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优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一篇】
课例研修是教师研修团队的共同行为,教师们在关注对真实教学问题的发现、研究与解决的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备课、说课、授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实践结合起来。目前,我完小在备课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实施,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有效的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现教学目标的功效。
2、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达成不到位。
3、教学目标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4、学习中,教师对学习目标落实、实施的方法、过程做不到位。
5、教师在备课前和备课中对教师用书、文本、课标、学生、单元重点钻研不透,备不到位,致使学习活动的实效性不强。
6、学习目标的落实随意性太大,实效性不强,效率不高,目标的达成不凸显效果。
7、教师对学习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实效性的目标落实始终处于被动。
8、对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理解不够透彻。
9、对减轻学生课余负担工作未按要求落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完小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为主题,认真组织了课例研修活动,进行了“三实践三反思”,依托学科教学,反复实践,去探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本完小的老师们各自阐述了课例研修中的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与解决策略与方法。本次课例研修既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又重视教师的理论提升;既重视教师的技能训练,又重视教师的能力提高;既重视教师的个体的自我反思,又重视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更坚定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意识,去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改进教学。
通过参加本次课例研修活动,使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时效性,使学生最终受益。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会有遗憾,老师们只有不断发现自己课堂上的不足、问题,并反思、研究,再改进,这样才能使问题越来越少,课堂效果越来越好。有时候,教师本人在授课中并不能全面发现自己的不足,旁观者清,听一听听课老师的意见能很好的发现问题,这就是团队的作用。在一个团体中,大家一起听课、评课、议课,对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成长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通过课例研讨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教学能力:一是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与研究课堂的能力,二是可以就关键教学事件展开教学研讨,分析教学行为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三是可以就教学问题研究并制订整改措施,改进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提高创新思维与完善实践的能力;四是通过观课、议课,既反思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又可以吸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判断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所以说,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课例研讨是一种新的专业成长渠道。加强课例研修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捷径。
我们云甸完小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的研究,让我完小的所有教师深刻的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实施,目标的落实和达成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关键问题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活动流程、要求必须与学习目标环环紧扣,逐层落实,分层突破。
3、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紧扣教师用书、文本、课标、学生、单元重点,以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4、充分渗透评价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落实目标的指向性要明,目标是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突破什么,练什么,巩固什么。
6、通过研修,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达成,能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学生的学习更凸显实效,学习活动更加有效,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7、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达成,能促使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搜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8、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9、塑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10、促使教师对目标的提出和确定,设计、使用更有效。
11、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定的基础。教学策略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学习活动的组织应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二篇】
通过学习课例研修资料,我深刻地感受到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而课例研修的过程正是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我想这也是课例研究所真正所要追求的境界。学习过后,理解了什么是“课例研修”及怎么做,感觉到其实以前自己的工作中也在进行着课例研修的活动,但是做的不够细,学习后我想应深入的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并大胆的在课堂中去实践,勤思考,善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常态教学通过对课例研修资料的学习,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深刻的体会到反思在课例研修中的重要。不管教学如何,只有积极地去反思,才能在课例研修中不断的取得进步!
通过对课例研修资料的研读我明白了,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喜悦。课例研修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
“课例研究”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课例研修一般流程是: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一般要有十个活动环节。教师参与课例研究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二是能不断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能不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观课、议课教师与执教者一道设计、反思和再设计、再反思,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摘自《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的风格相似的课例,这样才能让学生、让自己受益。本学期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有关课例研修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领会课例研修的真正内涵。
通过昨天的课例研修启动大会,我对课例研修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明白了课例研究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建构者、创造者。课例研究使教师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教师在参加课例研究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研究的主体。教师本身还是一个重要的培训资源,他们的经验、学识、品质、情感,在解决问题、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例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
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课例研究,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课例研修是一个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通过昨天几个团队介绍的经验,我知道了课例研修一般流程是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课例研修具有经验、理论、实践结合、交织、融为一体的特性。它教师把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自觉地转化为课堂上教育实践智慧的过程,也是教师把研修体会、收获提炼、整理为文本或视频等形式的主题研修成果的过程,是将研修团队中每个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在相互依存的群体研修中,展现出来成为教师群体教育智慧发展的过程。
还记得参加北师大研修班时董琦教授说的一句话:教师什么时候能和医生一样那么专业,就不是随便可找人替代的职业了。我想课例研修就是教师通往专业的必经之路,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也在课堂度过,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不会虚度自己的光阴。只有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意义,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之前只是听过课例研修,却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课例研修的启动大会,了解了课例研修,也知道了课例研修和课例研究的区别,受益匪浅。课例研修强调的是团体的互助和合作,增长知识和能力,凝聚集体的精华和智慧,以获得分享的快乐和幸福。以学生中目前欠缺的东西或教学中的重点训练内容等为主题,抓住一个本学段、本学期或细节化的点放在教学内容中来进行训练。通过此次的培训使老师们更加专业化,有理论的支撑也有行动的实践,对于促进老师的职业成长非常有帮助。
此次“课例研修”启动大会,紧紧围绕课例研究这个主题,详细而清晰地讲解了什么是课例研究,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以及在课例研究中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内容十分丰富,为我在今后开展课例研究打开了思路。我想:围绕课例的讨论、研究的进程,可以帮助教师以新的视角来深入了解教材。借助课例,可以引发更多的教师主动分享、谈论及探讨与教学有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多元的,并且更具健全、更有意义的“实践共同体”。教师之间、教师与研究者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等等相互对话、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更快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通过这次学习,对数学课例研究的背景、过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一名教师如果能积极投入到研修中,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扩充自己,及时进行总结。那么在教学中一定会自觉地改进方法,不断地提高。而这种提高的速度必将是非常惊人的参加完课例研修启动大会感受颇多。我觉得《课例研究手册指南》是基于前经验的实践与新行为发展为新经验的过程,是对他人经验分析、整合、吸收为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将外部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知识结构的过程,是教师把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自觉地转化为课堂上教育实践智慧的过程,是教师把研修体会、收获提炼、整理为文本或视频等形式的主题研修成果的过程,是将研修团队中每个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在相互依存的群体研修中,展现出来成为教师群体教育智慧发展的过程。这本指南告诉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巧妙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为我们指明了课例研究的方向,通过一个个非常有效的教学妙招,使我们真是受益匪浅。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使我看到了课例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在课例研究中我认为一定要改进教师“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得意、得言、得法,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不做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老师要有创新,让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真的在读,真的会说,真的会写,真有感悟,真去体验,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三篇】
1、对小学科学《坚硬的岩石》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2、通过利用感官感知和借助工具实验来认识事物,让学生发现岩石的特征和了解岩石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岩石应用到生活中去。
观察及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初步认识岩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学生活泼,奋发向上,学习科学的兴趣浓厚,动手操作技能较好,探究性较强适合研修。
1、常见的岩石标本;
2、烧杯、滴管、盐酸等;
3、放大镜、锤子、水。
1、加强理论学习,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课例研修。
通过本次培训,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我们已经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概念,围绕本课例的研修,我们课例组成员广阅群书及上网搜寻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文章,然后组织学习,为课例研修的实验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3、我们把新课程的实施、课例研修和教师平时的教研教改都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反思。我们不但把课例研修的重点放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教学实践,还且还及时的进行推广。
策略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策略二: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究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课外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策略三: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最终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是科学课堂探究中的关键所在,它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途径之一。教师通过激励和帮助,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实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小组内的合作,也加强了小组间的交流互动。具体操作如下: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四篇】
我校自2017年4月开展《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培训以来,历时已半年多。培训期间,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针对教育教学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做到切实解决问题,并注重经验的积累,并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益,提升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水平,初步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现将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为了加强对我校《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培训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大地基中学《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该门课程研修工作的统一领导。
组长:丁忠楷
副组长:彭桂芝 卢文金
组 员:李光宏 李红萍 李秀玲 董光成 姚明勇 王言丽 徐放翠 李明
二、 做好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在2017年4月11日启动校本培训,召开教师大会,做宣传动员,启动培训。由彭副校长做培训动员,要求参训教师提高认识,切实把参加课例研修培训作为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教科室主任李红萍老师简介教材内容,并作辅导员培训心得交流,姚明勇老师交流培训心得。为更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研修内容及形式,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我校在培训中更加注重研修的内容及形式,认真学习《怎样做课例研修》理论的基础上,用说课、观察、质量检测进行研讨(即三课两反思),开展主题式课例研究活动。多样化的研修方式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1、理论部分:2017年8月28——30日,全校集中培训,对《怎样做课例研修》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课例研修的操作流程:策划与准备-——实施与反思——梳理与提升;课例研修主题的确定;《学习成果册》的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2、实践部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交流;评析教学案例。
四、细化研修过程,明确各阶段任务
本次校本培训分三个阶段:
1、动员宣传阶段(3013年4月——5月)
在2017年4月11日启动校本培训,召开教师大会,做宣传动员,启动培训。由彭副校长做培训动员,教科室主任李红萍老师简介教材内容并作心得交流,姚明勇老师交流培训心得。
5月15日——17日,组织全校性的课例研修研模式“三实践,两反思”课例研修研讨活动,由辅导员姚明勇老师执教,让全校教师对此研修模式有初步体验,对课例研修带给教师自身的益处有深刻的认识。
2、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6月——10月):
6月——7月,教师自修教材,做好自修记录,为课例研修做好理论准备。 8月28日——30日,全校集中培训。由彭桂芝副校长做教材梳理,李红萍老师解读校本培训方案,做《学习成果册》填写的说明与要求,由姚明勇老师做“三实践,两反思”课例研修实践心得交流;组建研修团队,各组撰写研修方案。全校分三个组:语文、英语组,数学、物理、化学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组,负责人分别是李红萍、董光成、彭桂芝。
9月——10月份,各研修组组织课堂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3、总结迎检阶段(11月—12月):学校对教师的个人学习情况作考核评价,并进行成果整理,做好总结,准备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
五、加强考核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将对每位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严格考评,并将平时成绩20分进行细化,做到考评有根有据,增强培训的时效性。6月22日,对我校教师自修教材,做自修笔记的情况做了检查考核;10月2 日,检查教师的`培训学习成果,并收集了部分教师的优秀案例和总结。同时,结合各位教师的考勤情况评估平时成绩。
《怎样做课例研修培训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五篇】
为期4个月的《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研修项目已告段落。此培训我园结合本学期xx市幼儿园大教研活动和xx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开展。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多种方式,使教师们边研究边实践,从而使教师们对课例研修有了正确认识,专业得到了提高。
一、 理论学习,拓展思路与视角
理论学习,有助于教师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因此,在课程研修的活动中,我们积极组建专家来园,为我园开展理论的培训与现场的指导活动,使我们的研修能够保持科学性。
我们邀请了xx市教师培训中心的刘正文老师来园为我们开展了《怎样做课例研修》的理论培训。培训中刘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课例研修,课例研修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要开展课例研修。让教师对课例研修有了初步认识,明白了课例研修是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结合体,是观课议课的新方法,是新的校本研修模式,是新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然后又介绍了课例研修的基本流程,怎样有效的组织课例研修,以及研修主题确定的角度,确定研修主题的步骤,课例研修成果分享的“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优推8篇】”,怎样做,注意些什么。
在专家给我们进行了指导后,我园的两名参加过二级培训的辅导
教师也分别对教师做了培训,学习了我园组织课例研修的计划,具体对我园的课例研修要怎样做、分工情况、研修后教师个人学习成果有哪些做了明确要求与布置。
此外,我园还积极提倡教师的自学与教研组的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推荐学习相关的文章,做好笔记摘录。在学习中广大教师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为下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研究,探索策略与方法
因为本次课例研修活动与我市幼儿园大教研组教研活动结合进行,以美术学科为活动科目,所以我们首先组织教师选择活动内容,初次选择的内容有创意绘画《点点星空》、《哈哈镜里的我》、《手型变画》、《纸筒上的春天》、《水里的鱼》,手工《多彩的服装》、《美丽的树》、《做螃蟹》、《迷宫》等。最后考虑到大班孩子们对迷宫活动的兴趣,以及当前手工活动中幼儿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我们想借此次活动寻找出突破口,因此选择了《迷宫》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确定研修主题为“怎样在美术活动中凸显活动性和游戏性,让幼儿手工活动富有个性。”
确定了活动,我们初步讨论后认为《迷宫》里要包括系列活动:
1. 看迷宫书,感受迷宫的特点;
2. 尝试画迷宫;
3. 选择制作材料;
4. 制作迷宫;
5. 迷宫游戏。
大家根据讨论结果分头进行活动设计,然后以说课的形式讨论出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活动一:神奇的迷宫(即看迷宫书,感受迷宫的特点),活动二:我们的迷宫(即尝试画迷宫),活动三:巧手做迷宫(即用分享的“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优推8篇】”,活动二的系列活动,将活动三作为活动课例的'活动内容。
第一次课堂实践我们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进行。活动后,老师们总结认为:准备的制作材料充分,有效的解决了幼儿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但组织活动性和游戏性还不够突出,幼儿缺乏合作经验。针对问题,我们又调整了活动,将常规的导入、讲解、示范等手段略化;让幼儿多讨论交流,学习合作;鼓励选择多样化的材料进行制作,让画面更丰富。
通过第二次课堂实践,我们发现,通过修改,活动性和游戏性有所体现,但由于想凸显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中缺乏教师对制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的作品有出现杂乱、迷宫图有走不通的现象。在专家的指点下,我们认识到:突出幼儿的自主性不代表教师不能 “教”。于是,我们又认真思考了幼儿在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整理了(*),以便于在下次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根据实践情况,我们讨论后修订研修主题为:“怎样在美工活动中指导幼儿自主选材进行制作”。
意和个性。
专家团的观课教师们也认为:材料投放丰富、合适,教师引导有针对性。此次活动已从以往“课”中走出来,突出了活动性、游戏性,幼儿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有效的解决了幼儿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
这次培训,让我园教师真正明白教师的学习不止于接受到教育理论,不止于集体观课后的评议,不止于参与体验后的感悟,也不止于作公开课后的反思,而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凝聚专业情谊,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幸福。 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将发挥教研组每个老师的智慧,在合作研修的过程中,通过以解决具体的案例的校本研修活动,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改进”的课例研修之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每个教师真切体验到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教师合作研究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乐于分担、善于合作”的研究氛围。我们将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研平台,促使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获得大量信息,共同解除困惑,共同成长。
《北路幼儿园课例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为期4个月的《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研修项目已告段落。此培训我园结合本学期**市幼儿园大教研活动和**市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开展。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多种方式,使教师们边研究边实践,从而使教师们对课例研修有了正确认识,专业得到了提高。
一、 理论学习,拓展思路与视角
理论学习,有助于教师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因此,在课程研修的活动中,我们积极组建专家来园,为我园开展理论的培训与现场的指导活动,使我们的研修能够保持科学性。
我们邀请了**市教师培训中心的刘正文老师来园为我们开展了《怎样做课例研修》的理论培训。培训中刘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课例研修,课例研修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要开展课例研修。让教师对课例研修有了初步认识,明白了课例研修是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结合体,是观课议课的新方法,是新的校本研修模式,是新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然后又介绍了课例研修的基本流程,怎样有效的组织课例研修,以及研修主题确定的角度,确定研修主题的步骤,课例研修成果分享的“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优推8篇】”,怎样做,注意些什么。
在专家给我们进行了指导后,我园的两名参加过二级培训的辅导教师也分别对教师做了培训,学习了我园组织课例研修的计划,具体对我园的课例研修要怎样做、分工情况、研修后教师个人学习成果有哪些做了明确要求与布置。
此外,我园还积极提倡教师的自学与教研组的学习活动,帮助教师推荐学习相关的文章,做好笔记摘录。在学习中广大教师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为下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研究,探索策略与方法
因为本次课例研修活动与我市幼儿园大教研组教研活动结合进行,以美术学科为活动科目,所以我们首先组织教师选择活动内容,初次选择的内容有创意绘画《点点星空》、《哈哈镜里的我》、《手型变画》、《纸筒上的春天》、《水里的鱼》,手工《多彩的服装》、《美丽的树》、《做螃蟹》、《迷宫》等。最后考虑到大班孩子们对迷宫活动的兴趣,以及当前手工活动中幼儿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我们想借此次活动寻找出突破口,因此选择了《迷宫》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确定研修主题为怎样在美术活动中凸显活动性和游戏性,让幼儿手工活动富有个性。
确定了活动,我们初步讨论后认为《迷宫》里要包括系列活动:
1. 看迷宫书,感受迷宫的特点;
2. 尝试画迷宫;
3. 选择制作材料;
4. 制作迷宫;
5. 迷宫游戏。
大家根据讨论结果分头进行活动设计,然后以说课的形式讨论出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活动一:神奇的迷宫(即看迷宫书,感受迷宫的特点),活动二:我们的迷宫(即尝试画迷宫),活动三:巧手做迷宫(即用分享的“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优推8篇】”,活动二的系列活动,将活动三作为活动课例的活动内容。
第一次课堂实践我们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进行。活动后,老师们总结认为:准备的制作材料充分,有效的解决了幼儿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但组织活动性和游戏性还不够突出,幼儿缺乏合作经验。针对问题,我们又调整了活动,将常规的导入、讲解、示范等手段略化;让幼儿多讨论交流,学习合作;鼓励选择多样化的材料进行制作,让画面更丰富。
通过第二次课堂实践,我们发现,通过修改,活动性和游戏性有所体现,但由于想凸显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中缺乏教师对制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的作品有出现杂乱、迷宫图有走不通的现象。在专家的指点下,我们认识到:突出幼儿的自主性不代表教师不能 教。于是,我们又认真思考了幼儿在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整理了(*),以便于在下次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根据实践情况,我们讨论后修订研修主题为:怎样在美工活动中指导幼儿自主选材进行制作。
第三次实践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很高。虽然没有了传统的观察范例、示范、讲解的环节,但教师的指导具有针对性,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迷宫特点自主选择不同材料和工具与同伴合作制作立体迷宫。由于使用材料的不同,幼儿的作品也更加富有创意和个性。
专家团的观课教师们也认为:材料投放丰富、合适,教师引导有针对性。此次活动已从以往课中走出来,突出了活动性、游戏性,幼儿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有效的解决了幼儿作品缺乏个性的问题。
这次培训,让我园教师真正明白教师的学习不止于接受到教育理论,不止于集体观课后的评议,不止于参与体验后的感悟,也不止于作公开课后的反思,而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凝聚专业情谊,获得群体研究中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幸福。 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将发挥教研组每个老师的智慧,在合作研修的过程中,通过以解决具体的案例的校本研修活动,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改进的课例研修之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每个教师真切体验到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教师合作研究的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乐于分担、善于合作的研究氛围。我们将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研平台,促使教师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获得大量信息,共同解除困惑,共同成长。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六篇】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在诵读中陶冶儿童感受语言美的情操。
听了管蕾老师的课,我感觉她上的很出色,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秉着“生本”课堂的理念,本节课上的扎实而有语文味,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就来一一说说。
管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在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标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渡都很自然。
管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准备了“蓝天”、“月亮”、“星星”等素材,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纪比较小,管老师使用儿童化语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产生倾听的愿望。孩子愿意听,并且听得进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管老师用做谜语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本课,这让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激趣是教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让新课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们能积极的参与到谜语当中来,高效实用。
当然,对于这节课,我们也有一点建议:
课文读的还不够到位,读的时间还有所欠缺,读的效果也有待加强。以上是我个人对本节课的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七篇】
历时一个多月,经过全组教师的协同努力,本课例研究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得以实现。现做总结如下:
一、研究过程的连贯性
在课例研究之初,研修组教师立足教学现实,围绕研修主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锁定本次课例的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在课例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在计划研讨、备课研讨、观课研讨等研讨区一以贯之追踪问题,全方位呈现问题追踪的全过程。
二、研究问题的落实性
这两个研究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呢?在本课例研究中,我们看到,从教学预设到上课再到观课议课,都是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老师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需要以及文本特点灵活机智地使用了教材,即:对教材进行了“增、删、调、融”的创造性使用。具体说:“增”加了鲁迅先生关于“社戏的野外风致”与“罗汉豆”的两段文字,来拓宽学生视野,增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删”除了文中与本节课主题几乎无关的大量篇幅,留出更多的时间来精读重点情节;“调”出了船头看戏中最无聊的一段与回味社戏之“好”的末尾一段作比较,“调”出了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做重点赏析;最后,纵观全文,“融”合教材,“融”会贯通,理解主旨。 针对第二个问题,老师的处理也是很巧妙的。基于一个“趣”字,苗老师大胆地把船头看戏这一部分做了切割手术,因为这一大段的内容与本节课的目标关系很小,几乎无趣可言。所以取其一段,窥斑见豹,得出:戏不好看。然后出示结尾“好戏”,凸显文本的矛盾。从文本的矛盾之处切入,针对文本的矛盾设计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戏不好看,为什么说“好戏”?通过主旨问题的引领,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深悟文章主旨。综合以上,两个研究问题在苗老师的课堂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同时,通过本次课例研究,研修教师们对教材的使用有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需要以及文本特点使用教材的意识,强化了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的意识。其次,对文本的切入点有了选择意识,加深了对问题引领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作用的认识,在研讨探究中获得了整体提高。
三、研修主题的鲜明性
本课例研究围绕“落实课标,基于学生学习”的研修主题,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全部采用明亮调子的文章,文中多次写到少年们的笑声,童年的盎然情趣令人开怀。围绕“乐”与 “趣”,由“嘻嘻”“哈哈”的笑声展开了探寻“乐趣”的阅读旅程,欣赏了趣景、趣事、趣人,并意外地品出了“情”——平桥村人的淳朴自然热情。这种设计的本身充满情趣,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非常吻合。从研修组开展的观课报告中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能够深入文本,主动阅读,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
四、问题和缺憾
比如:模拟动作,在比较中追问;揣摩性格,在演读中追问;找出矛盾,在细节中追问。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赏析景物这一环节,学生的阅读体验还是流于浅层次。苗老师在这一环节设计了很静谧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听读想象,问题设计是新颖生动的。但是,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憾。正如毕淑娟老师所说:
一是少了点“诗意”。月光笼罩下的江南夏夜是很美、很有诗意的。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调动感官去想象,这样的设计很有诗意。但是正当学生沉浸其中,在诗情画意中徜徉沉醉的时候,教师却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打开课本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交流。教师可能是想训练学生的写作,但却无形之中中断了学生的思维,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羽翼。不如就让学生坐在那儿、闭着眼睛,把自己在想象之中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感触到的'用自己的话一股脑儿描绘出来,然后再打开课本陶醉似的读一读。我想,这样的景致才是原生态的、诗意的、美丽的。
二是少了点“情意”。作家汪曾祺说:“故乡和童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鲁迅笔下的月下水乡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是他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风景;他对童年生活的深情眷恋,也永远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让人沉醉和感动。《社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那醇厚质朴的人情,那自然率真的生活,永远都是鲁迅心中的“桃花源”,也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寻的“乐土”。林-海音在创作《城南旧事》时这样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那么,如何让逝去的童年和心灵的童年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永存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写下来,让童年重临我们的心头。教学时,教师如果在结课环节再触动一下学生的情思,勾起学生对童年趣事的回忆,并试着在课堂上说一说,在课下写一写,这堂课就会多一些动人心弦的情味,多一些余音袅袅的回味。
《语文二组课例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最热课例研修总结好【第八篇】
通过2017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在我们中心完小开展的三课两反思教学活动,我认识到课例研修的目的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时效性,使学生最终受益。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会有遗憾,老师们只有不断发现自己课堂上的不足、问题,并反思、研究,再改进,这样才能使问题越来越少,课堂效果越来越好。有时候,教师本人在授课中并不能全面发现自己的不足,旁观者清,听一听听课老师的意见能很好的发现问题,这就是团队的作用。在一个团体中,大家一起听课、评课、议课,对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成长是很重要的。
课例研修是教师研修团队的共同行为,教师们在关注对真实教学问题的发现、研究与解决的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备课、说课、授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实践结合起来的。课例研修具有教学性、研究性、实践性,教师在学习、实践、研究、反思、再学习、再实践中得到提升,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在生机勃勃的氛围中成长。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是几人或多人为团队,以某一人或某几人的教学实践为例,扎进课堂,依托学科教学,反复实践,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课例研修的意义在于课例研修既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又重视教师的理论提升;既重视教师的技能训练,又重视教师的能力提高;既重视教师的个体的自我反思,又重视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通过这次教研对“课例研修”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什么是“课例研修”以及“课例研修”的意义。
质的捷径
此次与全校的老师携手同行,进行课例研修,相信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在数学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1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我感到数学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数学课文中,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要简洁、目标性要鲜明。
其一:观念先行,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其二:人文性和工具性合一,寻找有效的课堂“支点” 我们在数学课堂提问中,就要努力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一个“支点”,以这个“支点”支撑我们的课堂。这样,课堂学习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真正为学生服务。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将数学比作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工具性是人的骨架,人文性则是人的血肉、灵魂。在无数次的拉据中,我感到:数学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灵与肉的统一。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有数学的生命、数学的精彩。
《李宝芬课例研修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