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希望的路上样例(精选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永远在希望的路上样例(精选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永远在希望的路上【第一篇】
这部电视专题片展现了以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
从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视角,反映了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
什么是作风?总书记在诸多重要讲话中多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这就是作风。
扬清风正气,就要凭借锐意进取之志、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人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时刻保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些都是推进公司转型升级、攻坚克难、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君子必慎其独”。
慎独就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做到警钟长鸣,用“慎独”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怀抱“敬畏市场规律、敬畏权力职责、敬畏科学管理”的敬畏之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规章制度,自觉主动地安排部署工作,从严管理,敢于担责,强化红线意识,以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同心同德,鞠躬尽瘁,才能促成公司转型工作,共创晋丰元美好的未来。
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做秉公执法的包青天吧!从决定走上公务员这条路开始,就要端正态度,找准定位,要清楚地明白从此自己已与财富、名利分道扬镳。
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做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吧!管住自己的身体耐得住寂寞,不为美色的诱惑所动,糟糠之妻不可抛,要维护忠贞的爱情,做模范夫妻的践行者。
莫让一时的欲望占了上风,让你丧失理性,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年少,再年轻貌美的人也抵不过平淡的流年,终究会有老的一天。只有陪你一起奋斗,互相搀扶,冷暖与共,不离不弃,经过时间筛选,岁月沉淀的人,才是属于属于你的人生伴侣。
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做两袖清风的西门豹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拿自己本应所得,不做拜金主义者。应当有视金钱为粪土的气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莫让一时的贪念毁了自己的前程,也毁了自己的家庭。
不把做官当作自己敛财的途径,一身正气,浩然成风,只有抵住金钱诱惑,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人民心中的爱戴者,领导心中的有为者,下属心中的拥护者,子女心中的模范者,才能够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不要当溜须拍马的歌颂者。
要懂得是非对错,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念,不要一味的阿谀奉承,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真才实干的建设者,需要披荆斩棘的开拓者,需要披星戴月的奋斗者,不需要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不需要是非不分,没有主见,墙头草两边倒的歌颂者。
敢于吐露心声,表达正确主张,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中国奋力前行。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生多少风景,终不抵内心的自在和轻松。这种醇厚的滋味,其实就是六个字:安静,干净,知足。
保持优良的`作风,守住底线,护好心中的一片净土,才能自在轻松。
作风建设之学问,远非如此,只有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之奥妙,玄机之所在。浮华与喧闹,尘埃般散尽。唯此安静,干净,知足六字,最得风情。
有幸两次认真观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
该纪录片通过四大章节的内容,全面展现了以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反映了两年来各地落实中央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实践,引起社会强烈共鸣,看后我深受教育。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作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人民群众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毫无疑问的是,作风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
党中央已经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作风建设的强烈诉求,也充分认识到了作风建设对发展大局的推动作用。
所以这两年来才开展了一系列从上至下、内容详实的作风建设活动。
从根本上讲,这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发展之福,也说明了党在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方面的愈发成熟。
对于我们基层党员干部也从工作的实践中在感受着作风建设的带给我们生活和观念的改变。
作风建设并非一日可成,抓一抓就紧、放一放就松。
通过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坚决改进作风的信心和决心,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切身感受到了变化。
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还是基层的“小贪小占”,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每一个案例和采访的人物和话语都留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不得不提的是,作风建设不是空谈,更不是空想。
目前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要想使其稳固,那么就不能出现“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等问题。
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最渴望的是要形成一个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作风建设体制机制。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干瞪眼”,更不能抱有闯关思想。
必须构建更完善的监督制度、更科学的决策制度,切实回应这一诉求,使作风建设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永远在希望的路上【第二篇】
电视机旁、朋友圈里、公众号中,人们不约而同地谈论着一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昨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在片中,周**、白**、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看后心情特别激动,感到特别震撼。”中央党校党建部叶子鹏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
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斗争“永远在路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
“从片中能鲜明感受到,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朽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之所以将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谋幸福的。”河南省开封市纪委常委康青选告诉记者,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朽斗争进行到底,让腐朽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专题片的播出恰逢其时,这是讲好反腐故事的精品佳作,是歌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的好声音!”湖南省湘西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龙山县委书记周云观看专题片后说。
“当看到周**等一批腐朽分子的认罪与忏悔之态时,心中顿时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安徽省霍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陈明龙说。
在浙江省遂昌县纪委,17日晚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纪检干部正认真收看《永远在路上》,大家边看边交流体会。
遂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付勇斐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斗争只有进行时,专题片中的案例鲜活深刻,既有剖析和忏悔,也有深入的点评分析,这既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朽的坚定决心。”
17日晚,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党委委员早早就守在办公室的电视机旁,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专题片。
新桥镇党委书记韦萍说:“白**、周**等人突破纪律底线,丧失党员信仰,成为‘阶下囚’,警示意义极强。作为乡镇党委负责人,我将切实担起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只有算明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也只有算明白人心向背的政治账,才能凝聚起改变时代的磅礴力量。”叶子鹏告诉记者,他已迫不及待要看第二集了。
“认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学生时期就要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绽放自己的青春色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清华大学首届苏世民学者赵闯看完专题片后写下这段话,并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触动。
专题片在网友中也引起强烈反响,众多网友纷纷点赞。
有网友表示,“高质量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好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看了第一集,便能感受到党的良苦用心、菩萨心肠。”
“侠客岛”所言,“这部片子有多猛?这么说吧,今天第一集,观众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感受到火力全开的'架势;更重要的是,第一集才只是放了个开头而已。”
永远在希望的路上【第三篇】
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好的永远在路上4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昨晚播出后,在本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该片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主席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斗争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示了“正风”“反腐”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警钟长鸣,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反腐倡廉关乎人心向背,必须永远在路上。”市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专题片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贪腐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深感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贪腐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贪腐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
“因此我们对党中央在反贪腐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贪腐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贪腐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贪腐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身处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
“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抓常、抓长、抓细,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贪腐,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工作。”
在观看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后,滨海新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贪腐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捍卫党纪、自我净化、自我革新。
对于每个人,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
而对于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现在,滨海新区正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斗争,全面推进二次创业,顽强拼搏,全力开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市发改委党员干部表示,将进一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以这些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更好履行“两个责任”。
加强源头反腐,推进关口前移,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严查严办,有效落实监督责任。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巡视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边学边改,见人见事见制;持续改进作风,不留死角,不丢项目。
以统筹党务业务队伍融合发展为重点,准确把握“力度统一论”要求,加强党委(党组)一班人建设,牢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斗争的效果怎么样,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
”河西区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加体会到讲政治、对党忠诚的重要性,体会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于党的事业和党员发展的重要意义。
尖山街道干部、青年党员马惠兰说:“看过专题片,深受教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天天与百姓打交道,更要不忘初心,时刻从百姓所需所想出发,为百姓服好务、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区宣讲团成员孟广余表示,专题片中所展现的我党在廉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伟大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中国梦”必能实现。
我们党是有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90多年来栉风沐雨、历经坎坷,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但也要看到,当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弛、党内关系庸俗化等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存在口无遮拦、乱评妄议的现象,有的存在自由散漫、目无组织的行为。
凡此种种,对新形势下如何认真思考和回答好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条例》和《准则》的出台,有利于唤醒党章意识,切实把纪律挺前面,不断增强执行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
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
如果说《准则》是正面引导、高标准,那么《条例》就是负面清单、划底线。
虽然《条例》的文本还未公开,但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自觉遵守《条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才不会去触雷、踩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会更加增强。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
对于每一个党员,党的纪律就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就是生命线。
切实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需要切实开展宣传教育,使《条例》和《规矩》印在全体党员的心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准则》和《条例》办事。
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
需要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加大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力度,落实好《准则》和《条例》的各项要求,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哲人有言,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海。
有约束才更自由,有纪律才更有力。
《准则》和《条例》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确了权利与责任,划定了行为空间,和纪律底线。
加强《准则》和《条例》的执行,就会让党风进一步纯洁,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党章》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真正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永远在希望的路上【第四篇】
教师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任何权力都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做的越来越到位,在“从严治党”的十八届六中早开之前还推出了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观后感吧!
中共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夕,大陆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永远在路上」的大型反贪污腐败专题片,并首次公开了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落马后的画面。
藉以显示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领导的反贪决心,以此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人心向背」,打击腐败「永远在路上」。
这部8集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由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
首集「人心向背」在17日播出,强调中共总书记反腐决心。
电视专题并提出,2015年大陆国家统计局在22个省区市开展了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的大陆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而2012年这个数字是75%。
3年时间提高了%个百分点,说明人们对反腐败的信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第1集中,专题罕见的播出了多名因贪污落马的告白。
例如原中共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的忏悔,他表示在其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后,在和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不平衡。
专题还特别重提毛泽东回答黄炎培谈如何避免治乱兴衰的规律,引出毛泽东自信能跳出历史规律靠的是人民起来监督。
因此反腐败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就是为了不让人亡政息的历史重演,它关乎那4个字:「人心向背」。
专题还特别提到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为即将召开的六中全会从严治党鸣锣开道,为中共领导层设立「政治规矩」的基调做出铺垫。
“腐败,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权力都面临被腐蚀的危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对此,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评价,这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反腐败规律进行的科学与真实的总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冷静清醒的头脑。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可以发现,从人类文明出现以来,腐败就一直如影随形,只不过有的时候严重,有的时候较轻;有的'地区严重,有的地区相对较轻。我们决不能因为反腐败形势的一时好转,就飘飘然,以为反腐败出现了所谓的‘节点’,可以松口气、放缓步伐了;也不能因为反腐败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就失去信心、妄自菲薄。”他说。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指出,从历史的周期律可以看出,凡是腐败易发、高发、频发的国家和地区,其政权就不稳固、容易被推翻;凡是政治清明、治理腐败效果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其政权就会相对稳定。
因此,铲除腐败是所有执政者都面临的共同问题。
他认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是最大的政治”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反腐败的坚强决心。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总结为五条体会之一,是建立在形势判断、趋势把握与规律总结之上的真知灼见,既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也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党中央始终告诫全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冷静清醒的态度,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变,反腐败的步伐就不能停下。
永远在希望的路上【第五篇】
“我盘腿功夫挺好。”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调研,走进贫困户老陶家,看老陶盘腿上了炕,自己也盘起了腿。
这是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里的一个镜头,让人过目难忘。
交谈间,总书记拿起半块儿馍馍放在嘴里咂摸,体验当地百姓生活的真实味道。
在这,看不到领导,只看到亲人。
盘腿一坐,温暖了百姓心头;嘴里一尝,尝出了百姓甘苦。
不搞浮皮潦草,不做雾里看花;放下架子,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总书记给全体党员干部上的生动一课。
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这样的课总书记不止上了一次:出行不封路、不清场、不铺地毯、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总书记用持之以恒的行动为大家做了示范。
镜头又闪过这样一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场,主席台上没了绿植和鲜花,政治局委员和会议代表坐在一起。
昔日,委员高坐主席台与其他代表拉开了距离。
更有甚者,咨询会成了部署会,讨论会成了传达会。
而现在,少了居高临下,没了界限分明。
委员们台下一坐,拉近了同志距离,打开了工作新局面。
炕上一盘,台下一坐,“坐姿”里见出党风政风之变。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践行中央八项规定,总书记率先垂范,政治局其他同志身体力行。
承诺得有底气!行动得够扎实!
行是无言之师。
党中央以上率下,带动全党风气逐步好转:官员架子小了,公款吃喝少了,高端白酒价格降了……一位清洁工说,他工作的小区有很多领导干部,以前逢年过节,垃圾箱堆满了礼盒和整箱整箱吃不完的水果,他自己吃水果不用花钱买。
可他心里很鄙夷,恨不得戳这些人的脊梁骨。
现在,礼盒少了,免费水果也没了,可他心里很提气,卫生清得很乐意。
但让人遗憾也让人痛心的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依旧不能理解党中央的良苦用心,对党中央的率先垂范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
专题片讲述,原广州市书记,常跑到白云山品云座跟商人违规吃喝,甚至将公职人员叫到饭店,交派任务为老板做事。
“那个大官经常来,他每次来我们都很反感。”服务员的抱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同在广东,总书记出行的中巴窗帘拉开,总书记不时透过窗子,向群众挥手;而原广州市书记经常光顾的品云座,占了白云山最好的观景位置,本属百姓的景色,成了少数人的私家领地。
“围墙隔开的不只是景观,也隔开了党员干部和百姓的距离。”
近四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
只要自上而下真抓实管、驰而不息,动真格、见真章,海晏河清的局面就一定能够到来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日前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迅速掀起收视热潮。
昔日权倾一方的高官,如今端坐在镜头前痛陈自己的贪腐心迹,这样的画面,令不少观众直呼震撼。
在传播日益分众化、对象化的新媒体时代,一部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缘何能集聚起如此广泛的注意力,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仔细推究,除了作品本身采访扎实、案例典型、故事鲜活,呈现了多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现身说法等因素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专题片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惩治贪腐为主题线索,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击中了反对腐化的社会心理。
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披露了一些贪腐细节,可说是触目惊心。
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资、地产开发等项目搞权钱交易,结果光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
一边对河北干部提出廉洁“四清”等要求,一边却热衷结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台等方式肆意敛财、为子牟利,同时个人生活奢靡享乐,竟然还配有专职照看宠物的保姆。
凡此种种,直观展现了腐化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再次揭示了“贪似火,无制则燎原”的朴素道理。
“我自己腐化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化的力度”“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了,走到这一步,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辕北辙”,作为党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在落马后所作的忏悔不可谓不真诚。
然而,无论怎样反思,都无法弥补人生留下的遗憾,更无法挽回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失。
事实表明,领导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关口失守,一旦放松对自己及身边人的要求,就有极大可能被腐化细胞吞噬,沦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惩治贪腐毫不手软,正风肃纪久久为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力反腐、刚性执纪,证明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是空话,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但现实中,仍有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三观”损毁、价值错乱、行为失范。
有的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嘴上讲的是理想信仰,实际上却是“双面人”;有的人贪图安逸享受、怕苦怕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有半点委屈就打“退堂鼓”;有的人以公帑入私囊,为一己之私不惜多贪多占,屡屡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
这些人不妨看一看一些官员落马后的幡然悔悟,相信会有很深的触动。
反腐化是一场攸关执政党前途命运的持久战,是“绝不能输”的价值观较量。
观察梳理近年来中央纪委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通报,“理想信念丧失”往往被置于“严重违法违纪”之前,是首先需要强调的问题。
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此之时,全面深化改革风潮已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渐行渐近。
以长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不难预见,随着八集专题片的陆续播出,“全民追剧”的现象将会持续。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