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彩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一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性教育; ; 性观念; 调查
A survey on the sex education, sexual behaviors and conception
YU Fengbin1, YANG Jing2, WEI Xiaoqin1, WANG Liping2
1Panzhihua Medical College,Sichuan 617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olitics Education, Panzhihua College, Sichuan 6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ummarize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education, and to understand the sexual conce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need for sexual educa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on the sexual knowledge, sexual conception, sexual education status and sexual education need of 1920 students who have chosen sexual education as their elective course in Panzhihua College. Results: There are altogether 1242 valid questionnaires. About % universities are seriously lack of sexual education, and % of the students expect the offer of sex education courses. About % survey subjects have reported to have sexual behaviors, and % not taking contraception measure. About % students agree with college love, and % of them are experiencing love. % of the students consider it a personal freedom to have cohabilitation, but % of them don’t accept it.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have changed their sexual conception and have a high demand for sexual education. Sex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 education; sexual behavior; sex conception; survey
为全面了解大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其性观念,分析大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及需要加强的性教育内容,笔者对我校近两年选修性教育的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近两年为全校本专科学生开设大学生性教育选修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授课方式,期末考查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开交卷。发放问卷19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42份。其中一年级学生17名(%),二年级875名(%),三年级265名(%),四年级95名(%);男生772名(%),女生470名(%);年龄17~25岁,全部未婚。
问卷内容除性别、年龄、年级等一般情况外,还包括原有性知识来源、本期性教育课堂评价、你期待的性教育方式及内容、恋爱状况、校外同居、同性恋认知、性骚扰、性、状况等9个方面。另外,除备选答案外还可自由作答。
调查结果采用统计软件对不同性别组、年级组的被调查者进行两样本χ2检验,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以P<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性教育
原有性知识来源665名被调查者(%)报告原有性知识来源于杂志,578名被调查者(%)报告来源于影视,485名被调查者(39%)报告来源于网络,591名被调查者(%)报告来源于同学朋友,95名被调查者(%)报告来源于父母,218名被调查者(%)报告来源于老师,165名被调查者(%)报告来源于其他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原有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的杂志、影视、网络及同学朋友,而家庭(父母)、学校(老师)性教育严重不足,差异有显著性(P<)。
性教育课堂评价1079名被调查者(%)认为课堂性教育内容适当,64名被调查者(%)认为太保守,68名被调查者(%)认为太开放;608名被调查者(49%)接受性教育后没有发生,74名被调查者(6%)次数增多,85名被调查者(%)减少;991名被调查者(%)认为获得性知识较多,79名被调查者(%)认为较少,6名被调查者(%)认为很少。
性教育方式804名被调查者(%)期待的性教育方式为开设性教育课,402名被调查者(%)期待举办性教育讲座,360名被调查者(29%)希望提供性教育读物或视频,217名被调查者(%)建议穿插在思想品德课中,144名被调查者(%)建议组建协会同伴互助。
性教育内容925名被调查者(%)期待的性教育内容为性生理、避孕、生育;625名被调查者(%)期待性法律、性伦理道德;603名被调查者(%)期待性生活具体知识、;382名被调查者(%)期待性、性病艾滋病知识;302名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包括性心理、性变态、同性恋知识。
523名被调查者(%)坦然报告曾经有过,其中最后一次对象为恋人者449名(%)、为普通同学朋友或网友者45名(%)、为不了解的人(或商业)29名(%),125名被调查者(%)不采取或有时采取避孕措施,报告数量在2~5个者73名(%)。661名被调查者(%)认为性只要适度有利健康,381名被调查者(%)认为性是不良习惯;489名被调查者(%)报告最近一个月性次数为0次,234名被调查者(%)报告性在5次以下,46名被调查者(%)性在10次以上。
性观念
性观念是指对性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及所持有的态度评价,既包括个体的性观念,也包括在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性问题的评价、态度、看法的总体趋势[1]。
恋爱及同居状况恋爱态度,887名被调查者(%)赞成恋爱,369名被调查者(%)正在恋爱,25名被调查者(2%)不赞成恋爱,103名被调查者(%)在恋爱或性问题方面困扰很大。关于恋人失贞,580名被调查者(%)据失贞原因再决定,180名被调查者(%)无所谓不想它,158名被调查者(%)接受但内心痛苦,137名被调查者(11%)立即中断恋爱;而自己失贞后,581名被调查者(%)能坦白相告,101名被调查者(%)却隐瞒到底,42名被调查者(%)采取婚后再说。对校外同居的态度,785名被调查者(%)认为校外同居是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行;340名被调查者(%)认为不可以,应保持婚前贞节。
对同性恋及性骚扰态度关于同性恋,630名被调查者(%)认为正常是性取向不同,211名被调查者(17%)认为是变态行为,156名被调查者(%)认为是罪恶的不道德行为;对同性恋同学,555名被调查者(%)不厌恶也不躲开,302名被调查者(%)保持距离,39名被调查者(%)与之绝交。对性骚扰的态度方面,823名被调查者(%)立即拒绝,328名被调查者(%)求助于法律,55名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而高兴,26名被调查者(%)为了利益忍气吞声。
3讨论
大学生性教育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因索的影响,性教育一直落后于性发育[2],但大学生的婚前、妊娠、人工流产发生率却呈明显上升趋势[3]。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方面发展的过渡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问题过分放纵与过分压抑都会给其带来生理和心理的损害。我国现阶段的性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均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郭瑞雪等[4]调查发现,从未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学生高达%,而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学生中仅有%接受过来自父母双方的性教育。本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于家庭(%)和学校(%)正规途径不足,其余则来自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等社会途径,高校在性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对于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一青年知识群体的性教育,要注意不同类型高校特点,以性生理、性心理知识为基础,紧紧围绕性道德、性法律知识,以高尚的爱情婚姻事例为题材,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针对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开展性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点面结合,在向全体同学介绍科学性知识的同时,也应对个别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真指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性知识体系,促进性心理的健康发展[5]。
开放的性观念,矛盾的性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性道德观念从封闭走向开放,对性禁锢的挣脱和性自由的渴望与性观念的陈旧难以转换并存。对青少年的性教育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受传统性道德价值观的冲击,而新的性道德价值观念、性道德标准、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科学的性教育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学生的性观念变化,不仅表现在谈恋爱比例升高,而且也表现为性观念超前,婚前的比例也随之升高,大学生性观念和的发展现状与受性教育的程度已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已成为大学生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首次年龄提前和婚前增多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上海市1995~1996年参加婚前检查的女性70%以上有性经历,其中%的女青年首次发生在19岁以下[6]。本调查发现有的学生高达%,与徐军[7]报告的48%接近,高于国内大多数的调查。随着进入青春期年龄的提前和结婚年龄的推迟,青少年发生婚前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大部分学生后备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不但耽误学业,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有甚者可能因此丢失生命。性观念开放是发展趋势,但性知识贫乏却可能严重危害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这提示我们,向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性知识刻不容缓。
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上受到环境,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主观上受先前既有态度、科学知识水平的影响[8]。对于大学生而言,性观念还处于形成过程中,对其加强有针对性的性教育,从而使之性态度和性心理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有学者认为,对于非婚的态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态度,或者性开放程度[9]。本调查发现,在婚前普遍存在及社会对持较开放态度的客观现实中,大学生%赞成恋爱,%认为校外同居是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行;关于恋人失贞,%据失贞原因再决定,11%立即中断恋爱;而自己失贞后,%能坦白相告,%却隐瞒到底,%采取婚后再说,说明大学生性观念逐步开放而性心理却又相互矛盾。我国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特别是观点的形成不仅受到西方性开放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传统性观念的限制。所以在性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正确的性观念,促进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堂,哈玉红,海存福。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性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J].中国性科学,2008,17(9):26-29.
2 Watts sex education lags behind sexual out of pre-marriage health checks leaves authorities with no sexual-education tools[J].Lancet,2004,363(9416):1208-1208.
3 Chen JQ,Michael P,Ping H,et of child sexual abuse in China:Knowledge,attitudes,and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of par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Child Abuse & Neglect,2007,31(7):747-755.
4 郭瑞雪,李峰。大学生家庭性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40-45.
5 陈一筠。艰苦拓荒十余载播种耕耘盼开花――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6,15(4):3-7.
6 涂晓雯。上海婚前体检男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分析[J].生殖与避孕,2002,22(6):361-362.
7 徐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7,16(9):36-39.
8 Goodson P,Eric R,Sarah C,et and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s,attitudes,and inten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6,38(3):310-319.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二篇】
关键词 计算机;因特网;行为,成瘾;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3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便利,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据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00万,半年增加了900万,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网民中以年轻人居多,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随着上网行为的普及,其负面效应如网络过度使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等健康危险行为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笔者对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卫生分中心进行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广州市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抽取广州市全日制中学9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共调查有效学生2921名。其中男生1386名,女生1535名;初中生1203名,高中生1161名,职业高中生557名。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易导致意外妊娠和性传播疾病的、饮食相关行为、运动锻炼相关行为等6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填写问卷法,由专业人员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自填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校验,使用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2 结果
一般情况 调查的2921名中学生中,在过去7 d内上网的有1978人,报告率为%。其中男生966人,报告率为%;女生1012人,报告率为%。初中生765人,报告率为%;高中生866人,报告率为%;职中生347人,报告率为%。以高中生最高,初中生次之(χ2=,P
上网时间 见表1。虽然超过40%的中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1 h,但值得关注的是,有%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或者超过4 h,其中男生211人,女生88人,男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χ2=,P
上网目的 上网目的前3位分别为:娱乐(歌曲、VCD、flash)占%,聊天占%,查阅学习资料占%。其中%的男生上网目的是“玩游戏”,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比较 由表2所见,在多种网络成瘾行为中,“总想着网络有关的事情”、“不上网就感到不舒服”、“希望增加上网时间”、“上网时间超过自己的预想”、“想停止上网又不能自控”、“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向家长、老师隐瞒上网的事实”等方面,男生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
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结构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由表3可见,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影响不明显;但家庭结构(学生是否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一定的影响。在“总想着网络有关的问题”、“想停止上网又不能自控”、“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向家长、教师隐瞒上网的事实”、“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等网络成瘾现象方面,不是长期与父母共同生活学生的报告率均高于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P值均
3 讨论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在提供知识、娱乐及各种信息方面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次调查显示,有%的中学生上网目的是“查阅学习资料”,说明网络的出现在学生查找资料、增长见识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行为比较普遍,上网目的以消遣娱乐(网络游戏、聊天)为多。男生上网多为获取信息和娱乐,选择“玩游戏”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而在网络成瘾行为方面,男生的报告率也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有较强的攻击性、富于好奇和冒险精神以及难于管束等原因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各种网络成瘾行为的报告率也有上升的趋势,高中和中职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初中生,这与国内的一些报道[2]类似。说明年龄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因子,其原因可能与高中生或职中生越接近成年,家长和学校也越难以管束有关,也可能与高中和中职学生面临着高考和就业的压力,希望从网络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或是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有关。本次调查还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不大,但家庭结构的不同对学生网络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包括单亲、离异家庭或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普遍高于与双亲同住的学生,尤其是在“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向家长、教师隐瞒上网事实”、“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等网络成瘾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学生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关爱及有效监管有关。
中学生有很多健康危险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是其中之一。调查显示,有%的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4 h,这种现象值得关注。长时间使用网络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令人短时间内高度兴奋,但其后的颓废感却比之前更为严重[3],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此外,由于网络空间可以超越空间界限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们脱离现实,正是这些心理特点对网络成瘾者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虚拟现实[4]。中学生网络成瘾是社会大小环境与自身特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其行为进行矫正的同时,应注意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入手,加强预防。建议有关本部门和学校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研究制定相关策略和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对网络成瘾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共同创建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降低学生网络成瘾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确保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陈晓松。蚌埠职教中心学生上网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65-466.
[2] 李晓驷,李泽爱。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3] 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任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5):150.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 危险行为;创伤和损伤;物质相关;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628-03
青春期是大部分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危险行为不仅会导致青少年早死、伤残和患病,而且还影响其成年期健康状况,成为导致成人死亡、患病和出现社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固原市10~24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卫生、教育部门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于2008年4-5月对固原市大、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在固原市16所大中学校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重点初中、高中3所,普通初中、高中9所,职业技术学校3所,综合性大学1所,再以班级为单位,在每所中学抽取学生不少于200名;大学兼顾文理专业和年级,抽取学生不少于600名,共调查学生3 687名,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 650份,有效回收率为%,男女比例为1∶1。其中初中生1 226名(男613名,女613名),高中生1 212名(男602名,女610名),职业技术学校学生610名(男302名,女308名),大学生602名(男300名,女302名)。
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研究方案》确定的统一调查表,结合实际,制定了固原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基本信息表、调查学校抽样框架表和调查班级抽样框架表,进行抽样后调查。调查由教育、卫生部门共同组织,由经过培训的学校卫生专业人员负责,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时学校教师回避,由学生匿名填写,限时答完,投入密封的袋子内。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饮食相关行为、运动锻炼相关行为、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成瘾行为、易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等。
2 结果
故意伤害行为 在过去1 a中有打架行为报告率初中、高中、职业中学及大学4类学校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和,P值均
过去1 a中常感到孤独报告率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别学校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过去1 a中有自杀意念报告率初中女生高于男生(χ2=,P
在过去1 a中有离家出走意念报告率4类学校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在过去1 a中尝试过离家出走的报告率4类学校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非故意伤害行为 步行乱穿马路和骑车违反交通规则的报告率4类学校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和,P值均
物质成瘾 4类学校学生3项吸烟指标报告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和,P值均
网络、游戏、成瘾 过去7 d内每天玩游戏超过4 h的占%,过去7 d内每天上网超过4 h的占%,有史的学生占%,4类学校均为男生高于女生。
看过色情书籍、制品及情况 %的学生1 a内看过色情书籍或音像制品。高中学生比例最高(%),初中学生最低(%),且4类学校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有关,初中学生未调查,而高中、职业中学和大学中有%的学生报告有史。
3 讨论
凡是给青少年的健康、完好状态乃至对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1] 。我国“2005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依据该定义,建立较完整的指标体系[2],该调研获得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的全力支持,每3 a定期开展监测。此次监测显示,在过去1 a中有打架行为、有出走意念和尝试出走报告率,初中男生最高,主要是初中男生自我意识未完全成熟,容易冲动;过去1 a中常感到孤独报告率高中学生最高,这与高中阶段学习负担重、高考压力大有关。自杀起源于心理社会冲突,是有目的、有计划蓄意终止自己生命的毁灭,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3];自杀动机复杂,涵盖生物、遗传、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每一自杀行动的背后实际上都有相应心理机制发挥作用[4];自杀现象和“经常/总是”出现心理-情绪问题间存在密切关联,最高者为“伤心绝望”,其次是“孤独感”和“学习压力”,最低是“失眠”[5];本次调查结果,过去1a中有自杀意念报告率初中女生高于男生、试图自杀报告率大学男生高于女生,自杀“意念”、“计划”初中和高中学生报告率较高,这与她们学习成绩距离家长、学校和自己期望值较远,绝望、抑郁、失眠等有关。校医、家长和学校卫生工作者应该构筑三级防治网络,针对普通学生,可以开展以学校为基地的预防教育,包括自杀预防教育、识别高危对象、限制自杀工具和场所、危机应对等,还应根据其身心特点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校医和家长可紧密联系社区心理保健系统,参与二级(针对高危者,如重度青春期抑郁症)、三级(针对自杀未遂者)防治架构工作。
有资料显示,与意外死亡有密切关系的危险行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存在,发生率较高。我国近15 a青少年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群体伤害死亡率是疾病死亡率的倍,成为首要死因,且持续上升[6]。步行乱穿马路、骑车违反交通规则、到非安全场所游泳4类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学校应该邀请交警、体育和卫生工作者用典型事例、基本技能进行教育,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和自我保护。
调查还发现,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性别的学生危险行为发生率不同,在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观看色情书籍及制品、等危险行为中,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988年北京、沈阳高中生危险行为的性别差异趋势一致[7]。固原市高中、职业中学和大学中有%的学生报告有史,%的学生1a内看过色情书籍或音像制品。虽然低于部分省(区、市)的报告率[8],但伴随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西方文化的渗透,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人们在性观念、性态度方面的变化,加之青少年“性等待期”延长(性发育明显提前,而结婚年龄却伴随其社会期望值的提升而不断延后)[9]等主、客观因素,将使本市青少年危险发生率增加,必须针对该阶段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她们及早获得科学、正确的性知识,从而对色情读物产生一定免疫力。另外,学生初次吸烟和饮酒年龄小于10岁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说明近年来对青少年禁烟控烟等方面的教育和采取的措施效果不理想,各级教育、卫生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注意性别和年龄差异,根据情况变化和实际效果及时应对,主要通过教育、交流、培训三大支柱的综合运用,提高健康意识[10]。
根据Jessor的问题行为理论,这些看似不同的问题行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心理社会因素,它是预示和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11]。学校卫生工作者应根据健康危险行为及其相应的病因特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树立预防意识。
4 参考文献
[1] GRUNBAUM JA, KANN L, KINCHEN S,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llance: United States, 2001. J Sch Health, 2002,72(8):313-329.
[2] 季成叶,主编。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
[3] SHAIN BN. 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07,120(3):669-676.
[4] MOYER VA. Adolescent suicide: Risk factors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eword. 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2008,38(4):109.
[5] 季成叶,陈天娇。中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现状及其与心理-情绪障碍的关联。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12-115.
[6] 王超,马迎华。2001年美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1):47-51.
[7] 陈晶琦,杨先根,胡佩谨。北京市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研究。中国校医,2003,17(3):203-206.
[8] 宋逸,季成叶,星一,等。中国大学生现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16-117.
[9] SANTELLI J, OTT MA, LYON M, et al. Abstinece and abstinenceonly education: A review of US policies and programs. J Adol Health, 2006,38(1):72-81.
[10]季成叶,陈天娇,宋逸,等。中国城市大中学生吸烟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 自杀未遂;意念;心理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97-05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1]。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一项来自安徽合肥地区的监测资料表明,中学生近1年的自杀意念报告率由1998年的%增加到2003年的%[2]。比照国际标准,我国已成为继日本、韩国等之后的又一高自杀率亚洲国家。据报道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15~34岁死亡人群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的调查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青少年自杀风险评估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继续发展、降低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在蚌埠地区抽取2所大学,4所城市中学(其中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学1所,中等的2所,较差的1所),3所农村中学(按教学质量好、中、差各抽取1所),所抽取的7所中学中6所为完全中学,1所为职业中学。中学按每年级抽取2~4个班,大学按不同专业每年级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学生7 315名,回收有效问卷7 104份。其中初中生1 919名,高中生1 865名,大学生3 320名;男生3 533名,女生3 571名。年龄12~22岁。
调查内容
自杀意念的评定 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对1年内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发生自杀意念频率、自杀计划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自杀意念强烈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
自杀未遂的评定 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和/或残害自己的生命,但未导致死亡的行为。
人口统计学变量 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学习阶段、家庭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等。
亚健康状况的评定 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定青少年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4]。躯体亚健康有32条评价项目,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为符合躯体亚健康状态者;心理亚健康有39条评价项目。以某项目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界定为具有该亚健康相关症状。计算研究对象亚健康症状数。
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评定[5] 采用Zung编制的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按1~4分的4级评分方法评价青少年的抑郁状况,抑郁量表总评分≥41分为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青少年焦虑状况进行评价,焦虑量表总分≥40界定为焦虑症状。
述情障碍的评定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5],根据述情障碍分值,按四分位数法分4个等级对各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首先对课题组成员和各调查中学分管领导、所调查班级班主任、校医和/或体育老师以及大学所抽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再由班主任协助调查组成员到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自愿的情况下填写问卷。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统一发放、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统计学分析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录入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 在参加调查的7 104名学生中,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共有2 017名,报告率为%(2 017/7 104);报告 自杀未遂的学生有198名,报告率为%(198/7 104)。
自杀意念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在2 017名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中,其中在调查时1年(12个月)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学生有732名(%),调查时1年前就有的有1 285名(%)。对调查时1年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732名学生根据产生自杀念头最强烈的那一次的意念频率、当时自杀计划的设置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想死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意念频率%为一闪而过,%有自杀计划,%有自杀准备,%的学生想死程度大于50%。
自杀未遂 对198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次数、最近一次发生的时间、自杀结局和自杀实施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的自杀未遂的学生报告≥2次,最近一次发生在1年内的占50%,自杀结局中达%的不是本人放弃,%的在当时自杀时的想死程度超过50%。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分别对学习阶段、性别、户籍、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为单亲家庭、是否为独生子女7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进行χ2检验。见表1。
躯体亚健康状况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2 694名学生中,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017/2 694),高于无躯体亚健康状态的自杀意念报告率%(1 000/4 410),(χ2=,P=)。按躯体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 X,说明随着躯体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 P=)。
根据有无躯体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发现躯体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121/2 694)高于无亚健康组的% (77/4 410)(χ2=,P=)。
心理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量表有50条心理、社会、活力等不适的症状,根据个人近3个月来对每条症状的实际感受划分6种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一种情况,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就定义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结果发现有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1 297名,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 297/3 233),高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3 881名)的自杀意念报告率%(730/3 881)(χ2=, P=)。按心理亚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 X,说明随着心理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 P=)。
根据有无心理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显示心理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为%,高于无亚健康组的%(χ2=, P=)。
抑郁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抑郁评定量表采用1~4分4等级评分方法,对个人20条的得分进行累加,凡总分≥41分,即认定为处于抑郁状态。 对有、无抑郁状态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抑郁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抑郁状态学生(χ2=,P=;χ2=,P=)。见表2。
焦虑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焦虑评定方法同抑郁。对有、无焦虑状态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焦虑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焦虑状态学生(χ2=,P=;χ2=, P=)。见表3。
述情障碍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述情障碍的评价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根据述情障碍得分,计算四分位数,将得分在第0~25百分位数计为1级,将得分在第26~50百分位数计为2级,将得分在第51~75分百分位数计为3级,将得分在第76百分位数以上计为4级,对不同级别述情障碍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随着述情障碍级别的增加而升高(χ2=,P=;χ2=,P=)。见表4。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5。
以自杀意念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男=1,女=2)、学习阶段(初中=1,高中=2,大学=3)、父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躯体亚健康条数(0条阳性项=1, 1~3条阳性项目=2,4~6条阳性项目=3,7~9条阳性项目=4,≥10条阳性项目=5)、心理亚健康条数(赋值方法与躯体亚健康同)、抑郁分数(<40分=1,≥40=2)、焦虑分数(赋值方法与抑郁同)和述情障碍分数(赋值与等级相同)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习阶段、心理亚健康、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和自述障碍6个变量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单因素相比,剔除了母亲文化程度和躯体亚健康2个变量。见表5。
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杀未遂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学习阶段、躯体亚健康分数、心理亚健康分数、抑郁分数、焦虑分数和自述障碍分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的赋值方法与自杀意念相同。结果显示,性别、心理亚健康状态、抑郁和焦虑状态、自述障碍均是自杀未遂产生的影响因素。见表6。
3 讨论
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偏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高于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6-7],与冯珊珊[8]报道的广州市结果(%)接近。结果高于国内某些地区的原因可能为:一是调查时间不同的结果。本调查时间为2007年12月份,而文献[6-7]调查时间为2003年和2004年,时间相差较长,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日益增强有关;而冯珊珊报道的广州市的调查时间为2007年4月,与本调查时间接近,因而结果也较为接近。二是调查对象虽然都是青少年学生,但不同学习阶段的人群比例不同可能对结果也有影响。本调查样本中初中生占%、高中生占%、 大学生占%,而文献[6-8]调查对象中主要是中小学生,而大学生占的比例较小,由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不同,所以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影响。
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可从其计划、准备和意念等级来反映,严重自杀意念者只占小部分,且自杀意念越严重,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越大。Turvey[9]报道,有过1次或2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倍;有过多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倍。本次调查自杀未遂报告率为%, 其中%的人自杀次数≥2次。重复自杀未遂也是自杀死亡重要的预测因素。有学者报道,曾有过非致死性自杀未遂的人,10%~15%最终自杀死亡[10]。WHO多中心青少年研究显示:重复自杀未遂后一年是成功自杀最强的预示因素[11]。Cedereke等[12]于2005年提出:在1年的随访中,早期(即前一次自杀未遂后0~1个月)重复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关注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女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性 在自杀行为的性别差异上,国内其他城市的调查结果提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的发生则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13-14]。国外的研究则显示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而自杀死亡的发生率低于男生[15]。本次调查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女性对压力的感知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想法有关。
学习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本调查显示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初、高中生均高于大学生。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心理日趋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另外,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其学习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越差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1]。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面临中考和高考的考验,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在我国,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高考不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高度重视,从而给高中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遭遇意外的学习和生活事件,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发生。而大学生经历过了高考,初中生距离高考的时间较长,学习压力相对于高中生来说却小得多,因而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
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国内外研究显示,有自杀相关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国外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是抑郁症患者,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死亡[16]。对自己通常有较多否定评价的人,相对会产生较多的抑郁情绪。此次调查证实,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其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抑郁与焦虑程度都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可能与这些青少年受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学习及其他活动的能力较差,常有更多失败的体验,内心脆弱、敏感、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足,当遭遇意外事件时,更易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如自杀。
述情障碍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重要因子述情障碍(alexitymia) 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 即自身情绪调节障碍,其特征包括情绪体验受限或减退、情绪表达能力障碍、想象力下降、不能主动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17]。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等一些躯体疾病中伴有述情障碍症状较多[18],在正常人群中也发现约有10%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不善于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情绪感受[19]。述情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20],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区分焦虑与抑郁,不能区分兴奋与疲劳,不能区分生气与饥饿[21]。不能准确地描述感受妨碍了患者情绪压力的释放[22]。相反,这些压力存在于体内,最终表现为躯体的疾病。内部的痛苦通过躯体的疼痛或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述情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识别、表述情绪的能力,所以在应激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常出现情绪失调,及情绪的困感。这样的失调进一步改变通过认知来处理情绪的能力[23]。本调查结果显示述情障碍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可能与有述情障碍对学生产生上述身心影响有关,也可能是述情障碍本身可以加重学生躯体和心理亚健康有关。
(致谢:本课题得到了蚌埠市教育局、怀远县教育局以及调查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
[2] TAO FB, GAO M, SU PY, et al. Trends of Health-risk Behaviors and Their Risk or Protective Factors on Adolescent Students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China, 1998-2003:Study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Rinton Press, 2005:180-189.
[3] 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 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378-381.
[6]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 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1):32-37.
[7]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 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29-431.
[8] 冯珊珊,张雪琴。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14-416.
[9] TURVEY C, S)(TROMQUISTA,KELLY K. Financial lo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PsychiatrScand, 2002, 106(5): 373-380.
[10]PHILLIPS MR, YANG GH, ZHANG YP,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360∶1 728-1 736.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 WHO,1999:104-109.
[12]CEDEREK M,OJEHAGEN A. Prediction of repeated parasuicied after 1-12 months. European Psychiatry, 2005,20: 101-109.
[13]高茗,徐放,沈庆凤,等。合肥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及伤害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43-244.
[14]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等。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15]GOULD MS, GREENBERG T, VELTING DM, et suicide risk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3, 42(4): 386-405.
[16]CHARLES Lr, JOANNE Er, RICHARD C,et differences betweenmen and women who commit J Psych,1988,145(6):718-722.
[17]SALMINEN JK,SAARIJARVI S ,AARELA E ,et al .Two decades of Psychosom Res,1995,39(7):803-807.
[18]BLILEY PE,HENRY JD .Alexithyria,somatization and negative affect In acommunitys ample. Psychiatry Res,2007,150(1):13-20.
[19]JOUKAMAA M ,TAANILA A ,MIETTUNEN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alexithymia among adolescents. J Psychosom Res, 2007,63 ( 4 ) :373- 376 .
[20]WOUTA M ,ALEMANC A ,BENNOND B ,et al .No words for feelings: Alexithymia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first-degere relatives. Compr Psychiatry,2007,48(l):27-33.
[21]MCDOUGALL J. Thertres of the body: 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 to psychosomatic illness.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1989.
[22]MARTIN JB, PIHL RO. The stress-alexithymia hypothesis: Theor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 tions. Psychother Psychosom,1985,43:16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