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优秀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6367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优秀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一篇】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确保专题培训的有序进行。

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把这次培训当作提高教师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在校务会议上专题讨论新课程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求,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李玲仙校长任组长,乐天海任副组长,聘请教研组长为辅导员,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落实相关的培训事宜。师训站制定了详细的校本培训计划。培训期间,校长带头参加,每次亲临培训课堂,指导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对教师的学习情况更为关注,从而带动了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还建立了出勤考核制度,把过程考核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一环,确保每次培训保质保量定时定量地完成。

二、内容充实,措施到位,保证了专题培训的扎实进行。

1、机制健全,全面落实。

按照上级师训部门提出的“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培训目标,同时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贴近教师实际的培训内容,做到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与教师工作实际与学生发展的“三个结合”。通过上课、说课、专家点评、小组交流等形式,保证教师参与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能力,并把培训成绩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评优和考核的必备条件,对教师培训学习的出勤率、学习态度、作业完成质量、学习成绩等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直接挂钩,有了教师参与的制度保障。

2、措施到位。认真落实。

每个培训组根据学校的培训方案制定了各学科培训计划,并有详尽的培训计划,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个性与特点的“自主研修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以实际行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计划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一个专业档案袋,每期培训一本学习笔记本,培训后有理论考试或实践操作考核,不走形式,不搞虚假,一个一个脚步,认认真真走过程,踏踏实实做培训,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并适当作笔记,写案例反思。通过学校网络,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体会,通过e环境与更多的教师交流、讨论,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也更加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感,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认真参训,不断反思、感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形式灵活,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专题培训。

1、本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李玲仙、乐天海、胡治益(邀请)等老师从理论上进行讲座;自训自练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分组研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观看录象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我们加强对培训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考核培训过程,我们十分注重对校本研训效果进行过程管理,分为:前设计交流,上(听)课、评课和反思等项目。要求前设计时必须上交一份教学设计、交流时必须参与对教案的修改,认真参加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并作适当的点评,听第一次课后要上交评课稿,听第二次课后要上交课堂教学评估表、执教者要上交教学反思,对上述内容进行自评和组评,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年度挂钩,保证了教师人人参与,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另一方面进行教学展示活动,我们组织了教研组课题研究优质课展示周活动。全校四个教研组共推出了6堂典型课例,经过每个教研组成员的集思广益,因此每一份教案都凝聚着各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体的智慧,它不仅代表上课教师的研究程度,更反映一个教研组平时学习、研究、实践课题的实效,通过教学展示,互相学习、共同反思,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

3、开展学科组培训。

我们以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培训,实施了“一课一人多上”或“一课多人上”的教研模式(同课异构),在教研活动的前设计——研讨—上课——再设计——再上课——反思等“六环节”中加以落实。

四、取得的成效。

1、开展各科培训专题讲座四次。

2、开展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三次以及班主任工作论坛。曹纪伟获得新矸街道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

3、收到教师e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课件50份,开展了教师课件制作基本功比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0份(洪玲获得宁波市一等奖),以及全体教师完成的师德培训体会和各课培训作业,质量高,有实效。

4、有近20位教师开出了研究课,全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尤其是小课题的研究。

5、有十几位老师参与了与郭巨小学、景宁实验二小、新星小学的送教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好评。吴红燕老师还为景宁县教师作校本教研的讲座。

6、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培养活动,采用走出去学习(到上海万航渡路小学取经),回学校资源共享(反馈),不断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7、全员通过了素质提升工程四门课程的省统考。

本次培训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校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得到了全体参训人员的大力支持,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整个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在省统考中全员通过,使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新课程课堂教学进一步得到优化,充分体现了专题培训的效果。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二篇】

近日,完成了专业发展规划,是对这一轮学习培训进行总结的时候了。

今年的5月6日至11日,我作为xx市名教师培养工程的学员,在第二师范学院进行了第一次培训。这是一次相对完美的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国外教育视野、课题研究、个人教学风格、名师成长路径、教师修养、名著阅读、教育技术等板块,还有与理论及实践导师见面会等。收获较大,感受良多,它在让我们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的同时,对“如何去”也作了细致周密的部署。

也是在这次培训,我第一次认真理解名师的含义、标准和条件;第一次思考“教学风格”问题;第一次“郑重”地对自己的成长作出系统的思考和规划。

几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我进入某教育刊物的网络论坛,结识一些朋友,从那时起,我在工作之余抛开以前消磨时光的生活方式,注重网络学习,加入一些优秀团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同尺码的人”一起阅读,就某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在思考、表达、交流中,我收获着成长:教育理念发生变化、教育成效明显、文章发表获奖、获得市级荣誉、教科研有一定的成绩、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现在又成为市名师培养对象……这些,是之前的我不敢想的事。在成长的快乐中,我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幸福。

在成长路上,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在一个个点上“挖坑”,不如深掘一口自己的“井”。要想进一步发展,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发展方向在何方?自己确切的目标是什么?这也是我曾一度迷惘之处――我这口“井”是属于班级管理方面,还是学科教学方面?如果是学科教学,我重点研究的“点”又是什么?我内心的航行就像漂于水面随风而动的一片树叶,没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在迷惘、迟疑中踟蹰不前。特别是从xx年起的一段较长时间里,因为工作多等多方面原因,也因为自己的目标不明确,连阅读也变得断断续。

这次培训,就是一场及时雨,一个个的谆谆智者在为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闫德明教授的“教学风格”讲座让我眼前一亮:“如果用一分钟介绍自己,你怎么描述?你会选择哪些关键词?”刚接触这一关于“教学风格”的问题,我一下子懵了――我确实找不到自己的“关键词”,也从没认真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更不知如何介绍自己。“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在闫德明教授的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启发引领下,促使了我的思考:要发展,必须先真正地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自身的特点,凝练而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这就是教学风格!它是如何形成的?我自己最特出的地方是什么?在我的课堂里,最值得发扬下去的优点是什么?也就是说自己课堂最有价值的是哪方面。结果,我觉得我能有“学生心”,较能以欣赏的目光面对孩子们,宽容他们,理解他们,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这样,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也能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对于我的课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它能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其次,它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态度,比如敢于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另外,还能充分表达交流,形成能力。于是,对自身成长的信心和勇气,在我内心不知不觉中生成了。

要发展,还要明确要发展为怎样的自己。或许以前我也有成为名师的目标,但名师是怎样的?这对我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我只知道要追求进步,让自己变得“优秀”“出色”,但优秀、出色的具体体现或标准却没有明晰。第二师范学院的古立新教授在“名师成长路径”中一条条对照标准进行讲述和解读,使我认真细致地思考“名师”――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视野广阔、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较深切地理解到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名师的标识。这些,都很好地促使和帮助自己思考成长的问题,虽然我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差距,但至少能帮助我基本地定出了自己较为清晰的努力方向,这对于我而言是成长的新的节点。或许,距离不是问题,关键是目标方向,还有付之的行动。

这次培训,给我的触动,及至震撼的还不止这些,在课题研究、教育阅读、教育技术等充实自己的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了优秀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个人魅力,如胡兴松老师的自负风趣、“艺术家”罗易老师的潇洒自如、吴向东老师的严谨还有他们在事业上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接下来的'研修日志和成长规划等的反思,促进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所有这些,我觉得在自己的成长路上有标志性意义的。感谢这一个平台,感谢所有给我启迪帮助的人,使我更好地对“我是谁”“我要到哪里”以及“如何去”这些关键性问题作出思考,让我有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知道,成长没有捷径,成长是自己的事。其中的过程,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正如这次培训很多专家教授都提到的一样,名师不是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或许这是一条“漫漫长路”,但庆幸的是,自己已在路上,正在努力“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三篇】

我始终坚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及关键。为了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课前,我不仅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而且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还了解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等。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明确重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把握教材的关键,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认真选择教法,安排每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活动,注重每一个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每一个难点的突破,精心地进行备课,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四篇】

在开始训练阶段,可以只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实验,随后逐步过渡到让学生写出来。同时,教师应适时和适度地指导、有的放矢的参与,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书写书面计划。

3.五六年级以制定较为完整的探究计划为主。

到了五六年级,就要对一个大的系列问题中的某一方面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究。要能自己定下研究的问题、对象(内容),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再根据猜测设计自己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和研究的步骤,还要设计好记录的形式。

内容更全面。探究计划内容应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做什么,即应该收集哪方面的证据,这是解决探究方面的问题;二是怎么样做,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与假设,需要用哪些材料、工具等,这比做什么更具体;三是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分工、记录等一系列问题。

目的性更强。要求学生能了解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能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工具,讨论和制定可行的小组研究计划,在此基础上写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情况的记录、通过研究知道了什么等内容。要注重严谨的操作程序训练,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目的的理解。

培养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但不同年级并不是机械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切不可机械理解。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其意义和作用,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对新的教材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强对兼职教师指导与培养,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我校任教科学的教师多数是兼职,对于新实施的新教材了解甚少,所以有必要组织每位教师学习科学课的课程标准,同时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任教的科学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位科学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写好教案。全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探究——研讨”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教师还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

这些年上级领导们很重视科学课的实施工作,上个学期各县区都有相关年级的抽测,这项工作肯定还会继续开展,所以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的优劣也必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作为科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科学教研组将组织老师协同教导处各位领导检查教学“五认真”的落实情况,我们要将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和集体备课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对集体备课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本学期将按照“教师个人钻研教材——形成个性教案——共同讨论集体研究——形成共性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得失”的过程进行集体备课。具体安排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地点放在科学教室。

平时我们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期中我们将组织教学质量的调研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共同研究,寻求对策,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准备各年级的一堂科学课作为研究课。邀请教研室这方面的专家给我们做科学教学的指导。共同研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参加县级以上的教研活动或专家讲座。听课活动的教师,在回校后的一周内要及时向教研组上交书面汇报材料,并在备课组活动时传达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好最大效益。

(四)加强青年科学教师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要认真做好“五个一”(1、每两周向教研(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2、每月撰写1篇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故事)或1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3、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4、每学期自己制作一个课件;5、每学期撰写1篇教学论文或主持、参与一项校级以上课题或编制一份试卷。)以上活动列入教研组考核要求之中。

(五)组建科技兴趣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三模”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五篇】

今年在临沂大学参加的小学科学远程研修不管是听专家报告,还是研讨磨课、听执教老师上课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下面把我们教研三组的共同感悟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几位专家的报告高瞻远瞩,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特点。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让我们从理论层次认识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及发展前景,明白了前沿科学课的特点,也领悟了这次研修的光荣使命。

首先,韩绪金老师的报告让我们明白了小学科学课的性质、青岛版教材的特点以及本科课堂教学的规律。

小学科学课应让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内容上应以问题式、探究式呈现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启发式、引导式为主,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注重结果,更主要的要看学生的探究过程。

我们所使用的这套青岛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每年级每册书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规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逐步的、有浅及深的对自然科学展开探讨;2、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3、教学的内容突出问题式、探究式;4、在遵循以往自然常识的基础上又有发展与创新。

小学科学课堂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指导者、帮助者甚至伙伴。课堂上一定要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因为探究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展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多观察、多试验、多概括、多总结。当然,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并不完全排除教师的讲授,学生不明白的、有疑问的教师很有必要进行讲解、点拨。

其次,滨州周主任的讲话更是高屋建瓴。更让我清醒的认识到现有条件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以及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程实施中,还有相当的地区,部分学校对小学科学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还存在科学仪器不是用烂,而是放坏的现象,还存在平时不上,考试前圈圈画画的现象;另外,对课程设置的时间严重不足,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对科学课程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足,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教学形式化严重,时效性和实效性差,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教学不同于一些语文课堂,语言一定要朴实,采用叙述式;学生在实验时,教师的温馨提示要具体、明白;学生活动前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学生活动时不要轻易打扰,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这些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有时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由指导老师和上课教师确定教材版本,选择课题。最终决定讲授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密切联系的生物界》。先由郭书英老师裸备后,我们研修三组成员集体观看上传的教案,进行第一次磨课。在磨课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针对教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吴连军老师认为郭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基本是清楚的。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师生对话(或者说教师的提问)设计要层层递进,充分利用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对话中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碰撞出火花,在旧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从知道谁吃谁,到认识到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是直接或间接的食物联系。形成食物链的概念,进而形成食物网的认识。

2、在学生理解食物链的基础上学习食物网,这个教师在前期板书时或让学生贴画时要注意提前设计,从植物到三级消费者要层次分明,这样,把多条食物链都画出来后,自然就出现了网状结构。稍加引导,学生就会认识到多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网。

3、教学中,学生起初可能不会写食物链,不知道箭头向那,他们有可能认为是指向被吃掉的生物。这里,教师可以向同学们简单解释,箭头方向指向,从植物向食草动物,从初级消费者向次级消费者,从次级消费者指向三级消费者,这是因为能量就是这样流动的,从植物一级一级流向三级消费者。

张莹老师感觉郭老师的课设计的比较合理,课前谈话指明了本节所研究的的方向,为新授埋下了伏笔;由两个谜语的寓意揭示了生物链,揭开了课题;“你还知道自然界中有哪些食物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导出了食物链的定义;“你知道狼除了吃羊,还吃什么”,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食物网的定义,把学生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从而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成了科学知识。

郭老师针对这些建议再次修改教案。在第二次磨课中,老师们结合本节课研究的问题:科学课堂如何有效利用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了教学建议。

雷燕老师对郭老师设计的大环节认为没有问题,但是感觉郭老师在导入这个环节处理的不太好,还没有对草、狼、羊指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就急急的问学生什么生物还有这种关系,方向的指向性不明显。

吕秀艳老师认为郭老师采用谜语导入,通过三则有联系的谜语,引出了“草——羊——狼”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很自然的导出食物链的概念。但要注意里面的一些小细节,该放手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如:“食物网的形成图可以找学生到黑板上去画”,还要注意幻灯片与所讲内容的衔接。

郭老师在此基础上,基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第三次修改教案。通过多次修改,教案已接近于完美,为上好课奠定了基础。

这次课例打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让我们这些一线的科学教师也有机会好好静下心来磨好教材,磨好学生,磨好教法,磨好反思,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磨课的过程往往是一群智者对话的过程。“他山之玉,可以攻错。”磨课需要同仁的参与,一个人的想法再好也有限,这也是群策群力、团结合作、集中众人教学智慧,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六篇】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推荐的是《狼王梦》。我以此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做摘抄,可以是作文,可以是名言……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读书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时间久了,学生积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七篇】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常规教学有序,扎实有效,不断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坚持科学教学与科学活动协同并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的教学理念,积极创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科教学氛围。

推动科学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对“科学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观点”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教师共同探究“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式,推进区域科学教研的发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教材结构:纵向理解各册教材的排列顺序,理解每册教材中各单元的排列顺序,理解单元内各课教材内容的排列顺序;横向理解每课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2.理解教材重点和难点:科学教材的重点主要体现:一是重要的科学事实。二是有关联性的知识。三是基本方法与技能。四是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也是教材的重点。教材难点是学生学习困难所在,产生难点的原因是由教材体系与学生接受水平、能力发展的差距造成的。对于教材难点,不可一概而论,它因学生学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不同而不同,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就抓住了教学关键。

3.理解教材编写思路:一要感知教材、丰富教材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理解教材。二要思维加工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从本质上理解教材的过程。提练出教材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思路。

对不同年级学生课堂教学探究能力进行分层培养。

1.三年级以制定口头计划为主。

“口头计划”常常是针对小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的问题或对问题的猜测进行讨论,形成口头的解决问题或验证猜测的方法与大致思路。三年级以观察活动为主,观察和实验都较为简单,口头计划几乎贯穿每一节科学课,它的特点是花时少,容易操作,与书面计划相比要求也不高,因此学生容易接受。

这一阶段侧重于弄清楚“用什么来做什么”。方法可以多样,可以口头说,也可以用手比划,或者画画等,教师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学生的口头计划以板书的形式简单记录下来,使学生对计划有进一步的了解。

2.四年级以制定简单书面计划为主。

对四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制定简单书面计划的要求,即能列出研究所需的材料,并说出思路的由来,如能写出研究的简单步骤,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工具和材料、研究方法等。

小学科学研修个人总结【第八篇】

本学期参加区研修4次,科学教研组共进行了5次理论学习,优质视频观摩课3课,研讨、交流2次,集备课、行为设计跟进课各3次。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对科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66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