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推选实用4篇
【导言】此例“制度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推选实用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汇报1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汇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特别是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加快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求,省、市纪委相继出台《意见》之后,县委高度重视,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执行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全局性、基础性任务来抓,按照“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原则,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县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我县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为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分解任务具体抓。年初,我们对照省、市《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对今年的制度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系统梳理,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XXX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意见》,明 1
确了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到了各乡镇、部门,明确了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完成时限和标准要求。
3、明确责任深入抓。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今年对各乡镇、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承担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任务负总责、具体抓。对安排不及时、落实不到位的,取消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评优资格。
通过成立组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上下齐抓共管、多方协调联动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格局,为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健全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为确保制度建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县重点建立健全了四项工作机制:
1、协调沟通机制。建立了制度建设协调沟通例会制,定期或不定期由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联席例会,对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调度,对制度本身进行交流沟通,确保进度及制度的可行性、协调性。
2、监督检查机制。由县纪委牵头,成立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小组,结合《廉政准则》贯彻落实情况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不定期对全县各级各部门执行反腐倡廉制度规定、落实制
度建设任务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制度建设专项监督检查XX次,对农村保廉体系相关制度、权力监控机制建设相关制度、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制度等XX个制度体系落实方面检查出的XX类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纠正。
3、奖励机制。为充分调动各单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制度建设奖励机制,明确规定:对各单位在市级以上进行推广、受到省市领导表彰肯定或在市级以上会议做典型经验交流的制度建设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表彰,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加分,计入本单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
4、问责机制。将各单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任务列入领导干部问责范围,对因本单位制度建设不健全、存在较大漏洞或主要领导教育监督不力,导致党员干部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的,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执行上级反腐倡廉制度规定不严格、不彻底,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令单位主要领导写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县予以通报。
通过健全四项工作机制,我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得以健康有序开展,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注重方法,确保科学有效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我们按照“滞后修正、缺陷完善、需要补充”的原则,以“科学严密、有效管用”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讲究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制度不仅反映时代要求,符合科学精神,而且要实现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的相对统一。
1、认真筛查清理。结合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们首先对近年来县委、政府、县两办及县纪委监察局出台的反腐倡廉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重点清理,逐项登记造册,对已经过时或与上级规定相矛盾的,予以废止;对规定不细致、不严密或存在较大漏洞的,及时修订完善;对当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尚无明确要求或群众反映强烈的,立即着手制定。截止目前,共废止反腐倡廉制度文件XX个,修订完善XX个,正在研究制定X个。
研模式,对权力监控、案件查办、队伍建设、挥霍浪费等XX个方面的XX个课题进行了立项。
3、强化多方联动。为确保出台的制度,既有理论指导,规范合法,又有操作性、实践性,我县探索实施了“多方联动”机制。首先是部门、乡镇、村三级联动。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低保、惠农措施等方面制度的修订,我们制定了“制度建设一览表”,对现状、存在的缺陷、建议、可行性、认可度等十个方面作出明示,由主管部门牵头,重点乡镇讨论,部分村评议反馈,相关责任部门作好统计整理修正,完成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确保了实效性。其次是高校、纪检监察机关、县直部门三方联动。加强了与XX大学的联系,与XX大学签订协议,将我县作为调研基地,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开展调研,每年共同开展课题调研不少于X次,调研成果由县纪委与涉及的部门共同做好修订、完善和运用工作。高校的参与为制度的制定、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4、突出工作重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复杂而艰巨,工作中,我们在统筹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以下几方面制度建设:一是围绕规范权力运行,突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制度建设。修订了《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等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若
干工作制度》和《廉政把关工作的有关规定》;印发了《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实施意见》,健全了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相关制度;以“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为契机,出台了县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管理、考评考核、审批监督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二是围绕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了案件查办工作质量提高年活动,完善了受理信访投诉举报工作流程,制定了纪检监察案件综合考评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之间移送案件、案源沟通、信息共享等制度,健全了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查办案件协调配合制度。三是围绕加强纪检监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培训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和干部作风考评三大体系,健全完善了纪委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常委会议事、定期接访下访等制度,坚持了干部专业化培训、学分制管理,重点工作月调度、季汇报、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等制度。四是围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乡、村“三资”管理为核心,以政务、党务公开为重点,规范用权行为,理顺用权程序,堵塞管理漏洞,加强权力监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面的4篇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推荐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制度建设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制度建设范文2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 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 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 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 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 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 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 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 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 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 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 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性服务,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 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 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 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 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
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 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 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 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 新来实现。
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 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 系。
制度建设3
研究背景。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提高。2017年辽宁省医改办印发了《辽宁省关于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辽医改办发〔2017〕3号),提出到2017年底,辽宁省所有城市都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内外发展综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医生Engle提出了“生理—心理—社会”的新模式,最根本的改变就在于人们对疾病的救治开始尝试采用新的全方位的治疗办法。20世纪80代后期,全科医学引入我国,在发展中,学者发现了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
2辽宁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出现的问题
全科医生数量少且年龄结构不合理。从辽宁统计年鉴了解到,2016年辽宁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只有3万人,注册护士仅有2万人,其中仅有1%获得了全科医生执业证书。根据笔者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年龄梯队过于老龄化,占比最大的是46~55岁的全科医生已经达到了80%。全科医生业务素质低。据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显示,目前辽宁省90%的全科医生都是由专科医生转过来的,其掌握的全科知识少,且知识更新慢。在调查中,有一位糖尿病患者表示为其诊病的全科医生告诉他缓解糖尿病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少喝水,而这一说法早在10年前就被专家否定了。全科医生岗位缺乏吸引力。辽宁省正式编制的全科医生工资大都在2800元/月。而目前合同制全科医生占多数,其工资为2500元/月。对于提升提拔,全科医生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其需要跟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一起比拼来获取更高的职称,对于奋斗在基层的全科医生没有任何优势。
3辽宁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未建立全科医生教育制度。辽宁省高等医学教育机构主要为大医院培养专科医生,而高校关于全科医学的教育理念也不完备,多半学校没有设立全科医学教学机构,也没有相应的全科医生实战学习的地方。辽宁省目前虽然已经开始培养定向全科医生,但是等到他们毕业还需几年的时间,而且一毕业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给病人看病,需要不断的磨炼,那么这个空白期的填充急需寻求办法予以解决。未正确认识全科医生。社会各界大都觉得全科医生其实就是什么科都了解一点但却达不到精通水平的“万金油”大夫,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全科医生本人对全科医学的理论以及概念都认识不清。其实,所谓的全科医生,是可以诊断基础疾病的卫生工作者。同时因为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而又拥有了方便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诊室基本上是从原有某个专门科室转变而来的,改变的只是科室标牌,不变的是工作的实质内容。未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全科医生是要在基层工作的,所以其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而目前仍未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全科医生干多干少所得工资是一样的,想要晋升更是难上加难,社会地位也远不如医院的医生,这些因素严重打击了在职全科医生的积极性,所以很多处于实习生的全科医生不愿注册为全科医师。但是我们再来看日本等一些全科医生开展的比较好的国家,其全科医生的收入至少是医院专科医生的两倍,各种待遇无一不向全科医生倾斜。
4对辽宁省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建议
重视全科医生的教育与培训。辽宁省非常需要根据全科医生工作的要求来培养高校的全科医学生,而对于已经处于工作中的全科医生,应该加强对其的培训,并且在每次的业务培训后及时进行考核,以提升其专业素养,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切实提高全科医生业务素质。通过综合医院方方面面的支撑来提高全科医生的业务素质,让全科医生在综合医院学习使用先进的诊疗设备,学习各位优秀医生的诊疗经验,学习综合的应急处理能力,以此来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业务素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通过国外的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全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应在全科医生薪酬、职称评定、岗位编制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提升岗位吸引力。
5结论
全科医生是分级诊疗能够有效推动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们医疗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未来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裘加林。智慧医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42-45.
[2]左琦。湖南省全科医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3.
制度建设4
[关键词]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制度特点;体制机制
[作者简介]王同新,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讲师,工程师,法学硕士,福建福州35001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055-03
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和保障,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一方面,民主制度是民主观念的升华和定格,民主观念需要民主制度加以固定和实现,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民主制度是民主作风的实质和依托,民主作风是由民主制度的性质决定和派生的。与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建设相比,民主制度建设更重要、更根本、更关键,是三者关系的核心和枢纽。作为政党据以组织队伍、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党的制度规定了政党及其成员活动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是整个党的建设实践的科学归结和理论定型。如果说理论上的正确与否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标志,那么制度的健全与否及制度权威的高低则表明一个政党本身的组织发育水平。
一、关于制度特点的再认识
正确认识制度本身的特点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党内民主体制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制度本身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制度的内生性。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或办事规程,它只能内生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基于习惯和经验而慢慢长成。荷兰学者塞奇说得不无道理:“民主制度不能通过行政手段来产生,不可能有一个领导说,明天我们的国家就是民主的国家。这说明,民主制度是习得的。”所谓“习得”,就是养成民主的习惯,提高民主的素质,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定型的过程。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研究美国的民主制度时指出:地理位置、法制和民情这三大原因都对调整和指导美国的民主制度有所贡献,但总的来说,自然环境不如法制,法制不如民情,民情能减缓最不利的地理环境和最坏的法制的影响。由此可见,民主习惯对于制度建设内生作用之巨大和重要。同样,党内民主制度也必须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和谐运作中,在党内民主的长期实践中逐步积淀而内在生成。
二是制度的约束性。从本体论角度看,人都有自由的本性;从经济学角度看,人都有自利的趋势。制度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自然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性质。所以,制度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它与人的自由、自利趋势的矛盾性,甚至运用“无赖原则”。当然,共产党人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具有高度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先锋战士,他们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但是,共产党人毕竟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无论这种材料多么特殊,也无法完全排除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共同的普遍的弱点的影响。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依靠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是少数人。”
三是制度的系统性。由于政党活动是一个领域广阔、内容广泛的整体,尤其是执政党的活动更是一个涉及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和方方面面的大系统,所以党的各项制度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结构上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有机体系。任何一项制度,只有把它置于完整的制度体系中,才能有效发挥其规范作用。如果制度体系在结构上不合理、不完备,那就可能造成已有制度在功能上的相互抵消和虚置,甚至发生具体制度之间的相互掣肘和背反现象。所以,党的制度建设应该形成一个涵盖党的生活各个领域的,内容广泛、结构严密、功能协调的,由根本制度(民主集中制)一具体制度(体制)一运行机制三个层次构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制度本身的以上特点,要求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度的内容(包括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以及怎么做,都要规定得清楚明白。二是制度在结构上必须科学合理、系统配套、严密完备,功能上必须统一协调、相互支持、运行高效。三是制度的执行必须严肃认真、坚持不懈,对违反和破坏党的制度的人和事,要坚决执行党的纪律,决不姑息迁就,切实树立起制度的至上权威性和不可僭越性,依靠强力牵引和宣传教育逐步培养起人们自觉遵纪守法的心理习惯。
二、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冷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我党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重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通过党史学习和广泛宣传,对全党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终于使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为全党所接受,以党的十三大为标志,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制度来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开始形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大力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生活朝着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路。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最好时期之一。
但是,对照制度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制度的制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配套性和完备性,制度本身存在某些缺陷和漏洞。一方面,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根本制度过于原则和抽象,理解和执行中带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甚至随意性;另一方面,具体制度的制定出台缺乏科学的配套和衔接,难以形成稳健的体制机制。例如,现实生活中,制度的主动性出台少,被动性出台多,即针对权力运行本身而立制少,等出了问题以后为堵塞漏洞而立制多,制度被问题牵着鼻子走,结果是问题多多、制度多多,难以避免发生具体制度之间的相互脱节、相互掣肘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有的制度制定时没有从问题的源头上着手系统施治,而是治标不治本,结果陷入了用制度补制度的“补丁制度循环”和“钱穆制度陷阱”。二是现有制度从总体上看执行不力、实效性差,没有很好发挥应有的约束功能。有些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执行中流于形式;有的制度虽好,但由于制度的权威性没有树立起来,造成了实际执行中的“墙壁制度”、“文件制度”、“橡皮制度”等制度棚架现象,真正落实的不多。三是制度的内生环境差,制度的权威性还没
有深入人心,人们的民主素质和制度观念尚需进一步培育和提高。譬如,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真正认识到制度首先就是用来约束自己手中权力的,存在着主观上认为制度是用来管理群众的认识误区和实际工作中的“暗箱操作”现象;群众中则流行认为制度是个花架子,制度不如“潜规则”管用等现象。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党的制度建设又无法形成稳健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党内监督软弱乏力,“虚监”、“弱监”、“失监”和权力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缺乏必要的制约,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一言堂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此,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所以,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遵循制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系统施治,并朝着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运转协调、制约有效的体制机制方向发展,依靠体制机制的力量来制约、调节党内关系、规范党内行为、指导党内生活、矫正党内问题。
三、改革创新党内民主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