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精彩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精彩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一篇】
摘要: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 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 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 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人选择了无所谓,%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的人认为还可以,%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的人很满意,%的人比较满意,%的人一般满意,%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习,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心理学动态,
2何 瑛。主观幸福感概论。重庆师院学报,
3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崔 凯。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就动机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5 余鹏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二篇】
近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中国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中国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
为此,我在中国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D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差异网☆)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两项相加为%,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
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为,标准差为,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分接近"比较幸福"水平。
二、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
⑴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女性%。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为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也低于女性的
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为、、、、、和
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其次是未婚居民,为%,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已婚居民为%,离异居民为%,丧偶居民为%。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别为、、和。
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值为,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和%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数为,租房居民组为。
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00元组、2001—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平均值分别为、、、和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化,特别是人均2000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平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
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民生与幸福感
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在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达到万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
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三篇】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第四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进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状况,想要准确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由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详细的报告。本次调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取样本抽样调查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现在的生活幸福感,了解到大学生现在对大学生活比较满意,觉得自己还比较幸福。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其它的问题困扰着大学生的生活,希望在这次调查后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能有所改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他们真正得到幸福!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在现实中,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实现幸福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幸福并非简单的字眼,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诠释。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命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未来之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小组于近日对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要了解的具体内容是:大学生的幸福观;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现在大学生活状况如何?觉得不幸福的原因?
研究方法:
一:样本
本小组的调查对象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制定了一套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抽样调查的方法。
二:问卷
问卷中共22道小题,选择了32份问卷作为有效问卷,问卷中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家庭,未来就业对幸福感的影响力等设置了问题。
三:分析与结果
针对问卷调查,我们小组进行了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数据的百分比、以及合计等数据,从而说明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我们大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另一方面,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交叉性分析,并通过交叉表得出了一些数据及详尽的问题阐述。试卷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包括:1、家庭地位、社会地位2、家庭经济状况3、在校情况4、人际关系、爱情、亲情。从而来判断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围绕这四个方面我们设计了二十二道题,从每一道题的频率,应用了交叉表来具体的分析每一道题的情况,得出的数据都是依托真实来源,所以得出的一些结论也是有很强的真实性。
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分析:对于大学生的幸福感和什么有关呢?对于大学生的幸福感和什么有关呢?
1、家庭地位、社会地位
家庭居住地选择家庭居住地主要是为了从物质和精神上分析:当代大学生是沉溺于物质上的满足还是继承传统精神文明?从数据上表明:福建师范大学大学生大部分是农村人占到65%,所以数据可能有一定的倾向性。
上表是根据数据分析出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比较幸福的,至少大家都还是很积极、开朗的,尤其农村人对生活都有很高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也是感到很幸福,没有沉迷在物质方面的
2、在校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感觉自己和自己的理想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以后生活都抱有美好的想法,说明我们都希望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20%的人在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这可以看出这类学生有着自己的追求,更加为自己的追求努力着,所以在他们内心中应该也是比较幸福的,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动力,自己的信心。对于那些整天感觉无事可做的人,可能上课就会感觉烦恼,因此,幸福感可能就会差一点。但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在大学里都会感觉到幸福的,因为在大学里,大学生没有高中时的烦闷,更多的是自由,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所以,在大学里,大学生很多都是很幸福的,只是幸福的来源不同罢了。
表中说明有%的感觉学习是一件很充实的事情。也有%认为学习是种快乐的事情,业存在着一部分人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事情。
有%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够增加幸福感,有%的人认为不能增加幸福感,说明幸福感大部分会在谈恋爱时增加的。
从交叉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恋爱能增加幸福感。
3、人际关系、爱情、亲情
在上述表中可以看出,有%大学生有较多的朋友,同时有%的大学生交往的。朋友一般不是很多,很多朋友的大学生也有%,而很少有同学没有朋友的,这说明,朋友是我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影响我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朋友我们可以在伤心时痛哭流涕,高兴时可以彼此分享着垮了,默默的帮助,有位哲人说过:朋友是世界上珍贵的一笔财富。同时,我们人生中有大约四分之三的时间与朋友共同度过,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朋友,吗四分之三的生活是何等的空虚与寂寞,所以朋友也是影响我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朋友的多少也决定着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办事能力的强弱、与身边的人相处的如何。
从交叉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你的当你的朋友多时,你会感到幸福,但是当你的朋友不是很多时,你可能不会感到很幸福,所以朋友是你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一个在伟大的人也要学会与别人和谐共处”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教导我们的。这说明与身边的人相处融洽是非常重要的。表中数据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比较融洽,而%的人认为自己与别人相处的很融洽,仅有%的人认为自己与别人相处一般,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很好的处事能力,因为生活中难以避免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摩擦,有了摩擦肯定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我们都可以怀着一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态,那肯定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很可能不会发生。所以如果你想幸福快乐,就要学会如何的与身边周围的人和平共处。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1、家庭地位、社会地位2、家庭经济状况3、在校情况4、人际关系、爱情、亲情;而这些当中主要与家庭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爱情、亲情有关。
建议:
针对我们学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切实加强与父母间的沟通和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