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调查报告最新4篇
【导言】此例“养猪调查报告最新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猪养殖产业调研报告【第一篇】
一、猪肉价格上涨情况及其特征
和全国其它省市一样,今年4月份以来,陕西的生猪和猪肉价格出现了大幅度增长,4月30日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0元,5月30日上升到每公斤12元,6月30日和7月30日分别上升到每公斤13元和每公斤元。纵观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据陕西省物价局物价监测中心分析报告,2001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出现过二次明显的上涨,第一次上涨出现在2004年1―10月,持续时间约为10个月。此次价格上涨自2006年6月开始,至今年7月已持续了13个月。
二是上涨幅度大。2004年1―10月,陕西省平均猪肉价格(去骨后腿肉)从每公斤元,上涨到9月的最高点元,上涨了元,涨幅为%。而此轮上涨从2006年6月的每公斤元,一路攀升至2007年8月的元,上涨了元,涨幅高达%。
三是淡季不淡。一般来讲,夏季和冬季生猪大量上市的时候,猪肉价格都会有明显的回落,而此次猪肉价格上涨,仅做了短时间的盘整(2006年10―11月、2007年3―4月),就继续以较快的势头上涨。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后,更是以每月10%以上的速度上涨。据监测,目前价格上涨的速度呈现渐缓趋势,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回落,但幅度不大,仍然处于高位盘整状态。
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绿源科技示范区技术总监张周认为,造成此次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生猪供不应求。去年以来,阎良区生猪存栏率持续下降,农户和养殖场育肥猪出栏头数大幅减少,猪肉价格自然上涨。按理说,肉价上涨会刺激农民增加生猪养殖,而生猪的育肥期仅为4―5个月,为何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生猪价格还有如此大的上涨动力呢?星光良种猪繁养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和平指出,我国养猪业中,年出栏50头育肥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的出栏量占生猪出栏总量不到30%,其余70%来自农户散养;尽管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走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曾因去年养猪亏本不愿意养殖,而规模化养殖的建设期相对要长一些,短时间也不可能有大量商品肉猪供应市场,供需出现断层,价格持续上涨。
我们认为,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猪价格长期低迷,“猪”贱伤农导致猪源严重不足
调研资料表明,2001―2006年陕西兴平市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低价位运行状态,按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1来衡量,只有2004年的猪粮比()大于,生猪养殖处于微利水平,其它年份养猪全部亏损,也就是说6年养猪,5年亏损,仅1年盈利。在养猪亏损的情况下,农户为了减少亏损,只有减少存栏数量,大量淘汰宰杀母猪,由此导致仔猪供应不足、育肥猪无货源的现象,猪肉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二)饲料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养猪成本明显增加
调查显示,部分农户在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补栏的愿意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养猪成本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首先是饲料价格上涨,8月16日阎良区育肥猪的配合饲料价格为元/公斤,去年同期是元/公斤;玉米价格为元/公斤,去年不到元/公斤;两者同比均增长了%。其次是仔猪价格上涨,据绿源科技示范区郭卫国总经理介绍,去年上半年陕西断奶仔猪(7―8公斤)的价格为100元左右,今年以来保持逐月上涨的态势:1月份185元/头、3月份210元/头、5月份300元/头、8月份380―420元/头,仅仔猪的投入就比去年上半年增加80―320元/头。以上述价格为基础,我们可以计算出去年和今年农民养猪的成本收益比:2006年6月农民小规模养猪每头平均活重按100公斤计算,生产成本约为720元左右,按同期当地市场生猪收购价7元/公斤计算,可获得销售收入700元,每头猪亏损20元;今年6月份生猪收购价格上涨到13元/公斤计算,每出栏一头猪可获得销售收入13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0元,但因饲料和仔猪价格上涨,每头猪的生产成本也提高到了108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0元,养猪纯利只有220元/头。在陕西,本来农民手中的生产资金就比较紧张,养殖成本提高则进一步加剧这种紧张的程度,致使部分农户放弃生猪养殖,正如乾县乾陵乡李家堡村农民徐忠林所说的:“我们就是想养也养不起啊”。
(三)疫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养猪业产生负面影响大
近几年来,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链球菌、附红细胞体、支原体等传染性疫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特别是2006年4月份以来,全国爆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范围广、传染率快、死亡率高达50―80%,受其影响全国的生猪饲养量下降了40%左右。对于小型猪场和散养户而言,综合性防御体系更加脆弱,一旦发生疫情,死亡率很高,损失十分严重。到目前为止,预防蓝耳病的疫苗投放市场时间不长,能否控制住疫情还有待观察。持续疫情一方面造成猪群死亡过多,猪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对农户造成的精神压力也很大,即使目前养猪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也不敢冒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疫情风险扩大生产。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能否有效地控制各种高致病性疫情,对恢复农民养猪的积极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养猪比较收益低,部分农民宁愿打工而不愿养猪
以农户家庭散养来看,一年能出栏20头育肥猪就很不错了,每头猪按较高利润200元/头计算,一年收入为4000元,还得投入资金和承担较大风险。而一个劳动力到城里打工,一年挣1万元的收入应不成问题,扣除生活成本还能剩几千元的净收入,又没有资金投入成本。两者比较,农民为什么要养猪呢?
(五)市场风险预期加大,农户养猪心存顾虑
近十年来,猪肉价格出现过几次大的周期性波动,每次波动前后出现的问题都基本相似。农民从这些年猪肉价格的涨落起伏中得出这样的经验:价格高的时候养猪,赔得更惨!正如农民任小兵说:“现在的猪价,让我们又喜又怕。喜的是养猪有利可图,怕的是现在扩大生产,就有如在股价疯涨时买进股票,一旦价格下跌就惨啦!”这说明在目前猪肉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部分农民对养猪业的市场风险预期加大,加上目前生产成本处于高价位,生猪养殖所需资金投入比较大,农户对扩大养猪规模顾虑重重,举棋不定,观望气氛浓厚。
三、启示与建议
前述调查分析表明,本轮猪肉价格上涨具有持续时间长、上涨幅度大、没有淡旺季的特点。虽然引起肉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养猪收益低导致农民养殖补栏积极性不高。为此,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
(一)对养猪业给予持续、稳定、合理的政策支持
一是继续稳定国家对养猪业在土地、资金上的优惠政策,并根据猪肉价格波动性情况适时地调整政策(在猪肉价格下跌、养猪亏损时应加大支持力度),以解除农户养猪的后顾之忧。目前,很多农民担心,今年政府大力扶持饲养母猪,随着母猪生育高峰的到来,仔猪会大量上市,肥猪也会大量出栏,如果政府不继续给与政策支持,猪价下跌、养猪亏损、大量宰杀母猪的恶性循环局面难保不再出现。因此,要尽早做好应对猪肉价格下跌、农户在养猪亏损的思想准备,在政策扶持上保持连贯性,避免生猪生产和市场供求大起大落现象的发生。
二是要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如陕西省委省政府在2001年就养殖行业的用地问题下发了两个决定,明确规定养殖业用地视为农业用地,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土地管理部门不认可,因此成了一纸空文。为此,要加大政策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得以落实,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二)增加政策性保险的范围和额度,提高保障水平
从今年8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启动生猪生产的政策性保险。但在实际工作中,现有的政策性保险无法操作。目前生猪政策性保险只对三种一类病才开展保险业务(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并且对育肥猪不开展保险业务。保险赔付的额度也很低,如陕西省对适繁母猪的保险,每头保险金额为1000元,并且赔付的前提是“见到死猪”。一头猪一年保费60元,中央财政负担30元,地方财政负担18元,农户缴纳12元。而一旦遭遇疫情,1000元保险金额对于养猪户的损失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适繁母猪的体重大)。所以很多农户不愿意参加保险,他们一旦发现猪群有疫病的迹象,就想办法宰杀和出售,使带病猪肉通过暗流渠道进入市场,增加了上市猪肉的不安全性。因此,建议扩大政策性保险的范围,将育肥猪纳入保险范畴,并提高保险额度,以增加政策性保险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养殖业疫病防控体系,降低农户养殖风险
要加强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要严格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制推广新型疫苗,预防生猪疾病发生和扩散。目前养猪户关心的不仅仅是生猪价格的高低,更关心的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疫情,控制的效果怎么样?如果说疫情控制不住,仅仅通过给农户补贴是解决不了生猪供不足需的问题的。如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在市场价格的刺激下,农户会主动补栏,生猪出栏量就会增加,生猪生产就逐步达到供求平衡。
(四)提高农户养殖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增强养猪业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养猪场可行性报告【第二篇】
[摘 要] 近几年,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给村镇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本文主要介绍了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给村镇带来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养猪业 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214-01
养猪业对环境污染很大,黄龙县大部分养猪场建在村内,夏季来临,粪污造成了村庄的空气污浊,污水横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导致这一情况发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粪便及尿液、污水排放管理不足
众所周知,猪食量大,粪便及尿液也相对较多。据现场调研发现,一个养有600头猪的养猪场,其饲料总消耗量约吨/天,产生粪便约1吨/天,猪尿约吨/天、污水约7至15吨/天,可想而知每天养猪场的排放量惊人。养猪户由于缺乏这方面认知,对猪所排的粪便、尿液及污水并没有进行有效管理,以致造成严重污染,对环境、村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猪场地理位置存在问题
我县规模猪场都是由小逐步发展壮大,猪场圈舍建造是在生猪存栏增加的基础上被动地由小变大。人常说:“猪老板,年年养着建筑队”。猪场没有科学的规划、选址,造成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浪费,更没有考虑到远离水源、公路沿线、人口密集区等因素。
三、猪场卫生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施简陋
拥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其所产生的粪便、尿液及污水并没有配备设施进行相应处理。我县猪场在环保方面投资严重不足,粪污处理设施几乎没有,有的直接将其排放到公路、水源附近,对环境水源污染严重。
综上所述,养猪业环保建设应不容忽视,妥善处理养猪业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养猪人员应注重以下方面:
1.注重环保意识,加强环境建设
养猪人员应对猪场所产生的粪便、尿液及污水有一定的认识,不能对其所产生的污染忽视、懈怠。环保不仅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而且可以进行资源再生利用,为后代谋福利。
2.猪场选址、设计应合理
养猪业是一个漫长的事业,而且场址一旦选择便不会轻易迁移。养猪业投资大,所以在进行场址选择时应考虑充分,以免造成浪费。根据《畜牧法》的要求,做到猪场选址应远离人口密集区、水源地、学校等地方。搞好猪场的选址、猪舍、环保设施设计相配套,一次性建好,减少猪舍拆了建,建了拆。只有这样才能让养猪户安心养猪,更好的发展养猪产业。
3.加大环保工艺设施投入,确保猪场粪尿污水完全处理及利用
因为养猪场所排污染物是一种可利用资源,经过处理成为化肥用于农作物,大大节约了浪费,进行有效利用。据资料介绍:现投资万头养猪场建设约1000万,按10%的环保建设费用来算也有100万。所以,在建场时,应将环保设施纳入规划,使所建造的猪场科学合理,环保工艺设施完善,做到养猪业科学规范发展,粪污达标排放,减少民间矛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达到养猪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孟祥海。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消解规模化养猪环境污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郭晓。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控制外部环境成本的补贴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白林。 四川养猪业清洁生产系统LCA及猪粪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
养猪场可行性报告【第三篇】
一、项目概况
长生生态循环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安阳县磊口乡西店村,坐落在美丽粉红三江畔、黄龙山脚下,一面环水,三面环山。本公司远离村庄,建在山坡地上,场址交通方便、通水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充足。公司目前年出栏商品肉猪四百头。公司立足于养猪产业,实施科学管理,发展无公害生态养猪业,公司展望将来的产业将覆盖良种种猪繁育,无公害生态生猪饲养,无公害果蔬生产等。公司坚持按照“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方向,不断探索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子,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多年来,公司在养猪项目上实施科学管理,一步一个台阶,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拟筹建一个循环利用的、绿色环保的、无公害生态养猪企业,预计总投资310万元。
二、项目名称
1、年产3000头无公害生态养猪场。
2、200头基础母猪良种繁育场。
3、发展100亩果蔬基地。
三、公司业务范围
1、主营:良种猪繁育,无公害生猪养殖。
2、公司年产3000头无公害生态养猪场和200头基础母猪良种繁育场,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在资金及政策方面大力支持。
3、项目总投资:一期310万元。
4、投资方法:资金公司自筹资金160万元,申请国家、省、市项目配套扶持资金50万元,申请政策性货款100万元。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企业概况
本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滚动发展,现在年出栏商品肉猪400头,成为了当地小有影响的养猪企业。目前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公司具备年出栏三千到五千头的潜力。
2.业主个人情况
业主牛魁生,现年 岁,xxx党员,视野开阔、思想开放。从过商,承包过工程,搞过林业,最近十年都在养殖场养猪,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先后经过新乡大北农、林州红旗渠、湖南湘大、新乡田丰、郑州诺尔等饲料厂家的专业培训。历次到过郑州、新乡、鹤壁、林州等地考查,并任郑州诺尔饲料厂安阳区域经理多年,掌握了大量的养猪技术及信息。今年刚参加完团市委、安阳市农业局在安阳工学院主办的河南省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思想境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以后公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行,养猪业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今养猪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竟争,而是涵盖猪肉产品价格、质量品牌和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生产体系的竟争。中央明确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
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为落实中央“十二五”规划会议精神,关于促进生猪发展稳定市场提供有利保障,决定抓住无公害生态优质猪肉需求的黄金时期,在本村建立一个以3000头无公害型生态养猪场为龙头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养猪业并发展果蔬种植。
4. 项目经济和社会的必要性
磊口乡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为实施粮食转化增值又能促进人民生活提高,加快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和经济拉长方式,提高我乡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其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逐步成为我乡农村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和投资热点。
本地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拟定场区地理位臵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对商品猪销售、繁育种猪具有良好的环境。当地饲料来源广,劳动力资源丰富。拟定场区项目生产及生活用电均有充分保障,水量充足,水质符合GB5749—1985《生活饮水标准》,能够保证项目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保证。
五、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该项目的主要产品有用杜洛克猪作父本,长大二元母猪作母本,进行三元杂交。杂交组合产生的三元商品猪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回报率高、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猪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生猪养殖产业调研报告【第四篇】
我镇畜牧业近几年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已成为我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实规范我镇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我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制定全镇畜牧业发展规划。
我镇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据2012年度统计,生猪存栏41084头,出栏70790头;牛存栏2491头;羊存栏306只;家禽存栏280236只(包括森宝养殖场);兔存栏33252只;肉类总产量6772吨,蛋总产量279吨;水产品总产量325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禽饲养规模化程度低,生猪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50头以上养猪户据调查有247户,但在家禽、羊、兔方面规模的程度低,基本处于农户散养,因规模饲养量少,商品率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同时,饲养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2、养猪业污染严重。由于养猪业无序发展和不重视环保建设,相当一部分猪场排污设施简陋(如沼气池容量不足,处理能力低,无生化池)或根本没有排污设施,直接向河道、小溪、农田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制约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发展方向
发展外向型养殖业,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大力发展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畜牧业及附加值高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既要看到养殖业兴起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又要看到发展养殖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做到统筹兼顾,趋利避害,健康发展。
发展规划原则。
(一)土地吸收原则。有多少土地,地上植被能吸纳多少粪便,才能养多少猪。按每亩土地消纳5000-6000千克粪肥标准,科学制定养猪规模。
(二)排污设施合理。按核定最高栏数为基数,每头存栏猪沼气池建设标准为;生化塘建设标准为6m3;每半年对沼气池清渣一次,每年对生化塘清理和整修一次,并实行干清粪或干湿分离收集措施。
(三)科学配制饲料。改进饲料加工工艺,规范各类药物添加剂和消毒剂的使用,禁止使用各种违禁药物,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实现畜产品无公害目标。
(四)划定禁养区。1、集镇周边1000米内;2、集中供水水源地周边500米内;3、各村及自然村的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和群众房前屋后区域;4、永定河从西陂、上洋、北山、和兴干流沿岸1000米以内,从富岭到和兴的支流沿岸线500米以内;5、西陂天后宫、富岭五凤楼等风景区、旅游区、文物保区;6、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的其他区域。
发展规划。
总体要求:控制总量,适度发展,逐年递增,可持续发展规划。
据1亩耕地可载养2头生猪,1亩山地、果园可载养生猪3头,100亩林可载养生猪3至10头来折算,我镇现有耕地面积20092亩,可载养生猪40184头;林地面积亩,可载养生猪11300头,山地果园13850亩,可载养生猪41550头,累计可载养生猪93034头,2004年养殖数70790头,所以可发展养殖数22244头。今后养猪业重点推行“猪-沼-果(林、草、菜、鱼)”综合利用生态养殖模式,群众居住区小规模散养户进行迁移,发展无污染环保型养殖业。
发展对策和措施。
(一)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坚持养殖品种多元化的原则,在发展猪、禽等效益高、产量快的养殖业同时,加快牛、羊、兔等草食动物的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牧草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特点,做强做大养兔业,我镇养兔业还大可拓展。建立一批有市场、有特色的良种畜禽商品生产基地,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积极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养殖业,实行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
(二)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大小、变化决定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二是抓好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开发建设。依据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做到区域的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规模经营;三是从实际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四是优化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畜牧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减轻农民负担,实现畜牧生产、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
畜牧业保障体系包括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疾病控制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家禽良繁体系,可逐步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的宝塔式家禽繁育结构;二是疫病控制体系。认真抓好辖区内的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检疫监督,加大防疫、检疫力度,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通,确保我镇无重大疫病发生;三是饲料体系。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加强饲料质量和安全性监督检查,同时抓好青绿饲料的合理利用,发展人工种草,增加饲料供给总量;四是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工作,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畜牧业发展的新动态及实用科学技术,营造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养殖业污染整治力度。
养殖污染已严重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落实环保要求,对养猪业污染进行专项整治。首先,划定禁养区,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城镇居民区等需特殊保护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原有猪场限期搬迁关闭;其次,限期治理目前所有猪场,加大环保设施投入,确保达标排放。对污染严重,排污不达标的猪场,限期搬迁;第三,对新建、改建或扩建猪场,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养猪户必须根据上级养猪业发展规模进行选址并确定养殖规模,做到以现有土地和环境条件确定养猪规模。同时,科学布局,使养猪场避开居民区、农田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严格实行环保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批,落实环保“三同时”管理要求;推行猪—沼—果(林、菜)等多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
(五)加大环保宣传和执法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加强对环保意识、环保法规和养猪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特别是养猪户的思想认识,同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养殖户,予以警告、罚款、责令关闭或强制搬迁等处罚措施,确保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扭转目前养猪业污染治理不到位的被动局面。
(六)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协调配合。
各有关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工作的重点从发展养猪业转移到对养猪业加强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和强化对养猪业污染治理的轨道上来,定期研究和解决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治理工作责任制,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形成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环保部门:调查养殖业污染状况,制定养殖业防治污染规划,对建设养殖场申报及时实地勘察并作出环境评价报告,符合选址的给予办理审批手续;对已审批建场的防污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发给《排污许可证》,依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养殖业污染依法实施行政监督管理,并依法加大对污染的专项治理力度。
国土所:按《土地管理法》和县政府有关政策,对符合建场用地规定并经环保部门审核的养殖场,及时协助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林业站:按林业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不破坏林业植被为前提,对养殖场使用林地情况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协助报批。
畜牧站:制定全镇养殖业发展规划布局,指导养殖场(户)合理选址,做到以现有土地和环境条件确定养猪规模,大力推广适度规模,猪—沼—果生态立体养殖,加强规范养殖场的防疫、消毒、用药制度的管理,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指导养殖场申报无公害、绿色畜产品认证工作。
水管站:加强城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禁在乡村(含自然村)饮用水源头建设养殖场;加强养殖场直排水体污染水质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