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的故事内容汇聚汇总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黄继光的故事内容汇聚汇总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一篇】
故事:基于现实认知,它被描述为一种异常现象。它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黄继光的故事内容汇聚汇总10篇”,但他们穿上防护服就在跟死神手里抢人,他们叫白衣天使,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总是冲在前面,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祖国人民!
84岁的钟南山爷爷,不惧年龄的界限,奔赴在疫情的第一线。他在新闻中严厉的对电视机前的老百姓说:“千万不要去武汉,武汉那边十分危险!”可他刚一转身,却奋不顾身地去了他口中危险的武汉。他到了那儿,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ye奋战,寻找治疗方案。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车票,就买站票。在动车上的餐车办公、小憩,那个疲惫的身影,让多少年轻的心灵为之动容!
张定宇叔叔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的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肌肉萎缩,双腿生疼。医生说他只有十年的寿命,但他依旧奋战在一线,与死神较量。但他的妻子也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被感染新型冠状肺炎,他心中牵挂着,他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幸运的是他的妻子被治愈了,也许,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最美逆行者他们是交通警察、社区志愿者、军人们、社区工作者和去给武汉送菜的卡车司机……他们也是我们生活中最美的逆行者,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家不去添乱,但停课不停学我们要扎实文化知识,将来我们也要成为最美逆行者那样的人!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勇敢坚强的民族,战胜疫情,相信有我们这些最美逆行者们一定会赢!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我出生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初,那时候,买布用布票,买粮用粮票,家家户户生活得都很简朴。印象中“照片墙”是当时众多家庭的“装修”特色,我家的墙壁上除了全家福外,还挂满了大小不一的各种奖状,有爷爷的、爸爸的、还有妈妈的,来家里做客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总是赞不绝口,我也懵懵懂懂地跟着骄傲起来,感觉那些羡慕不已的眼光,让小小的我很自豪、很幸福。
大概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刚一进家门,一股股扑鼻的油炸花生米、番茄炒蛋的香味就钻进了我的鼻子,我兴奋地跳进了厨房,“来客人了?”“没有来客人啊!”妈妈轻声地回应着。我一脸疑惑:“那为什么炒菜?”爸爸笑呵呵地说:“过生日”。我满脸惊愕地问道:“谁过生日?”爸爸还是那样笑着,“今天是七一,爸爸和妈妈,我们两个人过生日啊!”直到今天,我仍清楚地记得爸爸妈妈的神情。七月一日——党的生日,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心里,让我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过上党的生日。
上学的时候,要填写各种家庭情况表格,在父母政治面貌栏里工整地写上“中共党员”的那份骄傲,我依然记忆犹新。他们每日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勤勉工作,任劳任怨,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对党的认识也由肤浅朦胧变得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如同一株幼嫩的小苗,在不知不觉中发芽、成长起来。
参加工作后,父亲给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红红的《党章》,对此很多同学、同事不理解,还偷偷地嘲笑我。但我知道,那是长辈们对我的期望。此后,每日上班前,妈妈总是有这样一句话,“在单位,要好好干,向老党员、老师傅们学习,争取早日入党。”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努力工作,认真做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入党积极份子发展到了建党对象。**年,父亲因病去世后,单位领导问我妈妈,老罗有什么遗愿,母亲含泪告诉组织,希望其儿子加入党组织。父亲没留下什么物质遗产给我,但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那就是要我听党的话,按党的标准做事。**年5月份,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恰逢单位“迎高温、夺运量、争效益”阶段,非常忙碌,我没来得及告诉妈妈我入党的消息,当她得知后激动地流下热泪,饭桌上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可以含笑九泉了,我们家又多了一名党员!今后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在爸爸妈妈他们看来,这是最让他们骄傲自豪的事情。
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有着18年党龄的党员了,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曲折和坎坷,也收获了荣誉和喜悦。由于党组织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我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并走上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虽然现在从事的人力资源工作平凡而普通,琐碎而繁杂,但却与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我对待工作不可有丝毫懈怠。有人说,在和平年代,选择入党,就是选择为人民服务。我既然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就必会坚定信仰,守住初心!保持对党的那份热忱,永远不减,始终不改。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员董存瑞。
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
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但他仍抱着*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包的地方。如果把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怎么办?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谢谢大家!
记忆中的春节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当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居家防疫、在线拜年成了最热的关键词,当我们还在家中心怀恐慌,不少英雄的身影已经逆行而上,为了祖国大地的安宁,人民身体的康健,他们奋勇前行无所畏惧,因为这“疫”路上有你,我们坚信寒冬终将过去。
致敬最美逆行医护人员。当疫情的号角吹响,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返程票、无不诠释着救死扶伤、为生命护航的天使情,他们主动放弃那原本就少的可怜的休假,告别父母、爱人和孩子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一缕缕剪去的秀发、一道道勒出的伤痕无不昭示着党员的职责与使命,他们也会有疲劳也会有牵挂,但疫场就是战场,他们全副武装不舍昼夜的奋战,让我们记住了那一张张看不清的脸,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勇往直前。
致敬最帅逆行建筑人员。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是质朴的劳动者,17年前,当非典来袭,他们仅用七天七夜就建成了小汤山非典医院,为接纳救治病人立下战功,看今朝,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仅用十天火神山医院完成竣工并接纳患者,这背后隐藏着建筑工人们的辛勤汗水,还有设计师黄锡璆博士的默默付出,并强调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争夺生命,要把这里建成遏制疫情蔓延的“安全岛”,如今他们不辱使命。
致敬最靓逆行基层干部。他们是奋战在最前线的宣传员、排查员、守护者,他们没有制服警服、隔离衣,更没有专业的n95,有的只是一个红袖章、一个口罩、一部手机,他们没有执法证、没有资格证,有的只是群众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没有誓师大会,不计报酬得失,有的是逐户上门的登记、叮嘱与跟沟通协调,他们的身后也有家庭的牵挂,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选择逆行而上,当夜幕降临万家团圆之时,他们在寒风中坚守,守的是背后的一片祥和,守的祖国的大好河山。
恩格尔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段时间我们目睹着一个个生命的逝去,一位位勇者的逆行,见证着生死分离,期待着柳暗花明,我始终坚信,在信息及时公开的舆论氛围下,这次战疫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因为这“疫”路上有你,寒冬终将过去。
曾子原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王震以爱才而闻名。他曾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变多,否则,多就会变少,有等于没有。”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王震,幼年时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但在他指挥的部队里,积极主张吸收知识分子入伍。
1937年11月,时任三五九旅旅长的王震参加八路军会议,他说:“我想要一些人。”贺龙笑着说:“你胃口真不小,一个三五九旅那么多人马,还嫌少?”王震笑着说:“我王震用兵也是多多益善嘛!我还要一些读书识字的知识分子,给部队教授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昧的军队,打不败日本帝国主义。这不是我们常说的吗?”
于是,贺龙将从北平来根据地参加抗日的康世恩、郭小川、刘亚生、赵安博、王季青等一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分给三五九旅。其中,北京大学毕业生刘亚生很受王震器重,被破格提拔为三五九旅政治部副主任。王震求才若渴,在三五九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初、高中毕业生入伍,在连队锻炼一段即委以恰当的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王震率军每解放一座城市,就亲自去动员知识青年参加部队。《王震传》的编者说:“王震像磁铁一样,在自己周围吸引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农学家涂治、水利专家王鹤亭、钢铁专家余铭钰、地质学家王恒升、纺织专家刘钟奇……他们都是王震领导新疆建设的高级参谋,为新疆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6年,王震任农垦。在“反右运动”后期,王震心里总在想着一件事:被定为“右派”的人,也要给个出路。这些知识分子的知识还是有用的,别的部门不要,可以到农垦部门来嘛。在王震的支持下,1958年,北大荒不仅接纳了10万转业官兵,还接纳了1500余名“右派”,其中包括丁玲、艾青、丁聪、吴祖光、尹瘦石、黄苗子等文化名人。
1969年10月,王震被下放到江西红星农场,他从各地请来了很多科技人员。李汝庆是农场一位学畜牧兽医的科技人员,因为海外关系和“反右”期间的问题,在场里被当作重点“牛鬼蛇神”批斗了三年。在调查和了解情况后,王震通知李汝庆到总场开会,“我和你们党委研究过了,现在决定解放你,你就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开会。”李汝庆参加批斗会,不是站就是跪,现在一听见让他坐下来,激动得潸然泪下。从此,李汝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二篇】
我看了《英雄黄继光》的故事,黄继光是一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名字。
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部队奉命向上甘岭右翼的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黄继光和战友们把几个敌人的碉堡给摧毁了,但还有一个火力点的机枪在疯狂扫射,战友们纷纷中弹倒下,黄继光自己身体也多处受伤,在这枪林弹雨中,黄继光用尽全力,毅然顽强地爬向火力点,他仿佛感觉到,在他的身后,战士们正急切地看着他,祖国人民在注视着他,朝鲜人民在盼着他;只见他慢慢地向火力点靠近,奋不顾身地向火力点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任务完成了,上甘岭战役胜利了。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他英勇顽强的光辉形象,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黄继光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看了这个故事知道,英雄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学习的环境,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更要热爱我们的祖国!(刘笑菲)。
。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三篇】
阅读后的感悟,是指阅读一本书、1篇文章、一段文字、几句名言、一首音乐,然后把感悟和感悟写进1篇文章,称为阅读后的感悟。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黄继光的故事内容汇聚汇总10篇”,总是缠着父母给我讲睡前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似乎比催眠曲更有效果,许多故事就只记得开头,却怎么也想不起结尾,睡前故事也就功成身退,长大后几乎没有再听过故事了。
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于17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入109则故事,分为对内篇和对外篇。对内篇包括廉政、品格、励志、治理等;对外篇侧重于人民友好、国家交往、文化融通、历史情感等。每则故事在引用原文之外,还配有“延伸阅读”,用以丰富故事细节,还原故事语境,让读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好读易懂、言约旨深,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读本、生动教材。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干净整洁的封皮和朴素的排版,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感。一贯不喜欢绚丽夺目的外饰,总觉得五颜六色是为了弥补内容和内涵的缺失,而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往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果不其然,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相较之下,更令我感兴趣的是习总书记会讲那些故事,他讲的故事会不会像父母讲的睡前故事那样让我有困倦之意,或者会因为枯燥乏味锐减我读下去的勇气。
开卷有益,困意全无,怎么也舍不得放下这本书。序言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宇所写,对全书作了最精炼的提炼,介绍了整本书的构造。用毛泽东主席在七大闭幕会上引用“愚公移山”的例子,引出“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等看完这本书时,我更加赞同他“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讲好故事,事倍功半”、“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的观点,正所谓“文以载道”,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寓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他高尚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准则,是每一位中国人应当学习和遵循的。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从这些通俗易懂,寓意深远的故事中,我再一次领略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艺术,每一个故事都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四知拒金”、“要言妙道”、“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等故事把大道理和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字里行间中就能读懂总书记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标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居安思危”,虽然我们国家在不断进步,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并没有“乐不思蜀”,而是用“三命而俯”的故事,警醒每一位共产党员“为政之要在于廉政,廉洁之本在于自律”,只有每一位党的干部能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真正展现出我们共产党人复习中华民族、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的决心,困难处处有,诱惑时时在,只有坚定内心,坚持初心,一心跟着共产党走,那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国梦的实现就在眼前。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先修身”是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他列举出数条古人提倡的浩然正气,以此告诫为政者需以修身为先,清楚地认识到“修己以安百姓”的道理。
共产党人绝非是资本主义纸牌屋中的玩弄权谋的政客,而是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作为共产党人心中牵挂的应当是如何让人民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军队的强军征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坚决摒弃面子工程、政绩形象建设的假把式。谷文昌在任期间默默无闻地奉献,“显绩”并不多,但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潜绩”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真正达到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其实“潜绩”是最大的“显绩;百姓“就是讨饭了也要救他”,也是共产党人郑九万一切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苦甜放在心头,才换来民心所向的最大回报;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了《清贫》,严刑拷打也不能使他屈服,这就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独龙族干部高德荣的一句“用身影指挥人,而不是用声音指挥人”道出了我党的优良传统,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率先垂范,时刻与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正是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的身体力行,仿佛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身影,让我明白了优秀干部的标准和一名共产党人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当下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发展,已然没有走“30里”路的必要了,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插队时那种求知的精神我们人人都应当学习,现在人和书和知识的距离近了,惰性却强了,足不出户、唾手可得的书籍,很多人却没有拿起来的欲望。不是书本重了,而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建设工程松懈了。
当下的年轻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摒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通过不断地学习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就像“岳母刺字”一般,精忠报国刺在背上虽然看不见,却因为疼而铭记在心,永生难忘,总书记形象地比喻价值观的养成是“扣扣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同时,也要拒绝悲观与等待。总书记的家乡有个青年患有小儿麻痹症,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未来,也没有悲观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通过学习绘画、摄影,不断地辛勤付出,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这就是习总书记的形象比喻“有些人往往一心想摘取远方的蔷薇,却反而把身边的玫瑰踩在脚下,忘记了一切大事都要先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这是对于青年的警醒,应当有远大的抱负却也不能忘记身边的玫瑰,脚踏实地地干好可望可及的事情,才会有机会摘取远方的蔷薇。他也提醒青年同志要保持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切莫浪费了人生中的大好时光,真正利用好意气风发、头脑灵活、精力旺盛的时期,在他看来,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全书涵盖范围过广,怕是用千字难以概况与总结,所以从中摘取深有感触的故事与细节,用自己的理解加以描述,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的奥秘仍旧在这一翻一合之间,人生哲理也存在于这字里行间,前人走过来我们一生也走不完的路,泥泞的土路、艰苦的长征路以及危机丛生的山路,才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来之不易的经典巨著,将共产党人凝结的心血融入自己的血脉。在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这般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更要勤奋努力,舍得付出,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并且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却唾手可得的好书,早已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深思,希望这样的故事未完待续,每每翻开这本书都能做到开卷有益。
8月13日上午,由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主办的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习近平讲故事》读书交流活动暨首期青年日课学习读书活动在京成功举行。此次活动也是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举办的第118期读书会活动。
该活动以“温故凝思?匠心筑梦”为主题,承“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匠心打造,筑梦未来”之意,邀请书友共同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讲故事》一书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面世,就获得了广泛关注。该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编出体现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百余则故事,加以完整呈现和解读。书中故事贯穿着中国历史文化之“道”、改革发展之“道”和治国理政之“道”,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的思考,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
活动现场,来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同志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工作经历,交流了从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故事中领悟的深刻哲理,感受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大家认为:《习近平讲故事》好读易懂、言约旨深,是青年同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读本和生动教材,更引导着青年读者体悟故事背后彰显的文化自信,青年同志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力争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精彩,用青春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新故事。
据悉,在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的感染号召和鼓励推动下,来自各行业的青年朋友自发组织成立了日课学习读书小组。经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推荐,日课学习读书小组首先重点学习习近平同志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并拟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著名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将是责任心。”今天,我看了一本《责任心》的书,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月月的小女孩,由于她的父母事事包办代替,没有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从而使自己对什么事都表现为漠不关心,成了一个孤僻离群的人。
读后,我体会到月月造成没有责任心的原因是她的父母事事都对月月代替,使她没有锻炼自己,从而使自己对任何事情都不了解,产生陌生的心理,使自己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一问二不知。
良好的责任心是社会合作精神的基本表现,也是一个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我们想取得成功,获得责任心这种品质,我们就需要多锻炼自己,如生活学习上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敢于独立作出判断选择,并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这样,我们就不失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我记得我也有一次表现为没有责任心的.例子。那是一次,我与伙伴们在空地上玩踢足球。突然,一个绝世的好球向我冲来,我心想:这正是我们队追回那相差一分的好机会。于是,我猛地把球一踢,球飞的高高的,谁知,那个球跃过了龙门,朝一户人家的窗户上袭去,只听“啪”的一声,窗户被打烂了,当时,我吓得魂飞魄散,见伙伴们拔腿就跑,我自己也逃回家了。就这样,我对自己打烂窗户的事没有负责,没有责任心。
通过读《责任心》这篇文章,使我明白到: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样才不失为一个男子汉。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特别是他为了治水而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更是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禹王曾下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而且这一道戒酒令与廉政有关,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廉政令,这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故事是这样的,大禹有一个女儿名叫游春,有一年春天,游春在路上偶然闻到一股奇香,她寻香便找到了一个叫仪狄的家里。原来仪狄是酿酒的,他酿出的美酒又香又醉人。游春一喝,不由得感到浑身舒畅,便把仪狄请到了王宫里去酿酒,说是等她爹大禹回来好喝。仪狄酿的酒好,王宫里的人没一个不想喝的,有些人趁大禹不在,便经常饮酒作乐,自然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办事。后来,大禹治理了九条大河回来,游春就立即将美酒献给大禹喝,大禹喝后也觉得味道好极了,便连喝了几碗,于是大醉。一醉就两天昏昏沉沉什么都不想干。酒醒后,大禹猛然悟到酒喝多了要误事。于是,他把臣子们召集起来说:“酒虽好喝,但难免误事。”还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下了一道戒酒令,不准人们再酿酒、饮酒。可是,仪狄还是偷偷酿酒,并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商纣王时代,这个暴君为了饮酒作乐,专门把仪狄的传人召进王宫大量酿酒,把酒装到花园的大池里,把肉挂在树枝上,“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最后亡了国。后人通过历史故事总结出这样一句带有真理性质的名言:“禹王戒酒传天下,纣王酗酒失天下。”
这个历史故事对我们是很有启迪意义的。美酒、美味、美色味道好极了但凡是人谁能不喜欢,何罪之有?在这个世界上生来就抗拒美好东西的人恐怕在正常人群中是找不到的,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嘛。但是当美好的东西成为了一种诱-惑的时候,人们面对诱-惑就各有不同了。比如,诱-惑在大禹这样的人面前马上就变成了一座警钟,立刻让他联想到“亡国”的大事上去了;而在荒淫无道者商纣王那里,诱-惑就成了一把利剑,一让他亡了国,二要了他的命。历史之鉴使人警醒,虽历经上下五千年其教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犹在眼前。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董存瑞是其中之一。
我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董存瑞》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董存瑞从出生到十七岁时,一直想要参军,打日本鬼子。他十七岁时,加入了民兵团,跟其他的同志一起,四处打听日本鬼子的消息,并且袭击他们。后来,董存瑞当了八路军,他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动脑筋。白天,当同志们到训练场准备训练时,董存瑞已经在训练场上,而且满头大汗了;晚上,当大家都已经熄灯睡觉了,董存瑞却还在灯下看着书;每次打仗,董存瑞都会想出好办法,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而且,董存瑞还积极帮助老人们提水种菜。因此,董存瑞深受同志们和人民的爱戴。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半,董存瑞接到任务,用炸弹炸掉在碉堡里向我军开枪的敌人。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快速跃进,不一会儿,就到了敌人碉堡旁的空地上。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董存瑞的左腿,可是,他还是不放弃,他坚持到了碉堡墙角,将导火线点燃了。可是,他来不及跑开,因为,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七秒!董存瑞向着国旗,大声喊到:“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声响,敌人消失了,碉堡消失了,我们的英雄董存瑞也消失了。
从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中,我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董存瑞那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于动脑,遇到困难不但不退缩,反而勇敢地去克服它的精神。特别是是董存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解放,他宁愿牺牲自已。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学习董存瑞,从小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奉献出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些故事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思考,深蕴中国智慧、体现中国道路。
通览全书,我的突出感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既有强大的思想说服力,又有强烈的感染力,娓娓道来,令人意犹未尽,如沐春风。
全书开篇便讲廉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和学习中反复强调廉政的重要性。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向来为儒家思想所提倡,新时代新形势下,廉政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下乡视察贫困村镇时引用一副对联“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呼吁我们各级干部,要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做官勤廉不怕贫苦。这副对联源自河南内乡县衙,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整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君子善言践行、勤劳廉洁不辞辛苦。想来我国古代便有除迷信治民风的西门豹,孑然一身的海瑞,一心为民的郑板桥等官吏典范。封建官吏尚能如此,共产党人何言不能?为官不廉,就会为利益所惑、为金钱所动,突破底线、超越法治;为政不勤,就会政怠宦成、无所作为。如果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罪行,那么温水煮青蛙的懒政思维则更具有长远危害。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既做到廉洁,又实现勤政?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就是答案:不言贫而能廉,不怕苦而后勤,说到底还是要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而不是特权的主人。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些故事,有的从文化经典中来,有的从现实生活中来,更多的是从人民群众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涉猎广泛,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仍然挤出时间读书、思考。榜样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国家领导人尚能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读《习近平讲故事》,我了解了更多中国历史、近代伟绩、现代故事,也了解了民族的中国、世界的中国。这本书让我相信,有治国有方的领导集体,中国人民会更加团结,中国会更有力量。
。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四篇】
作家有令峻先生的《我和战友黄继光》(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纪实文学。全书共5篇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其中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事迹是核心故事,通过其战友李继德的深情回忆,再现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日常风范和在上甘岭上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罗曼·罗兰在《英雄三传》序言中曾经写道:“打开窗子吧,让我们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我和战友黄继光》一书,便是一个“打开的窗子”。它顺应时代的呼唤而来,让我们重新呼吸到那久违了的英雄气息,让英雄的精神灌注我们的心灵,让英雄的光辉照耀这个逐梦奋斗的时代。
这种英雄的气息,是具有美好人性和对美好生活怀抱向往的“人间气息”。从李继德的回忆里,我们看到,黄继光是一个既朴实又非凡,对人非常友好,而且对生活怀有美好向往的战士。他是四川人,家里很穷,弟兄四个,虽然比李继德大好几岁,但没有娶媳妇。他向往着等抗美援朝胜利回家后回去找个对象,好好过日子,可是他的这一美好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不仅黄继光,《16岁,我当志愿军卫生员》中女卫生员木南的战友们——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同样对美好生活怀着热切的向往。她们吃饭长时间一个菜叶也见不到,发誓等抗美援朝胜利后,回到南京一定好好吃一顿,还要吃桂花鸭和蟹饼,可是七个女卫生员最终都牺牲在了战场上。黄继光虽然没有上过学,但非常渴望学文化、学知识。他学习非常认真,有一天将墨水洒了出来,染黑了挎包,他就是背着那个挎包去堵敌人的机枪眼的。平时在连队里,黄继光对李继德非常友好,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个“生死约定”。部队吃饭时,食物本来供应就不是很充足,但是黄继光总是把自己碗里的菜夹给李继德,说要他长身体。遇到挖河、挖交通沟、上山砍柴等重活,黄继光总是帮助身体最弱的马万昌去干。这样的英雄,不仅是可敬的,更是可亲可爱的。
被冻伤之后,部队曾安排他们回国治伤,可是黄继光坚决说不行,我来朝鲜还没打仗呢,怎么能回去他最终敢于堵敌人的枪眼,主要还是受了苏联电影《普通一兵》中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堵枪眼事迹的影响和感召看完电影后,他曾经问战友李继德有啥想法他非常严肃地说:“在战场上,如果我们遇到敌人封锁前进道路的情况,我也会像马特洛索夫一样堵枪眼,冲上去!”后来上甘岭上那一幕,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令人敬佩的是,他说到了,也真的做到了。
这种英雄气息,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群体性英雄气息。透过该书我们看到,战争年代不止黄继光一个英雄,而是涌现出数不清的英雄。就拿黄继光的战友李继德来说,他只有15岁便缠着征兵干部坚决要求当兵,参军当天上午拜天地结婚,下午就背起行包奔赴部队,丝毫不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战场上拼刺刀,他一连刺杀两个大个子美军,被三颗子弹打中受伤,依然不肯离开火线。谁说他不是英雄?他们的战友王木生,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英雄。面对敌人10辆美式坦克的进攻,他主动请缨,埋伏在路上挖出的深洞里,带领战士们一起将敌人的坦克履带全部炸断,油箱起火,自己还能偷偷跑回来。谁说他不是英雄?拿着手雷与黄继光一起前去炸敌人碉堡的吴三羊和肖登良两人,早于黄继光一个牺牲,一个重伤,侥幸生还。谁又说他们不是英雄?16岁的女卫生员王清珍,为了帮助身负重伤、排尿异常困难的排长排尿,不惜用口含住导尿管,用力吸了几口将尿排出来。谁说她不是英雄?志愿军卫生员木南,为了救治伤员,不怕自己身体受不了,连续两天主动献血。谁说她不是英雄?一个无名伤病员,肚子被炮弹炸开,肠子流了出来,他自己硬是将沾满泥土的肠子捧起来,塞进自己的肚子里,上边扣上一个搪瓷碗,让医生用绷带缠住肚皮,拿起枪又冲出坑道,最终牺牲在战场上。谁说他不是英雄?可以看出,战场上,不止黄继光一个英雄在战斗。我们的队伍是英雄的队伍,我们的团队,是英雄的团队,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是英雄的国度。
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为李继德老人拍摄了专题片。2019年,老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20年10月在中宣部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英雄儿女”文艺晚会上,李继德老人讲述了他和黄继光的“生死约定”与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五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继光》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了194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部队要在黎明之前把一个战略高地从美国鬼子手里夺回来,但是由于美国鬼子的装备很先进,部队一直没有成功反而死伤无数,黄继光为了减少没有必要伤亡,便带着两名战士爬到机枪巢炸毁机枪巢但是在半路一名战士腿部和许多部位被击中,不得不给搬回到出发地点,只剩下黄继光和另一名战士了,可是那一名战士突然被雨点还密的子弹打中牺牲了。
只剩下黄继光了,但他也中弹了,不过打在腿上。黄继光并没有放弃,到了离机枪巢有1米的地方,黄继光丢出了手榴弹,把机枪巢的屋顶炸毁了,但是并没有阻止子弹的射击,部队依然死伤无数,眼看就要黎明了,这时黄继光突然站了起来,为了胜利而扑向枪口,就当场死亡。这时后续部队赶到了,部队就冲向高地,高喊着:“为黄继光报仇”。便冲到高地顶上,占领了高地。
黄继光他那为了胜利的号角吹响而牺牲自我的生命换来无辜牺牲减少和国家损失还有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值得令我们学习。
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个人的利益并不重要,而集体的利益才是重要的。如果黄继光没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会去轰炸机枪巢,并堵住枪口让部队占领高地的。
所以我们要向黄继光学习,在扫地没人扫的时候去扫地让明天来的同学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在同学不会的时候帮助他让他学会。在班级有困难的时候如果可以帮助大家,带领大家走出困难。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六篇】
写事迹材料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黄继光的故事内容汇聚汇总10篇”,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为弘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座下的山岩石墙上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黄继光连”
“老班长”黄继光用鲜血将“英雄”二字。
一笔一划地刻在连队的旗帜上。
刻进人们的心里。
2008年5月12日。
四川发生大地震。
什邡瞬间变成一片废墟。
群众生死未卜,与世隔绝。
是空降兵官兵打着“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红旗。
进入灾区救援和重建。
带领黄继光班,继续发扬黄继光精神。
英雄虽然逝去,但精神永在。
一批又一批英勇的战士永在。
凯江流淌,穿过四川省中江县城,在魁山下静流。肃穆的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纪念着一位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打响。其战况惨烈永载史册:敌军调集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而敌军始终未能得逞。
焦土攻势后短兵相接。黄继光所在营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四川中江籍战士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率两名战士攻坚。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挺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没过几秒钟,黄继光重又匍匐前进,但动作比原来慢得多。后来才知道,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
距敌火力点只有不到10米了!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敌机枪略一停顿。黄继光所部排长、负责掩护的钟仁杰命令全力吸引敌人火力,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钟仁杰他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这时,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地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
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回头望去,在黄继光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烈士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3年1月14日,在黄继光故乡四川省中江县,三万二千多人隆重追悼黄继光烈士。
魁山之下,凯江之滨,烈士之志永存。位于中江的黄继光纪念馆原馆建于1962年10月,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馆内219件文物藏品,无不令人动容。每年这里要接待近70万人次访客。黄继光烈士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进。
上甘岭,方圆不过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因为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役,这个朝鲜地名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那不只是两座山头,更是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每一抔泥土里,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雄血,饱含着舍生忘死的英雄气。上万名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这个无法撼动的堡垒。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英雄叫黄继光,人民军队历史上两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危急时刻,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挺身一扑的决绝身影,震慑敌胆,化作上甘岭高耸的丰碑。
然而,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近年来却在网络上被怀疑、被恶搞。
黄继光的故事,其实早该被中国人熟知、铭记。我们的讲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还原英雄真正的真相。
普通一兵。
今年4月底,一位山东老人奔波数千公里,来到了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的家乡。他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生死兄弟,来兑现63年前的一句承诺。
上甘岭战役前夕,黄继光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咱们约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写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还要去家里看一看。”
不久之后,上甘岭战役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黄继光英勇牺牲。
英雄的生命,如流星般灿烂而短暂,直到牺牲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李继德看到黄继光牺牲时的壮烈,却在很多年里都不知道黄继光已是举国传颂的英雄。
黄继光牺牲后不久,李继德也身负重伤,归国后退伍。他的家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个黄河大堤下的小村子,闭塞偏远。李继德只知道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六十年间,他给中江县写过信,信封上写不出收信人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直到今年,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李继德才终于能够兑现当年的承诺,到黄继光的家乡看一看。
抚摸着黄继光的雕像,老人老泪纵横,哽咽着叫“黄大哥”。那是六十多年前的称呼,“他叫我‘小李子’。”老人说。
雕像栩栩如生,李继德却不能完全认可,“像是挺像,就是雕得胖了点。我们那个时候在战场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用雪和着炒面吃,哪有那么胖。”
在他的记忆里,黄继光个子不高,肤色有点黑,瘦瘦小小的,但身体很结实,是典型的四川人相貌。
李继德和黄继光关系要好,一个很重要的机缘是“他是我接的新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跑到征兵点报名。由于年龄太小,他被部队拒绝。不甘心的李继德找到征兵干部,积极要求参军入伍。“这个兵有股子劲头,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话,让李继德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为了达到参军条件,他的出生年份被提前了四年,登记为1931年。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二营六连一排一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
部队经短暂训练后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大约一个月后,又一批新兵补充到六连。连长万福来带着李继德等几名战士,把新兵迎进了驻地。李继德接过一名新兵的背包,拉着他进了连部——一个山坡上挖出来的地窨子。这个新兵就是黄继光。
黄继光入伍和李继德一样有些波折。因为身材矮小,他起初被征兵干部拒绝了。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又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号召,参军入伍是无数中国热血男儿最大的志向。黄继光几次三番软磨硬泡,最终部队接纳了这个中江贫苦农家的孩子。
“接新兵”是军队里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程序,虽然当时没有条件搞什么仪式,但接新兵的老兵是新兵入伍后接触的第一个战友,两个人往往能结成好朋友。
不过,李继德说黄继光是他“接的新兵”,多少带些玩笑成分,那时候李继德也不过才入伍一个月,还是个新兵蛋子。而且黄继光比李继德大五岁,在此后的交往中,倒是黄继光像个大哥一样时时处处关照他。
“班里一共16个人,黄继光对我最照顾,吃饭时老是给我夹菜,说我个子大、吃得多。”老人回忆。“我们睡一个大通铺,头碰头,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
接新兵的短暂交流中,李继德知道了黄继光的名字和家乡。
关于黄继光的名字,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他原名“黄继广”,牺牲后的报道中被错写成“黄继光”,就此将错就错。记者在黄继光纪念馆中看到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的证书,上面登记的名字确实是“黄继广”。
李继德回忆,黄继光的四川口音很重,自我介绍时说的是“黄继光”还是“黄继广”,他根本听不出分别,第一印象就是“黄继光”。不过,他确实在战士姓名登记中看到过“黄继广”,很多战友也都认为“黄继广”的名字才是正确的。在李继德浓重的山东口音里,“光”和“广”的发音同样难以区分。这个连的战士以四川、山东居多,且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在黄继光牺牲前,没有人纠缠他名字的具体写法。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黄继光本人基本不识字,他留下的文字、包括家信都是请人代笔。“黄继光”或是“黄继广”的姓名记录,很可能是代笔人按照自己的耳音随机写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原第45师宣传科副科长、在战报中写下黄继光名字的李明天,曾专门询问过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黄妈妈回答:“过去有时写黄继光,也有时写黄继广,这两个字都好。”
黄继光脑子灵,一教就会,身体素质出众,万福来非常喜欢这个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新兵。他把黄继光看做“一块好钢”,很快就让他担任了自己的通信员。
在基层连队中,被连长挑选出来当通信员的,都是战士中的佼佼者。李继德说,新兵训练结束配发武器,班里仅有的两杆冲锋枪发给了他和黄继光。那是当时部队里最先进的单兵武器,只配给最出色的战士。提及此事,李继德至今仍带着几分骄傲。
黄继光给连长当了大约一年的通信员,1952年10月,他被营参谋长张广生看上了,调到营部任参谋长通信员。李继德则被营长秦长贵相中,当上了营长的警卫员。
通信员、警卫员其实没什么分别,都有两大任务,一是保障首长的安全,二是在战斗中传送作战命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军火力强大,我军电台、电话等通信手段都不能保证随时畅通,大量的作战命令,就要靠通信员穿越枪林弹雨去亲口传达。
通信员、警卫员并不是一线战斗人员,却往往要担负九死一生的任务。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就是因为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上甘岭战役前夕,师电影队到基层连队慰问,播放苏联电影《普通一兵》。电影描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为了战斗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与黄继光交流起观后感,“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一个人死能救那么多人,能打胜仗,要是搁着我,我也这么干!”
黄继光真的做了中国的马特洛索夫。
“范佛里特炮击量”
黄继光、李继德这批新兵到部队时,15军刚刚参加完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正在补充休整。那次战役在战史中的评价是“总体上是次胜利,但收尾不理想。”
“不理想”是因为可计算的志愿军人员损失略大于美军。战役结束后,仅15军就补充了新老兵合计万人。此时的15军,还被志愿军当成战略预备队,这是一个算不上主力部队的定位。
李继德回忆,初入朝鲜时,他们除了新兵训练外,很长时间是在后方修路,或者是为前线部队运输给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倚仗着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狂轰滥炸。处在休整期的15军不能上阵杀敌,休整长达9个月。将士们干着修桥补路的“工兵”和人扛马驮的“运输兵”的活儿,犹如困兽。
15军那时还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其前身是1947年8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基础出自太行军区及所属分区十几支地方武装。
三年南征北战,15军叱咤沙场,初露虎相霸气。但是当时解放军有多达57个野战军,论起军史战功,军长秦基伟也只能心有不甘地“承认”,15军只能算二等部队。
朝鲜战争的爆发,让15军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1951年,15军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千里跃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
15军首战是参加第五次战役,表现出色,但远未达到38军那样令彭德怀高呼“38军万岁”的显赫。真正让他们扬名立威的战斗还要一年之后。
1952年10月14日清晨,“联合国军”的300余门大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疯狂地向五圣山南的两个小山头倾泻着弹药。上甘岭之战打响。在这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产生了人类战争史上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联合国军”发动的此次攻击名为“摊牌”。
此前,朝鲜战场上经历了难得的一段相对平静。停战谈判已经开始,敌我双方边谈边打、打打谈谈。两军在三八线上对垒,围绕着那条看不到的纬度撕扯角力。到1951年11月以后,战线变得相对稳定,两军对峙。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一样,战场上的平静,酝酿着更惨烈的厮杀。
“摊牌”行动瞄准的两个小山头,正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战线中部地区的最高峰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一东一西,相距只有150米,互为犄角,是向南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的两颗钉子。
东面的高地,由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共享”:我们占据北山,他们控制高地。西面的高地,由3个小山头组成,“联合国军”称之为“三角形山”。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当时没人能料到,这个小村庄将因为这场战事而载入史册。
“摊牌”行动的策划者是“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按照他的设想,上甘岭在金化以北不到3英里处,双方工事间隔只有200米。如果夺下这些山头,将迫使中朝军队后撤一千多米,改善金化以北的防线态势,从而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国际外交的主动,并在板门店谈判中取得更多的筹码。
和此前范佛里特被否决的数次进攻计划相比,“摊牌”行动的规模并不算大。范佛里特相当乐观——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5天时间,仅美国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付出的代价只是200人的伤亡。
范佛里特的乐观来自手里的“王牌”——大炮。他是美军中最不吝惜炮弹的将军,逢战必先用炮,用则用到疯狂挥霍。他治下的美第八集团军,炮兵的弹药配发基数远远超过美国陆军的规定,以至于美军用他的名字造了个名词——“范佛里特炮击量”。
“摊牌”行动一开始,范佛里特起手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炮轰。
无数条明灭闪烁的弹道,把拂晓的夜空彻底照亮。炮弹尖利地呼啸着,爆炸声连成一片,滚雷一样持续。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仅14日当天,美军就向上甘岭倾泻了30余万发炮弹。最密集时,平均每秒落弹6发。
在坑道中承受着如此火力打击的,正是15军。
1952年4月,15军45000人马由休整地谷山,向五圣山、西方山一线多路开进。这只在第五次战役中伤痕累累的“猛虎”已经休整了9个月,现在,舔干创伤的血痕,抖擞精神重返战场。
在此前的志愿军总部3月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做出了他在朝鲜的最后一次排兵布阵。因为他头部长了一个瘤子,中央军委决定彭德怀立即回国治疗。
这次作战会议的一个重要决定,是将战略预备队15军拉上去,接替26军的防御阵地。扼守15军西侧阵线的,就是军威赫赫的志愿军王牌38军。15军和38军一起,担负起志愿军最核心位置的战线防御。
15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二野,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并不熟悉。但15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让彭德怀决心对其委以重任——15军是那次战役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战果大过损失的野战军之一。
散会后,彭德怀单独留下了秦基伟。面对着墙壁上的大幅作战地图,彭德怀对肃立身边的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这次调兵遣将的非凡意义,在半年后的上甘岭战役中得以显现。
反击。
上甘岭战役第一天,范佛里特用他的“炮击量”,把三十余万发炮弹和五百多枚重磅航弹砸到了上甘岭。15军苦心构建了4个多月的地表工事到中午时已荡然无存。曾经植被丰茂的山头寸草未剩,山体岩石都被扒了一层皮,碎石和弹片掺杂在一起,堆积了一尺多厚。
仅第一天,在火力规模空前的炮击和敌人的十余次冲锋中,负责上甘岭两处高地防御的15军第45师就牺牲了五百余人。
而志愿军反击的炮火,这一天只打了三千多发炮弹,不及敌人的百分之一。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根本没有条件与“联合国军”公平对轰,即便是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火密度最大时,每天的炮弹发射量也不到4万发,只相当于敌人的十分之一。根本原因,则是范佛里特的“摊牌”出乎15军的意料之外。
守卫五圣山,易守难攻的上甘岭方向并非防御重点。尽管这里经受着整条战线上最大强度的攻击,但15军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可能在西方山,命令那里的第44师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负责上甘岭防御的第45师,只是将防守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两个营。
15军配属炮兵的注意力一直在西方山一线,来不及转换阵地。能够支援上甘岭的只有榴弹炮3门、山炮6门、野炮6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扛住敌人的炮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许多年后,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叙述这一天时,很多语句近乎检讨。他仍对上甘岭战役之初的“判断失误”致部队遭受惨重损失痛心不已。他坦露自己的心思:“几十年来我一直心存疑窦,我总认为范佛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西方山的旁边就是类似一条大走廊的平康谷地,是志愿军战线上的一大软肋。彭德怀安排38军和15军共同扼守这条谷地,自有用意。
如果范佛里特攻击上甘岭真的是在声东击西,一旦15军抽调第44师的力量,他依托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可以很快转换主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这一次,范佛里特“摊牌”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他想要的就是上甘岭的和两处高地。然而,这场事先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的战斗,却在第一天就给了范佛里特当头一棒。他的“意外”比秦基伟更甚。
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14日整天,我伤亡500余人,歼敌1900余人。“联合国军”的记载则是,主攻高地的美第31团伤亡444人,攻击高地的韩第32团伤亡五百余人,合计约千人。
无论哪个数字更准确,“联合国军”第一天的伤亡就远远超过了整个“摊牌”行动的预期。更关键的是,他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也只是在白天攻取了部分阵地,入夜即被志愿军悉数夺回。
于是,“联合国军”增兵,白天攻击,志愿军夜间反击。两处高地的地表阵地在双方军队的撕咬搏杀中不断易手。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评价:“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
作战时间、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都大大超出了“摊牌”的原定计划。范佛里特为了挽回面子,只好硬着头皮不断加码,继续干下去。15军寸步不让,奉陪到底。
原本只是一场营级规模的战斗,阵势越打越大。那两处高地的军事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双方为之搏杀的是军队的尊严,比拼的也不再只是装备和火力,更是意志和决心。
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当你读了这篇文章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无数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这正是英雄“山草离离兮掩我骨,沧海荡荡兮浸我尸”的豪迈绝唱!“斩尽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这支由无数个黄继光组成的、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人民子弟兵,他们铁血军魂所铸就的钢铁长城,忠勇耿耿,精忠报国,纵横无敌,谁与争锋,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卫了新中国摇篮,保卫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炼狱,拓马长枪定乾坤!”我们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们在昨天以生命热血创造的明天,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林海雪原》读书笔记。
中,茫茫雪原上做着艰苦卓绝的奋斗的身影。此时的雪似乎已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
《林海雪原》是根据作者曲波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1946年冬,我人民解放军进入东北林海雪原,搜剿被我击溃之国民党残匪。匪帮许大马棒踞奶头山,负隅顽抗,破坏我土地改革,血洗杉岚站.屠杀我干部。牡丹江军区派少剑被率小分队进剿,侦察英雄杨子荣智擒乔妆小炉匠之特务栾平,战士刘勋苍又擒获另一匪徒刁占一。少剑波审讯匪徒,虽匪特十分狡猾,终被勘破真相。少剑波曾与女卫生员白茹治愈蘑菇老人疾病,由老人口中大略得知奶头山之险要,至是乃亲自押解刁占一,袭取奶头山。刁占一故意欲引我军入敌陷阱,蘑菇老人赶到,指明地形,战士栾超家攀登绝壁,飞越天险,我军出群匪不意,袭取山头,活擒匪首许大马棒父子,肃清残匪。
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那位硬汉老人——圣地亚哥,《绝顶》中的肖顿河一样,都为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前行不止,虽然他们最终都无奈地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一杯净土或许只有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是精神的王者,永远是无法被击倒。那些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怯懦不堪的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以他们浅薄的思想去揣度强者,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丝毫无法理解倾尽自己的一生却堪堪的只是去追求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也更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气魄,没有如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便对自己的前途、自己所要走的路感到茫然无措,也许如迷途的羔羊一样在悠长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最终碌碌无为,消逝在天地间。
滴。“集体”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集体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在党的阳光下快乐成长----------《黄继光》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从这本书中,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没有许许多多共产党人的牺牲就没有新中国。
虽然夜已深了,可我久久不能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生前日记本、背包等被军事博物馆珍藏。
《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10月1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黄继光作为我军迄今授予的两位“特级英雄”之一,其事迹和生前物品在现场展出。
军事博物馆馆藏黄继光生前的日记本、背包。军博供图。
这个最高规格的国家大展向国人宣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将士以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高昂士气,不断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模范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长江日报采访团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收藏专家处获悉:军事博物馆收藏了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的遗物,有他生前使用过的日记本、水壶、背包,还有奖章、遗照以及他牺牲处挖掘出来的爆破筒残体。
黄继光塑像拟定四条创作原则。
坐落在英雄的故乡,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黄继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于1962年10月20日黄继光牺牲10周年之际建成开放;新馆位于县城东的魁山脚下、东河之畔,于1985年迁建,1987年10月20日对外开放,累计接待参观者逾千万人次。纪念馆5个展厅中,收藏有与黄继光相关的藏品200多件。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总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将人们带入到英雄曾经生活的那个时代,遥想英雄当年的英勇壮举。
纪念馆第一展厅中,有一尊黄继光头部铜像。这件作品创作于1962年,铜质,铜金色,高180厘米、宽30厘米、厚35厘米。
纪念馆讲解员曾欣介绍,1962年,为了纪念黄继光牺牲10周年,四川省中江县决定修建黄继光纪念馆。同年8月,四川美术出版社画家高庶绩来到英雄故乡,与中江县美术创作人员一起,创作黄继光烈士画像、塑像。
由于当时没有黄继光的照片,经过多次商议,黄继光烈士画像、塑像创作组拟定了四条创作原则:一是要表现黄继光烈士英雄气概;二是要体现黄继光烈士的青年英雄形象;三是要符合四川人的特征;四是要像黄继光的亲属。
经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建议,因为黄继光烈士和弟弟黄继恕长相接近,创作组便以黄继恕的肖像为蓝本开始创作。创作中,每一个细节的改动,都由黄妈妈邓方芝提出意见后予以修改,最终敲定了一个黄继光烈士画像样稿。之后,其他表现黄继光的作品,大多参照了这个画像版本。黄继光的形象,也由此定格在人们心中。
据黄继光纪念馆首任馆长黄开华介绍,一方手帕展陈在黄继光纪念馆第三展厅,手帕长厘米、宽27厘米,棉质,正中用丝线绣有“可爱祖国”四个鲜红的大字。
黄继光给母亲留下绣有“可爱祖国”的手帕。
1951年3月,乡亲们敲锣打鼓把黄继光和战士们送往通向前线的道路。那时,邓芳芝很清楚,在前线,孩子随时可能流血牺牲,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儿子送往前线。
临行时邓芳芝拉着儿子的手嘱咐:“继光,到部队后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为祖国人民杀敌立功。”
临走时,黄继光把乡亲们赠送的绣有“可爱祖国”的这方手帕留给妈妈作为纪念。黄继光牺牲后,这方绣有“可爱祖国”的手帕便成为了邓芳芝想念儿子的寄托。
1962年,邓芳芝把这方手帕捐赠给了黄继光纪念馆。在黄开华看来,这方小小的手帕,展示了黄继光为了保卫“可爱祖国”,舍小家为大家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我们馆很有幸能够把这方手帕收藏,要把黄继光的故事讲下去。”
1996年,中央军委批准黄继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之一。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至此,各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共10位(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
“张开双臂,毅然向着敌人的机枪眼冲上去”,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印制的黄继光画像,与其他英模画像一起,被悬挂在全军各单位连队的军史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激励着每位战士砥砺初心、牢记使命。
血衣上拳头大的弹洞是黄继光敢于牺牲的真实体现。
在黄继光纪念馆中,有一件全国少有的展品:黄继光牺牲时所穿的军服复制品。
看到血衣,黄继光牺牲时的壮举可以清晰地呈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复制品前胸处,被子弹打出拳头大小的空洞。
“这件血衣是根据黄继光烈士生前部队指导员冯义庆回忆复制而成。指导员回忆说,烈士的双手紧紧地抓在四周的麻袋上,胸膛死死地堵在机枪眼上,在他爬行过的路上留下了一条深深的血沟。”血衣上,并没有多少血,这是因为他在扑向敌人火力点时,已经流了许多血!
纪念馆馆长涂琳说,一件血衣,一身七处重伤,一个呈蜂窝状拳头大的弹洞,是特级英雄黄继光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真实体现。
“子弹打穿了英雄的军装,却永远打不断黄继光的脊梁。”在涂琳心中,黄继光永远头颅高昂,目光如铁,意志如钢。
听到中国军号嘶鸣,敌人胆战心惊。
抗美援朝战争,是敌我双方精神意志比拼较量。志愿军将士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
志愿军行列中,先后涌现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多少年后美国李奇微将军仍对志愿军冲锋号的声音心有余悸:听到中国军号嘶鸣,我们个个胆战心惊。
正是“谜一样的中国精神”的抗美援朝精神让美军困惑,让上甘岭成为美军“伤心岭”。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报告提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关于黄继光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都知道当年这位英雄用身体去挡机枪眼,结果硬是让我们靠着小米加步枪,干翻了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
但其实关于黄继光的故事,有很多的内容我们并不清楚,尤其是在黄继光死后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更是让无数人心酸落泪。
根据记载,黄继光战斗的背景是在上甘岭争夺战。这个战场大家都非常熟悉,乃是我志愿军和美国人反复争夺的焦点。但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只有4平方千米的小区域,美帝国主义不知廉耻的调动了6万军队猛攻,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甚至创造了一天调动4万人,发射炮弹40万发的记录。
当然了,黄继光本人也被爆破所伤,彻底晕了过去。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几个重要的火力据点被炸掉,可是还剩下残余的火力,继续在收割志愿军的生命。在猛烈的炮火声中,黄继光再一次被惊醒,他不顾身上的伤痛,继续顽强的爬向对方的火力点。
虽然他已经没有了炸药,也没有了弹药,可是他却毅然决然的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如此才掩护了部队的前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等到战斗结束以后,获胜的士兵们终于将黄继光的尸体运送了回来,可是当大家看到黄继光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根据当时志愿军的回忆,黄继光身上已经没有流血了,因为他的鲜血在受重伤攀爬向敌人火力点的过程中已经流干了。而且他临死之前也依旧死死地用胸膛抵住敌人的枪口,真正做到了虽死犹荣。
不过,虽然黄继光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依旧鼓舞着大家,而且英雄不能白死,他的遗体必须要以光荣的保留下来。
“一位革命老兵,就是一部红色教科书。”初夏时节,湖北省军区孝感军分区组织官兵、职工走近部分荣立过战功的离退休干部及其亲属,通过聆听他们的战地故事,学习他们的忠诚坚守,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
“我曾问父亲,您一生作了多少场报告?父亲回答:没有一千场,也有七八百场。”万福来之子万爱军指着父亲作报告的照片说。
万福来是黄继光的老连长,在上甘岭战役中亲眼目睹了黄继光壮烈牺牲的过程——。
1952年10月19日凌晨,上甘岭高地零号阵地再燃战火。经过连续突击,连队仅剩下16人。敌人4个子母堡火力凶猛。黄继光主动请战,他和吴三羊、肖登良3人利用弹坑和敌人射击间隙隐蔽前进。在炸掉3个地堡后,吴三羊牺牲,肖登良身负重伤,黄继光则带伤向最后一个大地堡爬去。
敌人集中火力向他猛扫,在爬到离地堡五六米远时,黄继光奋力投出一枚手雷,硝烟把地堡和人影都遮住了。他继续从侧面爬向地堡,向战友们呼喊一声后,张开双臂,猛地扑向敌人的机枪眼。霎时,敌人的机枪“哑”了。
“同志们,冲啊!”万福来见状,立即带领战士们冲上去,全歼敌人。
1952年10月30日,万福来在率领战士冲锋时负伤。
“父亲从不谈自己,一生只讲黄继光。”万爱军说,1953年春节前,万福来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医院转到上海做手术。期间,上海麦伦中学(后更名为上海继光中学)得知万福来带连队攻打上甘岭主峰阵地的事迹,便邀请他去作报告。
就是在这场报告会上,万福来第一次详细讲述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后来,他又应邀作了多场报告,黄继光的名字通过报纸、广播迅速传遍大街小巷,闻名全国。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万福来一直把弘扬黄继光的精神当作自己的责任,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机会,他就讲黄继光的故事,直到2004年去世。
“这是45师宣传科拍的我用嘴给伤员喂药的照片……”谈起60多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日子,电影《上甘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82岁的王清珍难掩激动。
1951年初,15岁的王清珍踏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她回忆说:“我本来想去前线打仗,首长说后方更需要女同志。好,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于是,她成为志愿军45师医院的一名卫生员。
最让王清珍难忘的还是上甘岭。1952年10月,王清珍被安排到前线坑道救护危重伤员。
一位战士的腿被炸断,血流不止,王清珍边流泪边为他止血、缠绷带。战士忍着疼痛说:“给我唱首歌吧。”王清珍唱起了《南泥湾》。
“但是第二天,这位伤员由于失血过多,还是牺牲了。”说到这里,王清珍语气沉重。
侦察排战士曹忠林,双眼被炮弹炸伤,身体严重烧伤。王清珍喂他吃药,他张不开嘴。王清珍就先把药嚼碎,含点水,口对口喂他吃。喂药后,王清珍又用同样的办法给他喂面条。
还有一回,王清珍护理一名刚动完腹部手术的重伤员。夜里,伤员要小便,王清珍拿罐头盒给他接,他怎么也排不出。王清珍帮他插了导尿管,还是不行。王清珍便用嘴含着导尿管,将尿吸出来。伤员流着泪说:“就是亲妹妹也难做到这样!”
王清珍的出色表现,受到志愿军官兵的广泛赞扬。她荣立二等功,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17岁那年,李国增参加解放军,成为华北独立团独立营三连的一名战士。
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我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唐山战斗。当时连队只有老兵才有枪,新兵一人发2枚手榴弹。”88岁的李国增对此记忆犹新。
那一仗,李国增缴获敌人2支步枪,获嘉奖一次,并奖励缴获的步枪一支。从此,他成了有枪的战士。
1949年2月2日,李国增光荣入党。就在那天,他所在的独立营和40军的一个师奉命开进北平城(现北京市)。李国增回忆:“上午10时,部队从北平的东门集结进城。进了永定门后,道路两旁人山人海,市民争相欢迎解放军。”
1949年4月,被编到13兵团警卫营当班长的李国增随部队南下,过黄河、渡长江,一路拼杀。他尤其难忘广西战役的艰苦。
“我们经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地急行军,创下一天一夜行军90公里的记录。”李国增说,当时背着米,但没有时间做饭,我们饿急了就抓一把生米送进嘴里;大家连解小便的时间都没有,为了不掉队,经常边走边就地解决。有的战士走着走着睡着了,就像劈柴一样倒下。后来部队每天给每人发2个干辣椒,困极了就咬一口,一辣就不想睡觉了。李国增说,他爱吃辣椒的习惯就是从那时起养成的。广西战役胜利后,李国增又参加了广西剿匪,身上多处负伤,3次荣立三等功。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李国增告诉笔者,每逢建军节,他都彻夜难眠,想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也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还能再为人民做些什么。
上甘岭易守难攻,阵地几次易手,双方伤亡惨重。
最后的0号阵地,我军某部六连碰上了最难啃的硬茬子。三个地堡忽然喷出火舌,密集的弹雨把六连死死摁在了地上,抬不起头。而这时的六连,算上营参谋长张广生,总共还有16个人。张广生和连长万福来碰了个头,决定将剩余的9名战士编为3个爆破小组,对三个地堡实施强行爆破。
第一组冲上去,倒下了,第二组跟上,第三组……九名战士全部牺牲。攻击线距离地堡近在咫尺,却像一道深不可测的深渊,吞噬掉每一个进入这里的生命。
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临阵受命。据万福来的回忆,他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连六班班长,肖登良和吴三羊划归六班,由他们去执行最后的爆破任务。
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展现了出色的军事素质。三个地堡的机枪射界连成一片,子弹打得密不透风。三个人配合默契,交替掩护跃进。
“轰”、“轰”两声巨响,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东西两侧的地堡。然而,负责掩护的吴三羊枪声忽然哑了,他被另一个地堡命中牺牲。肖登良身边正好有一挺机枪,他向地堡射击,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黄继光。
一阵弹雨追了过来,肖登良重伤。六连指导员冯玉庆爬上前,从牺牲的机枪手身边拖过机枪,再一次向地堡倾泻子弹。
趁着敌人的射击间隙,黄继光向前猛冲了两步,却一个趔趄栽倒在地。那个身形在地上停顿了一下,随即缓慢艰难地向前爬行。终于接近地堡,黄继光奋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
爆炸声中,地堡的机枪声戛然而止,但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停顿。黄继光的那颗手雷没有扔进地堡,只炸塌了一角。美军换了一个射击孔继续扫射,子弹呈扇面向外泼洒着。
对最后一个地堡的爆破看起来又失败了。万福来、冯玉庆等人已经开始准备孤注一掷,自己上阵。
照明弹和爆炸火光的照耀之下,地堡旁伏在地上的一个身影忽然动了一下,又向着地堡蠕动爬行。
那是黄继光,“他还活着!”万福来激动地叫起来。
黄继光的身影在凹陷的弹坑和凸起的怪石中隐现了几次。万福来焦急地等着最后一声手雷的爆炸。后续支援的战士们已经上来了,陆续集中到他的附近,只等发起最后的冲锋。
手雷的爆炸却迟迟没有响起。刚才炸塌地堡一角的已经是黄继光的最后一颗手雷。
没有手雷的黄继光,却向着地堡坚决、缓慢地前进着。他爬到地堡一侧的射击死角,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过来向坡下的战友们招了招手,张嘴似乎喊了什么。
没有人听得到,机枪的轰鸣掩盖了一切声音。冯玉庆一下子惊觉那个手势的含义,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喊道:“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话音未落,黄继光已将自己微微尚存的最后一丝气力,化成气壮山河的壮举。他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扑向了那个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枪眼,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射击孔上。
敌人机枪凄厉狂暴的射击骤然变了调,闷闷地响了几声后彻底哑了。万福来等人就在这一瞬间跳出掩体,几步冲到黄继光身旁,把所有的子弹都泼进了地堡。
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抠住麻包。敌人的子弹洞穿了他的胸腹,血肉模糊,背肌被子弹打飞了,留下一个碗口大的窟窿。
在质疑黄继光堵枪眼真实性的网络杂音中,有一种“论据”看上去头头是道:子弹可以打穿人体,机枪可以把人体打碎、打飞,所以黄继光的事迹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种从战争、枪战电影中得来的皮毛军事知识,其实在网络上就有大量批驳。黄继光堵枪眼的意义不在于挡住子弹,而是挡住地堡中敌人的视野和射界。即使子弹能够打穿黄继光的身体,也只能是“瞎打”。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赢得了冲锋的时间和空间。
暑假里,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我最为感动,最敬仰的英雄是杨靖宇将军!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率领直属部队的少部分同志在联系大部队的途中被叛徒告密,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杨靖宇将军带领部队左冲右突,日夜抗战,始终没有甩开敌人。
为了保护有生力量,杨靖宇将军决定只留下两名警卫员跟随自己,利用自己吸引敌人的注意,让在突围中受伤的战士转移。几天后,杨靖宇将军身边仅有的两个警卫员也在下山寻粮途中被敌人发现,相继遇害。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昼夜。鬼子劝杨靖宇将军投降,可杨靖宇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宁死不降!为革命牺牲没有什么可惜!"。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灭。"杨靖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的英雄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为弘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座下的山岩石墙上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七篇】
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汶川大地震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爷爷冒着危险,攀上瓦砾堆,留着眼泪对废墟下的孩子大声说:孩子们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会这样关心人民的疾苦。
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八篇】
战斗中,游克源与黄继光在上甘岭并肩作战,把青春和热血洒在朝鲜战场。退伍后,他返乡与大山为伴,在山野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这位“最可爱的人”身上,仍保留着老兵的原味。今天我们为您讲述游克源和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并肩作战的英勇事迹和生死情谊。
“原本我和黄继光都可以因伤而下火线的,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6年12月18日中午,84岁的游克源老人在龙溪乡坂溪村坎下组的家中,接受笔者采访时满腔悲痛地说道。游老弓着被岁月摧折的腰板,从卧室里捧出一摞军功章、复员证书、荣誉证书和相册堆放在堂屋里一张四方桌上。游老坐在桌子旁边操着一腔浓重的醴陵口音,如数家珍般回忆起那些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
1950年,18岁的游克源从醴陵老家参军入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五五六团。1951年6月,为响应毛泽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游老随部队到河北省申县六头沟进行为期2个月入朝前的军训,随后部队开拔到辽东芥平县待命。同年9月,他随部队从凤河县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游老说,白天敌人的飞机大炮在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为了隐蔽行踪,志愿军一般都是白天潜伏休息,晚上趁着夜色行军。朝鲜的冬天比国内南方的冬天更加寒风凛冽。在呼啸的北风中,他们历经10余天的跋山涉水,先后经过车洞、新高山、官子里、明华里等地来到西部山。在西部山志愿军的部队重新整编,游老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二排六班。不久,因游老班里的班长被调走,上级便将营部通讯员黄继光调到六班担任班长,游老和肖登(音冬)良担任副班长,游老还兼任班里的机枪手。
“1952年10月上旬,我们主要是打防御战,中旬后才改为防御反击战。”游老补充说道。“我们一三五团原来的任务是反击驻守注字洞南山的敌人,后来为了粉碎敌人的“金化攻势”才坚守五圣山上甘岭西南一公里的高地。我们二营负责打反击的任务。”游老娓娓地为上甘岭战役做着注解。
2。
1952年10月13日晚上,游老和黄继光参加了营部召开的“如何反击高地的士兵代表会”。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要攻克高地,首先得压制住敌人碉堡里的火力点”的意见。敌人不单单碉堡多是母子碉堡,大小碉堡相互倚仗组成凶猛的交叉火力网,敌人还掌握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志愿军由下向上冲锋的仰攻注定是一条困难重重的路。会上,黄继光请缨担任爆破组长的请求当场获得批准。回到班里后,黄继光立刻就点肖登良和吴三羊的名,他们组成高地3人先锋爆破小组。其中,肖登良是来自四川中江县,是黄继光的老乡。
14日白天,敌人依旧出动大量飞机和大炮对高地周边狂轰滥炸,游老和战友们迫不得已退入坑道内等待时机。到了晚上,他们便从坑道里爬出来,发动猛烈的进攻,把高地从敌人手里夺了回来。如此反复了5个昼夜,游老随部队在高地上和敌人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19日晚,六连向敌军连着发起的5次冲锋均被卡在离主峰不足300米的山腰上,人员伤亡相当大。为了配合战略大局的需要,上级领导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在黎明前夺取高地!
于是,黄继光的3人先锋爆破小组奋勇前行。出发前,指挥员说:“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黄继光庄严地说:“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话音还没有落地,他们便猫着腰摸向敌人的碉堡。游老和战友们架起机枪掩护他们前行。敌人为防止志愿军偷袭,天没有完全暗下来就亮起了探照灯,还时不时地朝天上打出照明弹。照明弹升空的时候,整个阵地上变得和白天一样光亮。
当敌人发现有3个身影向碉堡挪动时,敌人的机枪便慌忙滴滴答答地响了起来,密集的子弹朝阵地前方一顿乱扫。先是吴三羊的头部被子弹打中血流如注,他光荣地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接着肖登良的双腿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倒在了阵地前。3人小组只剩下黄继光依然在匍匐向前。于是,敌人机枪的子弹在黄继光的面前织成了一张呼呼作响的火力网。黄继光的肩上和腿上都被子弹打中鲜血直流,但是他仍然一寸一寸地努力向敌人的碉堡挪动。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地方,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人的碉堡。由于手雷的爆炸力不够大,只是炸毁了敌人的半边碉堡,碉堡里的机枪哑了火。战友们便跳出坑道向高地发起冲锋,但是没过多久,狡猾的敌人把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战友们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根本抬不起头来。
3。
眼看天就要亮了,但是高地上敌人的碉堡还没有攻克。正当指挥员和战友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家看见趴在地上的黄继光又挪动了身子。他吃力地支撑着身体爬向火力点,一步步顽强地爬到敌人的碉堡跟前。突然,他挺起胸膛,张开双臂,冲着敌人正狂喷火舌的枪口扑了上去,两只手死死抓住敌人堆放在碉堡前做掩体的麻袋。直到我军清理战场时,他双手仍然死死地抓住麻袋不曾放松。
敌人被黄继光的举动吓蒙了,机枪也跟着哑了火。“冲啊,为黄继光同志报仇!”游老和战友们身上的血液,瞬间被仇恨点燃了,沸腾了起来,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上也有伤痛,高喊着口号,奋不顾身地冲上高地,和敌人厮杀在一起,经过昏天黑地的血战,全歼了高地上的守敌。
“虽然黄继光已经牺牲了60多年,但是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你看,我的左脸颊和背部的伤疤统统是在那场战斗中留下的。”游老一边侧仰着脸伸了过来,一边撩起衣服露出背上那些扭曲狰狞的疤痕,令人倍感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得是多么的艰难。眼前这位相貌平平,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垂垂老者,瞬间在我的脑海里无限拔高,超过喜马拉雅山的顶峰。
革命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员。刚开始指参加推翻清朝主宰而牺牲的革命英雄,之后扩及北伐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内战等役的牺牲人员。
依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革命烈士”称号由人民政府授予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人,获得革命烈士称号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向其家属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特级英雄黄继光》是由周润泽执导,刘家祎、洪洋、武强、刘思博、刘一江、牛北壬、李田野主演,李晓川特别出演,刘之冰、迟蓬友情出演的网络电影[7],于2022年10月2日上映[4]。
该片以中、朝两国授予的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为原型,以黄继光在中江出生的贫穷岁月为背景,以抗美援朝最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为主要剧情内容的网络电影。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九篇】
黄继光的故事是1951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机炮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他特殊的荣誉和遗赠教育;超级英雄;标题。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黄继光的故事内容汇聚汇总10篇”,穿过四川省中江县城,在魁山下静流。肃穆的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纪念着一位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打响。其战况惨烈永载史册:敌军调集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而敌军始终未能得逞。
焦土攻势后短兵相接。黄继光所在营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四川中江籍战士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率两名战士攻坚。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挺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没过几秒钟,黄继光重又匍匐前进,但动作比原来慢得多。后来才知道,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挂了彩。
距敌火力点只有不到10米了!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敌机枪略一停顿。黄继光所部排长、负责掩护的钟仁杰命令全力吸引敌人火力,黄继光顽强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钟仁杰他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
这时,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地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
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回头望去,在黄继光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黄继光烈士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3年1月14日,在黄继光故乡四川省中江县,三万二千多人隆重追悼黄继光烈士。
魁山之下,凯江之滨,烈士之志永存。位于中江的黄继光纪念馆原馆建于1962年10月,新馆于1987年10月20日落成。馆内219件文物藏品,无不令人动容。每年这里要接待近70万人次访客。黄继光烈士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进。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见证着共和国一代代奋斗者的牺牲奉献;70年春华秋实,凝聚着共和国一代代奋斗者的家国大爱。
为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热情讴歌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生动讲述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最美奋斗者”专栏,陆续报道“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9月初,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连”,一批即将退伍的战士面对黄继光烈士塑像庄严宣誓,向老班长告别。临别前,退伍老兵们纷纷在胸前别上一枚徽章,徽章上写着:黄继光传人。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牺牲,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的英雄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为弘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座下的山岩石墙上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上甘岭,方圆不过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因为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役,这个朝鲜地名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那不只是两座山头,更是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每一抔泥土里,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雄血,饱含着舍生忘死的英雄气。上万名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这个无法撼动的堡垒。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英雄叫黄继光,人民军队历史上两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危急时刻,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挺身一扑的决绝身影,震慑敌胆,化作上甘岭高耸的丰碑。
然而,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近年来却在网络上被怀疑、被恶搞。
黄继光的故事,其实早该被中国人熟知、铭记。我们的讲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还原英雄真正的真相。
普通一兵。
今年4月底,一位山东老人奔波数千公里,来到了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的家乡。他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生死兄弟,来兑现63年前的一句承诺。
上甘岭战役前夕,黄继光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咱们约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写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还要去家里看一看。”
不久之后,上甘岭战役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黄继光英勇牺牲。
英雄的生命,如流星般灿烂而短暂,直到牺牲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李继德看到黄继光牺牲时的壮烈,却在很多年里都不知道黄继光已是举国传颂的英雄。
黄继光牺牲后不久,李继德也身负重伤,归国后退伍。他的家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个黄河大堤下的小村子,闭塞偏远。李继德只知道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六十年间,他给中江县写过信,信封上写不出收信人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直到今年,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李继德才终于能够兑现当年的承诺,到黄继光的家乡看一看。
抚摸着黄继光的雕像,老人老泪纵横,哽咽着叫“黄大哥”。那是六十多年前的称呼,“他叫我‘小李子’。”老人说。
雕像栩栩如生,李继德却不能完全认可,“像是挺像,就是雕得胖了点。我们那个时候在战场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用雪和着炒面吃,哪有那么胖。”
在他的记忆里,黄继光个子不高,肤色有点黑,瘦瘦小小的,但身体很结实,是典型的四川人相貌。
李继德和黄继光关系要好,一个很重要的机缘是“他是我接的新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跑到征兵点报名。由于年龄太小,他被部队拒绝。不甘心的李继德找到征兵干部,积极要求参军入伍。“这个兵有股子劲头,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话,让李继德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为了达到参军条件,他的出生年份被提前了四年,登记为1931年。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二营六连一排一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
部队经短暂训练后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大约一个月后,又一批新兵补充到六连。连长万福来带着李继德等几名战士,把新兵迎进了驻地。李继德接过一名新兵的背包,拉着他进了连部——一个山坡上挖出来的地窨子。这个新兵就是黄继光。
黄继光入伍和李继德一样有些波折。因为身材矮小,他起初被征兵干部拒绝了。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又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号召,参军入伍是无数中国热血男儿最大的志向。黄继光几次三番软磨硬泡,最终部队接纳了这个中江贫苦农家的孩子。
“接新兵”是军队里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程序,虽然当时没有条件搞什么仪式,但接新兵的老兵是新兵入伍后接触的第一个战友,两个人往往能结成好朋友。
不过,李继德说黄继光是他“接的新兵”,多少带些玩笑成分,那时候李继德也不过才入伍一个月,还是个新兵蛋子。而且黄继光比李继德大五岁,在此后的交往中,倒是黄继光像个大哥一样时时处处关照他。
“班里一共16个人,黄继光对我最照顾,吃饭时老是给我夹菜,说我个子大、吃得多。”老人回忆。“我们睡一个大通铺,头碰头,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
接新兵的短暂交流中,李继德知道了黄继光的名字和家乡。
关于黄继光的名字,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他原名“黄继广”,牺牲后的报道中被错写成“黄继光”,就此将错就错。记者在黄继光纪念馆中看到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的证书,上面登记的名字确实是“黄继广”。
李继德回忆,黄继光的四川口音很重,自我介绍时说的是“黄继光”还是“黄继广”,他根本听不出分别,第一印象就是“黄继光”。不过,他确实在战士姓名登记中看到过“黄继广”,很多战友也都认为“黄继广”的名字才是正确的。在李继德浓重的山东口音里,“光”和“广”的发音同样难以区分。这个连的战士以四川、山东居多,且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在黄继光牺牲前,没有人纠缠他名字的具体写法。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黄继光本人基本不识字,他留下的文字、包括家信都是请人代笔。“黄继光”或是“黄继广”的姓名记录,很可能是代笔人按照自己的耳音随机写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原第45师宣传科副科长、在战报中写下黄继光名字的李明天,曾专门询问过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黄妈妈回答:“过去有时写黄继光,也有时写黄继广,这两个字都好。”
黄继光脑子灵,一教就会,身体素质出众,万福来非常喜欢这个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新兵。他把黄继光看做“一块好钢”,很快就让他担任了自己的通信员。
在基层连队中,被连长挑选出来当通信员的,都是战士中的佼佼者。李继德说,新兵训练结束配发武器,班里仅有的两杆冲锋枪发给了他和黄继光。那是当时部队里最先进的单兵武器,只配给最出色的战士。提及此事,李继德至今仍带着几分骄傲。
黄继光给连长当了大约一年的通信员,1952年10月,他被营参谋长张广生看上了,调到营部任参谋长通信员。李继德则被营长秦长贵相中,当上了营长的警卫员。
通信员、警卫员其实没什么分别,都有两大任务,一是保障首长的安全,二是在战斗中传送作战命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军火力强大,我军电台、电话等通信手段都不能保证随时畅通,大量的作战命令,就要靠通信员穿越枪林弹雨去亲口传达。
通信员、警卫员并不是一线战斗人员,却往往要担负九死一生的任务。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就是因为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上甘岭战役前夕,师电影队到基层连队慰问,播放苏联电影《普通一兵》。电影描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为了战斗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与黄继光交流起观后感,“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一个人死能救那么多人,能打胜仗,要是搁着我,我也这么干!”
“范佛里特炮击量”
黄继光、李继德这批新兵到部队时,15军刚刚参加完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正在补充休整。那次战役在战史中的评价是“总体上是次胜利,但收尾不理想。”
“不理想”是因为可计算的志愿军人员损失略大于美军。战役结束后,仅15军就补充了新老兵合计万人。此时的15军,还被志愿军当成战略预备队,这是一个算不上主力部队的定位。
李继德回忆,初入朝鲜时,他们除了新兵训练外,很长时间是在后方修路,或者是为前线部队运输给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倚仗着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狂轰滥炸。处在休整期的15军不能上阵杀敌,休整长达9个月。将士们干着修桥补路的“工兵”和人扛马驮的“运输兵”的活儿,犹如困兽。
15军那时还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其前身是1947年8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基础出自太行军区及所属分区十几支地方武装。
三年南征北战,15军叱咤沙场,初露虎相霸气。但是当时解放军有多达57个野战军,论起军史战功,军长秦基伟也只能心有不甘地“承认”,15军只能算二等部队。
朝鲜战争的爆发,让15军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1951年,15军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千里跃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
15军首战是参加第五次战役,表现出色,但远未达到38军那样令彭德怀高呼“38军万岁”的显赫。真正让他们扬名立威的战斗还要一年之后。
1952年10月14日清晨,“联合国军”的300余门大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疯狂地向五圣山南的两个小山头倾泻着弹药。上甘岭之战打响。在这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产生了人类战争史上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联合国军”发动的此次攻击名为“摊牌”。
此前,朝鲜战场上经历了难得的一段相对平静。停战谈判已经开始,敌我双方边谈边打、打打谈谈。两军在三八线上对垒,围绕着那条看不到的纬度撕扯角力。到1951年11月以后,战线变得相对稳定,两军对峙。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一样,战场上的平静,酝酿着更惨烈的厮杀。
“摊牌”行动瞄准的两个小山头,正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战线中部地区的最高峰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一东一西,相距只有150米,互为犄角,是向南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的两颗钉子。
东面的高地,由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共享”:我们占据北山,他们控制高地。西面的高地,由3个小山头组成,“联合国军”称之为“三角形山”。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当时没人能料到,这个小村庄将因为这场战事而载入史册。
“摊牌”行动的策划者是“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按照他的设想,上甘岭在金化以北不到3英里处,双方工事间隔只有200米。如果夺下这些山头,将迫使中朝军队后撤一千多米,改善金化以北的防线态势,从而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国际外交的主动,并在板门店谈判中取得更多的筹码。
和此前范佛里特被否决的数次进攻计划相比,“摊牌”行动的规模并不算大。范佛里特相当乐观——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5天时间,仅美国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付出的代价只是200人的伤亡。
范佛里特的乐观来自手里的“王牌”——大炮。他是美军中最不吝惜炮弹的将军,逢战必先用炮,用则用到疯狂挥霍。他治下的美第八集团军,炮兵的弹药配发基数远远超过美国陆军的规定,以至于美军用他的名字造了个名词——“范佛里特炮击量”。
“摊牌”行动一开始,范佛里特起手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炮轰。
无数条明灭闪烁的弹道,把拂晓的夜空彻底照亮。炮弹尖利地呼啸着,爆炸声连成一片,滚雷一样持续。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仅14日当天,美军就向上甘岭倾泻了30余万发炮弹。最密集时,平均每秒落弹6发。
在坑道中承受着如此火力打击的,正是15军。
1952年4月,15军45000人马由休整地谷山,向五圣山、西方山一线多路开进。这只在第五次战役中伤痕累累的“猛虎”已经休整了9个月,现在,舔干创伤的血痕,抖擞精神重返战场。
在此前的志愿军总部3月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做出了他在朝鲜的最后一次排兵布阵。因为他头部长了一个瘤子,中央军委决定彭德怀立即回国治疗。
这次作战会议的一个重要决定,是将战略预备队15军拉上去,接替26军的防御阵地。扼守15军西侧阵线的,就是军威赫赫的志愿军王牌38军。15军和38军一起,担负起志愿军最核心位置的战线防御。
15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二野,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并不熟悉。但15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让彭德怀决心对其委以重任——15军是那次战役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战果大过损失的野战军之一。
散会后,彭德怀单独留下了秦基伟。面对着墙壁上的大幅作战地图,彭德怀对肃立身边的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这次调兵遣将的非凡意义,在半年后的上甘岭战役中得以显现。
反击。
上甘岭战役第一天,范佛里特用他的“炮击量”,把三十余万发炮弹和五百多枚重磅航弹砸到了上甘岭。15军苦心构建了4个多月的地表工事到中午时已荡然无存。曾经植被丰茂的山头寸草未剩,山体岩石都被扒了一层皮,碎石和弹片掺杂在一起,堆积了一尺多厚。
仅第一天,在火力规模空前的炮击和敌人的十余次冲锋中,负责上甘岭两处高地防御的15军第45师就牺牲了五百余人。
而志愿军反击的炮火,这一天只打了三千多发炮弹,不及敌人的百分之一。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根本没有条件与“联合国军”公平对轰,即便是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火密度最大时,每天的炮弹发射量也不到4万发,只相当于敌人的十分之一。根本原因,则是范佛里特的“摊牌”出乎15军的意料之外。
守卫五圣山,易守难攻的上甘岭方向并非防御重点。尽管这里经受着整条战线上最大强度的攻击,但15军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可能在西方山,命令那里的第44师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负责上甘岭防御的第45师,只是将防守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两个营。
15军配属炮兵的注意力一直在西方山一线,来不及转换阵地。能够支援上甘岭的只有榴弹炮3门、山炮6门、野炮6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扛住敌人的炮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许多年后,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叙述这一天时,很多语句近乎检讨。他仍对上甘岭战役之初的“判断失误”致部队遭受惨重损失痛心不已。他坦露自己的心思:“几十年来我一直心存疑窦,我总认为范佛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西方山的旁边就是类似一条大走廊的平康谷地,是志愿军战线上的一大软肋。彭德怀安排38军和15军共同扼守这条谷地,自有用意。
如果范佛里特攻击上甘岭真的是在声东击西,一旦15军抽调第44师的力量,他依托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可以很快转换主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这一次,范佛里特“摊牌”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他想要的就是上甘岭的和两处高地。然而,这场事先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的战斗,却在第一天就给了范佛里特当头一棒。他的“意外”比秦基伟更甚。
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14日整天,我伤亡500余人,歼敌1900余人。“联合国军”的记载则是,主攻高地的美第31团伤亡444人,攻击高地的韩第32团伤亡五百余人,合计约千人。
无论哪个数字更准确,“联合国军”第一天的伤亡就远远超过了整个“摊牌”行动的预期。更关键的是,他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也只是在白天攻取了部分阵地,入夜即被志愿军悉数夺回。
于是,“联合国军”增兵,白天攻击,志愿军夜间反击。两处高地的地表阵地在双方军队的撕咬搏杀中不断易手。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评价:“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
作战时间、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都大大超出了“摊牌”的原定计划。范佛里特为了挽回面子,只好硬着头皮不断加码,继续干下去。15军寸步不让,奉陪到底。
原本只是一场营级规模的战斗,阵势越打越大。那两处高地的军事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双方为之搏杀的是军队的尊严,比拼的也不再只是装备和火力,更是意志和决心。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0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夺回地表阵地。图为高地战斗实景。
上甘岭,方圆不过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因为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役,这个朝鲜地名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那不只是两座山头,更是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每一抔泥土里,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雄血,饱含着舍生忘死的英雄气。上万名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这个无法撼动的堡垒。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英雄叫黄继光,人民军队历史上两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危急时刻,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挺身一扑的决绝身影,震慑敌胆,化作上甘岭高耸的丰碑。
然而,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近年来却在网络上被怀疑、被恶搞。
黄继光的故事,其实早该被中国人熟知、铭记。我们的讲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还原英雄真正的真相。
普通一兵。
今年4月底,一位山东老人奔波数千公里,来到了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的家乡。他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生死兄弟,来兑现63年前的一句承诺。
上甘岭战役前夕,黄继光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咱们约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写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还要去家里看一看。”
不久之后,上甘岭战役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黄继光英勇牺牲。
英雄的生命,如流星般灿烂而短暂,直到牺牲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李继德看到黄继光牺牲时的壮烈,却在很多年里都不知道黄继光已是举国传颂的英雄。
黄继光牺牲后不久,李继德也身负重伤,归国后退伍。他的家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一个黄河大堤下的小村子,闭塞偏远。李继德只知道黄继光是四川中江人,六十年间,他给中江县写过信,信封上写不出收信人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直到今年,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李继德才终于能够兑现当年的承诺,到黄继光的家乡看一看。
抚摸着黄继光的雕像,老人老泪纵横,哽咽着叫“黄大哥”。那是六十多年前的称呼,“他叫我‘小李子’。”老人说。
雕像栩栩如生,李继德却不能完全认可,“像是挺像,就是雕得胖了点。我们那个时候在战场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用雪和着炒面吃,哪有那么胖。”
在他的记忆里,黄继光个子不高,肤色有点黑,瘦瘦小小的,但身体很结实,是典型的四川人相貌。
李继德和黄继光关系要好,一个很重要的机缘是“他是我接的新兵”。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跑到征兵点报名。由于年龄太小,他被部队拒绝。不甘心的李继德找到征兵干部,积极要求参军入伍。“这个兵有股子劲头,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话,让李继德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为了达到参军条件,他的出生年份被提前了四年,登记为1931年。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二营六连一排一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
部队经短暂训练后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大约一个月后,又一批新兵补充到六连。连长万福来带着李继德等几名战士,把新兵迎进了驻地。李继德接过一名新兵的背包,拉着他进了连部——一个山坡上挖出来的地窨子。这个新兵就是黄继光。
黄继光入伍和李继德一样有些波折。因为身材矮小,他起初被征兵干部拒绝了。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又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号召,参军入伍是无数中国热血男儿最大的志向。黄继光几次三番软磨硬泡,最终部队接纳了这个中江贫苦农家的孩子。
“接新兵”是军队里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程序,虽然当时没有条件搞什么仪式,但接新兵的老兵是新兵入伍后接触的第一个战友,两个人往往能结成好朋友。
不过,李继德说黄继光是他“接的新兵”,多少带些玩笑成分,那时候李继德也不过才入伍一个月,还是个新兵蛋子。而且黄继光比李继德大五岁,在此后的交往中,倒是黄继光像个大哥一样时时处处关照他。
“班里一共16个人,黄继光对我最照顾,吃饭时老是给我夹菜,说我个子大、吃得多。”老人回忆。“我们睡一个大通铺,头碰头,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
接新兵的短暂交流中,李继德知道了黄继光的名字和家乡。
关于黄继光的名字,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他原名“黄继广”,牺牲后的报道中被错写成“黄继光”,就此将错就错。记者在黄继光纪念馆中看到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的证书,上面登记的名字确实是“黄继广”。
李继德回忆,黄继光的四川口音很重,自我介绍时说的是“黄继光”还是“黄继广”,他根本听不出分别,第一印象就是“黄继光”。不过,他确实在战士姓名登记中看到过“黄继广”,很多战友也都认为“黄继广”的名字才是正确的。在李继德浓重的山东口音里,“光”和“广”的发音同样难以区分。这个连的战士以四川、山东居多,且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在黄继光牺牲前,没有人纠缠他名字的具体写法。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黄继光本人基本不识字,他留下的文字、包括家信都是请人代笔。“黄继光”或是“黄继广”的姓名记录,很可能是代笔人按照自己的耳音随机写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原第45师宣传科副科长、在战报中写下黄继光名字的李明天,曾专门询问过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黄妈妈回答:“过去有时写黄继光,也有时写黄继广,这两个字都好。”
黄继光脑子灵,一教就会,身体素质出众,万福来非常喜欢这个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新兵。他把黄继光看做“一块好钢”,很快就让他担任了自己的通信员。
在基层连队中,被连长挑选出来当通信员的,都是战士中的佼佼者。李继德说,新兵训练结束配发武器,班里仅有的两杆冲锋枪发给了他和黄继光。那是当时部队里最先进的单兵武器,只配给最出色的战士。提及此事,李继德至今仍带着几分骄傲。
黄继光给连长当了大约一年的通信员,1952年10月,他被营参谋长张广生看上了,调到营部任参谋长通信员。李继德则被营长秦长贵相中,当上了营长的警卫员。
通信员、警卫员其实没什么分别,都有两大任务,一是保障首长的安全,二是在战斗中传送作战命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军火力强大,我军电台、电话等通信手段都不能保证随时畅通,大量的作战命令,就要靠通信员穿越枪林弹雨去亲口传达。
通信员、警卫员并不是一线战斗人员,却往往要担负九死一生的任务。黄继光第一次立三等功,就是因为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上甘岭战役前夕,师电影队到基层连队慰问,播放苏联电影《普通一兵》。电影描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为了战斗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与黄继光交流起观后感,“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一个人死能救那么多人,能打胜仗,要是搁着我,我也这么干!”
“范佛里特炮击量”
黄继光、李继德这批新兵到部队时,15军刚刚参加完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正在补充休整。那次战役在战史中的评价是“总体上是次胜利,但收尾不理想。”
“不理想”是因为可计算的志愿军人员损失略大于美军。战役结束后,仅15军就补充了新老兵合计万人。此时的15军,还被志愿军当成战略预备队,这是一个算不上主力部队的定位。
李继德回忆,初入朝鲜时,他们除了新兵训练外,很长时间是在后方修路,或者是为前线部队运输给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倚仗着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狂轰滥炸。处在休整期的15军不能上阵杀敌,休整长达9个月。将士们干着修桥补路的“工兵”和人扛马驮的“运输兵”的活儿,犹如困兽。
15军那时还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其前身是1947年8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基础出自太行军区及所属分区十几支地方武装。
三年南征北战,15军叱咤沙场,初露虎相霸气。但是当时解放军有多达57个野战军,论起军史战功,军长秦基伟也只能心有不甘地“承认”,15军只能算二等部队。
朝鲜战争的爆发,让15军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1951年,15军作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四川泸州、内江等地千里跃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
15军首战是参加第五次战役,表现出色,但远未达到38军那样令彭德怀高呼“38军万岁”的显赫。真正让他们扬名立威的战斗还要一年之后。
1952年10月14日清晨,“联合国军”的300余门大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疯狂地向五圣山南的两个小山头倾泻着弹药。上甘岭之战打响。在这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产生了人类战争史上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联合国军”发动的此次攻击名为“摊牌”。
此前,朝鲜战场上经历了难得的一段相对平静。停战谈判已经开始,敌我双方边谈边打、打打谈谈。两军在三八线上对垒,围绕着那条看不到的纬度撕扯角力。到1951年11月以后,战线变得相对稳定,两军对峙。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一样,战场上的平静,酝酿着更惨烈的厮杀。
“摊牌”行动瞄准的两个小山头,正是志愿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战线中部地区的最高峰五圣山的前沿阵地。一东一西,相距只有150米,互为犄角,是向南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的两颗钉子。
东面的高地,由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共享”:我们占据北山,他们控制高地。西面的高地,由3个小山头组成,“联合国军”称之为“三角形山”。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当时没人能料到,这个小村庄将因为这场战事而载入史册。
“摊牌”行动的策划者是“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按照他的设想,上甘岭在金化以北不到3英里处,双方工事间隔只有200米。如果夺下这些山头,将迫使中朝军队后撤一千多米,改善金化以北的防线态势,从而在即将召开的第七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国际外交的主动,并在板门店谈判中取得更多的筹码。
和此前范佛里特被否决的数次进攻计划相比,“摊牌”行动的规模并不算大。范佛里特相当乐观——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5天时间,仅美国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的2个营就可以圆满完成这一使命,付出的代价只是200人的伤亡。
范佛里特的乐观来自手里的“王牌”——大炮。他是美军中最不吝惜炮弹的将军,逢战必先用炮,用则用到疯狂挥霍。他治下的美第八集团军,炮兵的弹药配发基数远远超过美国陆军的规定,以至于美军用他的名字造了个名词——“范佛里特炮击量”。
“摊牌”行动一开始,范佛里特起手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炮轰。
无数条明灭闪烁的弹道,把拂晓的夜空彻底照亮。炮弹尖利地呼啸着,爆炸声连成一片,滚雷一样持续。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仅14日当天,美军就向上甘岭倾泻了30余万发炮弹。最密集时,平均每秒落弹6发。
在坑道中承受着如此火力打击的,正是15军。
1952年4月,15军45000人马由休整地谷山,向五圣山、西方山一线多路开进。这只在第五次战役中伤痕累累的“猛虎”已经休整了9个月,现在,舔干创伤的血痕,抖擞精神重返战场。
在此前的志愿军总部3月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做出了他在朝鲜的最后一次排兵布阵。因为他头部长了一个瘤子,中央军委决定彭德怀立即回国治疗。
这次作战会议的一个重要决定,是将战略预备队15军拉上去,接替26军的防御阵地。扼守15军西侧阵线的,就是军威赫赫的志愿军王牌38军。15军和38军一起,担负起志愿军最核心位置的战线防御。
15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二野,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并不熟悉。但15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让彭德怀决心对其委以重任——15军是那次战役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战果大过损失的野战军之一。
散会后,彭德怀单独留下了秦基伟。面对着墙壁上的大幅作战地图,彭德怀对肃立身边的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这次调兵遣将的非凡意义,在半年后的上甘岭战役中得以显现。
反击。
上甘岭战役第一天,范佛里特用他的“炮击量”,把三十余万发炮弹和五百多枚重磅航弹砸到了上甘岭。15军苦心构建了4个多月的地表工事到中午时已荡然无存。曾经植被丰茂的山头寸草未剩,山体岩石都被扒了一层皮,碎石和弹片掺杂在一起,堆积了一尺多厚。
仅第一天,在火力规模空前的炮击和敌人的十余次冲锋中,负责上甘岭两处高地防御的15军第45师就牺牲了五百余人。
而志愿军反击的炮火,这一天只打了三千多发炮弹,不及敌人的百分之一。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储备根本没有条件与“联合国军”公平对轰,即便是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火密度最大时,每天的炮弹发射量也不到4万发,只相当于敌人的十分之一。根本原因,则是范佛里特的“摊牌”出乎15军的意料之外。
守卫五圣山,易守难攻的上甘岭方向并非防御重点。尽管这里经受着整条战线上最大强度的攻击,但15军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可能在西方山,命令那里的第44师加强戒备、严阵以待。负责上甘岭防御的第45师,只是将防守高地的兵力增加到两个营。
15军配属炮兵的注意力一直在西方山一线,来不及转换阵地。能够支援上甘岭的只有榴弹炮3门、山炮6门、野炮6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扛住敌人的炮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许多年后,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叙述这一天时,很多语句近乎检讨。他仍对上甘岭战役之初的“判断失误”致部队遭受惨重损失痛心不已。他坦露自己的心思:“几十年来我一直心存疑窦,我总认为范佛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西方山的旁边就是类似一条大走廊的平康谷地,是志愿军战线上的一大软肋。彭德怀安排38军和15军共同扼守这条谷地,自有用意。
如果范佛里特攻击上甘岭真的是在声东击西,一旦15军抽调第44师的力量,他依托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可以很快转换主攻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这一次,范佛里特“摊牌”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他想要的就是上甘岭的和两处高地。然而,这场事先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的战斗,却在第一天就给了范佛里特当头一棒。他的“意外”比秦基伟更甚。
据《第十五军军史》记载,14日整天,我伤亡500余人,歼敌1900余人。“联合国军”的记载则是,主攻高地的美第31团伤亡444人,攻击高地的韩第32团伤亡五百余人,合计约千人。
无论哪个数字更准确,“联合国军”第一天的伤亡就远远超过了整个“摊牌”行动的预期。更关键的是,他们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也只是在白天攻取了部分阵地,入夜即被志愿军悉数夺回。
于是,“联合国军”增兵,白天攻击,志愿军夜间反击。两处高地的地表阵地在双方军队的撕咬搏杀中不断易手。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评价:“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
作战时间、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都大大超出了“摊牌”的原定计划。范佛里特为了挽回面子,只好硬着头皮不断加码,继续干下去。15军寸步不让,奉陪到底。
原本只是一场营级规模的战斗,阵势越打越大。那两处高地的军事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双方为之搏杀的是军队的尊严,比拼的也不再只是装备和火力,更是意志和决心。
15军45师在黄继光牺牲处镌刻的纪念碑,上书:“中国人民志愿军马特洛索夫式二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同志以身殉国永垂不朽”。因上报材料过于简单,黄继光最初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追授黄继光“特级英雄”。
战至18日,“联合国军”第一次占领了两处高地的全部地面阵地,阵地上的志愿军被迫退守坑道。
其实,能退入坑道的志愿军所剩无几。第45师逐次投入的十几个连已经基本拼光了,师长崔建功手里,已经拼凑不出一个整建制的营。
军长秦基伟叫崔建功接电话,火爆脾气的他此时却异常冷静:“15军的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国内像15军这样的部队多的是,可上甘岭只有一个。丢了五圣山,你可不好回来见我喽!”
崔建功哑着嗓子说:“一号,请你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当晚,第45师拿出了最后的六个连,除留一个连做战斗机动外,其他五个连向上甘岭地区秘密集结,能突破封锁的进入坑道,不能进入坑道的就在距离战线最近的地方隐蔽。
崔建功下了死命令,所有干部下派一级,团长到营、营长到连,抵近前沿阵地直接参战。
第45师要拼命了,反击的时间定在了19日晚。
第135团二营参谋长张广生,就是这一天带着他的通信员黄继光到了六连。六连是黄继光的老连队,此时,自连长万福来以下只剩16人。
“让我去吧”
上甘岭易守难攻,对觊觎这里的敌人如此,对力图夺回阵地的志愿军也是如此。
夕阳刚刚垂下,仿佛敲响了大反击的洪钟。15军的炮群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骤然轰响,地动山摇。
和分别是上甘岭两处高地最高点的海拔高度,军用地图上就以此为高地标注命名。在高地上,15军共构建了12处地表阵地,高地上则有9个。
这些数字至今清晰地刻在李继德的记忆里。他拿出家中的几个茶碗,哪里是阵地,哪里是营部,哪里是机炮连,都在茶几上重现了。
高地地形构造相对简单。参与反击的第134团六连、师属侦察连和工兵连一个排攻势凶猛。驻守在这里的韩军两个营很快崩溃。以两个连攻坚两个营的防御,堪称经典,却只是这一天大反击的序曲,重头戏正在另一侧的高地浴血进行。
第134团八连和第135团六连从两个方向发起攻击,他们遭遇的是远比韩军凶悍的美军。
八连创造了一个奇迹。18日,他们以损失五人的轻微代价,成功突破美军炮火密集的封锁区,进入了1号坑道。炮火准备之后,基本齐装满员的八连跃出坑道,逐个夺取阵地,一路血火,势不可挡。战至凌晨,八连已经重新夺回了高地最高点。
另一个方向上的第135团六连却没有如此幸运。他们从山梁末端发起攻击,一冒头就进入了敌人的弹雨覆盖范围。第一个6号阵地,六连死战两个小时,艰难拿下,连队损失大半。
两百多米外,营部一直注视着六连一举一动。待到攻克5号阵地后,六连已经无力再向前推进。营参谋长张广生带着通信员黄继光和一个排上来了。
六连继续挺进,再下4号阵地,新上来的一个排又损失殆尽。
最后的0号阵地,六连碰上了最难啃的硬茬子。三个地堡忽然喷出火舌,密集的弹雨把六连死死摁在了地上,抬不起头。
在很多书写上甘岭战役的文学作品中,这三个地堡常被称为碉堡或暗堡。描绘黄继光堵枪眼的绘画作品,也多将其画成巨大岩石的缺口中在喷射着火舌。李继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不准确的。
那时的高地,已经被敌我双方的炮火犁了无数遍,地表上的常备工事都已荡然无存,连一人深的交通壕都被削低了一半。敌人占据那里的时间还不到30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建起碉堡。
李继德说,那几个地堡是用沙包搭起来的机枪掩体。在炮火准备中,除非直接命中,大炮一般拿它没什么办法。要炸掉它,就要爆破手贴至近前,直接把手雷从地堡的上部空隙或者射击孔扔进去。反击的路上,这样的地堡给志愿军造成了最大的伤亡,每拔掉一个都要付出极大代价。
而这时的六连,算上营参谋长张广生,总共还有16个人。
张广生通过步话机直接联系师部,将情况汇报给师长崔建功。
崔建功急了,厉声命令:“八连已经攻上主峰阵地,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打掉0号阵地。否则,天一亮敌人就会以此为依托向我反扑,你们将腹背受敌。要坚决打掉它!”
六连没有退路,15军没有退路,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退路!
张广生和万福来碰了个头,决定将剩余的9名战士编为3个爆破小组,对三个地堡实施强行爆破。
第一组冲上去,倒下了,第二组跟上,第三组……九名战士全部牺牲。攻击线距离地堡近在咫尺,却像一道深不可测的深渊,吞噬掉每一个进入这里的生命。
万福来急眼了。他和指导员冯玉庆一起向张广生请战。没等张广生答应,在他们身后隐蔽的黄继光爬了过来:“参谋长,让我上吧!”
六连通信员肖登良和吴三羊也随之挤过来主动请战。这三个战士是同一批的四川兵,军事素质出众,是执行爆破任务最合适的人选——其实也没得选了,六连只剩这三名战士。
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临阵受命。据万福来的回忆,他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连六班班长,肖登良和吴三羊划归六班,由他们去执行最后的爆破任务。
六班是六连的尖刀班,称“大功六班”。在这次尸山血海的战斗中,六班第一个拼光了。连长已经几次抽调剩余人员重组六班,固执地保留着六班的番号,一波又一波的战士,以六班的名义冲锋。
六连也经历着同样的命运。19日血腥的一夜之后,六连包括重伤员在内仅剩8人。撤下重组,两周后重上上甘岭。上甘岭战役期间,六连打光了两次,万福来重伤,连旗却从未倒下,一直挺立至今,战功等身。他们现在的番号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黄继光连。
从隐蔽处向外一跃,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素质。三个地堡的机枪射界连成一片,子弹打得密不透风。三个人配合默契,交替掩护跃进。
“轰”、“轰”两声巨响,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东西两侧的地堡。然而,负责掩护的吴三羊枪声忽然哑了,他被另一个地堡命中牺牲。肖登良身边正好有一挺机枪,他向地堡射击,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黄继光。
一阵弹雨追了过来,肖登良重伤。六连指导员冯玉庆爬上前,从牺牲的机枪手身边拖过机枪,再一次向地堡倾泻子弹。
趁着敌人的射击间隙,黄继光向前猛冲了两步,却一个趔趄栽倒在地。那个身形在地上停顿了一下,随即缓慢艰难地向前爬行。终于接近地堡,黄继光奋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
爆炸声中,地堡的机枪声戛然而止,但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停顿。黄继光的那颗手雷没有扔进地堡,只炸塌了一角。美军换了一个射击孔继续扫射,子弹呈扇面向外泼洒着。
最高功勋的士兵。
对最后一个地堡的爆破看起来又失败了。万福来、冯玉庆等人已经开始准备孤注一掷,自己上阵。
照明弹和爆炸火光的照耀之下,地堡旁伏在地上的一个身影忽然动了一下,又向着地堡蠕动爬行。
那是黄继光,“他还活着!”万福来激动地叫起来。
黄继光的身影在凹陷的弹坑和凸起的怪石中隐现了几次。万福来焦急地等着最后一声手雷的爆炸。后续支援的战士们已经上来了,陆续集中到他的附近,只等发起最后的冲锋。
手雷的爆炸却迟迟没有响起。刚才炸塌地堡一角的已经是黄继光的最后一颗手雷。
没有手雷的黄继光,却向着地堡坚决、缓慢地前进着。他爬到地堡一侧的射击死角,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过来向坡下的战友们招了招手,张嘴似乎喊了什么。
没有人听得到,机枪的轰鸣掩盖了一切声音。冯玉庆一下子惊觉那个手势的含义,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喊道:“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话音未落,黄继光已将自己微微尚存的最后一丝气力,化成气壮山河的壮举。他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扑向了那个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枪眼,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射击孔上。
敌人机枪凄厉狂暴的射击骤然变了调,闷闷地响了几声后彻底哑了。万福来等人就在这一瞬间跳出掩体,几步冲到黄继光身旁,把所有的子弹都泼进了地堡。
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抠住麻包。敌人的子弹洞穿了他的胸腹,血肉模糊,背肌被子弹打飞了,留下一个碗口大的窟窿。脊骨裸露出来,依然保持着挺立的姿态。
在质疑黄继光堵枪眼真实性的网络杂音中,有一种“论据”看上去头头是道:子弹可以打穿人体,机枪可以把人体打碎、打飞,所以黄继光的事迹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种从战争、枪战电影中得来的皮毛军事知识,其实在网络上就有大量批驳。黄继光堵枪眼的意义不在于挡住子弹,而是挡住地堡中敌人的视野和射界。即使子弹能够打穿黄继光的身体,也只能是“瞎打”。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赢得了冲锋的时间和空间。
至于“黄继光堵枪眼是为鼓舞士气编造的”之说,根本不值得一驳。亲眼见证黄继光壮举的就有营参谋长张广生、连长万福来、指导员冯玉庆、一起炸地堡的肖登良等。
肖登良当时身负重伤,被战友们抢回后方医院。战场的混乱中,没人记下这个伤员的名字,肖登良很长时间被列入牺牲名单。1953年4月,肖登良伤愈归队,重回朝鲜战场。直到2007年,肖登良在他和黄继光共同的家乡中江逝世,享年76岁。
生前,肖登良共做过200多场讲述黄继光堵枪眼的报告。他的女儿肖冬梅说:“黄继光堵枪眼时,父亲离他只有十来米。父亲常说,我亲眼看见战友牺牲,英雄就是英雄,不允许任何人抹黑我的战友。”
黄继光堵枪眼的地堡,是高地阵地中最后也最关键的一颗钉子。至20日拂晓,上甘岭地表阵地全部收复。然而,志愿军的攻击部队此时伤亡惨重,也已是强弩之末。当天,敌军发起疯狂反扑,地表阵地再次失守。
冲击,反冲击,占领,反占领,上甘岭战事陷入胶着,越打越惨烈。
10月30日晚,志愿军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反击,重组的六连再次向着高地发起冲锋。冲在前面的还是六班。壮烈的一幕重演。新任六班班长吕慕祥去炸地堡,途中胳膊被打伤,没有力气扔手雷。这个23岁的年轻战士就把自己和拉了弦的手雷一起扔进了地堡。
是役,六连再一次拼光血本。下派到连队的营参谋长张广生牺牲,连指导员冯玉庆牺牲,连长万福来身负重伤。
万福来被送回国内治疗养伤。一个多月后,在黑龙江阿城县医院,万福来听到同病房的伤员读报,上面有关于黄继光的消息。战事纷乱期间,黄继光的事迹材料写得过于简略,他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怎么才是‘二级’?哪有那么简单?”万福来心绪难平。识字不多的他请人代笔,自己口述,记录了黄继光堵枪眼的详细过程,然后把这份材料直接寄给了15军政治部。
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决定,追记黄继光特等功一次,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时至今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获得过这一殊荣的只有杨根思和黄继光两人。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牺牲于1950年11月29日,是20军的一位连长。
15军第45师第135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黄继光,是人民军队历史上获得最高功勋的士兵。
如果不是近年来质疑黄继光事迹的杂音屡屡出现,李继德,这位黄继光生前最亲密的战友,很可能还是黄河岸边小村庄里的一个普通老人。
当初修改年龄参军的“小李子”,如今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和黄继光的战友关系,老人从不对人提及,怕被当成借英雄出名沾光。老人心底念念不忘的,就是与黄继光的约定。
直到几年前,李继德毫无头绪之下直接给国防部写的信,终于有了回音。“一个首长给我回了信,告诉我15军已经改编为空降兵第15军,现在是空军。他让我与湖北省军区联系。”
李继德给湖北省军区写信,但仍是没有回音。李继德的孙女李霞告诉记者,爷爷做这些事都没有和家里人说过。他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信寄出去,可能根本就没有人能收到。
家里人只知道李继德参加过抗美援朝,却并不知道他是黄继光的战友。直到去年,李霞偶尔和爷爷聊起,网上有人说黄继光堵枪眼是假的,老人一下子恼了:“他堵枪眼时我亲眼看见了,怎么是假的?”
当地媒体知道了这位黄继光的战友后,纷纷报道,并帮助李继德完成了心愿。他去了黄继光的家乡,又重回了老部队。
万福来于2004年逝世,2007年肖登良逝世,李继德成为黄继光堵枪眼最后的见证人。
李继德回忆,他当时和营长秦长贵一起,所处的位置和黄继光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美国人往天上打照明弹,亮堂得跟白天一样。我看得清清楚楚。”
面对记者,李继德张开双臂,模仿着黄继光堵枪眼时的姿态。他描述性的词语并不很多,连说了七八个“哎呀”,有的表示震惊,有的表示痛苦,仿佛又置身于那个震撼人心的场景之中,眼角泛着泪光。
黄继光牺牲两天后,李继德参与了另一次反击。在与敌人贴身肉搏的时候,三颗子弹从左至右击穿了他的腹部。昏迷之中,他被战友背下了山,送回国内接受救治。伤势稳定后,医生要给李继德评定残疾等级,李继德不答应,“评残了我就不能回去打仗了。”
医生最终没有给他评残,但是他的伤势已经“不适合部队工作”。带着这个医疗诊断报告上的评价,李继德提前复员,没赶上评功会。他带着身上唯一的勋章——六个子弹窟窿,回到了老家。
没有在抗美援朝时立功,让李继德抱憾终生,甚至羞于向人提起曾经的经历。“我们那时候,打胜仗、立军功比命重要,这是中国军人的精神。”李继德说。
必胜的信念,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战士舍生忘死,一往无前。
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韩为主的“联合国军”共投入兵力约11万人。战斗中,15军和参与上甘岭战役后半段的12军,合计伤亡11529人,毙、伤、俘敌25498人(“联合国军”自认伤亡9000人)。
仅仅是这几个数字,就可以想见战事之惨烈。
战火停息几十年后,有人“理智冷静”地以“价值论”衡量,仅仅为了平方公里的山地,就付出了一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不值得;许多黄继光式的战士,舍身堵枪眼、炸地堡,但阵地还是几度易手,他们的牺牲没有价值。
上甘岭的价值是什么?也许应该先问问付出了至少是同等人员伤亡和天量弹药消耗的“联合国军”。
黄继光的故事内容【第十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黄继光奉命反击敌人,占领高地表面阵地之战。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上阵杀敌,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甚至牺牲,自己弹药用尽的情况下,黄继光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而黄继光自己却英勇牺牲了,年仅21岁。
想到祖国的今天,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它是无数像黄继光那样的革命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黄继光等无数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不惜牺牲自己,英勇献身,他们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可他们这种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值得敬佩,值得我们去学习这种无私奉献、大无畏的精神!
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领土不再被侵犯,为了老百姓不再受欺辱,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一首首赞歌!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
作者:青山中心小学陈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