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调查报告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1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亿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亿万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主力军。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我深深感到,农民工领域的问题堆积如山,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我就从生活状况,维权进程,子女教育三个方面来总结自己的调查结果:
一.生活状况。
从我的调查来看,进城农民工的生活状况非常差。
在杭州市郊区,每天早晨在路边都能看到穿着破烂,骑着很旧的自行车去工地的农民工。他们大多都是边啃着馒头边满头大汗蹬车,
既要赶速度,又要避开行人和车辆。每天中午大概12点半左右就可以看见有很多农民工结伴在包子店门口买吃的。吃完饭后便在工地上随便找个地方午休,所以路边的布做的类似帐篷下面经常看到有农民工中午顶着炎炎烈日休息。但如果要赶活的话就连烈日下的午休也没有了。七月份有段时间,杭州的日最高气温达到近40摄氏度,呆在家里吹着空调都还觉得不够凉快,那些农民工在工地的艰难日子可想而知。就在高温的几天,经常可以看到有大批的农民工就拿着席子睡在路边(因为屋子里还没有路边的风凉快)。
据在工地上上班的一位农民工说,他的三餐基本都是面食,早晨,中午是馒头或者包子,晚上就住点面。而他的交通工具则是一辆在大学工地干活时捡的大学生丢弃的自行车,这辆车很破,链条经常掉,有时上班的路上甚至会掉好几次,再加上速度又慢,所以算下来并不比不行快多少,有时还为在路上修链条而迟到被罚工钱但他说有车总比没有好,所以自己还是一直留着这辆车。
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有的农民工居住在工作地点,有的农民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村居住”而我所知道的农民工住在临时工棚的为100%,其余几乎全为0。
他们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吃。并且生病时大多不到正规医院去看而只是在普通诊所里买点药。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费用太高,二是没有去医院看病的习惯,三是没钱看病。
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而每月的文化娱乐支出很少,主要靠睡觉、闲聊和看电视打发工余时光。
二.维权进程。
“据调查显示: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00元至500元的占%,500元至800元的占%,800元以上的占%。
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没有签订的占了%,有%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在被调查者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8小时至9小时之间的达到%,9小时至10小时之间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和%。”
根据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工时长,工薪低,挣得一点钱很是不容易。但是他们又能否顺利地得到自己应的报酬呢?答案是仍有近50%的人拿不到工钱。我大概问了杭州市郊区近80%的工人,他们几乎全部的人都说自己曾经无法顺利拿到工资,完工后不经过三至四次到工头家的“造访”是绝对要不到钱的。甚至还要为此和他们撕破脸才能拿到钱,其中仍有近十分之一的人至今也未拿到钱。
而在遇到这种情况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在我所调查的民工中还没有。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不断地去索要,如果遇到工头逃走的情况,则只能忍气吞声了。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而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经费问题以及维权时间。他们的工资可能就是一万元左右,但打完官司下来,去掉所有的花销,就算官司打赢了,可能也所剩无几了。再加上一般的官司顺利的话打下来也至少得半年以上,如果遇到被告人逃跑不在的情况,可能还要再拖时间。所以算下来,加上诉讼费和中间的误工费,即使官司打赢,民工们剩下的可能也不多了。另一方面就是司法程序问题,需要各种证据。而很多民工在工作之前并没有和用人单位签合同,所以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在法律上很难确定。如此看来,现在维权虽然被喊得很响,但真正算下来,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好走。
医疗、养老等各种保险在我调查的人群中基本没人办理。可见在这件事上,很多单位都是上级喊一种口号,下面依然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办事。但最终受到利益伤害的依然是弱者———农民工!
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凸显,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受户籍制度限制,难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充分落实,仍存在很多障碍,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农民工的现状任然不容乐观:生活条件差,相关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不了等等。虽然国家近年来一直都在加大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但在政策的执行上并不是很好。而有的单位还是能从中找到漏洞,从而想尽一切办法来回避这些政策的执行。所以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这些政策是否被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阻碍,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漏洞,从而使这些政策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另外他们的法律意识任然很淡薄,虽然一直在强调工作之前要签订合同,但因为认识不到合同的重要性所以真正签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可以在他们外出之前进行相关的教育。
另外还想给农民工点建议:农民工不要将自己定位为只能干苦、脏、累工种的劳动力,其实,农民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努力学习,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技术,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毕竟,干苦力活不能做一辈子。农民工可以借空闲下来的时间,参加劳动部门指定的定点就业再就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免费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为今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民工作为现今社会的一个大群体,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城里的状况却不是很好,希望我们全社会的人都能够关注这个群体,为他们条件的改善显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温暖。
近四成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近八成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还有八成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
权益受保障程度偏低
调查表明,的农民工反映其工作岗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有一些,但不够严密。劳动时间偏长,且一半以上农民工没有加班报酬。参加社会保险率低。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其中,有、、和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食宿
一是农民工生活、卫生条件差。受工资水平低限制,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而每月的文化娱乐支出很少,主要靠睡觉、闲聊和看电视打发工余时光;二是居住环境质量差;三是子女受教育难;四是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垼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2
一、基本状况
xx村坐落在xx县西部,位于xx乡东北部,距县城十四公里左右。该村地属丘陵山区,但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捷,气候适宜,广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同时,外出务工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村共有228户人家,共计大约946人,辖5个自然庄。村中耕地面积2900余亩,粮田面积2500余亩。
近年来,xx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方针,按照乡党委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各种产业,促进自身发展,用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进行,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发展现状
农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潜力较弱。种植业作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农产品结构的单一化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养殖业资金不足,存在着带动力不足,发展不稳定的现象。同时,农民素质不高,封建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科技人才。
三、发展方向
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到达“五个好”标准,在志村两委的带领下,将xx建设成为村民、群众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发展思路
(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1、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行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
2、推广健康养殖观念与养殖方式,使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将养殖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1、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力争实现100%“户户通”。
2、进一步治理村庄环境,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对全村未绿化道路两侧的绿化进行统一规划,基本实现村道两旁绿化,鼓励农户进行庭院美化,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治、生活舒适的新农村,做到人居与自然趋向和谐。
4、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继续加大沼气建设投入,使全村居民都能用上清洁、安全的沼气。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潜力,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尤其是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了解并监督村群众资产和财务收支状况,进一步规划民主决策机制与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科技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一方面能够透过办学校及培训班的方式,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向农村基层输送优秀人才,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进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技术与科技装备农业,为现代农业建设带给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医疗建设,提高基金使用率和农民的受益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广大农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保障。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3
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本文将介绍2016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2016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1)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瓜州建设,最近,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与部门负责人研讨,与乡镇领导、站所负责人、部分村组(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城乡居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平安生活。调研中各界反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乡居民(四个移民乡村除外)收入稳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75元,高于8000元的达到25%以上,低于2000元贫困线的不到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685元,高于该数值的达到10%以上,低于这一数值的约30%左右,贫困人口不到农村人口的10%;98%以上的居民点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9%的居民拥有稳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无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总户数的1%;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8%的村设有卫生所,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13%的非农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10%的城市困难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2%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保障的需求增长,我县关乎民生的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民众的心理预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设施老化,部分农村居民出现饮水困难。
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设施建设规模较小,设备承载能力低下,大部分管线是使用期限较短的再生塑料。目前,这些设施大部分已过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长和大量移民迁入,已经老化的设施不堪重负。同时由于水位下降,水质盐碱化,供水设施停用的组达50多个,约占全县组数的20%,饮水受到影响的农民9000多名,供水不足的组80多个,约占全县组数的27%,亟待维修和改造的管线约100多公里。目前的设施改造进程远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2、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县城70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内,近200户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50户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3、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目前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农民集资建设负担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各农村乡镇普遍反映通组道路的公共部分(十字交叉、文化室、孤寡老人门前、两个居民点之间)面积较大,占到硬化面积的一半,由农民负担太重。
4、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调查统计,近几年全县有50多公里的沥青路面被压坏或划坏、有60多台输电变压器被盗、有50多个组文化活动室未向群众开放、10多个村组文化室被租赁或挪作他用。
(二)就业方面
目前,全县城镇仅登记的失业人员近百名,隐性失业、半失业人员变数较大。
1、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城镇就业的难点
从再就业情况分析,两类失业人员就业比较困难。一是4050人员就业渠道窄。城镇4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4050)人员在我县约有350多名,他们大多是企业改制中买断身份的工人和早期进城的农民,这些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单一,难以适应企业高素质、技术型、复合型、年轻化用工的要求,因此实现再就业难度较大。二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乏力。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县城镇形成零就业家庭54户,总人口149名,具备就业能力的99名。这部分人由于缺乏就业主动性和就业技能,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政策不了解,因而实现再就业比较困难。
2、就业帮扶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
3、无业人员就业观念陈旧。
目前在我县无业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就业靠政府、吃饭依恋铁饭碗、不愿干个体、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宁可失业也不愿从事苦、脏、累、险工种的陈旧观念和惰性心理。还有一部分失业人员宁可吃低保也不愿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并存,就业引导、指导和组织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
(三)教育方面
目前我县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备受人们关注。
1、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3、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4、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
(四)社会保障方面
目前我县群众关注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总体上可以分为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劳动保障四大类。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173元/月,农村发放标准为75元/月,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1980户、4448人。其中:城镇1048户、2932人,约占全县城市人口的10%;农村502户、1516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的。据调查,目前城镇因多种原因部分生活困难群众还未能纳入低保范围。主要是常住县城无地无业生活困难的口袋户和家庭成员因生病、就学、失业致贫的市民,这两类人员在渊泉镇约有300余户;农村低保发放标准难执行。农村乡镇反映,农村低保线界定在人均纯收入900元的标准不好执行。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纯收入高于900元,如果按照现行的标准执行,除五保户外,农村几乎很少有人可以享受低保,但部分农民又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现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的运行需灵活操作,不断完善。
2、社会养老保险,城镇扩面慢,农村待试点。
目前我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共3846名,占全县城市居民总数的13%。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职工2289名,企业职工1167名,自由职业者390名,暂无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①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养老保障已经受到了城乡各类就业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职业者,他们是城市务工队伍的主力军,因为不少民营企业不给工人缴纳养老金,使其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也导致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进展比较缓慢。由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务工不安心、企业用人不稳定。②农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他们的养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16年在我县试点,经过四年多的扩面运行,至目前已经覆盖全县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点治疗的门诊少,不便于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群众反映,现行制度存在定点门诊受益较大,参保群众得实惠较小的问题,即入了合作医疗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高,不入的群众在定点门诊看病收费低。
(五)医疗卫生方面
虽然我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贵、病痛解除难仍在影响民生。较为突出的是:
1、药品进入渠道不够规范。调研中,群众反映医院和各种药店均存在药品进入渠道不够公开透明,价格混乱,质量良莠混杂、药效不佳的问题,影响了安全、有效、廉价药品的正常供应和使用。
2、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运行市场化倾向,弱化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上依靠服务收费,以药养医创收运行,导致医疗机构偏重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医疗机构推行承包制,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收入挂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其公益性质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以药养医是造成群众看病贵、病痛解除难的重要原因。
(六)社会安全方面
1、农资涨价过快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农民群众反映,农业税减免所带来的实惠被持续上涨的水费、农药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价格所抵消,农民种地的成本较免税前增大,相当一部分农民种地靠贷款,导致生活困难。**、20**两年农资价格比较:20**年水费每立方上涨了25%,种子上涨了20%,化肥上涨了2%,地膜上涨了10%,每亩地成本较上年增加100元左右。
2、物价过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我县粮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不能自给,从县外调进各种费用增大,加之经营环节存在的欺行霸市现象,导致生活资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周边县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资料价格高出1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尽可能压缩肉、菜、蛋的消费,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捡菜贩扔弃的蔬菜吃。物价过高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供暖服务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要。群众反映,县城部分住宅区供暖质量差,县上制定的《供暖监管暂行办法》落实不够到位,没有真正发挥出调解供需矛盾,有效管理城市供暖的作用。用户拖欠取暖费要收滞纳金,但室内温度长期低于规定标准却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老人和孩子因受冻经常生病。据了解,去冬县城有部分楼房居民因暖气不热,又在室内生煤炉或用其他方式取暖。
4、盗窃案件突出,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由于我县流动人口和移民增加,相关部门对居民区的管理职责不清,存在扯皮现象,导致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县城盗窃案件突出。据社区反映,县城居民区有安全死角,部分楼房经常处于无门房、无物业、无管理制度的三无状态,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盗窃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等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七)大规模开荒和移民,严重影响了全县的民生。
由于各级移民机构重移轻管使开荒移民成为产生民生问题的最直接原因。移民人数过多,贫困面过大,而后续政策又跟不上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严重拖后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制约了老户的增产增收,还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
据了解,我县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开荒移民,由零星小量转向了规模化。至2016年底全县共接受各级移民15274户,7164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加上正在迁移的九甸峡移民13216人,我县移民总数将达到万人。已经迁入的移民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生活十分贫困。大多数移民素质较低,生活习性与我县差异很大,不会耕种,在当地缺乏自救的渠道,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活。70%以上的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元,80%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救济面太广,单靠一县的力量负担太重。二是生产发展难。移民居住地多为盐生草场和荒滩,开垦的耕地肥力低下,盐渍化程度高,改造难度大,加之灌溉用水紧缺,部分灌渠渠低地高,改造任务重,生产发展难。据当地移民反映,目前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值极低,种地倒赔。三是适龄孩子上学难。2016年秋季开校我县四个移民集中安置点新增小学生2708名、初中生620名,新开设初中1所、小学13所、教学班81个,一次性需配齐中小学教师163名,对于我县来讲是一个庞大数字。目前缺额教师77名,缺教学用房20600平方米,适龄孩子不能入学和辍学现象严重。据统计,移民当中没有读完初中的有35900多名,占移民总数的,这些人已经成为我县的新一代文盲,启动扫盲教育迫在眉睫。
二、改进的意见建议
(一)坚持富民优先,把提高群众收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
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加强全民创业政策的检查落实,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研究并落实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运作的有效举措,引导城乡居民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二)不断完善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深入分析社会各类人群的保障情况,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对困难群体的救助由个案式处理向制度化转变,本着养老不养懒的公德原则,确保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
1、切实落实好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一是建立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定期自查报告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基本社会保障政策的用人单位给予责任追究。二是成立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安监局、民政局、财政局、xxx、社保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监察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各单位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每个生活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政府的关怀。
3、加强宣传,靠实责任,积极争取各级支持,促进城市非职工人群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
4、参照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在农村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努力转变现行以药养医现状。突出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保障功能,重点抓好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政策的落实,减轻县乡医院运转经费不足的压力,为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奠定基础。
6、规范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树立医务行业新形象。一是完善落实医疗管理阳光操作制度,保证病人就医费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服务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三是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打造信用医疗环境;四是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病人投诉;五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病人意见,及时反馈改进工作;六是抓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医疗水平。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外派实地培训力度。同时,结合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争取大城市医师到我县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
7、强化药品进入渠道的监控,确保患者用上合格药品。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药品的质量监督,发挥好职能部门在药患间过滤器、防火墙的作用,切实监控好药品的质量和价格,让广大患者用上放心药、实惠药。
8、建立困难人员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面向社会募集资金,专户管理,机动调用。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1、建议出台农村人饮设施改造中、短期规划。相关部门要把农村人饮设施的改善纳入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列出改造计划,从最需要改善的村组入手,全面开展对农民饮水设施的改造。针对当前部分村组吃水难的问题,建议采取应急措施,协调经费和人力首先给予扶持解决。
2、建议出台非盈利性住房建设规划。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规划、建设、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化、经常化和公开化,并逐年落实,有计划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贫困户住不起房的问题。尤其是近两年要适当增加非盈利性住房的修建数量,对今年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和廉租房的出租,应全程阳光操作,让中低收入家庭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中圆了住房梦,更让全县人民看到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希望。
3、协调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引导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在充分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建议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数量,做实就业指导,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大都有岗可上。并将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延伸到农村,把乡村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组织起来,开展治安、环境卫生、公益设施管理维修等事务。
4、切实落实《城市供热监管暂行办法》,缓解城市供暖矛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建议县上成立由主管部门、质检、消协、物价、供暖企业、热用户代表六方参与的供热监测组织,依照《城市供热监管暂行办法》加大供热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抓好室温鉴定和企业、用户双方维权工作,建立供暖事故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畅通事故排除渠道,并探索实行新的有效管理模式,确保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5、强化职业教育,培养优势人力资源。把新生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国民教育,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优势劳动力。一方面,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改善职业培训中心的教学设施,根据市场需要设置课程和专业,联合县内外企业、国内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培训,打造优势劳动力品牌。另一方面,加强企校联系,搞好就业衔接,力争达到学生毕业不落地,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四)建议县上积极向上协调,力争把我县移民乡村的后续建设纳入上级扶贫攻坚计划。完善移民乡综合发展规划,加大对移民乡各项建设的立项和资金争取力度。围绕移民乡的后续建设和发展,建议县上在引导移民群众自力更生、实现自救,动员社会各界从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生产物资等方面广泛救助、大力帮扶的基础上,加大争取力度,争得上级的支持,力争把移民乡的后续建设纳入国家或省扶贫攻坚计划,形成制度化、长期型的帮扶。
2016年民生问题调查报告(2)
一、调查样本分布及对象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设置了十个方面的民生问题,由受访者选出其中最关心的三个问题。从调查结果看:物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住房问题是当前民众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本次调查还针对十大民生问题的各个方面设置了一些问题,进一步了解民众对各问题的主要看法和认识,调查结果如下:
(一)社会腐败及政府执法不公问题
受访者认为当前有腐败现象,但是可以容忍,认为腐败最严重的行业是行政部门,其次是企业、公司,认为权钱交易,难以抵制金钱的诱惑是腐败和执法不公的最主要问题,其次是现行的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
受访者认为,要改善社会腐败及政府执法不公的问题首先应加强民众监督作用,力求办公透明化;其次是加大惩处力度,加强作风建设,增设督查机构。
(二)住房问题
受访者认为当前住房最大的问题是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其次是房贷利息过高,同时还存在住房设施不完善、拆迁补贴不及时到位等问题。认为导致房价如此高的原因,主要是房地产公司、炒房团炒作,其次是政府高价拍卖土地。
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廉租房制度不错,对低收入家庭有帮助,但僧多粥少,难以帮助更多的人,认为政府应介入调控房价,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房价,加大廉租房等修建和管理力度,降低房贷利息,进一步规范低保和廉租房问题,让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得到实惠。
(三)教育问题
受访者对目前升学,就业等问题及对子女的未来最关心的是教育费用过高,其次是找不到工作,生活没有保障。认为造成我国教育方面缺陷的原因是教育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是国家教育改革不彻底。
受访者普遍对目前缴纳择校费来换取更好的教育质量表示不愿意,认为这样助长了不良之风。认为目前小孩教育比较困难,希望纠正补课时间比较多的不良现象。
(四)物价问题
受访者认为自物价上涨特别是蔬菜价格上涨对生活影响最大,其次是衣着,月支出相比以前增长较多,感觉有点承受不起。
受访者认为目前水、电、气价格,门面租金等价格太高,老百姓生活压力大。希望职能部门能管理乱涨价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物价上涨。
(五)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
受访者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且还在不断恶化中,最关心的环保问题是水污染,其次是空气污染。受访者认为要倡导低碳生活,应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尽量乘坐公共交通设施,禁用一次性的餐具和瓶装水,加大力度推行无纸化办公。
受访者希望政府合理规划城乡城市环境,加大道路、路灯、小区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淘汰污染严重企业,有效治理环境、水等污染,让城市更加整洁温馨。
(六)交通安全问题
受访者认为产生交通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私家车增多,其次是城市规划不够合理,同时存在居民交通安全意识不高和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够等原因。
受访者对交通安全方面的行为最反感是酒后驾驶,其次是夜间开车时不关闭远光灯。受访者希望加大酒驾惩罚力度,职能部门应制止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不良行为。
(七)分配不均问题
当问及对当前社会存在贫富差距问题的看法时,多数受访者认为很不合理,认为社会主义不该有这么大的差距,但还是有少数受访者认为社会就是适者生存,虽然不合理,但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的问题。
受访者认为目前物价不断上涨,公务员、企业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生活、医疗都比较困难,希望提高企业、公务员工资、待遇,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同时增强对就业问题的重视,鼓励创业,逐步实现社会在分配上的完善,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
(八)食品安全问题
受访者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是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高残留问题,其次是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超量使用,同时担心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散装食物的卫生和食品处理不当生产的问题。受访者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其次是商者利欲熏心,同时认为当今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消费者对维权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受访者认为目前要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者受到重罚,让其不敢触入违法行为,同时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主动维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相关制度,严格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并定期向社会公开检验结果。
(九)社会保障问题
据调查,受访者对社会保障认识比较到位,均参加了不同类别的社会保险,其中参加最多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次是失业保险。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弊病在于覆盖面不宽,保障水平较低,其次认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制度的改革滞后,而且缺乏统一而且缺乏系统管理。认为应该为非正式员工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特别应关注农民工,因为他们也是劳动者的一部分,没理由差别对待。
受访者认为目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高,养老金标准较低,企业和行政的养老保险差距较大,希望政府提高住房公积金缴费标准、提高待遇,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使用、年度节余等情况透明度,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解决民众的养老问题。
(十)医疗卫生问题
受访者认为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最需要更改的是报销比率低,其次是缴费率过高,异地报销结算不便等。
受访者认为目前医院检查费用多,不论病大病小都要求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医疗费用种类较杂,乱收费现象突出,特别是药品价格太高,医疗门诊费报销难,手续繁多。认为医改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事情是降低药价、降低检查费用和治疗服务费用,增加卫生医疗的财政投入,扩大医保人群,让更多私立医院加入市场竞争。认为在医疗卫生服务上,最应该提高的是医生技能,廉政从医,改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和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效果,提供简捷的就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