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范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8261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范文(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第一篇】

7月1日,20xx年湘乡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在潭市镇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一年来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任务。湘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郭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文华良主持会议。

湘乡市自20xx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先后组织了496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层开展科技创业和医疗服务,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农业进步、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20xx年,科技局努力增强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一手抓科技攻关与示范,一手抓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原有水稻经作、畜牧水产、林业果木和医卫服务四个团队的基础上,全市组建22个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下派科技特派员385名,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1名,湘潭市级xx名,本级368名。团队累计举办专题讲座20多次,研讨共性技术课题47个,特派员共计引进新品种52个,推广新技术66项,争取项目引导资金700余万元。湘乡市被评为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当天,湘乡市科技特派员首先来到湘乡市潭市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强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场观摩。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潭市镇、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卫生局、科技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先后发言,表示对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会议还宣读了《关于表彰20xx年度湘乡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科技特派员的通报》。

郭兰在讲话中指出,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施科技项目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产业团队彰显了机制创新的优势;乡镇工作站促进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纵深发展;对口支援增强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创业服务培养了一批致富能手。

就下阶段工作,郭兰要求,要明确任务,完善制度,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水平。以构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为契入,培育地方优势主导产业;以科技特派员带教帮扶为推动,大力培养农村科技人才队伍;以提高创新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以湘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实效。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考核;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深入联系群众,真情服务,为湘乡市实现率先统筹城乡发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幸福湘乡进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直各相关单位和各乡镇办事处负责人、科技专干、市级科技特派员、农业类新派驻单位的负责人、先进单位代表、先进个人和优秀科技特派员参加会议。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第二篇】

20xx——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实施了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活动,为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年来,在市科技局、农业局的正确指导下,在黎少、太平、罗镜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着力提高区域农民增收为主线,精心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为重点。紧紧围绕三地水果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规模优势,加强科管,提高经济效益,培育企业+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建立水果产业发展的专业示范片。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太平、罗镜镇位于xx市南部,黎少镇位于xx市西部,均属于xx市农业生产重要区域,三镇宜林山地面积约30万亩,其中水果面积占5万亩,水果新建园万亩。均属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地区。他们先后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修筑通硬底化乡、村道路100多公里。从1997年开始栽植水果良种后三镇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有水果园面积6万多亩,占三地宜林总面积的20%,已有4万多亩进入挂果期。副业各项人均收入1000多元,水果业已作为经济增长点纳入这些地区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为此今后我们还需在扩种、科管、防虫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1、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以建设无公害优质良种果园为己任,确保示范片水果业发展。去年初我所科技特派员分别到相关镇协助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制定水果科管工作年历。精心抓好产业布局,规范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分别会同当地主管农业的干部召开基层党员干部会议2次,群众大会1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广泛宣传水果生产的良好机遇,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种果积极性。

2、以提效增收为目标,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建园、科管、防虫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技术员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多份,科技图书200多本。使群众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到产业经营上来。

3、以水果科管为重点,引进实用新技术,20xx年开始重点引进了由福建农科院生产的捕食螨应用于柑橘的主要虫害—红蜘蛛、锈蜘蛛的防治,形成一套成熟可行的柑橘病虫综合生物防治技术,近两年通过我们加大推广力度,该三镇的沙糖桔、黄帝柑、荔枝、龙眼主产区90%果农均采用了释放捕食螨防治应用技术,每年都以一百多户、3000多亩的速度递增,从而减少了果园化学农药有使用,大量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使该三地的水果真正达到了无公害、优质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应用该项技术,每年每亩可节省农药及人工费500—1000元,也大大提高了优等果率,据粗算每亩约增收3000元;确保了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4、实行多元化的立体种养结合,增强果农的抗风险能力。由于近年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农资价格不断上升、工人工资持续上涨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单一种植风险增大,在果场增加养殖项目,利用养鸡养猪建沼气池,为果树提高优质有机肥,这样既解决了果树的用肥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养殖排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增强了果农水果生产、经营抗风险能力。通过我所科技特派员的大力宣传,现在已有五成的果农采用了这种种养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实施该种模式后,三地的水果产值均有了较大提高。

5、积极引导果农应用正确的栽培技术,纠正他们错误的做法,深入各果场认真细致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丰富果农的农业科技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沿着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进行生产经营,使三地的果农能持续增产增收,带动市内、市外周边的水果生产经营向技术型产业转型。

6、我所结合实际,分别在相关镇组建了农民水果技术服务协会,认真落实水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确保水果经营、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对推进农业生产,促进水果产品协会和科技特派员工程的一体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了良好的整体效益。我所积极处理好水果产品协会与科技特派员工程之间的关系,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同时,加强农产品协会管理,统筹兼顾,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使现代化的科技意识与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产业化与市场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三年来水果科管工作体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就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讲解科管技术,群众对水果栽植建园有了充分认识,愿意在栽植建园上投资,在黎少、太平、罗镜三镇实施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已初步形成。

四、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水果产业起步晚、发展还比较缓慢,规模小,相当部分果场的果树还未进入挂果期,单位面积效益比较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的大多是上年纪缺少技术的劳动力。加之资金短缺,要达到全面科学经营管理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群众受小农意识的束缚,还未从农耕经营模式上转变过来,形成干部心热群众冷的现象。要从“粮农’’转为“果农”还需一定的时间。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1、理清水果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宣传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加强技术培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技术协会服务,向水果产业大村奋斗。

2、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根据市政府发展规划并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十万亩水果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在各级部门争取资金、种苗、农药、化肥等物资和技术的支持。

3、通过镇委镇政府加强村级产业发展的领导,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拟在村一级成立水果产业领导小组,组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思路,建立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把政府、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政府引导、政策协调、企业带动、协会促动、科技推动的工作格局,加大对水果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和服务水果产业建设。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第三篇】

这个20XX年,我很荣幸被选为驻黄湾镇科技特派员,过去的一年任期内,在市科技局的关心与帮助下,我严格按照科技特派员的要求,在适当安排自己在供电局原有的工作后,全力履行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强化科技服务意识。认真负责地开展各项科技扶贫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积极开展调研

黄湾镇属于我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发展农林水果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由于农业设施基础条件差,生产技术水平低,商品意识和科技意识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入驻黄湾镇以后,为收集镇里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我就马上深入黄湾镇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对镇总体现状的介绍,通过接触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反复与当地的干部和农户座谈交流,对黄湾镇的农业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了解了乡里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地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果蔬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了一系列初步的建议和思路。

二、依托科技项目、协助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为充分发挥黄湾镇农林水果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20XX年,利用海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机会,向市科技局申报了“葡萄大棚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课题,市科技局予以立项,为本项目的研究开展奠定了基础。

课题经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后,课题组及时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商讨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明确课题责任分工,以形成良好的协作机构。课题组还定期召开协调交流会,检查各自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共商解决良策,确保课题正常运作。

课题组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试验和生产示范基地,逐步开展了与葡萄栽培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提出了一系列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季节茬口的安排、播期安排、定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培训、田间指导、发放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户种植水平,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

通过栽培试验和研究,项目组基本上掌握一套葡萄栽培的原理和技术,摸索出了一套该品种的生长习性、园地选择、土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与措施。该项目引进的品种具有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易栽培的特点,解决了葡萄生产上市集中、不耐储藏、不耐运输的问题,达到果实提早上市20~60天或延迟上市60天的目标,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减少了葡萄在开花授粉期间遭受低温、降雨及大风危害,通过对大棚内温度湿度及合理适度的水肥管理解决坐果不良、产量不稳定的问题,从品质和产量上实现提升,其产量可达1500~20XXKg/亩,产值可达3万元/亩以上。

通过对该品种种植基地进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有利于黄湾镇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

从农业从业人员现状看,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其基本素质已与现代农业很不相适应。他们接受运用农业新技术、新科学的能力较差,与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不相适应;市场意识、商品意识薄弱,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开展农民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十分重要。

下派期间,本人积极协助项目承担单位,陆续开展了葡萄、草莓等果蔬种植技术指导,这些工作一方面给农村农业产业加强科技指导,提高农户的素质,另一方面增加了科研院所与农村的合作机会,提高了科技人员的业务和服务水平。

此外,还积极把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传播到农村,传播给农民,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树立大农业和创新意识,帮助农户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水果品牌,为农产品的效益转化提供平台。

四、配合农办工作,提高农业整体水平

黄湾镇的农业产业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差,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意思差,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专业合作组织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刻不容缓,本人开展工作以来,配合农办工作,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深入田间指导,丰富农民科技知识,帮助村里种植大户和产业带头人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另外,想方设法为黄湾镇引进一些特色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深感科技特派员是一项综复杂的技术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任务,一个挑战、一个机遇,是我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加油站”。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接下来我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把下一步的工作做好。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第四篇】

我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自20xx年从试点、扩大试点到全面推广,历时七年,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工作基础不断强化,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以人为本、分类指导、探索理论、注重实效”的新疆模式,促进了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进展情况及目前的现状

(一)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稳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

1.试点阶段:在探索中逐步推进(2002年6月~2004年3月)。2002年6月,我区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组织部、农办、财政厅、科技厅、人事厅、发改委、经贸委、农业厅、林业厅、畜牧厅、农科院、畜科院、林科院等13个部门组成的“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科技厅设立了办公室,首先在昌吉州选择了昌吉、阜康、吉木萨尔三个县市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2004年2月,分别在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决定扩大试点范围。

2.扩大阶段:健全政策体系,开展理论探索,进行分类指导(2004年4月~2007年1月)。2004年4月,自治区决定在昌吉州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随后,在吐鲁番、哈密、巴州、阿克苏、喀什、博州、伊犁、阿勒泰、塔城等9个地州的27个县市也相继启动了试点工作。2005年,又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与科技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把和田地区的于田、墨玉两县纳入试点范围。在自治区试点的同时,各地州也选择部分县市自行开展试点工作。2005年6月,科技厅会同财政厅制定了《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建立并开通了新疆科技特派员网站,组织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调研,完成了“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政策支持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课题。2006年9月,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与长效机制探索”项目正式启动,我区被确定为项目实施的重点省区。

3.推行阶段:完善体制机制(2007年2月至今)。2007年3月,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疆13个地州的86个县市区全面推行。2009年5月,又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截至目前,全疆共有2353名科技特派员和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科院、昌吉农职院、巴州农科所等4个法人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初步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2353名个人科技特派员中,汉族1187名,维吾尔族775名,哈萨克族235名,蒙古族51名,回族43名,其它民族62名;大专以上学历1839名,中专及以下514名;专业技术人员1981名,农民技术员149名,大学生95名,复转军人26名,企业人员102名。全区50%的县市都有外聘科技特派员。这些外聘科技特派员来自山东、福建等内地的71名,来自自治区科研院所、高校的158名,来自地州研究和推广类单位的142名。

(二)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发展

为了保障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顺利推行,自治区科技厅与财政厅共同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用于安排科技特派员创业启动项目、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培训、服务、表彰奖励等。2003年安排专项经费400万元,2004年起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0万元,截止2008年底,累计安排财政经费2900万元,引导地州、县市累计投入资金4140万元。全区安排科技特派员项目1803项,其中自治区安排853项,地州523项,县市427项。此外,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无偿资助项目35个,无偿资助经费106万元。

(三)加强科技培训交流,辐射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自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围绕粮食、棉花、林果、畜牧业以及设施农业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组织了6期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培训科技特派员709名;组织地县主管领导、科技特派员及相关管理人员50余人到福建、宁夏、山东等省区考察交流。同时,对广大农民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田间指导。截至2008年底,全区科技特派员累计引进优良品种3298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085项,培训农牧民419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71万份。仅2008年,科技特派员服务的村(场)就达3989个,约占全区村(场)总数的%。科技特派员驻点村的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达%,直接服务农户33万户,辐射带动48万余户农民。

(四)表彰先进与宣传典型,科技特派员社会影响力迅速提高

我区科技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作为工作重点。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办公室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截至目前表彰“十佳”科技特派员30名,优秀科技特派员97名,先进集体28个。建立新疆科技特派员网站,编印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文件汇编,出版《科技特派员的故事》一书,拍摄“科技特派员在农村”专题片,编发科技特派员工作简报,以及在《新疆日报》、《新疆科技报》、《新疆经济报》、新疆电视台等主要媒体上开辟科技特派员专版(专栏),向全社会介绍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科学内涵和相关政策,宣传科技特派员的成功经验及典型事迹,扩大了科技特派员的社会影响力。

二、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和树立政府的形象等方面,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优化,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始终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机制体制,把科技、资金、管理等创新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有效配置,显著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了新途径。

发挥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创新意识及主导作用,科技特派员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针对农民的科技需求和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指导培训、推广咨询,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转化效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广大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民的劳动技能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经营管理和闯市场的经验更加丰富。

仅2008年推广新技术712项、新品种749个,建立香梨、棉花、蔬菜、庭院经济、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等934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面积达100余万亩,项目区农户普遍掌握了1~2门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企业69个,承包或租赁土地万亩,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吐鲁番市科技特派员克依木·玉拉音(吐鲁番市农业局副局长)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解决了无核白葡萄保鲜运输问题。通过冷藏保鲜,葡萄售价由原来的每公斤2元提高到6元。同时,克依木·玉拉音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聘请了40余名技术员指导农民按标准种植葡萄。春季,企业将农资赊欠给农民,到秋季收购葡萄时农民以产品抵偿农资,既解决了企业葡萄来源的问题,又让农民的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现在他每年冷藏销售葡萄上万吨,直接带动农户3000余户。吐鲁番地区有关部门多次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他的做法。

(二)逐步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双赢” 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广,“供求对接、双向选择”机制的形成,把许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城市科技人员和劳动力吸引到农村从事科技创业和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培训等方式,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壮大了农村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了农村人力资源结构,缩小了人力资源分布的城乡差别,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收入获得了显著提高,科技特派员也获得了收益,实现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的互惠双赢。

在564名创业型和有偿服务型科技特派员中,%的个人收入都有所增加。其中,年收入增加额小于5000元的科技特派员占科技特派员总数的%,年收入增加额介于5000~10000元的科技特派员占%,年收入增加额10000元以上的科技特派员占%。

福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周勤2005年任科技特派员后,带领8名科技特派员办起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与农民签订“保姆”式技术服务合同,提供农资信息、病虫害防治、技术跟踪服务。并结合福海县阿尔达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当年周勤获利万元,其他8位科技特派员人均获利5000余元。

(三)培育了多元化的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提高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水平

科技特派员将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经营方式、有效的组织模式等现代企业制度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影响改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协会以及中介组织等方式与农民结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这对培育和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市场主体,对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家庭经营进行组织制度创新,对增强农户进入市场的集合能力、交易能力和风险抗衡实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推广联户经营、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物流等科技特派员企业及中介机构。同时促进了农村经营主体在生产资料供应、标准化生产、技术支持、资金融通、市场交易、信息沟通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水平。

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科技特派员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科技特派员协会150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73个;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企业69个,企业总资产规模3003万元。

托克逊县科技特派员王艳,牵头组织8名不同专业的科技特派员,组建了股份制企业,大力推广瓜棉套作、连栋大棚和蔬菜嫁接栽培技术,实施订单农业、发展农民经济带头人,成为带动当地农民依靠科技闯市场的牵头企业。该企业每年推广精品哈密瓜上千亩,并申请了“天山情”商标,建立了托克逊县第一个冷藏保鲜库,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四)提升了县市科技工作的实力和地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针对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科技瓶颈和障碍因素,面向农村生产第一线、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科技成果引入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和有效抓手,为破解“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显著增强了农村科技工作的活力,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基层广大的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改革的成果。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广泛支持,提高了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在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乌苏市根据农业产业化布局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派得力科技特派员进驻乡村,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打造品牌、用品牌占领市场。创建了“巴海”牌蔬菜、“巴音沟”牌阿魏菇、“四棵树”牌大米、“杞红”牌枸杞鸡蛋、“车排子”牌棉花、“乌苏1号”无芒雀麦等一系列品牌产品。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了科技特派员的威信和科技工作成就的显示度。目前该市有6名科技特派员被提拔为副乡(镇)长。

(五)形成了农村科技扶贫长效机制,增强了农村贫困群体致富能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设立的“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与长效机制探索”项目在我区实施三年以来,通过给科技特派员无偿资助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农村弱势群体和妇女的劳动技能,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强了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与服务的能力。通过实施undp合作项目,健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体系,完善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政策支持体系,提高了科技管理人员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的业务水平,创新了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提高了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消除或减缓贫困、促进农牧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审计专家克瑞斯·罗纳德先生来到项目点检查后,对项目执行情况和实施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该项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三方参加的项目审评中得到高度评价。我区undp合作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不仅为我国贫困地区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了成功范例,而且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截至2008年底,项目区内受益农民共计5466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户数2552户。受益贫困人口数(低收入)为1199人,占受益总人数的22%,项目区贫困人口比2005年减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98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