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教科处工作总结范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1344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教科处工作总结范文(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科处工作总结【第一篇】

已经过去的春学期是工作繁多的一学期,同时,在校级领导的关怀和全体教职工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也是成绩显著的一学期。老师们在这一学期里都比以往更加辛苦;工作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在工作中,老师们给予了我们教科处各项工作以有力的支持、配合和帮助,在此向所有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科处负责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完成和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常规和学生竞赛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通过教研过程管理达成学校的整体工作目标。本学期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教科处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工作,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研常抓不懈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同时,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我校优质教育形象的基石和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的意见》,以争创常规管理示范校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建立教学管理流程:

教科处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以教研组的管理为焦点,开展先进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的评比活动,通过对教研组的考核与评比,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促进优质教育创新的内涵,把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一线,加强过程督导,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重视集体备课,本学期校长、主任参加集体备课11组次,设计出标准集体备课流程,并在全校试行。突出备课组组长的职能,加强对备课组的考核。学期中,抽检备课组检查记录,教师教案80人次和作业批改27人次,对检查到位的综合组、化学组、初二语文组等优秀教案,提出了表扬。同时对教案中存在的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对教学效果缺少的教学反思,作业讲练多、批改少等问题,及时向教师作了反馈。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听课是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情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教科处共听课60节,评课40节,检查课前迎候10节次。及时处理学生违纪现象百余人次,召开学生座谈会4次,涉及学生90余名。掌握各年级学困生情况,并在全校率先开展了全员导师辅导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以校本培训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将师训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正是“十一五”起始年,我校将校本培训作为重点研究内容,申报了《国家安全教育》校本课题研究,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优化整合,构成立体培训框架,探究发展教师专业化素质培训的可操作模式和规律,全面培养教师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的师德修养、较高的学识水平、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较高的现代信息素养,因此,此课题的研究对我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和总结《国家安全教育》校本课题研究校本培训模式的。操作策略;研究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的层次目标;研究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形成;探索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此类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此课题下,鼓励教师申报市县校各级课题,化学组、语文组申报了四个子课题。

本学期,筹划组织了“初一成语竞赛”初二数学奥赛”等。一学期来,在省数学奥赛中,30多位同学获得省级证书。目前,我校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普遍提高。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研活动,选送优秀教师到南京、上海、徐州、镇江等地参加各类教科研会议,学习先进的科研经验。本学期有百余人次参加省市区教科研活动及比赛,其中,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十余篇,优秀课教师1名。省级优质课2人,姚卫在教师和谐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乐一等奖;刘德水在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陈露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专题大赛中,获省一等奖;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激活教师课堂教学的创造力。校内开展公开教学和青年教师入门课活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县市教学技能大赛,有30名教师上了校公开课,数名青年教师上了汇报课,组织了数学、英语两个学科送教下乡活动,培训了二期农村骨干教师,有16名教师分别为全县农村骨干教师和初三把关教师上了示范研讨课。组织教师全员参加普通话培训。提高了教师普通话的能力。利用假期开展了多媒体培训,使我校达到教师培训率90%以上,绝大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各位领导、老师,本学期确实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艰难同在,我们还有很多差距需要弥补,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要以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下大力气狠抓内涵发展,我们既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豪情,又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丝毫也不可懈怠,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超前思维,主动迈向教育产业化,端正教育观念。在新学期里,愿大家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的做好平平凡凡的事情,创实验不平凡的业绩。

教科处工作总结【第二篇】

本学年,我校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宗旨,注重发挥“课题带队伍,科研促教改,教研提质量”的整体效能,务实创新,不懈进取,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课程改革注重实效,教研活动关注校本,学科竞赛打造品牌,教育科研初见成效,咬定教学质量不放松。

一、课改工作注重实效

教科研的工作在充分发挥我校在教科研方面的优势基础上,建立了以学科年级组为单位的教研模式,始终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实行双周为教研活动,单周为理论学习,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主题(周一为英语组、周二为语文组、周三为综合组、周四组为数学组的活动时间),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例、组内讨论、梳理成点滴经验、张贴海报”等形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解,转变了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注重实效,通过集体备课、骨干教师领引、领导亲自指导等过程。这样集思广益,将个人的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共性或个性的问题,改善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了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教研活动关注校本

教研活动是学校的教学常规性的活动,也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要渠道。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教科处力争在校本教研上不断探索,努力指导教师合作探究,细研教材,上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年共安排了40节校级研讨课:其中语文15节;数学15节,英语6节,综合4节。

通过以上教研活动,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的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我们力争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力争呈现高效、规范、充满创新、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让师生在尊重与合作,爱心与赏识中渡过每一个40分钟,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涵养、文化底蕴,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教研活动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石,今后我们将努力吸收其他学校的经验,打造自己的优质教研品牌。

三、学科竞赛打造品牌

学科竞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学年安排的学科竞赛有:3---6年级的作文竞赛;锦江小学首届“英语节”;2---6年级的查字典比赛;1----6年级的口算比赛,跳绳及乒乓球比赛,全省英语听力竞赛,全国数学希望杯竞赛。这些活动都展示了各自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学生,充满了童真童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一个才华展示的平台,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打造品牌教师,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如省、市电教课评比;省、市论文比赛;市优秀授课教师比赛;余江县优质课比赛;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竞赛活动:锦江小学首届“信江杯”优质课竞赛;锦江小学“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锦江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在这些竞赛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在省、市电教课评比中我校共获得省级三等奖1节,市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1节;在论文比赛中获得省级将的15篇、市级14余篇。在市优秀授课教师评比中有5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授课教师;全省英语听力竞赛和全国数学希望杯竞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教育科研正在起步

课题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百年老校却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老师既爱之又怕之,爱的是那份光环,怕的是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从发放的《锦江小学教科研申请表》回收情况,就一清二楚,那份艰难可想而知。为把课题研究认真扎实做好,发放了两种表格:《锦江小学教科研申请表》、《锦江小学五年以下教龄教师调查表》并召开了锦江小学第一次课题研究人员会议;同时在4月18日建立了锦江小学教科研博客。为了使教师能尽快了解教育教学的新信息,我们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除了狠抓校本教研,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了深圳道虹集团的高方教授来我校讲课,一年来我们先后选派了70多位老师到湖北宜昌、广州、南京、南昌、九江、婺源等地学习,为教师的成长注入了新的血液。

五、咬定质量不放松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最直接的标准。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教学质量曾一度滑坡,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开学初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把毕业班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加强了毕业班教师的力量,分别在3月份和5月份召开了毕业班教师座谈会,了解状况,进一步明确了“争3保5”的奋斗目标,宣读了《六年级教学质量奖方案》;同时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打好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堂堂清、课课结、特别对以前学习底子薄的学生,更要关心照顾。要经常与家长真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动态,掌握他们的心理倾向,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逐步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科处工作总结【第三篇】

一、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证措施

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利刃。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保证:一是各校精选本校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组成教育科研组织;二是健全教育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考核。

二、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我校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摆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要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并且将这种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广大教师,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究型”。领导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带头进行教育科研,在抓好科研骨干培养的同时,引领全体教师走上科研兴校的“阳光大道”,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我校坚持做到四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教研活动,自觉深入课堂,帮助教师,指导教研,自觉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学校召开以“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为主题的会议、骨干教师献策会。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的目的,端正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教育科研的效益观,在校内掀起了搞科研,促教改的高潮。

三、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为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工作,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树立信心、理清思路,推进了教法改革在我校的开展。鼓励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一年来先后派出多人次,赴外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并在学校做专题汇报交流,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科研能力。

通过以上途径,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实践,教后反思,用行动研究提升。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上。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学校“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积极引导教师在教研组中主动、有效地开展“一课三议”研讨活动,通过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研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牢固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五、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提高教科研实效

1、教科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我们认为教科研要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学中贯穿教学科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十分强调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应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教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我们努力探索充分利用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使教研活动围绕科研课题开展,在教科研的理念下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科研化。我们要求课题组人员每学期都上研究课、汇报课,课前课题组人员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人员作重点发言,并向全体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为了建立一支热心于教科研的,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教科研队,我校还做了以下工作。

1、引路子。即给教师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培养好教师,特别是教研型教师,一要选好苗,二要护好苗。苗子选定后,要及时向其指出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如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等等。而不能被一些听课、上课、写文章、评教案等事务所涵盖。

2、厚底子。即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对列为培养对象的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时间、经费上优先安排,努力使教师在教育思想上由考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3、架梯子。即为教师成名成才铺设台阶,帮助其不断向上攀登,脱颖而出。大力开展拜师学艺、外出取经和教学比赛等活动。优先推荐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创设发展平台,促进其发展。

4、压担子。即给教师委以教学上的重任,并不时向他们提出教育教学研究任务。要充分信任和使用教师,让他们到教学第一线担任重要的教学任务,努力成为教学骨干,同时要求教师定期拿出教学成果,主持教研课题,开办专题讲座,上公开示范课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科研中提高能力,在压力中成长。

下一步工作设想:

1、建立务实、和谐、向上、创新的研究氛围。

2、完善教科研规章制度。完善有利于推进教科研工作的导向、评估、激励机制,建立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科研体系。

3、抓好课题过程管理,完善规划、立项、实施、验收、成果推广的运行机制。今后我们将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为推动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教科处工作总结【第四篇】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依据学期初教科研计划,依据学校年度整体工作安排,在全体教师的配合之下,积极地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科研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于学校内涵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与成长的舞台

1、教科室协助学校教务处开展“十校联谊”活动,深入推进我校“学讲练探”四环节教学模式。在较大范围内起到了示范辐射的作用,本次教研活动是新课改理念在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具体落实的体现,活动促进了教师备课、研课、上课水平的提高,为今后我校高效课堂的成熟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组织教师参加亭中“教学艺术节”活动。如课堂诊断、教学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命题能力竞赛等。

3、邀请专家来我校做讲座。本学年先后有市教科所冯卫东来我校做“高效课堂3、6、9”的讲座;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颖来我校做“高考数学高效复习”的专题讲座,两次讲座均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应,增强了我校的教研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效率意识、质量意识与科研意识。

二、通过创设多种活动,深度推进“学讲练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本学年初,教科室编制了专门的“学”的课堂学习材料,教师人手一份,宣传相关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

2、借助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教科室策划了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首次论坛活动方案:主题:“‘学讲练探’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做好‘学’的工作”。收到几10篇文章,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与行政领导进行了优秀文章的评选,活动加深了老师对“学”的课堂的理解。并在6月份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学讲练探”公开课的开设、点评与总结活动。

3、组织了亭中“学讲练探”通州区教科室、教研室的联合论证会议。三名教师上了公开课,取得一致好评。在论证会上教育局领导、区教科室主任、来自其他学校的各学科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校上课老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均参与了本次会义。该论证活动明确了我校“学”的模式构建的具体方向,积累了亭中人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宝贵经验,对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以各级文章评比为助推剂,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反思与总结

本学年度校教科室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南通市第四届教师专业成长文章评选活动”,共选送6篇文章,有3篇文章获、区级奖;组织教师参加20xx年“省中小学优秀教育管理文章”征文比赛;组织参加艺术类课程教案(征文)比赛与“行知杯”文章比赛。

四、以学校课题为抓手,积极动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加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1、今年学校在确立课题参与成员时采用了由下而上的方式,通过家校通及时公布学校有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进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参与学校课题的研究。共有40多位青年教师主动申报参与了学校课题的研究,为后期推进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2、 12月份,校教科室参加了区教科室十一五课题增补课题的现场调研,对课题的进展状况作了扼要回顾,进一步提出了下一阶段推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策略。此后,学校及时向有关课题主持人传达了会议精神使得校十一五个人课题结题工作顺利完成。朱新星、栾爱春、徐育、张志兵等同志向区教科室提交了结题鉴定。学校在三月份召开了课题分工会议,具体落实有关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标与责任,到学期结束之前已经收取课题相关文章6篇。

3、今年1月份,学校成功申报了教育部“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课题(09YJA880012)子课题“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与渗透研究”,购置相关课程材料(450套)共课程开设使用。在4月份前往郑州参加了全国生命教育年会。会议之后,学校将录音MP3及PPT文件拷贝给课题组成员及学校相关领导,供全体课题组成员研究学习使用,有效传达了会议的精神。

4、6月份,侧重动员全校教师参与申报省、市、区十二五规划课题,与省、市、区教研室第九期课题研究工作。

5、动员相关教师申报20xx年度教育先进个人评选。在本年度,我校荣获“通州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栾爱春、张志兵两位老师荣获“通州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徐育老师主持编写的《通城名片》荣获“通州区优秀校本课程”。另外,栾爱春、徐育、江国云荣获“通州区课堂诊断先进个人”。(通教基84号文)。

五、发挥通州区“名师协会”中的教师的典范与辐射作用

我校共有五位教师参与通州区名师协会。今年,他们多次参加区内外的教育研讨活动。在区内开设公开课合计5节,去浙江湖州开课2节,并听取特级教师的讲座。协会成员在校内开设公开课3节。他们的存在与教科研活动一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41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