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45109

【导言】此例“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质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最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一篇】

一、实践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大多数留守老人还要承担一定的劳动,单身留守老人的情况更差。而国家的各种养老保障制度还在完善中,其中就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团队对此通过走访服务、问卷等调查方式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留守老人方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随后对我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对物质生活没有过多的追求,但对疾病有恐惧心理,伴随我们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近几年这种状况明显改善。另外,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留守老人经常内心觉得孤独,严重的会导致老人性格孤僻,这也是外出务工子女容易忽视的。所以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后期在五常周边地区对我们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宣传,主要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关注留守老人身心健康的意识,我们也期待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践时间与地点

1月9日:幸福村

1月10日上午:长兴村下午:正兴1月11日:半截河子村

三、实践内容

通过我们对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留守老年人的年龄阶段,性别比例,生活及收入状况,以及生病次数及医疗消费。同时我们也深入的调查了留守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及村中干部对其的帮助情况。子女的义务抚养情况等等。

四、实践结果:

大部分的留守老人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挣钱不多,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能给予老人。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提个水,有些农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例如,我们团队调查的一对老夫妻刘爷爷和张奶奶,有一次张奶奶去厕所,摔倒在厕所中,差点丧命,多亏刘爷爷及时发现,才挽救了张奶奶的生命。在农村留守老人中,诸如此类的情况经常发生,老人们没有子女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经我们走访服务的16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而老人精神慰藉上的问题是很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根本的解决措施还是在经济、医疗等方面上,上面已详细阐述,以下介绍解决当前老人精神方面的具体措施。

首先,电话是留守老人与子女联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径,除此就是子女逢年过节回乡探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电话的普及,加强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其次,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此外,村委会可以开关注身边留守老人的动员会,唤起人们关注身边留守老人的意识,从而改善留守老人精神生活。

再次,支持村委会集体建设,并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的作用。各级政府对此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以保障其正常开展活动。同时,村委会在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村委会可以充分整合利用闲置资产、闲置土地改建、扩建托老所,建立农村的公共事业服务阵地,为有托管需求留守老人困难人群提供托管服务。根据现有条件,可对乡村小学校等实现多功能开发,开办形式多样的留守老人活动中心、娱乐室。

最后,还应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大事与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见;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常回家看看”,记得挂念家庭,时常打电话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及身体状况,更好地敬老爱老。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通过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关注留守老人,共创和谐社会。此外,要充分发挥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如:邻里之间相互串串门,多在一起聊聊天、下下棋,养养小动物,参加村里的文化活动,帮助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留守老人逐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生活理念,充分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团队深入留守老人的家中对老人的生活和精神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发现了老人们的几个问题:一,经济收入不高,生活质量差;二,生活缺乏照料,有时还要管护孙辈;三,隔代教育压力大;四,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五,医疗问题突出,健康保障亟待解决等几个问题。当然,各级党委,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采取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帮扶等具体的措施。而为了解决老人“空巢空心”的精神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电信问候,推进入户抚慰活动等。四、实践总结或体会: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切的体会到团队团结起来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而且深切体四、实践总结或体会会到老人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困难。团队成员从生活和精神方面入手关爱留守老人,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了服务意识,并在深层挖掘出“留守老人”的问题。在与镇政府,村大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升了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当然,对老人尽一些绵薄之力,也使我们更明了自己的能力有限,关注留守老人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实践后的交流座谈中大家普遍感悟到“提高了觉悟,学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素质”。社会实践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都能得到一些启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的真正的目的,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期三天的下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经过我们大家的团结合作、调查配合,我们对留守老人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效的实现了了解社会、锻炼自我、增长才干、学以致用的实践目的,认真履行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为我们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此,我们由衷的感谢学校以及学院给予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出去锻炼、体验生活。锻炼自己,以便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

最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二篇】

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过5年辉煌历程之际,我也有幸作为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的一员,于XX年7月23日,来到平度市崔家集周家村参加立时五天的"三下乡"活动。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种者为数不多的1550亩土地。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开放的良机,大力发展高效田和制种业,种植了苹果、柿子、黄烟、葫芦、辣椒、西红柿、西瓜等作物。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赞赏,各种村务工作开展得有条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村两委工作认真负责,心系村民,重视教育。村办学校也村里及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此,周家村赢得了"青岛市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标兵"、"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模范村委会"等多项称号。

到这样一个"模范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一、送科技文化下乡

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我们的下乡服务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我们去了大量图书和宣传材料,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它们,开阔了村民的视野,也宣传了"xxxx"的思想。我们还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毕竟把科技春风带进了农村,吹进了村民心中。

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还在周家村小学开办了小学生义务辅导班。我们一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个辅导班共计50余名小学生、初中生前来听课。在各种辅导班上,大家竭尽所能,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还积极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上书法课,做趣味数学题,教英文歌曲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大家待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是我们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样。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联欢,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为他们播放科普电影及动画片等。

在这些实践服活动中,我们不仅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作了自己的贡献。

二、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素质。

对"xxxx"进行实践服务是对"三下乡"活动的深化和创新的实践,我们走访了老党员,与基层党员干部座谈,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等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xxxx"的理解。

我们还对村里部分村民进行了农民生活问卷调查和婚姻、经济、教育观念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村民的各项意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村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总之,一切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本次"三下乡"活动总结

这次暑期"三下乡"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宣传学习"xxxx"方面又有了创新。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实践"xxxx"有着内在联系:科技下乡推动了先进生产力,文化下乡传播了先进文化,卫生下乡、法律下乡等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实、好事。以前总觉得"xxxx"只是报纸上、领导干部们讲话里的东西,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带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总之,我以为这是一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的好途径,是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好办法,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形式。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第三篇】

1 引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xx年1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着力支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规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单一的状态发生了转变,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类型的流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农村商品经营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构成的多种类型、多级层次、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商品流通网络。而农村小型便利点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组成农村商品流通的细胞,小型农村小型便利店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行。但农村小型便利店却依然存在着商品不规范、从业者素质普遍不高、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由此可见处理好农村小型便利店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又极其紧迫。

为了了解农村便利店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们的生活,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着的问题,本次调查将以北碚区水土镇的农民为对象,对其进行问卷式访问。我们将从农村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农村便利店在农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农村便利店发展的因素,并总结出本次调查的结论,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拙见。

2 文献综述

农村零售业方面的研究,闫娜(20xx)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农村零售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用口市农村零售业存在着规模小、分布不均、管理落后的态势,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较薄弱、农村居民的市场需求较为分散、农村地区的零售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当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制度,逐步实现连锁经营,通过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进程,帮助企业根据本地基本情况准确定位等几个方面加快农村零售业的发展[1]。殷宏鹏(20xx)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如严把商品质量关、采取多种价格策略、鼓励大型超市开拓农村市场、突出特色化经营[2]。张典(20xx)通过对20xx--20xx农村零售消费总额的比较分析以及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支持,提出农村零售市场可开拓性以及对农村零售市场的建议: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完善农村流通渠道、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水平等[3]。李亚春(20xx)通过对农村零售业的限制因素的论证分析,得出我国现行农村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农村主体、完善物流系统[4]。

农村连锁便利店方面的研究,叶伟媛(20xx)通过去商务部“千村万乡”工程成果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现行农村连锁便利店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如选择合适的形势、建立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创新经营观念、注重人员素质培养等[5]。扈剑晖(20xx)通过对国外经验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现行发展情况的农村便利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包括售货品种构成、管理模式、采购模式、物流模式、经营结算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构建适合于农村市场条件下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6]。吴俊(20xx)通过对浙江农村100个村94家连锁网点经营管理调查,概括总结总结了当前农村连锁经营的八个特点:连锁店开店速度过快,发展空间大、异村连锁竞争将持续,同村竞争正兴起、营业面积呈锥形,由大到小向腹地分布等[7]。杨雪晶(20xx)在对网络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浙江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发展现状和有利因素,并提出加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建设,加速连锁经营模式与农村消费品消费相结合的建议:如金融网络的介入、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的基础及物质实体[8]。

农村超市方面的研究,宋健(20xx),通过对农村传统市场、农村消费者对农家超市的态度的调查,指出农村超市存在的问题:如由于传统民间组织的缺失,导致经营习惯被左右、超市产业竞争无秩序、内部治理不够完善,管理理念不科学等[9]。戴旻(20xx)通过对农村超市及农贸市场的对比研究,指出农村超市取代农贸市场势在必行,但农村超市存在着物流网络不健全、市场竞争无序、零售业客体化零散化、经营能力弱小、信息不健全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培育零售品牌、营造良好购物氛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超市发展模式[10]。

农村便利店方面的研究,李蕙君(20xx),通过对农村便民店的走访调查,总结出提高农村便利店经营效益的方法:如增加有效出样、保持商品整洁有序、增加农村便民店的知名度、赊账法、代理商品寻求差价[11]。

目前对于农村零售行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和问题:

(1)政策建议对象过大

现行对于农村零售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行业发展和完善整体方面的研究,很少注重其中的构成要素上的研究,而且所提意见主要针对于政府方面,而对于其中的主体经营者缺建议很少。

(2)研究切入点过于单一

现行的研究切入点一般是经营者和政府,针对经营者和政府提出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对于同样是市场主体的消费者角度的思考较少。

3 调查设计

调查安排

本次调查以五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

(1)调查准备

在调查方式上,本次调查采取随即抽样的方式,即在调查范围内随机询问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在调查方法上,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式访问。为了提高调查效率,将由调查人员访问后代填问卷。在调查对象上,本次调查的要求是18-70周岁具有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并在本地居住满一年的被调查者。这样的要求既满足了实地调查队数据的真实性,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在样本容量上,考虑到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本次调查仅选择了30个样本。在调查地点上,经过小组讨论和对多个调查地点的比较,本次调查最终选择了北碚区水土镇的农村。

(2)调查过程

以小组为整体,两个至三个调查人员为一队,分为记录者和访问者对调查对象开展调查。

(3)调查整理

本次调查借助excel数据统计软件,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传统统计方法,针对选定的变量进行重点分析,进而揭示其中的联系。

变量测量

本研究中将以下几个要素作为农村便利店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变量:

到便利店的购物频率、到便利店的距离远近、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种类及更新速度、商品质量以及商店服务态度及卫生环境

4 调查分析

基本情况

在调查数据的整理中,笔者发现在基本情况方面,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17:13,大体上男女比例平衡;被调查者的年龄23%在16-50岁,74%在50岁以上, 大多以中老年为主;文化程度上,57%的人受过小学教育或者没有受过教育,40%的人受过初中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月消费上,83%家庭的月消费在3000元及其以下,在这其中53%的家庭的最高月消费只有1500元。综合以上数据,笔者认为农村消费者大多是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消费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

具体分析

在此基本情况下,调查人员对其进行相关问题的访问,经过数据统计,现将变量做以下分析:

便利店的作用更多是应急之用

虽然便利店具有经济方便的特点,但是它仍然不能与超市,规模更大的商店相比。根据调查得知,被调查者们购买生活所需的主要渠道还是集镇中的超市商店,他们去便利店购物的频率不高。因为在他们看来,超市的商品种类更多,质量更有保障,并且去集镇购物并不费时费力。相比之下,农村便利店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不能满足被调查者们所有的生活所需。而且,在数据统计中,笔者发现被调查者在便利店购物的平均消费支出仅占总消费支出的15%。由此可见,对被调查者来说农村便利店不是他们主要购物场所。只是在急需时,它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距离的远近是影响便利店经营的重要因素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被调查者们选择农村便利店大多是应急之用。那么,在多个便利店中,被调查者们是怎样选择的呢?根据调查问卷b8问题答案的统计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距离”这一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根据b2问题的答案可知,87%的被调查者的家距离便利店都不远。所以,便利店顾客的来源应该是其自身周边的被调查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距离近,才发挥便利店方便的作用,满足被调查者们的要求。根据这一结论,笔者认为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处于村落中央或者村公路边的便利店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便利店商品的价格并不比集镇超市里商品的价格低,甚至某些商品价格还略高于超市的商品。而这样的价格对被调查者来说2/3的人认为是合理的,1/3的认为是不合理。

一般而言,便利店商品的价格较低会更有利于竞争。那么,为什么实地调查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并且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合理的呢?仔细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在一个村中农村便利店有多个,也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但对被调查者来说便利店也不是他们主要的购物途径。因此,某个便利店若贸然提高价格势必会造成客源流失。根据b12问题的答案统计,近一半的人在提高经营环境的前期下不能够接受提高商品价格,即使43%的人能够接受提价,其前提的提价的幅度也很小。第二,从整体上来看,便利店商品的价格与集镇商品的价格相差不大。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接受便利店商品的价格。而其中30%的人认为它的价格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中存在运费的因素而导致它的价格略高于超市的价格。

由于便利店的经营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运输因素使得它不能够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自然不是有效的竞争手段。

商品种类不齐全、更新速度慢制约便利店的发展

大多数情况下,商店的商品种类越多就越能吸引消费者,但是根据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看,2/3的人认为便利店商品的种类不齐全(在实地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的便利店商品主要包括烟、酒、零食和盐等部分日常用品,其他种类的商品则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利店产品种类的更新依然不乐观,大多数人认为它们的更新速度比较慢。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导致了这样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状况。首先,信息不完全。既然农村便利店集中在农村内部,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信息传播途径不畅。 缺乏媒介传播和信息收集渠道,经营者就不能及时得到相关的市场信息。其次,消费需求不足。由之前的分析知道便利店的作用大多是应急之用,其他需求很少。在b5问题“能否顺利购买到您所需商品”的答案中64%的人选择“能够购买到”,剩下36%的人选择“不能买到”。粗略得看这样的结论与之前的分析有矛盾,但是再深层次地剖析就可以发现它们是一致的。选择“不能买到”的原因是因为商品种类不齐全,不能满足这类消费者要求;而选择“能够买到”的原因是这些消费者本来的需求就很少,他们对便利店商品的预期很低,因此在便利店有限的供给下能够满足这类消费的需求。最后,经营者经营积极性不高。农村便利店经营者大多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或者没有工作的妇女。在这样的家庭中,他们主要的收入不是来自便利店的经营所得,而是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因此,便利店的盈利状况得不到重视。基于这三个原因,便利店商品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农村消费者的要求,限制其发展。

提高商品质量是改善便利店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

在访问过程中,笔者得知这些便利店的商品基本上都是来自集镇的批发。也就是说他们的货源相同,不存在商品差异的问题。再加上多家便利店相互之间的竞争,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便利店商品的质量“比较好”,三成的人认为是“不好”的。

正是因为大多便利店经营者没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商品的质量问题也就没有得到他们的重视,而导致了三成顾客的潜在流失。相反地,如果便利店经营者能够提高商品的质量,那么这部分流失的顾客可以变成潜在的顾客,对便利店来说就可以扩大客源,经营状况也可以得到改善。

服务态度好,但卫生环境有待改进

农村便利店是服务业在农村的缩影。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经营者是怎样的目的,但其最终目标都是将商品销售出去,因此服务态度的好坏对便利店的经营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本次的调查的结果看,87%的被调查者认为便利店的服务态度是“比较好的”,只有13%的人不满意他们的服务态度。

除了销售这一目的外,更多的是还有熟人的关系。因为便利店的销售对象是整个村子里的村民,限制了它们的销售范围。同一个村里的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所以除个别情况外,经营者的服务态度一般都比较好。

“服务态度好”到达了软环境的要求,但是从调查数据看,卫生条件这一硬环境没有达到服务业的标准。虽然57%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这样的卫生环境,但仍有43%的人对目前的卫生环境不满意。

便利店的。经营不仅要求保障商品的质量,也需要符合卫生标准的环境。或许是本身在农村的关系,有些便利店店主并不注意店里的卫生状况。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失去那些对环境有要求的消费者,这很不利于便利店的发展。

5 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基本情况和具体分析,本次调查结论如下

(1)农村便利店并非村民主要购物渠道,其主要购物场所仍是在更大的场镇或市区里面,居民在便利店的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较小,在15%左右。

(2)农村便利店的地理条件总体上比较合理,万寿桥村共有4个商店,有两个相对分散,另外两个集中在一个地方;三元村有3个商店,都是分布都比较分散,但是以上两个村的商店都邻近村民住宅,都是沿公路分布,对居民购买物品来说较为方便;离便利店距离的远近是村民购买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价格因素。

(3)经过上访被调查地点的农村便利店发现其商品种类较少;村民对便利店的预期较低,大多数认为因为是在农村所以便利店基本只能满足村民的一些急需之用的物品比如盐、烟、酒等。因此对便利店能够提供更多的商品没有期望,进而导致便利店因村民的这种心态对购入其他商品没有积极性。

(4)农村便利店的服务态度方面,经过走访和对村民的调查发现大多都认为其较为热情、对顾客态度较好。

(5)被调查地区的大多农村便利店的主要经营方向不是零售商品等,而主要为农村娱乐提供的服务场所,如麻将馆的开设往往会有便利店的产生,主要是为打牌的人提供酒水、泡面等。

(6)便利店不能够提供粮油供应,当地的农用地大多用于苗木的种植,重量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低,村民的粮油主要靠去集市购买获得。

(7)店主对于世面上产品的更新并无太大关注,了解信息不及时,经营积极性不高。

6 小结和建议

总体来说,农村便利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部分便利,它是农村消费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生活生产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须待完善。

农村便利店存在的缺陷

农村消费市场的不规范

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便利店的货源、运输、销售、售后服务都处于各自为站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消费市场运行极为不规范。加之各地区、各部门对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和规范的学习和间就不够,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规范其运行操作,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

经营者缺乏市场经营理念

农村便利店经营者受过教育的程度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只占调查者中的3%。文化水平低导致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市场经营理念,不懂得如何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去带动自己提供商品的供给,进而使自己的便利店取得更好的收益。大多数农村便利店经营者对商品信息掌握得不多,缺乏信息敏感度,在商品的提供上不注重时效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65%的调查者认为便利店的产品更新不太快或者是慢。所以农村便利店未能满足村民的需求,未能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村便利店商品供需不平衡

第一,农民对农村便利店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消费者对农村便利店的期望比较低,在便利店购买的商品大多只是应急之用的盐、醋、酱油之类的,对便利店没有跟多的需求。而只是便利店有什么商品就购买什么商品,所需商品在便利店购买难就去集市或者是大型超市购买,所以未能形成需求对供给的拉动作用。第二,便利店商品供应不足。由于农村消费者购买需求少和经营者在经营上缺乏市场经营理念,便利店的商品种类少、更新慢、整体供应不足。形成消费者购买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未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用供给去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自己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农村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形成供需未能相互拉动共同促进的趋势,而是陷入相互阻碍恶性循环之中。

改善农村便利店现状的措施

规范农村消费市场,加强相关部门的市场监管

农村消费市场的运行操作不规范主要的原因有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和参与者积极性的缺乏等使得本能够为村民提供更好服务的农村便利店发展缓慢,未能发挥应有的市场作用。

未解决农村便利店目前发展缓慢和不规范的问题: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便利店的监管,从其经营环境、经营商品类别、质量安全等上加予审核,如有问题应该及时处理。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便利店的扶持,诸如对种植耕地面积少的、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予以增加粮油供应店等类似的便利店,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村民应该改变传统对农村便利店的观点,应主动向经营者提出自己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持无所谓态度,毕竟便利店各方面的改善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村民自身的生活生产的。

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素质

村委会或合作社应该给与便利店经营者进行与经营相关的培训,政府等相关机构应加强宣传让经营者明白要经营便利店就得经营得好,使其所利用的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经营者素质和能力,弥补其市场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民服务,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

增加商品供给,推动有效需求,促进供需平衡

在农村便利店增加商品的供给,改善便利店经营环境,以拉动村民的有效需求;进而又以需求推动供给,使供需摆脱相互阻碍的恶性循环,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局面。就如水土镇主要发展苗木业,农民几乎都不种植粮食、油料等生活所需品,而农村便利店又不提供粮棉油等产品,使得村民购买极其不便。因此便利店以村民这种对粮棉油的需求来供给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并且经营者还有提供农村所缺少或者几乎没有少见的商品以此来推动或刺激消费者需求,促进供需平衡更好的为农民服务,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第四篇】

论文摘要: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乌江镇现行的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乌江镇20xx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85%以上;20xx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在这一条件下,周文青、陆晓和我等人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江镇农场社会保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一些资料,获得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材料及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为乌江镇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内容简介

1.调查时间和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是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故乡,素有“金陵门户”之美誉,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与南京老城隔江相望,位于东经,北纬 ,总面积57平方公里。乌江镇目前总人口数为22000人,农业人口14000人,占总人口的64%。其中已参加农保人数7300人,其他社会保险人数约20xx人,参加农保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此次调查自20xx年4月份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江镇进行了集中调查。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具有本镇户籍,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当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类农村居民(不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人员)。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问题,我们还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乌江镇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就业局的负责人以及当地的企业主管进行了专门的走访调查。

3.调查方法

在团队出发前的准备阶段,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我们全队共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两个人。其中一个小组着重对五一村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另外一个组对武家嘴造船厂进行了调查,调阅其所掌握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以作参考。

二、调查成果综述

1.乌江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评价

乌江镇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保’制度、扶贫救济及优抚安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但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南京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意见》,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国正在试点,乌江镇与南京市同步,全面推进,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筹资困难较大,报销水平偏低,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相同,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保障效果不尽理想。另外,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普遍缺乏立法支持。总的来说,在目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所能提供的基础条件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水平亚待提高。

2.乌江镇的农村社会保障具体情况分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保障对象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乌江镇于20xx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初现成效。

(1)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保障体系。一是实施农村五保制度,保障老人安度晚年。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对农村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纳人救助的五保户。目前,五保户共有127户,其中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为63人,占五保户总数的%。二是建立农村低保补助制度。按照“特困重保,阳光操作”的原则,乌江镇自19%年起,对农村中因残、因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户建立低保补助制度。目前,已年有275户农村贫困户纳人了农村低保补助范围,涉及1100人,占总人口的5%,根据社会生活指数和农民平均收人每户每月260-360元不等的标准进行补助。启动了农村低收人纯农户增收工程,对人均纯收人在20xx元以下的农村纯农户在“增收项目”“多免多补”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地资金补助,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村低收人群体的收人。

(2)着力推行农村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保障。一是不断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面,同时实行村干部农保进城保制度,现已将在职的50余名村干部由农村养老保险转纳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对被征地农民长远生活通过养老保险渠道进行解决,从土地征偿费中切出一块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改变以往将土地征用的各种补偿一次性发放到失地农民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三是着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1560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8。四是推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近几年浦口区财政持续增加投人,建立疾病防控中心,壮大了乌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配套了医疗设施,村村建有卫生室,形成了以区为中心,以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疾病防控体系。

(3)逐步健全农村教育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学生的教育费用减免幅度。自1996年开始已对农村中小学生减免部分学杂费,对特困生发放助学券,免费提供基本学习用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问题。

(4)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农民生命安全。自19%年开始实施危房改造,截止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在改造过程中,政府按每户6000元的标准补贴,镇政府和农户各筹一半,浦口区联合乌江镇共投人万元,其中农民自筹占总额的一半,对农村家庭危房进行了改造,保障了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五篇】

地点:南阳镇

时间:20xx-7-01到20xx-7-24

调查程序:总体观察——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整理总结

主要内容:关于环境、人文、经济的发展情况

经实地考察,我得知:早在改革开放前,南阳地处山沟,没有绝对的地理优势,人们的生活十分贫穷,基本只能满足三餐而没有剩余的费用。人们的衣着也十分单调,并且款式单一,基本谈不上好看。

由于生活贫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生产水平较低,当时只求饱,根本顾不上营养。有时甚至要吃树根。

居住条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户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对较紧张。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系数低,不美观。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县城看病,极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不断上攀。

现今人们告别了单调时代,穿上了丰富多彩的衣服,赶上了时尚的潮流。在食用方面,人们注重的是营养,各餐均衡搭配,基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更有双湖二级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与外界交流的动脉,迅速带动南阳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都选择在南阳投资建设,工厂多了,人们不再失业,做到有劳有得。

如今,在南阳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一片新气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高高的砖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观又安全。

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每年春节都会举行一系列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还开了书店,在业余时间人们都会去看看书。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快,同时也满足了精神需求,无论是在学习、娱乐、做生意都改不少,过上了快节奏的生活。当地人基本都装上了电脑,跨上了信息时代。

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的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未经处理排到河流中、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为此,我希望政府做一些努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带头先行,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继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04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