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报告【优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加薪报告【优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加薪报告【第一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高管 薪酬激励
一、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现状
1.不同公司高管薪酬差距较大,但相对差距逐年减少
由于业绩指标、上市公司规模、所处的地区,以及所处的行业不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依旧是冰火两重天。上海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持股状况综合研究报告》(即《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对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身价进行了排行。报告显示“打工皇帝”是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年薪为1598万元。而数据显示,排行最后10位的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均未超过4万元。排名最后的ST大水的高管最高年薪仅为22500元,平均月薪不足2000元。与纽曼的1598万元相比,首尾相差710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按此计算,排行榜后5位的高管年薪,均低于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2.高管薪酬每年都会稳定的增加,但增长幅度放缓
荣正咨询统计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仍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尤其是最高年薪从2007年%的10年最大增幅大幅跳水,降至2008年度的仅%的10年最小增幅,这也是在荣正咨询10年的统计研究中首次出现个位数增幅。在2001年―2004年间,最高前三高管报酬稳定持续上升,其平均值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和万元。2001年、2003年、2004年的报酬平均值相对于上一年的升幅分别为%、%和%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3.高管的薪酬与员工的薪酬相差很大
根据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对上市公司员工的年薪标准进行了分析显示,员工年薪不到8000元的公司有9家,甚至还有4家公司年工资连3000都不到,其中薪酬水平最低的*ST丹化员工月薪仅为90元。并且有的公司经营业绩不错,高管薪酬居高不下,员工的薪酬却少得可怜。深圳华强公司归属的母公司去年股东净利润为亿,同比增长%,普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竟不到500元,而此公司高管的年薪竟为员工的40倍。无独有偶,东阳光铝在2007年净利润为万元,员工平均年薪仅为2400元,而高管的平均年薪为万元,为员工的44倍多。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1.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绩效相脱节
根据《2007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我国企业为了保持高管层的稳定,有%的企业对高管实行基于年工的薪酬制度,而只有%的企业对员工提供基于年工的薪酬结构。这说明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结构。
一项将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年度报酬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总经理的年度报酬与每股收益的相关系数仅为,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仅为,并且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也很低,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不仅存在年度报酬激励不明显的现象,而且存在股权激励不明显的现象。这样的分配结果显然不足以对企业的经营者形成足够的激励。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1209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共计亿元,同比增长%;1209家公司实现净利润亿元,同比下降%.上市公司业绩虽然整体下降,但高管薪酬却只升不降。深发展的法兰克•纽曼的年薪为1598万元,虽然其薪酬较2007年下降了30%,但公司的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更有甚者,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高管薪酬却稳居高位。年报显示,南方航空2008年实现股东净利润-亿,同比下滑%。在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同时,高管的薪酬却实现了49%上涨。
2.高管的薪酬结构缺乏透明化
中国证监会目前规定中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税前薪酬总额,并未要求公司披露薪酬的构成。华信惠悦咨询公司的《2007/2008年度中国大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调研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4月15日,根据已披露的440家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我们只可以知道薪酬的额度等相关信息,对于薪酬的具体构成现有公司予以披露。而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基本不予以披露,这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还不是很透明。
而欧美发达国家及香港等新兴市场均已要求董事及高管人员严格披露薪酬的构成,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应该予以借鉴。
3.高管的薪酬结构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基本上是以年薪为主,几乎不包含股票期权、长期持股这样的长期激励。《2007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有超过70%的企业为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提供奖金和岗位工资,40%以上的企业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津贴。不同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构成差别很大,房地产类、消费品类、服务类行业的薪资受绩效的影响较大,而化工医药类、机械汽车类等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比较稳定,岗位工资和各种津贴占较大比重。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采取股权激励比例仍然不高。
中国企业联合会2006年对全国各地的120家大中型企业的薪酬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管理人员%的企业采用了固定工资高于奖金的政策,有%的企业采用了固定工资与奖金比例为90:10的工资结构,同时也有%的企业采用了固定工资与奖金比例为20:80的工资结构,这说明对于管理人员,8/10的企业采用以固定工资为主工资结构,而近20%的企业采用以奖金为主的工资结构。这也很充分的说明高管的薪酬与经营绩效是相脱节的。
而且,从2007年银行保险高管的高薪酬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到,银行保险高管的当期货币薪酬过高,同时报酬结构不合理,长期激励严重不足。因为与高薪酬相对比,金融行业高管的持股市值平均值指标都比较低。而货币薪酬与短期的经营绩效相挂钩,这样很容以促使短期行为。
4.对高管的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高管的考核指标主要为业绩指标和个人能力,而对个人品质重视的企业很少。并且对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主体主要来自董事会和主管部门,来自员工的评议所占的比例较低。从考核内容来看,业绩目标是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江浙和中部地区主要以业绩指标为考核内容,上海、北京和东北地区对个人能力也比较重视,上海地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这种考核内容的结构偏重于个人业绩,忽视管理人员的个人品质修养容易造成管理人员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改进策略
1.强化绩效报酬激励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绩效相脱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各个上市公司在制定薪酬策略时,不要仅仅为留住高级管理人员而制定固定工资,应使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保持高度的相关性。这样才能够使得高管为公司的业绩作积极有效的努力。
此外在制定考核的业绩指标时,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增长类指标作为授行权指标固然不错,但缺失反映行业特点的指标可能会影响到未来计划实施的效果。随着未来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应该视所处行业不同,及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选择更多能反映行业、公司特征的业绩指标。
2.提高高管报酬信息的透明度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只要求披露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而对薪酬的构成并无要求。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构成这部分信息对公众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尤其是与业绩相挂钩的浮动薪酬的数额,而这部分信息又是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具有很大参考价值的信息。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及香港的新兴市场的作法,要求董事及高管人员严格披露薪酬的构成。
3.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比较重视货币薪酬等短期激励,而忽视长期激励的问题,对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高级管理人员主动离职原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职位变动、企业文化、公司重组、薪酬福利。在管理人员离职原因中薪酬福利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可见只是提高货币薪酬除了提高了公司的成本,对于稳定高管的作用收效甚微。
而且只重视货币薪酬的激励效果的企业,往往是高管一味的追求短期高的业绩,而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对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作用。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寻找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的黄金点。
四、小结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还不成熟,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问题一直与其发展相伴随。这就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规划要积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加薪报告【第二篇】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基本定位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要求对上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进行清算并申报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依据税法要求对会计报表中该增加的项目进行调增,对该减少的项目进行调减,最终确定全年应纳税额,并根据前一年度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应退税额,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最终在该年的5月31日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的行为。
汇算清缴以“利润总额”为基础,按照税法要求进行一系列纳税调增和调减,最终得到“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涉及三方面的纳税调整内容:收入类项目的调整、扣除类项目调整以及资产类项目调整。
二、汇算清缴难点及其处理策略
(一)职工薪酬的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职工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但由于税法还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进行规定,因而带来了一些该类项目的税会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因此,企业在进行所得税预缴申报时,应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扣除,在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按照实际发放的残疾员工的200%加计扣除。
第二,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因此,只要满足相关规定,企业研发人员的工资就可以加计扣除。
第三,企业实际发生以下支出,必须按税法规定实行限额扣除: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工会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总额%的,准予据实扣除。
案例1假设某企业2015年在册职工900人,实际发放工资薪金1 300万元,同时发放的职工福利费182万,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为30万和40万,那么工资薪金可据实扣除,而三项经费调整过程如下:
税前准予扣除的职工福利费=1 300×14%=182(万元),实际扣除182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0万。
税前准予扣除的工会经费=1 300×2%=26(万元),实际扣除30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万。
税前准予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1 300×%= (万元),实际扣除40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
因此,工资及三项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4+=(万元)
(二)业务招待费的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税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即只要企业发生了业务招待费,就至少会有其发生额40%的纳税调增。
(三)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支出的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四条对企业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做了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于该项税会差异,企业应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多扣除的费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税法允许企业按自已的会计制度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但其只认同直线法计提的折旧作为当年的成本费用,并且为避免企业采用过短的折旧年限,税法对部分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进行了规定。当税法与会计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时间的规定不同时,就会产生计提费用上的差异,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进行纳税调整。当会计与税法对折旧政策的规定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时间性差异,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必须予以纳税调整。
案例2某公司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6月购入一台生产器具,不含税价为150万元,购入当月投入使用,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相同),预计残值为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会计处理:
2015~2019年每年计提折旧30万元(150/5);
借:制造费用30
贷:累计折旧30
(2)税务处理
假设该公司采用缩短折旧年限的优惠政策。税法上的折旧年限:5×60%=3(年)
2015~2017年每年可税前扣除的折旧50万元(150/3)
2015~2017年每年年末进行会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20×25%)
2018、2019年每年年末进行会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
(30×25%)
三、汇算清缴涉税新政剖析
(一)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的规定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税总局2015年34号公告)对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提出规定: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该项新规定更加明确了对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扩大了工资薪金的外延,将符合工资薪金制度要求、固定与工资薪金一同发放的福利性补贴视作工资薪金,不仅能够税前扣除,还能增加企业计算职工三项经费扣除限额的基数。
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明确规定: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国有企业不能违反工资薪金的限额规定,将职工福利作为工资薪金过度发放。
(二)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34号公告)对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区分两种情况进行税前扣除:其一,企业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视为劳务费支出,不计入工资薪金总额,也不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其二,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三)固定资产优惠政策及填列纳税申报表的相应变化
2016年1月18日,《关于修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部分申报表的公告》(国税总局2016年3号公告)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部分申报表进行了修改,主要是为了方便企业在汇算清缴时享受小型微利企业、重点领域(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转让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技术使用权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其中,固定资产优惠政策涉及面广,对企业影响较大。新颁布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内容更加清晰完善,承担了纳税人对加速折旧优惠政策进行备案的功能。
四、汇算清缴风险规避
(一)确保各类报表之间的逻辑平衡
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核心内容就是企业的纳税调整,即企业依据税法规定对其财务报表上的一些项目进行调整,例如前述的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等,并据此填报各类纳税申报明细表。因此,企业的会计类报表与其纳税申报表应互有逻辑关系,该类逻辑关系是否合法合理是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评估时审查的重点内容,报表之间项目数额的不对应或不合理往往揭示了企业的纳税疑点,会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可能会对企业进行约谈甚至实地调查。所以,审核会计处理、正确进行各项纳税调整、确保报表间逻辑关系的合理性是企业汇算清缴前必须妥善完成的任务,同时,还应通过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审计调账以及会计错账处理等方法及时进行更正。
另外,政府与税务部门逐渐重视构建与第三方涉税信息互换的平台。银行、投资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等提供的业务信息、报送的报表也成为税务机关审核企业涉税信息的重要凭据。因此,企业汇算清缴时也应保证其据以纳税调整的财务类基础报表与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的信息保持一致,防止关联双方账务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税收风险。
(二)明确政府补助收入的税会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将获得的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以及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分别采用收益法与总额法处理。采用收益法时,企业将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或当期收益;采用总额法时,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收益。而针对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企业应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的规定,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对于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不同造成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企业应在汇算清缴时准确进行纳税调整。
对于符合不征税收入要求的政府补助收入,企业汇算清缴时可进行纳税调减,相应地,不征税收入形成的费用支出、资产折旧或摊销也不能够税前抵扣,应进行纳税调增。不征税收入包括以下四类:第一,财政拨款,可以凭财政拨款文件和单据在取得当年进行纳税调减;第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这类不征税收入可凭相关文件在上缴年度进行纳税调减;第三,其他的不征税收入,应当同时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的三个条件,才可在取得年度进行纳税调减;第四,明确规定为“不征税收入”的事项。
(三)关注并及时适用税收优惠新变化
为鼓励部分产业和项目发展,提高税务征管效率,2015年度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口径与方式有新变化,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应及时予以关注,完善优惠备案的流程及备齐相关证据材料。
加薪报告【第三篇】
您好!
自20__年__月我有幸进入酒店以来,近1年了,首先感谢酒店领导对我关心和重视,为我提供了这么好工作环境,学习平台。自加入酒店以来,我始终抱着“酒店是我家,繁荣靠大家”的信念以快乐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一直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对待我的每项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为酒店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与酒店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提高个人工作技术经验的同时,有幸为酒店添砖加瓦略尽绵力,您是我的领导,这些您应该是了解,您甚至可以从同事们那里得到对我评价。
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向您提出升职加薪请求,希望领导对我申请能够加以重视。我的理由如下:
随着酒店的业务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解决问题的效率越来越高,同时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量也在相应地增加、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如能独立设计光伏系统、独立完成施工技术指导,在施工现场有一定施工指导经验、适应出差;熟悉酒店产品生产要求,能跟进生产要求按时按质完成生产及包装和发货等酒店内务。同时,为满足酒店发展需要,还带领新进同事工作学习。
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对员工的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激励手段和考核标准,员工的素质、能力高低、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拿的都是一样的工资,那对他们来说,为工作付出的满腔热情是不公平和不值得的。我相信对于有一定能力和执行力的员工,老板是不会吝啬的,使之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为企服业务。
如果您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这个升职加薪标准,我诚恳地希望您能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让我今后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加薪不是目的,只是希望让我们做得更好!
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加薪报告【第四篇】
加薪申请报告范文1尊敬的xxx领导:
您好!
我于XX年入职该公司至今已有四年多时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首先我很感谢公司给我锻炼的机会,以及很多方面的帮助。千言万语化成一颗感恩的心,希望更好的报答公司。这是我的初衷。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阅历的增加,现在的我可以说在公司做事更加得心应手,相对于以前来说有了更大的改变。不仅可以做单一的开票工作,还能负责配送、话务工作。以及发货联系、其它琐碎事情(例如;送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库房装货问题等等)在去年的一年时间里,更是间接做了公司所属财务录入工作(销售日报表及费用支出等)我自认为对公司不能说是兢兢业业,但也是勤劳肯干的。相信我的作为领导也是看在眼里的。鉴于现在的工作量加大以及我们所处的城市是一个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城市(物价上涨,货物膨胀)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消费水平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在这种形势下,现有的工资水平显得有些单薄,已经成为限制我自身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是其一,其二,在公司的几年时间内,我一直希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对自己的能力可以有更深层入的提升,但公司都未予以理会,这点我很失望。对于一个老员工的我来说,如果她的工作量加大,而薪金却和新员工的一样,这点是无法理解的。郑重说明一点的是公司领导的承诺居然一直未兑现,着实让我有些憋屈。作为一个领导者一诺千金还是有必要的。也许我做的还不够令公司领导满意,也许我还需要努力锻炼,但我希望领导能给我肯定的回答和建议。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也不想在公司人员不具备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种要求,在此情况下提出实属于无奈,望公司领导理解。
为了能更好的为公司效力,也为了我能够安安心心的工作,使自身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特此向公司领导提出加薪申请。申请工资为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上升3%,其它不变。
当然加薪不是目的,只是希望我做的工作与努力成正比。
此致
申请人:XXXXX
XX年4月13日
加薪申请报告范文2***长,您好!
随着我公司的不断发展,我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和进步。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对公司的同事们产生了
感情,同事们给予了我很多。我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栽培和帮助。
在这里我不用说自己工作做的怎么样、工作态度怎么样,因为您是我的直接领导,这些您应该非常了解,您甚至可以从员工们那里得到对我的评价。
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因此我向您提出加薪请求,现在我的基本月薪是****元,每个月要还住房贷款****元,工资也就所剩无几,经济方面有了困难,希望领导对我的申请能够加以重视。
如果公司领导认为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及质量还未能达到加薪的要求,我诚恳的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让我今后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工作做的更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也请您放心,如果公司不予考虑,我仍然会像以前一样,用积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不会因此怠慢工作,这是我的修养要求我应该做到的。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加薪申请报告范文3尊敬的领导:
您好!冒昧打扰您的宝贵时间,请恕原凉!但肯请您看完我的这份申请报告。
我于XXXX年3月有幸加入了公司,到至今已有2年多。随着公司两年多的发展,我个人的能力也在这里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进步。在这段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把昊旺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我对同事们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同事们给予了我即大的帮助和支持,我感谢公司对我的栽培和帮助。
两年多来我勤奋好学,工作兢兢业业,在激光雕切也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培训了一些新来同事,提升他们的设备操作并提高他们工作技能。同时我还学会了一些开料设备操作,并且能熟练的运用,如推台锯,锣铣机、脚踏锣机、平刨机,吸塑机等。熟悉开料、钉板、雕刻、打磨、抛光、热弯、粘接工艺。工作之余,我还自学了计算机软件,如autocad、coreldraw、potoshop、pro/e等软件,并且能熟练运用在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解决问题。目前公司员工离职人员太大,工作忙的时候有时顶两个人的工作,压抑上有了明显的增大。近几年,广东的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物质上涨太大,消费高,且我的工作能力、与同行业的技术人员的待遇差异太大。到目前为止我的薪资待遇只涨了几十元,这些问题确实影响了我的日常工作。在这种形势下,我现在的待遇水平显得有些单薄。已经成为我限制发展最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能为公司效力,也为了能得到更好自身的发展,希望公司能够基于对内的公司员工手册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制定政策,为我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