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4140

【序言】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汇总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第一篇】

一、成立机构,强化领导

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举办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的号召,成立了县城管局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局相关领导和下属各股室(所、中队)负责人组成,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二、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举办旅游文化节是我县展示客家新面貌的又一大盛事,是我县“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强化环境整治,做好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的环境保障工作,是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局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充分认识到旅游工作的重要性。

三、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品味

大道景观绿化提升工程是我局的重点工程项目,是旅游文化节我县对外展现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大道原有设施档次低,绿化残败,路沿石损毁、材质风化严重,旅游文化节前重点打造该路景观绿化迫在眉睫。为避免重复建设产生的巨大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局依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按照“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狠抓质量,实行工程进度倒排工期,每天一上报,每周一调度,全力以赴将大道景观绿化打造成我县的精品工程,力争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不落后。该工程招标价约1300万元,实际工程造价达1800万元,该工程经专家评议可申报省级优质工程。

四、开展环境整治,提升管理效果

(一)抓环卫保洁,确保环境洁净。为提升县城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在城市“牛皮癣”治理、主街道清扫保洁市场化的基础上,由保洁作业公司全面接管小街小巷,新增清扫面积20余万平方米,城区清扫保洁实际总面积已达16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区环卫保洁全覆盖,达到保洁工人增加、保洁时间延长、保洁范围扩大的目的。为确保旅游文化节期间的作业效果和卫生质量,在作业公司日常保洁与监管的基础之上,制定网络式巡查机制,监察管理人员不间断巡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督办整改,确保了城区道路更加干净整洁,街道面貌焕然一新。结合大畲“三送”精品点的建设要求,制定了环卫工作方案,在重要节点部位,实现垃圾袋(桶)装,设立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桶、钩璧箱等,配备卫生保洁人员,重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和道路、河流整治保洁工作,确保第二届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拟在20xx年投资990余万元在新建城区、小松镇、高田镇、横江镇、屏山镇等建设8个垃圾中转站,现已做好可研报告,并制定了实施方案,项目建成后,实现转运生活垃圾达100吨/日。

(二)抓城管监察,改善市容秩序。为迎接和备战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我们按照“依法治城,管教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城管监察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由单一的市容秩序管理到依据法规综合行使环境卫生、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方面执法监察职能,把城管监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创新了管理机制,节约了行政资源,提升了工作效能。其次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将城区划片分块,按照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的管理模式,建立党员示范岗和管理示范路,设立岗位公示栏,公开管理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让一面旗帜形成一个样板,每一个样板都充分展现管理成效。再次是严格标准规范管理,以市容秩序监管为侧重点,着力根治城区街道乱停放、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设置等市容管理顽症,重点抓好市场“脏乱差”、夜宵摊点扰民、出店经营等难点热点问题的集中整治。据统计,今年以来,余土监管中队整改、制止渣土运输污染550余起、查处50余起、责成清理污染路面300余起;城管监察各中队开展专项整治30余次、查处夜市摊点60余个、疏导整改流动摊点3200余个、整改查处出店经营3000余起、纠正查处乱停放车辆4600余起、清理查处违章户外广告760处等,坚持整治一起巩固一处,改变以往“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不良现象,有效改善市容环境,逐步提升城市形象。

(三)抓市政管护,完善设施功能。按照为民、利民、惠民的基本原则,对市政设施维护实行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管理维护,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及时恢复受损设施,避免城区道路残缺、窨井盖缺损、防护栏破损造成的安全隐患,认真做好下水道疏通工作,尽可能地减少雨季发生内涝。强化主次干道路灯管理,推进小街小巷简易路灯安装,全面消除夜间照明盲区。旅游文化节前先后更新维修市政设施近200余处,给南苑路、邮政北路等十余条小街小巷新安装简易路灯200余盏,投入53万余元资金,对检察院南侧约160余米道路进行路面硬化,投入600百余万元完成大道人行道提质改造,消除断头路、泥巴路、修复破损道路及窨井盖数十处,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与休闲需要,便利惠及城区千户万家,及时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四)抓好节点美化,扮靓县城环境。一是营造了节日喜庆氛围,做好城区旅游文化节期间的美化、亮化工作,先后采取自筹方式投入近十万元,在大道、站前广场、沿江路、琴江路、西华中路等繁华路段摆放了花圃,两边树上悬挂了小红灯笼3万余个,并对重要节点进行了美化绿化。二是结合我县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整治任务,从亮化美化入手,着重做好城区主要节点、交通要道美化装饰,新安装火树银花等亮化设施,从而优化感官视角。消除脏、乱、差地段,抓好陈旧受损设施的修复改造,对桂花屋进行立面修缮,改造客家风情街亮化等,努力彰显客家风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五)抓好城区绿化,改善人居环境。紧抓绿化种植时节,按照“高标准种植、高水平管护”的基本要求,倡导植绿、护绿、爱绿理念,高质量做好城区绿化苗木种植补植,加强绿化设施的日常管护养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损毁,努力提高植被成活率。重点做好主要干道的绿化美化,先后投入近60万余元完成城北大道行道树香樟种植、沿路亲水平台柳树近600余株柳树、3000株爬墙虎的栽种,扎实做好沿路绿化改造,协助做好业主单位规划建设了琴江公园、城南入口景观等,新增绿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新增个百分点,城区人均绿地大幅增加,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在城管局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共同辛勤努力工作下,城区及旅游沿线的卫生干净整洁,秩序畅通良好,确保了旅游文化节期间“街净、路通、城美”,展现了客家的新貌,彰显了赣江源头旅游新城的靓丽风景,赢得了各级领导、各地来宾的赞誉和好评。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第二篇】

大兴乡位于XX市东南部,距市中心约14公里。全乡辖3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759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9886亩,无工业企业,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

大兴乡虽然具有独特的小区气候条件,但是却没有较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因此,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符合大兴乡实际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就成为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多年来,乡党委政府班子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结合乡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并围绕烤烟、蒜苔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早熟蔬菜、林果业、畜牧业、个体工商业等辅助产业来大力发展本乡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其中,蒜苔产业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市第一。在农业产业方面是全市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

一、烤烟产业发展情况

20xx年我乡烤烟种植面积4096亩(年初下达任务4400亩,后因全国烤烟政策调整面积下调),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41%,收购干烟115万斤,产值达1000多万元。烤烟生产成为农民较稳定的收入来源。20xx年仅烤烟产业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00多元。

二、蒜苔产业发展情况

20xx年,全乡种植蒜苔蔬菜9000余亩,其中蒜苔8000多亩,产鲜蒜苔1400多万斤,产值4000余万元,占全乡gdp的60%。蒜苔产业在产值、产量、收入上也是继续名列全市第一。蒜苔产业已成为大兴乡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年协作市品牌办申报“大兴蒜苔”地理标志工作,目前已通过评审。

三、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乡党委、政府在狠抓烤烟、蒜苔两大支柱产业。

同时,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利用还林山地栽桑近2900多亩。注重加强管理,典型示范引路、资金技术扶持,充分调动了栽桑户的积极性。

四、花卉产业发展情况

在狠抓烟蒜轮作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乡还引进了花卉产业,20xx年种植花卉 亩,年产值200余万元。

五、畜牧生产情况

20xx年,我乡猪出栏12000头,存栏9989头,家禽出栏80500羽。

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以上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改善了全乡的基础设施,今年烟草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对新民、石安的烟基工程进行了改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发挥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优势,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创新工作实践,构建和谐的服务环境,真正达到了服务中心便民、高效的效果,服务中心各个窗口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热情,服务高效,并积极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活动,一改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便民中心便民、惠民、优质、高效。

我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原则运作,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运行机制。20xx年各个窗口共办理即办件19860件,联办件786件,补办485件报684件,并实行公开办事、实行办理事项、办理程序,法规依据、许可条件、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申请书格式件全部公开,即方便群众办事,又接受群众监督,并按照上级要求,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密切干群关系,设立了村级代理服务站,为广大群众提供民事服务、经济发展、信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做了许多努力探索,力求服务中心工作更加完善、规范,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但是距上级领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定努力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服务,坚持依法办事,公开高效原则,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配套制度,办事程序规范,上下衔接通畅,办公设施达标,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增强做好便民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性,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地做好为我镇便民中心工作,使我镇的便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第三篇】

自20xx年以来,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地区业务部门的热情指导下,经过县领导小组领导关心和办公室人员的努力,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工作严格按照《20xx年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和与地区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工作重点和难点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影响制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xx年十一月成立了文化产业办公室,为县委宣传部所属正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任1人,编制3人,在宣传部配设了办公地点,调入了所需工作人员,并设立了县级文化产业资金20万元,落实工作经费5万元;今年8月,又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以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的专门机构,扎实抓好此项工作。

(二)严格根据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一是拟订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方案,在现有文化稽查队和可乐文物执法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并在10月底挂牌。

二是认真开展深化图书馆内部机构改革,按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情况,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了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运行正常。

三是完成了县有线电视新闻中心制播分离,在中心设立了广告部,完全实行了制播分离。

四是认真对照中央、省、地有关政策,对符合文化企业转制的企业进行梳理,我县电影院早已不存在,继县印刷厂改制后,仅有新华书店一家企业。按照政策,我县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积极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在全省“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期间,认真组织了《撮泰吉》、《攀干爹》等节目参与,获地区一、二等奖和优秀奖,《撮泰吉》代表地区参加全省决赛获金黔奖;参加全省县级文工队调演获得优秀演员奖、优秀表演奖、节目一、二、三等奖、优秀编导奖、团队优秀奖、服务农村奖、优秀示范文工队,囊括全部奖项;组织《阿西里西》参加云南楚雄举行的中国国际火把节获赛舞银奖;由我县音乐爱好者创作的《梦中的家》等歌曲获“多彩贵州”音乐作品创作大赛毕节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若干。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宣传了我县的民族文化品牌。

二是成功承办毕节地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xx中国贵州赫章阿西里西旅游文化艺术节。根据地委、行署安排,今年我县承办了全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自县委政府明确旅发大会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宣传部后,宣传部立即组织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夜郎魂》大型歌舞剧演出、毕节地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阿西里西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天上石林景区开游仪式、韭菜坪登山节、彝族火把节、阿西里西大草原自然风光之旅、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和赫章自然风光摄影作品展、毕节地区旅游商品及名点名小吃展销会、赫章核桃拍卖大会、夜郎文物陈列馆开馆仪式、平山乡乡村旅游节暨乡村旅游星级示范户授牌仪式、阿西里西旅游文化艺术节闭幕式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主题向来宾和游客展示了赫章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受到了领导来宾的一致好评。

三是进一步提升了大型歌舞剧《夜郎魂》和民族特色舞蹈。借全区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机,我县按照“不求办得最好,但求最有特色”的目标,对《夜郎魂》和开幕式文艺演出进行了认真策划,力求全方位体现赫章特色,多角度推出赫章精品。根据演出需要,对人民会场演出大厅进行了重新装修,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对《夜郎魂》舞蹈的提升包装,完善了演出所需服装道具、灯光舞美,使《夜郎魂》演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开幕式文艺演出特邀了北京知名编导张玉华老师担任总编导,以展示彝族文化为主体,采用实景与传统民族歌舞自然相融的表现手法,对赫章原生态舞蹈进行艺术加工,使其达到充分体现自然生态、人文风情的艺术效果。

四是继续开展夜郎可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认真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规划和编制,结合我县可乐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机遇,编制了夜郎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初步方案。同时,协调建成了“夜郎文物陈列馆”。在新文化馆协调了约440平方米的展厅和60平方米的馆藏室,改造为“夜郎文物陈列馆”,并从省、地文物局调回或复制夜郎出土文物进行布展,使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能直观了解赫章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五是进一步夯实了旅游发展基础。借助承办旅发大会的契机,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大坪子至小韭菜坪、野马川经威奢至古达、威奢经二台坡至兴发、兴发至大韭菜坪等旅游环线公路建设,解决了县内各景区、景点的道路连接问题,为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按照我县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县委政府“收缩战线、分别实施、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的原则,完成了贵州屋脊小韭菜坪景区大门、天上石林景区大门、石林迷宫步道、景区停车场、公厕、接待室建设。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向来宾充分展示了我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展示了全新的旅游形象。

六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第一批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第二批10个多数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完成了20xx年84个“农家书屋”建设及验收工作,完成20xx年98个点新申报工作;完成数字电视整转9868户,超额完成1846户。县乡联网一期工程的平山、野马川、水塘三个乡镇信号接入、机房建设已顺利完成,白果镇机房信号接入工作正在实施,已平移安装了数字电视用户970户,二期工程(其余21个乡镇)的。建设方案已完成并上报地区公司;完成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任务5281场;已完成3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球场的硬化并投入使用;完成了赫章县文化馆办公用房、培训教室、排练大厅、保管室等工程建设,已投入使用。

七是认真做好文化产业数据统计和项目编制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文化产业统计相关数据及时上报。同时结合中国深圳(世界)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西安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实际,文产办汇集相关方面资料信息,对我县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梳理,共筛选项目10个,相关文件(比如发改立项文件,土地用地文件等)正在完善之中。

八是大力培养文化企业。经过排查,文产办将赫章县现代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和赫章县汉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文化企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经济总量小、竞争力不强,虽然发展空间广阔,但面临的困难十分艰巨。分析起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及走向,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什么是文化事业、什么是文化产业,二者能否相互渗透、交融或相互转化等问题,许多同志还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去思考。由于过去没有对文化产业形成市场化的观念,没有把它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只是把它作为政府的一个调控工具,企业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理念,缺乏生存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导致了文化产业过分强调社会性而忽视其效益性,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我县是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做强做大任何一项产业,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税费优惠、产业扶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三是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过去一直把文化产业作为政府的一个事业部门,从业人员没有竞争压力,无进取心。因此,缺乏既有文化底蕴、又通晓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由于人才的匮乏,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开发的工作就显得相对滞后,文化资源优势就不能形成经济优势。

三、20xx年工作设想

(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没有体制性的突破,文化就不可能实现大繁荣大发展。要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要求,整合除电视台外的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主要围绕图书馆、文化馆改革和继续深化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推进经营性文化资产走入市场。

(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进一步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抓好文化资源和优势的整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合力,增强整体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一是在全县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统计文化产业资源,摸清底数,掌握家底;二是认真作好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完备相关资料,为项目招商和申报打好基础;三是全面协调,通力配合,加强和上级部门沟通,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四是总结参加中国深圳(世界)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西安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经验,认真做好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五是认真指导和培育好一两家文化产业企业,让之逐步发展成为效率良好的企业,带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第四篇】

乡地处边,有耕地面积万亩,山地面积16万亩,总人口万,辖12个村,一个居委会,156个村小组。今年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工作思路,认真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全面发展山区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在产业发展规模,产值增长实现新突破

我乡牢固树立“小乡镇也有大作为”的思想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把做大做强新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工作目标,列入乡村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四万一千”工程,壮大传统产业,即大力发展万亩油茶基地,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以西瓜、工业滤布杨梅、脐橙为主的万亩瓜果基地,以小辣椒、生姜、藠头为主的万亩山区蔬菜基地和千亩烟叶基地,并积极引进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等各类现代高效农业,以农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民生活改善。政策拉动、利益驱动、典型推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抓,力度一年更比一年大,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之路。全乡种植小辣椒2500亩,产量400万斤,实现产值1600万元;种植杨梅2200亩,实现产值35万元;生姜1000亩,实现产值1200万元;脐橙20xx亩,产量110万斤,实现产值200万元;西瓜种植面积1600亩,母猪保有量500多头,生猪出栏10000多头;烟叶种植面积310亩,实现产值79万元,烟税万元以上;扩建禾江四方油茶基地20xx亩,还确定、龙头、高坎三个村为产业示范村和田心小江脑等13个示范组。油茶、杨梅、西瓜、生姜、烟叶五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到2952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4060万元的73%。

二、在建立区域基地,培育优势产业方面实现新突破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布局,做大做强脐橙、烟叶、小辣椒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发展杨梅、生猪、西瓜、生姜等区域特色产业,建立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杨梅以金山果业为中心,通过加强管理,提升品质,辐射到周边的种植户,今年实现产量5万斤,产值35万元以上;生猪产量通过扶持大户,加强培训,今年新增饲养能繁母猪20头以上和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4户,累计共8户,还涌现1户年出栏500头以上和1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形成商品、加工和销售批量。现了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传统农业优势县向现代农业示范县的转变。我乡还专门成立了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小组,滤布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运行,加强了对标准生产基地的建设。已启动20xx亩油茶林的。开发,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三、在制定优惠政策,创新发展机制方面实现新突破

我乡大力开展了“产业帮扶到户行动”,一是在观念、技术、资金、信息、流通方面实行帮扶。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在挂钩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中与农民群众结对帮扶,每个干部每年重点帮扶三户农户,实行“城乡互动1+3,合力建设新农村”;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行帮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挂钩村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导向;三是在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方面实行帮扶。主要是帮助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四是在做大龙头企业方面实行帮扶。帮助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延伸到村。帮助立新村组建了一个由4户加工烟叶种植大户的高新烟叶专业合作社,活动正常,会员之间利用农闲时间交流经验、分析市场行情、了解销售信息,帮助龙头村组建了一个14户生姜种植户的“隆兴生姜合作社”,合作社理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6次授课,实地指导生姜种植、加工、贮藏技术;五是在建立农业产业化投入融资机制方面实行帮扶。主要是协调有关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收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5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