中包括3个关键因素,一是学校的领导,能够提供导向,制定远景规划,创造有利的环境;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指导学生;三是包括互联网连接在内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每位学生都可以进入学校和教育部网站的主页。
教育部正在实施多种整合课程,其重点是ICT教育同教与学方面的整合,并满足信息系统支持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原规划的指导思想仍然贯穿于三期规划。教育部起草了实施策略,包括以下5个关键方面。
1.课程、教法和评估
制定一套特定的ICT学习实践,并将其纳入教学大纲;制定学生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为学校搭建对话的网络平台,并为教育部“评选优秀课程教学示范”服务。
2.网络健康课程计划
在公民、道德教育和其他课程里引入ICT;对学生行为模式进行研究;为教师和学校领导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便他们能有效地实施这些课程。
3.专业发展
教育部为教师提供“以实践为基础,塑造目标教学行为的差异化专业发展”。此外,教育部还把重点放在学校非教学人员的职责强化上,以进一步支持ICT与教育的整合。
4.研究与发展
重点放在教学原则和课堂实践上,发展ICT浸入式学习实践,构建多媒体互动数字环境,实施学校教学改革。
基础设施
力争到2011年在所有学校安装光纤电缆,网络连接速度达到100 Mbps;为学生安装可以连通校外的移动设备;制定学校学习管理系统互操作标准。
(二)国家规划的具体内容
标题:《教育信息化第三期规划》
出版年份:2009年
网址:
/cos/?c=/ictconnection/pagetree&func=view&rid=665
(三)私立机构的参与
政府向私立机构咨询来制定教育政策和项目,以满足教育信息化的特定需求。政府与私立机构依照共同的目标制定合作协议。例如,在教育部与微软签订的协议中,由微软提供资源、资金参与教育部相关计划,如“网络健康课程计划”和“专业学习发展计划”。
三、加强ICT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支持
2002年底一期规划结束时,新加坡完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目标。新加坡目前仍然在继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如给学校安装光线电缆以提高上网连接速度,完善移动设备实现“没有墙壁的课堂学习”,并方便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三期规划的一个重要成果。
四、在教学中强化技术应用、改进学生学习
(一)学生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谢汉文博士(Dr. Horn Mun Cheah)表示,“新加坡现有的考试制度很好,所以我们不只注重考试分数,我们更希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在21世纪的竞争力,学生运用ICT加深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就21世纪的学生教育信息化竞争力的评测来说,新加坡还处于起始阶段,但它在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2009年版)中已经做了定义,确定6~16岁学生最基本的ICT使用能力。此标准适用于技能领域,如电脑基本操作、互联网搜索、文字处理、多媒体、电子表格、通讯工具和数据收集工具。此标准强调信息伦理道德和安全法规,教育部目前重点优先项目之一的“网络健康课程计划”适用此标准。此标准参考了ICT国际标准和学校课程实践。标准是通用的,适用于学科领域和课程。
(二)该领域的工作重点及优先发展项目
作为实施策略中5个关键方面之一的网络健康课程计划,教育部已采取了各种方法解决与其相关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明确规定网络健康课程的目的是培养:(1)熟练和高效的计算机使用者;(2)有辨别能力的计算机使用者,能够识别网络内容和来源,避免被人恐吓或成“网瘾”;(3)有道德的计算机使用者,遵守法律准则和道德操守。网络健康课程计划指定在校教师与学校领导为网络健康协调员,把网络健康主题整合到普通课程里,特别是公民课程与道德教育课程(社会科学)。此外,网络健康课程包括学生大使计划,即挑选在校学生作为榜样,接受专门培训并在学校开展同伴教育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网络健康活动,将会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上网习惯”(Cheah 2010a)。相关研究人员执行网络健康研究计划,追踪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上网情况,如学生对网络游戏沉迷。教育部还将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开发教育信息化在线门户网站,方便他们咨询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教育计划中关于交互式数字媒体的研究发展是部级科研项目,由国家研究基金会资助,其目的是把新加坡发展成交互式数字媒体中心,建立新加坡教育品牌(Government of Singapore Website)。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从国家研究基金获得340万美元资助,研究工作主要涵盖以下3个方面:①开发新型交互式数字媒体内容和设备;②了解学生必备的交互式数字媒体读写能力;③研究交互式数字媒体对学生社交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未来学校计划资助小部分学校作为试点,把尖端技术应用于课堂,尝试运用特别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并且采用高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学校与指定的科研队伍一起实施该计划,并得到来自行业合作伙伴的支助。被选作第一期试点的6所学校证明了ICT能成功整合于普通课程,因此也获得了许多资助,其中包括可以聘用4名以上教师所需的经费和相关技术的支持。到2015年,该计划预计拓展到15所学校——约占新加坡所有学校的5%。
此外,每所学校通过学校门户网站与学生和家长共享信息。家长可以在网站上了解课堂活动、作业和其他活动。家长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信息交流与学校沟通,填写相关表格,并阅读有关的活动公告。教育部为所有学校提供教育信息化门户网站路径,但学校可以选择自己的信息系统,只要它符合信息化技术标准。
五、运用ICT增强教师能力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
教育部正在制定ICT专业发展框架,目的是使所有学校员工学会并运用ICT,指导学校成功实施教师教育信息化方案,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评估或问责教师的手段,否则可能导致教师间不必要的焦虑(Cheah 2010b)。教育部并没有制定方案以测试教师运用ICT的能力。但教师至少应达到学生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10)。
(二)该领域的工作重点及优先发展项目
教育部没有制定关于教师运用ICT来实现专业发展的项目。但教师需要访问教育电子坊(Edumall ),该平台是由教育部开发的数字资料库(Edumall Website)。
ICT综合导师计划是教育部推广ICT的成果之一,它使得教师在各自学科领域能够熟练运用ICT来进行教学。ICT导师经过严格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帮助他们的同伴创建和培育学习型社区。ICT导师预计每年在学校至少培训两位教师,同时协助将ICT整合到普通课程中。ICT导师还可以使用教育电子坊,讨论按学科分类的主题。ICT导师将在4年内分阶段接受培训,到2012年每个学校都有4名ICT导师或ICT导师,约占在校教师人数的5%~8%。
六、下一步重点推进的工作
虽然新加坡教育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但教育部把权力下放给学校进行自主办学,要求学校依照教育部认同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如教师的培训时间、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工作经验及任期制度。自评分数是评估学校领导表现的重要因素。调查组大约每5年会核实一次自我评价的结果。
(一)数据系统的投入
教育部还使用学校网络管理系统,即包括学生成绩、学生能力和学生全国性考试分数等数据在内的学校信息率。教师可以利用该门户网站完成行政工作。访问权限仅限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
(二)国家ICT项目政策评估工作
教育部在2009年开始追踪研究学校实施第三期教育信息化规划的情况,以了解取得的进展并不断对其进行调整(NIE Website)。该研究旨在获取有关教师与学生对ICT应用于教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反馈信息。研究方法包括对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ICT领导才能、ICT的运用、自我管理学习和合作学习,研究方法还包括课堂观察、与师生的小组讨论。目前第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集中在方法的论证,然后收集基础的信息,这样可以对学校发展进行长期跟踪。教育部将在国家范围内抽取试验样本。同时,私立机构进行课堂观察和个案研究,并收集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调查问卷。
(三)国家教育信息化指标的数据收集
教育部的目标是到2013年,所有学生能达到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Baseline ICT Standards)。教育部计划抽取20%的学校作为试点,采用任务型、自适应评估等测评方式,于2010年在小学、2011年在中学开始试行测评。此外,学校也将检测本校学生ICT方面的进步,这也是学校领导主要负责的一项任务,但是他们不需要向教育部提交任何正式的责任报告。
教育信息化2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信息化;回顾;战网
信息化教育是今后教育界的必然趋势,凭借着众多优势,信息化教育可以最大化教育效果。
一、概念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在科技的作用下,现代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信息化与智能化。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种技术的推动,而各种技术的发明则离不开人类的活动[1]。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与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教育都是为了构建更美好、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教育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概述。在国内外学者、专家的不断研究作用下,越来越多尝试使用信息化开展学前教育的机构均反馈了出色的成绩。当然从实践结果来看,当前所取得的成绩多为实践经验,缺少理论的深入探讨,鲜有人能够准确定义信息化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概念。目前可以查证的信息化学前教育的内容和理论十分稀少,这一问题使得在开展信息化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严重缺少理论思想的支持。当前比较常用的信息化学前教育理论为:利用信息技术找出适合幼儿成长学习的数字资源,改良当前阶段的学前教育组织、活动、内容,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
(一)利弊研究。自从信息化学前教育提出以后社会各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对于信息化学前教育的讨论声音。一些对信息化学前教育表示支持的学者认为,信息化学前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前教育效率,凭借信息技术中的灵活教育方式和趣味化的教育图片等信息可以最大化幼儿的学习有效性,这无异于是一场幼儿教育的拔高过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掌握是社会发展趋势,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最基础的教育系统同样也要彰显时代的个性。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幼儿教育单调的教学模式,为幼儿呈现立体、多角度、生动、形象、直观的只是内在规律。通过听觉、视觉的外部刺激使幼儿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里完成知识的感知和认同[2]。信息教育虽然时尚,但却有不实用的嫌疑。很多教师对此抱有顾虑,认为信息教育有可能会影响到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性、身体健康能力,对幼儿的情感认知产生负面影响。虽然对学前教育的看法存在争议,不过在教育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还是对信息化学前教育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不管用什么观点去审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时代都已经到来。很多家长对此表示应乐观看待。不过以当前的结果来看,信息化学前教育的价值仍旧没有得以充分体现。
(二)取向研究。信息化学前教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包括学前教育以及信息化教育。前者规定了信息化教育的范围,而后者则界定了学前教育的手段和内容。信息化学前教育的取向应建立在究竟是以信息化学前教育为核心还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其体现的是教育技术和学前教育的主导性、被动性关系。当然从现阶段的资料情况来看,几乎没有1篇内容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
(三)内容研究。学前教育信息化需要站在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分别是信息化角度和学前教育角度。以学前教育角度开展的研究对应的是社会、幼儿园、家庭三者的信息化关系。前者为理论性探讨,后者为实践性应用。以二者的关系、区别进行分析,学前教育信息化内容的核心应介于教育信息化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四)状况研究。当前国内对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实际上是非常匮乏的,总体情况表现为笼统性特点,缺少具体研究和微观研究。以宏观角度得出的情况为,当前国内信息化学前教育水平很低,城乡之间的差异比较巨大,该问题体现的是信息化教育水平与教育地区经济条件有很大关联。不协调的软硬件设施影响了教育有效性。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展望
(一)内涵与定位深造。信息化学前教育是时代、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其关键点在于如何保障信息化方向为正确、合理、科学的。信息化学前教育的定位与内涵是我们当前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的信息化过程和理论问题的方向有着决定性意义。当前研究更多的是站在信息化蔓延学前教育、拓展学前教育的角度,缺少对信息化内化、教育同化的研究。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应当用于推动学前教育,将教育对象特征与学前教育特点作为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二)加大研究比重。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系统,信息化学前教育的理论应当站在学前教育和信息技术两个角度进行。不过因为其本身的实践点发源于学前教育,所以信息化的内化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和主攻方向。尤其是教育组织、教育过程、教育形式、教育目的的研究。
(三)开展生态系统研究。以学前教育本身的特征来看,幼儿正处于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时期,所以不论是文化价值观、习俗、法律还是环境都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幼儿教育本身需要外界环境的大力支持,学前教育系统包括社会、幼儿园以及家庭三大系统。
四、结语
在科技的作用下,学前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种机遇是由信息技术所提供和支撑的,需要展开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研究,才能够发掘其本质和现存问题。只有充分融合了其特性和发展需要,才能够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学前教育信息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孙静。信息化教育背景下0~6岁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师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35-136.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3
根据学校推进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电子白板多的特点,本学期我校主要是以电子白板的应用为主,以“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为研究课题开展工作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从不会使用到会使用、从会使用到应用的转化,逐步凸现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加强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的使用和应用方面的培训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四期次培训,请厂家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并通过教师平时的练习,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电子白板的操作,根据教师的使用情况,学校成立了电子白板示范小组,负责各学科组的辅导工作,为了使全体教师能更好地应用电子白板进行备课、上课,更好地体现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20xx年10月份,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电子白板操作考核,并发放了合格证书。20xx年1月14日至16日,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电子白板应用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其目的是强化教师的应用意识,充分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备课和上课,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要求教师当堂制作和演示课件,演示过程中要体现白板的交互功能。
2、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提高白板的使用技能
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周至少上两节应用白板课,实际上,语、数、英、理、化、生教师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本学期,全校利用电子白板上课达5000节以上。使用率的提高,一方面使教师对电子白板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意识发生了质的转化,即从被动使用转化为主动应用。
二、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在各学科组开展的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说课、备课、上课,评课标准中要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求教师要注重平时资料的积累,期末每人上交了1篇“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的论文。
2、注重与校外各校的联研活动,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
本学期,先后有银川三中,银川十五中,银川景博中学,银川一中,贺兰一中到我校送课42节,并同我校相应学科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送课教师在授课时所展现出来的熟练的白板应用技能,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我校教师应用电子白板的积极性。
三、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共享工作
教育信息化范文4
或正在被跨越,“无边界教育” 成为一个用来描述教
育中的一些新出现的变革和特征的重要名词。无边
界教育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开放、共享、无处不在的
无边界特性,更重要的是,作为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
的一种预期, 无边界教育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模
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空间和时间上的边界,形成
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中,
教育和技术得以彼此“消融”,这对于解决教育和技
术“两张皮”的现象,促进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无边界教育理念在教育信
息化行动框架中的实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无边界教育
所谓“无边界教育”,是指跨越常规的时间和地
域界线所提供的教育。[1]1998 年,澳大利亚学者斯图
亚特·坎宁安等人在其所编著的《新媒体与无边界
教育:评全球媒体网络和高等教育相结合》一书中
首次使用“无边界教育”这一概念,即指传统高等教
育机构、公司、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利用现代媒体网
络、通信和信息技术向跨地区所提供的教育与培
训。[2]2000 年,澳大利亚教育部再次组织研究人员专
门对公司大学和虚拟大学可能带来的挑战展开研
究, 出版了第二本有关无边界教育的专著———《无
边界教育事业》。该书对原有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
拓展,即包括各种新型教育提供者所提供的远程教
育,也包括各种新出现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如公
司大学、虚拟大学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所提供的
其他教育活动。[3]同年,英国大学副校长与院长委员
会(CVCP)和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HEFCE)
联合发表了题为《无边界教育事业:英国观点》的研
究报告,指出“无边界”一词意味着“跨越或潜在地
跨越高等教育(不论是地理的还是概念的)传统边
界的那些发展”。[4]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无边界教育” 意味着打
破传统教育中的种种边界,既包括跨越国家、地域、
组织边界的各种教育合作, 也包括跨越正规学校教
育和非正规学校教育界限的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使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多种方式接受自己需
要的教育。当然,作为“无边界”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
用,“无边界”仅仅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其本质的内涵
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进而形成理解、共存的
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教育。显然,这
是当前强调公平、质量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理念的具
体体现,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蓝图,也是全球化
和信息化背景下整个教育发展的新愿景。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教育主体的多样性: 提供教育的主体不再限于
学校甚至教育系统内部,社区学习、在线教育、职后
教育等非正式学习形式涌现,学生可以学习本校、其
他学校、其他地区学校以及其他国家的学校甚至其
他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
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正如伦敦大学校外课程网
站所言,“如果你不能来伦敦大学学习, 那么伦敦大
学就来到你身边”。教育资源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实
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和交流, 各个教育机构不仅
可以向全球范围内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还可以通
过共享各自的优质资源和特色课程实现教育资源的
增值。
教育方式的开放性:网络使得学习可以以随时、
随地、随需的方式进行,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学生可
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国家、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习
变得更加自主,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需要选择时间、地点和内容;优质教育资源受
益面扩大, 网络大大降低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成
本,特别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免费公开
课的推广,使更多发展中国家、贫穷家庭孩子获得了
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以无边界教育构建教育
信息化发展图景的动因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教育和技术相互“适应”直至
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教育对技术的适应,也包
括技术对教育的适应。“无边界教育”概念的提出不
仅源于技术的驱动,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则是其
内在的动因。
(一)无边界教育是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的应然图景
教育公平化、均衡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信息技术由于无时空和主体限制优势, 为实现资源
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理想
的支持,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
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内在要求。笔者曾在《以信
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一文中
构想了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
学” 的教育图景: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模型
(可以由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学习行为等构成),学
生不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策略, 还可以根
据自己的喜好和发展愿望来选择甚至构建适合自己
个性的课程, 而无需关心课程究竟来自哪个学校或
什么地方。[5]根据前面对无边界教育特征的分析,无
边界教育无疑成为上述教育理想的应然图景。
(二)无边界教育是信息时代学校从竞争走向合
作的必然形态
竞争与合作是学校发展的两类基本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学校主要以竞争作为价值导
向和运行机制。竞争冲击、消解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
制和平均主义,激发了学校组织活力,提高了教育效
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竞争
的学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发展目标的功
利性,加剧了校际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也降低了教
育资源的生成和配置效率。[6]这同样表现在教育信息
化领域: 信息化被当作学校提高内部绩效和争夺优
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 成为教育部门或学校教育
功能的数字化复制,计算机数量、资源总量、教师掌
握信息技术技能程度等显性建设成果成为衡量区域
或学校教育信息化成就的主要指标, 这在很大程度
上加剧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高投入低产
出等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将教育从封闭、集权
化的体系中拓展出来, 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
术的无时空、主体限制优势,获得更优的个性化发展
服务,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品质,显然这不是任何一所
学校、一个教师所能实现的。这需要学校既要注重培
育自身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也要注重学校外部资
源的挖掘,通过合作伙伴或联盟的方式,扩大内外资
源的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这种以双赢甚
至多赢为目标,以特色或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以合
作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支撑所构成的教育新格局,
正是无边界教育的表现形态。
(三)无边界教育促使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
正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
付海燕在主题为“无边界学习”的新加坡“2010 年教
育大会”上的演讲中所指出,“无边界世界”受到两个
关键力量的驱动———全球化和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
断变革。对于个体而言,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年
青一代的思维方式、吸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这为教
育者带来严峻挑战, 迫切需要对教育内涵进行彻底
反思。[7]作为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无边界世界”的
具体表现,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无
边界教育的发展, 并为无边界教育的实际推广提供
了现实可能性。反过来,无边界教育意味着教育不能
也不可能再是教材和教师所构成的知识体系的传
播,而是要直面不确定的世界和未来,充分利用网络与通信技术, 培养学生应对不断变化和无法预知的
世界以及不确定的未来的能力。将无边界教育理念
引入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 有利于引导学界和实践
者从教育的视角审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念, 构建
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从而引领教育信
息化的深入发展。
三、基于无边界原理的教育
信息化发展行动框架
(一)确立理解共存的“大教育”愿景
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最深刻的影响不在于
手段的信息化, 而在于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
变化,使教育不再受主体、时空和区域的限制,人人
都有机会获得教育的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
能,使教育的观念、体制、教学体系等产生全方位的
体制性变革。基于无边界原理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
标是建成无区域、行业、部门、时空界限的数字教育
服务共同体和终身教育体系,[8] 即没有学校限制、行
业限制、受教育时间限制的“大教育”体系,包括:
一是跨越主体边界的教育共同体。将学习者置
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中心位置, 从学习者的个性化需
求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一种基于核心文
化和优质资源的合作联盟,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增
值, 学生从基于某个学校为主的学习转向基于伙伴
或联盟的学习。这就不但需要学校和教师具有优势
和特色,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需要通过合作伙
伴或联盟的形式,挖掘和提升外部教育资源的效益,
同时激发自身创新的动力, 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服
务能力。这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跨越没有时空边界的国际视野和终身教育
体系。教育要直面复杂、多变、冲突的全球化环境,以
及不可预见的未来世界, 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信
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共事能力
为核心的未来教学, 为学生适应全球化和未来奠定
坚实的基础。
当然,教育在奔向“无边界”的进程中,必将有来
自不同学校、组织和国家的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以及
不同的传统, 要求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有育人的专业
能力,还要有宽广的文化视野,理解、欣赏不同的文
化和传统,形成社会共育而不害的包容、共存的“大
教育”环境。
(二)构建求同存异的优质教育资源“大服务”体
系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校际配置的不均衡性,
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匮乏是无边界教育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动因。如前所述,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是
无边界教育的特征之一。教育信息化通过网络实现
不受地理位置和主体限制的服务功能, 形成一个需
求个性化、资源协同化和角色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聚
合与供应系统———无边界教育联盟。无边界教育的
形成和良性运行必须有赖于资源的互补和整合,不
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通过
互补和整合进行重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
的价值增值,进而形成一个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体系。
因此,这个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
服务”体系:
就资源的类型而言,既包括如教师、教学场地、
教学设备等有形的资源,也包括如教育理念、文化、
经验等无形的资源。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
不断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学
习终端的易用性和普适性不断增强, 为各类教育资
源的共享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
从资源体系的层次来看, 由于资源必须和教与
学的活动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其应有的教育效益,因
此从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应根据各类资源与教、
学活动的关系,形成一个以基础设施、设备和各种应
用系统为支撑,以优秀教师和特色资源为主体,以课
程资源为载体的层级框架。
从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来看, 求同存异是
实现无边界教育联盟中资源交流和共享的前提。
“同”是共同的目标和统一的规范,前者指通过合作
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互补和协同, 为学习者提供个
性化的教育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后者是
基于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元数据规范, 在此基础上实
现跨平台、跨应用的资源共享;“异”是指资源提供者
本身的特色和优势, 资源共享既非简单的“填平补
齐”,也不是模仿复制,而是通过鼓励资源的多样化
存在和保持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形成资源动态优化
的良性发展机制。强调求同存异的原则,促使教育部
门和学校突破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教育资源建设思
路, 走以有效求生存、以优质求发展的资源建设之
路, 这有利于解决当前教育资源结构性匮乏的现实
问题。
(三)建立高效互连的“大平台”系统
由于教育主体的多样性, 以及各自的特色和优
势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需求和教育服务资源。在
相对封闭、集权的教育体系中,各学校、区域可以通
过一个个平台、网站的形式提供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的教育服务。但在无边界教育理念下,来自不同主体
的教育服务需要跨越不同组织、区域甚至国界,借助
信息技术形成教育服务联盟。作为一种结构松散、自
发的合作关系,提供教育服务、信息服务的无边界教
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公共服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