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实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实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一篇】
1.完善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对贫困人口(含已脱贫人员)中的患病人口逐户分类建档,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就医信息精准管理,对贫困人口逐户进行摸排,建立了xx县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台帐。进一步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制度,优先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今年1-10月共免收贫困人口一般诊疗费9988人次,免收金额93826元;免收贫困人口住院院内会诊费676人次,免收金额9847元;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36人,免收金额元;免费开展贫困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54人;开展免费巡回医疗服务13920人次;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042人次;免费提供妇幼保健服务8651人次。
2.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省、县财政按一档缴费标准给予全额代缴,共计代缴贫困人口基本医保万人,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0%。共投入资金万元,其中省级资金万元,县财政资金万元。
3.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贫困人口共计签约13576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100%。各乡镇组成了由县级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护士、乡村医生构成的签约团队,走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作了家庭医生签约联系卡发放到签约群众手中。通过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按照“无病防病、有病管理”的原则,使居民获得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和转诊预约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综合、连续、便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引导居民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4.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费用控制政策。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首诊责任,规范逐级转诊、双向转诊,严格控制对贫困患者使用自费药械、贵重药品和进口高值耗材,严格掌握出入院指征,坚决防止住院标准过宽,门诊患者串换升格住院治疗、压床治疗、挂床住院等不合理医疗和违规行为,产生的所有不合规医疗费用全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公示制度,广泛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监督,公示覆盖率达到100%。
(二)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
1.做好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工作。按照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期内每人免费健康体检1次的目标,组织好今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工作。目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抓紧实施,今年已体检贫困人口2767人,累计已体检贫困人口9412人。
2.扎实开展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常住居民332700人,在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29716人,建档率%;发放各类基本公共卫生宣传资料万余份,播放音像宣传2900余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24次,接受咨询人数8700余人。规范管理新生儿1638人,孕产妇1598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24046人,管理高血压患者26053人,管理糖尿病患者10057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26人,管理肺结核患者101人。
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全县各网络直报单位网络直报率100%。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上;强化疫情监测研判、预警预测和慢性非传染病监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和聚集性疫情发生。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代表四川省迎接国家血防检查获得了好评。按要求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防治肇事肇祸发生。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按进度有序推进各项防控开展。加强以结核病为重点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4.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五进五讲”(进村庄、进学校、进家庭、进夜校、进电视广播,讲卫生习惯、讲疾病预防、讲看病就医、讲减免政策、讲自我保健)活动,健康教育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100%,健康教育村级活动开展率达100%,实现户户有一个健康明白人,村村有健康教育阵地和健康管理员,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二篇】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局、台负总责,深入宝樟村调研,定期研究解决“双到”工作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局、台领导班子成员轮流进驻(每季度至少要到定点帮扶村一次),检查指导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扶贫和党建工作帮扶小组要做到每周下村一次以上,每月参加一次村党支部生活会,每季度与定点帮扶村共同研究一次扶贫开发工作和党建工作。同时,要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巩固村集体经济。拟于明年投入资金4万元,落实种植基地项目,使该村集体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三是加大脱贫力度。利用山区优势,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增加收入;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贫困户家庭成员的素质,确保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力争做到转移一户、脱贫一户。
四是要抓好督促检查。局、台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到xx年,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三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实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扶贫户基本情况。
我局对口扶贫xx村,扶贫户数xx户,人口xx人,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济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x年,区委按照上级要求决定实施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区审计局、街道等单位进驻xx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推进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拟定扶贫项目建设。
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扶贫对象的意见,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局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对象实际情况和愿望,初步拟定了扶贫项目。
3、强化理论,精心组织,开展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实用人才培训。
为进一步贯彻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要求,结合我区乡村旅游实际,区全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实用人才培训班隆重举行。会议邀请到教授重点就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与方向、乡村酒店管理作精彩演讲。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区各乡镇(街道)、各旅游企业、农家乐业主共计140余人参加培训。
三、存在问题。
发展旅游必须具备许多配套条件,与社会各行业密切相关,并有赖于相关行业的支持,缺少了这种支持,旅游将难以健康发展。缺乏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较为偏辟,因此,资金问题、旅游资源存在较大问题。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局将以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带领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乡村旅游发展,以旅游收入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四篇】
局、台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上级领导讲话精神,认识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揭阳市委市政府近期的一项中心工作。为了加强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由二个单位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开发的督促、协调和指导工作,抽调责任心强、素质高、富有群众工作经验的两名干部到宝樟村驻点。同时,形成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每次会议均形成纪要严格执行。
为制定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年初组成二个调研组,分别以市文广新局局长李锡安同志和揭阳广播电视台台长林奠明同志为组长,深入宝樟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调研组走村串户,调查村情、听取民意,摸清家底,共商帮扶大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揭阳市文广新局、揭阳广播电视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定点帮扶规划方案》和《贫困户资料手册》。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工作要求。确定帮扶贫困户72户,其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救济户1户;有劳动发展能力通过帮扶能够脱贫的贫困户71户。采取1户贫困户由1名挂钩责任人挂扶的方法,分类落实帮扶责任。其中,24户由市文广新局机关各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挂扶、48户由揭阳广播电视台科级以上干部挂扶。明确了局长、台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挂扶的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并制定了《揭阳市文广新局、揭阳广播电视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督查制度》,切实加强督查,力争通过三年的帮扶,使宝樟村及贫困户实现“六有”和“八个确保”工作目标。
与此同时,局、台扶贫办还将核实的贫困户、帮扶措施、挂扶干部等在村委会中进行张榜公布,确保了扶贫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为营造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氛围,落实帮扶责任,年初我们组织了市文广新局和揭阳广播电台的挂扶领导和干部70多人在宝樟村召开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动员大会,局、台主要领导作了动员讲话,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调动了挂扶干部和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后,各挂扶干部开展了“结对认亲”活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商谈发展意向和措施等,并向每户贫困户送上慰问金以及油和米。
今年以来,局、台两个单位结合部署年度工作实际,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召开联系会议专门研究了扶贫计划,特别是扶贫资金的筹措,做到与业务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据统计,局、台主要负责人一年来到挂扶村、户指导和检查督促帮扶项目资金落实和实施工作4次;驻村干部为全脱产驻村工作,派出的帮扶责任人每年到挂扶村、户指导和落实帮扶措施累计均不少于3个月。
(二)多措并举,着力解决贫困难题。
局、台各挂扶责任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摸清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找出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表、镇有册,并实行电脑管理。制定了帮扶每一户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脱贫的产业发展、培训转移等有效的帮扶措施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间。经局、台领导多次研究,提出采取“总体推进、一户一法”的思路开展工作,积极谋划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我们专门聘请专家,为宝樟村民举办了农技知识培训班,定期对宝樟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电工、厨师、计算机等技术培训,力求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同时,通过发放农技资料、光碟等方式开展自助培训,不断提高在家务农的贫困农户种养技术能力。据统计,一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52人次,输出劳动力12人。
二是加强对种、养技术指导和管理,我们引进适宜当地的良种良法(主要有良种青梅、青竹和良种猪、鸡鸭等)进行推广,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确保贫困农户收入逐步增长。
三是推进危房改造工程。扶持动员在册贫困户进行泥砖房改造,今年投资10000多元对4户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确保宝樟村所有贫困户住房安全。
四是确保饮水安全。据调查,宝樟村由于地处山区,地下水质良好,村民多挖井取水饮用,今年有3户因为摇井损坏无法正常饮水,我们分别资助500元帮助其重挖摇井,确保饮上安全水。
五是落实医疗和社会保障。动员所有在册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宝樟村xx年参保率达到100%,使全体村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对残疾人、孤儿、五保户、军烈属等实行政府救助原则,已将4名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低保对象范畴,保障其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一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手段帮助贫困户学习技术、发展经济、减轻生活压力,共有21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其中,16户人均收入达到2501元-3000元,4户达到3001元-3500元,1户达到3500元以上。
(三)落实资金,着力帮扶集体事业。
据调查,宝樟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收入只有900元/年(含承包款),村的公共事业建设比较滞后。为解决这个突出问题,我们采取实施具体可行的“造血”帮扶项目,稳步推进帮扶工作。
一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动员村民在春耕秋种的季节集体出力对灌溉渠道进行全面清淤,解决农田失灌问题。我们还积极向上级申报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和提高粮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切实改善宝樟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建设“造血”项目。通过建立种植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今年已投入资金3万元扶持村委会建立种植基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改善办公教学条件。投入1万多元对村委会办公楼前的泥土地面进行了硬化,切实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筹措5万多元元对宝樟村小学的门窗、教室等进行了整修,还配备了学校图书室,浇灌水泥球场,解决了宝樟村小学100多名师生期盼已久的心愿,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四是修建村入口水泥路。为解决宝樟村入口至学校的土路崎岖问题,投入20多万元对该路段进行硬化,该项目已开工建设,月底前将全面完成。目前,镇到村公路实现了硬底化,自然村通机耕路。五是各项公共事业齐头并进。全村实现了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据统计,一年来,我们对宝樟村集体事业的投入近30万元,不但壮大了该村集体经济,也大大改善了该村村容村貌。
(四)统筹兼顾,着力协助党建工作。
根据中共揭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切实做好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在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同时,坚持统筹兼顾,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基层党建,以扶贫带动党建,以党建促进扶贫,切实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做好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成立了党建帮扶小组,选派了优秀的驻村干部。党建帮扶小组和驻村干部紧紧围绕农村党组织实现“五好”目标。
二是积极配合船埔镇委镇政府培养村的后备干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三是及时了解村情民意和社会动态,排查和调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营造了安定和谐环境。
四是加强村址建设,投资1万多元帮助村委会对村址门前进行水泥硬底化、购买办公用具等,改善村干部办公条件。增设宣传栏,协助村委加强党务、村务公开,促进组织生活阵地建设。完善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委员会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自治行为。目前,宝樟村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村民自治各项制度健全,村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五有”,党的基层组织得到进一步强化。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五篇】
我州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指引,围绕贯彻落实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实施双轮驱动、推动综合扶贫”发展战略,以推进恩施龙凤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全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亿元,减少贫困人口x万人。
(一)加强政策学习,不断强化扶贫攻坚工作认识。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恩施州贯彻落实xx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等重要文件,并多次召开各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扶贫开发规划,把扶贫开发作为行业和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深入贯彻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细化推进措施,推进扶贫工作上新台阶。三是扎实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州扶贫系统开展“学习贯彻,争创扶贫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方案》,将党的精神,、考察扶贫工作时的系列指示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先后邀请原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福春、州检察院检察长吴忠良在全州扶贫系统会议上作了题为《学习阜平讲话精神,努力开创全州扶贫工作新局面》和《倡导公正廉洁,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专题辅导报告。11月,组织全州20xx年127个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培训期间认真听取了省扶贫办杨朝中主任《强化问题导向,推行精细管理,切实加大整村推进工作落实力度》的专题授课。
(二)科学编制新阶段扶贫攻坚规划。组织力量编制完成《县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xx-20xx年)》、《山片区产业扶贫实施规划(20xx-20xx年)》。通过编制县市扶贫攻坚规划,全州有2497个项目近3000亿资金计划进入了省级规划笼子。与此同时,协调州直相关行业部门开展部门扶贫规划编制,谋划山片区建设项目964个,项目投资总额570多亿元,争取支援资金75亿多元。
(三)扎实推进专项扶贫工作。中央、省共投入我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含:扶贫部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亿元,发改部门以工代赈资金9674万元,民宗部门民族发展资金690万元)。其中x亿元发展资金现已谋划实施项目x多个。全州今年启动整村推进的88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共新建和维修村组公路x公里,完成投资x万元;修水池x口,建水窖x口,修水渠x米;开展科技培训350期,共培训x人次。新建、维修村委会x个;新建、维修村卫生室56个。完成扶贫搬迁x户、x人。“雨露计划”招生培训x人。
(四)始终坚持产业扶贫核心。围绕州委六届五次全会作出的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及产业链建设,一年来,投入x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开展产业扶贫。还通过扶贫贷款贴息、小额贷款贴息、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等多种形式,支持搭建企业参与扶贫、合作组织开展扶贫、群众自我发展脱贫的链条。投入扶贫贷款贴息资金x万元,支持126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全州整村推进村共新建高效特色产业基地万亩,改造特色产业基地万亩。“清江源”烟叶、“恩施玉露”茶叶、“大山鼎”蔬菜、“长友”山野菜等一大批特色农业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五)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一是坚持推行“1321”驻村帮扶责任制。制定《20xx—20xx年度州直单位整村推进驻村扶贫方案》,领导带头驻点扶贫,部门行业积极参与。一年来,31名州级领导带领州直121个部门、72家民营企业参与整村推进驻村扶贫,共投入部门帮扶资金x万元,争取和协调项目资金x万元。组织全州x家企业参与定点扶贫,投入资金x万元,带动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6万亩,带动贫困农户增收x万元。二是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对接。主动争取定点扶贫工作,在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委印发《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后,对各县市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对接作出安排。目前,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等县与农业部,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分别与武汉大学、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电网成功实现对接,资金计划、援建项目、合作合同、技术培训、人才支持等一大批支持措施正在稳步实施。三是推动开展行业和社会扶贫目标责任考评。制定出台《州直行业、部门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县市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考评办法》,加大对扶贫目标责任的督办落实力度。去年底,组织对州直121家行业部门、各县市落实扶贫责任情况进行了考评。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州扶贫工作会议上,州委、州政府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了表彰。四是多种形式开展扶贫调研宣传,营造大扶贫氛围。深入基层、深入周边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学习扶贫工作典型经验、研究扶贫工作新形势、新问题。5月13日至17日,州扶贫办参与了州政协扶贫工作调研组的调研活动,深入到全州8个县市17个乡镇22个村,走访了6个企业7个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地察看、入户了解、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以来全州片区扶贫攻坚、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xx日报、恩施日报等报刊网络以及恩施州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扶贫开发政策、经验,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截止目前,全州在州级以上各媒体、刊物发表有关扶贫工作的宣传稿件300余篇。今年5月,由中央组织部委托、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罗霄山区、大别山区、六盘山片区)专题研修班”在我州举办。会上,向来自8个省区86个县市区的党政负责同志和扶贫部门负责人共188名代表介绍了我州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的作法,观摩了整村推进现场,受到了参会同志的高度肯定。
(六)积极推动试点示范。一是全力推动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州委、州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多次向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汇报衔接相关工作,一大批具体政策和项目得到落实。州、市两级扶贫部门也积极寻求支持,争取到国家专项扶贫搬迁资金3000万元。积极参与制定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有关政策,指导编制专项扶贫政策规划,先后协助编制完成《恩施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恩施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扶贫搬迁规划(20xx-年)》。围绕“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方针,研究确定了《龙凤镇扶贫搬迁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识别标准》,从贫困户人口情况、居住环境、家庭负担、经济基础四个方面,采用百分制权重分析测量办法,对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进行具体测量,为“精准扶贫”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二是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项目支持。支持鹤峰县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1250万元,鹤峰县成为我州继利川市、巴东县之后争取到该项目资金的县市;支持来凤县争取中央老区建设连片开发项目建设试点;支持建始县争取新加坡“连援”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支持宣恩县争取丹麦绫致基金会试点项目、蜜儿餐项目、爱心厨房项目;支持咸丰县争取科技扶贫试点项目;支持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等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七)高度重视扶贫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到户扶贫机制,完善贫困人口瞄准机制,和相关单位一起积极探索建立了具有恩施特色的《恩施州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贫困对象数量、规模、分布以及致贫、减贫情况的实时掌握,基本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和监测。自20xx年起,国务院扶贫办将在全国推广使用该系统。加强扶贫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按照“先行先试”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立法调研,根据州政府“”立法规划,启动了《恩施州农村扶贫条例》的编制起草工作。
(八)全面推进全州扶贫系统行评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和省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及州纠风办的具体安排,以抓行风转作风为目标,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在10个参评单位考核排名中,州扶贫办进入优秀等次,县市扶贫办中宣恩县、咸丰县名列第一,巴东县名列第二,鹤峰县、利川市、恩施市、来凤县、建始县名列优秀等次,以实际工作成效实现扶贫攻坚新跨越。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州地处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受历史和自然等多种因素影响,要完成扶贫工作任务还面临较为具体的困难和不足。
一是扶贫工作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元,分别比全国、全省低3346元和3281元。到20xx年底,全州贫困人口还有129万人,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州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州还有约1500个村需要通过整村推进才能实现整体脱贫,还有近10万户40万人居住在深山区、高寒区、地方病多发区,需要实施扶贫搬迁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要完善贫困识别机制,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对这些贫困人口实施点对点的帮扶和清除,并使其在20xx年整体达到小康水平,难度很大。
二是扶贫攻坚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的矛盾和困难。一是产业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长期扶贫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但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因此,平衡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二是“精准扶贫”模式还要进一步积极探索。要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贫困对象及其贫困程度,才能有针对性的实行定点扶贫、差别扶持,而目前仅以“人均纯收入2300元”标准划分扶贫对象,导致基层在实际认定扶贫对象工作中主观影响大。同时,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由于地区间地理环境、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不同,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的“精准扶贫”模式。
三是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和山少数民族试验区建设等任务艰巨。然而,扶贫部门机构设置不合理、编制少、人员老化,与扶贫攻坚任务不配套的矛盾突出,要圆满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宣传调研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扶贫宣传调研,是总结推介扶贫典型经验,营造大扶贫格局的有效手段,尽管我们在宣传调研工作上加大了力度,但与相邻周边地区相比,仍然还有差距,还需在信息报送、宣传报道的等级、调研报告的质量上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习视察湘西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继续贯彻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凝聚力量实施扶贫攻坚工程。一是积极争取,主动作为,确保《县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xx-20xx年)》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规划,并优先启动实施。二是支持推动恩施龙凤全国扶贫综合试点工作,力求通过试点,在“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中创新工作机制、积累更多经验,为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典型示范、提供工作样板。三是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加强对县市党政主要领导、行业部门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的考核评价。加强与农业部、国家电网等中直单位、省直“616”定点扶贫单位和省内对口支援县市的联络、协调和服务,争取更大支持。继续开展“1321”帮扶工程和“村企共建、定点扶贫”活动。
二是完善扶贫到户机制,提高扶贫精准度。继续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彻底调查清楚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实现贫困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建档立卡数据的应用,真正瞄准贫困户所需、所急,实施到户扶贫,争取实现“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的目标。逐步完善扶贫到户机制,加快探索扶贫到户的有效措施和方式,采取“产业扶贫到户、扶贫培训到户、扶贫搬迁到户、贷款贴息到户、资金互助到户”等项目扶持到户的方式,彻底改善贫困面貌。
三是突出产业链建设,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永续发展的理念,依托优势资源开发,遵循市场规律,在全域全面发展各类产业的同时,在一个时期明确一批重点加以推进。突出抓好现代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等“六大产业链”建设,构筑健康的产业价值链、企业链、供应链和空间链,并且不断延伸、加长加粗、提质增效。依托产业链建设,结合做好扶贫搬迁工作,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是大力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围绕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的目标,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工商企业投身扶贫开发事业,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进入扶贫领域,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激励机制,对于扶贫效果显著、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在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
五是加强扶贫队伍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改进扶贫系统政风、作风,健全制度机制,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切实发挥好扶贫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以作风建设促进扶贫资金项目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xx省整村推进专项扶贫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六个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整村推进、扶贫搬迁、雨露计划、贴息贷款、老区建设等专项扶贫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抓好脱贫奔小康、彩票公益金、产业连片开发、老区乡镇连片开发、农村贫困儿童发展、雨露计划改革等试点项目。
六是加强扶贫宣传调研,营造扶贫开发良好社会氛围。加大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典型宣扬,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加强调查研究,拓展扶贫开发思路,转变扶贫发展方式,推动恩施州产业扶贫牵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试点示范;加强恩施州扶贫立法,促进《恩施州农村扶贫条例》成为制度规范。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六篇】
20xx年是市委、市政府实行扶贫的第三年。我地税局作为扶贫集团成员单位之一,从实际出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坚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和措施到位,达到年度扶贫的目标,取得较好的扶贫效果。现将相关的工作总结如下: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七篇】
(一)全面强化医疗保障力度,建立了健康扶贫“五道保障线”
根据区政府下发的《区卫计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五道保障线”,制定了《xx区健康扶贫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实施细则》,确保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负比例控制在10%之内。
1、第一道保障线:基本医保。
由区财政部门资助所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220元/人,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每个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度为10万元。
2、第二道保障线:大病保险。
由区人社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购买大病医疗保险,符合政策规定的医疗费用每个年度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度为25万元。同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大病保险一到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含转外就医)补偿比例达到90%。年度累计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医药费超过7500元起付线以上的部分,按50%的比例由大病保险基金支付。
3、第三道保障线:补充保险。
由区财政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补充保险,筹资标准为330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分别按目录外75%、目录内90%的比例和顺序进行补偿,使之与兜底保障功能相适应。
4、第四道保障线:民政救助。
由区民政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特困人员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在现行救助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予以救助;将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大病患者和因病致贫救助对象的救助范围予以救助,或用临时(特别)救助等政策综合保障。
5、第五道保障线:政府兜底。
由区政府建立第五道保障线,对贫困患者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后自负费用超过总医疗费用10%的部分,实行兜底解决。
(二)全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了健康扶贫“五个全覆盖”
在全区医疗定点单位继续实施区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救治和扶贫病床设置“五个全覆盖”的便民、惠民举措。
1、全覆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贫困患者在南昌市第四医院及区域内的4个乡镇卫生院看病就医,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直接办理相关住院手续。
2、全覆盖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
一是对于贫困患者在区域内住院的,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只需先交付该次医疗总费用的10%,待医院与各相关部门结算后,再退还其中多交的部分,便可出院,以此减轻贫困患者就医的垫资压力和负担,确保患者看得起病。二是对贫困患者区域外就医的,由我委牵头,按照兜底保障实施操作流程,协调各相关部门,及时兜底报销住院费用。
3、全覆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并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其中6类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健康体检、随访和转诊等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次数由每年4次增加到6次,提升对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4、全覆盖实施重大疾病救治工作。
根据《xx区卫计委20xx年健康扶贫“秋冬会战”行动方案》文件工作要求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10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及耐多药肺结核等15类重大疾病专项救治。
5、全覆盖设置扶贫病床。
按照区级医院不低于总床位的5%、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张的标准设置扶贫病床,全区共设立了15张扶贫病床。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八篇】
为贯彻落实习近**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裕安区卫计委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统筹卫生资源,着力解决健康扶贫问题。
裕安区是农业大区,总人口101万人,总贫困人口万人,因病致贫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根据安排,我区开展了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调查,6月27日按规定统一上传国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信息系统。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裕安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会议,成立以区委常委、副区长为组长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领导组,各乡镇街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并明确专人负责。出台《裕安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活动。加强对健康脱贫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在全区营造实施健康脱贫工程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将健康扶贫纳入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管理,严格考核,强化问责。
二是加强贫困人口疾病筛查。开展上消化道癌症筛查,在韩摆渡镇完成普通筛查750例,随访复查14例,其中普通筛查检出阳性病例11人,检出率%,染色730人,染色率%;贫困人口重性精神病,患者检出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居家患者稳定率%。进一步完善肿瘤监测系统,提高监测质量,对筛查出来的贫困人口恶性肿瘤患者先进行登记报告再进行合理诊治。同时加强贫困人口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三是分级诊疗有序实施。2016年3月1日,《裕安区住院病人分级诊疗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对因病致贫重点优抚对象不设起付线,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等需要分疗程间断多次住院的特殊慢性病患者、白血病患者、脑瘫康复治疗患者等在同一医院多次住院治疗的,只设一次起付线。对常见慢性病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其可补偿费用的补偿比例为50%。特殊慢性病的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其可补偿费用直接比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政策执行,每季度或每年累积进行补偿。
四是启动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裕安区家庭医生签约方案已经制定,从9月1日正式启动。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是主要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康复期,腰椎颈椎退行性疾病等)、精神病在家康复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长期卧床者等。签约设置初级包、中级包和高级包,每种服务包除去医保补偿金、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和实行打包服务减免金额,个人自付费用很低,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
五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办理结婚8490人,已经有7682人开展了婚前健康检查,婚检率%;怀孕夫妇6856对,领取叶酸片的夫妇有4820人,完成率%。加强贫困人口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对怀孕中具有风险的人群全部纳入区妇幼保健。
六是加大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苏埠、独山、新安、徐集、城南、丁集六所中心卫生院争创省二级医院,按要求改建、扩建村卫生室,力争达到省规定标准。积极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群众满意的村卫生室,切实提高群众看病的满意度。
一是农村身患大病致贫的多,一次性需要支付大额医药费用的家庭较多。二是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的多,大部分人群是五保户、低保户、特殊困难户。三是身患特殊慢性疾病致贫的多,需长期服药,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家庭贫困。四是重度残疾致贫的多。
一是落实扶贫资金,实施精准投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将扶贫培训、社会帮扶等扶贫项目精准扶贫到贫困户。开展贫困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等。通过各种扶贫培训,使贫困户劳动力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和外出务工技能,以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生产技能达到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的目的,为贫困户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倾斜政策。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实施方案,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相互衔接的医疗保障体系。确定贫困人口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实行贫困人口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九篇】
一项重任,八面攻坚。
至2016年底,南阳市70万贫困人口中,桐柏县万,占全市的17%,在全市“一点两区”脱贫示范区中底子最弱,基础最差,任务最重。经过贫困人口“回头看”精准识别,目前桐柏县还有贫困村50个、贫困户3万、贫困人口万。从构成看,因病致贫的万人,约占54%;60岁以上老人万人,约占47%;丧失劳动能力的万人,约占45%,因病、因残致贫是这些贫困人口的共同特点。
面对脱贫攻坚工作,桐柏县委、县政府确定把“精准健康扶贫”作为“头号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全县工作主线统揽经济社会发展,调动八方力量,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短板和最艰巨的政治任务,把医疗卫生扶贫作为“1+20”专项扶贫方案的重中之重精准发力。一方面做好“减法”,通过实施健康扶贫,落实医保、低保、救助、救济政策和孝心基金来兜底保障,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另一方面做好“加法”,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桐柏县委书记姜宁对全县精准健康扶贫工作作出批示:“要注意扶贫和普惠的关系,精准扶贫与‘去扶贫化’的思维,清晰整个基本医疗保障的内涵。”
桐柏县副县长赵方禄说:“精准健康扶贫就是要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聚焦贫困人口精准施策,创造性地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文章,做到脱贫有法、造血有力、扶志暖心、共建共享。”
桐柏上下达成共识: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必须立足县情、民情和具体病情,以精准健康扶贫为抓手,切实提高贫困患病人口受益水平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一项“阳光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桐柏县卫生计生部门通过精密谋划,确定严格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上下合力,左右协力,前后助力,做到“四个实行”,实现快速发力: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乡两级组建了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县长、乡镇长分别任组长,扶贫开发、卫生计生、人社、民政、财政、教育、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健康扶贫提供了组织保障。
——实行责任分解制。健康扶贫开发、卫生计生、人社、民政、财政、扶贫、残联、妇联等单位结合职责,共同做好数据测算、基线调查、政策衔接、任务对接等各项工作,有统筹、有分工、有合作。
——实行定期调度制。将健康扶贫作为“健康桐柏”推进的抓手,并纳入对乡镇政府、县直部门重点督查和综合考核范围,定期调度、流动观摩、现场督导,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环环扣紧主题主线,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的运行机制。
——实行“第一书记”选派制。对50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全部选派第一书记,对42个已经脱贫的贫困村派驻了帮扶工作组,共从县直部门选调了184名优秀后备干部,充实到扶贫攻坚的一线打“头炮”、挑重担。
“5426”服务举措——是桐柏县精准健康扶贫的一大特色。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实施建院、助医、健康服务系列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夯实全民健康的基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对50个贫困村做到“五个一”。每村建有一个卫生室、一个健康小屋、一处中医服务点、一名乡村医生、一名健康服务员,实现贫困村卫生标准化服务全覆盖。
——对贫困户、贫困人口落实“四个一”。每户配备一名家庭医生、发放一个“医疗服务包”、一张医疗健康服务卡、70岁以上患病老人落实一名照料人,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凭卡享受就诊优先、报销优先和免排队、免挂号费、免一名陪护亲属生活费的服务。
——对全县万贫困人口开展“两轮”免费健康查体。第一轮为健康普查,托清贫困底子,掌握病因病况;第二轮为重点筛查,为患病人员制定精准治疗方案,跟进精准诊疗服务。
——对贫困人口患病群体医疗费用推行“六个一块”解决办法。即:医保报一块、大病救助管一块、民政慈善扶一块、社会保险保一块、社会救助捐一块、医疗机构让一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决不让一户因病致贫的家庭掉队!”桐柏县卫生计生部门叫响了打好精准健康扶贫攻坚战的口号,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迅速行动,形成了压茬推进、层层递进的良好格局,整体运行精准、精细、精良。
——精准施策。为了细化工作推进落实,强化政策保障,桐柏县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县健康扶贫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政策规划、项目推进三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医疗卫生扶贫的规划指导、统筹协调、督查考评等工作。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在规划制定、项目实施、安排资金等环节实行会商研究、集体决策。建立监理监督制度,加强对扶贫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监督和施工监理,严格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监理、统一预审拨款、统一审计结算的“五统一”,规范项目运行,防范廉政风险。
——精准布局。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整合政策、整合资源,制定出台了《桐柏县财政支农资金投资管理运营暂行办法》,为扶贫项目规范实施做出了具体规定,明晰了路径。县发改、财政、卫生计生等部门通力协作,在立项、审批、资金等环节上,都倒排工期,压缩程序,向动手早、干得快、做得好的项目倾斜。
实施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6+24+50”工程,投资3000多万元,西部6个山区乡镇卫生院全部新建门诊楼、病房楼,取消乡镇卫生院平房,年内完成24处村级卫生室建设和使用。对50个省定贫困村已有卫生室的完善提升,没有的新建,实现农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全覆盖。
实施县乡医疗机构“结对助医”工程,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计中心3家县级公立医院,抽调80名专家,组建10支助医团队,选派到西部10处卫生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基层助医坐诊,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特色科室建设、技能培训进修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帮扶、帮促和帮教,并将助医实施与医生职称晋级、绩效考评挂钩,保证派得出、沉得住、干得好。
实施农村卫生室“健康小屋”工程,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和颈腰椎、腰腿疼等常见的农民“职业病”,着眼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对50个贫困村全部新建1处“健康小屋”,统一配备1台多功能监测检验一体机,1部多效理疗康复仪和针灸、拔罐等中医药器材,打造成为集健康教育、知识获取、体检测量、疾病预防、康复理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平台,两年内覆盖125个相对贫困村,并以此为轴心辐射和服务全县农村人口。
——精准考核。桐柏县把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精准帮扶工作,纳入部门、乡镇以及各级医疗机构年度班子考核的内容,实行一月一调度通报,半年一次效能督查,年中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瞄准贫困人口脱贫、基本医疗保障、资金绩效管理、扶贫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扶贫效益等进行精准考核,对在帮扶工作中有实招、干实事、见实效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完不成任务的问责追责。
——精准查体。为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家庭状况和病因、病种等基本情况,精准识别健康扶贫底数,桐柏县集中开展了贫困人口两轮健康查体。
第一轮,对贫困人口免费查体。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乡镇卫生院负责具体实施,以工作区为单位,镇村干部出车出人靠上为贫困人口查体跟踪服务,对全县万名贫困人口全部普查一遍,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腹部黑白b超和心电图检测等8项辅助检查项目,以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12项常规体格检查项目,全部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纳入全县贫困人口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第二轮,对患病人群重点筛查。由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组织骨干力量共同实施,对急需治疗的病人及时落实医疗保障措施,需向上级医院转诊的帮助办理转诊手续。截至5月23日,累计查体34932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检出患病人群9781例,占比%;患病人口住院诊疗1342人,转诊296人。界湖街道徐家独树二村村民刑念久说:“我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正好赶上了镇卫生院组织免费健康查体,用车把我拉来又送回家,在这里给做全面检查不需要交费,检查完还免费供应早餐呢。”城东社区一村武善英老人激动地说:“大队里让来免费查体,医生告诉我不舒服是因为心脏有毛病,卫生院给打了五天针,觉得减轻了不少,这会儿好得多了。”
——精准诊疗。实施贫困人口“四个一”优惠服务。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将全县贫困人口个人信息录入数据库,为全县万户、万名贫困人口,每户配备1名家庭医生,发放1张免费查体卡,建立1个医疗优惠包,对70岁以上患病老人落实1位照料人,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家庭医生由县直助医团队队员、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担任;70岁以上患病老人的义务照料人,由本村居的乡村医生、妇幼保健员担任;为贫困人口设立绿色通道,贫困人口持卡享受每年免费查体1次外,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可享受就诊优先、报销优先和免排队、免挂号费、免一名陪护亲属生活费的“两优、三免”服务。
实施疾病诊疗“六位一体”。桐柏县对所有贫困人口统一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将先交钱、后看病转变为先看病、后交钱、不交钱,实现看病就医“直通车”、“一对一”服务,根据病种病因病况,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施行到位的治疗,并探索实施医保报一块,大病救助管一块,民政慈善扶一块,社会保险保一块,扶贫基金助一块,医疗机构让一块的“六位一体”医疗费用解决渠道,累计减免贫困人口查体费用1020万元,减免患病人口医疗费用万元,新上健康小屋投入500万元,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
卫计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第十篇】
为全力助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完成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根据市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卫生计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20xx年全面完成全县94个贫困村中还未建成标准化卫生室的17个村卫生室建设(xx镇xxx村、xx村,xx乡xxx村、xxx村,xx乡xxx村、xx村、xx村、xxx村,xx镇xx村、xxx村、xx村,xx镇xx村,xx乡xxx村,xxx乡红xx村、xxx村、xx村,xxx镇xxx村),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
(一)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共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村94个,截至20xx年年底,已对77个贫困村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对未建的17个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分年度实施。村卫生室建设要依照国家卫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位印发的《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基层发[20xx]33号),原则上1个行政村只建设1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房屋建设标准为60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村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用房要按照诊断、治疗、储药和保健功能分开布置,不设置病床。
(二)全面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
从房屋建设、设备配备、队伍建设、综合管理、业务服务、院园文化、医德医风7个方面全面落实标准化建设要求。要求为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以上的医生,落实乡村医生每周到乡镇卫生院工作1天或每月工作1周制度,乡镇卫生院每月组织村医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县区每年组织村医至少参加1次短期业务培训。落实乡村卫生机构行政、人员、业务、财务、药械、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措施,增强能力,规范服务,不断提升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巩固提高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果。
全县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强化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村卫生室房屋、设备、村医队伍、管理、服务、院园文化、医德医风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村卫生室设施建设好、业务操作好、服务态度好、工作资料全的标准化建设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计局要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切实完成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严把工程质量关。要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对建设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三)注重村卫生室配套建设。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做好村卫生室设备配备、村医培训,落实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