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实用【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5794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企业绩效管理论文实用【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一篇】

绩效管理咨询在中国企业是越来越火了,但咨询后方案能顺利实施的不多,受诟病的倒不少。尤其在许多老国有企业,由于关系复杂、人员较多、层级严谨,绩效方案的实施成效更是不尽人意。下文笔者以某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以下暂称“甲公司”)为例,对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难点、焦点和切入点作一一探讨。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站设备制造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借助于电力行业的全面恢复,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高层预见到未来几年电力行业的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在内部进行了全面的管理提升,以建立系统的绩效、薪酬和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却迟迟没有进展,不得已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

项目组进驻甲公司之后,发现甲公司将绩效方案实施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国有企业的绩效文化差、绩效沟通不佳和执行不力等原因。项目组经过仔细调研发现,甲公司的绩效方案虽然复杂且操作性低,执行能力对方案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公司改革心态很浓,设计的绩效方案专业性也并不差,因此甲公司绩效考核方案失败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于企业本身的绩效文化和执行不力。通过进一步分析,项目组将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两点:第一,甲公司内部关系非常复杂,因此企业在设计绩效方案时主要关注的是体系的公正、公开、公平,而忽视了绩效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引导和持续改进的主要功能;第二,由于甲公司员工素质较高,态度严谨,方案设计时力求各方利益群体百分百满意,对细节过于精益求精,导致方案过于繁复,操作性极差。

问题明晰之后,项目组与甲公司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搭框架-找切入点-逐步推行”的三步走共识,同意在甲公司绩效体系框架建立之后,首先找到绩效考核实施的关键切入点,予以试点,使一部分人感受到绩效管理的压力,体会到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再内生企业未来绩效的驱动力,从而形成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

那么,如何找到这一关键的“阿基米德支点”,撬起甲公司整个绩效体系?项目组考虑了甲公司的六大类人员:(1)高管人员;(2)中层管理人员;(3)普通员工;(4)研发人员;(5)营销人员;(6)生产工人。经过分析,项目组得出结论,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绩效体系实施的切入点,也是未来绩效良性循环的驱动力。首先,生产、研发、营销这三类人员都属于特殊薪酬激励人员,他们的绩效方案操作稍为简易,且相对独立。因为生产工人使用的是计件和计时考核,这方面公司经验积累较多,比较容易量化;而研发人员实行的是项目管理,虽然稍为复杂,但目前按课题走的项目奖金制也基本能符合需求;至于营销人员使用的是销售提成奖励,其主要问题来自于目标值设定,而非指标体系。其次,对于高管人员来说,奖金分配这一问题虽然困难,但这一困难实际上更多是来自敏感而不是方案。最后,就只剩下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两个选择,而绩效管理的难点就在于一般员工,也正是最终要撬动的大山,因此无法作为一开始的倚仗,这样就只剩下中层管理人员可能成为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的支点了。

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实施该如何启动,才能以最小风险、最大效益、最快速度的方式撬动企业整体的绩效,上承高管的经营目标实现,下接普通员工的工作计划落实?项目组提出了三点建议:1.明确绩效的对象;2.明确绩效的周期;3.明确各类绩效考核内容和应用。

1.明确绩效的对象。

已经初步确定中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重点,项目组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具体界定。在甲公司,部长一级负责人的下属员工通常在30人以上,而项目组认为,当一个管理人员下属员工为5-8人时,他对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才有良好把握,并能对其工作业绩做出清晰判断,因此将甲公司的部门一级负责人,以及部门的处长、主任一级管理人员定义为中层管理人员。

这样定义绩效对象的另一层好处在于,一旦处长和主任一级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得到切实分解,其工作重点将自然而然传递到一般员工身上。在绩效实操时,很多企业都会将部门负责人的绩效作为该部门的组织绩效,并作为该部门奖金总额的分配标准,员工则按照本人的考核分在部门内按比例进行分配,这样既能促进员工绩效,又能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由于负责人打分松紧不一致导致的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连部门内部的强制分布也未必需要实行,从而更适应中国特殊的绩效文化。众所周知,在中国企业的绩效实操中,绩效的“强制分布”或“末位淘汰”往往会引起部门员工之间不正当竞争、关系恶化等现象,反而导致优秀员工大量流失,绩效走向反面,这一点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尤需当心。

2.绩效考核的周期。

第二项建议是重新调整绩效考核的周期,甲公司为了鞭策员工,原有方案对中层管理人员是进行月度考核,由于公司上下对于绩效考核体系都比较生疏,导致各部门都疲于奔命,最终导致应差的多,认真的少。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组提出对管理干部的kpi或重点工作计划进行季度考核,同时进行年终统筹。季度考核可以保证绩效组织部门有足够时间对绩效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也使得中层管理人员可以关注本部门的绩效管理过程;而年终统筹则有助于中层管理人员重视年度中长期指标的完成,而无需过于担心季度之间工作业绩的不稳定,这种绩效方法尤其适合于实行年薪制的中层管理人员。

而对于其他的绩效评估工具,比如员工的能力态度、民意调查、满意度调查,项目组建议甲公司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因为这些指标在短期内通常不会有太大变化,月度或季度评估意义不大。

3.绩效考核内容和应用。

第三项建议与绩效考核内容有关,一个完整的绩效体系除了关键业绩指标(kpi)和重点工作计划,通常还需要干部民意调查、部门协作满意度调查、客户满意度调查、员工能力态度等评估方式的配合。而许多国有企业一开始都不能意识到绩效体系的复杂性,对他们来说,所谓绩效,不过是为每一个岗位设定考核指标罢了,而公司、部门、岗位之间的组织管理和绩效钩稽关系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而咨询公司设计绩效管理方案,绩效考核内容必须从企业战略出发进行分解,并辅以优化后的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绩效目标设定又须通过经营计划和全面预算的分解;其匹配的薪酬体系还须以科学的岗位评估为前提。因此,绩效考核体系在管理上并不独立,要全面展开需要企业各项资源的'大力支持,通常来说,对于初次正式导入绩效体系的企业,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分解到个人的kpi和重点工作计划需要与员工薪酬挂钩之外,其他各项考核内容一方面需要开始尝试,另一方面考虑在条件尚不成熟情况下,尽量作为员工或干部轮岗、晋升的一种参考,而不与薪酬挂钩。要考虑到甲公司绩效管理已有一定基础,项目组认为能力态度指标可以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并最终确认方案如下:

那么,其他如市场调查、满意度之类的指标功能是什么,与正式考核指标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项目组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去全面了解干部的素质能力,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关系、客户的满意度、个人的威信、潜力和工作态度,从而判断这位管理人员的岗位符合度,以及是否需要工作轮换或者晋升,这样做事实上要比纯粹的绩效分更有价值,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同样具有较大意义。项目组还建议在甲公司建立“一对一”的面谈制度,通过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引导管理人员改进自身的管理方式、个人能力素质和工作态度,并成为管理人员职业发展体系的一部分。

以上三点建议被采纳后,甲公司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开始贯彻落实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企业的业绩压力被有效传递到中层,并逐层渗入基层,绩效体系开始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随着项目组对绩效管理理念的大规模宣讲和培训,加上中层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日益熟悉,他们将产生把自身压力再次往下传递的意愿,最终撬起企业“全员绩效管理”这座大山。

项目组认为,对于初次导入现代绩效管理体系的大多数企业,试图一次性的建立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以解决激励难题,其实是力有未逮的。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即使对于跨国企业,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工,绩效管理和其他许多工作一样,其设计、实施和修正是一个不断改进、动态调整的过程。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只有把握绩效管理的整体框架,理解其侧重点,有重点有次序的安排各项工作,才能逐步建立并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否则可能欲速则不达。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二篇】

1.目标制定程序规范,将目标细化到每位员工每天的工作,形成oec日清体系,使员工和管理人员对工作清楚了解,及时纠正错误和推广优秀的做法,养成即时改善的习惯。

管理方法保证工作得到迅速执行,有海尔特色的横向月度激励和纵向日度激励体系直接与指标挂钩。

3.兼顾结果和过程,设定主项指标和辅项指标,如果主项指标不理想,管理人员就会从针对过程控制的辅项指标上找原因或采取纠偏措施。

1.通过静态的职责分解和动态的目标分解,形成每一岗位的“岗位责任书”和“目标责任书”,建立目标与职责一致的大岗位考核体系。

2.对干部和业务的管理采用定期检查评议的方式,并注重业绩核实,用制度化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3.在“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的思想指导下,多种方式综合评价部门业绩和员工业绩,全面周到,考核结果应用合理。

1.根据考核结果,每年按比例淘汰,提高干部员工总体素质。

2.考核与竞争上岗相联系,平者让,优者上,坚决执行。

3.全员考核,对不同类型的人员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指标。

1.与严密的计划管理体系相配合,使考核考评客观,不流于形式。

2.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建设、利益的分配和保持全员的危机感。

3.人性化:全员参与、公开、民主,注重绩效提高和职业生涯规划。

1.绩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提高了有效性,减小风险。

2.单独设置“工作表现考核表”,宣扬公司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的行为。

3.注重对工作期望、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持续沟通和激励。

1.与公司战略紧密联系,兼顾考核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方面,并根据下属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绩效标准。

2.领导重视,亲自推动。

3.注重沟通和激励。

1.追求客观的评价。

2.注重有效的绩效反馈和沟通。

2.关注绩效改善。

1.以人为本,注重能力的开发和绩效的提升。

2.对所有职位设置分析研究,优化整合,确定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明确了职责、行为规范等,并能够区分实际能力绩效的高低,有利于引导员工努力的方向,开发相应能力绩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简化了考评操作。

3.对德、能、勤以及关键事件的等级控制,消除了评比中的趋中现象。

1.尽可能具体量化的把公司目标分解到每一层和每一个岗位。

2.在绩效实现的过程中,讲求授权、沟通和辅导,针对每个人建立mbo档案,更好的帮助和了解每个人的成长以及对公司的贡献。

3.结果导向,注重质量和超越,设立挑战性的目标。

1.对下属公司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确保下属公司在长、短期和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专家评审、反馈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也有助于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了解。

2.多种形式的培训、研讨和宣传,保证下属公司对评价体系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统一思想,为成功实施打下基础。

3.鼓励下属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交流、相互学习和融合中提高。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三篇】

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必须根据每个岗位的特点提炼出关键业绩指标(也就是kpi指标),编制规范的考核基准书,作为考核的契约。

设计绩效考核的流程,对考核的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要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做出合理的安排,主要要体现与绩效奖金的挂钩,同时应用于工作改进、教育训练与职业规划。

2.岗位关键指标和权重。

3.考核周期及管理考核或跨部门考核。

4.指标数据化量化设计。

5.绩效考核表单设计。

6.绩效管理组织设计、绩效分析评估改善流程设计。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四篇】

这里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当不把绩效考核与薪酬联系在一起时,员工就不会特别重视对绩效的评估,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并不持有严肃的态度。而一旦将绩效考核与薪酬联系起来,绩效考核就变成一个格外敏感的问题,员工也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

那么,如果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够可靠,容易引起争议的话,由此而引起的薪酬决策势必带来更大的矛盾。

使绩效考核结果更可靠的最好的做法就是按照绩效管理系统的流程,主管人员与员工一起制定目标,帮助员工实现目标,依据过程中记录的事实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让员工全过程参与,最大程度地保证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提示二。

现场的绩效管理技术指导将有助于绩效管理计划的实施。

当一套新的绩效管理系统付诸实施时,往往需要了解这一系统的技术专家深入到各个部门的内部帮助主管人员与员工使用该系统。因为新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契合企业文化,而且管理者与员工都需要在界定那些难以衡量的工作上得到指导,同时也需要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对如何进行绩效沟通的问题加以指导,所以现场指导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提示三。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形,不要直接改变绩效管理系统。

直接改变绩效管理系统会带来较多的抱怨与抵触,因为使用者可能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方法。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逐渐改变。例如,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教会管理者如何通过衡量员工的绩效和给予反馈来改善沟通,在培训中揉进新的管理方法。一旦主管人员认为新的管理方法有优势的时候,他们就会问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这种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到现有的绩效管理系统中。这样,绩效管理系统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转变,并且这个转变的过程是不会带来震荡的。

提示四。

为了成功实施绩效管理,主管需要一系列的技能。

尽管主管人员可以请教绩效管理的技术专家帮助进行绩效计划、设计评估和反馈体系,但由于他们需要直接与下属人员进行沟通,因此他们至少需要一系列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技能,例如教导、激励、解释、倾听、提问、说服等。如果不能具备这些基本的人际关系技能,绩效管理将无法进行。

提示五。

通常,让员工自己收集关于他们绩效的数据是可行的,并且也应该这么做。

这样对绩效考核的反馈也会更加及时,效果也会更好。当然,由员工自行收集绩效数据还需要相应的监控机制,并且对做假的行为设定严厉的处罚措施,以保证大多数员工能够诚实地提供绩效数据。

提示六。

在实施绩效管理时,员工(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最大的担心就是自己被蒙在鼓里。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员工沟通有关绩效管理的事宜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沟通既可以通过主管人员与员工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邮件、内部网页、会议等各种媒体。通过这些沟通,目的是使员工了解到将要进行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提示七。

员工需要在绩效管理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

绩效管理是主管人员和员工双方的责任。往往有人错误地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主管人员对员工应该做的事情,员工在这一行动中完全是被动的被考核者。如果持有这样的态度,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会表现为主管人员将设定好的绩效标准强加给员工,那么员工对这些强加的绩效标准就很容易产生抵触。因此,必须让员工主动地参与到绩效标准的设定和绩效的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既使员工的绩效得到提升,又使主管人员对员工的期望和员工自身的员工得到充分的沟通。

提示八。

在许多员工的心目中,绩效管理系统和薪酬系统是同样的东西。

在许多员工的心目中,对绩效的管理永远是与薪酬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他们看来,绩效的管理与薪酬的变化是同一件事情。这样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当薪酬系统存在某种问题的时候,就会使绩效管理系统受到影响。即便绩效管理系统本身是好的,员工也会感到不愉快和不满意。单纯通过绩效管理系统的改进来提升员工绩效管理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薪酬体系的问题。但是在员工的心目中往往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他们认为的依据绩效付薪酬往往是指薪酬的提升;如果告诉他们当他们的绩效下降或绩效不足时,薪酬也会随之下降,他们对绩效管理就远远没有那么热衷了。

提示九。

通过引进一些以客户为中心或强调团队精神的指标,有可能影响和推动组织氛围的改变。

如果在某个企业当中,强调的是个人业绩指标而忽视团队的绩效,那么常常会导致组织中缺乏合作的气氛,每个人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将相关的人员或团队当作客户来对待。例如,在一家广告公司中,绩效考核是按照每个业务员个人拉到的客户数量和广告费来评定的,这样就出现了业务人员纷纷“圈地”,相互间戒备、保密等倾向,这样反而使得一些大的客户丢失。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广告公司对绩效管理系统进行了改变,增加了团队绩效指标,并且将把客户资料提供给他人作为在绩效考核中所鼓励的一种行为,这样团队的合作精神就有了转变,整个企业的组织氛围也得到了改善。

提示十。

在实施一套绩效管理系统的时候,往往在开始的时候,人们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做绩效计划并设定绩效指标和标准,这些工作既让人觉得很枯燥费力,又不会立即带来利益。因此很容易让人感到厌烦和灰心丧气。而只有当第一次或第二次绩效考核面谈结束后,员工亲身体会到了绩效管理系统为自己带来的好处时,才会逐渐地喜欢上绩效管理,对绩效管理的满意感就会逐渐提高。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五篇】

第一条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发现优秀人才,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考核范围。

第二条凡公司全体员工均需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通过考核,全面评价员工的各项工作表现,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与取得报酬、待遇的关系,获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动力。

第四条使员工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程序、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五条考核目的、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形式相匹配。

第六条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四章考核目的。

第七条各类考核目的:

1.获得晋升、调配岗位的依据,重点在工作能力及发挥、工作表现考核;。

2.获得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重点在工作成绩(绩效)考核;。

3.获得潜能开发和培训教育的依据,重点在工作和能力适应性考核。

第五章考核时间。

第八条公司定期考核,可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以考勤为主。

第九条公司为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六章考核内容。

第十条公司考核员工的内容见公司员工考评表,共有4大类18个指标组成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公司员工考评表给出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体系。该权重为参考性的,对不同考核对象、目标应有调整(各公司依据自身企业特点,生成各类权重表)。

第七章考核形式和办法。

第十二条各类考核形式有:

1.上级评议;。

2.同级同事评议;。

3.自我鉴定;。

4.下级评议;。

5.外部客户评议。

各种考核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考核中宜分别选择或综合运用。

第十三条考核形式简化为三类:

即普通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领导的评议。

第十四条各类考核办法有:

1.查询记录法:对员工工作记录档案、文件、出勤情况进行整理统计;。

2.书面报告法:部门、员工提供总结报告;。

3.重大事件法。

所有考核办法最终反映在考核表上。

第八章考核程序。

第十五条人事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

第十六条考核对象准备自我总结,其他有关的各级主管、下级员工准备考评意见。

第十七条各考评人的意见、评语汇总到人事部。根据公司要求,该意见可与或不与考评对象见面。

第十八条人事部依考核办法使用考评标准量化打分,填写考核表,统计出考评对象的总分。

第十九条该总分在1~100分之间,依此可划分优、良、好、中等、一般、差等定性评语。

第二十条人事部之考核结果首先与考评对象见面,征求员工对考核的意见,并需其签写书写意见,然后请其主管过目签字。

第二十一条考核结果分存入人事部、员工档案、考核对象部门。

第二十二条考核之后,还需征求考核对象的意见:

1.个人工作表现与相似岗位人员比较;。

2.需要改善的方面;。

3.岗位计划与具体措施,未来6个月至1年的工作目标;。

4.对公司发展的建议。

第九章特殊考核。

第二十三条试用考核。

1.对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2.对试用优秀者,可推荐提前转正;。

3.该项考核主办为试用员工部门经理,并会同人事部考核定案。

第二十四条后进员工考核。

1.对认定为后进的员工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

2.对留职察看期的后进员工表现,作出考核决定;。

3.该项考核主办为后进员工主管,并会同人事部共同考核定案。

第二十五条个案考核。

1.对员工日常工作的重大事件即时提出考核意见,决定奖励或处罚;。

2.该项考核主办为员工主管和人事部;。

3.该项考核可使用专案报告形式。

第二十六条调配考核。

1.人事部门考虑调配人员候选资格时,该部门可提出考评意见;。

2.人事部门确认调配事项后,该部门提出当事人在本部门工作评语供新主管参考;。

3.该项考核主办为员工部门之经理。

第二十七条离职考核。

1.员工离职时,须对其在本公司工作情况作出书面考核;。

2.该项考核须在员工离职前完成;。

3.公司可为离职员工出具工作履历证明和工作绩效意见;。

4.该项考核由人事部主办,并需部门主管协办。

第十章考核结果及效力。

第二十八条考核结果一般情况要向本人公开,并留存于员工档案。

第二十九条考核结果具有的效力:

1.决定员工职位升降的主要依据;。

2.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

3.与福利(住房、培训、休假)等待遇相关;。

4.决定对员工的奖励与惩罚;。

5.决定对员工的解聘。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人事部解释、补充,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后颁布生效。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六篇】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结果应用、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提升、绩效考核评价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主要介绍了员工的绩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绩效管理标准、绩效考核办法、奖惩管理制度等,为企业制定员工的绩效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第二条强化员工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人均效益和增强工厂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第三条各级管理人员通过绩效管理三个阶段的实施,确保部门工作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基层专业及管理人员(含部门主管)和车间专业及管理人员(含车间副主任)。

第五条员工的工作分为本部门工作和跨部门团队工作,没有派出的概念。

第六条考核者要对被考核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同时必须通过绩效管理帮助下属员工提升绩效成绩。

第七条员工绩效管理按月进行,并分为三个阶段。(本站)包括绩效目标制定阶段(考核期初)、绩效辅导阶段(考核期中)、考核及沟通阶段(考核期末)。

第八条绩效目标制定阶段由部门负责人(或委托人)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绩效承诺'(pbc)表。个人绩效承诺包括该职位考核期应承担的工作任务、达到的目标、措施、完成时间、考核的标准、提供的见证性资料等进行详细列示,作为员工工作受控的具体标准。

第九条个人绩效承诺来源包括:

1、来源于为完成部门指标而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措施,体现出该部门或职位对总目标的贡献。

2、来源于员工参与跨部门团队或业务流程最终目标,体现出该职位对跨部门团队目标或流程要求的支持。

3、来源于本职位应负责任。

4、创新性目标或计划。

第十条个人绩效承诺的制定应符合明确、可测量、可达到、与职位关联和有时限的原则。

第十一条部门内所有员工达到绩效考核规定的工作要求后,应保证部门内所有工作的正常展开,包括:部门kpi指标的实现、业务流程的运行、部门和个人绩效水平的提高。

第十二条各级员工必须对本职位考核期绩效要求进行承诺。

第十三条绩效辅导阶段是考核者督促、指导、支持员工共同达成目标和计划的过程,同时考核者应对员工行为与结果及相关的关键事件或数据进行收集及记录。

第十四条各部门必须在部门内建立健全'双向沟通'制度,如:例会制度、总结制度、汇报/述职制度、关键事件记录、工作日志制度等,保证各项工作信息的及时和真实传递。

第十五条每月结束各部门负责人对照员工绩效承诺的项目和标准,做出客观的评价,经考核复核者复核后,考核者就考核结果向员工进行反馈沟通。

第十六条考核责任者必须与员工进行正式的面对面反馈沟通,内容包括考核结果、工作成绩、工作不足及改进措施,并共同确定下一阶段的个人绩效目标(含绩效改进目标)。对于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还需特别制定改进计划。

第十七条被考核者必须进行对考核结果的被告知'签字确认。若被考核者不认同考核者对自己的评价,可在相应考核表的员工意见栏'表述,考核者有责任就员工的不同意见与员工进行沟通。

第十八条被考核者如果对考核者的处理意见仍有异议,可按pbc考核流程在两日内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申诉。人力资源部需在受理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申诉人。

第十九条对于主要精力投入到跨部门项目工作中的人员,部门在进行月/年度考核时,原则上应采用或参考项目组的评价结果。

第二十一条员工pbc考核采取百分制进行量,员工年度绩效考核成绩为当年12个月的平均考核分数。

第二十三条主管、车间副主任的月基本工资按职位工资的70%发放,其余部分纳入考核,直接与当月绩效等级挂钩发放:

主管和车间副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职位工资x30%x当月绩效结果对应的百分比。

第二十四条基层员工的月基本工资按职位工资的80%发放,其余部分纳入考核,直接与当月绩效等级挂钩发放:

基层员工月绩效工资=本人职位工资x20%x当月绩效结果对应的百分比。

第二十五条员工连续三个月考核结果为d、全年累计4个d、年度考核结果为d的,直接淘汰。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的解释、修订权归人力资源部。

第二十七条各部门可在本制度的原则范围内进行细化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二00八年五月一日起执行。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七篇】

摘要: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是企业实现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的重要基础,作为衡量与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标尺,对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尚且不足,本研究首先到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梳理,并在此技术上从指标群的含义、指标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指标群的分析,最后围绕关键指标分析就如何优化和提高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提出具体的建议,供相关供电企业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定性管理层面上,很能精确、客观的实现员工的绩效考核的目标,关键指标绩效指标体系的引进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为企业绩效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打下了殷实的基础,已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企业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实现不断递进式、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是现代电工企业绩效管理必然选择的一种方法和思想。

人才、财、物、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要素,在此当中,人才发挥着最为核心的作用,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要素。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也不例外,人才也是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大要素。随着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的供电企业正逐渐向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模式演化。因此,能够拥有一批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具备良好素质的各层级人才是一个供电企业能否在新的、竞争日益剧增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从这个层面来讲,做好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意义深远。作为人力资源的两大核心模块,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许多企业都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很难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引入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绩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毋庸置疑,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势必会为企业培养和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然而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更多的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绩效考核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并不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实际情况,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其原因在于分析方法还较落后,与当前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供电企业的所有员工并没有完全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功效。于上级供电企业而言,应该基于现有的政策和体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电力企业业务和层面的特点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对不同区域和层面的供电企业的所有关键指标实时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有效的激励电力企业不断提升经营水平,整体上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四、指标群体系构建。

1.指标群的基本含义。指标群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有效实现企业的战略决策向内部管理过程的转化,从而起到检测和考察企业在宏观战略层面的实际执行状况,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激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指标群体需要基于企业的最终战略目标来确定需要考核和衡量的内容,是对企业战略本身的一种具体、细化和拓展,它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随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调整而不断变动的特征。

2.指标群建立原则。根据供电企业本身的特征,供电企业指标群建立需遵循统筹规划、归口管理、分层负责、责任传递、系统保障五大基本原则,这五大原则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指标群建立的原则体系,在指标群建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五大原则进行选择指标。其中,统筹规划原则主要是针对数据层面的要求,要求组织必须将全局各处分散的关键性的数据信息统筹整合在一起,按照经济、安全、综合等一系列职能的需求对数据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构建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保证数据的共享、安全和系统性,有效的挖掘潜藏于数据的信息,充分发挥数据的效力,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依据;归口管理原则简单就是责任到人,每个人都有其对应的具体负责的模块和数据管理;分层管理是顺应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采取决策——管理——执行层的模式对所有的指标群进行分层,通过完备的指标分类和不同管理层级的.划分形成完备的机制体系,重点关注关键指标体系,同时兼顾相应的各类指标的有效实施,最终形成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责任传递原则通过将层层将责任分解,以传递链的形式推进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系统保障原则是对系统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3.指标群结构。依据供电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基于如上五大原则进行分层,各层指标具有清晰的层级关系和紧密的逻辑拓扑关系,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层之间有着相互递进的衍生关系,第一级指标通过分解到各单位和部分二衍生出第二级和第三级指标。其中第一级指标层主要包括关键性的考核指标,和企业的决策直接相关,主要服务于决策层,第二级和第三级指标都是第一级的衍生,主要服务于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考核。第三级的数据是整个体系中最小的单元,是第一级和第二级指标层的基础和依据,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企业在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是基础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五、指标群管理方法。

将考核目标清晰、明确化,保证所有事件相关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目标;通过采取合理的标准准确衡量量化考核目标;同时要保证考核目标可实现性,决策层在制定目标过程中一定要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忌将目标指定的过高或者过低,科学、规范的制定目标,尽可能避免和被考核者工作设定毫无关联的目标,目标偏低和偏高都会失去考核的根本意义,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考核结果;另外还要注意一定要对目标设定相应的时间限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目标时间的设定也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条相关的建议: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保证全员都能够参与到绩效管理当中,应该基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做好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而不能将其简单的视为一项常规工作,绩效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激励员工而非惩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方向。同时,应该熟悉了解和熟练运用绩效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准则和原则,准则和原则都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指定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原则,在实际的指标层选择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实际性。强化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反馈和总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前、考核中和考核后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同时要不断创新激励体系,构建全面的管理系统。

七、结语。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对于现阶段绩效管理在供电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具有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应采取基于关键指标分析的绩效管理手段,以不断提高其绩效管理的水平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2]谭军武.供电企业中层管理者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第八篇】

此会议既是公司的经营工作会议,又是部门绩效的评价会议;既是绩效的沟通过程,又是绩效的诊断和提高。

对各部门的主要工作、绩效指标进行检查、评价;。

协调各部门之间在计划、方法、工具、进度、人员、设备上的冲突和矛盾;。

传达、贯彻集团总部的经营动态、会议精神,安排、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增加各部门的团结合作,提供一个公开、公正、平等、民主的质询与辩解平台进行绩效沟通。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857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