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呼和浩特市,勘察报告参考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538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呼和浩特市,勘察报告参考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地质勘察报告1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目 录 1.绪论 1 工作目的任务 1 位置交通 1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1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2 本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 3 2.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 3 区域地质 3 矿区地质 5 3.矿床地质 7 矿体分布、规模及产状 7 矿石特征 8 矿石中有益及有害组份含量及其变化 9 矿体围岩地质特征及覆盖层特点 10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10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1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1 水文地质 11 工程地质 15 环境地质 16 5.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6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16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17 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17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8 采样、化验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19 6.资源/储量估算 20 储量/估算所依据的工业指标 20 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20 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21 矿体圈定原则及块段划分 22 资源/储量分类 22 剥采比计算与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23 7.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23 水泥用石英砂岩资源形势分析 23 矿山开发的技术条件 2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 8.结论 25 结论 25 建议 26 1.绪论

工作目的任务

为与##水泥灰岩矿寻找配套的硅质原料基地,##省国土资源厅以#国土资勘便字[2004] 013号文件,将“####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勘查”项目下达我队承担。2004年6月6日##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队提交的《##省###县##水泥用石英砂岩矿普查设计》进行审查,以##国土资勘便字[2004]058号文批准实施。

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矿区1:2000地形地质草测,基本查清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产状及相互关系。地表以75m间距沿矿体周边布置探槽,中间以稀疏浅井控制矿体,通过系统取样基本查清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及矿石质量,估算资源/储量。同时调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开发利用和规划开采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位置交通

####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区位于####市北15公里,隶属###县##镇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 119°$$′45〃~119°%%%′30〃,北纬 40°$$$′45〃~40°%%%′30〃。矿区面积。

^^^^公路自矿区东南3km通过。矿区西侧有“村村通”水泥路至%%和%%村。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山脉东段南缘,地势北高南低,区内沟谷发育,属@@支流水系,仅在雨季洪水较大,间歇性强。区内最高峰海拔,最低,最大相对高差。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2)气象

本区属东部季风区暧温带湿润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影响,多西北风,夏季受海洋气团和太平洋高压影响,多东南风,气候总趋势是冬季较长偏暖,秋季较短,夏季炎热时间不长,春季干燥多风,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26m/S。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为(1969年),最小年降水量为。日最大降水量378mm(1959年7月21日),多年平均蒸发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倍。(3)地震

本区位于郯庐地震带和华北地震带内,区内地壳稳定程度属次不稳定级,地震烈度为7度。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本区遭受了Ⅶ度的地震破坏。经济概况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矿业开发有小煤窑、水泥灰岩和建筑石材、碴石料等。区内水电充足,劳动力资源尚属充足。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区内地质工作历史久远,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省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该区先后进行1:20万和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九十年代##地质大队对该区进行了水泥灰岩矿及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地质普查工作,1995年提交了《##县%%水泥用石英砂岩矿详查报告》,现为$$水泥厂硅质配料矿山,上述工作成果为本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本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

##地质大队于2005年初开展工作,首先进行矿区1:2千地形地质草测,然后施工槽探和浅井,于11月完成全部野外工作,之后转入室内资料的全面整理及报告编写。通过本次工作共获得水泥用石英砂岩矿资源量(331+332+333)万吨。共完成实物工作量如下(见下表):

完成工作量总表 表1-1 工作项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备注 1:2000地质草测 Km2 1:1000地质剖面测量 Km 3条 探矿工程槽 探 m3 1410 21条 浅 井 m 6 1眼 采

样刻

样 件 120 小

重 件 22 化验测试 基 本 分 析 件 120 组 合 分 析 件 2 小体重测试 件 22 内 检 分 析 件 16 外 检 分 析 件 15 2.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山海关台拱南部$$盆地西南缘。区内出露地层比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断层及褶皱构造较为复杂。兹将主要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地层:

该区变质基底为晚太古代变质深成岩,自中上元古代青白口系开始接受沉积至侏罗纪中期,除志留纪、泥盆纪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但受古地理环境限制,各时代地层发育情况不等。本区各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岩性组合主要特征见插表2-1

区 域地层表

表2-1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厚度(m)主

性 新生界

全新统 Q

4河流相砂、砾石层及残坡积层

上更新统 Q3 0-5 下部为冰积层,上部为冲洪积砂、砾石、粉砂及黄土

中更新统 Q2 0-3 以洞穴堆积为主

中生界 侏罗系

张家口组 J3Z 332-3079 流纹岩夹流纹质熔岩、角砾岩、凝灰角砾岩

白旗组 J3b 86-544 安山岩,流纹质凝灰角砾岩、流纹岩、粉砂岩

髫髻山组 J2t 2662-3153 辉石安山岩夹气孔状安山岩、安山集块岩夹煤线及薄层煤

门头沟组 J1m 178-312 薄层粉砂岩夹砂砾岩、煤层、含砾粗砂岩、炭质页岩

三叠系

黑山窑组 T3h 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炭质页岩、粉砂岩、含煤线

古生界 二叠系

石千峰组 P2Sh 0-15 紫色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一中粒净砂岩、杂砂岩

上石盒子组 P2S 0-72 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

下石盒子组 P1X 115 灰色含砾中粗粒长石杂砂岩,有A2、A1层耐火粘土岩

山西组 P1S 618 含砾细粒长石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

石炭系

太原组 C3t 51 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

本溪组 C2b 铁质砂岩或褐铁矿、粘土岩、细砂粉砂岩及页岩

奥陶系

马家沟组 O2m 101 白云质灰岩夹虫孔灰岩、白云岩、局部为含燧石白云质灰岩

亮甲山组 O1L 139-300 豹皮状灰岩为主,其次有虫孔灰岩夹钙质页岩,含燧石结核虫孔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

冶里组 O1y 以灰岩为主,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灰岩,黄绿色页岩,泥质条带灰岩,紫红色竹叶状灰岩,薄层碎屑砾屑灰岩

寒武系

风山组 ∈3f 竹叶状灰岩,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钙质页岩及泥质条带灰岩

长山组 ∈3c 18 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藻灰岩及生物屑灰岩

崮山组 ∈3g 37-102 下部和上部为灰岩及粉砂岩,中部为灰色灰岩

张夏组 ∈2z 上部鲕状灰岩夹含藻灰岩,下部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

徐庄组 ∈2x 黄绿色含白云母粉砂岩夹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及灰岩

毛庄组 ∈1mz 112 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白云母小片

馒头组 ∈1m 71 砖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底部具角砾岩和砾岩

府君山组 ∈1f 146 暗灰色豹皮沥青质白云质灰岩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

景儿峪组 Qnj 28-32 薄层及中厚层泥晶灰岩夹钙质页岩

龙山组 Qnl >95 含砾砂岩夹页岩 太古界 单塔子群

白庙子组 Aγb >344 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夹浅粒岩及黑云母角闪片岩

迁西群

三屯营组 Aγs >12122 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 构造

**向斜是一个由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组成的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北起城子峪,南至下平山,长20km;东自张岩子,西至花场峪,宽约10km。向斜轴向近南北,轴面西倾,倾角78°左右。

区域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西翼发育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造成地层层序不连续和局部缺失,并明显地使古生界地层出露宽度变窄。断裂构造还见有北东向、东西向、北西西向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地层的连续性。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活动相当频繁,以燕山期为主。西侧花岗岩体的上侵造成向斜西翼沉积岩层产状变陡,局部倒转;南东侧&&花岗岩体侵位于中生界火山岩之中。区内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等均有出露,呈岩床、岩脉状侵入于各时代地层中,规模不大。区域矿产

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无烟煤、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等。石灰岩矿主要产于寒武系张夏组及奥陶系冶里组、亮甲山组。煤、耐火粘土主要产于石炭系、二叠系及中生界侏罗系地层中。石英砂岩产于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龙山组及古生界二叠系上石河子组地层中。区内金属矿产规模较小,多零星分布。 矿区地质

矿区位于^^向斜西南缘,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一段、二段和新生界第四系残坡积物。地层呈平缓单斜状产出,断裂构造使矿区总体形成一地堑状平台,太古界变质花岗岩呈结晶基底广泛分布于青白口系地层之下。2.。地层

(1)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龙山组(Qnl)为矿区主要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两段:

一段:一层(Qnl1-1):灰白、灰黄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厚层状,底部见含砾层,交错层发育,厚12-16m,不整合于太古界变质花岗岩之上。(见照片3)

二层(Qnl1-2):紫红色、黄褐色薄板状泥质砂岩、粉砂岩互层,细粒,层厚20-25m,为矿层底板。

二段:一层(Qnl2-1)黄褐色,褐铁矿化含海绿石石英砂岩,细-中粒,中厚层状,交错层发育。为本矿床之矿层,平均厚。二层(Qnl2-2)紫红色、黄绿色泥质页岩,为矿层顶板,风化剥蚀严重,呈弧岛状分布,厚度小于。(2)第四系(Q)

为残坡积物、腐植土、砂土层及含碎石砂土等,主要沿沟谷分布,厚度0~5m。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干断裂为F3断层,位于矿区东侧,总体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68-70°,宽3-10m,性质为正断层。其它为次级断裂,分布于矿区北部,主要有两条,分别为F1、F2,断层走向285-300°,倾向S-SW,倾角80-85°。两条断层以20°夹角在北东部相交,其中F1为逆断层,F2为正断层。断裂构造将矿体断为三段,断距较大,形成相隔较远的三个矿段。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不发育,仅见一条花岗斑岩脉,岩脉近南北向侵入于矿区西侧龙山组一段粗砂岩和薄板状细砂岩中,在矿区西北部侵入于龙山组二段一层的矿体中,与围岩呈小角度斜切侵入接触关系。岩脉产状,倾向150°,倾角15°,厚约1-3m。

太古代变质花岗岩分布于青白口系地层之下,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变质花岗岩:浅肉红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钾长石含量多,斜长石次之,石英含量在20-30%,暗色矿物多为黑云母,较少量褐铁矿。3.矿床地质

矿体分布、规模及产状

本矿床由单层矿组成,赋存于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二段底部,即Qnl2-1为本区矿层,因断裂构造破坏使单一矿层断为三个矿段,各矿段特征如下:

Ⅰ号矿段:矿体分布于矿区中部TC1-TC16范围内,出露形态为纺锤状,长轴方向长560m,最大出露宽度240m,最小40m,平均宽130m。出露面积约63500m2。矿体最大厚度5m,最小,平均。产状,倾向130-180°,倾角3-15°,局部20°。矿体出露最高标高,最低240m,相对高差,矿层顺地形坡向沿山梁分布。呈平台状。其上覆盖层厚度0~。(见照片2、3)

矿体呈层状产出,具有舒缓波状变化特征。矿层厚度稳定,16个探槽中,仅南端的TC8、TC9厚度小于4m,分别为、,其余探槽厚度均大于4m,在4~之间。

Ⅱ号矿段:分布于矿区北部TC17-TC20范围内,出露形态为近三角形,东西向最大长度390m,南北向最大出露宽度200m,出露面积约50000m2,平均厚度;矿段出露最高标高,最低280m,相对高差,产状倾向30-55°,倾角5-16°。矿层沿山梁分布。其上覆盖层厚度0~。(见照片1、3)

Ⅲ号矿段:由TC21号探槽控制,该矿段受断裂破坏及地形影响呈西宽东窄半椭圆形,东西方向130m,南北向最宽100m,出露面积约10700m2矿体厚,出露标高160m,产状倾向215°,倾角15°。矿层沿山梁分布。其上覆盖层厚度0~1m。

综上所述,本区矿体呈层状低角度产出,具舒缓波状变化特征,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平均厚,各工程见矿厚度(见下表)。

各工程见矿厚度统计表 表3-1 矿段号 工程号 厚度(m)平均厚度(m)备

注 Ⅰ TC1 2

QJ1

Ⅱ 17 18

Ⅲ 21 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成份

组成矿层之矿石全部为石英砂岩,其矿石成分为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

(一)碎屑成分:占矿石矿物总量90-95%,其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占80-85%,海绿石(已被褐铁矿交代殆尽,呈假象存在),含量小于10%,并有微量锆石、长石、云母等。

(二)胶结物成分:占矿石总量5-10%,其成分为石英、铁质及粘土质矿物。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呈细-中粒砂状结构,以接触式胶结为主,次为增长式胶结(次生石英加大边),亦见有空隙充填式胶结类型。占矿石矿物主体的石英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粒径一般在间,分选性较好,少量碎屑在间。矿石呈层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矿石类型

组成矿体之矿石矿物成份简单,结构、构造单一,矿石自然类型属细-中粒褐铁矿化海绿石石英砂岩,工业类型为水泥用硅质砂岩矿。 矿石中有益及有害组份含量及其变化

矿石中主要组份为SiO2、Al2O3、Fe2O3、三者合量95%以上,其次为CaO、MgO二者合量不足1%,K2O、Na2O、Cl-、SO3、TiO2等含量甚微。各矿段SiO2、K2O、Na2O平均品位见表

矿段号 SiO2(%)K2O(%)Na2O(%)(K2O+Na2O)(%)Ⅰ Ⅱ Ⅲ 有益组份含量及其变化

主要有益组份为SiO2,全矿床平均%,最高%(TC5),最低%(TC18),总的来看,矿层中SiO2含量均匀,沿走向和倾向无明显变化。

有害组份含量及其变化

(1)碱量(K2O+Na2O):全矿床平均 %,含量比较均匀稳定。碱量中主要组份平均含量K2O %,Na2O %。

(2)其它有害组份:根据组合分析结果,SO3 ~%;MgO ~%;~%;Cl %;~%;各类有害组分含量甚微,均低于允许指标。

综上所述,矿石中不论是有益组份还是有害组份,含量变化较小,均属于含量均匀性质。根据本区矿石主要有益组份SiO2与主要有害组分碱量(K2O+Na2O)的相关性,证明二者含量相互制约,即SiO2含量高时,碱量(K2O+Na2O)含量低,二者成反相关变化。 矿体围岩地质特征及覆盖层特点 矿体围岩地质特征(1)顶板围岩: 矿体上覆地层的层位为Qnl2-2,其岩石组合为紫红色、灰绿色泥质页岩,层理发育,岩性松软,易风化剥蚀。本区仅在Ⅱ矿段顶部有少量出露。顶板围岩SiO2 含量平均 %,碱量(K2O+Na2O)含量平均。(2)底板围岩:

矿体下伏地层为Qnl1-2,为灰绿色、褐色、薄板状细砂岩及粉砂岩互层,构成底板围岩。层理发育,呈半风化状。底板围岩SiO2 含量平均%,碱量(K2O+Na2O)含量平均。

从以上围岩特征可以看出,围岩和矿体中SiO2和碱量(K2O+Na2O)含量有一定差别,顶板岩性和矿体界线清楚,而矿体和底板岩性界线不十分清楚。覆盖层特征

由于矿层产于该区最高部位,加之顶板围岩极易风化剥蚀,绝大多数矿层之上仅覆盖少量的腐植土和残坡积物,主要由砂土、碎石等组成,一般0~,最厚处亦不足。据相邻的下平山矿区资料,其化学成分SiO2 平均%,碱量(K2O+Na2O)平均。显示硅低碱高的特点。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矿床类型

组成本矿区矿层之矿石,含有少量代表海相沉积环境的标志性矿物——海绿石,岩石碎屑粒度较细,结构成份成熟度高,矿层具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层面具波痕,据以上特征结合上下层位的岩石组合,表明该矿床沉积环境属浅海陆棚相,因而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海相沉积类型。

找矿标志

矿床严格受层位控制,产于龙山组二段底部,其上覆地层为紫色、黄绿色泥质页岩,其下伏地层为棕褐色薄板状细砂岩、页岩和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白色粗砂岩),特征明显;另外,矿石因含铁质较高呈黄褐色、棕褐色,肉眼极易识别。

由于上覆地层极易风化剥蚀,且矿层自身产状平缓,较易形成平顶山地貌,加之组成矿体的矿石本身致密坚硬,地貌易形成陡坎,在本区亦属特殊景观(地方俗称“草帽山”、“大平台”)。以上特征在同类矿床中极容易见到,是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明显标志之一。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本矿床与东侧相邻的下平山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属同一层位地层的相邻块段,其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及物理性能等多项指标基本一致,下平山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已开采多年,为浅野水泥厂配套的硅质原料矿山,类比相邻矿山开采、加工及利用的实际资料,该矿床矿石易采易选加工技术性能良好。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 区域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

本区属燕山山脉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山体多为浑园状,山顶平缓,河谷发育多为“U”型谷。最高山峰海拔标高,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河谷,标高,比高。地表植被不发育,主要分布有人工林(松、柏)及野生灌木丛等。(2)、气象水文

本区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为(1996年),最小年降水量为,日最大降水量378mm(1959年7月21日)。多年平均蒸发量,多为年平均降水量的倍。

矿区属^^河水系,呈枝叉状分布,区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水位暴涨,平时水量很小或干涸。(3)、含水岩组类型及富水性

根据地貌形态,含水量富水性及水理性质,本区含水岩组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溶洞裂隙水,沉积岩裂隙水及混合花岗岩裂隙水,四种类型。各含水岩组富水性叙述如下:(a)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为第四系坡洪积物,分于河谷及沟谷之中,由砂、砾、碎石、亚粘土等组成,厚一般4-10m。分选性差。富水性一般为河谷中较强,沟谷中较弱。根据民井调查资料:水位埋深,单井涌水量一般<100m3/d,但本层与下伏的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往往构成统一的水力系统,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供水水源。(b)碳酸盐岩溶洞裂隙水

该岩组为寒武系的一套碳酸盐岩,分布于矿区北部。岩溶沿构造裂隙发育,深度一般40-100m,地下水赋存于溶洞,溶孔和溶蚀裂隙之中,含水带厚33-150m,富水性一般较强。据前人资料,水位埋深10-30m,单井出水量:/h·m。(c)沉积砂岩裂隙水

该岩组为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一套石英砂岩,岩层裂隙发育,为透水层。据前人资料,泉流量一般小于/h。(d)混合花岗岩裂隙水

该岩组为本区内的基底地层,网状风化裂隙较发育,地下水赋存于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风化深度10-20m,富水性较弱。据前人资料:泉水流量,单井涌水量一般/h·m。(4)、区域构造及富水特征

本区新构造发育,最早为东西向,而后为北东向、南北向、北北东向,老的构造表现出多次活动性。地质构造是控制岩溶发育的主导因素,构造破碎带普遍含水。矿区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低山丘陵区,矿体均分布于分水岭地带,%%河谷及孤石峪河谷分别构成了矿区的东、西、南边界,北部边界即为局部分水岭。矿区位于补给区,区内最高标高,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比高,矿体出露标高,最低可采标高240m。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岩组单一。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龙山组石英砂岩,局部夹薄层粘土岩,泥质页岩,其下部为太古代混合花岗岩。矿层为龙山组二段一层,岩性为石英砂岩,矿层倾角3-15°。此外沟谷地段有零星的第四系分布。(2)、含水岩组特征(a)石英砂岩风化裂隙水

矿层以下岩石风化程度减弱,由于石英砂岩本身为透水岩层,加之风化裂隙较为发育,矿体均产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该矿区富水性微弱。

(b)混合花岗岩风化裂隙水

该岩组位于龙山组地层之下,为本区的结晶基底,混合花岗岩内普遍发育有网状风化裂隙,强风化带可形成孔隙潜水,半风化带则以风化裂隙为主,富水性较弱。(c)构造裂隙脉状水

矿区东侧F3断裂构造呈近南北向贯穿整个矿区,断层倾向东,倾角76°,破碎带宽度3-10m。断层性质为正断层,推测其为较强富水断层。

(3)、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

矿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单一,绝大部分来源于大气降水。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大气降水大部沿山坡直接以地表迳流形式排泄,一小部分由地表风化裂隙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向深部渗透补给基岩裂隙水。地表水流入孤石峪下平山河谷后汇入汤河,地下水流向与地表水流向一致,由高向低,由坡地向河谷迳流。(4)、矿床充水因素 矿区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小的水库均低于矿体最低出露标高,风化裂隙富水微弱,构造脉状水出露亦低于矿体最低开采标高,故矿床充水因素单一。

未来矿床采用露采方案,采场范围内的大气降水将直接汇入采场。本矿区矿体均位于山顶,坑底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泄水。故该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矿坑涌水量预测

风化裂隙水微弱,本次预测仅以露天采场内所接受的大气降水来确定矿坑的涌水量。

(1)、露天采坑降水汇入量计算 计算公式:

1、Q雨平均=F·A雨平均

式中:Q雨平均—露天采场雨季日平均降水汇入量m3/d F—露天采场的汇水面积m2 A雨平均—历年雨季日平均降水量m

2、Q雨最大=F·A雨最大

式中:Q雨最大—露天采场雨季日最大降水汇入量 F—露天采场的汇水面积m2 A雨最大—历年雨季日最大降水量m 降水汇入量计算成果表 表4-1 采场最大汇水面积F(m2)历年雨季日平均降水量A雨平均(m)露天采场雨季日平均汇入量Q雨平均(m3/d)历年雨季日最大降水量A雨最大(m)露天采场雨季日最大汇入量Q雨最大(m3/d)备

注 63500 306 24003(2)、矿坑涌水量预测

矿坑涌水量为大气降水汇入量,降水系列资料应用本队1990年9月提交的“河北省秦皇岛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评价报告”,雨季日平均降水量为7-8月份平均值,露天采场面积为Ⅰ矿段分布面积。

露天采场雨季日平均涌水量:306m3/d 露天采场雨季日最大涌水量:24003m3/d 工程地质

本矿床与东侧相邻的下平山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属同一层位地层的相邻块段,其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及物理性能等多项指标基本一致;矿体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矿床开采工程地质条件亦基本一致。

一、相邻矿山三件矿石抗压、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本区矿层裸露地表,属半风化岩性质,导致矿层抗压、抗拉强度不大。抗压、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 表4-2 采样地点 石英砂岩(矿体)采样号 抗压、抗拉强度(MPa)垂直 平行 平行

TC31 石英砂岩(矿体)WL1 / TC41 石英砂岩(矿体)WL3 QJ002 石英砂岩(矿体)WL5 / 资料来源于《##省##县##水泥用石英砂岩矿勘探报告》

二、本区矿层顶板为页岩,层理发育,易风化破碎,又处在较高位置,岩石力学性质很差,易于剥离。

三、矿体及围岩产状平缓,倾角3-15°,矿体直接出露于山顶部位,今后矿山的开采不形成边坡,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环境地质

矿区内无工业污染,生活环境良好。根据矿体的产状,矿石组合及矿区地质构造特征,未来矿山开采时不会发生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现象。本矿区环境地质类型属一类,环境质量良好。5.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

##石英砂岩矿属沉积成因层状矿床,产状平缓稳定,形态简单,连续性好,厚度变化较小,有益有害组份含量均匀,SiO2的变化系数不大,碱量变化系数也较小,矿层内无夹石,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综合上述特点,根据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ZD/T0213-2002]有关规定,确定本矿床属第Ⅰ类勘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呼和浩特市,勘察报告》,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勘察实习报告2

毕 业 实 习 报 告

系 别:专 业:姓 名:学 号: 012407100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河南城建学院

2011年3月28日

目录

前言 ???3

一、实习的目的?3

1、毕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4

2、毕业实习的内容?4

3、毕业实习的组织及实施方案4

二、实习内容 ??4

1、工程概况 ???4

2、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4

3、勘察工作方法??5

4、工程地质特征??6

5、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7

6、岩土工程钻探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12 ⑴难下套管 ??12 ⑵卡钻 12 ⑶钻孔涌砂 ??13

7、溶洞的处理???13 ⑴冲孔灌注桩 ?13 ⑵钻孔灌注桩 ?14 ⑶人工挖孔桩 ?14 ⑷灌浆(混凝土)法 ??15 ⑸复合地基 ??15

三、实习结果……………………………………………………………15

四、实习心得???15 前言 2011年2月28日——2011年3月25日按照学校安排进行四周的毕业实习,我所在实习的单位是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四院具备国家首批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拥有国家甲级勘察设计、环境评价、工程总包、施工监理和多项专业甲级设计证书。主持了数十项国家、行业规范、标准编写。五十多年来铁四院树立了路网规划、铁路枢纽、高标准铁路、复杂山区铁路、铁路站房、水底隧道、轻轨、地铁、桥梁、软基处理和环境评价等为标志的设计品牌。持有国家a级设计信誉证书,并经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具有对外经营权。1997年11月一次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通过换证审核。2003年底又一次通过iso14001环境和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铁四院拥有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理勘探、原位测试、经调、行车、规划、线路、桥梁、路基、站场、隧道、机务、机械、给排水、车辆、高速动车、电力、牵引供变电、接触网、供电段、通信防护、智能建筑、结构、房建、环控、通信、信号、航空测量、遥感、环境评价、工程经济、控制爆破、计算机等40多个专业。

一、实习的目的

1、毕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毕业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直接参加的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边坡围护等工程实践,更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融会贯通,完成上岗前技能训练,也为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提高,建立起素质教育平台。

2、毕业实习的内容

毕业实习的内容分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勘察、及其他岩土工程类型。实习期间,学生可按施工单位意见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或某些工程施工项目。

3、毕业实习的组织及实施方案

1、毕业实习采取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方式进行,实习期间应收集和整理整个实习工程的第一手资料,为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做好充分准备。

2、指导教师分人包干,加强指导确保按期完成实习任务,对学生的检查指导分两种形式进行:

(1)对市内学生采用现场、电话指导检查及学生定期或不定期返校汇报实习情况。

(2)对市外实习学生采用以电话、信涵指导为主,现场检查指导为辅。

二、实习内容

1、工程概况

拟建通顺河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境内,桥址区域多辟为农田及居民区,两侧桥台位于丘坡上,丘坡地势较缓,自然坡度约10~15°,植被发育。桥梁起止里程为dk787+~dk788+,全 长,中心里程为dk788+。桥式布置为:简支梁+简支梁+简支梁,交通较便利。

2、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在分析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测绘、利用杭长客运专线定测阶段钻探、室内试验等资料,详细查明桥位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特殊地质现象,经资料整理、分析,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提出桥梁基础类型估算的地质参数。其主要技术要求为:

①详细查明桥址地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初步查明墩台范围内有无软弱夹层,提供基础稳定性评价及处理意见。

②详细查明土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性质、结构特征、厚度、密实度、潮湿程度及下伏基岩面的形态等,详细查明基岩面的风化程度及分带情况。

③详细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岩土的性质和分布范围及对墩台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工程措施建议。

④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定量评价,提出设计所需的地质参数。

⑤详细查明桥址区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性质、埋藏条件,提出水质评价。

3、勘察工作方法

⑴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与测绘 在1:20万、1:5万区域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拟建下西坑大桥桥址工程两侧各宽200m左右的范围内进行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测绘工作。重点对拟建桥址区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层节理及裂隙等的发育情况、不良地质分布范围以及地表水系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

⑵机动钻探

钻探机械为xy-1型液压工程钻机,钻孔直径依据钻探目的和用途确定,岩芯采取率达到有关要求。第四系土层及全风化层采用干钻,基岩的钻探使用硬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并按技术要求隔一定深度(一般为3m)进行原状土取样及标贯测试。原状土样的采取使用国产标准厚壁活阀式取土器,采用液压或重锤少击法,砂类土(全风化层)取扰动样,基岩取岩样。终孔24小时后测定静止水位,并取水样。并对钻孔岩芯进行数码拍照存档。篇2:勘查毕业实习报告

安 徽 建 筑 大 学

岩 土 工 程 系

毕 业 实 习 报 告

学 号: 09201 姓 名: 班 级: 09勘查

实习地点: 合肥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 席培胜 宛新林 施国栋

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编制

一、毕业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进行的最后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直接参加的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边坡围护等工程实践,更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使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融会贯通,完成上岗前技能训练,也为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提高,建立起素质教育平台。

二、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1.实习结束后,同学们应在毕业实习日记的基础之上,最好以专题的形式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应图文并茂,(字数不应少于2000字),切忌流水帐。2.实习成绩按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习答辩综合评定。

三、毕业实习地点与内容

七、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二)毕业实习日记3:岩土工程勘察认识实习报告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认 识 实 习 报 告 2009级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方向)专业

学号: 姓名:

目录

1、工程勘察实习的目的

2、工程勘察实习的任务

3、工程勘察实习的主要内容

4、工程勘察实习报告应附的图表

5、工程勘察实习的总结

6、工程勘察实习的收获与经验

1、工程勘察实习的目的工程勘察是以工程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地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核心,以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为目的的工程实践过程。通过实习,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如工程勘探取样和编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动力触探等方法。

土工试验是了解土的工程性质的基本方法,也是工程地质勘察常用的方法,本次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土的密度、含水量、液、塑限、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击实试验的原理、仪器、方法和资料整理。

2、工程勘察实习的任务

(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分析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对场地内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4)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对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3、工程勘察实习的主要内容 3-

1、工程钻探

在地质勘探和建筑基础勘查中,用钻机按一定设计角度和方向施工钻孔,通过钻孔采取岩心(或矿心)、岩屑或在孔内下入测试仪器,以探查地下岩层、矿体、油气和地热等的工程。简称钻探。按破碎岩石的外力作用方式可

分为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冲击回转钻进、振动钻进和喷射钻进等;按钻进时是否取岩心(或矿心),可分为取心钻进和不取心钻进;按破碎岩石所使用的磨料,又分为硬质合金钻进、钻粒钻进和金刚石钻进等。钻探是地质勘探的一种重要技术手

图表1钻探

段,广泛应用于寻找和勘

探 各种矿产、油气

藏、地下水、地热,以及为水利建设、工程建筑和交通设施等提供地质资料。3-

2、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是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它是测定地基土的压力与变形特性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下~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范围内,地基土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载荷试验设备主要由承压板、加荷装置、沉降观测装置组成试验成果整理:根据原始记录绘制p~s和s~t曲线图。如下图 试验要点 1.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宜少于3个,当场地内岩土体不均时,应适当增加。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2.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井直径应等于承压板直径;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土的高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

3、试坑或试井底的岩土体应避免

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中砂垫层找平,尽快安装试验设备;螺旋板头入土时,应按每转一圈下入一个螺距进行操作,减少对土的扰动; 3-

3、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是用静力将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利用探头内的力传感器,通过电子量测仪器将探头受到的贯入阻力记录下来。由于贯入阻力的大小与土层的性质有关,因此通过贯入阻力的变化情况,可以达到了解土层的工程性质的目的。

静力触探设备试验由加压装置、反力装置、探头及量测记录仪器等图表 1静力触探仪器原理图 四部分组成现场试验步骤如下: 1.将仪表与探头接通电源,打开仪表和稳压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15min。2.根据土层软硬情况,确定工作电压,将仪器调零,并记录孔号、探头号、标定系数、工作电压及日期。3.先压入,稍停后提升10cm,使探头与地温相适应,记录仪器初读数εo。试验中每贯入10mm测记读数ε1一次。以后每贯入3~5m,要提升5~10cm,以检查仪器初读数εo。4.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度控制在/min。: 5.接卸钻杆时,切勿使入土钻杆转动,以防止接头处电缆被扭断,同时应严防电缆受拉,以免拉断或破坏密封装置。6.防止探头在阳光下暴晒,每结束一孔,应及时将探头锥头部分卸下,将泥沙檫洗干净,以保持顶柱及外套筒能自由活动。3-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来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层的性质,也有以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土层的性质。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效较高、适应性强,并具有连续贯入的特点。篇4: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重 庆 交 通 大 学 学 生 实 习 报 告

实习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实习时间:2012年12 月 24日2013年1月 6日 开课教研室(实验室):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年级班 学生姓名:田雷 学生学号:10030328 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路线勘测实习是道路工程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判断的处理问题和工程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勘测设计奠定基础。

实习一般要求结合生产或在实习基地模拟生产任务进行,并按公路测量队的编制,每个同学必须完成公路测量队各作业组的训练,掌握各组的基本操作,完成一条实际道路工程的勘测任务及部分设计工作。

一、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

实习的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工作。

初测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实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

在校园内选择长约600-1000米的道路,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本次为一阶段设计)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其具体任务是:根据老师要求,具体核实路线方案,实地标定路线或放线,进行详细测量、调查,用纬地软件完成道路平、纵、横设计工作。

实习目的: a)了解公路测量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b)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调查、内业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c)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基本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d)熟悉测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工的基本训练。e)完成实习报告。

实习的要求:

1、注意事项: ①实习期间,注意安全。

②爱惜公物,丢失、损坏仪器者、按有关规定赔偿。

2、每组提交的实习成果:

①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面、地形、调查原始资料。

②全线带地形图(1:2000)

3、每位学员提交实习成果:

①实习报告一份。

二、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安排

1、时间安排:两周

①总体安排 ②领仪器 ③外业勘测、内业计算、画图、写实习报告 ④还仪器

2、实习指导老师:李纲 郭小宏 实习地点:重庆交通大学校内

3、控制资料:

起点里程:k0+000 3级公路

三、实习的内容及体会

实习内容:

本路段是学校校园里的一段路,要求在现有的路段上进行改建,把这段路改建成三级公路,通过这段路的改建,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同时也积累一定的经验。由于是校园的道路,在整个改建过程中没有很特殊的地质,道路线形也比较好。

在大家的商议下,决定将大组分成选线,测角,中桩,水平,地形和断面组6个小组。全体组员在实验大楼领取仪器,并检查仪器完备后,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确定了本组路线的起点,终点以及三个水准点。经过指导老师的提醒,我们大致定出了路线走向,然后,我们综合考虑了路线不能占用建筑物等因素,初步定出交点。由于路线较短,所以定交点时我们采用的目测,根据路线大致走向,在几个需要转角的地方以能看见前后焦点为标准,综合与附近建筑物的关系,以站在中间转折点的同学为准,对两边交点进行调整。最后用记号比将各点做好记号,以便于后续工作,因为后面曲线敷设以及地物测量主要由交点控制。这只能在路线较短的情况下才适用,如果路线较长则应该以以下方法确定交点。

测角组主要进行了测角与用经纬仪定距。由于测角组共有4名组员,为了合理安排工作,将组员分为两个小组。测角组导线测角由4人组成,一人

操作仪器,记录计算一人,插杆跑点两人。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标定直线

测角与计算

①测右角

路线测角一般规定为测右角(即前进方向与右侧路线的夹角)。

右角用不低于j6级的经纬仪,以全测回(即正倒镜法)观测,两次观测差不超过1’,最后取值精确到1’。

②计算转角

右角按下式计算:

右角=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当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时,应将后视读数加上360度,然后再减去前视读数。

基平的分工及内容:基平的主要任务是定出起终点的高程,并沿途敷设水准点以便以后采用。本组的分工为一人操作仪器,一人立尺,一人记录计算,一人查看地形作沿途水准点的记号。误差要求为两次测量的高程差不得大于30 mm。

③计算水平距离

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 主要进行测距与敷设中桩。首先我们通过计算,由交点分别量取长度t,篇5: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书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书(一)前言

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学习, 结合建筑工程测量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应用已学知识,对勘测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在勘测现场亲自参与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本组设计是从******一食堂至学校前面约360m的间距范围。设计一条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采用 。要求填挖方平衡,且特殊建筑物要保证其完整性(如食堂)。

专业班级: 道桥工程09级1班

实习地点: ****** 实习时间: 201*年11月7日 201*年11月14日(二)实习目的通过对******实地实习勘测,使同学对公路的规划、勘测、设计以及其它公路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三)实习内容: 1.踏勘选线

踏勘选线在本组设计中占具了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不仅是因为一般概念的选区线的了地理学决定因素着后续工作能否顺利的进行,而且道路的质量、造价及施工难易都与选

线有关。在本设计中为了回避特殊建筑而进行的踏勘更是不容易的,所以本组选线历时4天半。请教过多位老师。本设计的测设最大的障碍是视距不通,食堂与前面的澡堂是选区线要回避的关键控制点。加上食堂至移动营业厅路段是车辆及学生的通行要道。对于事先水准点的勘察也一个困难的角色。既要考虑到视距要求,又需使测设工作不至于太复杂。本组讨论综合设计后,最后综合采用大量填方和拆除部分楼房方案。

本组设计因高差和地形复杂,采用水准点间距小于80m为要求,选取水准点6个、3个交点。分配成三个直线与圆曲线直接相连并且半径控制在30m以上。。2.测角量边

测角采用闭合导线测量,使用 经纬仪。本设计视距导线测量采用盘左盘右回测法。完全采用《建筑工程测量》的闭合导线测量,完全满足要求。3.初步设计

依据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40km/h的四级公路圆曲线一般半径大于30m,极限值为15m。因本组设计特殊、采用三个圆曲线,设计成s形曲线,采用反算。

反算法是已知半径r测量的角度α,反算切线 t,弧长l,外距e,校正值j。

设计时的理念也是直线直接连接圆曲线,通过计算在符合规

范的要求下,也有灵活的做了部分调整。通过计算得如下数据: t1= l1= e1= j1= t2= l2= e2= j2= t3= l3= e3= j3= 4.高程测量

本设设计高程测量采用老师已定起点bm,取3个水准点。基本把水准点设置在了路线的两侧,且较均匀。采用的是一组往返测量。已知bm3位于校门口向上爬完斜坡处移动广告牌旁边,其已知高程为。,测量精度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采用双面尺法读数测记,容许误差,本组闭合差。符合要求,并采用测站误差分配原则,计算得各水准点高程。从测量数据上可知,本组设计范围地形起伏较大。数据如下: jd1= m,jd2= m, jd3= m。5.平面中线测量

本设计采用测量每个桩号的地面高程时,高程取至厘米,单程测量,闭于水准点。

直线段取10m一个桩号。以及转角和特征作了加桩,有yz,qz,zy,jd等。

由于《建筑工程测量》为本组所熟悉些。本设计采用偏角法取起点,终点作为测站,架设dj3经纬仪。配合卷尺与花杆,采用骑马桩放样。由6个人配合完成。

具体在直线段放样,是在起点,jd上架设dj3经纬仪,以花杆作为对中杆,卷尺测距10m为一个桩放样。本设计共放直线段中桩15个。显然较为人理解。

圆曲线段放样,按要求10m一桩,在zy,qz,yz为加桩点,用偏角法测设,在曲线的jd点上架设经纬仪。6.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在各中桩处测定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线。绘制横断面地面线图。宽度要求为向中桩两侧各测18-20m。因地面有变动。本设计涉及到建筑物的遮挡,作了一些合理的假设。

本设计横断面测量彩花杆与卷尺组成的‘抬杆法’,所以对于高程,距离的读数取位到以及检测限差这两方面都满足规范要求了。

本设计采用标准横断面测量记录。7.土石方数量计算

本设计依据《道路勘测设计》的土石方计算方法,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v=1/2(v1+v2)*l v—土石方数量

v1、v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填,挖面积 l—相邻特殊特征断面之间距

通过计算本设计,挖方数量小于填土数量,对于弃土采用运往澡堂旁边的洼地。(四)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外业的道路实习,使我们对高速公路的平、纵、横的设计与测量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道路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将要走出学校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和设计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使自己在此领域内也有所作为。

道路勘察报告模版3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1、概述

工程概况

拟建“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为赛什斯镇镇区的重要线路部分,位于天祝县赛什斯镇镇区区范围,共分三条线,一条起于镇区河道口,约呈南北向,其他两条约平行于河道,起点相差不远,约15m左右,都与第一条拟建路交叉,宽8m,全长。拟建道路沿线设一座桥梁,约长16m。

受天祝县赛什斯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天水凯默工程勘察院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路基及沿线进行勘察。本次勘察范围为三条主线路基段道路工程,本次勘察范围A线、B线、C线(按勘察线路编号),全长,其中C线段设置一跨桥。设计为城市三级水泥砂浆道路,荷载汽10t,双向车道,标准路段道路总宽,道路分左右,每幅宽,中间无分隔带,设计基准期为20年。该段设计路面标高为~,道路纵坡度%~%。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该场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复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划分,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故本次勘察等级为丙级。工作任务

受天祝县赛什斯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道路路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委托勘察内容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规范要求及设计提出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的勘察要求结合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本次勘察的要求如下:

(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查明地表水流量、流向、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

(4)划分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区抗震条件。

(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的问题提出建议;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相关设计参数。

(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建设范围内及附近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并分析和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

(3)查明场区有无岩溶、断层、滑坡等影响工程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对滑坡现状稳定性进行评介,并提出相应整治处理方案及设计所需技术参数。

(4)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及施工的影响,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沿线回填土的类型、厚度及其密实度。

(6)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7)查明沿线各地段裂隙、软弱夹层的分布、产状、充填物质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各段边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的滑塌影响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稳定性分析、边坡合理的支护方案及工程措施和建议。

(8)判定场地类别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9)对拟建道路路基、路堑边坡和路堤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勘察执行的规范依据

本次工程勘察执行以下规范及标准: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D D63-2007);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GJ004-89);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D70-2004);

6、《工程测量规范》(50026-93);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桥涵工程部分有关地勘内容);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TJ58-94);

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12、勘察合同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5、《岩土工程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

16、甘肃省相关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 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完成情况

为了查明道路沿线场区岩土工程条件与岩土工程问题,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与参数,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和工程地质类比等勘察方法,具体工作如下:

1、地表地质调查

了解场地及附近的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情况、不良地质现象及当地建筑经验,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2、工程地质测绘

本次勘察沿道路两侧~范围内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收集有关场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及建设工程、环境及潜在滑坡资料,为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指导依据。本次工作完成1:2000工程地质测绘面积(部分参考了赛什斯镇镇区规划地形地物图)。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3、工程测量

本次勘察点测量工作根据镇规划控制点引测,并根据设计提供道路总平面图,进行实际测量定位放线,本次勘察进行钻孔定位40个。

4、钻探

为揭露道路工程沿线场区土层特征及厚度变化,以道路中心桩为依据,以每50m或100m为间距,沿道路中线共布置40个钻孔(考虑原因主要是拟建道路两边都为居民区,钻机无法横断面排列钻进)。钻孔深度控制在揭穿软土后控制深度,故本次勘察主线段道路共完成钻孔60个(其中路中线孔40个,副孔20个(平面图中未标出)),部分钻孔受地面条件限制,未能施钻。(详见勘探点平面示意图)。

本次勘察采用钻机钻孔编录取样,动力触探测试、标贯试验、粒度分析、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及勘察的任务和要求,本次勘察资料所提供标高为绝对高程。

其中:设置钻探孔60个(技术孔35个,孔深;控制孔5个,孔深10-12m)。探井总进尺。取土样分析样(均为原状土样)50件,易溶盐样3件(见易溶盐分析成果表),在6个钻孔中做动力触探()试验(见动力触探表),总进尺。

5、样品采集与测试

为准确评价地基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岩土体地基承载力。本场采集不同状态的土样共58件,场地内浅部耕土及少量杂填土因结构松散或强度低未能取样,下部粘土层采原位土样共50件。采集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层间软弱泥夹层样品8件,作室内含水试验,用以后续工程需要。

6、简易水文观测

为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征和地下水埋藏的基本条件,根据规范和技术要求,于勘察过程中对钻孔内地下水位进行了初见水位及终孔稳定水位观测并进行了终孔水位复测,但因场地钻孔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钻孔进行水位观测失败,故本报告提供钻孔水位为初见观测水位。

2、道路工程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

拟建道路区属内陆半干旱湿润气候区,少风多雨,春季多雪,秋季多雨。最大风力达7级,年平均气温3℃,最低气温-30℃(冬季),最高气温+26℃(夏季),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根据天祝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季节性最大标准冻土深度。地形地貌

拟建区位于山间冲洪积扇积扇区内,地貌单元属山前洪积-冲积凹阶地,主要为第四纪堆积-残积物,表现为上层的杂填土层和下部的粘土层。地势较平坦。场地地处赛什斯镇镇区,场区内高差较大,镇区地表高程在之间,平均为2566m。岩土构成

本次勘察表明,场区地层在勘探深度内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将勘探深度内地层划分为2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土的分布特征描述如下(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1、杂填土(Qml):杂色,主要为拆迁房屋弃渣、块石、碎石、粘土及生活垃圾等构成,碎石含量20~40%。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沿线地段,其余地段零星分布,为施工单位场坪形成,为新近填土,结构松散,厚度差异大,为~。平均厚度、粘土(Q4al+pl):黄褐色,稍湿,可塑,有植物根系,虫孔发育,手搓有砂感,略有光泽。其中局部夹有淤泥质泥土,且大部分混夹有角砾碎块,最大粒径在130mm左右。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根据勘察期间地表地质调查,拟建道路内无地表水体存在,仅在C线前端距离有一河道通过,其余地段无水分布,镇区主河道距拟建道路较远。地表水均为大气降雨和人工抽水补给,对拟建道路影响不大。

2、地下水

勘察期间的地表地质调查,于拟建道路及拟建道路附近分布有几处泉点,水状态不稳定。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粘土与细砂的隔水带上。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浅,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位标高接近场地附近的泉点标高。场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雨,总体流向由西南向东北迳流,最终以泉的形式排泄。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水量较大。据全部钻探结束24小时后钻探点孔内观测资料,高钻孔漏水现象较严重,未能实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测到稳定水位,但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场地地下水位变化与降雨关系密切相关,水位变幅峰值与降雨滞后时间短,涨跌迅速,一般水位变化滞后降雨6小时左右。场地地下水水位丰水期地下水位低于拟建道路设计路面标高~,对本段拟建道路基本无影响。

3、地下水水质分析

本次勘察期间取地下水水样三件,进行了水质分析试验,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评价见附表。

3、道路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

1、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地内及附近除山间冲阶地、洼地(见平面图中)外无滑坡、泥石流等不利于建筑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据钻探及地表地质调查发现,拟建场地处于镇区中心,人类活动时间较长,路基压实性好,拟建线路沿线平畅。拟建场地地下水排泄贯通性较好。场地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主要为耕土及黑粘土,厚度不大且厚度不均,厚度在~。地下水通过大气降水补给,主要以渗入式补给,通过土层孔隙、岩体裂隙,较缓慢地渗入地下。地下水随季节变化水位动态变化幅度小而且慢。呈现出地下水时间分布均一的特征。

2、地基稳定性评价

土层厚度不均对道路路基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开挖实际情况作结构或换填处理。区内岩土成分较复杂,不同岩体的强度不同,耕植土、杂填土为工程弃土,不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但经处理后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地基稳定性良好。地震效应评价

场地内无活动性大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及地质构造环境良好。(1)天祝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为中软土。

(2)持力层无可饱和的粉土及粉细砂层,不会产生地震液化现象。

(3)路基基土可以以粘土为基底土(夯实或加密夯实),地层均匀稳定,为建筑物抗震一般地段。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土层工程特性指标:因拟建场区内杂填土为新近填土,主要由拆迁房屋的砖块等建筑垃圾及场坪挖弃粘土组成,结构松散,自重固结沉降未结束,未经处理不具有工程意义。耕植土厚度小,结构松散;软塑粘土分布范围大、埋深大、厚度较大,钻探无法采集准确原样土样品,故本次勘察耕土、杂填土、软塑粘土物理力学指标采用近似类比及建筑经验建议确定。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硬塑粘土压缩模量Es1-2=,小于,[fa0]=193Kpa;可塑粘土压缩模量Es1-2=,小于,[fa0]=154Kpa(根据近似试验统计结果,结合相邻建筑的建筑经验取值)。

道路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1、边坡特征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场区范围内,山体斜坡在自然状态下是稳定的,不存在斜坡失稳问题。

2、岩土指标

本次勘察对淤泥泥化夹层含水量指标采用试验测试,样品处于完全扰动状态,与施工、使用状态均完全不一样,因此,测试成果对指标的要求不强,当地建筑经验,场地粘土扰动后其内摩擦角变化不大,而粘聚力下降具有明显的特征规律。动力触探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击,标准差,变异系数。标贯击数平均值为击,标准差,变异系数。道路路基持力层选择及地基建议

勘察结果表明:场区硬塑、可塑粘土为中压缩性土,为良好的路基持力层。对拟建道路段地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路堑部分:对回弹摸量小于设计要求的地段,为避免路基变形,应作换填处理。

2、对于挖、填交接地带除满足设计回弹摸量要求外,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

3、路堑开挖后,若发现有淤泥质粘土处,应对淤泥质粘土作挖除换填处理。

4、填方时,应先清除表面耕土及人工填土。

5、填方路基可选择场内路堑开挖的粘土(拟建场地总体土层较薄)或河道中的碎石作为填料,其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0―2004)条规定,且回填时应分 10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层碾压夯实。

6、回填路段一般可按1:坡率回填后护坡处理,设计时应根据具体高度、地形及回填材料等选作护肩、护脚、砌石、挡土墙路基,硬塑、可塑粘土作路堤挡墙持力层。

7、在以粘土作为持力层的地段应及时验槽后进行封闭处理。填料选择及料场

填方路基可选择场内路堑开挖的粘土、或附近河道中的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填料,其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0-2004)条规定,且回填时应分层碾压夯实。

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及第条之判定。场地土含水量为W<30%的为弱透水土层,无干湿交替现象,干燥度指数k<,持力层温度梯度区为微冰冻区段。拟建场地处内陆干旱气候区,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场地岩层上部(杂填土)为弱透水土层;下部(粘土)为弱透水土层。根据易溶盐分析成果表的资料判定如下:依据以上分析结果判定,拟建区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综合判定场地土有微腐蚀性。

4、岩土工程问题及处理意见

1、钻探勘察仅提供很少部分资料,也具有随机性。仅靠钻探方法投入较大,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环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境条件、拟建物荷载特点及详勘阶段的工作量布置情况,从安全、经济、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在施工时进行施工勘察。

2、对拟建线路场地及附近的凹地进行有效处理方案的建议: ①拟建场地及附近的凹地、开口洞应进行盖板跨越或填堵处理,填堵时应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粒径由下至上宜采用从大到小的排列,如可采用先投入片石,上铺砂卵石,再上铺砂,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②在拟建场地的低洼地带设计有效的排水措施,可结合拟建道路的雨、污排水工程一并考虑。

3、拟建道路C段跨越的垂直河道,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该河道的水流畅通,避免堵塞引起积水破坏临近民用建筑物及农作物。

5、结论与建议

1、拟建场地地形条件、工程环境相对简单,在拟建场地内及附近凹地经过有效处理后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设。

2、地下水位低于设计路面标高以下,且丰水期地下水位低于拟建道路设计路面标高~,对本段拟建道路基本无影响。

3、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环境条件、拟建物荷载特点及详勘阶段的工作量布置情况,从安全、经济、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在施工勘察中沿道路中线作施工勘察。

4、对拟建线路场地及附近的凹地进行有效处理方案的建议: ①拟建场地及附近的凹地、开口洞应进行盖板跨越或填堵处理,填堵时应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粒径由下至上宜采用从大到小的排 12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列,如可采用先投入片石,上铺砂卵石,再上铺砂,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②在拟建场地的低洼地带设计有效的排水措施,可结合拟建道路的雨、污排水工程一并考虑。

5、场区硬塑、可塑粘土为中压缩性土为良好的路基持力层。土层厚度不均对道路路基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开挖实际情况作结构或换填处理。

6、路堑部分:对回弹摸量小于设计要求的地段,为避免路基变形,应作换填处理。

7、对于挖、填交接地带除满足设计回弹摸量要求外,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

8、路堑开挖后,若发现溶蚀石芽与槽沟相间有粘土处,应对粘土作挖除换填处理。

9、路堤填方时,应先清除表面耕土及人工填土。

10、填方路堤可选择场内路堑开挖的粘土、河道碎石(拟建场地总体土层较薄)作为填料,其填料压实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0-2004)条规定,且回填时应分层碾压夯实。

11、回填路段一般可按1:坡率回填后护坡处理,设计时应根据具体高度、地形及回填材料等选作护肩、护脚、砌石、挡土墙路基,硬塑、可塑粘土及河道碎石作路堤挡墙持力层。

12、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包括纵断面方向)修筑路堤时,路堤地基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台阶底应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

13、粘土作路基,路堤持力层时,由于粘土遇水泥化,日晒收缩干硬,所以应在开挖后迅速组织验槽并及时进行封闭处理。

14、土质边坡切坡后粘土层开挖暴露后易失水开裂,使粘土土体结构及强度破坏、下降,遇水后粘聚力降低,边坡易失稳,建议土质边坡按1:坡率放坡,路基段的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应作好坡面防护处理,坡顶设排水沟。

1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内无活动性大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及地质构造环境良好。地层均匀稳定,为建筑物抗震有利地段。

16、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详见报告后附表。

17、若在施工中出现特殊地质问题,应及时通知地勘、设计、监理单位,共商处理意见。由于场地的限制等原因,本次勘察有部分路段未能施钻,施工中验槽处理。

呼和浩特市,勘察报告4

一、工程概述

受甲方委托,呼和浩特市华茂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拟建的段家窑村委会影视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拟建场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北部,呼武公路11公里向西约800米处,,场地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拟建建筑物高1-2层,条形基础,砖混结构。(详见建筑物和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87-2012)。

(10)《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1)《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DBJ03-23-2006岩土工程勘察部分)。

2、勘察目的和任务:

根据委托方所提供建筑物规模特征的相关资料,拟建建筑物按其

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根据工程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有关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标准,并结合设计要求,本次勘察的目的与任务如下:

(1)查明勘察场地内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2)查明勘察场地内各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勘察场地内地下水的埋藏情况、变化幅度、水化学类型及其对建筑物基础的侵蚀性。

(4)查明勘察场地内可液化土层的层位及分布范围,并进行砂土液化判定。

(5)查明勘察场地内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及地基基础持力层选择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3、勘察工作量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20眼,孔深~米,本次勘察完成外、内业工作量详见后附。

4、勘察进程

(1)野外勘探:2013年9月15日—2013年9月21日

(2)资料整理:2013年9月22日—2013年9月25日

(3)提交报告:2013年9月26日

5、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使用DPP-100型钻机1台,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工作方法,钻探中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做到变层即提钻取样,无变层则按规定深度取样,及时描述记录地层,对各层土进行现场原位测试,同时在代表性土层采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综合确定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土工试验由内蒙古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试验室完成;各项成果图表、数据统计采用理正GICAD(版)计算机软件输出。

总之,各项工作均满足本勘察阶段的有关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地理

本地区位于内蒙古中纬度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境内地区气候变化差异明显。主要特点为冬长夏短,寒冷干燥,风多雨少,年平均气温7.5℃,年平均降雨量410mm,年蒸发量2577.2mm,全年无霜期130天,地表最大冻结深度160cm。

2、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原为山前坡地,现已经人工挖掘平整,场地平坦。地面标高在米之间,最大高差米(以场地南侧公路中心线的假设高程为米)。

3、场地土的结构特征及其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勘察结果表明:在最大控制深度米的范围内,场地

土层主要为第三系砂质泥岩,颜色以棕红色为主,从整体上看,土层水平分布较为均匀。

根据场地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特征的不同,将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二大层,现将地层岩性特征和埋藏分布特征、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分述结果如下:

①填 土:杂色,稍湿,松散,以粉土为主,层厚—米。②砂质泥岩:棕红色,稍湿,坚硬,顶板埋深米-米,在钻探深度内该层未揭穿。该层为第三系棕红色砂质泥岩,呈半胶结状。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遇水软化具粘性土特性,局部夹砂砾岩透镜体。

野外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击。修正后动力触探试验平均锤击数=击。

4、水文地质条件

据钻探揭露:勘察场地在勘察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三、场地土地震效应

1、地震烈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呼和浩特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属第一组。

2、砂土液化判定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需按下列公式进行液化初步判别:

初步判别公式:

du>d0+db-2()

dw>d0+db-3()

du+dw>+2db-()

式中:dw——地下水位深度(米)

du——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米)

db——基础埋置深度(米)

d0——液化土特征深度(米)

经初步判别该建筑场地不存在砂土液化现象。

3、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本场区勘察结果估算,本场地平均剪切波速500m/s≥Vse>250m/s,结合场地覆盖层厚度资料确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四、岩土工程评价

1、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结合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分析结果及地区实践经验,综合给定场地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① 填土:松散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② 砂质泥岩: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00kpa2、基础类型及基础持力层选择

拟建建筑物地上高1-2层,按其分布特征,从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及结构特征考虑,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可选择②砂质泥岩层作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00kpa。

3、稳定性评价

本场地土成份较单一,分布稳定连续,均匀性较好,拟建筑物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4、地下水影响

由于本场地内地下水埋深较大,对拟建物基础施工不产生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1、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

2、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可选择②砂质泥岩层作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00kpa。

3、呼和浩特地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属第一组。

4、由于本场地内地下水埋深较大,对拟建物基础施工不产生影响。

5、勘察场地标准冻结深度米。

6、该场地不存在砂土的液化问题。

7、基坑开挖后需经我单位验槽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勘察工作情况报告5

建海·盛世新城一期工程6#住宅楼基础工程验收

勘察单位工作情况报告

工程名称:建海·盛世新城一期工程6#住宅楼

建设单位:荥阳建海置业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中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荥阳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河南弘益建设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海·盛世新城一期工程6#住宅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27层,裙房2层;建筑底层长为米,宽为米,建筑高度米,室内外高差米;结构体系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房部分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主楼筏板基础,裙房部分为独力基础;该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系数为;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防火等级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钢筋采用HPB300,HRB400,混凝土标号:基础垫层C15,基础筏板、地下室墙柱梁板梯等构件采用C40级。砌体:±以下采用M5水泥砂浆,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强度等级,体积密度为B06.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二、勘察技术要求

受荥阳建海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其建海·盛世新城一期详堪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集初堪和详堪一次进行,目的是为了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为:

1、查明工程场地地基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性,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基础影响

深度内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进行评价。

2、查明场地土有无湿陷性及其厚度,确定场地湿陷性及湿陷

等级。

3、查明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类型、成因、分

布,分析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

出防治建议和有关设计参数。

4、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

数,对其地震应进行评价。

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层类型及其主要特征,评价地

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6、对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按照建筑物对地基

强度与变形要求,对天然地基及地基处理的可行性作出评

价。

7、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出建议。

三、勘察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原状土取样标准》JGJ 89-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四、工程合约履约情况

我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了勘察合同,所承揽该工程勘察任务是在我勘察院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所有参加勘察人员均持有专业注册证书,无转包现象,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工程勘查程序,并且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费的管理规定。本工程施工前,我单位结合该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地质条件,布置详细的勘察方案,按时编制提供了数据、真实、准确的工程勘察报告,从而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管理和施工的需要。

五、对参见工作的总体评价

我方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并遵守强制性标

准进行勘察设计,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进行勘察设计工作,为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经过勘察确认拟建场地的地质符合本工程的使用要求,并出具了详细的工程地质报告,为本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岩土技术参数。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61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