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钢琴实训报告实用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532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钢琴实训报告实用优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钢琴实训报告【第一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忙碌又充实的教育教学工作接近尾声了,我细细的回顾一下自己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我这一年的工作做以述职汇报。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向上,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响应学校各项号召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各项学校的规章制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本学年期,我认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备课。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教你一招”等小栏目,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使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我们的音乐课堂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想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课外活动是我校地一面旗帜,对于这方面受益的学生可以说一生受益。根据需要一年,我们积极的参加了教育局开展的艺术月活动,如“百名歌手大赛”,“器乐比赛”,多名学生获奖,我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学校。我和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很满足。

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实准备。

1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的进步,争取多讲公开课和参加活动,以锤炼自己。

总之,我相信勤能补拙,在学校领导和老师、家人的信任和关心、帮助下,我会更上一层楼,不断的进步。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钢琴实训报告【第二篇】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由,其中的《g小调叙事曲》是他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整个器乐曲中的第一首采用叙事性的体裁进行创作的作品。这也正是体现了作曲家肖邦的个性化特点。《g小调第一叙事曲》有多种不同乐谱版本,每个钢琴家因其自身的技术、智力因素、音乐知识、演奏创造潜力、气质、精神涵养等因素使《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作品出现了不同的诠释风格,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不动声色但扣心人弦;霍洛维茨的个性张扬和毫不掩饰的炫技;波利尼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等。肖邦以他天才般的创作再次证明了音乐的魅力所在。

前段时间在音乐厅听了一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钢琴独奏音乐会,会上演奏的钢琴曲都觉得很好听,但对其中的一首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特别有感觉,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也结合课上学的一些知识对这首作品做了一点赏析。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赋予了音乐家要求摆脱束缚、表现个性的精神。音乐创作的风格开始朝着技艺高超、感情极度外溢的方向走去。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因此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肖邦是其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肖邦(1810—1849),19世纪初出生于波兰,兼具斯拉夫民族与法兰西民族的双重血统。这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一生都将祖国和民族的自由视为自己的生命之魂,他所追求的是通过运用钢琴的演奏技巧来表达自己强烈的内心情感。肖邦的创作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形成,也极大地推动了钢琴艺术的发展,其富于情感的旋律和气势过人的特性带给人们一种极其纯净的声音享受。“通过曲调可以听出人民的心声,通过为旋律所配的美妙的和声可以看出他们的心地和他们的真挚”——《g小调叙事曲》就是其中较富特色的一部作品。

19世纪,在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产生了器乐的叙事曲。器乐的叙事曲和叙事诗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叙事曲(ballade)作为钢琴曲体裁是肖邦所首创的,它是一种篇幅大而富于戏剧性的钢琴曲,相当于诗歌领域叙述英雄丰功伟绩的歌谣。他一生写了四首钢琴叙事曲,这些叙事曲将文学作晶的精神和音乐语言融合在一起,是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宏大的高潮构成的完美的巨著。在他之后,勃拉姆斯、李斯特、格里格、福雷等人都用这种体裁创作过钢琴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于1831——1835年之间,编号23,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创作最早的一首,是第一首采用这种体裁名称的钢琴作品。席林斯基说这个叙事曲“不仅没有词,而且也没有任何具体化的内容,但却与曲名十分一致和贴切。”也是肖邦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一个标志。因而这部作品无论在音乐史上还是在肖邦的全部创作生涯(1817~1849)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在创作《g小调第一叙事曲》时,肖邦刚来到法国巴黎,这时的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当时政权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有较多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单不可。”他很快打开了局面,获得成功。但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恨的流亡者痛苦的心灵。他在1832年底写给巴黎艺术部长的一封信中“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的字句就能表明肖邦当时的身份和心情。这时,同波兰同胞交谈、同忆(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的里平斯基等)就成了他精神的慰藉。如果说肖邦的创作前期足以清新、明快为基调的,并略有欧洲沙龙乐风及波兰贵族气息的话,那么在这一时期,独立面对生活的艰辛及失去祖国的哀痛使他的思想趋于成熟,作品的思想性更高,情感更深刻,气势更宏大。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性的特点。《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宏伟的史诗性乐曲jf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肖邦曾亲口对舒曼说,他的某些叙事曲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史诗启发而写。

成。史学家认为《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基于密茨凯维支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这一剧作描写的是11世纪立陶宛被日耳曼骑兵所灭,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俘,并在长大后受到13耳曼人的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成歌手深入日耳曼得以接近华伦洛德,通过反复启发,教育,终于使华伦洛德醒悟,立志牺牲个人为祖国效劳。最后终于使立陶宛人得胜,而华伦洛德却被日耳曼人处死。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一直鼓舞着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志,成为密茨凯维支诗剧的主题。也进入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

《g小调第一叙事曲》由3段曲式结构组成,主要采用奏呜曲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的主副部的对比,来体现音乐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其中有一个很容易分辨出来的中段,这中段从94小节起,具有展开部的特点,根据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原则,包含的两个主要主题,并在叙事曲的各段都有完整的展现,在再现部只是次序颠倒了而已。中段和再现部主题重复的特点是强化其表现的变奏展开。叙事曲由极其动人的引子开始,以扩展了的炫技性尾声结束。在呈示部里表现出两个主要主题的细微冲突是一个诠释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第一主题的速度为(moderato),第二主题是主观的,较前慢些(menomosso):在调性上,一个是g小调,一个是降e大调。除此之外,两个主题的不同主要在织体上。虽然两者均为主调音乐,但第一主题的弹奏要求是多层结构。一部分演奏要色彩明亮,另一部分则相反,要有安静一些的伴奏和弦。这是技术上不同的两个功能造成的效果。在再现部里,叙事曲的两个基本点主题都在自己原来的调性中出现,但如前面所指出的,次序颠倒了。力度为很强的第二主题保持着自己的二部结构,其内容在表达上得到了加深。在再现部演奏这一主题时,要求大大积聚智力(虽然其准备已在连接部充满了很高的感情熟度)。这种谨慎的潜力和特殊的和谐华丽,是通过宽阔的推进、右手的和弦乐句来丰富声音的,并通过充满光彩的、大胆的和很有效的演奏几组五连音得以表现的。开始类似大提琴庄重的齐奏,第一主题是热情,最高潮处右手成为繁华的琶音。第二主题是左手广域的分散和弦伴奏,也处理得非常雄大。

对于曲式也有不同看法:从乐谱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对称的原则比奏呜曲式的原则更占优势。原因如下:此曲的第一部分符合奏鸣曲式呈示部的结构,第二部分也相当于展开部,虽然有主鄙和副部的大片段再现,但在倒装再现部内,副部和第一部分的副部一样在同一调性上进行。此曲不仅结构七对称,调性上也对称,因为再现部中的副部和第一部分的副部出现在同一凋性上,展开部中的主部和副部则在同一音调上。笔者赞成用混合曲式概念去分析这一作品的做法,因此曲结构和传统奏鸣曲式存在着不同,正如钱仁康先生在《肖邦的叙事曲》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连结部具有主体的功能,表现独立的形象,不像在贝多芬的奏鸣曲式中那样和主部一气呵成,在结构功能上只起桥梁作用;展开部中没有真正的展开因素,而由主部的变奏、变形和即兴性段落构成;再现部中的主题是倒置的,副部的调性和呈示部中一样,没有回到主调。事实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奏呜曲式。”

总的看来,主部第一次出现具有沉思、叹息特征,而第二次出现则是惊慌不安的,其后半部分为副部英勇、豪迈的感情进入做了准备;第三次出现具有悲剧性,为暴风骤雨般的尾声进入做准备。整个主部的三次出现,规模是前大后小,调性上两端一致,中间是高于两端大2度的调性。副部第一次出现采用低声坦诉的手法;第二次出现具有英雄的气概,右手旋律比第一次开始时低了11度;第三次出现具有汹涌澎湃的激情。副部的i次出现,规模比例为两端一致,中间比两端多五小节。展开部中主要用变奏来发展主题,并保持完整结构,使“展开”具有再现性质,使整个结构具有回旋曲式的因素。

《g小调第一叙事曲》有多种不同乐谱版本。不同的版本在原谱未明显标记清楚时,往往会在指法、乐句、演奏的指示性用语及表情术语、踏板、装饰音技法上有所区别。最好是选择“原典版”,因为“原典版”(urtext)没有后入重新编定及解释,完全依照原作曲家使用的符号,更符合作曲家原意。伦敦出版商威赛尔在英国第一版《第一叙事曲》上加小标题,称之为《宠爱》。这一牵强附会的标题与乐曲内容完全不符。1841年肖邦从诺安写给他最信赖的抄谱员丰塔那的一封信中斥责威赛尔(当时英困的出版商)说:“如果他老是因我的作品赔钱,那是他不照我的指示,而给它们加上愚蠢的题目所致。”不同的钢琴乐谱版本各有异同,各有优缺点,在音乐文献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肖邦的钢琴作品指法常常是3指越过4指、4指越过5指,这种交叉的指法对于手指长的人比较适合。但对于手指短的就不适合。在钢琴教学或其他々业教学中,若能选择好的乐谱版本,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好的版本应该是编者使用的资料清楚而完整;编者加入的符号,必须和原作者使用的符号用两种印刷体表示;最好编者能对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及诠释加以介绍;参考的符号多,指法精确。

每个钢琴家凶其自身的技术、智力凶素、音乐知识、演奏创造潜力、气质、精神涵养等因素使《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一作品出现了不同的诠释风格,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不动声色但扣心人弦;霍洛维茨的个性张扬和毫不掩饰的炫技;波利尼温暖亲切的抒情,敏感的分句,丰富的音色与浓郁的诗意等。肖邦以他天才般的创作再次证明了音乐的魅力所在。“肖邦音乐的艺术目标要比天才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高得多、远得多。”

二、爱国的钢琴诗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的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自始至终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然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从1772年到1795年这二十几年当中,先后遭到俄、普、奥三国的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

1830年以前肖邦尚是一个无忧无虑刚刚走入生活的年轻人,这一创作时期的作品欢快明朗,没有严峻的悲剧性因素,但思想深度确实有限的。然其早期创作中极为可贵的一点,便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

而在被迫远离祖国来到巴黎的1831年前后,肖邦的创作进入了思想上和艺术上真正的成熟期。这段创作时期中,肖邦多数的作品都渗入了他对祖国的情感——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又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虐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鸣奏曲》等;还有还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等等。

积累过后,所有的怀念和会议都有了一种英雄般豪迈的气概,最后回到了悲剧性的高潮。全曲中无一处不表现肖邦一颗飞向祖国的心,表现出英勇威武的气概,且附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尾声,他发出了最后的祝愿,投入了决死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坚决斗争到底。

1832年后的十多年间,肖邦的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就在他创作的全盛时期,肖邦于1842年作了一首名为《英雄》的波兰舞曲。这首曲子充满了战斗力量和英雄气概,以强壮的、雄赳赳的节奏,叙述了波兰往昔封建时代的繁华。本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而肖邦则在这首波兰舞曲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国热情。

肖邦的晚年生活非常孤寂,他痛苦地称自己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奏鸣曲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柱子上刻有圣经马太福音六章二十一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着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但他的成绩却是不朽的!

这位半生颠沛流离、客居他乡,然而又将一片赤诚之心先给祖国的波兰之子,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的“钢琴诗人”——肖邦,其作品不仅因为极高的艺术价值而流传后世,更因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与高尚的个人情操深深打动了后人。肖邦和他的钢琴曲,将因此而不朽,永恒。

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艺术家,对于他的生平已无须作任何多余的介绍。没有一个弹钢琴的人不曾弹过他的作品,毫无疑问,每一个钢琴家都学习他的作品、研究他的音乐。而一辈子只弹肖邦一个人的作品的钢琴家也不在少数。所以他的作品在钢琴文献中占有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钢琴作曲和演奏技术上,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所创作的夜曲可谓是字字珠玑,声声动人,首首精品。

(一)创作特色。

可以说肖邦的创作是打破常规的,他那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典雅、羞怯及忧郁的气质在夜曲这种形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将夜曲从沙龙情调的狭小表现圈子扩展开来,不仅有对大自然夜景的描绘,细腻的心理刻画,静夜中忧郁、沉思、伤感、柔性的表白,而且将火一样的激情以及像叙事曲那样富于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内容注人夜曲中。

1.旋律特色。

肖邦夜曲旋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声乐性。如创作于1830年的《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回旋曲式,12/拍,行板速度。这首夜曲的特点是右手旋律保持优美的装饰性的歌唱,左手是和声性的伴奏。它像是花腔女高音在轻盈的伴奏下唱着一首优美、抒情的咏叹调。肖邦常因创作内容的需要大胆打破传统曲式结构的`框框,这首回旋曲即是abaibiaic的结构形式。主题a段(1一8小节)是一首抒情、明朗而柔美的歌。经过8小节a段主题装饰性变化后引出了插部b段(9一12小节)的旋律,这一段音乐在a段的基础上注人了幸福、恬静的歌唱性。a段经过三次重复后进人插部c段。中间穿插的两个段落(9一12小节和17一20小节)是前面主题的引申和扩展,像歌剧中的宣叙调在柔情地倾诉内心的感受。终曲的尾奏是一串快速的华彩乐段,晶莹、剔透,饱含着内心的激情,最后在降e大调主和弦分解的摇曳型节奏中越来越轻地结束了全曲。

2.表现手法特色。

新颖的和声及独特的转调手法在夜曲创作上的应用,是肖邦夜曲的又一特色。肖邦可称为19世纪浪漫派音乐中和声方面的一位创新者。他大胆地运用不协和音、经过音及和弦外音,创造出使同时代人感到迷惑的和声色彩。但是这些令人惊讶的新奇和声效果,却极富有表情意义。如《降b小调夜曲》作品9之1中,乐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朦胧的夜色中,主题旋律优美、柔和、略带忧郁。在旋律中不时加进精巧、轻盈的装饰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在降d大调的中段,音乐表现出明快、充满生气的形象,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用降d大调与d大调之间频繁的变换调性,来表现心绪不定的情景。特别是在第50小节至67小节旋律的进行中,作者始终不变地使用同一个降d大调和弦,使音乐进人了一个茫然若失的状态。这种和声静止的处理方法直接诉诸感觉器官,使音乐脱离了原有的主题进行与和声结构,这是肖邦的一种创新手法。在这首乐曲中,他还别出心裁地在尾声中直接使用新的旋律材料,从降b小调向降b大调的主音转换,并最终结束在降b大调上。他善于运用这一特有的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来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

3.即兴情趣特色。

肖邦夜曲的另一特色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即兴性情趣。肖邦作品中有许多即兴意味的乐句或装饰性的变化,这种装饰性的乐句十分富有诗意,充满了随心所欲的即兴性情趣。《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的结尾及乐曲主题每一次带有华彩性装饰变奏的出现,即带有很强的即兴性(13小节,21小节),使主题的每一次再现都诗意地诉说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柔美、委婉、含情脉脉。偶然出现的增二度下行使音乐悄然生起了一层淡淡的愁云。在主题重复两小节后即被“优雅”、“华丽”、“镶”有许多装饰性变化音的经过句所围浇(1一12小节),像仲夏的微风吹起纷乱的思绪。这首夜曲中几段华彩性经过句是肖邦夜曲中旋律变奏的精彩范例。他的装饰性乐句都有个性的结构,虽然有时好像离主题原形很远,但都与基本的音乐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歌唱的主旋律始终保持着内在的联系。

(二)表达方式。

1.节奏方面。

肖邦不甘于受古典时期音乐的束缚。在节奏上,他大胆的创新,运用变化无穷的形式来给自己的音乐作不同的演绎。在另一方面,乐曲中,他大量的运用精致的半音进行和等音进行,并且运用小的“装饰”音群。李斯特曾说过:“这种装饰音群好像闪烁着彩虹的露珠,一滴滴地落在旋律上”。故演奏是应格外仔细,用心把握。

2.旋律方面。

肖邦的夜曲最能够体现肖邦旋律上的天赋。他运用独特的和声感觉,宽广的形式安排和弦,“夜曲”的结构类型明显的来自菲尔德—以一种持续和声的惯用法变成旋律的一种有表情的根茎,本身也具有一种旋律作用。肖邦独立出右手旋律,发挥他演奏的全部表现力,同时,在左手伴以踏板,以不完整的和弦伴奏提供全部的节奏与和声背景。他通过把左手音型的音域规则扩大至八度以上并使用持续音踏板,所以,“伴奏”音型也不只是一个分离的和弦,而是一个自由流动的旋律型。肖邦不善长运用正式的对位,如《夜曲》作品55之2。有时两个曲调在记谱上同时清楚的显现出来,有时其中之一突出于伴奏音型之上。这样的对位使两个各自完整和自然的旋律完美、匀称地结合在一起。

3.和声方面。

另外一个深远意义就是创造了“和声空想”。这种空想最早出现在《夜曲》作品9之1中:这里的和声完全是静止的,或者催眠似的千篇1律地重复一组两个或三个和弦。肖邦以浪漫主义方式自始至终的使用着自己的调式和和声。

4.音色方面。

肖邦不愿意被古典主义的程式系统冰冻住自己,不愿意被锁在牢笼中。他想翱翔在空中尽情的休息,在那里展开翅膀,被空中的气体催眠入睡。在夜曲中,他大量的运用最柔和的色彩和最不可捉摸及对比的非常细腻的写法。据说肖邦在演奏它们时,尽可能的使自己的手指更多的贴键,这样能使它获得更柔和的音响效果。所以,弹他的作品时,必须在抑扬的节奏方面十分灵活,并带着morbidezza(轻柔式)。李斯特曾经说过:‘’肖邦的演奏是一层情意缠绵的薄雾,是冬日盛开的玫瑰。”

5、情感方面。

式在他的音乐中流露出来。他的夜曲更能表达他性格上忧郁和平静的一面,更能表达他的细腻、温柔、骄傲、羞怯与痛苦。他的音乐好象要把你带入一个茫然的状态中与现实世界隔开,在他灵活的手指下展现了一个略带痛苦的轻柔世界。当我们百感交集地倾听这美妙的潺潺细语时,他能让你的心灵歌唱。

(三)结束语。

作为浪漫派艺术顶盛时期的肖邦钢琴作品,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堪称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他用钢琴演奏与创作这种最单纯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了完美的艺术风格、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旷古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得其成为了钢琴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偶像。

肖邦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创作涉及钢琴音乐的各种题材,作品或委婉抒情,或热情奔放,或华丽轻盈,或感伤忧郁,品位高雅,无不具有无穷的魅力。这里仅仅只是从肖邦钢琴音乐中的一种题材形式作了一组粗略的诊释,这在肖邦音乐造诣的海洋中是远远不够的。肖邦作品所展示出的深刻内涵,独特风格,卓越的想象力和完美精湛的技巧,以及在表现形式上所做的开拓性探索,对后世界音乐产生着长久的影响,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钢琴实训报告【第三篇】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钢琴教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特长的,钢琴教学是我最擅长的,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对钢琴教学有了自己比较客观的认识。且最近参加了关于钢琴的社会教学实践,我在总结自己的钢琴教学后,有如下心得体会: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该作品,其音乐表现的动机是什么,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该曲目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对把握乐曲的性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钢琴的演奏是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正如李昕老师所讲的,比如说教授汤谱森《火车》一课,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车跑的声音,引起他的兴趣后,告诉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长短,然后火车是怎样由慢到快跑起来的,加入形象的说明孩子会对这一课很感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弹奏了。

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2、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3、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4、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5、示范、讲解法。是在钢琴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更显重要,准确的示范弹奏,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所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最后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做出示范,进行讲解。其顺序按左右手分别进行。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

6、模仿法。钢琴的教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技术与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或较难掌握的弹奏技术,我会采用示范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练习,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肢体协调弹奏和较难掌握的技术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感觉。这种既实际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该阶段少走或不走弯路,准确的掌握弹奏技术技巧。

7、分解法与完整法。根据乐曲或练习曲的特点,教学生学会分手、分句、分段、分声部练习,学会把乐曲或练习曲中的难点抽出来单练,这样把乐曲或练习曲进行分解进行一个局部的单独联系,或是在已弹好整体的前提下,对特殊技术难点集中力量,单独攻破;或对某一乐曲弹奏上进行精雕细刻;或对某一和声关系的细微变化、不同声部力度布局上的适当控制等耐心地分解练习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为合手练习铺平道路,还大大缩短了整首乐曲的练习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这种方法在提高弹奏质量阶段是最有效的教法。

以上是我自己这些年来对钢琴教学的一些浅谈。对于钢琴教学来讲,我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提高。选择钢琴教学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通过“专业的、快乐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的音乐路越走越远。钢琴教学并不困难,但是要教好自己的学生,这是需要我长时间不断的努力的,我坚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可以做的更好,我相信以后我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钢琴实训报告【第四篇】

作为一位幼师专业的本科生,我曾担任幼儿园钢琴教师一职,负责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为了提高自己的钢琴技巧及更好地教授幼儿,我报名参加了幼师钢琴实训课程,并于课程结束后提交了一份报告,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实践中掌握的技巧。

在幼儿教育中,钢琴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钢琴启蒙需要非常耐心地去引导、教授,幼儿的天性使得这种教育需要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幼师钢琴实训中,我学会了许多具有实践性的技巧,如如何教会幼儿正确的坐姿和手指动作、如何通过音符卡片等工具熟悉各种音乐符号、如何创设好的教学氛围等。

二、学习中获得的经验。

通过参加幼师钢琴实训,我不仅掌握了钢琴教学技巧,在教学中也经历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例如,要了解幼儿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和需求灵活地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细心去引导和纠正幼儿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技巧;要利用音乐故事等互动性质的教育方法去吸引幼儿的兴趣等。这些经验对于我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将大有裨益。

三、学习中的收获。

幼师钢琴实训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我更加清楚地感觉到了幼儿需要关注的方面和教育的重点。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教育在这一阶段将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幼师钢琴实训,我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关注和参与这个大阶段上的教育,让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

四、面对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幼儿对钢琴学习缺少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对此,我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例如:鼓励幼儿,使之通过短暂的训练而感到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直观、有趣的游戏,使得孩子们在学习乐理知识时显得更加聚精会神的状态。这些措施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发展和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五、未来的计划和期许。

未来,我将继续注重提高自身钢琴技术水平,进一步掌握和积累钢琴教学经验,并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同时,我希望能不断深入地研究幼儿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更多的幼儿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和更有价值的发展。

总之,幼师钢琴实训在我本人的钢琴技能方面,以及幼儿园教育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有更多的信心和实力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发展。我非常感谢幼师钢琴实训的师长们的鼓励和指导,并将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地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钢琴实训报告【第五篇】

我是分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兼高段语文教学工作的中层干部。虽然是不入品不入流的“芝麻官”,但是,他也受到教师们的高度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有时会对他们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所以几年来我一直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的:

十几年来,我一直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尽力着,1篇篇的论文发表,一本本的论文获奖证书,一个个的科研成果,我忘不了我们同事倾注的心血和汗水,记得在每一年的暑假里为了完成7月31日要上交的几个课题报告,我和同事们不知熬了多少个深夜,收集资料,整理材料,撰写报告,金怀德和王立峰老师常常是通宵没回家,泡在撰写课题报告中,我永远忘不了这些日子,他们深深地珍藏在我的记忆里,我忘不了我们的老师那种积极参与科研态度,刻苦撰写论文的精神,他们永远值得我学习。我也忘不了自己这份工作走过的足迹,参与教科研工作有教师功利的一面,也有牺牲个人利益的一面,两者矛盾统一在一起,所以这工作一直使我在困惑,紧张,焦虑,痛苦,欣喜中度过。

每年的普教立项课题工作一开始我就焦虑,说实话,普教课题对教师功利不大,大家不愿意动笔。每次我总是央求忠实的金怀德,智慧的王立锋老师配合,一起探讨,一起研究,一起设计方案,每一年我校都能成功地在区级立项,没有一年是空白的。看起来这工作很简单,对我来说是煎熬的。

说起学科课题立项工作,早几年,我是常常为交不出差而困惑,每当立项课题工作还没开始,我就思考着,盘算着哪位老师能承担哪门学科的课题,计划一出来,我缠着这些老师不放,今天动员,明天命令,有的老师风趣地说,马老师我不敢见你,见你来了,我就躲起来。说真的,那时为了帮助老师修改一个课题方案,我是跑上跑下,在下我是无休止地逼着老师写,在上我是厚着脸皮请求教研员修改。

有些教研员开玩笑说,马老师你好热情,又来拜访我们了。我知道他们在讨厌我,但只要他们能接受我的要求,其它我都不计较。可是近几年我会舍弃哪只课题不交而为难,现在教师的科研意识强了,参与科研工作已经成了一部分教师的习惯,每次老师上交的课题一大堆,可是上级有指标呢?舍弃哪一个不送,我都不愿意,我深深知道这里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我最忘不了是xx年送课题的那一幕,我向教科室送去16只课题,分管的汪老师说傻也不肯收,我一个个央求教研员,一直磨到天黑,他才勉强地收下了,这一年我校有11只课题立项,是全区领先的。我感到做绿叶很荣幸。

1、提高学习的能力。

我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翻开自己每年的听课笔记,每堂课的记录一一呈现在眼前,洋溢着每一位老师的智慧;每堂课都是对我工作的鞭策。每一堂课的记录都对我是一次强烈的震撼。我吮吸着他们的精华,努力地学习着。我拥有了自己的博客,记载着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载着学习后感想,记载着学习新教学理论的认识。有时与同事在这里无声地交流,这是一种享受。

2、提高研究的能力。

为了增强研究的意识,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为了掌握研究的方法,我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坚持每年与老师一起讨论,研究撰写课题方案,撰写论文.我不在乎是否获奖,在乎每次动笔,都有每一次的收获。

3、提高管理的能力。

中层干部是学校方针、制度的执行者,所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管理中奉行“管理就是服务人,管理就是帮助人”的指导思想。在管理中淡化所谓的领导形象,强化参与的形象,把管理和被管理这对矛盾统一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共同进步中。

1、贯彻集体决定坚决。

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一员,必须维护集体领导的权威,坚决贯彻统一研究的决定。有些意见是我们赞成的,有些意见是我们不同意的,也许我们站的角度不同,也许是没有站到全局的高度,但我一直坚持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不在教师中散布不利于团结的议论,以免给学校工作造成被动。

2、配合部门工作主动。

中层干部都有自己重点负责的工作,但是,这种分工是相对的,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我虽然具体负责教育科研,但校长办、教导处、其它各办的工作也总是积极参与,都是当作分内事来做。

老师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需要花不少的功夫,还要挤出时间业搞教育科研,就已经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所以,在需要老师配合开展工作时,我尽量避免用生硬的、命令式的口吻布置任务,而是向老师讲清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让他们能愉快地参与到工作中。总之,话对了,气顺了,心情喜悦了,工作的效率也高了。

这近半年的工作,还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苦”。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既要带好一个班,又要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还要协助开展学校的其他工作。有时候真是疲于应付,甚至觉得力不从心。长期下去,既伤身体,又影响学校的工作。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一种更积极的心理投入到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我的办法就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坚持工作就是生活,工作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的信条,力求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提高,在工作中服务他人,在工作中完善自我。

我一直担任高段语文教学工作,我从没有因其他工作耽误一节语文课,即使是外出学习或开会,我都把失去的语文课补回来。我喜欢与学生交流,更喜欢与学生无声地交流,学生每天一则日记是我工作的基地,是我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练笔的舞台。有了它,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酸甜苦辣才有倾诉的天地,他们在这里成长,慢慢地爱上了写作。他们能在作文竞赛中夺魁,每一次的学生的现场作文竞赛都能获得可喜的成绩。更让我欣慰的是每一次送走的学生语文学科成绩总是领先的。而且在初中一直能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成绩。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同事,亲爱的员工们,这几年来工作我深深感到我们的交流是真诚的,我们的合作是愉快的,我们的收获是喜人的。近三年我校老师撰写的论文近100篇在区级以上获奖和发表,这三年在教育局年度考核中都是奖分项,为学校获得一份殊荣。这是我们最骄傲,最可喜的成绩。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又上了年纪,我一直追求的学校能成为区教科研基地学校至今未能实现,那是我工作给学校留下的一个震惊的遗憾,我不能谅解自己,我惭愧,我自责。近几年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苦”。

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既要带好一个班的语文,又要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还要协助开展学校的其他工作。有时候真是疲于应付,甚至觉得力不从心。长期下去,影响学校的工作。所以我强烈要求领导能选拔人才,担任这个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最后我感谢领导对我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感谢老师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员工对我的热心服务。我恳切希望大家今天能做我的一把尺子,量一量我工作的长短,我会诚心接受你们对我的真诚评判。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97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