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63527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交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

今年以来,我局xx观测站交通量调查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该站交调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遵循市局下达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严格依照本局《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管理办法》、《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考核办法》开展工作,通过不懈努力,xx公路段交通量调查运行顺利,上报数据及时准确,提供了有用信息,引导合理出行的作用。

一、运行机制完善,工作成效显著。

该观测站为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为确保交调工作准确无误,我们在全局遴选了思想坚定、业务精湛的职工担任该站专职交调观测员。同时明确了由分管副局长亲自抓,站长全面抓,职工深化抓的“三抓”运行机制,做到了工作线面结合,观测细化到人的目标要求。局养护路政科每月5日、20日对交调点的数据准确率、机械运转、人员在岗、卫生等情况进行抽、检查。因管理得力,运行机制健全,职工尽心尽责,一年来,该观测站的数据抽检准确率都在98%以上。

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能。

根据省市各级管理部门对交调工作的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xx观测站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交调管理办法》和《交调人员考核细则》,并在全局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xx观测站交调工作室内汽车车型分类图、分类标准、交通量年月平均变化曲线示意图及岗位责任制齐全,交调设施完善、整洁,照明取暖设备运转正常。内业资料完整,各类报表汇总上报及时准确。全年未出现一起交调报表延报迟报现象。

三、适应发展需求,全力做好保障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路交通信息的时效性和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xx公路站积极寻求变革,从长远建设发展着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是为实现办公自动化,该站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连接了互联网;二是为确保自动化观测仪器保持高效运转,组织维护人员加强日常学习,并参加了市局举办的自动观测仪器维护培训班,使维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到高效排查,迅速恢复,保证了交调工作的顺利运行;三是积极做好与兄弟站室的沟通交流。在对比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xx公路站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站内观测人员到本局其它站进行参观学习,并请经验丰富的老观测员到站内组织传授经验,通过沟通交流,使每名观测员对比自身,不断强化业务技能的提高。目前北师观测站工作人员都具备过硬的素质,均能独立出色的完成观测任务。

xx观测站在20xx年度工作中,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地组织交调工作,该观测站全体职工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精通业务,圆满完成了今年的交通量观测任务,为公路规划、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交通情况基础资料。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xx年11月12日 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 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第三篇】

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市民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的公交服务质量,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市政府对我市公交发展十分重视,xx年3月提出了争创“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发展目标。为推进我市公交优先发展,市政协成立了调研课题组,对影响公交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对发展公交,缓解市民出行难提供一些帮助。

一、公交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至xx年底,中心城区共有公交企业10家,其中市公交集团为国有企业,其余9家为民营企业。10家企业共拥有各种型号公交车4450辆,经营线路175条。市公交集团拥有车辆3706台,经营线路138条(不含中心城区周边参、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拥有公交车辆744台,经营线路37条。按载客量,市公交集团占据市场份额的88%左右,主要负担中心城区公交客运。民营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12%左右,主要承担二圈层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公交换乘驳接。中心城区全部公交车辆折合5821标台,万人拥有车辆量标台,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

近年来,为建设“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国有主导的城市公交,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做法有:

1、增加车辆和调整线路,提高公交运力

xx年底,中心城区公交营运车辆5220标台(市公交集团4436标台),公交线路174条。到xx年底,中心城区公交营运车辆增加到5821标台(市公交集团4963标台),公交线路增加到175条(较上年新开行12条,调整优化取消11条)。增加车辆和调整线路,提高了公交运力,日载客量由xx年的万人次增加到xx年的万人次,上升19%。

2、推行ic卡票制改革,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市公交集团公司推出ic卡并相继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后,ic卡发行量快速增长。xx年底为93万张,xx年底增至143万张,xx年7月达到202万张。ic卡票制改革吸引了大量群众乘坐公交车,公交出行分担率有较大提高。

3、试行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交管部门在一环路、蜀都大道划定了两条公交专用道,并于xx年5月1日起投入运行。据初步测定,车速由原来的12公里/小时提高到15~20公里/小时,部分路段可达30公里/小时,公交车运行时间节约20%以上,快捷性得到初步体现。

上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出行难局面,车速过慢、乘车拥挤、舒适度低等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xx年底,中心城区市民公交出行分担率由xx年的%提高到%。

(二)主要问题

在国内同类大城市中,市的公交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主要表现为站点远、乘车难、换乘难,从而导致公交车速度慢,准点率低。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公交车候车时间过长,车内拥挤不堪,上下车秩序混乱,群众反应强烈。公交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市民大量选择私家车、自行车、电瓶车、出租车等方式出行,大大增加了本来就不堪重负的道路负荷;而道路负荷大、拥堵又导致公交车的运营速度更慢,促使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以外的方式出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公共交通发展落后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公交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线网、场站、路权、行业监管、内部管理及相关配套政策。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得市民出行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

1、线网

现有的城市公交线网设置不够科学,层次不分明,分工不明确。这是影响公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线路重叠过多,线路走向设置不合理,对市民出行考虑不周。许多居民小区没有公交车经停,居民公交出行困难,被迫选择其他出行方式。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已在着手进行线网优化,但尚未达到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的标准。

2、场站

公交场站建设滞后,是影响公交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对公交场站的规划和建设严重不足。新开发区域的公交场站建设常被忽视,旧城区原有的公交场站也被大量挤占挪作他用。一环路以内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公交场站。市公交集团近年来车辆增加很快,但场站建设滞后,目前使用场站仅50个,计835余亩,按国家建设部有关标准计算缺口近50%。场站缺乏直接影响高峰班次的投放,当前在运力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也无法加大高峰期车辆的投放。

场站不足还严重影响到公交线网的优化。市内缺乏中转站首末站造成线路过长,加大了优化线路的难度。一个需要引起充分注意的是例子是,正在建设中的天府广场地铁中心枢纽,就没有规划和建设公交场站。

3、路权

城市的公共资源之中,道路资源最为紧缺。长期以来,在道路资源的分配上,公交路权优先的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xx年5月之前,一直没有设置公交专用道,仅在几条最重要的干道上设置了公交优先道。由于相关管理未能合理配套,这些公交优先道经常受到大量社会车辆的违法侵占,严重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营速度。运营速度的降低使公交车发班频率和准点率降低,造成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提升。

路权涉及到的最大困难是市区路网存在大量的瓶颈路段、双向6车道的路网不完善,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市区道路改扩建工程。

4、政策

城市公交作为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对参与经营的企业,应不分国有和民营,都给予“国民待遇”。比如,市公交集团推出ic卡优惠票价和对特殊人群的免费优惠后,民营公交线路因为不能得到政府的相关补贴而未能实行同样的优惠票价,不能刷卡,从而形成“一个城市两种票价”的'现象,参与公交服务的民营企业和乘坐民营公交的市民对此有较大的反映。

在7月10日报送给市政府的《关于我市民营公交企业运营情况的调研意见》

(成政协办函〔xx〕35号)中,对政策问题已经提出了明确建议,市级相关部门现正着手研究制定方案,本调研报告中就不再作论述。

二、意见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确定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要促进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市平均每天新增500余辆机动车上路,主城区的电瓶车已达120万辆,道路资源难以承载社会车辆增加的压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城市交通结构应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线公交为主体、支线公交为支撑、出租汽车为补充”,合理匹配、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对小汽车采取不限制购买,但限制使用的办法,出台一些调控政策,在不同的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控制小汽车使用。

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措施也应该继续加强。

同时,为适应公交优先发展的需要,建议修改《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对我市公交发展的指导原则、政策支持、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服务规范、监管执法等,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予以相应调整。

(二)加快线网优化建设,根据线网需求合理配置车辆要加快实施公交线网优化,逐步形成公交快线网和干线网,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公交支线网,形成主干线路、干线线路、支线线路相互配合,层次分明,换乘高效、便利,具备较强出行吸引力的中心城区公交线网。线网优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减少公交线路重复;降低非直线系数;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换乘系数原则上不超过,主干线路、干线线路、支线线路各层次间建立方便、快捷的换乘场(站);凡是具备条件的中、小街道,原则上都应该开行支线公交;新增或延伸线路,向新建的大型住宅区、商业中心区、高等院校、工业园区等延伸,扩大公交线路覆盖率。市公交集团现已在市区53个片区中开通8条支线公交,应加快进度,争取在2年内基本完成。

同时,为适应线网优化的需求,建议增购高性能大容量公交车和小型公交车,使车辆结构尽快形成合理的比例,在适应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和干线、支线公交对车辆不同需求的同时,提高公交舒适度,以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交车。

(三)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公交场站是线网优化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公交场站的规划力度和规划执行力度。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主城区,旧城改造要规划地下公交场站,要求开发商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以有效地解决首末站严重短缺的问题。公交场站的深度开发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公交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交场站建设。对于新开发区域,公交场站的配建必须纳入新建小区的强制性条件。只要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小区,必须配建相应规模的公交场站。场站建设要实行综合配套建设,要对整个区域综合开发和立体开发,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相关部门选择一个场站建设作为试点,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样板和经验。

正在修建地铁,轻轨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轻轨和公交汽车的效率,要系统规划三者之间的换乘驳接枢纽,有机衔接,以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综合效益。

(四)推广公交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公交运营速度是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的核心问题。要下决心在具备条件的交通干线上实行公交专用道,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使公交出行较私人交通出行更具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应该遵从“专用、快速、大容量和线网整合”四条原则。

加快配置先进科技设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调度管理公交系统,也是建设快速公交系统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实行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条件是双向6车道。目前这样的道路并不是太多。一些干线如新华大道、红星路部分只有4车道。建议加大这些路段工程的改造力度,尽快在这些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同时,为实现路权向公交倾斜的宏观目标,建议市交委、交管局参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城市道路的技术规划设计。

(五)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鼓励民营公交企业整合

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争创“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群众满意”的城市公交发展目标,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对公交企业经营线路进行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经营;要提高公交企业进入门槛,严格禁止挂靠经营和收取保证金等办法的承包经营。

加强监管,提升公交企业服务水平。建议今年内重点研究解决市民反映突出的运营时间问题。目前公交除少数干线外,绝大部分线路均在晚上7至8点收车,这样的时间表同二三十年前基本没有区别,与现在的城市规模和市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与市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奋斗目标不相符合。应根据市民需要,对线路的收发车时间做出相应调整。

整合规范民营公交企业。现有民营公交企业9家,利益分散,经营矛盾大,不利于公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业监管,同时也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有关部门应以优质服务和安全生产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调控,支持鼓励民营公交进行整合,引导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以减少经营矛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这几年城市的发展很快,这就出现了怎样上学的问题。最远的上学路程将近5公里,我家离学校不远也不近,也有公里。上学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同学们的学习和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地解决问题,近来我带着这一问题亲自调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查

1.坐公交车,一天4元,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约15分钟。

2.坐接送车(合租车),一天12元,快时10分钟,一般13~15分钟。

3.坐三轮车,一天20元,时间约5分钟。

4.走路,走路最节约,时间约25分钟。

分析与结论

1.坐公交车,虽然节约划算,但很不方便。车站离家有一段路要走6分钟。

2.坐三轮车,虽然时间快,但最不划算,也很不安全。

3.走路,虽然最划算,但时间最长。

4.坐接送车(合租车),较划算,也不慢,而且在家门口接送。我认为:目前是最好选择。

意见和建议

1.建议政府多开一路经过南山大道到一小的公交车,方便更多学生上学。而且要在公交车停站的地方建候车亭。

2.建议学校安排校车,统一接送,让同学们更快,更方便上学。

3.建议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因为上学、放学时,人多车多,交通堵塞。

交通情况调查报告【第四篇】

不少中小学校大门口正对公路,这些地方的学校每逢上学、放学或周未学期放假时间,校门口就会涌来不少各式各样接送学生的车辆,挤满了需正常通行的公路边;部分家长直接将车停在学校大门口阶梯通道处,堵住通道;不少家长接完孩子后,直接原地调头,加上机动车、自行车逆行,路面现场混乱不堪。学校周边无机动车临时停靠位,前来接送的小车占道停车等候,学校门口两侧人行道上摆满了摩托车、电动车,部分家长则直接把摩托车、电动车停放在两侧车道马路上,过往公交车、小轿车越线行驶。另外,部分学校周边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学生过街存在安全隐患而纵观我市大部分中小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恐怕每一位学生或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乱”。而学校门口的交通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影响着整个城市的交通,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区现有路网的优势,更会带来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

一、通过实地调查,据统计其原因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入流量大,占道经营小摊小贩多。每个学校都有上千学生,放学是出入学校的人流量可知是很大的,还有道路两旁全是卖早餐、零食等各种小摊。

二、学校大门口的设置、变更审批不规范。使得一些学校的门口紧紧毗邻市区主干道,导致学生在上学、放学时,门口附近的道路俨如一个大的混乱不堪的停车场。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各式各样的汽车,违章占用道路,对整个城市交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为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带来事故隐患。

三、中小学校管理者的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规定:“……凡人流集中的大型公共场所,必须设置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停车场的总面积根据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具体确定,其面积计入该公共建筑用地”。确切地说,停车场的规模必须与大型公共场所的车流量相适应,作为学校这样一个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地方,理应设置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地。而现实告诉我们,城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中小学校门口设有停车场,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设置、更改校门口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没有把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考虑进去。追根溯源,就是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加强静态交通管理是当前交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质内容就是加强对道路的非交通管理。其中,包括车辆停放管理、道路施工管理、设置占道摊位管理等等对影响道路安全畅通行为的管理。就城区中小学校门口在学生上、下学时间段内,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内相当数量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严重影响交通。每逢学生上、下学时间,车辆违章占道现象非常严重,机动车违章调头,摩托车、自行车逆向行驶、非法占道停车等,在严重影响学生、家长交通安全的同时,也都直接影响着学校毗邻主干道的安全畅通。

五、对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衣、食、住、行作为人们每天生活中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只要一出家门,在去单位途中、在接孩子途中或在上、下学途中,都要涉及到“行”。交通安全也就理所当然成了当前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对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xx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也就愈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们也做了很多宣传教育活动,譬如:开办交通安全课堂,在学校粉刷交通安全标语,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但这些离我们所提出的交通法规进校园的目标还相差甚远,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才能使中小学做到交通法规入耳、入脑、入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繁重工作,非常需要广大的交通管理者在保证正常勤务的同时,实实在在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问题最严重的学校像二完小、铜仁地区民中、二中、一中、四中及实验中学,一条直行车道从校门口穿过,有的学校门口是高速公路直接穿过,再加上该地段的交通拥堵、秩序混乱,更增加了学生上学、放学的危险性。就拿我们学校来说,一到上午放学下午放学,门口的交通情况想必大家都目睹过,这些情况实在令人担心,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彻底解决校门口拥挤问题。

六、课题小组的建议:

一针对我们的调查与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又走访了学校领导室、县交警大队、县市容部门等单位,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请他们提出分析意见,负起相应责任,并且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加强宣传与发动,号召全校师生为解决拥堵问题而自觉努力。方案二:向家长发起倡议,要求家长尽力配合学校的两项放学制度。一是错时放学制度;二是在校门口附近设置家长等待区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并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配合管理。请家长不要围堵在学校大门口等候,更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接送的时间,尽量避免提前或滞后。

方案三:向学校门口两边商家与店铺发起倡议,要求两边商家注意保持自家门口的通行无堵,以便于学生路队畅通直行。

方案四:向交警部门发起倡议,请求交警在派出警力维持校门口秩序。

要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我们小组还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铜仁市内中小学学校门口交通体系;

2增强公民遵守交通法则意识;

3对于铜仁市内中小学学校门口的行车流量做及时统计,并制定相适应的计划;

4建设天桥、设置独立的步行系统,合理布局公交路线,分散交通集散点 最后建立完善的人车分流道路系统;

5普及安全教育。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26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