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学总结【推荐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二地理教学总结【推荐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二地理选修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知道主要化石燃料的分布概况。
3.结合实例,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4.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难点: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漫画导入:图中的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有那些?
非可再生资源
(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少一点,目前人类正面临一些非可再生资源濒临耗竭的问题,对于的多种环境问题呢?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石油是地质时期的低等生物
(如浮游生物)大量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变成有机质,通过复杂的地质作用
(如地壳变动等)富集起来的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
天然气系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
有一种石头叫油页岩,它同石油一样,是由生物的残体混同泥沙变成的,所以可以用来炼油。
1.能源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一国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2.能源工业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极为重要。保障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安全以及解决能源消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
3.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能源问题是我国21世纪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
1.煤炭的分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2、其优劣评价指标:等级和品质
(1)等级:指含碳量、燃烧热量及挥发分含量;
(2)品质:由硫、灰分、其他有害物的含量决定。
3.那一类煤的质量差?污染大?
通常以无烟煤质量最优,褐煤最差。燃烧优质煤,单位质量提供的热量高,释放污染少。燃烧质量差的煤,释放污染大。
4.思考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经济发达的广大南方地区石油资源少,煤炭资源也少,但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突出。再加上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而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其开采、运输、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小,这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两个主要原因。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例如,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25%:而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
2.中国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
由于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是有限的。
全球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800亿吨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大约还有1370亿吨。按照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但是随着新油田的发现,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1.你认为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
石油资源会耗竭。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总量来说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矿物燃料在快速增长,所以石油最终会耗竭
2.如果石油资源开采完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3.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石油资源的耗竭?
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
形式展开辩论,化石燃料耗竭后对人类的影响,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仍然较为重要,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更占有主要地位,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约占70%。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五)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
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1.你怎样理解在生产与生活中自觉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为节约能源,你建议社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到人走灯灭等,对于本组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潜能,展开讨论,并给予充分的评价。
P31案例7,让学生收集北京过去、现在、未来能源结构状况方面的资料,以及政府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实施的一些主要工程等,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北京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和成功的经验。
板书设计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
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五)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第二课时
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能源结构已经由石油时代逐渐过渡到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水电等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竞相发展的时代。
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1.从全球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2.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显著。
所以,今后世界能源的总趋势是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
三、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从能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太阳能
1.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两种转换形式:
(1)光热转换,如太阳灶
(2)光电转换,如太阳能电池
2.特点:
(1)能量巨大
太阳每时每刻都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巨大的能量,每秒钟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
相当于600万吨标准煤所释放的能量,并且在今后几十亿年里是用之不尽的。
(2)清洁
太阳能没有污染。
(3)分散
太阳能只能在晴天获得,并且能量中大部分消耗于大气、水的循环和植物的生长,现在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还很少,其最主要原因是太阳能比较分散,不如常规能源集中。
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投影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大家是否可以总结出太阳能分布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
(1)纬度因素
(2)地形因素
太阳能在地表分布分散,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太阳能的能量远远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也是科学界正在研究的问题,我们学生从现在起要学好科技知识,为将来太阳能开发做出贡献,你或许能成为一个太阳能专家。
(二)风能
1、风能的特点
(1)可再生能源
风能实际上是一种间接形式的太阳能。有人估计,每年地球上风的能量相当于3200亿吨标准煤的能量。
(2)风力、风向不稳定
风可以用来推动涡轮机转动而产生电流。在地表的盛行风带和季风气候区中,一般风向比较稳定,但风速却存在显著差异。如: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风向虽然较稳定,但风力大小却有一级至十二级之差。由于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又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而且风力丰沛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因此,风力发电
(3)清洁的能源
(三)水能
1.水能的特点
(1)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
(2)发电成本较低
(当大坝和电厂建成后)
(3)能源清洁
(4)大坝的建设可能会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图3.14)。
3.14,分析水坝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有利影响与不良影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
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的水能约有3.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但按人口平均的可开发水能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数的60%,并且分布很不均匀(图3.15)
(四)潮汐能
(1)潮汐的概念:太阳与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白天海水上涨叫“潮”,晚—上海水上涨叫“汐”。
(2)分布:巨大的潮汐能蕴藏在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
(3)潮汐能发电原理:在海湾或河口上建造一个稍低的大坝,以拦截涨潮时涌入的海水,拦在大坝里的水流经大坝时推动水轮发电机组而发电。
(4)潮汐能特点:干净、无污染。
高中地理选修7教案篇3:中国地理全套教案
第一讲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复习目标:1、中国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高二地理教学总结【第二篇】
这一学期在教学上主要抓教学的两个方向。第一,抓理科班的地理学业会考。今年作为科任老师我得负责高二4班和5班的地理会考复习工作,作为备课组长我得作好高二年理科班的地理会考复习落实工作。第二,抓文科班的必修三的学习,培养文科班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文科两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理科班的学生在这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下,从学生会考后的反映来看,可以顺利通过会考考试。
2、课堂教学状况。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3、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情况。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作业完成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同时教学中也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要用一样的课堂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摸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实现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二地理选修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初中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属于复习课,教材中的内容因为属于初中的地理知识,在初中阶段只是识记简单的内容,但是面对高考,区域地理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表面知识的识记,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重在引导学生得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以便于更好的学习之后的区域地理知识。本节课主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对于自然特征的因果分析,让学生梳理清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日本是第一个分区地理东亚的重要国家,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相关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法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四个核心素养: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地理的复习要重在体现这些素养的培养,通过对于日本这个区域的认知,问题设计层次深入,帮助学生梳理关系时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通过讨论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分析
由于与初中地理学习相隔的时间过长,再有文科普班的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有别,对于相关知识的分析需要有侧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别,问题设计多元,层次多样。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能运用核心特征分析区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3、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对日本自然特征学习,分析日本资源状况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日本位置特征的分析、描述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2、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教学过程
先引导学生分析出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在哪里: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相对位置等)
有什么: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等
人文特征—农业、工业、人口、交通、城市等
为什么:解释上述特点的形成和分布原因
如何做: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 读图明确日本的位置和范围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一)教学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一)教学设计
可以结合图总结位置特征,需要对学生强调海陆位置特征的描述方法,重在描述——岛国。
高二地理教学总结【第四篇】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一个理科班和三个文科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高效完成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文科班已结束《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和防治》的学习。
2、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也特别突出重难点,因为本学期学生面临着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紧迫,在有限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突出教学重难点。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5、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高效A计划、课堂作业、湖南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和预测卷。文科班完成情况较好,理科班相对较差,还有部分理科生不做作业。
6、日常考核
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段考外,还进行了几次水平考试摸底考试和模拟考试。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7、教材使用分析
本学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内容,做到了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注重教材结构和框架知识的讲解。
8、参加教研情况
本学期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一直按时参加无一次迟到早退或缺席现象。自己还精心准备了一次公开课,内容为《常见天气系统》,虽然不算成功,但收获颇多。同时在本学期第10周,还参加了湖南省长沙市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明确后阶段水平考试复习的目标。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5、教学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资源观和自然灾害和防治意识。以课本中的地图各类图表为素材,进行探究,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拓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读图分析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今后地理教学,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