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走基层情况汇报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48399

【导言】此例“走基层情况汇报精选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走基层【第一篇】

一、明确目标

根据区委“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工作要求,区档案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二是努力推动精准扶贫攻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参与扶贫攻坚大行动,凝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三是慰问扶贫村贫困户。

二、加强领导

成立了“走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关事宜。

三、落实措施

(一)区档案局党组书记带头深入基层到联系扶贫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和慰问;结对帮扶职工认真落实帮扶措施,确保政策宣传入户、关怀温暖入户。

(二)认真、及时、准确的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区重大决策的宣传教育,为基层群众解决政策梗塞问题,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

党员走基层【第二篇】

一、沉下身子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要把“走基层”活动开展好,前提是要掌握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作为一名经常在机关办公的党员干部,只有沉下身子,抱着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态度,才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活动期间,我经常下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倾听他们的话语,感受他们的思想,用心记录他们反映的问题。同时,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我会把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解决在第一线,解决在第一时间,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真办事。通过以上措施,我很快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他们对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我对基层情况有了最准确的把握。

二、耐心细致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邻里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要解决这些矛盾纠纷,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只有充足的耐性和合理的办法才能解决问题。通过多次下村和基层干部一起解决矛盾纠纷,我认识到农村的各类矛盾纠纷既要通过调查研究把问题摸清、摸准、摸透,还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政策、说服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把矛盾化解在第一线,要多想办法、多渠道、多层次进行调解,而不是回避推脱,只要方法得当,加以耐心细致的工作,大部分矛盾基本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调解。同时,我们还要树立群众身边无小事的观念,多深入寻常百姓家,把解决好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基层的“国家大事”,这才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三、关注弱者才能获得群众认可。

下村期间,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生活虽然过得非常艰苦,却自强自立,从不怨天尤人,生活的困苦并没有让他们低头,而是在逆境困难中依然快乐的生活,甚至积极的创造新生活。在他们的身上,我看不到灰暗悲伤,而是数不尽的闪光点,这也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必须明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个口号,应该尽己所能去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多去关心那些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对他们的爱,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党员走基层【第三篇】

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精神,探索创新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形成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4月28日,市委组织部专门召开了“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推进会。5月16日,区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了推进这项活动的措施,明确要求从区级机关、委办局和街镇三个层面进行推进。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镇、社区(街道)、园区“相聚在党旗下――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现场推进会,就是对这项活动的再动员、再部署。

刚才,杨行镇党委和张庙社区(街道)党工委介绍了“三联系、六满意”和“楼组党建”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我认为,这些都是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很好的载体,希望大家能学习和借鉴好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工作。下面,我就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关键点在于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克服临时观念、阶段性的观念,而要着眼长远,认真谋划,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我们要通过建立和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市委和区委强调,要在活动中建立起联系服务群众的“三访”工作体系,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长期“走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下访”;党政领导班子、党代表、党员人大代表、党员政协委员要轮流“接访”。关于“三访”工作体系的建立,我谈三点想法:一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三访”工作体系是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保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把了解、反映、表达群众诉求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前提,多渠道、多途径地了解群众意愿、畅通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三访”体系的建立和落实,是要从制度保障的层面上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倾听群众呼声,知道老百姓想的是什么、愁的是什么、盼的是什么,从而保证党和政府获得的信息与情况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使党委政府在决策中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意愿,做到更好地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二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三访”工作体系是规范党的群众工作载体的有效途径。在市委提出“三访”工作体系前,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开展群众工作的载体。关于“走访”,我们在2004年就开展了“为民地图”活动,做到走访责任明确化,走访活动经常化;关于“下访”,我们2002年就在全区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了“察民情、解民忧”活动,2003年还在全区推广了“一线工作法”;关于“接访”,我们一直坚持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应该说,这些群众工作载体和方法,切实提高了我区各级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建立“三访”工作体系,要求我们对现有的群众工作载体和方法进行梳理,并规范成制度,纳入到工作体系中,使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更为通畅,并有保障。三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三访”工作体系是夯实党执政基础的长期需要。刚才,杨行镇党委在会上介绍了“三联系、六满意”活动。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注重把群众的呼声引入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和部署中来,畅通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另一方面,就是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活动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人民群众表达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领导和执政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街镇党建工作必须重视群众利益诉求,自觉充当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否则,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沟通失灵,必然导致民意堵塞,影响社会稳定,最终影响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着力点在于构建上下联动多部门协调协同的工作机制

如果说,建立“三访”体系的目的是解决“走进基层”的问题,那么建立“三个方面”机制,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服务群众”问题。在建立自助互助服务机制上,要切实发挥党员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互助合作活动,把一些可以在基层、在萌芽状态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好。在这方面,我们可依托各街镇和园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党员志愿者队伍,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服务活动,形成互帮互助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在建立窗口受理服务机制上,要充分依托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建立起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们的政治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为党员和群众提供反映问题、诉说烦恼、表达诉求的渠道,使那些无法通过自助互助机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汇总上来,切实起到工作关口前移,为提前处置和及早预防各类矛盾、信访等问题构筑起“第一道防线”。在建立协调协同机制上,就是要建立一种上下联动、信息畅通、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的问题解决机制,发挥社区(街道)、镇等区域性资源优势,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在这三个方面的机制中,协同协调服务机制尤为关键。作好协调协同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在纵向上下联动中,要及时将上级指示传达给基层党组织,做到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无阻;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使上级能准确、及时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决策。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横向部门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以信息整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资源优势,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互联、互补、互动、协同解决问题的工作格局。街镇内各职能部门要充分依托“为民地图”系统提供的信息平台,强化协调协同,共同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各项困难和问题出新招,办实事,促使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三、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落脚点在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宗旨,过去要讲、现在要讲,将来还要讲。开展“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力求实效,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花架子,切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主张落到实处;一定要注重长效,决不能图一时热闹,克服临时观念、阶段性的观念,认真谋划,着眼长远,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1、活动考核的标准要看是否完成了“十个一”的规定动作。“走进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要使活动切实取得实效,关键是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要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切实加以推进。我认为,在镇、社区(街道)、园区层面上必须做好“十个一”的规定动作:一是召开一次动员会,明确活动意义和工作目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二是组织一次专题讨论会,围绕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我为宝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开展讨论;三是每周组织一次党代表、党员人大代表、党员政协委员定点接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四是班子成员每月下访一次基层联系点,为联系点协调解决工作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五是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六是每年组织一次走访队伍的专题培训,提高基层党员骨干队伍的能力;七是开展好一次普遍走访活动,党员干部每季度走访一次困难家庭,党员骨干队伍开展“为民地图”走访活动;八是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双结对”活动,帮助结对的基层党组织和困难群众解决1-2个影响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九是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十是每半年向党员报告一次工作。这些规定动作不仅是对开展活动各项要求的具体化、项目化,而且是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希望大家能正确对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走基层【第四篇】

扎扎实实走基层,是途径和载体。“脚板底下出新闻。”走基层,重在走。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走是一种职业要求,一种工作状态,一种精神面貌。走的过程,就是接地气、长灵气、出生气的过程。走得越扎实,作风就会越深入,文风就会越清新。那些坐在屋里,靠二手材料或动动鼠标得来的东西,注定是肤浅的,缺乏生命力的。只有深入扎实地采掘生活的富矿,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才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走,即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一切思考判断的起点,更是新闻的“大地”。新闻的精髓在于实践,生命力也在于实践。马克思说,人民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基层是新闻实践的好课堂,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好老师。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这是新闻工作本质属性的要求,也是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一把钥匙。

在思想文化多元多变的时代,新闻工作者作为主流价值的诠释者、职业伦理的坚守者、社会分化的弥合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增强其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更靠对党的新闻工作本质的坚守,真正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利益关切、实际需要。只有走下去、沉下去、深下去,与新闻事实面对面,与新闻对象心贴心,感知时代的脉动,倾听心灵的声音,才能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线索,创作出最感人、最生动的作品。

老老实实转作风,是方向和本质。走向基层、深入实际、服务群众,是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早在延安时期,同志就曾经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真理,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而办好报纸,在报纸上正确、迅速、广泛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意见,则是实现上述原则的重要途径。为此,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著名论断,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群众性原则。

按照群众性原则办事,就是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拉近群众距离。这要求每一位新闻传播工作者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先当群众学生,后当群众先生,把自身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实践证明,只有真正“俯下身”、“弯下腰”,有了对社会、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升华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报道内涵。

作风决定走的态度、文的质量。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只是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就会离生活、离群众、离实际越来越远。作风的漂浮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新闻作品就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这要求感情“下”去,情况要“上”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思考“下”去,思路要“上”来,既解决怎么看,又解决怎么办;责任“下”去,信任要“上”来,让群众看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切切实实改文风,是标志和结果。文风不可小视。文风直接联系和关系作风和学风。有什么样的作风和学风,就有什么样的文风。我党从来就重视文风问题,在时曾批评某些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不正文风,他主张:“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可见,文风问题的核心,也是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

文风贵在率真质朴、生动鲜活。我们正处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写微博”的时代,你不说、晚说或说不好,就可能被边缘、被淘汰;我们正迎来矛盾交织的时代,许多热点问题绕不开、躲不过,你不深入研究,切不中要害,就会渐渐丧失权威、丧失影响力;我们从事的报道,源头活水来自基层一线,你不去“接地气”,两眼一抹黑,哪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

当前,一些新闻作品百姓不感兴趣,就在于远离了人民群众,没有与百姓的脉搏一起跳动,缺少了生动体现百姓心思情感的语言。只聚焦于极少部分人,乐道于个体化的“杯水风波”,而让大多数人“被沉默”,大多数人就会用“不看”表态。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要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见识,汲取更多的思想养料,从而形成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凝聚积极进取向上、推动文明进步的合力。这一切,必须通过改变文风,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真实,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把作品写在群众的心坎上,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让群众接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94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