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1120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恋爱;心理表征;大学生;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表征

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及性心理发展正趋激烈的时期,部分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在面临恋爱、择偶和性问题时,往往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冲突,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表征是: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主观学业统一,客观爱情至上;恋爱观开放,传统道德淡化;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谈恋爱中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从众心理、虚荣心理、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挫折心理、嫉妒心理等。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矛盾冲突,有的大学生对异性存在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感交织在一起,容易陷入单相思,被动卷入恋爱、失恋等。也有人因感情压抑、性幻想、性而产生心理异常。另外,我国大学生谈恋爱心理还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表现出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健康现象与不良现象共生的现状。大部分大学生在谈恋爱时表现出了择优、审美、进取等积极的心态,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在恋爱的道德认识上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多数大学生可以坦然接受失恋的现实,但仍然有一些学生在失恋挫折来临时不能妥善对待,长期陷于消极的情绪之中,甚至有的会做出过激行为。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二重性特征,既给我们引导大学生确立行为目标、深化道德认识造成了一定障碍,也为我们做好大学生恋爱心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心理普查,及时了解学生恋爱心理

有的大学生一踏进校园便制订了“一年级看,二年级找,三年级挑,四年级定”的四年计划。为此,从大一开始就要进行心理普查,及时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并进行评估,主要运用测验法、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观察法,旨在准确掌握学生的恋爱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从而实现对学生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的及早发现、干预和有效控制。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测定,可以采用的量表主要有《共依附量表》、《爱情态度量表》(Hendrick & Hendrick,1992),美国心理学家鲁宾编制的《喜欢量表》(Love scale)、《爱情量表》(Liking scale),以及斯腾伯格编制的《关系质量问卷》。通过对这些测评工具的修订和试用,然后对大学生正确实施心理健康测评,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测验,对测评结果及时反馈并提供合理建议,以便于学生调整自己的恋爱心态。

(二)开设相关课程,进行恋爱观教育

由于中学时期学校对恋爱和性教育的欠缺,导致不少低年级大学生对恋爱和性问题的迷茫和困惑,因此高校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重点针对一、二年级大学生,同时涉及大三、大四的学生。加强两课建设的同时,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增开相关的人生观、恋爱观教育,使在校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增强防腐抗变的能力,面对不良风气和行为能自觉进行抵制;开设以爱情教育为核心的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课,从学生的认知入手,让学生了解有关异往、恋爱和婚姻的基本知识,认识恋爱道德,形成科学的性观念,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掌握一定的异往策略;帮助大学生了解爱情的心理实质,提高恋爱的能力,消除择偶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了解性心理卫生,并掌握对性问题的防范、处理和调适策略。即一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恋爱道德,二要塑造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三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心理防卫方法,缓解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平衡。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多种形式教育

创建专门网站或网页,利用学校广播、校刊、杂志、橱窗等宣传媒体,以专题讲座或报告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恋爱与性心理卫生知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观、恋爱行为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开展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形式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及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与情爱的关系、爱情与友谊的关系、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未婚与同居的关系、恋人与失恋的关系;学会形成心理健康的观念,掌握和增强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能正确对待恋爱婚姻中的问题。

(四)加强心理辅导与素质训练,积极干预心理问题

为改变不良的恋爱心态,消除恋爱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既可给予学生一对一的帮助,更可以针对大学生在异往与恋爱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展团体讨论、角色扮演、小组训练、团体游戏等活动进行辅导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在于协助当事人澄清其混乱的问题和意识,促进其自我认识、自我探索,帮助他们松弛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也可以结合团体活动教给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心理问题干预要求对大学生恋爱中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性意识困扰、性心理障碍、病态人格及精神疾患进行辅导与治疗,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心理援助按照保密性原则,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认识领悟疗法、行为矫正疗法和意义疗法等方法,改变当事人的认识、情感、态度、行为,帮助其解决心理不适或障碍,减少其内心冲突,增强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辅导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走得最近的人,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辅导等多项职责,扮演着导师、管理者、服务者、医生、朋友等多种角色,面对现实的问题,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首先,辅导员要树立准确的“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观念。其次,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辅导员要有爱心、恒心和耐心,要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跟你讲实话,愿意跟你说心事。再次,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进取心,相信他们的恋情是高尚的。第四,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和利用学生的兴奋点,围绕发展入党、学生干部调整、评优推优、素质拓展、考级和就业等这些焦点开展一系列活动,转移学生的努力方向。第五,辅导员应重视自身的作用,言传身教,用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者和教学科研的承担者。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调查显示,有近1/4的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打发无聊时光,原因是校园文化生活匮乏。学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报告、文体活动、教育影片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从多方面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知爱、懂爱、惜爱、赏爱的高素质新青年,营造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七)完善新政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信息服务网络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热点。教育部2005年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大学生可以自由婚恋,所以,在大学教育中也不必再对这个问题遮遮掩掩。一方面,加强这项政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让在校大学生“有法可依”时,也要学会如何“依法办事”。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学生手册中的部分内容,以社团、调研社等多种形式成立恋爱管理研究服务信息中心。在校内,可以让大学生自己参与政策的制定工作,让其了解整体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形成行政部门与政策对象之间的积极互动,全校师生和各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和完善课程、咨询、活动、网络等多维一体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工作体系。在校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信息服务网络,不断收集新信息,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总之,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应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本人也应增强理性,避免冲动,文明恋爱;树立责任感与使命感,立志成材,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和谐自我。

参考文献:

[1]张运生.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与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8)713-714.

[2]左泽文,张普强.构建大学生恋爱及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139.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范文2

(南京晓庄学院基建与后勤处,江苏南京211171)

关键词 :婚恋观;女大学生;恋爱动机;理性

DOI://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23—03

收稿日期:2014—10—24

作者简介:郭玉玲(1971— ),女,河南许昌人。南京晓庄学院基建与后勤处公共卫生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医保和计划生育管理。

一、引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谈恋爱和结婚是一件颇有争议的事情。1990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禁止大学生在校期间办理结婚手续,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此规定成为学校对大学生的婚恋行为严格管制的重要依据,但明显与《婚姻法》相违背。然而,时代在发展,现今的高校中,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校生结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001年12月,武汉大学最先开禁,允许在校生办理结婚手续。[1]教育部也于 2005 年 3 月 29 日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原规定,明确指出“学校不得干涉和禁止本科生结婚”,将婚育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2]2007 年 8 月 3 日,为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妥善解决在校大学生的计划生育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国人口发[2007]64 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在校已婚女大学生的生育问题进行了规定,规定高校不得要求合法生育的大学生退学等。《意见》出台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校大学生的婚恋问题和计划生育问题被正式提到了高校管理工作层面。为了深入了解女大学生的婚育观,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现状,探讨切实可行的婚恋婚育教育管理办法,为高校和其他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借鉴的客观依据,笔者对南京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的婚恋婚育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能得到真实并能反映总体情况的可靠数据,本次调查活动在某高校学生服务大厅发放问卷,在采用不记名调查的同时,兼顾了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以及不同专业等因素。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5份问卷,问卷有效率达%,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女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你的恋爱状况”的调查中,有37%的女大学生选择“正在恋爱中”,16%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有过恋爱的经历”,选择“处于观望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也可以考虑”的女大学生占了35%,仅有12%的女大学生选择“不准备在大学阶段谈恋爱”。由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性。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越来越注重民主,对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管制程度也越来越低。当前,不仅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越来越趋向于低年级化。这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学校管制也相对严格,因此,无暇谈恋爱,他们都把与异性交往和恋爱的渴望压抑在心底,上了大学,他们脱离了家长、学校的管制,谈恋爱的欲望得到释放。况且,高校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不少家长鼓励学生特别是鼓励女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找男朋友,再加上大学阶段课业安排相对较少,学生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所以,女大学生大多愿意投入到恋爱中去。

(二)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在对谈恋爱的动机的调查中,有12%的女大学生选择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谈恋爱。女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渴望爱情,再加上学校在青春期教育方面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异性有了强烈的好奇心。有11%的女大学生选择为了“弥补内心空虚,以寻求精神寄托”,有60%的女大学生认为“到了应该谈恋爱的年龄”,只有5%的女大学生“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这部分学生认为,身边的同学都在谈恋爱,自己不谈,会让人觉得自己没有魅力,会被看不起,所以,出于从众心理,她们会选择随大流谈恋爱。有12%的女大学生因为“对方追求强烈,不好意思拒绝”,这部分学生对在大学谈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当有人对她们展开强烈追求时,她们会因不好意思拒绝而恋爱。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周岁以上,此时生理上已经成熟,性意识逐渐增强,对异性的好奇心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很多女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娇生惯养,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上大学要背井离乡,从未远离过父母的她们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种种困难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此时的她们便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进而寻找感情寄托,最后坠入爱河。很多女大学生认为学习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应该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包括谈恋爱等),从而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多数认为是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女大学生对谈恋爱的认识,大多数家庭都是赞成女大学生谈恋爱的。

(三)择偶标准趋于理性

在“选择配偶最注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上,20%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外表,1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年龄,33%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才能,1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学历,17%的女大学生选择了经济条件。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偏重才能的较多,不是仅局限于经济条件或外表,而是比较理性地进行多方面的衡量。

在“选择恋爱对象时,长相因素所占的比例为多少”这一问题上,只有19%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占80%的比例,其他81%的女大学生对另一半的外貌要求并不太高。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相对应,说明女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时,比较看重对方的自身素养,而不是其外在条件,进一步体现出了当前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理性化。

(四)对婚姻与爱情关系的理解比较一致

调查中涉及到“你对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看法”这一问题,70%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没有爱情不会结婚”。有大约25%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姻中有爱情最好,没有也没有办法”。有5%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姻里可以没有爱情”。可见,当前女大学生对婚姻的理解虽有差异,但大多数认为婚姻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

研究中还提到了“你对婚姻的看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对婚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人生不得不经历的一部分”,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种体现。一部分女大学生认为,“结婚是为了后代,是一种家庭和社会责任”。还有少部分的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会束缚事业的自由发展”等。不难发现,女大学生对婚姻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数人持有正确的婚姻观。婚姻与爱情应该是统一的。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和甘于奉献,而不是占有和索取。只有无私的、有责任的爱才是永恒的和幸福的,才能保持永久和稳定的婚姻。当今社会离婚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据统计,北京的离婚率已经上升到了50%。这说明,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稳定的。

(五)性观念开放,对未婚同居行为持包容的态度

在“您是否介意恋人以前同他人有过性关系”的问题中,有30%的学生表示介意;20%的学生表示不介意;50%的学生表示有点介意,但因为爱可以包容。可见,女大学生的性观念日益开放,与之前“一定要在结婚之前保持贞洁之身,如若不然,就是败坏名声的大事”的观念截然不同。当今社会未婚先孕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对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全国大学生性爱调查报告:未婚同居被认可》一文中也提到,九成以上学生赞同大学期间谈恋爱,近半数男生和1/4的女生认可未婚同居。[4]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性观念比以前更加开放了。其好处是,健康的性观念有利于提高婚恋生活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婚前性行为、婚前同居等行为违反了婚恋道德,会导致很多法律及社会问题,不利于保护女性的正当权益。这是高校学生婚恋观教育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六)婚恋自主、兼顾父母意见是择偶态度的主流

中国传统婚姻一般都是听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当今社会,虽然父母的意见在子女的婚姻选择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婚姻毕竟是两个人而不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其实,现在很多父母都愿意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的幸福。在调研中,涉及到“你认为找对象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多达80%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自由恋爱”,其余少部分人选择了“亲戚朋友介绍”和“网络媒体”等,体现出了当今大学生注重婚恋自由,不愿在婚姻大事上被管束、被制约,她们更希望由自己来决定如何选择自己的另一半。

对于“你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这一问题,高达%的女大学生认为应该将“父母的意见和自己的感觉综合考虑”。走极端的人最少,仅%的女大学生选择“完全听父母的”,2%的女大学生选择“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另外11%的女大学生选择“以父母意见为主”,9%的女大学生选择“以自己的感觉为主”。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考虑到尊重长辈等伦理因素的情况下,更多地会选择自由恋爱和自主结婚。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女大学生在高校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80%以上的女大学生愿意或正在谈恋爱;(2)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趋于理性,多注重对方的能力;(3)恋爱动机多种多样,但生理发育原因占多数;(4)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恋自主意识强烈;(5)性开放得到多数人认可。据此,我们认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婚恋教育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注重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引导

许多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不久就开始恋爱,其中一个原因是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很羡慕,自己有机会就想试一试,其实自己还是什么也不明白。新生在新环境适应期中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在新生刚入校时就对其进行包括恋爱、婚姻方面的入学教育,对他们进行提醒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恋爱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否则,没有正面的教育引导,新生一旦受不良因素影响,确立了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恋爱观,那么再去改变将会非常困难。[5]

(二)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与学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然而,目前学校对于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还停留在定期开展系列讲座上,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由于师资短缺、缺乏专业性等,很多大学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一本像样的专业教材供学生们学习,有的只是部分活动中发放的宣传册。学校应该考虑为大学生订购一本专业教材,如果有师资条件,一定要开设婚恋观教育的课程,若不具备条件,可以考虑在思想教育等课程中刻意增加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

(三)引导大学生加强婚恋观的自我教育

目前,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的途径有限,仅仅靠在大学期间听几个相关讲座、阅读几本宣传册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文件及婚恋知识读物,提升法律意识,使其正确认识婚恋的本质。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这样,当女大学生在恋爱或婚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懂得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女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王会兰。浅论高校大学生婚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探索,200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2005,03,25.

[3]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R].国人口发[2007]64号,2007.

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原因 影响

一、导言

鉴于当代大学生在家庭背景、受挫能力及自身心理等方面构成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在当代作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的调查。大学生究竟为什么恋爱?恋爱之后,他(她)们对自己的未来如何看待?他(她)们对性的态度和观点又是如何呢?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部分在校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来对以上问题给予解答,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的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出样本总量240名。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20份。其中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为%。在被调查者中,有男生88名,占总数的%;女生125名,占总数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特点: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恋爱存在以下特点:(1)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的认知或行为会不知不觉地迫于所处样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在群体生活中容易出现从众心理。(2)恋爱观念及择偶标准多样化。在对异性的要求上,大学生基本没有了封建时期的“门当户对”以及近代的“才子佳人配”以及少数民族、地域差异等传统择偶观念或者障碍。(3)恋爱观念更加开放,更能包容。在提及同性恋及一夜情等改革开放前谈之变色的问题时,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理解和包容的心态。这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存在的问题:(1)恋爱缺乏责任感。很多被调查者在谈及恋爱的原因时,回答的是单纯地找个伴。并且对恋爱的将来基本不予考虑,毕业即分手的情况占了大多数。很多恋爱的大学生甚至只是为了积累恋爱经验才开始一段感情。可以想象,本着这个动机的恋爱基础是多么的脆弱,其结果又将是如何。(2)盲目恋爱,无规划及长远考虑。固然,姻缘的到来多数情况下带有偶然性,但是,在决定开始一段感情时,很多大学生却没有决定该如何去经营规划这段感情,爱情的盲目性特点表现得特别明显。

四、问题原因分析

1.恋爱动机:(1)摆脱孤独感。大学生活的人际交往及各种考试可能会给大学生造成身心上的压力,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压抑,不能很快的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常常会产生孤独感和挫折感,尤其节假日。于是恋爱关系的建立,成为他们消除寂寞,摆脱孤独的一种方式。(2)情感需求。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而在大学期间,这种以前被压抑的情感像火山一样的爆发出来,并且与异性交往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很多大学生渴望情感需要的满足,恋爱的欲望非常强烈。(3)好奇心理。好奇心理主要是由于生理发育成熟而产生的。在高中阶段,每个人都被禁止谈恋爱,都被教导为了前途而努力。未知的事物总是神秘的,大学校园就为探索这神秘的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没有经历爱情的大学生来说,恋爱是刺激的,充满着极强的诱惑力。并且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年龄阶段,所以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寻找恋爱机会,尝试恋爱。(4)虚荣心理。部分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是一种能力和魅力的象征。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而去恋爱,“有人爱”似乎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标准,他们认为在大学里如果找不到异性朋友的话,就会被瞧不起,或被认为是无能者,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寻找恋爱机会和对象。

2.恋爱规划:(1)对恋爱不重视。在缺乏恋爱经验的同时,很多大学生也不主动寻找相关恋爱知识进行学习。在他们看来,恋爱只是一个旅途中的休憩站,恋爱的对方只是休憩站中相识的过客。他们没有把恋爱当做自己人生中与升学、求职、婚姻同等重要的事件来看待,使得他们在经营爱情时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其结果与影响不难想象。(2)缺乏引导。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恋爱是自己的事情,除了大学生恋爱双方及其同学外,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亲戚基本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的恋爱。大学生对他们隐瞒的同时,也失去了得到长辈及老师引导的机会。

3.能力缺乏:(1)缺乏迎接爱和拒绝爱的能力。当对异性产生好感时,大学生缺乏一个理性分析判断;当遇到一份突兀的表白时,大学生缺乏一个合适处理方案。当爱情出现时,逃避不是办法。事实上,这些能力恰恰是一段爱情开始所必须具备的能力。(2)受挫能力。恋爱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挫折时,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看待出现的问题,从而走向极端。轻者会对爱情乃至异性产生心理障碍或者问题,严重者可能走上轻生道路。一朵朵青春之花的凋零是每个关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3)爱的责任与能力。爱情需要责任,爱情需要用真心去维护和发展。大学生缺乏直面问题的能力,当爱情出现时不能逃避,只能积极面对。 转贴于

五、对策

1.端正恋爱动机:(1)教育主体的教育:教育主体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家庭与学校就应该对每个大学生进行恋爱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动机和恋爱源头上把好关。(2)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控制与判断。在进入大学的新环境后,每个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使自己具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判断力,从而减少通过寻找感情来逃避现实或适应环境的可能。

2.进行恋爱规划:(1)正确看待爱情:每个恋爱的大学生都应该在心中把爱情摆在一个合适的高度。既不能过分轻视,也不能让爱情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前途。(2)多听取父母及老师征求意见:先把自己的恋爱状态告诉长辈,静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可取之处则虚心接受。(3)三思而后行。在想清楚恋爱可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造成的影响后,再开始一段感情。并且要明白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的位置和角色。

3.培养恋爱能力:(1)承受爱的能力:当异性表示好感时,应先做出判断,并考虑是否与其进行交往。在理智分析之后,勇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做好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准备,让自己适应今后有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当然,这也包括拒绝爱的能力:当对追求自己的异性无好感时,应该以合适的态度和口吻拒绝对方。一是要勇敢地说“不”,二是要把握恰当的方式。(2)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当真正接受一份爱时,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经营和呵护,让自己时刻意识到,自己对对方是有责任的。(3)提高恋爱受挫能力:在追求异性或者恋爱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和承受能力。

总之,时代在变化,大学生的恋爱观也在变化。认真做好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既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的德育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杜项菲。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浅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大学生谈恋爱调查报告范文4

从明令禁止到默许,再到公开允许大学生结婚,大学校园的恋爱观经历了“动荡”的岁月,而大学生对性的态度也渐变。对此,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教授曹文彪表示,异性相吸本属社会性自然需求,无可厚非,但不应放纵,特别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正确的引导应大于一味的“输”导。另外,他指出性教育不宜过早,也不应仅停留在生理学层面。

日租房成为大学生“消费”场所

除了餐饮店、超市、KTV,日租房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一个“消费”场所,其中,大学情侣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最便宜的日租房,有意者请致电”、“设施齐全,有独立卫生间,干净卫生”、“短租,精装修,超值”……短短百米路,记者看到在树上、电线杆上、商铺外墙等地铺天盖地的贴有“日租房”广告。同样多的还有围绕在大学周围的宾馆、学生旅社。

据悉,这些旅社定价在50~150元间不等,遇到圣诞、情人节等特殊节日价钱还会有所上调。

据调查,学校周围的旅社、日租房、月租房确实颇有市场。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后了解到,学生情侣为过“两人世界”营造浪漫气氛的占近五成,另外,还有同学聚会、考研复习等也占有相当比例,也有少数是情侣“脱离”宿舍长期同居。

从爱情禁锢到自由开放

然而五十年前,别说“同居”,就算是拉手走校园也是被视为违纪的。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里没有任何关于爱情的浪漫记忆。按当时的规定,所有高校都严禁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甚至把“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的校规写进了学生守则。

“那时候,男女同学之间说话都很少,即使互有好感,也是‘地下鸳鸯’,活动高度保密。”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的黄老回忆道。

进入80年代,受到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文艺作品的影响,校园恋情渐渐浮出水面。直到90年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开始有了重新的定位。如今,曾经为大学生们设置的爱情樊篱已在时光的岁月里不知不觉地倒塌,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

“现在择偶的第一标准是健康、人品,而传统的已不是最重要因素。”中国红娘婚恋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相亲中选择异性的重要因素中,仅有6%的人认为很重要。

大学恋爱:是晚宴还是快餐?

有大学生说,大学里谈恋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法,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人说,大学生谈恋爱是一种体验,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无忧美好时光。

那么,“被传说”的很美好的大学恋爱在当事人眼中又是怎样一番滋味。

据上海某高校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重恋爱过程高于重视结果”的认同率竟高达70%以上。“大学恋爱真正能走到最后的还是少数,但如果没能在大学期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有遗憾的。”

正是因为这种“即乐”的想法,也导致目前校园爱情存在过于“快餐”的情况。

根据《2010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9%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应以结婚为最终目的,大多数人则只是抱着尝试的心理去恋爱,甚至有1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爱只是一场游戏。

在采访中,也有大学生不无避讳的说,过去读书太压抑,想在大学谈场恋爱,来个彻底的放松。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大学恋爱纯粹是因为空虚、寂寞想找人“陪”。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5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