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小额信贷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大全(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0273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额信贷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大全(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一篇】

为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秘[]号)和《关于印发县农村商业银行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农商银发[]号)精神,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机制,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县等各级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突出重点、扶持到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程序、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以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县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县农商银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融杠杆作用,创新金融效能与服务,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确保有发展意愿、有发展潜质、有资金需求、有还款来源的贫困户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

二、实施范围与对象。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其对象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生产发展意愿、就业创业潜质、一定技能素质和还款能力并选择了适合的发展项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通过农商银行评级授信的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评级授信。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劳动力、家庭收入、社会信用度三项指标,按照村评议、镇审查、县级审核的程序,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制定“贫困户评级授信表”(附件1,一式三份,贫困户、农商支行和扶贫办各执一份)。所有贫困户必须开展评级。制定贫困户评级授信方案,并在年9月底以前完成对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

镇、村分别成立评级授信工作组,负责评级授信具体事务。农商支行牵头负责全镇评级授信工作,镇、村共同参与。镇工作组由农商支行和镇政府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村工作组由村两委、镇包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组成,其中村民代表人数必须占2/5以上。镇、村工作组人员组成及工作方案报镇扶贫办、镇农商银行备案。

镇扶贫办将向县农商银行及支行提供镇各村贫困户花名册,由农商支行根据评级结果确定授信贷款额度。建立增信、减信机制,鼓励贫困户诚实守信,按期还款。

(二)明确贷款方式和用途。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实行利率优惠,贷款利率比照同期基准利率执行。贷款主要用于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生产经营项目或支持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不得用于子女上学、看病、还债等非生产性支出和赌博、放高利贷等违法活动。

(三)落实贴息政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标准原则为实际贷款额度的5%,且利率不得超过同期基准利率;贴息期限以贷款实际期限为准,但贴息资金总额每户原则上不得超过3000元。贷款到期,贫困户全额还款后,镇扶贫办依据县农商支行提供的贷款合同、还款证明等材料,上报县扶贫办,经核实后,会同县财政局办理贴息资金结算手续。贴息资金直接打卡发放给贫困户。贴息对象和贴息资金额度将在政府网站或主要媒体进行公告公示。

(四)规范贷款流程。已经通过评级授信的贫困户,持“贫困户评级授信表”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资料向农商行支行办理贷款手续。农商行支行将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贫困户贷款;农商行支行可以使用金农、易贷福农卡(简称易贷卡),方便贫困户在农商银行柜面、atm机、助农取款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渠道自助办理借款和还款手续。具体办理流程由县农商银行另行制定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

(五) 建立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

1、设立风险准备金。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准备金,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风险准备金动用后,应及时补足。风险准备金可以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列支,或由县扶贫办会商县财政局另行安排。

2、开展保险。为获得信用贷款的贫困户购买“扶贫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支持发展种养业的贫困户购买政策性农产品保险。保险费可以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列支。

3、明确责任。贷款人因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丧失还款能力的,在符合保险条件由保险公司赔付外,余额(包括本息)由风险准备金补偿。损失的贷款补偿后,农商行支行应继续追偿本息,镇政府工作组协助,收回的贷款划入风险准备金账户。认定贷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审批表”(附件2)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村委会和镇政府审查后,报县扶贫办核定。贷款人恶意拖欠或不归还贷款的,由县农商银行负责追偿,县扶贫办及镇政府、村两委协助配合,并将该户列入诚信黑名单,不再享受国家的各类扶持补贴,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追偿。

(六)建设信息平台。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扶贫小额信贷信息平台,为贫困户提供信用评级、建立信用档案、贷款申报等信贷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村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把它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措施抓实抓好。镇成立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为,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组下设八个工作片:

片,负责人:;成员:。

(二)加大宣传培训。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村入户活动,使广大贫困户知晓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程序和政策。开展有关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既了解扶贫开发政策又掌握金融知识的业务骨干,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强绩效考核。积极推行月监测、季通报、年考核制度,农商行支行、扶贫办要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的监测和分析,每季度末将各村进度上报县农商银行和县扶贫办。镇扶贫小额信贷领导小组将对贷款规模大、覆盖面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的相关村和人员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对按期还款的农户,提升信用评级;除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外,不能按期还款的贫困户,不得再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对年内到期贷款收回率连续3个月低于98%的村,停止该项贷款业务,风险补偿后组织清收,直至年内到期贷款收回率超过98%,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后再行开展该项贷款业务。

(四)强化监督管理。各村及相关部门要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贴息资金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镇设举报电话: 。坚持和完善行政村公告公示制度,引导扶贫对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做到“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达到“群众满意、政府满意、金融机构满意”。建立动态监测点,对贷款贫困户进行跟踪监测。对虚报、冒领、套取、挪用财政贴息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二篇】

20xx年3月初,在省联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三亚正式成立小额信贷项目部,并且开始发放小额贷款的业务。直到20xx年年底,我们的队伍力量不断的在强大,我们的工作业绩也不断的在上升;扩展了epos等农村便民金融服务;加大了与市财政、市妇联、市团委等在业务上的合作、并落实了财政贴息、奖励和风险补偿政策的数据上报;创建了属于三亚小额信贷的工作制度和要求条例。

20xx年3月初只有4名信贷员,5月份又增加了2个信贷员,直到六月下旬调了11名见习生和1名信贷员并且被分配到各个点进行见习工作,七月下旬再增加了3名海职院的学生过来实习。累计共18名小额信贷技术员。截止到12月底,其中三名见习生离岗,2名见习生为出师,能够放款的小额信贷人员共计16人。在省联社的安排下,我们每个信贷员及其见习生已经量了身材尺寸大小并制作工作服和工作牌。截止到12月底,已经有5名信贷员的工作服和工作牌下发到手中。其他的将在之后一个月内陆续下发。

二、全年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

从20xx年3月一日至20xx年12月31日,三亚小额信贷技术员累计发放了1046户、共30774000元贷款。其中男客户224个,女客户814个,分别占总客户数的%、%。因前期只有5人发放贷款,故平均每人每月发放户。按照总部要求每人每月发放12户的规定,我们三亚小额信贷技术员非常好的完成了今年的发放任务量。此外,20xx年累计回收利息元,按照规定划拨到总部的利息为元,为三亚联社带来了元的资金收入和30774000元的存款收入。

三、已结清贷款客户及财政贴息情况:

截止到20xx年12月31日,三亚所有的贷款之中,已经有66户贷款提前结清,结清的贷款额为2255000元。其中结清一小通妇女联保贷款49户、共1965000元;结清工资担保的客户为17户、共290000元。所结清客户数占全年放款客户的%,结清贷款额占全年贷款总额的%。对于已经结清的14户符合贴息标准妇女贷款,(发放贷款为465000元,上报申请贴息资金为元)我们也及时的上报到了市财政部门,以备做下一步的妇女贴息工作。

四、利息拖欠情况:

总体来看,三亚的每月的利息回收还是比较正常的。田独、羊栏、崖城、育才等点的回收非常好。唯独林旺的回收不是太好,由于之前放款未能考虑到风险的重要性,直接导致了现在以周德楷等个别客户不及时缴纳利息的严重情况,这些拖欠情况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三亚整个团队的业绩的提高。对此,我们也作出了相应的措施去极力解决拖欠的问题。

五、农户信息录入情况:

629户。据统计我们有个别人员录入的数量还不达标。望之后继续努力按时上传录入的数据。

六、epos机安装和广告牌制作情况:

根据省联社要求,我们对每个乡镇的行政村进行了epos机的推广和安装。三亚全年度累计成功推广了112台epos机,其中已有28台epos机成功安装到农户家并开始使用,另外84台还未下发。安装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大部分的农户家中没有固定的电话,有电话的也有许多不能用,电缆被盗的情况也很多;其二,农户就根本不愿意安装。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也作出了相应的工作。目前广告牌的张贴情况为:林旺、崖城、天涯已经安装完毕,田独、羊栏、育才正在装修信用社未能安装。此外,还制作了部分小的广告牌悬挂到了各个村的商户门口。

根据省联社领导提出的若干规定,我们三亚小额信贷项目部作出了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小额信贷技术员在下乡开展业务时不得骑摩托车,必须穿工作服、配戴工作牌、佩戴团徽、佩戴水壶;上班期间不得在办公室逗留,每天下乡7个小时;上班期间不得关闭手机;每周末召开周例会,不得迟到,背诵企业文化;工作期间如需要请假的要求向省联社陈金林主任申请并批复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等等。所有的制度需要每个信贷员来严格的执行并互相监督,如有出错需及时的向负责人说明情况。

三亚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建立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小额信贷技术员对于贷款风险的防控能力还是不足,在管理贷户和预防的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刚刚出师的信贷员,应该在发放每一笔贷款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办理,不得偷工减料。只有在按照原则的基础上工作我们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判别是非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去预防风险。

二、工作能力和处事能力。

我们小额信贷技术员虽然算不上技术型的工作。但是个人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将信贷工作做到更好。我们应该将自己放置在领导人的角度去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对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怎么去沟通、怎么去办事。

三、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我们的小额信贷员在工作中不能够完全按照我们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来执行。出现问题了未能及时的反应情况。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应仔细的考量自己到底该怎么去做这份工作。我们的企业文化和制度是用来认真执行的而不是用来不管不顾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严格的执行我们的制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由于我们三亚的市场潜力比较大,而现有的信贷员比较少,面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将在下一批的见习生中调配7名来三亚见习工作。具体分配为:林旺和藤桥3名见习生,育才2名见习生,田独1名见习生,崖城1名见习生。

二、信贷网点的分配及副队长的安排。

之后在人员完善后逐渐选出五名信贷员作副队长,管理相应的片区。逐渐的锻炼和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三、放款任务的计划。

根据总部的规定,每个信贷员每月必须放款在12户以上,但是为了能够达到我们三亚团队做到全省第一的目标,大家在控制好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发放贷款。尤其是发放妇女的联保贷款为主。工资担保贷款只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工资收入。

四、集中处理拖欠利息的客户。

集中力量去解决林旺的拖欠利息的情况,争取更早的收回本金和利息。

五、epos机安装和广告牌制作。

在20xx年我们要大力加强epos机的安装,计划是每个信贷员最少安装30台epos。达到遍布每个行政乡村。还未安装广告牌的要根据情况及时的安装。此外,制作小的广告牌悬挂到各个乡村的商户门口,以便跟好的对外宣传小额信贷。每个信贷员要求最少20个小的广告牌。每个信用社最少一个大的宣传广告牌。

六、落实跟进财政贴息、奖励金、利息划拨的工作。

20xx年度,我们要逐步的为已经归还贷款本息的而且符合贴息的妇女申请财政贴息,并且每月上报市联社资金部奖励金的材料。每月底收完利息时在30号前将本月的利息及时划拨到总部。

七、制度的完善和坚持实行。

新的一年,我们也将继续根据我们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相继增加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完善落实,让每个小额信贷技术员真正的做到根据我们的企业文化和制度来工作。

八、配合好上级部门的工作。

认真负责的完成上级领导提出的工作,并且加强对外的联系。主要是市镇级的团委、妇联以及市财政等部门。其次,将与市联社的关系处理到最好,便于我们的工作。配合市联社各个部门的工作,按时提交相关的资料。

九、将日常的工作合理的分配到每个人,争取每个人都能够去多多的锻炼,学会更多的东西。20xx年是我们三亚小额信贷队伍的建设之年,在这一年来,我们稳定队伍、加强建设、保证任务的完成。三亚小额信贷项目部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奋斗,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天,我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稳抓建设再创佳绩,在省联社及市联社的各级领导下,我们继续努力奋斗、我们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三篇】

扶贫小额信贷是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发展资金而量身定制的扶贫贷款产品。以下是网友搜集并分享的“小额信贷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大全(优推8篇)”,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3月份以来,定远县围绕产业扶贫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精准帮扶贫困户的有效途径。据统计,从3月8日至5月30日,全县完成评级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2%,其中授信8947户,授信金额达31460万元,对1193户贫困户发放了信用贷款,贷款总量万元。

1/12新家庭经营、带动发展、入股分红等多种贷款使用模式,建立贷款风险防控、财政资金贴息、扶贫资金补助、强化为民服务等保障机制,创新评级授信用信同步推进、简化办理贷款手续、落实贷前调查和贷后回访责任等方式方法。为切实解决好“如何做”的问题,该县强化手段,加大推进力度,成立定远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部门和乡(镇)一把手负责制,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宣传培训,统一组织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所在地农商银行支行联合选派专人,分组包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实行“1+1”工作绩效捆绑,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同时强化督查调度,实行每天短信通报、定期会议调度和约谈推进,切实加快扶贫小额信贷进展。

定远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开展以来,推动了精准帮扶措施的落实,为下一步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产业发展,融洽了干部关系,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县域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了地方信用环境,逐步实现贷款贫困户从“要我还款”到“我要还款”的转变。

一、扶贫小额贷款任务数额。

镇位于东南部,东临湖,辖1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万。

2/12亩,承包人口万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571户,8523人。涉及到17个行政村,经排查,有劳动能力的户数2090户,无劳动能力的户数855户,县扶贫办下达我镇小额扶贫贷款任务为797万元。

二、目前完成情况。

目前我镇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万元,完成总任务的%,原因是信用社正在清理不良贷款和系统升级延缓了贷款的发放。目前,我镇已有80多户正在申报当中,力争11月底前发放200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主要做法。

3/12人员能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为贫困户做好申请、调查及放贷工作,目前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正按照各村贫困农户申请名单进行种植、养殖项目贷前调查,对符合贷款的农户实行绿色通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二)存在问题。

由于信用社信贷员少,实行包片负责制,又要开展其他信贷业务,小额贷款手续比较繁琐,各村贫困户申请农户较多,目前我镇信用社工作人员正按照各村贫困农户申请名单进行种植、养殖项目贷前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的进度。

四、下步推进措施。

下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小额贷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加强服务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又一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实行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加快全镇贫困农户脱贫进程。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保持农村稳定。

4/12。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根据浙扶贫办〔20〕57号文件精神,现将县20年金融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村级资金互助组织情况。

1、互助组织基本情况。20年我县新增英川镇英川村、毛垟乡毛垟村和秋炉乡半山村三个省级资金互助组织。加上08-12年的梧桐乡梧桐坑村、澄照乡三石村、景南乡忠溪村、鹤溪镇三枝树村、郑坑乡郑坑村、沙湾镇叶桥村、东坑镇马坑村、大漈乡茶林村、葛山乡葛山村,鹤溪街道惠明寺村和大均乡伏叶村,共计成立14个省级资金互助会组织。14个村共有农户2833户,其中低收入农户719户;加入资金发展互助会的农户527户,其中入社低收入农户131户,累计收取会费万元。

2、资金互助组织资金运行情况。我县20年底前启动的省级资金互助会共有14个,其中有个互助会已通过民政部门审核并正式登记注册,3个正在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过程中。

5/12。

公室关于推进扶贫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景委办〔20〕10号)和《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在一定区域内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并在此基础上在全县范围推进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支持效果。二是部门协作,确保互助社健康发展。为确保村级互助社健康发展,首先由扶贫、财政部门对各村的章程、实施意见、财务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完善和备案。其次由各村统一制定了互助社操作流程图,以方便试点村按科学流程运作,避免走弯路。再次进行民政注册,确立村级互助社的法人地位,确保其独立承担民事和法律责任。最后建立资金专帐。由乡农经站到信用社建立专用集体帐户。三是狠抓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试点村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交流。主要培训工作方法,业务技能。同时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6/12为互助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控制互助风险,实现持续发展。互助会一方面严把会员入口关、严格限定互助金使用方向、及时掌握会员交纳的互助金不同情况及信用、资产情况;另一方面制定了互助会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资金互助运行制度、部门监控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实行互助金审批权限,明确各级审批权限,设定单笔互助最高限额,对受理、调查、审查、发放等各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7/12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有效促进了农户的自我发展。

5、存在问题。一是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是导致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的主要原因。各别乡镇及试点村工作人员对互助会的开展目的、意义、原则理解和认识不够到位,入会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知晓较少。二是工作人员知识不全、业务不精、运作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互助会管理人员对政策法律、经营管理、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管理混乱,程序不到位,潜伏风险较大。如,账务处理不规范,做帐不及时,资金管理不严,业务操作缺乏约束行为,发放借款随心所欲。三是互助组织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四是金融部门对互助组织的认同度还不够到位。

8/12金规范、安全、有序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抓好互助资金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能力、政策法律、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使全县互助资金管理能力及业务技能上一个新水平。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简便、易操作的资金管理新办法,进一步简化借贷程序,方便群众发展生产致富项目。对互助会资金运行质量、效益、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完善村级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审查评估。

二、扶贫小额贷款情况。

1、扶贫小额贷款执行情况。截至20年底,我县共计对1970户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万元。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

9/12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开展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确保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低收入农户能够得到基本的资金保障发展。二是认真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备选户的筛选工作。通过认真细致把关、筛选,把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全部提供给信用社,并对低收入农户每家每户制定发展规划,采取金融机构贴息贷款、保险公司参保的方式,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短平快项目,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三是严格审查把关。为了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我县严格审查把关,首先是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控制发放范围、对象。其次是确定放贷的对象必须是项目已经启动,或者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在发放的额度上,充分考虑项目资金总投入,提倡小额、多户、短期放贷。再次是充分考虑还贷能力,一般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见效快、周期短、增收明显的项目,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3、主要成效。一是拓宽了农户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农户用于发展生产的贷款一直比较困难,扶贫小额贷款政策的出台,开辟了筹资发展的新途径。20年,我县通过县信用社和县邮政储畜银行为全县484户低收入农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669万元。二是扩大了农户的产业规模。

10/12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促进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三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求生产发展。小额扶贫贷款的发放,不仅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直接经济收入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为当地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11/12人手不足,难以及时进行贷款跟踪管理,只能依靠村委及时反馈信息,存在信息滞后或缺失现象。

5、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以农村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向低收入农户发放贷款的形式,结合林权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增收。二是严格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促进扶贫小额贷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明晰扶持资金的责任边界,抓好贷前摸底调查、贷中严格审查、贷后反复核查三个重要环节,明确贷款对象、贷款条件、操作程序等。在严格规范操作行为,确保专款专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贷款扶持项目的指导帮助,简化贷款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做好农户贷款后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促使各贷款农户用好贷款,及时还款,促进贷款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12/12。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四篇】

镇进一步推进农村“四清四化”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搞好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农村面貌的根本性改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镇决定在全镇深入推进以“四清四化”(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危房,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通过深入推进“四清四化”活动,打造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幸福农村,建立起规范有序、常态管理的工作机制,激发起农民群众热爱家园、自我管理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阶段性目标。

利用一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散”等突出问题,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群众日常出行更加便利,村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中心村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建成一批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标本兼治、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规划引领,强化机制建立、实施重点突破,做到统筹推进,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四清四化”活动,使整治后的村庄环境更加整洁、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工作方针。

坚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协调推进的工作方针,把深入推进农村“四清四化”活动与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密切衔接,与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紧密衔接,并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村镇建设管理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三)工作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公路沿线的村,省、市的重点帮扶村及中心村是开展“四清四化”活动的重点。镇直相关部门、各村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工作指导,确保整治到位。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要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群众的生活习俗,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根本改变。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实施的原则。“四清四化”活动要与实施“幸福乡村计划”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民居建设结合起来,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全面推开,分批进行,分批验收。

--坚持社会扶持,共同推进的原则。要注重发挥好各级帮扶工作队的作用,注重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四清四化”活动中来,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

三、整治重点。

1.“四清”

(1)清垃圾:

集中清除道路两侧、田边、公共活动场所和房前屋后的垃圾。要制定垃圾收集及处理方案,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点,做到垃圾定点收集、堆放。有条件的村要将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条件不具备的要建立垃圾掩埋点,垃圾及时填埋处理。全镇要加快垃圾处理站点建设,基本实现村有垃圾填埋点,镇有垃圾处理站。(责任单位:各村)。

要对县、乡道路两侧各20米,国、省干线两侧各30米范围内的垃圾彻底清除。企业产生的各类垃圾由企业自己负责清除。(责任单位:各村、各企业)。

要对河道内、河道两岸、干渠两边的垃圾彻底清除。(责任单位:各村)。

(2)清杂物:以农户为主体,下大力搞好农村乱堆乱放的砂石、砖瓦、草堆和粪堆等杂物的规整和清理工作,下决心取缔占用公共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堆物堆料的行为。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和改圈、改厕、改厨等项工作,制定各类杂物处置和消化的具体措施并加以推广完善,对乱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由村委会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及时予以有效治理。(责任单位:各村)。

(3)清残垣断壁和路障:以破损房屋的业主为主体,采取宜修则修、宜迁则迁、宜拆则拆的办法,进行集中整治,下大力拆除村庄内影响交通的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的残垣断壁(文物保护对象除外)。对没有条件整修破损房屋的业主,可由乡镇和村两委结合新民居建设、新农村示范区建设、联村建设试点中对优抚对象的补助等政策予以安排。(责任单位:各村)。

(4)清危房:结合国家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扶持农村贫困家庭通过翻建新建或修缮加固的办法,解决基本居住安全问题。重点结合新农村、新民居建设加强村镇规划设计管理,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努力引导农民群众翻新和建造经济、实用美观且质量可靠的房屋。(责任单位:各村)。

2.“四化”

(1)绿化:中心村周边要种植30米的绿化带,其他村主要街道两侧要因地制宜地推广种植行道树。沿交通干线两侧的村庄要在沿街可视面连片连线密植树木并设置常绿树;村委会院落内、群众活动场所附近要种植花草树木;大力推广农户院落内种植蔬菜、瓜果、花卉。庭院内人均绿化面积不应少于l平方米。村内人均树木不少于10株。(责任单位:各村)。

(2)美化:有条件的村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以沿街墙面为重点,在毗临公路或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墙面上统一粉刷,绘制宣传标语,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展示村镇形象和乡村特色;规范村内广告牌匾的设置,禁止乱贴乱画现象发生;村内各类管线要按规划进行铺设,严禁私搭乱接。(责任单位;各村)。

不断提高农村建房的专业化设计水平,按照省统一提供的100种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村庄特色、民族特色,丰富房屋布局造型以及观瞻内容。(责任单位:各村)。

(3)净化:所有村庄的公共区域环境由乡镇监督,村组织管护,保持干净整洁。人畜饮水必须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新农村试点和重点推进村要全部通自来水,其它有条件有能力的村庄也要通自来水。(责任单位:各村)。

要参照城市社区的做法,采取组建专门清洁队伍或村民轮流值勤的办法,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和保障经费,定时对村内环卫进行清扫保洁。(责任单位:各村)。

农户的畜禽要实行圈养或者到指定的地点拴晒,产生的粪便要及时清埋。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水冲式厕所,暂时没条件的'农户厕所要搭棚封闭并及时清掏。(责任单位:各村)。

(4)亮化:按照中心村建设规划,实施主要干道和比较长的街巷路灯安装工程。中心村及主要公路、铁路沿线村庄的路灯安装间距应保持30米至50米。其它村庄可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配置亮化设施。(责任单位:各村)。

四、工作步骤。

全镇“四清四化”活动分六个阶段推进。

(一)制定方案阶段。(3月22日-3月29日)。按照全镇的统一部署,各村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活动实施方案。

(二)动员部署阶段(3月29日-3月30日)。各村组织召开活动动员大会,明确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职责。镇要与各行政村签定目标管理责任状。

(三)集中整治阶段(3月30日-10月10日)。按照全面启动、分批验收原则,重点整治乡镇政府所在地,公路沿线的村,省、市的重点帮扶村及中心村的环境脏、乱、差问题,按时完成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美化、绿化等各项任务。6月底前,要完成第一批4个重点村(、石门、石翁、岔道)的“四清四化”环境整治任务,镇为每个重点村确定一名副科级干部,实行责任到人的干部包村责任制;10月底前,要完成其他16个村的“四清四化”环境整治任务。镇深入开展“四清四化”活动领导小组要对完成情况组织考核检查。

(四)检查阶段(10月10日-11月20日)。镇“四清四化”活动领导小组要对全镇“四清四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并提出初评和整改意见。

(五)总结评比阶段(11月20日-12月20日)。由镇“四清四化”活动领导小组按照各村工作进展情况和整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活动开展好的村,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问责。

(六)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各村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举措,推动“四清四化”活动深入开展,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党委、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四清四化”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本村“四清四化”活动第一责任人,要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相关举措,详细调查摸底,搞好规划设计,建立活动台帐,按时上报统计数据,迅速组织实施。

(二)搞好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板报、会议、上报信息等多种途径,全方位、高密度、多角度、深层次进行宣传报道,既要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活动典型,又要敢于揭短亮丑和鞭策落后,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氛围。同时,要大力推进文明风尚进农村、文明行为进家庭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努力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活动氛围。

(三)拓宽渠道,保证投入。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镇要安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开展“四清四化”活动。各村要按照“以钱养事”原则,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补助资金,在不改变管理渠道和用途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于本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工作。在鼓励村民出工出力的同时,运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新民居建设、实施“幸福乡村计划”和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

(四)严格督查,落实奖惩。镇深入推进“四清四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9个包片督导检查组和1个宣传报道组,将对全镇“四清四化”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工作。同时,要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镇党委、镇政府将把此项工作列入村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年终对工作先进的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负责、不到位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五篇】

银行是依法设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可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专门机构、投资银行和世界银行。他们的责任不同。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小额信贷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大全(优推8篇)”,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生态环境也不断受到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此同时,在我国金融界也出现了绿色信贷的意识与行动,绿色信贷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推行绿色信贷无疑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践行绿色信贷的道路上尚有诸多荆棘,涉及商业银行商业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冲突、银政企三方的“利益同谋”、企业的违约成本过低及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等诸方面。

二、商业银行商业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冲突。

绿色信贷的理念已经暗示了商业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但是,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其主要动机之一,即商业银行是逐利的。很显然,商业银行在追求商业利益时难以兼顾社会责任。在目前政策和盈利环境下,虽然对“两高”行业的贷款已经被谨慎投放,但是贷款余额依然占据了商业银行信贷的相当比例。银监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3月末,五大行(工、农、中、建、交)发放的“两高”行业贷款余额达13,亿元,占五行全部贷款余额的11%。正因为商业银行是逐利的,所以它不得不去做这些大项目,否则就是哪家银行执行政策越彻底,其客户资源、市场份额流失越快,其受到的损失越大。如此一来,我们一味地责备商业银行助纣为虐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膨胀和大规模的扩张无疑显得有失公允。另外,各银行均实行分行制,管理链条较长,且绩效考核体系以经济指标为主,并未将环保绩效纳入其中,因而不排除一些分行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无视总行关于实施绿色信贷要求的可能。2007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显示,截至6月末,投向高耗能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为%,六大主要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呈逐季加快趋势。

笔者认为,要扭转此局势,一方面必须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提供一个出口。现在除了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也要引导和鼓励新的资金投向,这比堵住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可能更有效果。这一方面必须由国家的产业政策提供支持,尤其对那些有利于环保的大项目(如风力发电、垃圾发电),除了在信贷上给予支持,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以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另外,给予创新型的、技术自主革新的商业项目支持,因为之所以造成现在这么严重的污染,除了企业趋利的原因以外,还在于处理成本太高,或者技术水平太低,所以导致了许多企业在这一方面不作为了,因此要鼓励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给予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银行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在这方面,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

三、银政企三方的“利益同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采取多种方式争夺银行的信贷资源。那些污染大户往往是纳税大户,是当地政府的经济支柱,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考核指标、提升政绩,会千方百计地保住企业。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2003~2005年期间,由于地方政府的纵容和袒护,全国7,000宗环保违法案件仅有500件得到处理,仅为全部案件的%。地方银行把压力转移到银行上,而地方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利益关联,往往会使得银行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何况,银行尤其是国有大中型银行,往往也背负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负担,以及“多贷增效”的企业盈利性目标。不少污染企业的利润产值并不低,还贷及时,还有地方政府做风险担保,符合银行信贷追求“大客户、高信贷”的利润导向性。故逐利动机驱使得银行只看重信贷结果而不看其过程。因此,绿色信贷单纯依赖于银行自律是不够的,我国中央政府有必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或是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并以立法或规定等形式隔绝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干预。以人大审核为首的财政监管,对地方“污染政绩”的经济约束是最硬的,银行信贷的约束则软得多。

四、企业的违约成本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放任污染,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尽管有观点认为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必然反应,但其根源还在于政策的不规范、不合理。企业放任污染攀利,只承担了自己企业内部的成本,没有承担由于外部不经济而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即社会成本。企业没有因污染环境而受到相应程度的惩罚,即违约成本过少。现行法律允许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罚款的额度只有10万元,这样的处罚与企业偷排结余的成本相比是杯水车薪。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加重惩罚力度,加大违规违法成本,还应该提倡企业的社会责任,从经济上、环境上、形象上、政治上等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只有企业意识到违规成本高昂到承受不起的情况下,我们的政策才能体现出效果。再者,过去我们的政策引导不够,好的典型支持不够,没有起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让那些尽到绿色责任的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唯此社会上才会形成这样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治污动力、技改热情、环保趋势。但是,现在的情况恰好相反,因为电力、能源等行业能够带来暴利,导致我们大规模的资本进入和项目上马,企业由于有原始的冲动,赚钱效应促使它就往这个方向走。只有看到了做治污或者风能发电等这样一些好的、有利于社会的项目的前景,他才能选择这些项目。

五、企业环保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07年上半年,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曾就“共享企业环保信息”联合发布文件,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环境信息系统。银行可以多方面了解企业环境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可以向环境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客观分析企业的环境信息,了解企业有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但是,由于企业认识到环境信息影响着其是否能够得到银行贷款,因此企业就有可能隐瞒真实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或只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那么银行获取的信息就不充分,也即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要始终坚持“三位一体”,即贷前检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管理。银行要随时对已经发放的贷款进行跟踪,掌握贷款的去向和用途,检查企业对贷款的使用情况,监督企业是否专款专用。比如,企业在申请贷款时,说明贷款将用在环保项目上,贷款发放后,企业是否真正把贷款用在了环保项目上,银行要进行跟踪检查,等等。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落实《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安徽省绿色金融体系实施方案》和《六安市绿色金融体系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发挥绿色信贷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导向作用,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探索构建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有限信贷资源科学配置到乡村绿色发展的项目与领域,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发展与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霍山经验”。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霍山县信贷支持农业农村绿色项目与领域创新升级,构建支持乡村绿色发展综合信贷服务体系,按照绿色发展总体要求,推动霍山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有限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实体产业,基本扭转信贷资金脱实向虚被动局面,探索出一条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的良性发展道路。

坚持统筹协调、重点推进。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协同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金融、发改、财政、税务、生态环境、农业、林业、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创新设计合理高效的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流程,有效开展对农业农村的“三品一标”(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及林产品加工、环境保护、节水、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信贷支持。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既要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又要统筹好短期和中长期效益关系,使金融业自身发展和乡村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政策扶持基础上,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科学设计绿色信贷产品,确保新产品简约明快易于操作,合理减少企业或农户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中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主动融入霍山县乡村绿色发展进程。强化过程监督,防止绿色信贷资金投向与绿色发展无关的项目和领域。

坚持稳步有序、风险可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按照“规划先行、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进一项”思路,把握积极稳妥、有力有序、精准务实工作总基调,稳步推进组织体系、产品工具、机制体制和配套措施等各项创新,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绿色信贷领域新发风险识别能力,同时做好风险预警、防范、化解和处置工作,确保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稳步、安全、有序推进。

(三)主要目标。

确保霍山县绿色融资规模年增长率不低于20%,绿色贷款不良率低于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不良率个百分点,贫困乡村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全县贷款平均增速。通过5至6年努力,建成组织体系完备、产品服务丰富、政策协调顺畅、基础设施完善、稳健安全运行的绿色信贷体系,绿色信贷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形成服务乡村振兴主体有力、路径特色鲜明的绿色信贷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基本实现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总体工作目标。

(一)构建绿色信贷组织体系。制定《霍山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实施方案》,每半年组织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绿色银行”评选重要依据。把绿色信贷开展情况纳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度综合评价考核范围。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把握试点工作的政策机遇,设立或争取设立绿色信贷业务部(业务中心),配备专门的绿色信贷产品经理(岗位可兼职,部门可合署办公)。通过改进绿色信贷审批流程,提高绿色信贷审批效率,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依据《霍山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业绩考核实施细则,并据此开展自评。(责任单位:县人行、银保监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排污权、水权、林权、节能环境保护项目特许经营权、黑臭水体整治、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收益权、绿色工程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模式创新,加大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防治等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企业排污权、未来收益权等作为合格抵质押物,创新针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及其产业链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方式,保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产品及时有效得到绿色信贷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县银保监组、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重点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绿色信贷服务。针对不同主体特点,建立分层分类的农业、林业经营主体绿色信贷支持体系。通过信贷资金投入,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林(竹)木加工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林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绿色发展。鼓励发展绿色农(林)业供应链金融,将小农户个体经营纳入绿色农(林)业生产体系,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形成金融服务体系化联结链条。(责任单位:县人行、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通过绿色信贷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绿色信贷支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节能低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及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及厕所革命,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通过绿色信贷资金撬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我县全域茶谷、西山药库、江淮果岭、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品。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园区实施绿色生态循环化改造。充分发掘县域特色资源,支持绿色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和农村康养业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文旅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五)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将企业厂房、大型农机具、圈舍及活体畜禽、仓单、应收账款、农业保单和其他动产作为抵质押品融资,扩大绿色信贷业务抵质押品范围。创新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推动绿色信贷支持农业农村全方位、多元化发展。推进林业资源评估机构建设,积极稳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鼓励企业和农户通过融资租赁,解决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购置资金不足问题。(责任单位:县银保监组、农业农村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农机中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六)实施绿色贷款贴息制度。因生产经营“三品一标”农产品或其他绿色环保低碳项目申请的绿色贷款,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初审并提交,县人行会同相关部门认定并经财政部门审核确定,给予适当利息补贴,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三品一标”农产品、其他绿色环保低碳产品或项目融资成本。(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人行)。

(七)兑现绿色贷款税收优惠。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绿色贷款,涉及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文旅康养产业、节能减排项目、绿色融资租赁、碳金融产品、排污权和林权抵质押、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可再生能源融资等,形成的各项税负由贷款主体按季度集中提交,由县人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审核后提交税务部门,由税务部门依据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程度减免。(责任单位:县税务局、生态环境分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人行)。

(八)建立健全绿色贷款担保体系。开办绿色贷款融资担保业务,由省银政担体系成员或大别山担保公司为我县绿色信贷业务提供担保,积极与安徽省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开办绿色农业融资担保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信贷对象,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以缓解绿色贷款抵押难、担保难问题。(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金融服务中心、各担保公司)。

(九)开办绿色贷款保险业务。国元农业保险公司霍山支公司开办绿色农业保险业务,设计符合实际的绿色农业保险品种,有效分担绿色农业项目贷款风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绿色贷款保险业务。(责任单位:县银保监组、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各商业性保险公司)。

(十)实施绿色贷款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统计数据信息,对绿色信贷业务开展较好的给予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要限时整改,相关情况列入绿色信贷工作评价和年度综合评价。同时,绿色信贷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县政府对金融机构年度业绩考核。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标准、规范流程,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绿色信贷业务有序稳健推进。(责任单位:县人行、金融服务中心)。

(十一)加快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设立排污权、水权、用能权交易平台,完善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营造公开公平的交易市场环境。通过市场化手段,支持减排项目,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率。(责任单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生态环境分局、科技经信局)。

(十二)加快推进农村绿色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贷款信息共享制度,形成部门间共享机制,将企业依法纳税情况、执行环保政策情况、安全生产情况、节能减排情况等,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共享,利用该数据库覆盖面广、共享度高、时效性强优势,为农村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其他涉农企业等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绿色贷款风险的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布环保不达标企业名单,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无抵押绿色信贷业务创造条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农村电商专属绿色信贷产品,发挥网络优势,拓展本地农特优产品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县发改委、数据局、人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十三)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注重提升贷款主体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体系,增强环境效益与成本定量分析能力,合理控制绿色项目的融资杠杆率。加强绿色信贷领域风险防控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绿色信贷审核标准和程序。引导企业提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敏感企业实行贷后环境风险评价并监督检查。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动态,开展环境风险监测评估,实现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备的绿色信贷保险制度,发挥保险分散风险功能作用。有力有效做好风险化解和处置工作,促进绿色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人行、银保监组、金融服务中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霍山县绿色信贷支持乡村振兴试点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深改办、政府办、人行、金融服务中心、银保监组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人行、金融服务中心、银保监组、农业农村局、文旅局、住建局、商务局、发改委、数据资源管理局、财政局、税务局、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水务局、大别山担保公司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行。

(二)加大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增强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内生动力。适度放宽市场准入、公共服务定价、特许经营权。将绿色信贷工作开展情况与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发展、高管人员提任挂钩。为绿色信贷业务开展较好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争取再贷款、再贴现。实行差异化管理,适度提高绿色贷款不良容忍度。

(三)加强分析监测。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为试点工作提供可靠数据基础。形成常态化绿色信贷统计信息披露机制,年度统计报告对信贷支持绿色乡村振兴进行一个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准确评价绿色贷款变化特点、原因、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绿色信贷能力建设,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加大对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有力开展。

(四)加强调查研究。发挥部门联动的机制作用,定期调查收集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通报企业或农户执行绿色信贷、产业发展政策情况,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工作的制度措施。对国家重大环保或产业政策调整,有针对性开展调查研究,主动把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机遇,局部调整绿色信贷支持方向和领域。调研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要定期发布环保不达标企业名录,关注“两高一剩”行业、低质低效企业信贷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有序退出上述企业或领域。政府风险补偿、贷款奖补资金要按照规定执行到位,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工作积极性,有效降低企业或农户绿色信贷资金使用成本。扎实做好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工作,将绿色信贷的新要求融入到既有的信贷体系中,提升绿色信贷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我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宏观调控政策、监管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要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有效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平湖农村合作银行坚定“一条道路、两场革命”的战略思想,配合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控制,在提供环保资金、协助主管部门推动环保工作方面进行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探索。

一般来说绿色信贷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其一,绿色信贷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和促使企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金融业的核算和决策之中,扭转企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粗放经营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其二,金融业应密切关注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无眼前利益”产业的发展,注重人类的长远利益,以未来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融业,促成金融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平湖合行普遍认识到存在环保违法信息的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发生停产甚至关闭的风险较大,对信贷持审慎态度。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不发放贷款,对列入“区域限批”、“流域限批”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在“限批”解除前暂停一切形式的信贷支持。平湖合行也全面加强授信管理,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在进行信贷审查时,平湖合行也十分关注企业的环保信息,将其作为评判企业承贷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平湖合行将继续做大做强节能减排融资,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加大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产品创新,拓展可持续金融服务领域。近年来,交通银行按照授信客户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所有客户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大类七小类(即七个标识),制定了“绿色信贷”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和《交通银行“绿色信贷”工程建设实施办法》,对节能重点工程、再生能源项目、水污染治理工程、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等重点项目,交行有重点地给予信贷支持,并积极提供配套金融服务。这几项措施值得平湖合行借鉴和学习。

虽然平湖合行的绿色信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是有小的距离,大面积推广仍面临着不少制度性和技术性的困难。一是,仍然有相当多的中小型污染企业采用自筹资金或民间融资,而非向金融机构贷款,大大限制了绿色信贷对污染企业发挥制约作用。二是,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时效性不强、针对性不够,无法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要求,限制了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同时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无法提供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无法做到数据共享;此外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专业人员,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政策、法规了解不足,制约了绿色信贷政策的落实。三是,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原则性、综合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方法、环境风险评价保准等,银行业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最后,执行力度不够。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对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利益以及短期利益的关注存在一定矛盾,加之各银行管理链条较长,绩效考核以利益指标为主,所以在执行中并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

面对重重困难,展望未来,平湖合行相信这场绿色之旅将是曲折而光明的。当然,政府部门行为的调整和约束、银行与各级政府的共识是信贷有效支持环境保护的首要前提。一方面政府应将地区环境指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全面考虑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盲目行为。另一方面针对目前绿色信贷理念尚未得到企业和公众普遍认知的情况,政府应加大绿色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栏等方式向相关企业和公众宣传绿色信贷的重要性,以及绿色信贷政策的理念、流程、规定等相关知识,使绿色信贷理念能够真正的深入人心。其次,企业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切实认识到环保节能是其长期稳定发展、保持竞争力的前提。积极响应政府和银行业关于绿色信贷的相关政策,将环境保护作为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努力购买、研发相应的节能和减排设施,对于违反环保相关法规的行为,应立即主动改正,探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平湖合行只有抓好以下几点,绿色信贷之路才能渐行渐远。

一是严格把握新增贷款投向。在发放贷款时,应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审批体系,推进“绿色信贷”建设。二是调整存量信贷结构。应认真研究如何发挥自身引导资源配置的优势,在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如何优化存量信贷结构,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上来。三是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引导和调控市场主体的行为,鼓励各行业和企业大力开发应用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使循环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四是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全过程评价和风险监控,确保信贷资金投入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

摘要:绿色信贷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对传统金融观念的改变和发展,是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从尝试采用“赤道原则”确立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产业指导目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标准制定的实施对策。

绿色信贷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对传统金融观念的改变和发展,是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标准是实现其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是一种科学发展思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有利于银行识别界定“两高一剩”企业贷款。

对于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长期以来各商业银行趋之若鹜,一旦严格控制其贷款,商业银行就会失去一块利润丰厚的信贷市场,这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产生矛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和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年,我国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高一剩”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风险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清晰的信贷环境管理政策,明确信贷准入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前瞻性地规避环境风险和政策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密切跟踪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有关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的信贷政策以及绿色信贷的相关标准,同时按照绿色信贷标准的要求,对“两高一剩”产业进行识别和界定,压缩退出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内落后生产能力以及对资源环境负面影响较大的企业和项目的贷款。

(二)有利于银行避免贷款审查标准不统一和随意性。

虽然我国逐步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但是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备,迫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规范银行操作。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信贷相关的审查标准,根据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价标准以及绩效评价指南,对每个贷款企业进行严格统一的贷款审查,保障每笔贷款都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符合国家发展方向,避免银行贷款审查标准的不统一和随意性。2008年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制订符合中国实际的“绿色信贷环保指南”,明晰我国的行业环保标准,使得金融机构在执行绿色信贷时有章可循。

除了绿色信贷标准的不统一和随意性,绿色信贷政策的推进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之一就是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亟待提高。因为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为进一步应对我国节能减排融资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尽快成立相关金融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碳金融、能效金融、环境金融等可持续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统筹工作。这将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银行绿色信贷的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制定绿色信贷项目的准入标准,为银行深入拓展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提高绿色贷款措施的可操作性。

(一)尝试采用“赤道原则”确立环境风险评级标准。

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将这些融资项目按照潜在的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程度分为高(a)、中(b)、低(c)三类,即a类:严重改变环境原状且产生的不良环境和社会后果不易消除的项目;b类:产生不良环境和社会后果,但较易通过缓释措施加以消除的项目;c类:不会产生明显不良环境和社会后果的项目。银行要结合项目分类审查其环境和社会风险,在借款合同中嵌入承诺性条款。聘请独立外部专家审查项目的社会和环境评估报告、行动计划以及磋商披露的记录等资料,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实施持续监管,并定期披露银行在赤道原则方面的实施情况。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中,为了提高审贷效率,往往会结合具体情况,按贷款项目环境风险高低进行分类,不同环境风险类别的授信项目。其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研究及外部专家认证亦有所不同。如果贷款项目落入表内所列的范畴,则贷款申请将提交至地区分行或总行,视具体情况请外部咨询人员进行评估。对于a类项目,商业银行有选择地请外部专家进行环境风险评估;b类项目需请外部专家提出行业的具体风险;c类项目则需请资深外部专家对项目进行调查。此外,赤道原则认为,在社会和环境评估文件中会涵盖以下潜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对基准社会和环境状况的评估:对环境和社会有利而可行的替代方案的考虑;东道国法律和法规、适用的国际条约和协议的规定;对人权和社区健康和安全(包括项目使用保安人员的风险、影响和管理1的保护;对文化财产和遗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濒危物种,以及改造过的、自然的和关键栖息地内的生态敏感区域1的保护和保存,以及法律规定的保护区的识别;可持续性管理和使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包括通过适当的独立认证系统进行可持续资源管理);危险物质的使用和管理;主要危害的评估和管理;劳工问题(包括四个核心劳工标准),以及职业健康和安全;防火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影响;土地征用和非自愿搬迁;对受影响社区和弱势或易受伤害团体的影响:对土著居民和其独有文化体系和价值观的影响;对现有项目、拟建项目和预计日后兴建的项目的累计影响;就项目设计、评审和执行向受影响人士进行咨询;能源的有效生产、运送和使用;污染防治和废弃物最少化、污染(污水和废气)控制、固体和化学废物管理。

商业银行根据这些项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提交、贷款审批或贷款发放。首先,判断项目或客户是否属于环境敏感型行业、项目选址是否处于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敏感意味着部门产品、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排放物实际或潜在地威胁环境。其次,将环境因素纳入评级指标体系,评估间接风险大小。商业银行应对环境风险可能导致客户生产中止、成本提高、环保资本支出增加、声誉受损、产品市场萎缩等情景预估,进而判断由此对客户偿债能力的影响。再次,加强信贷产品的风险定价。在信贷产品的风险定价时应充分考虑授信企业和项目与耗能、污染有关的授信风险,按照风险与收益相称的原则,合理确定节能减排授信定价。在确定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和分配经济资本时,应充分考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的企业和项目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影响。最后,审查抵押情况,规避直接风险。如果采取了土地或房地产抵押的担保方式,应深入分析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复原能力等影响抵押物价值与变现难易程度的因素,综合考虑抵押土地或房产被污染的可能性与程度。

安吉农商银行以创新绿色信贷为突破口,全面建立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体系,为深化推进绿色金融工作做好铺垫。

一是规范绿色信贷指标体系。深入摸索、不断提炼完善绿色指标,建成以“行业分类”、“行业投向”为双向维度的绿色信贷分类标准,明确四大绿色分类、278项绿色行业,分别从客户绿色评级、贷款投向绿色分类双维度规范绿色信贷标签,规范绿色信贷统计口径、明确绿色信贷发展方向。

二是构筑绿色信贷评审机制。通过制定绿色信贷分类管理办法,将绿色信贷客户划分为绿色友好类、蓝色基础类、橙色关注类、红色退出类四大类;重塑授信管理办法,将绿色共享信息、信贷分类信息落实至客户授信准入、信用等级评定环节,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客户区别设置授信条件;重塑用信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区别开展用信管理,下放支行涉绿企业的用信审批权限,对“非绿”信贷则制定计划逐步压退;重塑利率定价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区别利率管理,以此激励绿色产业转型发展。

三是加强绿色客户管理。通过在贷后管理中纳入绿色信贷分类调整内容,并在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调整客户环评等信息,做好对绿色信贷客户的管理、同时把握信贷资产风控。

四是落实绿色考核评价。将绿色信贷增量、增户、增幅纳入季度、年度考核目标,正面激励各单位积极发展绿色信贷;针对“两高一剩”类、橙色关注类信贷制定压降退出计划,保障绿色信贷内部环境风险可控。

绿色信贷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对传统金融观念的改变和发展,是金融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标准是实现其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是一种科学发展思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有利于银行识别界定“两高一剩”企业贷款。

对于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长期以来各商业银行趋之若鹜,一旦严格控制其贷款,商业银行就会失去一块利润丰厚的信贷市场,这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产生矛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和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几年,我国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高一剩”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风险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清晰的信贷环境管理政策,明确信贷准入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前瞻性地规避环境风险和政策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密切跟踪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有关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方面的信贷政策以及绿色信贷的相关标准,同时按照绿色信贷标准的要求,对“两高一剩”产业进行识别和界定,压缩退出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内落后生产能力以及对资源环境负面影响较大的企业和项目的贷款。

(二)有利于银行避免贷款审查标准不统一和随意性。

虽然我国逐步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但是绿色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备,迫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规范银行操作。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信贷相关的审查标准,根据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价标准以及绩效评价指南,对每个贷款企业进行严格统一的贷款审查,保障每笔贷款都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符合国家发展方向,避免银行贷款审查标准的不统一和随意性。2008年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制订符合中国实际的“绿色信贷环保指南”,明晰我国的行业环保标准,使得金融机构在执行绿色信贷时有章可循。

除了绿色信贷标准的不统一和随意性,绿色信贷政策的推进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其中之一就是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亟待提高。因为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为进一步应对我国节能减排融资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尽快成立相关金融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碳金融、能效金融、环境金融等可持续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统筹工作。这将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银行绿色信贷的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制定绿色信贷项目的准入标准,为银行深入拓展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提高绿色贷款措施的可操作性。

(一)尝试采用“赤道原则”确立环境风险评级标准。

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将这些融资项目按照潜在的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程度分为高(a)、中(b)、低(c)三类,即a类:严重改变环境原状且产生的不良环境和社会后果不易消除的项目;b类:产生不良环境和社会后果,但较易通过缓释措施加以消除的项目;c类:不会产生明显不良环境和社会后果的项目。银行要结合项目分类审查其环境和社会风险,在借款合同中嵌入承诺性条款。聘请独立外部专家审查项目的社会和环境评估报告、行动计划以及磋商披露的记录等资料,对项目建设和运营实施持续监管,并定期披露银行在赤道原则方面的实施情况。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中,为了提高审贷效率,往往会结合具体情况,按贷款项目环境风险高低进行分类,不同环境风险类别的授信项目。其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研究及外部专家认证亦有所不同。如果贷款项目落入表内所列的范畴,则贷款申请将提交至地区分行或总行,视具体情况请外部咨询人员进行评估。对于a类项目,商业银行有选择地请外部专家进行环境风险评估;b类项目需请外部专家提出行业的具体风险;c类项目则需请资深外部专家对项目进行调查。此外,赤道原则认为,在社会和环境评估文件中会涵盖以下潜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对基准社会和环境状况的评估:对环境和社会有利而可行的替代方案的考虑;东道国法律和法规、适用的国际条约和协议的规定;对人权和社区健康和安全(包括项目使用保安人员的风险、影响和管理1的保护;对文化财产和遗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濒危物种,以及改造过的、自然的和关键栖息地内的生态敏感区域1的保护和保存,以及法律规定的保护区的识别;可持续性管理和使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包括通过适当的独立认证系统进行可持续资源管理);危险物质的使用和管理;主要危害的评估和管理;劳工问题(包括四个核心劳工标准),以及职业健康和安全;防火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影响;土地征用和非自愿搬迁;对受影响社区和弱势或易受伤害团体的影响:对土著居民和其独有文化体系和价值观的影响;对现有项目、拟建项目和预计日后兴建的项目的累计影响;就项目设计、评审和执行向受影响人士进行咨询;能源的有效生产、运送和使用;污染防治和废弃物最少化、污染(污水和废气)控制、固体和化学废物管理。

商业银行根据这些项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提交、贷款审批或贷款发放。首先,判断项目或客户是否属于环境敏感型行业、项目选址是否处于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敏感意味着部门产品、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排放物实际或潜在地威胁环境。其次,将环境因素纳入评级指标体系,评估间接风险大小。商业银行应对环境风险可能导致客户生产中止、成本提高、环保资本支出增加、声誉受损、产品市场萎缩等情景预估,进而判断由此对客户偿债能力的影响。再次,加强信贷产品的风险定价。在信贷产品的风险定价时应充分考虑授信企业和项目与耗能、污染有关的授信风险,按照风险与收益相称的原则,合理确定节能减排授信定价。在确定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和分配经济资本时,应充分考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的企业和项目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影响。最后,审查抵押情况,规避直接风险。如果采取了土地或房地产抵押的担保方式,应深入分析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复原能力等影响抵押物价值与变现难易程度的因素,综合考虑抵押土地或房产被污染的可能性与程度。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六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小额信贷业务的从业人员,我在这项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与思考,我认为小额信贷工作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客户服务和创新发展。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风险控制是小额信贷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各种风险也随之产生。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在小额信贷业务中,我经常通过查阅客户的各种资料、了解他们的信用记录以及询问相关人员的意见,来对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及时调整贷款政策和利率水平,对风险较高的客户进行限制,是保证风险控制的关键。只有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我们才能保障资金的安全,从而为金融机构和客户创造更大的利益。

其次,客户服务是小额信贷工作的重要环节。小额信贷的目标客户主要是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薄弱的人群,他们对于贷款的需求往往较为迫切。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办理贷款过程中,我会尽量提供便捷、高效的贷款服务,以减轻客户的负担。此外,我们还可以与其他服务机构合作,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客户的金融素养。通过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我们能够树立金融机构良好的形象,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创新发展是小额信贷工作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额信贷行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机遇。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信用记录,优化风险评估模型,提高准确度;利用手机APP开展线上贷款,方便客户操作等。除此之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借助其专业化的力量,可以提高小额信贷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小额信贷工作需要在风险控制、客户服务和创新发展上下功夫。风险控制是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客户服务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创新发展是推动小额信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小额信贷行业从业人员,我会不断学习、创新,为金融机构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七篇】

**是**市唯一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总人口29万,其中贫困人口万。虽然经过多年扶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15年以来,我们在省、市扶贫办的支持下,在财政、金融部门的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大力协作下,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入户工作,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力度,促进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一、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2015年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抢抓扶贫贷款贴息政策机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的新机制、新办法,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效益。截止目前,通过乡镇、村申报,扶贫部门审核,全县已入库小额信贷扶贫项目52个,下达扶贫小额贷款计划万元,其中县扶贫领导小组下文确认贴息贷款金额万元,实际兑现贴息资金万元,另有万元的贴息贷款已初审通过,近期将行文确认。通过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收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扶持3342户万人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发展畜禽养殖万头(只),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其中贫困农民人均增收180元。

(二)壮大了龙头企业经营实力。经过调查,在全县现有农业公司中择优筛选了13家具有市场潜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我县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已给13家企业下达了680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计划,其中已落实贷款390万元。马良八斗食品有限公司是近年新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扶持该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两年内,我们给该公司下达了140万元的贷款贴息计划,其中去年下达贴息贷款计划40万元,已兑付贴息资金2万元,通过扶持,该公司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70万元,获利110万元,可带动周边4个贫困村1500户农户脱贫致富,年转化当地劳力200余人。

(三)拓展了农民致富渠道。为进一步解决我县贫困村农民致富发展难的问题,我们在贴息发放面上进一步放宽,适当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及旅游发展项目给予扶持贷款贴息扶持。去年,我们对**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发放贷款40万元,贴息2万元,对保康发展旅游业项目发放贷款万元,贴息万元。通过对以上两个项目的扶持,帮助贫困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走上靠技能就业脱贫的道路,帮助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养业、餐饮、住宿、运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农户增收渠道。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程序,防范风险,调动银行放贷积极性。由于近几年各金融机构普遍收缩了营业网点,强化了风险防范,原来县农行设在乡镇的营业所已全部撤销,农村的金融服务主要依靠信用社来开展,并且放贷十分谨慎。为此,几年以来,我们在、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就如何开展扶贫信贷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以县政府文件出台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办法》,并与县财政局和信用联社联合下发了《**扶贫贴息贷款操作实施意见》,对扶贫贷款的资金筹措、发放范围、贴息期限及贴息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了有关工作的运行规则。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的合理关切,支持信用社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所有扶贫贷款项目先由我办审查后推荐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是否放贷。要求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协助信用社加强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督,规定所有贴息资金必须在还本付息后方可兑付,以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我们还把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单位由过去信用社一家扩大到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和邮政储蓄四家,鼓励适度竞争,较好地调动了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贴息利率和贴息资金总额,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和财政所具体负责审定贴息对象和贷款额度。贴息期限到期后,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将贴息资金发放给借款人。并专门印制了《扶贫贴息贷款申报审批表》、《贴息资金发放登记表》、《贴息资金领取通知书》,以此监控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专门在《今日保康》报上开办专栏,刊登扶贫贷款的有关政策,并印制扶贫政策知识问答小册子5000份,发到重点村的农户,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促进了我县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的开展。

(三)瞄准目标,突出重点,培育脱贫主导产业。坚持做到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一是集中扶持整村推进重点村。几年来,共向一、二、三批重点村投放扶贫小额信贷万元,有力支持了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建设。后坪镇后坪村是一个高山贫困村,整村推进中,通过发放小额贷款资金万元,全村累计发展柴胡400亩、畜禽养殖700头(只),42户147名贫困人口已顺利实现脱贫。二是着力扶持壮大全县的骨干产业。在贴息资金投向上,尽量与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相衔接,79%的贴息贷款都投向了烟、茶、菜、桑、畜、菌六大产业,累计支持农户发展烟叶万亩、茶叶4600亩、桑叶1300亩、反季菜8300亩、袋料食用菌万袋,壮大了县域主导产业的规模块头。

对这些企业因势利导,拿出一部分贴息贷款支持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到贫困村建立原料基地,以此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通过向保康荆山锦有机茶公司投放贴息贷款180万元,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茶叶基地万亩,带动2000多个农户通过种茶实现脱贫。通过给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投放贴息贷款6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在十字冲等四个贫困村种植蔬菜基地1000亩,产品远销广州、南昌、福州、武汉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该公司带动基地4000户16000余菜农增加收入900万元,人平增收可突破1000元。

三、存在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扶贫贷款小额贴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县贫困面大、贫困农户多、贷款贴息覆盖面广,导致目前开展工作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贷款门槛高。由于贫困户难以取得“信用证”,所以难以贷到款,其它农户虽然有“信用证”,但授信额度都较低,大额的贷款又难以提供有效抵押或担保,所以贷款难的问题仍难以破解。

二是贷款利率高。信用社平均利率月息都在‰以上,虽然我们给予了贴息扶持,但农户的利息负担仍然较重。

乡有关部门为此花费了不少的费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农户的贷款模式。通过扶持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在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原料基地来帮带贫困户。

二是加大对整村推进村农户的扶持力度。合同乡镇政府、财政所、信用社抓好重点村农户的授信工作,提高授信额度,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发展村级主导产业。

三是加强扶贫贴息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做好农户贷款后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促使各贷款农户、龙头企业用好贷款,及时还款,促进贷款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建议

一是建议省、市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在县一级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的担保基金,为贫困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二是建议安排扶贫小额信贷的专项工作经费。

**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5年7月5日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各种非政府部门多年的实践表明,小额信贷已经逐步发展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扶贫手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爱德基金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小额信贷扶贫的实践和探索,相继在云南、广西、宁夏、甘肃、山西、江苏、贵州等省(区)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有小额信贷客户6354人,还款率为99%。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重视在村级建立和培育农民的自治组织;根据农户经营活动的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根据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人情,鼓励和帮助农户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社区文化;积极引导村级贷款管理组织转变为经济联合体,强化和丰富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小额信贷虽然不是扶贫的万能药,但它却有着与其它扶贫手段不同的独特之处,与正规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小额信贷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扶贫小额信贷服务具有非营利性,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社区能力建设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政府应该对扶贫小额信贷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对从事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机构给予相应的补贴。要重视小额信贷机构的效益与成本、及其持续性问题,但不能过分地强调利息必须覆盖成本,将扶贫小额信贷简单市场化,这容易滋生欺诈,不利于扶贫小额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1. 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回顾

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所有申请贷款的农户不是同期(轮)拿到贷款,下一轮的农户只有在上一轮的农户生意成功并还款之后才能拿到贷款,所以要求同一个村的所有申请贷款的农户在放贷前必须共同讨论制定出按每3个农户一组拿到贷款的先后次序和时间。贷款主要用于养羊或养牛,本金始终在项目村循环使用,县项目办公室与农户签定贷款协议,贷款周期8个月,不记利息,上一农户将牲口养了一段时间之后负责移交一头相当于贷款金额的牲口给下一个农户。所有农户签订贷款合同后,村里所有贷款农户根据市场价格情况决定购羊或牛的时间,并协调兽医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到集市上把牛羊购回,同时完成牲口的防疫接种工作。随后,这种简单的小额贷款形式也逐渐地在其它省的项目区开展。

在总结前面的项目经验基础上,1998年爱德基金会开始实施贵州普定县第二期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在此项目中小额信贷活动的预算比以前增加许多,仅贷款本金就达万元。小额信贷活动的目的和对象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向农户提供信贷机会,提高贫困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希望籍此推动项目区的机构建设,提高项目区的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贷款对象为妇女。放款前,妇女自愿组成5-7人的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然后5-7个小组组成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全体妇女选举产生该基金会的主任、会计、出纳兼文书。然后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基本规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和家政管理等。贷款额度不变,每轮都为600元。同一小组的成员不能在同一轮获得贷款,而是在上一轮组员还完贷款之后,其余的组员才能获得贷款;小组长和其她基金会领导不能首先拿到贷款。贷款周期12个月,年利息%,其中2%归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所有;村妇女发展基金会负责村一级贷款的财务管理;在妇女发展基金会能力提高以及其它条件成熟后,贷款本金交由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管理,在村里循环使用。

24846600元,还款率为99%。

2. 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一些基本特点

从贷款额度、周期、利率、还款方式、贷款对象等因素看,爱德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多种多样。由于各项目区及其农民生产经营条件的不同,因此,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也必须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总的来看,爱德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是下表中几个主要因素的不同组合(见爱德小额信贷模式参数表),名称也各不相同,有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村中心、村大组、村农民技术协会等。

表:爱德小额信贷模式参数表 贷款对象 最底贷款额 最高贷款额

妇女 无 600元

2000元

3000元 周期 6个月 8个月 12个月年利率% 0

12

20

尽管模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目标一致,从而避免了过分迷失于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细节中。爱德小额信贷项目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小额信贷扶贫活动的开展,为贫困农户提供方便的信贷服务,增加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通过目标群体积极参与项目管理过程,加强贫困社区的机构建设,培育贫困社区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其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因此爱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又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管委会成员往往只是小额信贷工作人员进村工作的向导而已。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除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模式操作规程培训外,为了保证贷款农户生意的成功,还根据农户经营活动的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如果缺乏对农户的技术帮助,很容易导致生意失败,不但不利于贷款回收,还给增加了农户额外的经济负担。在中国很多类似的项目中都没有或很少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大多只是给农户讲解一些小额信贷的基本操作规定和要求,这样的事例在基层单位或部门对村帮扶活动中出现较多,如某某部门为了帮助某某村的农户脱贫,想方设法拿出资金为每一个农户买了一头猪,但由于中途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一年下来,大部分农户的猪不是死了,就是没有长多少,算账后还赔了本。

再就是在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中,除了协助农户正常开展必要的贷款管理活动,如每半月或每月的例会外,还积极鼓励和帮助贷款的客户,特别是妇女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比如根据当地的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组织妇女唱歌、跳舞、说迷糊、唱花儿、玩扑克、象棋、扭秧歌、打歌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此外,借助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为妇女发展基金会或村中心培训技术骨干人员、市场信息员等,积极引导农民将妇女发展基金会或村中心等贷款管理转变成一定形式的经济联合体,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使妇女发展基金会或村中心不仅仅为农户简单地提供信贷服务,还提供信息、产品销售以及其它的简单地技术服务。目前,项目区共有6个小额信贷村中心转变成了村农民协会。

3. 扶贫小额信贷对社区经济与能力建设的影响

多年的实践表明,小额信贷扶贫为世界消除贫困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在爱德基金会最近九年的扶贫工作中,笔者认为扶贫小额信贷活动对减少贫困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首先,提高了当地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这一点是小额信贷活动赖以存在的前提。根据农户经营活动利润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农户贷款之后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一定的利润,每轮利润率大多在20-30%之间,少数从事小商业买卖的客户每轮利润可达50%以上(假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为零)。农户经济收入增加后,相当一部份农户除了相应地增加肉禽类食品消费,大部分积累用在了扩大经营活动规模上,如对牲口圈舍进行改造、增加牲口的数量、增加对经营活动的科技投入。有些农户用获得的利润将家庭的房屋进行修缮、增加对子女教育、衣物等的投入。妇女由于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钱,能比以前多买一些自用的衣物和日用品。

由于扶贫小额信贷要求在村里建立农民的贷款管理组织,这为加强农村的机构建设,培育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提供了机会,为增强其发展能力提供了条件。农户通过接受各种管理和技术培训,参与村级组织的决策管理和信息分享过程,既增加了管理决策和信息的透明度,又提高了村级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使个体农户的想法和行为逐渐转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农户以集体形式有组织地走入市场,不但增强了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信息交流,贫困农民的自信心增强了。从信息的内容方面看,以前农户聚在一起,交流的东西大多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庭琐事,而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促使她们不断去交流和获取与自己经营活动有关的生产和市场信息。从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看也较以前有所不同,以前交流的形式大多是邻里之间拉家常,现在除技术培训和例会外,还有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同时,农民由于要经营自己的生意,必须购买必要的生产资料,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促使他们必须走入市场了解市场上的有关信息。

积极支持他们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传统的文化习俗得到保留和发扬,减少了农村社区一些颓废落后的恶习,如赌博、酗酒等。由于小额信贷活动的开展,社区的邻里关系比以前融洽,吵架的现象少了。在某些项目区,由贷款妇女组成的秧歌队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队不但从边远的农村到县城参加比赛,甚至还义务为某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演出,这些在当地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由于扶贫小额信贷的对象大部份是贫困妇女,这使妇女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推动社区经济发展方面贡献率不断增加,妇女在家庭和社区内的角色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部分妇女由以前灶台前后转,听从丈夫或公婆使唤的普通家庭妇女,变成了家里不可忽视的家庭收入的创造者,由不起眼的普通妇女变成了为社区带来商机创造财富的重要力量,一些妇女也因此当上了某些社区农民组织的领导。这为推动农村妇女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户生产技能的不断提高和生意规模的扩大,有些农户开始进行联户经营,有的甚至整个村的贷款农户自愿组成各种农民协会,形成经济联合体,如养鸡的农户组成养鸡协会,养猪的农户组成养猪协会,这为今后村级组织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贫困社区农民的产业化经营,培育贫困农村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当地农村市场的发育,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4. 建议

扶贫小额信贷与正规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小额信贷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扶贫小额信贷有其固有的使命,即扶助穷人、减少贫困,扶贫小额信贷服务具有非营利性,政府应该从加快国家脱贫进程,消除贫困、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考虑,对扶贫小额信贷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民间团体参与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对从事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机构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不仅能更好地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扶贫效率,降低扶贫成本。

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大全【第八篇】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安徽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扶办[__]xxx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信联发[__]xxx号),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机制,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确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突出重点、扶持到户,政府引强、市场运作,规范程序、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以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__镇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镇农商银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融杠杆作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确保有发展意愿、有发展潜质、有资金需求、有还款来源的贫困户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其对象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生产发展意愿、就业创业潜质、一定技能素质和还款能力并选择了适合的发展项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通过农商银行评级授信的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贫困户。

(一)开展评级授信。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劳动力、家庭收入、社会信用度三项指标,按照村级评议、镇审查、县级审核的程序,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制定“贫困户评级授信表”(附件1,一式三份,贫困户、镇农商银行和区扶贫办各执一份)。所有贫困户必须开展评级。同时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制定贫困户评级授信方案,并在__年9月底以前完成对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

镇、村成立评级授信工作组,负责评级授信具体事务。镇工作组由镇农商银行和镇人民政府抽调人员组成;村工作组由村两委、镇包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组成,其中村民代表人数确保占2/5以上。

镇向区农商银行及其支行提供村贫困户花名册,由区农商银行各支行根据评级结果确定授信贷款额度。建立增信、减信机制,鼓励贫困户诚实守信,按期还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20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