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例【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6247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例【优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

世界上第一座智能楼宇1984年出现在美国,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出现,历经10多年发展,我国的智能楼宇从无到有,从2003年逐渐开始走向火爆,各种从事楼宇智能化的公司企业大量涌现,新开工的和旧建筑改造工程纷纷上马楼宇智能化系统,与此同时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智能楼宇人才短缺。

二.智能楼宇系统基本框架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建筑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

三.智能楼宇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楼宇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等,高档写字楼、智能小区建设速度很快,在大中城市,智能化系统已相当普及,成为住宅、社区等的必配设施。

四.行业需求。

我国尚处在发展时期。国内的楼宇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人才建设还很不到位,最近,国家劳动保障部将楼宇智能化定义为新职业,即将出台“楼宇智能化管理师”的资格认证和考评。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及尤其是广州市沿海城市的经济、城建和智能化小区的发展,楼宇智能化技术的人才需求将愈来愈高。其从业人员约100万左右,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宁波、大连等大中城市。其中90%以上从事建筑智能化设施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目前,这类专业人才极其匮乏。

五.。

总结。

与感想。

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第二篇】

高歌猛进,更上层楼。

需求未来无限大,只须时日。

从宏观经济分析:一方面,从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分析来看,2009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短暂的动荡后快速反弹,上半年全国cpi指数一直在下降,但从2009年房价态势分析,不降反升且一直处于上升期,消费者市场则出现“抢房”现象,甚至各地“地王’飚现,房地产商囤地现象严重;另一方面,股市自6000多点跌破到1600多点后,现有开始回暖,升至3000多点,世界经济处于企稳向好阶段,国内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但楼市和股市的上升态势的信号,预示着通胀的靠近。通胀则意味着,未来消费者手中可能钱不值钱了,买东西也就更贵了。如果能够根据市场变化、遵循政府政策引导,及时做出调整,这对一些行业来说,盈利的机会也就可能增多。同样,对智能家居的行业来说,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政策要求,外加购房者被激发的购房热情必然带动更大的智能化装修的市场需求量,那么智能家居必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期。

当然,国家不会没有通胀的预警机制,对于当前市场发展得态势,中央必将采取一些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做到“有加有减”,即加大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减少“三高”企业信贷,收缩一部分银根(资金回笼)、减少一部分信贷等措施来防止泡沫经济,这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政策的风险可能会让它们转入市场的“寒冬”。为了更好的减少这种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在全国大范围圈地的房产商可能会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多出促销措施,加快刺激消费者的买房欲望,赶在国家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前把大批商品房推销出去;一是大力实施“精装房”策略来面对国家出台的相关限制政策,已增加和保持商品房的成交量。如果这样,“精装房”策略无疑对我们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另外,国家计划在未来三年对3g的进行2000亿的投资,2009年全国大中小城市相继开通3g,而3g的启动把智能手机的“智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3g的发展必然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手机可视对讲、视频监控等功能给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也使智能化的概念得以大力推广,让智能家居行业的智能化装修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危机下的智能家居行业并不会被打垮,反而愈发生机与活力。从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分析,智能家居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必定是国家产业扶持的对象。智能家居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处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智能家居的潮流不可逆转。在中国的13亿人口中大概有亿个家庭,如果平均每个家庭在智能化装修的费用上做出6000元的预算,那么未来的整个智能家居的产业值将超过上万亿元,可以想象这样的市场会有多么庞大,这样一笔收入有多么可观。

从微观经济分析:智能家居行业的厂商从最初为数不多的几家,到现在各地的遍地开花的上百家,这样的数据不难想象它的生命力有多大。“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商人不做亏本的买卖,正因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潜力如此庞大才引得无数“英雄”厂家竞折腰。

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智能化设计,给敏感的国人带来不少的刺激,在感叹智能化产品神奇时尚的同时,也刺激他们消费的需求。随着智能家居的推广,智能家居走进了中国众多的私人豪宅和复式楼宇,如今消费者大多追求时尚、智能、舒适生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愿意关注、体验和购买。预计届时智能家居行业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不久将全面进入亿万普通家庭,每年的销售额将达数百亿或上千亿。因此,要实现家家智能化的伟大目标,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它要依次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衰退、死亡五个阶。

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第三篇】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世界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为满足未来能源发展的需要,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制定了“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提出了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的关键设备分阶段研制目标,南方电网也在制定有关智能电网的研发计划,研制智能电网关键设备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技术发展的热点和新方向。

结合所从事的水利水电自动化专业领域和当前水电厂智能化建设的实际需求,本项目将水电厂智能化技术发展动态作为跟踪调研的重点。根据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趋势,目前正在开展智能化水电厂建设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反映研究方向、研发内容、主要观点和重点课题/项目的进展及成果等。以反映学科发展动向和新技术信息。

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智能化水电厂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果,指出当前国际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及前瞻性的成果和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等,并分析在我国深入(推广)研究及应用的前景,同时对新技术要进行适当的市场分析。

2、调研的原因、必要性及意义水电厂智能化建设,代表了当前国际水利水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国内外在智能化水电厂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智能水电厂的概念、目标、功能、系统配置及系统间互动等方面均亟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开展水电厂智能化技术发展动态跟踪调研,有利于推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机组状态检修、经济运行等方面智能化研究的展开。

智能水电厂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智能电网关注的重点不同,智能水电厂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水电厂生产管理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实现全厂各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与互操作,进一步提高机组的可观性、可控性和可调性,提升电网与电厂之间的智能协调水平,提高全厂设备故障诊断与优化运行的智能化水平,并最终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

另外,随着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工作的展开,国内部分研究机构、设计院和水电厂已开始智能水电厂建设的前期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但在智能化水电站建设方面还缺乏共识,因此有必要开展智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调研,选择智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作为重点专题进行调研主要意义包括:

(1)通过开展智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中热点和重点问题的专题调研,可以跟踪并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对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增长点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咨询意见或技术支撑。

(2)通过对新技术的调研和市场分析,为本专业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技术参考。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建设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意见。

(3)通过本专题的调研分析,归纳汇总编写成《国际水利水电科技发展动态调研报告(2015年度)》。为各学科的科学、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为保持在国内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先地位,并为在2020年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3、发展新动向和值得关注点。

我国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倡导者,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努力打造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我国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控制方法,研制坚强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实现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以解决我国能源主要分布地与主要消费地不一致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问题。

在智能电网建设初期,我国主要是对以电网调度系统和数字化变电站为主的二次设备进行更新。智能电网是电力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已在国内外形成共识。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已在变电环节获得较大进展,主要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智能化数字化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而智能化建设在发电领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发电环节涉及的设备与系统更多更复杂,技术标准与规范还需完善,智能化建设遇到的问题技术难度较大。

从2004年iec正式发布iec61850以来,abb、siemens、areva、ge等国外主要公司都推出了支持iec61850标准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在2006年8月就组织了13个厂商进行iec61850产品的互联展示。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一、二次设备技术的过程层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可靠性方面等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在发电环节,随着计算机监控、保护测控、机组状态监测等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智能化建设打好了良好的基础,但有关研究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内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研发企业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另外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单位和白山电厂、葛洲坝电厂等发电企业均开展了智能化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工作。由于目前水电站智能化建设技术标准与规范还不够完善,技术发展方向还缺乏共识,同时缺少适合水电厂的大量一次智能设备,这些都决定了开展发电环节智能化建设,研制关键设备和系统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综合调研情况分析,在适合水电厂的一次智能设备难以获得突破的情况下,水电厂智能化建设研究,研制发电环节智能化建设关键设备和系统,应将重点放在提升发电站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水平、提高机组的可观可控可调性,实现并网接入快速化、安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面,以强化电厂对电网的支撑能力,提升电网与发电厂智能协调水平。在智能化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建设方面,重点是进行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水电机组状态检修、梯级水电站群经济运行等二次系统的智能化研究。

本项目发展的新方向和值得关注点。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智能化发展趋势及研究内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水电厂获得了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水电厂自动化水平及安全运行水平。但由于缺少统一的接口标准和数据结构模型,使得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间接口复杂,难以相互兼容与互操作,为实现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带来困难。对水电厂生产管理和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iectc57)制定了有关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国际标准iec61850,目前新标准已改名为—电力企业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并将iec61850标准推广应用于水电厂自动化,并正式出版发行了水电厂监控通信标准iec61850-7-410:hydroelectricpowerplants--communicationformonitoringandcontrol。智能化、数字化代表了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有关智能化水电站的定义,但已有基本共识,智能化水电站是指在硬件上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数字化的二次设备组成;软件上以iec61850标准作为通信协议,实现设备间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各种一次智能化设备的完善,最终从技术层面实现全数字化的智能水电厂是可能的。在全数字化的智能化水电厂,各种智能设备均遵循iec61850标准,所有数据均具有统一的数据结构并按标准的通信协议互联,保证了站内的各个智能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同时因采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数字化的二次设备,数据的采集、传输和设备控制均基于光纤,节约了大量二次电缆,并可彻底解决电站抗干扰问题,提高系统设计、施工效率,从而减少电站投资。

(7)开展符合iec61850标准的监控、保护等系统及测控二次设备的研制开发,以满足智能化水电站的要求。

状态检修系统智能化。

实施机组故障诊断状态检修决策自动化系统是建设智能水电厂的主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在线监测、网络技术与远程访问等方面进步明显。但由于水电厂现场设备众多、各类故障原因复杂,故障诊断、设备状态评估等技术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现水电厂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状态检修是当前智能水电厂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水电行业发展来看,设备状态检修代替定期检修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需经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状态检修还不能完全取代定期检修方式,而是形成一套融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为一体的优化检修方式。同时,要实现真正的状态检修,仅有技术支持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水电厂整体水平的提升,包括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健全的设备管理体制、先进的配套设备与技术等。

目前水电厂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涉及的设备及子系统众多,且多来自不同的厂家,亟需通过智能化建设,采用开放的通信规约、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模型,使系统各个部分之间能够实现网络化的无缝通信,最终实现“即插即用”的环境,为最终实现水电厂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状态检修创造技术条件。

水电厂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正向全厂联网与建立远方诊断中心的方向发展,智能水电厂状态检修决策系统结构一般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由电站监测层-中心诊断层-用户访问层组成。

电站监测层由站级数据服务器和机组监测设备组成。站级数据服务器用于监测、存储各电站机组的状态数据,并向中心诊断层发送设备状态数据。其中机组监测设备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和离线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由多个监测模块组成,其监测范围涵盖机组振动与摆度、压力脉动、噪声、空化、机组效率、发电机气隙、发电机局部放电、变压器油色谱、gis局部放电等。

中心诊断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监测设备日常维护、日常监测与报告,简单故障分析等;进行故障诊断、机组维修建议、组织各个领域专家会诊疑难故障,以及系统维护和升级等。主要由中心数据服务器、通讯服务器、web服务器、故障诊断服务器以及中心工作站等组成。

用户访问层包括电站内部用户和internet网上授权用户等,如电网内部用户、经过授权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诊断专家等。这些用户可以远程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诊断和维护。对于设备疑难故障,可组织不同专业的专家进行网上会诊。

信息统一平台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水电站获得了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水情水调自动化系统、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装置等二次系统和设备技术日趋成熟,为提高水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各个应用系统存在相互接口繁多、难以有效实现数据交换共享的现实情况,严重制约了系统综合应用效益的发挥,随着智能化水电站的建设,建设全厂信息统一数据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集中管理并综合运用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

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厂一体化的信息支撑平台,各应用系统只需与信息平台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即可获得所需的全厂所有数据,满足水电运行、维护管理、调度智能化目标及各类应用需求。统一信息平台建设是智能电站的关键,涉及全厂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和统一管理,应针对按照iec61850标准统一规范通信接口与数据模型,根据各应用系统的业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统一规划设计研发建立全厂一体化信息支撑平台,提升电厂的智能化水平。目前水电厂统一信息平台建设一般与全厂三级安全区域内各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协调进行,结合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安全i区的数据平台;结合水情水调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安全ii区的数据平台;结合web发布功能和门户网站的建设,建设安全iii区的数据平台。并通过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实现全厂三级安全区域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根据各业务系统的建设情况,水电厂统一信息平台建设也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在完成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统一信息平台运行实体环境等基础支撑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通过配置全厂数据交换和中心存储设备,采用统一规范的传输规约和网络接口,进行全厂各应用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整合离散的各业务子系统,建立满足全厂二次安全防护要求的信息统一平台。

通过全厂通信网络、监控、水情水调、信息、监测等跨安全分区的各应用系统间数据的统一交换与存储共享,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互动,形成全厂数据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开展数据挖掘、优化调度、故障诊断、状态检修等智能化应用技术的研究,为智能化水电厂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管理开发应用环境,逐步满足流域梯级电站远方集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经济运行、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调度决策等智能应用需求,全面提升电站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

经济运行与智能调度。

智能水电厂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有效实现全厂经济运行与智能调度,通过智能水电厂建设,实现水电厂机组之间的优化运行,提升电网与电厂智能协调控制及电站优化运行的智能化决策水平。根据智能化水电厂的特点,目前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实用化研究:

(1)智能调度实用化数学模型及求解算法。(2)综合考虑水轮发电机组工况,水库入库流量与水量情况,电站运行约束,以及智能电网运行的要求,实现水电厂智能化最佳运行。

(3)研究水电厂优化调度与电网联合智能协调控制技术,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网调度ems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实施合理信息交互,提高远方负荷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实现更智能化的协调互动调度、控制。

专家点评和对水平的分析目前水电厂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多,变送器重复设置,信号重复采集,结构繁杂,信息源多,易受到电磁干扰,同时由于缺少统一的接口标准和数据结构模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孤岛问题,且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间接口复杂,难以相互兼容与互操作,不同厂家设备或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更难以实现,对水电厂生产管理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形成制约。

智能水电厂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电子、信息、通信、控制、智能分析软件等技术,建立全站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的数字化统一应用平台,实现了自动化功能的整合,简化现有的水电厂监测设备,系统更为经济、可靠。仅用一套间隔层测控装置实现保护、测控、录波、测距、选线等自动化功能,使现场设备大大减少和简化,显著降低了一次性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同时由于装置减少和消除了复杂的电缆接线,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智能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3个层次,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定义,这3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其中,站控层与间隔层网络采用交换式以太网,介质可选双绞线。间隔层与过程层的网络也采用交换式以太网,介质应采用光纤。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智能水电厂结构图。

目前在iec61850的应用上二次厂家进展较快,一次厂家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二次厂家,而智能化水电厂涉及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更多更复杂,因此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水电厂将是一个长期、复杂和困难的过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iec61850标准作为一个先进庞大的体系,提供了开放的通信协议、统一的数据模型,信息的集成化应用,代表了当今这个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水电厂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南瑞集团水利水电技术分公司承担的“水电厂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技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创新显著,实现了标准化设计与研发、系统的集成创新和商业化应用,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电厂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以一体化管控平台为核心,以智能设备为基础,以厂网协调发展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为基本要求,可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等基本功能,实现水电厂各自动化或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支持经济运行、水坝安全监测与评估、防汛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

截止目前,项目成果已在白山、松江河水电厂成功应用。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完善了传统水电厂业务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水电厂运行水平,改善了管控模式,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还将统筹水电联调、加强厂网协调,进一步促进电网安全,提高水电厂综合效益。蓄电池测试仪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指定品牌。

对本专题发展的若干建议。

水电厂智能化建设,涉及生产、运行、维护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实现全厂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与数字化,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光纤化,全厂各系统数据共享互动化,减少设备重复建设,全面提升水电厂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具体体现在一系列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过程控制、运行决策和生产辅助管理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有机互联,实现数据共享互动配合,完成全厂智能化的目标。具有系统规模大,技术难度高,需研究开发的内容众多,涉及学科范围广的特点,是一项需经过长期研究开发与建设完善的系统工程。

1、或者iec61850-9-2采样值接收以及goose跳闸报文的发送。

由于相关技术尚待完善,目前智能水电厂一次设备一般不进行更换,仍采用传统pt/ct,因此智能水电厂建设也应分阶段进行,并与未来技术水平的发展相适用。以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智能化改造为例,智能水电厂监控系统改造目前可按以下两个阶段进行。

(1)监控智能化改造阶段一。

对现有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软件升级改造,在站控层和间隔层增加iec61850通信接口,实现iec61850的ied设备接入,同时保留各种常规通讯接口,保留主要计算机设备和plc,进行软件和少量硬件升级,可显著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系统性能。对于现地层智能设备数据通讯,优先采用iec61850通信规约和现场总线方式实现设备间数据交换,其他数据可通过常规方式实现接入。

在这个阶段,系统采用两层结构设计,即一次设备仍采用传统的pt/ct,机组lcu、开关站lcu、公用lcu的plc不更换,数据采集及控制以硬接线为主的形式实现。站控层和lcu通信仍采用plc厂家的网络规约。

在lcu的plc中配置相应的iec61850通信接口模块,实现间隔层iec61850-8-1通信的ied设备接入。

在监控系统站控层增加iec61850网关,完成iec61850标准接口开发,支持iec61850的有关系统和ied设备接入,网关将从ied设备接收的实时数据放入监控系统实时库,监控系统通过网关实现对iec61850有关设备的控制。

(2)监控智能化改造阶段二。

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对iec61850标准的全面支持,系统采用两层结构,站控层和间隔层采用iec61850-8-1通信。一次设备仍可采用传统的pt/ct。plc更换为支持iec61850的plc,具有接入非常规pt/ct和开关控制器的能力,lcu与站控层通信采用iec61850-8-1通信规约。

间隔层设备(包括机组lcu、开关站lcu、公用lcu)的数据来自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可以iec61850-9-1,iec61850-9-2发送采样值。间隔层设备对开关量的控制可通过向开关控制器发送goose报文实现。

综上所述,智能水电厂建设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其建设目标是实现我国水电厂向安全、高效、经济、互动的现代智能电厂方向发展,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第四篇】

国际上对智能家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当时随着电子技术在家用电器中的大量应用,出现了住宅电子化(homeelectronics,hf)这一概念。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形成了住宅自动化的概念(homeautomation,ha)。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先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系统,这种系统在美国被称为wisehome,在欧洲被称为smarthome。

在这一时期,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标准组织也在积极进行研究。1979年,美国的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了将家电及电器设备的控制线集成在一起的家庭总线,并成立了相应的研究会进行研究。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组织专门机构开始制定家庭电气设计标准,并于1988年编制了第一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或家庭总线系统标准(hbs);同一时期,日本也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概念,并于1986年由邮政省与通产省组织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与电波技术协会共同组建家庭总线系统标准委员会。目前,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都已对智能家居系统制定了技术标准,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智能化住宅建设。应用于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基础产品,在发达国家已成系列。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产品,相当一部分已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另外,美国朗讯,西蒙等公司已经拥有成熟的家庭综合布线系统,但价格比较昂贵。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智能住宅的概念,并且开始推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但是与智能家居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并未制定。直到1999年,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该《导则》规范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拟自2000年起要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来带动我国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步伐。2000年上半年颁布了由信息产业部负责编制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下半年颁布了由建设部负责编制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01年底,建设部住宅产业中心又着手修改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这些规则的制定结束了多年来我国智能家居业无章可依的局面。随着网络家电的出现,由原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的《家庭网络系统技术规范》于2002年6月正式出台,此规范规定了网络家电的通讯协议,包括通讯频率,数据格式,设备文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我国的智能家居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定的国家标准,但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专业智能家居厂家的数量正在增长。这些厂家中有的是独立开发,有些是引入国外技术在国内生产和集成。比较知名的产品有:海尔u-home,清华同方的e-home数字家园,其他的还有科龙的“现代家居信息服务集散控制系统”,enjoysmart易居家庭自动化系统,引进新加坡技术的treasureway宝路家庭智能化系统等。

由于国内厂家刚起步,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有关的系统,理论正在发展,完善。但我们相信随着家居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我国的家居业将更加成熟。

二、本选题研究的意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智能家居推广和营销策略便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方向。我们要了解智能家居的含义是什么?首先,它要在家庭中建立一个通讯网络,为家庭信息提供必要的通路,在家庭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硬件和执行机构,实现对所有家庭网络上家电和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其次,它们都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构成与外界的通信通道,以实现与家庭以外的世界沟通信息,满足远程控制、监测和交换信息的需求。最终的目的是让家庭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更符合环保。随着人类应用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今后的智能家居系统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地提高,人类对智能家居的功能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今后智能家居会更加偏向智能,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二)实践价值。

住宅智能化是人类住宅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在我国,高科技和信息技术正在由智能大厦走向智能住宅小区,进而走进家庭。现代社会的家庭正在以家庭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来追求。国家也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建设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列入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因此也就必然促使智能化从智能大厦建设向智能化住宅小区,乃至向家庭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市场广阔的前景令我们欣喜!

三、

研究的内容(论文总体构思)。

论文思路框架:

二、诺盾u-home品牌营销的swot分析。

(一)诺盾u-home品牌营销的机会(opportunities)。

(二)诺盾u-home品牌营销的的优势(strengths)(weaknees)。

三诺盾u-home品牌营销现状。

(一)产品策略。

(二)价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促销策略。

四、诺盾u-home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诺盾u-home品牌营销对策。

总结。

国内的智能家居技术已不输于发达国家,甚至很多国内的智能家居企业还将产品远销海外,但智能家居在国内还是未能广泛发展起来,其中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以及改善。比如:智能家居宣传过分夸大,售后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营销策略的失误。智能家居在现在将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但智能家居拥有了便利、高效的网络传输环境,很多功能轻松实现以及在正确的营销策略影响下,我们展望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智能家居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第五篇】

智能制造装备的定义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十二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到2015年: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

——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到2020年:

——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发展概况发展内容。

根据《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价值链与市场前瞻分析报告》[1]分析,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带动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领域,要针对生物、节能环保、石油化工等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智能化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材料、力学性能等精密仪器仪表和科学仪器及环境、安全和国防特种检测仪器。

在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领域,要重点发展高参数、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轴承、液压/气动/密封元件、齿轮传动装置及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等。

在智能专用装备领域,要重点发展新一代大型电力和电网装备,机器人产业,全断面掘进机、快速集成柔性施工装备等智能化大型施工机械,以及大型先进高效智能化农业机械等。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智能制造装备将面向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为目标,以突破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八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在国民经济六大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广。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具体是:

一、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1.新型传感技术——高传感灵敏度、精度、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传感技术,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传感技术(如量子测量、纳米聚合物传感、光纤传感等),微弱传感信号提取与处理技术。2.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不同结构的模块化硬件设计技术,微内核操作系统和开放式系统软件技术、组态语言和人机界面技术,以及实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编程环境的工程软件平台技术。

3.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工业过程多层次性能评估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建模技术、大规模高性能多目标优化技术,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技术,高阶导数连续运动规划、电子传动等精密运动控制技术。

4.系统协同技术——大型制造工程项目复杂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技术以及安装调试技术,统一操作界面和工程工具的设计技术,统一事件序列和报警处理技术,一体化资产管理技术。

5.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在线或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自愈合调控与损伤智能识别以及健康维护技术,重大装备的寿命测试和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可靠性与寿命评估技术。

6.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嵌入式互联网技术,高可靠无线通信网络构建技术,工业通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异构通信网络间信息无缝交换技术。

7.功能安全技术——智能装备硬件、软件的功能安全分析、设计、验证技术及方法,建立功能安全验证的测试平台,研究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功能安全评估技术。8.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多维精密加工工艺,精密成型工艺,焊接、粘接、烧结等特殊连接工艺,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精确可控热处理技术,精密锻造技术等。

9.识别技术——低成本、低功耗rfid芯片设计制造技术,超高频和微波天线设计技术,低温热压封装技术,超高频rfid核心模块设计制造技术,基于深度三位图像识别技术,物体缺陷识别技术。

二、八项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1.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新原理、新效应传感器,新材料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低功耗传感器,集成化传感器(如单传感器阵列集成和多传感器集成)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2.智能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分散型控制系统(fcs)、大规模联合网络控制系统、高端可编程控制系统(plc)、面向装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功能安全监控系统。

3.智能仪表——智能化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热量、工业在线分析仪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和高可靠执行器。

4.精密仪器——在线质谱/激光气体/紫外光谱/紫外荧光/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高速自动化超声无损探伤检测仪、特种环境下蠕变疲劳性能检测设备等产品。5.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焊接、涂装、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及安防、危险作业、救援等专用机器人。

6.精密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链传动装置,高精度高可靠性制动装置,谐波减速器,大型电液动力换档变速器,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直线电机、丝杠、导轨。

7.伺服控制机构——高性能变频调速装置、数位伺服控制系统、网络分布式伺服系统等产品,提升重点领域电气传动和执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运行稳定性。

8.液气密元件及系统——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智能润滑系统、智能化阀岛、智能定位气动执行系统、高性能密封装置。

三、

1.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具有在线检测、优化控制、功能安全等功能的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和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多联产煤化工装备、合成橡胶及塑料生产装置。

2.冶金智能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具有特种参数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功能的金属冶炼、短流程连铸连轧、精整等成套装备。3.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加工、装配生产线及具有加工工艺参数自动检测、控制、优化功能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加工生产线。

4.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基于计算智能与生产物流分层递阶设计、具有网络智能监控、动态优化、高效敏捷的智能制造物流设备。

5.建材制造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具有物料自动配送、设备状态远程跟踪和能耗优化控制功能的水泥成套设备、高端特种玻璃成套设备。

6.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集成开发具有在线成分检测、质量溯源、机电光液一体化控制等功能的食品加工成套装备。

7.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集成开发具有卷绕张力控制、半制品的单位重量、染化料的浓度、色差等物理、化学参数的检测仪器与控制设备,可实现物料自动配送和过程控制的化纤、纺纱、织造、染整、制成品等加工成套装备。

8.智能化印刷装备——集成开发具有墨色预置遥控、自动套准、在线检测、闭环自动跟踪调节等功能的数字化高速多色单张和卷筒料平版、凹版、柔版印刷装备、数字喷墨印刷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ctp)及高速多功能智能化印后加工装备。

四、六大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1.电力领域——重点推进在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中实现燃烧优化、设备预测维护功能,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实现安全控制和特种测量功能,在重型燃气轮机中实现快速启停和复合控制功能,3mw以上风电机组的主控功能,变桨控制功能,太阳能热电站实现追日控制功能,在智能电网中实现用电管理、用户互动、电能质量改进、设备智能维护功能。

2.节能环保领域——重点推进在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污水处理装备上推广应用,实现各种再生原料的高效智能化分选、除尘设备和污水处理装备的自动调节与高效、稳定,在地热发电装备中实现地热高效发电建模与控制功能。

3.农业装备领域——重点推进在大型拖拉机及联合整地、精密播种、精密施肥、精准植保等配套机具成套机组,谷物、棉花、油菜、甘蔗等联合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装备上的应用,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的实时诊断、检测和控制,实现作业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4.资源开采领域——重点推进在煤炭综采设备、矿山机械上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信息与环境信息的集成监控、安全环境预警、精确人员定位等功能,在天然气长距离集输设备中实现全线数据采集和监控、运行参数优化、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站场无人操作或无人值守以及中心远程遥控功能,在油田设备中实现井口关键参数检测、数据处理及集中监测功能。5.国防军工领域——重点推进专用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新型传感器、智能工控机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等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

6.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推进在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装载机、叉车、混凝土机械等施工装备上应用,实现远程定位、监测、诊断、管理等智能功能,在机场和码头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实现机场行李和货物的自动装卸、输送、分拣、存取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集装箱装卸的无人操作与数字化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36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