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田野调查报告【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2323

【导言】此例“田野调查报告【推荐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田野调查报告【第一篇】

关键词:民族志方法;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视角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公共管理实践越来越需要一种规范的、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因此,一门年轻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就应运而生。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应用性、政策性等特点。它在研究大量公共事务的同时,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形成了较完善的脉络体系,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研究方法缺乏实践性以及政策缺乏本土化的研究等。因此,公共管理学可以引入人文学科领域的田野调查方法———民族志方法,来真正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与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切实解决社会利益问题,推动公共管理实践进一步发展。

一、民族志的内涵概述作为“记录的民族学”

[1],民族志一词原文由两个部分组成———ethno(s)与graphy(法文graphie),它们均来自希腊文。其中,“graphy”源于希腊文的graphein,意思是“记录”(它的意思与汉文方志的“志”字相通,指的是有系统的记录);“ethnos”则是指“民族”(需指出,因古希腊人并未给予种族与民族清晰的区分,当时用ethnos来指代的,恐为“混杂”之物,可兼指种族、民族及相关的文化。因而,中文对英文ethnography或欧陆ethnographie的译名有“人种志”“民族志”“田野〈文化〉志”)[2]。高丙中认为,把对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和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3]。简言之,作为人文学科的一种调查方法,民族志就是做完田野调查之后撰写的调查报告。在人类学领域,民族志也即田野调查报告的一种学术语言。它遵循着研究者亲自去、一年以上的实地调查时间以及通过分析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来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三大原则,采用参与观察、深描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并以人文关怀、平等对话、互动沟通等为价值取向,全面了解被研究者的生活坏境,挖掘背后隐藏的人文价值,由此生成珍贵的文本资料。民族志的产生是由一个田野工作调查到文本报告书写的过程,因此,民族志的形成有一个特定的过程。首先,人类学者需要亲自到被研究的个案地,周密地观察、记录、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他们从事的这些活动被称为“田野调查”,他们的方法被称为“田野工作方法”。然后,人类学者以详尽的笔调描述,说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文化,他们的描述成为学者和其他读者据以了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过程、异文化的情况以及民族志工作者的个人反省和理论观点的途径[4]。由此,得到的文本资料成为公共决策者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民族志于是便成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桥梁。

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仍面临的困境

公共管理学科很晚才引入我国,由于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我国的公共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挑战。(一)公共管理学研究仍然难以摆脱“西化”的误区。虽然公共管理学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没有摆脱西方的影响,对西方的理论知识、政策实践处在一定程度的被动、消极的接受阶段。此外,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的学科研究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偏向于西方的理论研究,这是十分遗憾的。我们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我国的实践研究上,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研究适合制定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政策。(二)公共管理学研究缺乏质的突破。1.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当代的一些公共管理理论是由政府智囊团首先提出的。原本是希望能切实运用到实践中,但实际上却严重脱离预想。公共管理者有时仅仅对现有的理论做了“二次解释”,没有认真研究社会的实际问题,也没有认真地分析政策理论以便指导实践,导致理论与实际脱离,无法取得质的发展。2.严谨研究方法缺乏。这是存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目前的研究方法过于重视理论层上的研究,多是采用诸如重数量而轻质量、重经验分析而轻实地调研、重宏观而轻微观的传统方法。这实际上也是目前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存在的重要问题。以这样的研究方法无法了解到社会的实际需要,不能制定出适宜的公共政策,难以解决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发展。(三)公共管理学缺乏本土化问题研究。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虽然是从西方引入的,但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可借鉴一些优良成分,而非一味地引入西方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现阶段的公共管理理论由于缺乏中国概念元素,仍然处于萌芽时期。建立和发展属于我国本土化的公共管理理论,最终实现和西方发达国家高水平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是我们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也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根本任务。(四)公共管理学缺乏对人的关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现阶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仅仅关注了理论研究,而缺乏对“人”这一最重要的因素的研究。而公共管理不论任何时候都应将“人”放在首位,因为“公共”二字就决定了其要维护的是公共利益,是有关“人”的利益。而且,按照当下的发展要求,我国公共管理也应该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置于发展之首。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及公共政策的实施说到底都41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更好地为人服务。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强国发展的过程中,但对国家治理实践有指导作用的公共管理学科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公共管理知识也不完善。因此,一方面,我们急需引入西方的先进理论,但是在此过程中又要避免“缺乏本土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环境,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如果一味地吸收西方的东西,忽略了本国发展的特色历史文化条件,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导致徒劳无功,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历史观和文化观的缺失呢?现阶段一个可行的做法就是引入人类学家的工作以及引入民族志的田野调查方法,使公共管理知识真正为中国实际服务,真正发展出扎根于本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实现公共管理中国化。

三、民族志方法之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发展的必要性

综观当下,有一个误区,认为民族志是人类学的“专属”研究方法,实则不然。如高丙中教授所言,先有民族志很久了才有人类学[3]。即在人类学产生之前就有了民族志,且民族志也不是由人类学家发明的,如早期的业余民族志,完全是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多是由中世纪的传教士、殖民官员创作,并且当时的民族志撰写者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学习,大多是以对异邦风土人情的向往或好奇为动机,与人类学知识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民族志方法不应专属于任何一门学科,而应是政治学、管理学等其他一切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共享研究范畴[5],并且应鼓励这种田野调查方法的跨学科应用,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流。民族志这种实地研究方法与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就有着重要的联系。当下,由于公共政策面临的决策环境和受众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决策者对于被研究者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没有充分、清晰的了解,就会导致所作出的公共政策不适用特定社会环境,使现实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降低决策者的公信力,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想制定出符合实际、符合民意的政策,必须寻找一种观察社会的科学方法,在充分的利益、权力博弈分析下,真实地接触研究对象,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能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政策选择。诚然,从公共管理面临的现状可以看出,若想寻求一种能切实适应特定环境的社会研究方法,民族志方法无疑是与之十分契合的。(一)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民族志方法是人文学科的一种跨学科实地调查方法,就其字面意思可知,它是对异族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描述,通过对异文化的观察和认知,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客观的民族学描写而形成民族志,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对特定文化的基本概念[6]。换句话说,民族志就是在对特定的异民族、异文化赖以存在的思维模式和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并深入调查隐藏在特定圈子背后的利益关系以及权力运作之后,所形成的珍贵的文本资料。而现如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正是存在着研究方法不严谨的危险,无论公共管理理论或是公共政策理论有多先进,但如果缺乏合适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的决策,这种理论日后必定会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而民族志研究方法所强调的基本规则就是要求研究者必须亲自深入实地,长时间(至少达一年以上)地通过参与调查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并通过深度访谈、问卷统计、个案研究等方法来体悟和感受真实场景和文化内涵,然后如实将他们的信念、价值、观点、动机等叙述出来[7]。因此,基于田野工作的民族志研究方法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客观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观察感悟,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民族志方法最终的研究结果通常是讲故事,即体现特定环境的现场感和真实感[8]。而就公共政策过程来说,社会问题的反馈是政策过程的开端,也是决策过程的关键一环,因为只有在存在现实社会问题,并且决策者有能力观察到已有问题的情况下,整个政策过程才会开始。此外,决策者发现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社会问题一旦定位错误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在这种情况下,寻找社会问题除了对决策者能力有一定要求外,还要求决策者对当时当地的环境进行完整、细致的了解。否则,如果对环境本质缺乏真实接触,偏差的政策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显然,这也是公共管理实践中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充分所导致的。而民族志方法所强调的,必须亲自到现场的做长时间的参与研究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从本土化政策建构的角度而言,公共管理学若想克服缺乏本土化研究特色的问题,就必须摒弃忙于利用外国学者研究成果的“拿来主义”,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研究。且公共政策制定必须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研究,深入群众,与被研究者同吃同住,以平等的姿态与被研究者互动、交流,了解目标受众最真实的想法,弄清阻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真实的困难。同时,在深入现场做实地调研时,不应被预设的思维定式和理论假设所束缚,而应记录最真实的事件发展,以使政策更为契合社会环境,且尊重特定文化圈子的行为动机和特定利益。这也正符合中国民族志发展的期许:一是在引入和借鉴西方优秀学术理论的同时,避免全盘吸收,规避西方发展问题污染本国自然与人文环境,如资本主义的泡沫经济、环境恶化和生态污染、动乱和冲突等;二是在学习西方学者如何做民族志研究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了解本国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特色,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研究,以期更好地解决中国问题。(二)民族志方法如何运用于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实践过程实际上是由问题发现、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终结几个阶段组成的,且这些阶段实质上关注的都是对利益的分配。因此,必须十分注重研究受众的影响因素,体现公共政策实践的人文意义。因其关注的对象是人,人有自己的意志和想法,而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无法深入研究人性和人的情感世界,也就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达不到公共管理学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必须引入民族志此类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究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及意义世界,做出有价值的决策。其实,仔细研究公共政策过程,可发现民族志方法也都适用于其实践过程的各个阶段。1.民族志方法之于发现问题阶段。在此阶段,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深入政策标的田野中去,去体会真实的问题来源和问题关联者对于问题的真实看法。需要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真正起点[9]。政策问题的发现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开端,其中决策者是否具备发现社会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社会运行发展环节必然会出现一些缺位环节,而发现这些社会问题并及时反馈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才能启动新一轮的决策过程。在此阶段,就需要扎实的田野工作实践,通过深入群众生活,从群众整体利益出发,了解群众真正关心而无能力解决的生活问题,及时地将信息反馈到决策过程中,以制定出满足社会大多数人需求的公共政策。2.民族志方法之于制定政策阶段。在此阶段,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保证决策的公正性,这也是走向决策科学化的关键一步。因为,在当今社会,公正性不仅是对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要因素。公正性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正的价值取向,即要维护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而不应该出现暗箱操作、贪污受贿等行为。应保证公共政策服务于人民大众,而不是服务于某些个人或政府某些机构。另一方面是公正的决策程序,即决策过程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充分听取社会群众的呼声,必要时还应吸收社会上某些专家团体参与其中,在采用其智慧经验的同时,专家团体的参与也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如此,决策过程便与民族志方法所崇尚的人文关怀不谋而合。3.民族志方法之于实施政策阶段。政策实施阶段是公共决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再好的政策如果不严格地执行,也将成为一纸空文,浪费公共资源。因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者必须深入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随时感知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群众对政策实施的反馈,及时将政策受众的想法和新的社会问题反馈到决策层,以便对政策进行修正,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而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强调调查者要深入实地,及时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对政策执行、反馈无疑是非常必要的。4.民族志方法之于终结政策阶段。在公共政策中,终结的方式有四种:政策替代、分解、修正以及废止。替代就是不改变政策目标,在旧的政策不能够实现政策目标时,作出新的决策以取代之。分解就是在原有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将原来政策分为几部分,然后各部分再单独形成一个小政策。修正就是在原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发现了原政策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此加以修改、完善,或者是加入一些补充条款以更好地达到政策目标。废止就是随着时间的演变,发现原政策目标不合时宜了或当经实践证明原政策本身存在错误时,对政策加以废除。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视角,无论是替代、分解、修正还是废止,其实都是对原公共政策的中断、分裂或解体,体现出一种解构主义的倾向。而民族志方法基于其哲学基础,对世界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解构性和相对主义的观念[10]。在公共政策体系中,政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不存在整个政策的体系化努力,也没有“这是最好的政策模式”之说,只有适合、符合现阶段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源于实践的、原子式的扎根理论或公共政策。这与民族志方法论所具有的对传统公共决策的解构性观念相契合。

四、结语

田野调查报告【第二篇】

调查报告是记载调查成果的书面报告。

从调查目的和最终形成的书面报告的内容综合评价,调查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1.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为了概括出先进人物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正面经验,使其便于在面上发挥影响。调研对象是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先进典型。调查报告写成之后,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可以为有关人员或单位所借鉴,或可以使之从中受到启发;也可作为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的素材。

2.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因调查目的、范围和用途的差异而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反映具体情况的个案性调查报告。其调研目的是为了把某一个具体问题界定清楚,调研范围单一、具体,报告的内容一般用来作为处理某一具体问题的依据或重要参考。另一种是反映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调查报告,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概貌,调研范围相对宽广,涉及的对象较多,报告的内容主要用作宏观决策参考,或者用于说明某种客观现象,某一学术观点。

3.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的调查须在已有线索的基础上展开。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事实,获得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程度的材料。调查对象一般是暴露出问题和问题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不仅可以用来澄清是非,辩明真伪,教育群众,还可直接用作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的重要依据。

调查报告惯用的结构由标题、序言、主体、结尾组成。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总的来说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行标题,一种是双行标题,单行标题又可分为公文标题写法和一般文章标题写法两种。采用公文标题写法的优点是能使人一下子明确文种,并了解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如《关于当前微电脑在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是,采用公文标题写法容易写得过于冗长,而且比较平淡,不利于诱发读者的阅读欲望。采用文章标题写法,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不能让人由标题一眼看出文种,但处理得好,能使人看了标题便对调查对象和调查报告的目的有所了解。而且标题还有可长可短、可严肃可谐趣、可描述可设问的优点,因而,容易写得生动有趣,引人注目。例如:《愤怒的烧鸡》,《新闻纸紧张的症结何在》等。

(二)序言

序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可用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目的、对象、范围;也可以用来概述调查的主要内容,取得的主要收获;还可以交待调查工作的背景以及通过调查所获得的结论。

(三)主体

主体内容是1篇调查报告的主干。主体通常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围绕导语所提出的问题依次展开。

(四)结尾

调查报告的结尾写法不一,或一段,补充说明有关事项;或一句,顺便交待某一问题。或总结全篇,深化主题;或指出调查存在的不足之处。

调查目的

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

分析与讨论

体会与建议

结尾

田野调查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族志;写作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74-01

众所周知,人类学研究都离不开田野调查,并依据调查材料撰写民族志报告。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报告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民族志是指人类学家或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展开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通过观察和访谈深入地进行长时间的体验和调查等方式进行材料收集,形成民族志报告。“在民族志撰写阶段,人类学家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将收集来的丰富资料转换成人类学的概念性语言,最终问题是如何将被研究社会的文化范畴翻译为人类学语言,用人类学语言进行描述”。由此可见民族志报告绝对不只是靠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通过民族志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扎实开展实地的调查进行材料的收集和语言文字的组织,并充分地将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紧密结合。此文意在浅显分析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以及民族志报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点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对民族志研究有进一步的探索。

一、田野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实际调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人类学总是会出现一些和预定目标的分离,让学界和社会对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工作产生了质疑,一方面是民族志学者能否观察到被调查地的真实情况。因为传统上民族志工作者应到“自己所研究的社会应该从事1年到2年甚至更长的田野调查,并且要学习所研究对象的语言,参与当地的生活,在实地进行体验和观察,去调查、去听、去记录、去参与、去观察当地的社会。”另一方面是如何从全面和整体进行把握。人类学田野调查要求通过对社区的研究来逐渐接近并认识整体社会,而且该族群或社区的所有群体包括女性是否已涵盖是应该特别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大量的‘文化’真理现在看起来反映的只是男性经验领域的事。”应充分涵盖女性的意见和观点,这样完成的民族志才会更有整体全面的观念,才会被包括当地人在内的更多人接受和认同,具有更大程度上的真实性。同时,与调查社区居民的沟通也是一个问题,要求调查者具有耐心,在相互的熟悉中达到对于调查对象的了解。

二、民族志写作中的问题

民族志写作是把被调查社区或族群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反映出来的过程,影响民族志报告写作的因素主要为:一是人类学者与被研究对象双方是否平等。赵旭东先生就曾经提出:“民族志撰述所强调的是只有通过相互交往的活动,才有可能产生出对另外一种文化的新认识。”埃文斯-普里查德提出人类学是“文化的翻译”,但是无论“直译”还是“意译”,翻译的困难是在田野民族志中找到一个确切的对等物。二是民族志学者的学术信誉和价值观问题。埃文思。普理查德也着重讨论过田野调查的所谓“信度”问题。三是民族志报告写作的文字组织问题。民族志报告要顺利完成,必须要通过文字表述和语言组织。顺利完成一部成功的民族志报告,这就需要报告写作者具有较好的文笔,就像有人说如果列维。斯特劳斯没有好的文字功底,是不可能呈现出《忧郁的热带》这样的传世佳作的。

总之,民族志是人类学者对一个特定的社区和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全面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等精神风貌的文本或文字作品,所以完成一部好的民族志作品也绝不是很简单的事,对民族志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撰写,还要求民族志工作者应摒弃自身的文化传统的思维和习惯,尽力避免或减少不同文化系统造成的文化误读,走出进行民族志调查和撰写民族志报告的误区,努力保持原生态的想法和思维方式,让当地人讲述当地人自己的故事,从当地人自己的思维视角阐释自己的生活形态。好的民族志作品就是以呈现当地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为目的,尽量维持民族志作品的原生态风格应该是最终的目标和归宿。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思想战线,2005,(5).

[2]马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

田野调查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一、前言

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实践环节的教育,进一步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以来,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一直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课程已增设实训环节。大学生实践与分析能力的提升通常作为人才筛选的评判标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判断当下实训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论文中来看,大学生真正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普遍反映开设的《统计学》课程更多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缺少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以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研究对象,对统计学课程进行创新设计,在传统统计学课程基础上,引入实践与分析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并将统计学课程中所学知识应用到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报告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统计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缺乏数据包,打消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传统的统计学教材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实训操作也多以例题的形式展示,书本中课后习题往往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统计学课程中的习题往往针对的是大样本(样本数量超过30个为标准),如果按照书中的例题进行操作,往往需要学生自行将样本数据手动录入软件,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既违背了以分析问题为宗旨的教学目的,也极大地打消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积极性。2.教材案例脱离现实,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统计学教材中所用案例较多偏离现实。纵观近年来统计学教材中所使用的案例,编者较多偏向于以管理者的视角对灯泡、机床零件、产品质量等生产环节进行分析。然而,多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消费者的角色,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且容易于让学生形成“读书无用”的想法。3.统计图表的规范性要求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对近三年的毕业论文进行随机抽查,在随机抽样的36篇经管类毕业论文中,仅有7篇毕业论文使用了统计图表,使用比例不足20%,若进一步考查其使用的规范性,则几乎全部不合格。对于这一现象,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看法,调查结果几乎全篇都是以文字性叙述为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调查报告寥寥无几。4.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测评。目前,统计学考核方式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出勤记录、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为辅,偏重于对概念、公式的记忆,而缺乏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不注重平时积累,在临考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无法体现出统计学课程开设的初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在实际中遇到的统计学问题也无法有效做到学以致用。

三、统计学实训课程设计

1.选用更加注重实训内容的教材。以统计分析软件R语言为实训平台,选用基于R语言的统计学教材,并将书中例题和课后习题的数据包放置云盘,方便学生下载使用。对于每次课的课后习题,学生只需要复制例题中的命令并依据题意进行相应的修改,就可获得习题的结果。若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还可下载教师编制的习题脚本命令,对比自己的操作过程,以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更正,以此增强学生实训的积极性。2.增设田野调查环节。增设田野调查环节,用“走下去”的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围绕某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们亲自参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针对同学们自己发现的问题,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实践运用统计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统计学现有的54个总课时中拿出16个课时用以训练学生的统计作图能力,并将其中4个课时设为实训操作,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统计软件中遇到的不同问题。3.建立师生合作工作室平台。建立师生合作工作室平台,定期对学生进行图表规范性培训,将学院教师正在进行中的科研和教学任务放进平台,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任务进行分解处理。根据各小组成果的质量和规范性进行成绩评定,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予以嘉奖,对完成情况较差的小组采取退改再评定的方式进行整改,促使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统计方法运用于实践,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4.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统计学考核形式是期末考试占80%,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占20%,这种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统计学的考核方式划分为期末考试、田野调查、社会实践能力和平时课堂表现四个部分后,不仅减轻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强行记忆的负担,而且让学生更加注重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统计学,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统计学的思维进行思考。

四、改革实施效果

研究小组基于社会实践与毕业设计导向,对统计学实训课程进行了创新改革,以提升学生运用统计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检验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小组对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三下乡”调研团队进行追踪调查,随机抽取部分同学的暑期调研报告和毕业论文。调查发现,无论是调研报告还是毕业论文,其统计图表的使用率和规范程度都有大幅提升。学生至少在三个地方有了明显改善:一是图表更为规范化。统计学课程改革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标题和注释的摆放位置、线条的粗细程度、三线表的使用标准、图形的无框化等制图和制表细节。二是明确了不同图表的用途。对于类别型变量可使用条形图、饼图、环形图、气泡图进行分析,对于数值型变量可使用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以及时间序列图进行分析。三是借助图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于某种现象的描述不再停留于原始的文字性陈述,转而开始利用图表数据进行说明,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描述的可说服力。

五、结论

此次教学改革设计解决了传统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统计学课程中所学知识应用到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报告中,改善了学生使用统计图表出现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与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达锦,杨淑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

[2]王红雨,闫广芬。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

[3]卢淑静。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求索,201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9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