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年终总结(实用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安装工程年终总结(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安装工程年终总结1
送走XX,迎来崭新的XX,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有高兴的,有不高兴的,总之都已过去,都将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部分。
回顾XX,我经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我有了很大进步,从年初我开始跟着科长学习安装预算,经过几套图纸的摸索已基本掌握了安装工程的计算法则和安装定额的运用,这使我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组成又有了新的认识,相信这将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例如物质方面的压力,由于工资较低,每月扣完房贷及花销后基本是个月光族;还有就是自从和前任分手后,母亲一直催着找个女朋友结婚等等。。。当然这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让我有了更大前进的动力。在为人出事上我也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在性格方面的缺陷。在这里我要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让我独自**公司到项目上处理有关的事务,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形形**的人,通过与他们打交道使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用我一哥们的话说就是心太软,做事见不到别人为难,把事情总往好的方向去想,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不过还好,毕竟公司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我且把自己那些小的教训当作是成长路上的代价吧。最值得庆贺的这段喜讯频传,通过了今年参加的全部九门考试,使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展望XX,我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努力工作,使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努力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努力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这是一条我自己选择的人生路,注定艰辛,虽然我走的很慢,但我从未停止过努力前进的脚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安装工程年终总结》,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葬花吟原文2
无意间听过这首古风歌曲,不禁想了良多。《还珠格格》耳熟能详,里面紫薇对尔康表白的那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赚足了无数还珠迷的眼泪,而这一句诗是出自于汉乐府的一首民歌《上邪》,原文是这样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而我要说的这首歌,便是与这首古代的情歌同名。
每一个古风歌曲都有一个或凄美,或欢乐的古风古诗。而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爱而不得,有情人终不得相守的悲剧。公元二零一二年,陕西西安考古发现了一墓葬,墓志铭上判断这是一位将军和一位宗室女子的合葬墓,但是馆内却只有一具男尸,并且,墓志铭上女子的名字与同时代一位和亲的公主的封号一致。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在历史的洪流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桃花雨下,女子垂泪而立,与含笑站着的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军对立,只听见那女子启唇低吟“乃敢与君绝”。然而,最后的最后,这片美好却如泡沫一般消退破碎。“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也听不真切了”。
世界上最痛心的莫过于得到后再失去,若是从未拥有便是离开也没有那么可惜,可悲的是属于你的东西却不得不放弃。鲁迅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魂灭给人看。”或许那位将军与女子的故事便是一个悲剧。相爱却不能相守,最后相隔千里之远,轻易不能相见。最爱的女子要为了国家嫁与他人。“敌不过的那是似水流年,江山早已为你我说定了永别。”结局仅仅是一个将名字刻入史册,一个只留下一个人的合葬墓罢了。
耳边依旧循环着这首《上邪》,我仿佛看见了同一个季节,飞花又在散落,女子嫁衣似火,启唇似要再一次吟咏一遍《上邪》,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
葬花吟原文3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韵;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play. gay. red. shed. bed. again. wane. days. man. 。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简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刘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9] 王西强。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3:328-333.
红楼梦音乐《葬花吟》赏析4
摘 要:《葬花吟》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之中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王立平先生在为八七版《红楼梦》谱写音乐时,《葬花吟》整整耗时一年零九个月,写着写着几乎经常泪流满,把其谱写成“天问”,他倾注了不少心血和感情在其中。再加上演唱者的深情演唱,使得《葬花吟》成了一副集音乐、画面、内涵于一体的动人作品。
关键词:葬花吟;林黛玉;红楼梦;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93-01
到今天,几乎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主题曲、片尾曲、插曲或者说是配乐等等,但是看了这么多电视剧电影,同时也就听了不少这其中的音乐,最感动我内心的依然是八七版《红楼梦》中的那首《葬花吟》,我对这首作品只用了一个词,真可谓是可悲可叹。《葬花吟》在塑造林黛玉形象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葬花吟》可说是林黛玉生命的呐喊,林黛玉灵魂的控诉。人物的行动、心理状态以及未来的命运的预示和诗歌的内容紧密地连系在一起。假如林黛玉没有《葬花吟》的修饰,她将显得多么没生机。整首歌曲是通过女生合唱、女生独唱、男女混声合唱交错、男生合唱的演绎形式把歌曲表达出来的,每当《葬花吟》音乐一响起,似乎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在脑海里浮现,黛玉葬花时,她自己一叹息,几乎整个周围的山、河、草、木等宇宙间一切生物都在为此声叹息呐喊,我心中的一切感情也情不自禁了……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我顿时觉得音乐的的强大力量以及音乐传递出浓烈感情。
从《葬花吟》歌词本身来看。整篇歌词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葬花吟》是在书中第二十七回出现的,葬花那天是芒种季节,大观园里每个人几乎都忙着祭祀各路花神,而这前一晚,黛玉去怡红院找宝玉,却被晴雯给了个闭门羹,但是此时黛玉刚好又听见宝玉和黛玉在里面说话,林妹妹本来是个多疑的人,便以为这都是宝玉的错,全怪在他身上,伤心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来到园中,看到满地都是落红片片,多愁善感的黛玉便油然感伤,想到这地上的每一朵花曾经无不姹紫嫣红,而今也是随风飘落,难免伤怀,葬起花来,实在感叹自己。整首诗歌从感情上讲它是在《红楼梦》里最凄惨悱恻、最缠绵哀怨的一首抒情诗,它道尽了黛玉内心所有的心事和辛酸,让人听了荡气回肠无法释怀。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王立平先生回忆说当他写完最后一个音符他趴在钢琴上哭泣了,在创作期间他翻阅了《红楼梦》的各个版本,细细的去品味、去体味、更是去解味。王立平先生理解到黛玉这低头葬花分明是仰首问天,因此他把《葬花吟》谱写成“天问”。这种可歌可泣的谱法,使得《葬花吟》有了新的生命力,这是音乐赋予的,用音乐的感染力再增添了《葬花吟》的凄惨和缠绵。八七版《红楼梦》的所有歌曲都是由陈力倾情演唱的,陈力对原著的理解和词曲的把握实在是到了一个无人无我的境界,她自己的痴情钟情完全与剧中人物融为一体,通过她得天独厚的的美妙歌喉表达的绝妙绝伦。她演唱《葬花吟》时几乎与黛玉有情的交融和心的共鸣,与观众都有着和谐的共振,好多时候使人们都忘记了是陈力在唱,而觉得就是黛玉自己在唱。
再从电视剧出现《葬花吟》歌声的画面来看,这几乎是一副流水一样的画卷,几乎画面都流动起来了,刻画的这么生动,我想看过八七版《红楼梦》的朋友,都不会忘记黛玉葬花的画面,在音乐与画面结合的同时让我不尽感叹林黛玉是很美,但是此时葬花的林黛玉更美,似乎是只有她葬花时她才美的彻底。如果此时黛玉只是葬花,没有后面音乐的陪衬和烘托那是何等的单调,何等的空洞乏味,而此时歌曲《葬花吟》和黛玉葬花同时进行,这让我们仿佛真的体会到了黛玉“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歌曲《葬花吟》抒情、渲染气氛,使得黛玉葬花更加的凄美缠绵,还可以让人更深刻的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可以塑造完美的银幕艺术形象。也许很多年过去了,人们已经淡忘了黛玉葬花的情节,往往是《葬花吟》的音乐一响起,就能勾起大家的回忆,以及回忆之中带来的悲伤和感动。《葬花吟》在这里也不仅仅是音符的简单组合,也不是为词谱乐曲这么简单而是上升为精神层面上的总体感知。
《葬花吟》整篇歌词的优美哀怨,无论是在语言、形式、内容、意蕴、气质、格调上都充满着委婉曲折、荡人心魄的“诗画”艺术美感。加上王立平几乎是用生命谱写下的曲调,不管是曲式结构还是配器伴奏几乎都与词作者曹雪芹先生产生课共鸣。演唱者深情的演唱,声音几乎是与画面的人物融和在一起了,使得歌曲《葬花吟》更是伤情入骨,感慨万千,总之我听了是难以自拔,正是因为有此曲,使得林黛玉葬花这这个画面显得栩栩如生,深刻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6月。
[3]李俊梅。电视剧音乐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龙音希。独家披露电视剧《红楼梦》音乐创作的背后故事 王立平将葬花吟谱写成“天问”。北方音乐,2007年,第04期。
[5]毛牧青。催人泪下的红楼梦插曲。博客,2007年5月音像类。
[6]1987版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DVD.中国国际总公司出版发行。
葬花吟原文5
关键词:《红楼梦》;意象;花;悲剧
在《红楼梦》中,“花”意象有着广泛的运用,大量的鲜花在诗词中出现并用来比喻人物,这在黛玉的诗词中体现的最为典型。通过对黛玉诗词中的“花”意象的探析可以发现,作者借黛玉诗词展现“花”凋谢之后的悲伤,并就此向更深层次延伸,使“花”与大观园里众多女子的命运紧密相连,以“花”来预言众女儿们的人生悲剧和命运悲剧。本文有意选取了“桃花”“海棠花”和“”这三种意象来探析其中所展现出的悲剧意蕴。
一、桃花――众女子红颜薄命的悲情预言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共有25首,其中出现“桃花”意象的诗词主要有两首,即《葬花吟》和《桃花行》。通过对这两首诗进行探析可以发现,诗中的“桃花”只为展现一种飘零。
(一)《葬花吟》――众女儿悲剧命运的凄惨预言
《葬花吟》是一首送别青春的诗,它文辞优美富有节奏,不仅勾勒出一个饱含着伤感气息的暮春图景,而且表达出了黛玉对人生和命运的体悟,发自肺腑,字字血泪。“花谢花飞花满天”,作者以飘落的桃花开头,勾画出了一个既美好又悲伤的画面。随后又将桃花与闺中女子相连,桃李明年可以再发,只是闺中女子早已不在了,暗示出花就是人,人就是花,透露出出闺中女子对爱情的哀怨。人终有一死,倒不如用锦囊收住尸骨,用一g净土“掩风流”,这里饱含着对生死哀乐的思考,人生当中苦多于乐,待繁华落尽,你我也将似这落花一般,化作枯骨埋入荒山。整首诗写到这里已经暗示出黛玉以及众女儿们的结局可能比这凋零的桃花还要凄惨。“质本洁来还洁去”,生命本身是干净的,我们裸的来也将裸的走,这里以桃花象征黛玉孤芳自赏的高洁人格。然而“花无百日红”,等到春残花落,便是红颜老死之时,黛玉有朝一日也将会像这落花一样,逝去红颜,春尽而凋。
“黛玉身上有种特殊的清高和孤傲,她宁愿去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1],在《葬花吟》中黛玉借飘零残落的“桃花”感花伤己,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情绪。
(二)《桃花行》――林黛玉痛苦绝望的哀叹
《桃花行》距《葬花吟》的创作时间相隔一年,在这一年间,大观园风云突变,显现出了衰亡的哀音。因而《桃花行》表现出的凄凉情绪比以往的作品又加深一层。总体来看,全诗借“桃花”所抒发出的红颜薄命、身世飘零之感随着文字的深入不断推进,逐渐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地步,实现了以花喻人的立意目标。诗在开始就勾勒了一个伤感的暮春景象,东风揭开门帘,桃花依旧,而黛玉却又长了一岁,水流花谢,人的容颜总会苍老,想到这里,黛玉的心头便不免蒙上了一层物是人非的伤感,即使“风透湘帘”满庭春色,也只能让她倍伤春情。以乐景衬哀情,再美好的景色也会因为人糟糕的心境而蒙上一层凄冷的色彩。黛玉依栏哭泣黯然神伤,美好的愿景终难实现,一切理想都会随着春的逝去而凋谢。最后,黛玉发出了“泪自长流花自媚”的感叹,青春不再重来,桃花却年年绽放。直到“一声杜宇春归尽”,花已落人已去,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只剩下那一道寂寞的月光静静地洒在窗台上。
黛玉把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与桃花飘零的命运相结合,以花喻人,以人拟花,面对着大好春光和飞舞的桃花,她所透露出的不是美的幻想,而是一种寂寞与伤感的绝望哀叹。
二、海棠――黛玉卓绝才情与悲剧性格的真实展现
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才女,她知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然而,正是这种高于常人的才华与洞察力使她在性格上呈现出了一种过于清高的特点,通过对《咏白海棠》的探析可以发现,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是造成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一)在对比中尽显才气与个性
《咏白海棠》出现在全书的第三十七回,通过对这里的四首咏海棠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宝钗和黛玉的诗作明显要更为别致。她们两人的诗作从不同的角度吟咏了白海棠,饱含情思,才气尽显。
宝钗的这首诗表达了她对海棠花生命的在意与尊重,透露出一种大度与从容,就如同宝钗的性格一般,雍容世故,饱含着儒家的说教意味。相比于宝钗,黛玉的诗更是字字珠玑,内蕴深刻,她与宝钗的诗截然相反,在咏物之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无论是碾冰为土以玉为盆,还是偷来的梨蕊之白,借来的梅花之魂,都是在吐露自己的悲伤。黛玉性格敏锐,在她看来,即便是再好再美的聚会也会有分散的一天,所以相知相见不如不见。黛玉与宝钗恰恰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入世,一个出世。宝钗圆滑世故,受人欢迎,却丧失了自我;黛玉则是孤傲敏感,鄙弃世俗,却难以被人理解。最终黛玉泪尽夭亡,这种敏感的性格既成就了黛玉,也毁了她的一生。
(二)自比白海棠,示人以特立独行的清高品格
从创作类别上看,黛玉的这首《咏白海棠》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善于通过象征、隐喻、借代等手法,来描绘所咏之物,并通过所咏之物来象征出自己的品格与性。黛玉的这首诗正是在借“白海棠花”抒写己怀,渗透着自己的血泪情感。
诗中的白海棠花是林黛玉自己的化身,其中“冰为土”“玉为盆”的比喻潇洒活泼,从侧面展现了海棠花的高洁和不同于世俗的高雅格调。而颔联的“偷”与“借”二字相互对仗,用的极为巧妙,将白海棠花的别致神韵完全勾勒出来。花儿的高洁其实是在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它淡雅而高冷神韵令人咋舌。此诗由花及人,借白海棠花的冰清玉洁表现出自己不同于世人的高洁情操,然而这种高洁是带着孤僻与敏感的,是被社会世俗所不能理解的。因而,黛玉也只能带着她的这份特立独行倚栏哭泣,泪尽夭亡,结束了她悲剧的一生。
三、――黛玉孤独人生的沉痛诉说
因其淡雅的形象和寒秋独放的特点成为高洁自持的象征并被众多文人雅士所歌咏。黛玉在诗词中以“”自比并做进一步挖掘,展现了她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入思考,表达出了她内心最深处的细腻情思。
(一)《咏菊》、《问菊》、《菊梦》一脉相承,尽诉衷肠
从顺序安排上看,这三首诗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先歌咏起兴,随后发问以自析,最后魂归一梦,这种安排将黛玉内心的孤独与愁怨尽显无余,耐人寻味。
具体而言,《咏菊》中黛玉先从自己说起,随后转变笔锋进行咏菊,并通过“月”等意象使整首诗透露出孤冷的气息。满纸的诗文看似咏菊,实则是黛玉哀怨内心的真情独白。吟咏之后,黛玉开始发问,《问菊》是黛玉对自己的剖析,这一连串的问话诉尽苦衷,让人揪心。黛玉正如这一般,孤傲高洁,敏锐而又固执。凋零,黛玉感到与这位知音的相会似乎只是一场梦,一觉醒来,美梦破碎,留下的尽是孤独。因此,在《菊梦》中黛玉着力展现生命里的种种荒凉,发出了“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的感叹。黛玉的孤独感与精神洁癖在这里再次展示了出来,在诉尽孤独与无奈之后,一股悲凉油然而生。
(二)“”意象遮掩之下的是孤独内心
“《红楼梦》里的花除了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界的花外,作者还赋予了它一种更深刻的东西”[2],黛玉的内心是孤独的,这三首诗从赞咏,到问菊以问己,再到借菊以抒己怀,都是在以写自己的内心,“”意象所掩盖着的其实是黛玉孤独而脆弱的灵魂,她通过与的对话,将自己心中的压抑与苦痛尽情地诉说了出来。
从她的身世来看,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篱下,如同柳絮一般漂泊无依。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悲哀与孤独无人诉说,便只能在这诗中倾诉出来。然而衷肠诉尽,一切好似一场梦,梦醒之后依旧要面对苦恼的现实。在爱情上,黛玉深爱着宝玉,而贾家的主子们却认为最合适宝玉的是宝钗,这自然让黛玉感到更加的无依无靠孤独落寞了。所以在这个秋天里,黛玉希望能找到一位可以诉说衷肠的知己与他共同归隐,从此不沾尘世。是黛玉心声的倾听者,也是黛玉自己的化身,寄托着她内心的幽怨。透过这伤感的诗词,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听到一个漂泊无依少女内心深处的孤独呐喊。
四、结论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黛玉诗歌中的“花”意象种类丰富,意蕴深刻。通过对不同“花”意象进行探析可以发现,黛玉诗词中的众多“花”意象蕴藏着浓郁的悲剧气息,作者通过诗词中的“花”意象肀硐种谂儿们的青春走向毁灭的悲剧,并进一步展示贾家走向衰亡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从而突出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的悲剧主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