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商业模式研究报告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91205

【导言】此例“商业模式研究报告精彩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商业模式研究报告范文【第一篇】

工学结合 跨文化商务交际 能力培养

一、引言

高职英语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于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商务英语教育新模式,建设商务英语教育课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9)中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和实践教学。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要具备“语言+职业能力”。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已经被视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但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很多教师仍存在误区和疑问。

(1)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商务教学等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商务教学,忽视了高职商务专业特点。

(2)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涉及的跨文化只限于目的语文化,忽视学生将来的就业实际情况。

(3)将跨文化商务沟通内容简单等同于目的语国家概况和其他普通文化,忽视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

此次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常见商务沟通的能力,即英语语言的职场运用能力。通过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种常见操作案例分析和讨论,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将英语运用于不同的商务操作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上的工学结合有效模式。

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培养的语言学理论

1.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交际教学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成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2.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

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人之间的交流,由跨文化问题、沟通和商务三个变量组合而成,商务作为单一的变量,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而跨文化交际却把商务当作例子进行研究。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从培养有效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人才出发,依据当今所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新模式的内涵,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创新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营造职场环境和进行有效商务交际等方法,对2010级和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216名学生进行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探索与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模拟商务情境,结合案例教学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分成小组,组成具有代表性文化的跨国公司,并担任公司职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公司组成人员要在案例提供的背景材料基础上解决案例中提到的问题。在真实的商务情景中,各个公司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分析,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案例分析讨论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案例展示

各公司做好课前的案例准备工作。授课中,由各公司负责人轮流组织讨论。在讨论中,组员可提出建议,各公司可以提出异议,并可把这些建议、异议在黑板上或用投影表现出来。学生描述要清楚、简洁和连贯,不要用长句。然后,各公司开始准备他们的小组讨论报告。

(2)做讨论报告

各公司报告讨论结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每个公司一一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同时,学生要详细地做笔记,为下一步公司讨论做好准备;还要把本公司考虑不周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个阶段是交流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让各职员平等地分享公司的报告时间,共同参与。

(3)班级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综合各个公司的讨论情况,写出问题解决的详细报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交际能力。

2.开展模拟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和竞赛评比

为了贯彻落实2012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以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为载体,深化‘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精神,国际商务语言系举办了“秀口语技能,展职业风采”为主题的英语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在比赛中需要提交模拟商业计划书,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公司展示。

通过此次比赛,提高了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常见商务沟通的能力,即英语语言的职场运用能力。通过在商务情境中,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将英语运用于不同的商务操作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实现教学上的工学结合有效模式。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学生可以利用多样的学习材料,通过模块建构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交际化。例如,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课上,对Entertaining Your Clients一课的讲解,我先组织学生看一段有关如何维系业务关系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at people will probably become the clients of your company/enterprise?What preparatory work should be made before entertaining clients?What do you care most when choosing a restaurant to entertain your valuable clients?接着用PPT展示了几种维系业务关系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对其中的方法进行讨论,并且在各个模拟公司中进行演练,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从语音语调、内容设计、体态表情、语言得体和合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互评,教师点评,实现多元评估,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研究填补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改革空白,具有现实可行性。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传授应平行展开。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学习是一个知识增长和素质提高的长期过程。在此,笔者希望和各位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同仁共同研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王宪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4,(6).

[4]吴柏祥。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与教学改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

商业模式研究报告范文【第二篇】

一、澳大利亚面临的挑战

在OECD成员国中,澳大利亚研究部门的整体质量较高。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数量居OECD成员国前10;在“2015全球创新指数国家排行榜”(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5 Country Rankings)上,澳大利亚的“研究与开发”(R&D)在141个国家中位于第10名;澳大利亚卓越研究(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体系表明,澳大利亚许多大学在多个研究领域产出的研究成果达到世界标准或者更高。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研发支出不算高。2013-2014年,占GDP的%,略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2013-2014年,澳大利亚“研发名义毛支出”(Nominal Gross Expenditure on R&D)达到335亿澳元,与2004-2005年的160亿澳元相比翻了一番。

澳大利亚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在全球的位置一直都没有改变,始终居OECD成员国第15位。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今世界,大多数OECD成员国都在增加研究支出,都将研究作为影响未来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其他国家也在快速提高研究支出占GDP的比例,如中国研发毛支出占GDP的%,新加坡为%。因此,澳大利亚必须加快速度才能保持其在全球的地位,同时需要最大程度利用研发支出。

另外,澳大利亚必须提高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向商业成果的转化率,26个OECD成员国中,澳大利亚在这方面表现最差,其大企业、中小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共研究机构合作创新的比例排最后。同样,澳大利亚在“世界性创新”(New-to-the-world Innovation)方面也表现较差,在接受评估的17个OECD成员国中名列倒数第二。

二、检视工作的源起

2014年10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与产业部部长联合“产业创新与竞争力进程:更强澳大利亚行动计划”(Industry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genda:An Action Plan for a Stronger Australia),其中提出四项重要目标:一是更低的成本,减少监管的、企业友好的环境,更低的税收和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二是具备更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三是更好的经济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产业政策。其中,将研究成果更好转化为商业结果是该计划的关键构成部分。

2014年10月29日,时任教育和培训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佩恩就“支持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的备选方案”广泛征求意见。2015年5月26日,在意见征求的基础上,时任教育和培训部部长西蒙・伯明翰,工业、创新和科学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佩恩联合宣布“提高研究成果的商业回报战略”(Boosting Commercial Returns from Research Strategy)。该战略提出了大量提高大学和企业的研究贡献率的策略,以提高澳大利亚的创新力、生产力并促进经济增长,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更简单、透明的研究专项拨款制度,除了继续关注质量与卓越外,支持企业与用户更大程度的参与,鼓励大学向企业进行知识转移;与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NHMRC)合作,确保这两个委员会对于竞争性拨款计划(Competitive Grant Programmes)的相关条件规定适度考虑企业的相关专长或研究;开发一个知识产权工具包,促进研究机构与产业合作;改进研究体系的评估过程,增加企业参与和知识转移、研究结果和影响等的评价指标。

为了推动该战略的实施,2015年7月7日,时任教育和培训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佩恩宣布,由前总理与内阁咨政部长艾恩・瓦特带领一个工作小组,对澳大利亚的研究政策与拨款机制进行全面检讨,寻找增强澳大利亚研究体系,鼓励大学、企业和用户之间合作的改革方案。

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昆士兰科技大学副校长彼得・考德拉克、莫纳什大学副校长埃德温娜・康沃尔、詹姆斯库克大学副校长桑德兰・哈丁、创新研究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康纳・金,以及人文学科、艺术与社会科学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施瓦兹。

此次检讨工作的重点包括:基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商业回报战略”,如何对研究政策与拨款进行改革,以推动联邦政府的产业创新与竞争力提升进程;就如何确保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体系承担的世界一流研究转化为国家的经济优势提供建议;制定“研究-产业”协作与合作的评估方案。

三、检视报告的形成过程

2015年8月11日,由瓦特教授负责的工作小组了题为《高等教育研究政策与拨款机制检视报告》,广泛征求意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征集关于“如何增强澳大利亚研究体系,鼓励大学、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与参与”的意见和建议。截止到2015年9月18日,共收到76份建议,大多数建议来自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及个体 ,少量建议来自企业或代表企业利益的机构。该报告还从32所大学收集了有关成功的大学-企业研究合作的48份案例研究。

2015年8月和9月,瓦特教授两次向高等教育和企业部门参与者征询意见;10月和11月召开55次会议,与大学、研究机构、学院、企业、产业领袖和政府代表进行协商;10月末和11月初,召开15次焦点圆桌会议,与大学副校长和代表们讨论建议和意见中提出的改进方向与备选方案。

此外,最终的报告参考了澳大利亚学习学术理事会(Australian Council of Learned Acade-mies,ACOLA)的报告――《为了经济与社会利益转化研究成果:国家比较》(Translating Research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Country Comparisons)和墨尔本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国际创新基准:海外大学-产业研究合作模式综述及对澳大利亚的启示分析》(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Benchmarks―Scan of Overseas Model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Analysis for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

四、检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最终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主要致力于实现以下5个目标:一是确保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与研究培训的高质量与卓越;二是通过“研究专项拨款”(Research Block Grants,RBG)以更加简单、透明的方式分配经费;三是为大学提供激励,增加并改进与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四是鼓励大学参与研究商业化过程,以及向企业和社会转让知识,包括提供经费激励,以及强调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等;五是确保竞争性拨款申请条件中支持研究成果商业化以及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具体建议有以下五点。

(一)针对“研究专项拨款”的改革建议

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支出占总研究与开发支出的30%,高等教育研究拨款政策的改革有可能推动澳大利亚创新绩效的改进。因此,在此次检讨中,RBG占据核心地位。RBG对于支持大学研究间接成本,促进终端用户参与以及研究培训非常重要。

报告建议,从2017年开始,建立新的RBG拨款模式,将原有的六项专项拨款计划合并为两个,充分简化RBG,鼓励研究与研究培训中的合作与创新――将“研究基础设施计划”“可持续研究卓越计划”和“联合研究合作计划”合并为“研究支持计划”(Research Support,RS),加大对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参与高校研究的激励。将“研究培训计划”“澳大利亚研究生奖学金”和“国际研究生研究计划”合并为“研究培训计划”(Research Training,RT),简化研究培训经费的相关规定。

为了确保向新机制有序过渡,一方面构建“研究支持经费安全网”,在前四年,大学获得的经费不少于前一年的95%;另一方面,在2017-2020年间,逐步提高新的研究培训经费模式的影响。

此外,从2018年开始,每年增加经费5000万澳元,进一步鼓励企业与终端用户参与大学研究。

最后,通过与澳大利亚大学联盟协商,由教育和培训部和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决定如何评价终端用户的贡献。

(二)改革“竞争拨款计划”

报告建议,通过对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竞争性拨款进行改革,以更好支持终端用户参与研究。

首先,作为ARC旗舰计划的“连接项目”(Linkage Projects)旨在促进大学、企业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但目前每年仅有的一次拨款机会限制了企业回应市场或创新的机会。报告建议,从2016年7月1日起,该项目改为随时申请,持续拨款,确保研究机构与企业灵活回应市场。

此外,如果雇员少于20人的企业申请“连接项目”,免除其现金捐赠要求;成立专家团,对ARC和NHMRC竞争拨款的申请者进行筛选,确保研究质量以及研究具有商业潜力,并能鼓励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参与。

(三)实施“关注企业”研究合作计划(Business Focuse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首先,联邦政府在未来四年(从2016-2017年开始)拨款大约2500万澳元,扩大“研究联系计划”(Research Connections),增强大学与企业的研究合作。

第二,联邦政府每年拨款1250万澳元,实施“博士生企业实习计划”(PhD Business Placement Initiative),支持大学每年新增700名到企业实习的博士生。将企业实习纳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部分是推动改革的有效方式,企业获得了高层次的研究技能,满足了自己的特定需求,而博士生也理解了企业相关研究的价值,培养了未来就业技能。

第三,作为2016年的一项优先行动,工业、创新与科学部应该尽快建设专门网站,帮助企业联系相关的研究和研究者。

第四,大学调整其人事安排与晋升政策,确保个体与企业沟通与合作的专长得到认可。

(四)改进知识产权管理

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应该要求所有未来“连接项目”的申请书及进程报告必须明确:通过该项目研究产生的实际和潜在知识产权及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等。

ARC和NHMRC修订拨款协议及拨款政策,要求从2017年开始,高校要列出公共拨款资助的研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

2018年,ERA体系应该考虑通过出版物、公开资源库及知识产权转化等研究产出设定在评估过程中的相对权重。

(五)实施“影响与合作”评估

报告建议,设计一个新的“影响与合作框架”(Impact and Engagement Framework),评估大学研究成果的经济、社会和其他收益。新框架将与ERA体系相互配合,对未来研究拨款产生重要影响。

新框架参考了2014年英国的“研究卓越框架”,包括定量与定性评估,将一套评价“合作”的指标(如研究的收入来源),与案例研究和专家评估相结合,2017年开始进行评估实验,以后每三年评估一次。负责专家评估的工作组由教育与培训部召集,成员包含研究部门、政府和终端用户的代表。另外,为了使大学在评估中的行政负担最小化,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数据源和证据。

在2017年实验后,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定是否将“影响与合作”评估结果与拨款挂钩。从2019年起,10%~20%的研究专项拨款有可能取决于“影响与合作”评估结果。

(六)评估澳大利亚的研究系统

报告建议,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工业、创新和科学部,健康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在公共资助的研究系统的评估表现方面起主导作用。澳大利亚研究系统的评估结果应该每年公开。

目前,教育和培训部联合产业、创新和科学部正在制定教育系统层面的绩效评估办法。报告认为,这项工作应该加速,还应该与企业和大学协商。

报告建议,对公共资助的研究系统的第一次绩效评估应该在2016年末进行,尽量使用现有的数据信息。

澳大利亚应该致力于影响现有和未来的“全球排行榜系统”,使研究评估中更多纳入对创新和产业参与程度的评估内容。

商业模式研究报告范文【第三篇】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变迁。因此,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环境入手,方能探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之演进原理,揭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之发展规律。

(一)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经济环境 随着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过去,当今世界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资产结构由有形化逐步向无形化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逐渐居于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经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不再是来源于传统的物质生产,而更多的是来源于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利用。会计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反映与监督,会计的变化取决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经济环境。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现行会计模式赖以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重大变更,对现代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法制环境 法制环境主要是由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立体系统。法制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上而下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完善,而法律制度的完善又加速了会计理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突出了知识经济对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作用。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促使了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中对知识产权法律地位的重视。当前,知识产权在宪法和民商法中的地位凸显,《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的建立,充实了无形资产保护的内容,并逐步完善了无形资产的法律制度。这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使无形资产也随之成为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控制对象。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文化环境 文化是经济和法制政策的根源,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环境是制约和影响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由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趋向、行为准则和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构成。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导致了各国会计模式的特色性。当前,各国会计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就体现在无形资产会计的差异上。西方文化中对个人价值的关注促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会计的发展。我国文化中的相对保守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促进了无形资产会计中的谨慎性和对公允价值的排斥性,也形成了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独特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文化的差异性,既导致了无形资产会计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演进阶段

环境的变迁促进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也拓宽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边界,使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历经不同发展阶段。

(一)传统无形资产会计阶段 传统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所探讨的通常是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所涉及和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于对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研究。(1)时间。据考证,国外对无形资产问题的研究是在19世纪末期,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本德首次提出无形资产概念。19世纪末期以后,无形资产开始被司法实践承认并在一系列经济纠纷案中得到强化,而会计和资产评估活动也推动了无形资产的运用。1926年,我国著名旅美会计学家杨汝梅先生的《无形资产论》为无形资产会计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将无形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而我国开始全面系统的规范无形资产会计是自1992年的会计改革之后。1993年,在《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对无形资产首次作出了权威完整的官方界定。(2)关键词:“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会计上,无形资产通常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因此,传统无形资产会计阶段主要是对专利权、商标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探讨,这些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问题基本已经反映在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之中,纳入会计法律制度与规范之内。(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无形资产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无形资产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分类及特征分析等。国内外对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主要采用直接列举法(西德尼・戴维森,1983等)、特征归纳法(佩顿,1922等)和本质描述法(杨汝梅,1926;巴鲁克・列弗,2001;等)三种方法。概括而言,无形资产概念的代表性观点有:超额收益观、无形固定资产观、无形资源观、智力资本与知识资产观、无形财产权和无形成果观、集合观、未来收益要求权观、非货币性资产观等。对无形资产分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按是否具有存续期限分类、按是否可辨认分类、按存在形式分类或产生的条件分类、无形资产的扩展分类、广义和狭义无形资产的分类(汤湘希,2010)。而在无形资产特征上,学者们提出了“三特征说”到“八特征说”等不同观点,均赞成无形性和价值不确定性特征。二是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伴随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世界各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我国经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多次修订,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有了比较详尽的理论规范。而自1996年至今,我国会计学术界已召开九届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其中均涉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至今争议仍较大的问题主要在于:无形资产准则核算范围;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无形资产摊销问题;无形资产价值评估问题。

(二)商誉会计阶段 在无形资产会计理论问题中,商誉会计理论问题是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经济学、会计学和法学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本质上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商誉至今仍是会计界尚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时间。根据美国在线辞典中关于商誉的定义,商誉(Goodwill)一词最早出现于12世纪。然而,商誉普遍引起会计界的重视并出现于会计账簿中却始于19世纪末期。1926年,杨汝梅先生所著的《无形资产论》(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实质上就是商誉会计研究的典范。(2)关键词:“商誉”。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都集中于对商誉的研究上。应当说,无形资产最初的雏形即为“商誉”,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最初则源于对商誉会计的研究。(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商誉的基本理论。法学、经济学和会计学领域均对商誉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概念。以会计领域而言,其更侧重于从计量角度审视商誉。至今为止,会计界对商誉的概念与本质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代表性观点有总计价账户观、超额收益观、好感价值观、“核心商誉”观、协同效应观、无形资源观和核心能力观等。对商誉的分类,学者们基本赞成将其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两类。而大多数人也基本认为商誉的构成具有多元性,由许多因素所构成。二是商誉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予以确认和计量。对于外购商誉(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大多数学者坚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传统做法,只是对某些计量问题有所分歧。目前,商誉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量法,即超额收益法。另一种则是间接计量法,即割差法或残值法。对商誉的后续计量则主要有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永久保留法四种典型计量方法。而会计学界对商誉会计理论争议较大的主要是自创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负商誉是否存在?自创商誉应否确认?如何确认?自创商誉能否计量?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商誉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商誉会计报告理论。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商誉信息披露在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反映严重不足,而学者们对于商誉信息是表内确认抑或是表外披露持不同观点。有的学者(张秋生、李玉菊、冯卫东)提出,无论是并购商誉还是自创商誉,都应当纳入会计报表核算体系,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也有学者(侯海玮等)提出,商誉信息披露应采用表内谨慎确认与表外补充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对商誉的不同信息以不同模式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这些理论的适用性目前并未能在实务中得到证实。实质上,其理论分歧主要源于商誉会计计量的复杂性,因此,商誉计量的完善依然是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智力资本会计阶段 智力资本虽不完全等同于无形资产的概念,但其内涵与外延却与无形资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者甚至认为智力资本即为无形资产(安妮・布鲁金,1996;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1)时间。理论上,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IC)最早是西尼尔(Senior)于1836年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提出的。1969年,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发展了这一概念,首次明确提出了“智力资本”这一名词。智力资本会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会计内容的扩展与升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会计与经济管理领域的学者们就开始了对智力资本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研究(Guthrie&Petty,2000)。1995年之后,瑞典Skandia保险公司的一系列智力资本报告为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现实基础。而我国对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末期。(2)关键词:“智力”、“知识”。“智力(Intellectual)”与“知识(knowledge)”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均可由“Intellectual Capital”这一词汇翻译而来。在许多文献中,“智力资本”、“智力资产”、“知识资本”和“知识资产”等术语经常混淆使用,这些词汇虽有细微差异,但在本质上并无实质差异,均突出了知识经济中“智力”与“知识”的重要性。(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构成。关于智力资本概念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观角度、企业权益角度、企业价值认定角度三个方面进行界定。而对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二元论、三元论和多元论。到目前为止,西方大部分学者支持智力资本三元论,即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部分。二是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和智力资本稀缺可推演出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谭劲松等,2001)。智力资本会计流派以企业契约理论和基础资源理论为理论基础,其研究重点为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呈报和信息披露(李东伟等,2009)。而有些研究者(冉秋红,2007;杨帆,2010)认为,智力资本会计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为基础。三是智力资本会计计量理论。目前已经开发出的智力资本测量体系主要包括以财务指标评价为主的客观测量和以量表测评为主的主观测量两种方式。这些计量方法可分为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类。从财务角度对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方法包括经济增加值法、托宾Q比率法、现实期权法、智力资本会计法与智力资本潜能增值法等单因素测量法,以及斯堪迪亚导航仪法、平衡计分卡法、无形资产监视器法与技术经济人法等综合测量法(朱瑜等,2009)。由于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在不同行业及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至今还没有一种计量方法被普遍接受。四是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学术性团体和企业开始对智力资本计量与报告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智力资本报告模式中影响最大的是无形资产监视器、斯勘迪亚导航器、智力资本评级、丹麦智力资本报告指南、欧盟智力资本报告指南等几种典型的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董必荣,2010)。

(四)无形资产会计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使得以无形资产为载体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也促使了无形资产会计的新阶段――核心竞争力会计阶段的形成与发展。(1)时间。“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于1990年由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率先提出。至此之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历时二十余年,核心竞争力理论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鲜少有学者从会计视角研究核心竞争力。21世纪初期,学者们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的关系,并初步尝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谭劲松、熊传武(2000)明确提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该怎么办”这一命题,正式开始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会计关系的探讨。(2)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随着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汤湘希,2003)。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李悠诚等,2000)。核心竞争力会计成为无形资产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而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亦随之成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概括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主要包括能力流派、资源流派和知识流派等不同流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陈劲等,2000)。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从“三特征说”到“八特征说”不等,而其要素则从“两要素”至“十三要素”不等。二是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基本理论。一些学者(如姚刚,2003;汤湘希,2003,2006,2009;盛明泉和李昊,2006;林克利,2008)对核心竞争力会计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但总体而言,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包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已有研究中,部分学者基于财务会计视角进行了研究(如姚刚、汤湘希等),而部分学者则主要基于管理会计视角进行研究(如胡玉明、冯巧根、黄曦、郑丽惠、林克利等)。三是核心竞争力会计核算理论。当前只有少数研究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研究。有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一项资产,可在改革现行财务报告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其他资产确认方法予以确认。同时,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模式结合,形成了以过去超额收益为基础、以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和其他计量方法等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竞争力会计计量方法。对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则可采用自愿信息披露机制,通过彩色报告模式、对内报表与对外报表相结合的模式或表内披露与表外披露结合的模式等进行揭示与披露。然而,核心竞争力的难以计量性,必然导致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对现行会计概念框架提出挑战,也影响了实务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确认与报告。因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应从理论与实务上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计量问题。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上述四个演进阶段并非绝对的递进发展关系,而更多体现为交叉融合与并行发展的关系,这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的促进,使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的异质性。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19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外学者们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商誉会计、智力资本会计及核心竞争力会计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理论对无形资产会计实务的运用与完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复杂性,使得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仍然存在值得深思及尚待完善之处。

(一)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 未来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应注重完善其框架体系。(1)明确无形资产会计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探索之后,无形资产的边界在逐步拓宽的同时也有泛化的趋势。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之初开始,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商誉、人力资产、智力资本(或资产)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混淆不清。明确界定无形资产的边界,是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和前提。(2)补充或更新会计概念框架。当前,对诸如商誉、核心竞争力等会计理论的主要争议源于无形资产的难以计量性及难以确认性。对此类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将导致对当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等的挑战,进而引起对现行会计概念框架的变更。因此,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需要补充或改革现行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将更多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系统。(3)建立无形资产会计系统。在明确无形资产边界的前提下,对无形资产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较为全面的框架系统。为此,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在现行会计系统中,确定哪些无形资产应当确认与计量,并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反映或披露;哪些无形资产采用其他报告形式予以披露。二是在现行会计系统基础上,补充建立一套适应无形资产的辅助会计框架。三是对现行会计系统进行彻底变革。

(二)加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 在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的改革,将是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扩宽无形资产确认范围。受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确认标准的限制,目前我国准则中所确认的无形资产范围较窄,仅确认一些知识产权类的可辨认无形资产。然而,这远远不能反映企业真正拥有和控制的无形资产。为此,应考虑适量扩充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确认范围。智力型资产、人力资产等是否应予确认?自创商誉是否确认?网络经济中计算机软件、网址和域名等无形资产是否确认?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正确区分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而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予费用化。自创型无形资产的计量,必须正确分配企业研发支出,根据研发特点区别对待。因此,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合理分配研发支出是无形资产准则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3)改善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一直是会计界的难题。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是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对无形资产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模式,以保证无形资产的充分披露?在考虑无形资产减值时是否应考虑增值?这些问题应结合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对会计准则进行适当调整。(4)强化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针对目前披露过于简略的现状,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应合理界定披露范围,分类进行整体和具体的披露。并结合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的完善增加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如详细披露企业的研发支出和其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具体金额及无形资产的辅助信息等。

(三)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 随着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无形资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扩大了无形资产审计的比重,而无形资产计量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其审计的难度。由于现今许多企业无形资产观念单薄,无形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致使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对比其它有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审计更具复杂性、风险性和综合性,因此,无形资产审计应在强化责任和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的同时,兼顾效率与效果原则。适当合理进行无形资产审计,应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拓展无形资产审计领域的研究。而建立无形资产审计的研究框架则是无形资产审计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完善的商誉会计和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基础上,构建商誉审计框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框架等。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课题(批准号2011B09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072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商业模式研究报告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应用服务供应商  会计信息  供给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缓慢的本质原因在于各企业均采用离线模式,导致企业牺牲较大的财力、人力和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新兴的网络服务方式为企业实施在线模式会计电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系统外包,即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asp模式的会计服务概念在国外也是近几年提出的,但其发展却十分惊人。我国asp模式的会计服务软件显然处于萌芽阶段,真正能提供asp模式会计服务的供应商主要是用友集团下辖的伟库网和金蝶公司所开设的看吧网。asp模式改变了传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存储、传递的模式,为会计集中核算和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完整性。随着asp的发展扩大,asp将能够有效地整合会计、税务、审计、统计等信息,建立新的企业会计信息供给模式,为实现我国经济信息的一体化奠定基础。

一、asp模式会计信息供给的运行机制

asp会计信息供给模式由应用服务供应商和接受服务的企业两个主体构成。应用服务供应商向服务器供应商、网络通讯设备供应商、操作系统开发商、数据库系统开发商、网络安全系统开发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商以及通讯线路运营商等租购各种设备、软件系统与通讯线路,以构建应用系统运行平台,在协议或合同的基础上出租给各个不同的企业使用,并按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及数量收取租金。接受服务的企业在对自身的业务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后,各企业选择能够满足自己应用需求的网络会计系统及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平台,将自己的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到asp的运行平台,租用asp的运行平台和网络会计软件系统建立企业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应用平台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软件更新、硬件及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均由asp供应商承担,同时企业的会计数据存放在asp站点上,asp供应商还要负责对其进行维护,并定期备份以确保数据安全。一般而言,asp供应商所提供的会计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上理财服务,企业只需要通过internet登录到远程主机上,就可享受到专业理财机构所提供的理财服务。二是理财协作服务,目前大多数asp网站都提供某些中介机构的链接,用户可点击这些链接进入所需要的asp服务商网站。三是理财信息服务,asp服务商一般要提供理财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政策法规、会计指南、财务焦点、业务技能、专家文库、数字化管理等内容。

二、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

传统的会计信息供给模式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加工处理会计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会计信息。这种信息供给模式主要受限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技术方面的原因是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加工处理方式还未真正使用;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会计信息供给的职能由市场执行的交易费用大大高于企业自己供给的成本。显然,传统供给模式无法规避很多弊端,如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其控制的财务部门粉饰会计数据,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数据,损害股东的利益。由于提供会计数据属于企业职能的一部分,不存在市场竞争,作为企业职能部门的财务部门缺乏激励,会计信息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将受到较大影响。

(一)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关系

在asp会计信息供给过程中,与asp关联的机构和组织包括:会计信息监管机构、信息使用者、税收征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与asp会计信息的供给关系表现为:(1)会计信息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时间、范围、格式等具体要求,规范asp会计信息供给的标准;(2)企业向asp提供会计原始数据和加工要求,如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确定等;(3)asp代替企业的会计职能,随时处理企业提供的原始会计数据,将结果返回给企业,并且根据企业与asp之间的合约,asp向企业经营者提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4)税收征管机构通过asp直接征收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并将企业纳税数据凭单传送给企业委托的asp;(5)asp加工处理完成的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报告及相关数据资料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将审计后的会计报告传递给企业;(6)asp在企业授权后将企业审计后的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给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分析决策。

(二)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模式

ball&brown 于1968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信息对投资者是有用的,但仅占投资者决策所用信息的10%至15%。1973年10月aicpa发表了trueblood报告,强调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认为决策有用是上市公司信息的“第一质量”。在我国的一份问卷调查表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表示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997年65%、1998年89%、1999年90%、2000年93%(何柱峰,《中国证券报》,2000)。由于会计信息的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不断强调会计信息供给目标:用户需求。

会计信息供给的直观表现是会计报告,回顾会计发展的历程,大致有如下几种会计报告模式:通用报告模式(gpr)、多栏式报告模式、事项报告模式(sorter,《the accounting review》,1969)、数据库报告模式(goetz,《advanced management》,1939)、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肖泽忠,《会计研究》,2000)、多层面报告模式(张天西,《会计研究》,2003)。gpr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报告模式,是一种大批量生产的高度概括的报告模式,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即便在传统计算机技术下,由于会计软件的功能是固化的,信息使用者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以识别数据的变化。多栏式报告模式是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其优势在于解决了不同会计政策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问题,但可能导致信息冗余。事项报告模式和数据库报告模式的基本观点均是基于事项理论,认为应该对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础进行彻底改革,会计报告应该能够提供一种理想的基础数据,而对数据的加工和组合行为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去完成。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和多层面报告模式是在遵循现有会计准则和会计报告规则的前提下,考虑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披露更详细的会计信息,但没有改变会计数据采集的起点,考虑如何提供更丰富的会计信息。

在asp模式下,数据起点由记账凭证改为直接记录业务活动的所有关键信息,多方位多角度描述业务活动,建立基于事项理论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asp模式下的会计数据处理采用事件驱动原理,可以将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使用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目前,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多是将会计报表用文字处理软件录入计算机,然后转换成可以在网上阅读的web版本,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文件格式予以公布,随着web资源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以及信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html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1998年4月,华盛顿charles hoffman对用于电子会计信息的技术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企业可以更为方便地采用xbrl技术披露会计信息。因此,在asp模式下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定位于一种工具,而应该彻底剖析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改变用信息技术模拟会计概念和会计报告规则的思路,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保留企业经济业务中会计数据和非会计数据的原始,不做过多的会计加工,由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模型,选取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建立基于事项理论、事件驱动、xbrl技术的会计信息供给模式。

(三)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能单纯地依赖于监管,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而应该立足人性化,加大会计信息供给的激励。传统会计供给模式下,企业自己生产会计信息,对它的监督来自于政府、社会审计机构、企业内部监督以及股东的监督。asp模式中的企业不直接生产会计信息,原有的监督主要转移为对asp的监督,asp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但会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管制,而且在asp之间的竞争中将被淘汰,从这个角度来说,会使asp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供给会计信息,asp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相应获得企业的肯定和回报,使asp受到激励,这两个方面都将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asp会计信息供给职能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后,也将对企业经营者产生有力的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操纵、控制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四)asp模式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必然考虑其成本效益,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也不例外。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并不承担信息的供给成本,对信息的供给存在过剩的需求,企业有提供信息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承担供给信息的全部成本,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行为要受到较强的成本约束,当供给成本超过其所获得的收益时,企业将不愿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是指企业供给会计信息所发生的所有支出,具体包括:正常运行成本、竞争劣势成本、行为管束成本、法律诉讼成本、政治成本。asp会计信息供给模式对企业会计信息供给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大降低了正常运行成本,以idg2000年数据为例,传统中小企业如果要维持财务正常运行,每年在软硬件购置、数据库设置、系统维护方面发生的支出大约61万元,而采用asp模式每年的运行成本为6万元。asp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的具体影响表现为:节省企业建设网络会计系统和招募it人才时的投资、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减轻了应用系统的后续维护与升级问题,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三、asp模式会计信息供给的相关变革

(一)as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变革

企业财务管理无论采取集权方式还是分权方式,只是一种组织行为,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要真正提升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除了应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外,更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构架财务集中管理模式。asp中心是一个经过授权的信息管理机构,以专家服务的方式负责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当经济活动发生时,以该经济事件驱动管理软件中的业务处理模块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存放在数据库中。企业经济业务数据从最底层或源头进行实时、垂直采集,解决由于中间层的加工而导致的领导与业务层信息不对称和控制力度不足的问题,为实时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最全面、真实的数据。不同管理人员为了满足不同管理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规则从同一数据源获取信息并通过报告工具从不同视角生成管理所需的结果,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实现事中对业务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地穿透查询和控制。asp在管理软件中设置控制范围解决集权和分权管理的“权”度,可以支持采用集权管理的企业集团,从业务的组织、管理、执行和控制等方面实现高度集中;也可以支持集权与分权混合型管理的企业集团,实现业务分散经营和管理、财务集中管理。因此,asp模式中的集中管理是信息集中,信息集中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信息共享,而实时的信息共享又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变化,实时做出必要的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asp模式下的审计方式变革

从十七世纪的英国南海事件、法国密西西比事件、荷兰郁金香疯狂推动独立审计的产生到二十一世纪美国安然事件后,人们对“审计独立性”进行了认真的再讨论和再思考。要真正地建立起一种维护会计师独立性和职业操守的有效法律机制固然重要。但是,无论怎样严格的法律,只要有利益驱动,必然就会有人去架空制度,因此还应该从技术层面研究审计的方式方法。asp会计信息供给模式无疑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因为asp的信息处理和管理是经过授权的,大量的用户数据集中在asp中心,将所有asp中心的数据库连接起来就成为了可能,而且连接起来的数据库可以涵盖大部分企业的数据,而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只要在这包含了几乎所有企业数据的超大型数据库中进行勾稽检查,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社会对账(柯镇洪,《会计研究》,2000),快速检测企业的业务数据是否真实,从而可以再对这些数据的合法性进行检查。从审计角度看, asp模式在保证原始数据真实性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可以改变以往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生产、被企业内部操纵、为了取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任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

(三)asp模式下的纳税方式变革

在以“大集中”为特征的新征管模式的指引下,税收征管机构不断收缩或撤并,为企业所提供的纳税空间和时间相对集中,无论纳税人出于税收强制性的约束,还是市场机制的诚信需求,致使例征期间纳税服务大厅经常出现排队缴税的现象,不可否认我们的公民在享受丰厚社会公共物品的同时,纳税意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根本原因是税收征收方式过于原始,即企业的纳税方式单一。企业传统的纳税方式如直接申报、电脑报税、电话报税、银行网点报税、internet报税、ic卡报税等,这些纳税方式无法规避企业纳税的真实性缺陷,无法改变税收信息的单一性缺陷、无法减少税收信息的重复性缺陷。在asp模式下,企业的所有经营资料、业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存储于asp中介机构,税收征管机构可以直接提取企业的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在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服务,企业纳税申报、税款结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纳税。从税收机构而言,asp为税收机构全面建立企业各方面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提供了方便,极大地优化了税收管理。一方面,税务机关依据asp数据库,可以建立企业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便于加强税务稽查。另一方面,税收机关通过企业涉税信息的数据仓库,当发现纳税人在数据仓库的某一涉税指标异常时,及时加强企业的税收监控。

参考文献:

[1]曹小莉,浅析中国财务管理的asp管理模式[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1)

[2]孙强,信息系统审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孙昌言,论会计造假的技术防范与asp平台战略[j], 财务与会计,2003(12)

[4]吴绍凯,谈会计电算化的asp管理模式[j], 财务与会计,2002(10)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9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