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热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125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一篇】

稻田忠实的守望者——哀悼袁隆平爷爷!

稻香万里,四溢余香,在这片名为中国的土地上,永不弥散。

默默无闻,一生奉献,您的身影也永远映在蓝天之下的稻田之中。——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微风抚过,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他们在鞠躬,为他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长空万里香,世间一切的稻苗都随风飘起,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却书写动人篇章,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对于袁隆平爷爷的印象,只限于图片和视频之中。但是那几张照片我却印象深刻。田野间,他无声地拿着一个本子在记录什么,她身着朴素的衣服,一幅近似于老农民的面孔,饱经风霜,他弯着腰,耕作着,种下的是种子,长出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当我听见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时,几分惊讶,几分迟顿,几分伤感。万分难受,却哭不出来,像一块石头堵在心中,闷得有些喘不过气,脑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绝接受这个事实,怔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于是心中水帘阵阵垂下,甚是伤感。

突然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当初一些网友就因为袁隆平爷爷摸了一下豪车,便在网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现在我就想问你们,你们还有良心吗?他是一个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啊!他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辈子都努力在这条路上奔跑着,因为路的尽头种着他的梦想,他一步步地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可能实现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国,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说:人死了,便会化成天上一颗星星,给活着的人照个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银河间又会多一颗明亮闪耀的星星,看着中国这一片片他一手创造的稻田,落下泪水,化成雨水,去滋润万物,去滋润他亲手埋下的希望。

愿您一路走好!

当您再次俯视大地,请您放心!“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未来我们会替您实现!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二篇】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三篇】

大家知道袁隆平爷爷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帮我们国家14多亿人解决温饱问题的那个慈祥的老人。

2021年5月22日这天,他走了,离开了我们,与世长辞了。只留下了他制造的水稻。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很忙碌,91岁的高龄还一心想着稻子,就是为了让我们不再饿肚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吃不饱饭,他一直在为杂交水稻提高产量而奔波着。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饭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费。那时候我不懂,不就是几粒米饭么,现在我长大了,也懂得了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有了您的不辞辛苦,我们才能吃饱饭,吃好饭。从现在开始,我要实行光盘行动,这样才对得起袁爷爷您的辛苦付出。

袁爷爷在生前说过,每个人都像是一粒种子,做人就要一粒好种子。袁爷爷还说过,米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要能够解决咱们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就是好米。袁爷爷您做到了,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做到了。您的“禾下乘凉梦”我们年轻一代也一定会尽心竭力的去完成。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希望来年风吹稻花的时候您是笑着的。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当我和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甚至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的。在一瞬间,我的心中仿佛是灌满了铅,变得无比沉重,因为他可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啊!是他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解决了整个中国所急的粮食困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永垂不朽的伟人!

现如今,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的水稻,已经中上了他的杂交水稻,这些水稻,喂饱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他毕生只做好了这一件事——杂交水稻,而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被世界铭记!

愿您一路走好,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时空;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侠;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饭的。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四篇】

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

我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爷爷是我们最大的贵人,没有他发明的这个技术,我们可能会在今后几十年依然会挨饿。

袁隆平爷爷他说过他买过最贵的衣服是花了70元平常都是30,40块钱。想想我们现在买一件衣服动不动几百或者上千,可谓是浪费至极。

近代的中国是非常落后的,人们几乎连温饱也达不到。是他让我们吃饱饭能有力气干活,也是他让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美满。

我们要学会感恩,如今他走了我们都很悲痛,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报效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我们都会像千百年来的那些人们一样,为祖国奉献出自己来换取更美好的生活。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五篇】

昨天,下课之后,妈妈告诉我袁隆平爷爷逝世了。我听到这个消息赶紧飞奔回家,打开百度,映入眼帘的都是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突然,听到了一声响雷,接着一场大雨悄悄袭来。我突然想到,袁隆平爷爷今天离开了我们,我想这可能是老天爷在给袁爷爷默哀吧,连老天爷都流下了泪水。

袁隆平爷爷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他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

袁隆平爷爷还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水稻长的像高粱那么高,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这些梦想都通过毕生的研究实现。

再想想他摸一下豪车,住进大别墅,用两部华为手机都会被那些键盘侠们攻击。别墅、豪车等都是他应得的,他让全世界人民吃饱饭,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水稻都是他培育出来的。我认为袁隆平爷爷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让他们吃的太饱了。

我们都听说过袁隆平爷爷,他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就因为有了他的付出,用他的青春和汗水全都洒在了杂交水稻之上,才有我们现在的粮食。

袁隆平爷爷1930年9月7日出生于x,祖籍x省x市德安县,以前我们的粮食非常的少,以至于我们的广大人民经常挨饿,这时候袁隆平爷爷就看不下去了,进入了杂交水稻专业,开始为新中国杂交水稻奉献了一份有力的力量。

说起袁隆平爷爷,我就想起了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爷爷的身躯也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爷爷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开始研究水稻,决心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众多个人的力量加起来那么一定会创造奇迹,袁隆平爷爷一个人为祖国贡献了那么大的力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听到袁隆平爷爷去世的那一瞬间,我泪崩了,如果没有袁隆平爷爷,就没有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今天,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六篇】

1930年9月7日,一个注定伟大的人出生了,20xx年5月22日,一位享誉世界的人去世了。他就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袁爷爷出生于战乱时期,见证了饥荒的可怕,患难时期粮食对人民的重要性,于是袁爷爷暗下决心,长大之后要让群众任何时候都有粮食可以食用,要让中国不再出现饥荒。

他努力学习,23岁时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一直坚持研究水稻产量,在田中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根据这株水稻,他研究出了一粒种子,特殊的种子,种在了稻田中,这粒种子,经过了一波三折,最后成长为一片稻田,长成了袁爷爷的代名词——“杂交水稻”

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每亩水稻产量最高可达500公斤,使全世界为之震撼,养活了世界数亿人口。我们所有人都所知道的是,袁爷爷他确确实实使中国再也没有经历过一次饥荒,他使更多的人,能吃上更多的饭。

20xx年,在荣获“共和国勋章”以后,袁爷爷依然殚精竭虑地“向着亩产1200公斤冲刺”,并且还说:“我现在是‘90后’,我希望在百岁之前,实现每公顷20吨的目标。”可是袁爷爷他食言了,这个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老人,终究还是离开了这片——他曾用一生不悔来热爱和奉献的土地。袁爷爷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袁爷爷的精神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着袁爷爷,也会有一辈又一辈的人延续着袁爷爷的精神。我想,这应该是袁爷爷最想看到的结果,这是我们能给袁爷爷的最好的慰问。

袁爷爷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每一片稻田中,活在梦里。

如袁爷爷所说的那样“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他播撒下心怀人民、爱党爱国的“种子”,用汗水浇灌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是袁爷爷的梦,是禾下乘凉梦。“禾下乘凉梦”,我们一起追!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七篇】

1930年9月7日,一个注定伟大的人出生了,2021年5月22日,一位享誉世界的人去世了。他就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袁爷爷出生于战乱时期,见证了饥荒的可怕,患难时期粮食对人民的重要性,于是袁爷爷暗下决心,长大之后要让群众任何时候都有粮食可以食用,要让中国不再出现饥荒。

他努力学习,23岁时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一直坚持研究水稻产量,在田中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根据这株水稻,他研究出了一粒种子,特殊的种子,种在了稻田中,这粒种子,经过了一波三折,最后成长为一片稻田,长成了袁爷爷的代名词——“杂交水稻”

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每亩水稻产量最高可达500公斤,使全世界为之震撼,养活了世界数亿人口。我们所有人都所知道的是,袁爷爷他确确实实使中国再也没有经历过一次饥荒,他使更多的人,能吃上更多的饭。

袁爷爷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袁爷爷的精神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着袁爷爷,也会有一辈又一辈的人延续着袁爷爷的精神。我想,这应该是袁爷爷最想看到的结果,这是我们能给袁爷爷的最好的慰问。

袁爷爷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每一片稻田中,活在梦里。

纪念袁隆平爷爷的作文【第八篇】

温馨的餐桌上,我们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广阔的稻田里,一位耄耋老人辛勤工作。在阳光下,他显得很年轻,只是背有点弯,脸上有几道皱纹而已,没错,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袁隆平爷爷。

他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一辈子有两个理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让全世界人民都吃饱饭,可这又是何其的困难,但是袁隆平爷爷他真的做到了。八年时间,只为调配杂交种;炎炎夏日,14天的奔波,只求一株雄性不育种;身患胃病,他一只手捧着肚子,另一支手扶着稻穗。没错,这就是我们所崇敬的袁隆平爷爷!终于,新一代杂交水稻横空出世,平均每年解决3500万人温饱问题,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而且杂交水稻还有着巨大的潜力,还可以继续研究,这极大解决了一个有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

饱饭人应当忆袁公。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倾5吨、10吨、12吨、15吨的目标。而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在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911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旱稻亩产619公斤,真正实现了每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给母亲写的那封信,他为了人民不再挨饿,却给自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母亲即将过世,自己却因开会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多少的悔与盼都成了老人的惦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97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