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测量学实习总结(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4095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测量学实习总结(优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测量实习工作总结【第一篇】

经过两周的测量实践和测量后的数据处理,实践圆满结束。在这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我们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星期是紧张而充实的。以下是我的实习经历。

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我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测量也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不能马虎。在测量实践中,保持数据的原始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反复校对每个测点的数据。我们在测量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准、水平尺或花杆没有垂直放置时读数、读数时间间隔过长等。这会导致一些错误。因此,在测量时应同时进行室内计算和测量,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工作,未来可能会使用许多数据,所以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植入每个数据的有效性。保留原始资料也有利于日后核查,这也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不仅在这个实验中,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这样做。

这次实习也是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工作潜力的机会。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都要思考如何设置点,如何测量,测量哪些数据,如何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然后一起讨论解决。我们都没有丰富的测绘经验,也没有测绘天赋,这是为了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给自己一个发挥的机会。

在这次测量实践中,由于个人因素,给测量进度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不仔细,不注意复制数据错误,导致计算出现问题;还有计算误差,会给后续的测绘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个人的粗心和不注意的态度造成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中要保持冷静的状态,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培养个人独立思考的条件。只要保持这种状态,相信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为期两周的调查实践既不太长也不太短,我们必须努力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毕竟我们是“初生牛犊”,总有必要的好奇心。但是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团队精神,能够完成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所了解和学习的只是土木工程测量的冰山一角,但我们不会骄傲,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努力。

这次调查实践培养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衡量不是一个人的衡量,而是每个人的衡量。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分组衡量是对实际利益的衡量。团队的团结协作使测量任务圆满完成。大家依旧撑着伞应对寒冷的天气,形成了一个队友团队的好伙伴。我用伞量量你,慢慢体会到团结就能完成任务。每天的工作任务都是大家协商的

量、分配之后才进行的,昨日测水平角的,这天就测高程或者量距。这样就会对进程有了必须的保证。

从画图,对数据的分析及图形的完成,有很多的知识在脑中浮现,那些计算的公式运用就更加的明白了。从中那发现很多的问题,误差的计算,数据的处理,还有培养了我们的绘图潜力,什么叫做地形图,是怎样绘出来的。问题总是有的,但经过思考及同学的指点,就把它解决了。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考验,对测量有了很大的了解并收获了很多。

总的来说,期望土木工程测量实习这一课以后要坚持下去,理论结合实际是的收获。让我对土木工程这门专业了解了更深一步,虽然不是真正工作上的测量,但对以后工作有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就这们结束了,我从中领悟了到:在实质当中学到的知识比坐在教室里上课要牢固得多。

测量实习工作总结【第二篇】

实习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不会陌生,实习是让同学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和检测,让自己从工作实践中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再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偷懒,这还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在社会上工作生活,也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比如有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还有水运测量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所运用的就是不同的测量学。一般所运用的都是普通测量学,在绘制地图时还要运用到大地测量学和摄影测量学。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时运用到的是,普通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而普通测量学是基础,工程测量学是专业分支。然后才会动手设计和测绘。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拿好工具,对一项建筑工程进行测量。首先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等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相关知识。第一点就是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的使用各项仪器。第二点就是要避免测量错误的结果,最大限度减少测量误差。第三点就是要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仪器的误差,这是仪器的自身问题,属于客观误差来源。

2、外界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在大太阳下测量,眼光的折射,还有其他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所一在测量时,要做好准备。

3、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水平所带来的误差,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测量,测量时脑海里保留着一些影响,然后收拾工具,回去根据测量的结果,对工程进行测绘。这是一项细心的工作,最简单的在地图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虽然只有一点点误差,但是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

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巩固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经过这次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在实习中我还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操作还不够熟练,但是以后我会更加的努力。

测量实习总结【第三篇】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这样: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3)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4)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5)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二)前言

在至xx学年第二学期末,自xx年12月1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14天的工程测量实习。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测量实习总结【第四篇】

一、对测量实习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实践不能探精微”土木工程是一门重严谨,讲协作,偏实践的工程学科。为了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和经纬仪等测量工具的使用,系统全面的学习到小地区大比例地形图成图原理、成图工程和方法、施工放样等,进行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从而丰富我们测量的实地经验,提高我们在今后工作岗位上面的竞争力。

(二)实习基本内容

1、地形控制测量外业

1)平面控制:选用闭合导线。

2)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2、地形控制测量内业

1)平面坐标计算

2)三角高程计算

3)水准测量高程计算

3、碎部测量外业

全站仪数据采集,测绘1:500地形图

4、地形图绘制与整饰

CASS软件电子绘图5、施工放样

(三)测区概况

1、地物:我们土木一班被分配到的测区主体是学生公寓(三号楼、五号楼、筒子楼、八号楼由北向南平行排列)。测区整体是一个矩形,建筑物形体上对称,五号楼、筒子楼还有八号楼围城的区域构成了一个矩形对称结构的小花园,测区内不乏行树、路灯、井垃圾桶等市政园林公共设施。

2、地貌:测区整体平坦,部分路段有小于20度的斜坡。

3、天气状况:实习期间降温明显,测量时间段的温度基本维持在0~10度之间,风力较大,期间还存在两三天的雨雪天气,对测量工作影响较明显。

二、测量的实施

(一)控制测量外业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罗盘仪、两个棱镜、两把标尺、卷尺、铁花杆

二)控制测量的意义、实施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控制点坐标的测

定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先决条件,是为以后碎部点坐标的测定及展野外高程点制图的基础。

2、实施过程:

A、在侧区内选取8个相互通视且距离彼此差别不大的控制点,8个点围成一条闭合

导线,其中A1控制点的坐标(520,520)和高程20、000已知。

B、将全站仪在A1点对中整平,然后分别在A8与A2号控制点放置棱镜,再用卷尺

分别量出两棱镜及全站仪高度,将全站仪(盘左)对准A8点棱镜,将起始角度设置为0度,然后观测记录下竖直角角度以及平距,然后将全站仪顺时针旋转瞄准A2,记录下竖直角角度、平距和水平角度数。半测回结束后,将全站仪调整到盘右状态,对准A2同样读出竖直角角度、平距和水平角度数,记录完毕将全站仪逆时针旋转至对准A8读出竖直角、平距及水平角度数。一测回结束。数据合格后将全站仪对中整平至A2点,将两棱镜分别放置在A1和A3重复上述操作,8个控制点要逐一测量。

C、将标尺分别竖立在A1与A2控制点上,将水准仪整平在两控制点之间的某位置,

然后读出后视点度数a前视点度数b,然后调整水准仪高度正负10CM以上再重新读出后视点度数和前视点度数,后视变前视,8个控制点高差逐一测量。

D、将罗盘仪对中整平至A1,铁花杆放置在A2,用罗盘仪对准铁花杆记录度数α1,

然后将罗盘仪对中整平至A2将铁花杆放置在A1,用罗盘仪对准铁花杆记录度数α2,α=(α1+(α2±180))/2

3、精度要求

A、一测回结束后要进行允许误差检测,要求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角之差小于等于正负

24秒。水平距离双向测距,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

B、高差h=a—b,两次仪器高法要求两次测算出的高差之差小于等于5MM。C、α1—(α2±180)小于等于2度4测量心得

全站仪的对中整平要熟练,要求精度要高,不要测完一站将数据记录在纸上就紧接

着测下一站,要做到站站对数据进行误差允许计算,不合格立马对本站返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等到业内计算时发现误差很大无法闭合,届时返工无处着手,这是致命的。

(二)控制测量内业

一)所需仪器:无

二)意义、计算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通过计算处理控制测量外业得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控制点坐标,是为碎部点坐标的测量做好准备工作。

2、计算过程

A、平面坐标计算:角度闭合差计算,调整分配好误差后得出相邻两条导线间的水平角βi,接下来进行方位角推算,保定地区的磁偏角大约为6度,所以在导线磁方位角的基础上减去6度即为导线真方位角度数αi,由αi=α(i—1)+βi±180推算出各控制点导线前进方向的方位角大小,然后进行坐标增量计算△X=Dcos(αi);△Y=Dsin(αi),及闭合差调整得到改正数并计算得出改正后坐标增量,最后进行坐标计算,有A1(520,520)得出所有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B、三角高程计算:由三角高差h=tan(竖直角)+仪器高棱镜高,计算出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并得到平均高差,求得改正数最后得到改正高差,由A1点高程为20、000得到所有控制点高程。

C、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得到各控制点高差,并进行闭合计算,根据平距与总长度的比值反号分配改正数得到改正后高差,并计算出各控制点高程。

3、精度

A、平面坐标计算要求Fβ容=±40√N=113、14秒然后反号平均分配给βi;∑L/f大于等于3000,然后将fx和fy反号萍将军分配给△Xi和△Yi。

B、指标差小于等于正负25秒,,对象观测高差较差的绝对值不应该大于400Lmm(L为公里数),高差闭合差要求不超过正负40√∑Lmm(L为公里)

C、要求三角高程测量的数值能和水准高程测量的数值吻合上。4、心得

一份正确的数据对业内计算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就能看出之前控制测量站站误差允许检验的重要性,同时要多个人一同进行内业计算并彼此核实,以免出现计算错误。(三)碎部测量外业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三角棱镜、移动棱镜、卷尺二)意义、测量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碎部点坐标数据是制图展野外坐标点的数据基础,碎部点是绘制地物地貌的组成部分。碎部点:地形、地貌的平面轮廓由一些特征点决定,这些特征点统称碎部点。

2测量过程

A、在全站仪中建立控制点坐标文件,将控制点坐标键入到文件之中等待调用,然后再建立一个碎部点文件以待记录碎部点坐标。

B、将全站仪对中整平到控制点上,量取全站仪的高度,先进行测站设置调用本控制点坐标、后视点设置调用后视控制点坐标。结束后开始进行碎部测量。

C、安排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选点,一个人负责绘制草图并标记碎部点点号,另一个人负责操作全站仪记录碎部点。

D、如果存在不可通视的碎部点,要考虑控制点的加密工作。3、精度

首先对中整平全站仪不能马虎,确定正好,设置后视时,一定要将全站仪对准后视再设置后视点坐标,为了保险也可以将后视点作为第一个碎部点进行测量。

4、碎部点测量的心得

老师讲授完碎部点测量注意事项后不要急于去进行碎部测量,下课后我带着副组长去每个控制点实地考察,让其余组员回宿舍休息,然后我让副组长站在每个控制点上分别向后视点和前视点拍一张照片,工作进行完毕后,我将拍摄的照片放在电脑上一一浏览用一张A4纸制作出了一张完整的测区地物图,然后仔细观察每个控制点上面的视野情况判断哪些碎部点可以在哪个控制点处通视,哪些碎部点无法通视但是可以利用对称找到,哪些点可以隔一点做直角,哪些碎部点无论如何都无法捕捉到然后考虑加密控制点,经过比对后,发现需要在8号楼和5号楼之间、5号楼和3号楼之间分别加密一个控制点A9和A10,最终以控制点为单位,根据哪个碎部点在哪些控制点意捕捉,有选择性的将测区划分为10个小测区,并交给组员去将这10个小测区放大到10张A4纸上,这样不但不用经历所有控制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做到有条不紊心里有数。

在利用A6控制点加密A10控制点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高程出现了问题,但没有发现,等到测完A10区域时核对数据时发现碎部点高程达到了59点几米,我们没有惊慌,用A10控制点重复测量了一下用其他控制点测过的碎部点,发现平面坐标基本吻合,高程却相差40M左右,然后检查所有的碎部点数据,发现高程是从A10开始包括以后的碎部点的高程都增加了约40M,所以我们断定是A10的高程输入错误,为了弥补高程的巨大误差,我们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将A10的真实高程计算出来然后减去错误高程得出额外增加的高程,结果发现与前面检查同一碎部点高差相同,于是我们将出错的所有碎部点的高程都减去了这个差值得到了错误碎部点的真实高程,挽救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从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要边测碎部点边观察坐标各项数据,以免出现错误导致后面所有碎部点都出现错误。

(四)地形图绘制与整饰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CASS制图软件

二)意义、制图过程、心得

1、意义:得到测区的地形图(1:500)

2制图过程:

A、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导出控制点与碎部点(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DAT)

B、展野外测点点号,输入相应的坐标文件回车即可在屏幕上看奥所展文件坐标点号。

C、屏幕上的点号与草图上的点号应该一一对应然后将平面图精确绘出。

D、地物绘制检查无误后,将点号全部删除,展开所有的高程点,地势平坦的确不绘等高线需注记散点高程。

E、对重要地物加注记F、给图加框并命名存盘。

(五)施工放样

一)所需仪器:全站仪、移动棱镜、水准仪、两个标尺

二)意义、放样过程、精度和心得

1意义:放样就是将图纸上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精确地在地面上进行位置定位的测设。

2放样过程(平面坐标放样和高程放样)

A、用CASS在制作出的地形平面图上设计一个矩形房屋,并记录下房屋拐点处的坐标及边长。

B、在全站仪中建立放样文件输入临近两个控制点坐标以及房屋四个拐点的坐标。

C、像测量碎部点的工作类似,在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全站仪,测站设置,后视设置,调用放样点坐标。放样开始

D、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跑点,用全站仪瞄准去度数,全站仪自动计算出观测点与设计点的坐标差距,然后观测人员指挥跑棱镜人员移动从而找到放样点。

E、找到四个放样点后,将四个放样点围成闭合导线去计算其每个点的水平角大小和平距和设计值去比对。

F、高程测设中以某控制点为后视点(高程为),用水准仪在控制点周围建筑物上测设若干个比该高程高的点位,由h=a—b得出b=a—h其中h等于,水准仪观测的后视度数为a,通过计算得到前视度数b,从而在观测时改变前尺高度来得到高程点,并沿着尺子底部在墙上做一条线表明的高程位置。

3、精度

A、水平夹角与90度的差值小于±30度。B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小于1/20xx。

4、心得

放样看似简单,真正干起来需要测量员与跑移动棱镜的人员默契配合,否则效率很低。

三、测量实习总结

忙忙碌碌的两周测量实习过去之后,我为我们组取得的成功倍感骄傲。我们熟练地掌握了全站仪的使用、明白了控制点碎部点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触并学会了利用CASS制图软件绘制地形图、见识并尝试了施工现场的放样工作,这期间,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欢笑过也流泪过,我们逐渐的从一名只具备测量理论知识的懵懂大学生成长为集理论与实践一身的合格当代大学生。在收获宝贵实践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一个彼此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对测量工作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团队的合力发挥到极致,为祖国城市化建设添砖加瓦!

测量实习总结【第五篇】

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54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