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52846

【导言】此例“生涯人物访谈报告【优秀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一篇】

威廉姆斯姐妹就像是父亲老威廉姆斯送给网球界的礼物,两人统治女子网坛已经超过20年。威廉姆斯姐妹在加利福尼亚州小镇康普顿度过童年,理查德保护姐妹俩免受外界的影响,并向她俩灌输了追逐远大梦想,立志成为世界最佳女子网球选手。

这也是大威接下来所做的。职业生涯至今,大威赢得了49个单打冠军,

22次双打冠军,总参赛场次的战绩为929胜178负。她还是7届女单大满贯冠军得主,4次夺得奥运会冠军,目前在WTA单打世界排名中列第十二位。

遗憾的是大威在迈阿密公开赛半决赛中被孔塔淘汰。有媒体报道大威与父亲分享胜利喜悦的感人瞬间,不过,更多人将她视为一位实力相对较弱的挑战者。人们不太关心大威接下来的比赛。

大威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大威都是非洲裔美国女子网球选手的代表人物。对于这一点,她的妹妹塞雷娜・威廉姆斯永远不会忘记。 大威(后)是妹妹小威的坚强后盾。

过去多年以来,无论经历职业生涯的高潮抑或低谷,小威在无数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坚持告诉公众,她的姐姐才是创造威廉姆斯时代的那个人。

今年1月份,小威在澳网决赛中击败姐姐夺冠。赛后,她动情地说:“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赢得23座大满贯冠军。如果没有她,我什么都不是。她是威廉姆斯姐妹存在的唯一理由。”

每当谈到威廉姆斯姐妹时,人们似乎经常忘记这一点。虽然姐妹俩年龄只相差一岁,不过,大威率先成名,为妹妹进入职业网坛铺平了道路。

虽然威廉姆斯姐妹并不是第一位统治体育界的黑人女性,但她俩的经历让人们意识到种族主义和偏见在网坛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有球迷为之摇旗呐喊。

今年的澳网,大威成为历史上进入半决赛年龄最大的女选手。出于对网球运动的热爱,已经36岁的大威仍然在赛场上拼搏,与职业生涯最大的敌人对抗。

人们经常忘记大威作为一名网球运动员所需要付出的勇气。她不但被诊出患有运动性哮喘,还患有干燥综合症,这是一种自发性免疫疾病,可引发疲劳、疼痛、肿胀和导致身体衰弱的关节疼痛。大威从未试图隐瞒或逃避疾病,她在2014年接受ESPN杂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的身体障碍。

大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意识到我仍然可以打比,但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像个女超人那样训练和比赛了。我仍然可以参与竞争、赢得比赛,不用像过去那样给自己太大压力,挑战身体的极限。对我来说,打比赛的意义在于享受它带给我的快乐,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都会昂首挺胸,无论比赛的胜、平、负。”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二篇】

这次访谈,我们选择的地点在上课的教室里,采取一问一记录的采访方式对刘老师进行了访谈。我自己罗列了几个问题分别对刘老师进行提问,刘老师清晰地地回答了我所提出的问题。

之后,我分析并总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认真的思考,从中获取对我自身所需要的东西。从那些回答中可以知道刘敏老师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很满意,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不后悔。作为一个教师,她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从她口中我也了解到,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其实在很早以前,刘敏老师也就对自己做过了职业规划,所以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走,才会走上从事教师这条路,她很欣慰自己当时做了这么一个职业规划,让自己的未来不至于没有方向。

这次访谈之后,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意识到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因为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明晰自己今后该做的东西、该走怎样的路、该怎样发展。很多东西要从现在做起,才能慢慢地接近成功。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没有功利性的氛围里,我们就像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所以,我想说,趁我们在大学里,一方面要好好的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慢慢的接触社会,为以后更好的就业打好基础。那么做到以下几点就很必要了:

1、要重视和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不断夯实我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肯去学、肯去钻、肯去精益求精。而且我们要勤动手,多多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此外广泛涉猎各方面报刊书籍,关注行业动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竞争实力等,不断拓展自己的优势和成功渠道。

2、要学好英语。

面对想在全球化的今天,每天都要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波有一波的技术浪潮,英语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与世界接轨,而这一切都无一可以离开语言工具——英语。因此英语是我们将来立足本行业的必需品。

此外,如果想寻求更深的发展,成功的职业人给我们的建议是:“那就学好英语吧。”

大学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是育人的圣地。学会做人是我们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如今在校学习的我们,交际圈仅限于亲人、部分同学和少许的朋友等,非常狭窄,对自己今后生涯的顺利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及经营并维护好自己的人脉资源。

4、要摆正心态,对工作要严谨、认真、负责,乐观面对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文【第三篇】

一、样本学生访谈情况

不管对学校、还是社会,就业问题都是人们讨论的第一话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研究者都将重点放在怎样改善就业环境、学校从哪些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而对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看法有所忽视,尤其是层次较低的院校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笔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索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问题。质化研究专家建议,“线性主题(Liner-Topic)的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样本数在28-40为宜,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的集中度和有效性(Concentrationand Effectiveness)”。也就是说,只要保证样本有效,30左右的样本较可行。同时,考虑到地方高校大学生多以本科生为主,其次是研究生,还有大专生,故本研究共选取22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和8名大专生作为此次深度访谈的对象。其中男性学生18名,占被访谈学生的45%,女性学生22名,占55%。为了保证访谈的深度性,采取半开放式访谈方式,被访谈对象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阐述,时间大约为一个半小时。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认识职业规划;对自身所学专业及就业倾向、职业意愿的认识;对就业意愿、就业能力与择业情况的了解。通过对样本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毕业生普遍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在此次访谈中发现: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对自己职业发展有模糊想法和认识的大学生有21人,占%,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的有7人,占%,只有剩余的30%的大学生有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但真正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只有10%。大学生是其职业规划的关键,决定着职业规划实现的成败。但目前大学生大多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了解甚少,缺乏职业感、职业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合理的估计,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甚至有些学生还直接“复制”、“借鉴学习”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能把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导致其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无法实现。

(二)不少毕业生自我认识片面 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只有5人即%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只是片面地分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没有涉及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适应性等。世纪人才某资深咨询师也曾经指出,当今的职业人在分析“自我”的问题上是需要补课的,目前多是分析工作、分析老板、分析家庭,而很少分析自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祯教授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调查显示只有%的大学生接受过“个性特长和职业兴趣”的测试。可见,目前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片面化,心理不成熟。

(三)半数以上毕业生缺乏职业准备,职业目标模糊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只有做好了职业准备,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此次深度访谈表明:6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沟通障碍,且求职简历千遍一律,缺乏自身优势和特点的介绍。52%的大学生没有研究过想要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等。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虽然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过相应的兼职工作,参加过多种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但其目的不过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学习技能,并没有把这些真正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四)一些毕业生职业规划与行动相脱节 访谈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早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相应制定了自认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认真执行,甚至怀疑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操作性不强。很多学生存在着如果万事俱备,我便去执行的心理,过分追求最佳计划,在规划中面面俱到,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灵活、多变的动态特征。

二、大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地方高校周边的就业环境对其毕业生就业倾向有不小的影响,但就毕业生自身而言,其就业态度和就业能力明显影响就业意愿,而其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和最终的就业情况呈正相关关系。如何能提高毕业生专业素养、职业规划等与职业相匹配程度,进一步改善地方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毕业生应从自身做起,在就业意愿、就业倾向以及就业能力上予以提高,主要建议和策略如下:

(一)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访谈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首先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增强自身规划的主观意识,有效合理的进行规划,其整体规划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步骤: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图

(1)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及就业意愿。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路线时,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自己将来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它是发自内心的最热切、最渴望达到的结果,是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向。在树立职业理想时,大学生应该考虑自我形象、家庭背景、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因素。因为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可能从事的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美好构想和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的作用。职业理想关系到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选择这种职业的原因。

(2)对自身进行准确评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做到“知己”,即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学什么专业”、“性格特征如何”、“有无创新精神”、“能否吃苦耐劳”、“身体状况如何”、“学习基础如何”等,要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现在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对自己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自我评估,又称自我解剖,即自己通过各种信息和测评体系确定自己职业兴趣、价值观等自我了解、自我认识的过程,这包括对自己思维方式方法、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讲,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如图2)评估自己:表现自我(外貌、性别、年龄等)、发展自我(学校、专业、成绩、经验等)、动力自我(兴趣、价值观、需求)等、个性自我(性格、能力、气质等)、品德自我(进取心、责任心、忠诚度等)。

(3)对不同职业有一定的认知与评估。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多方面、多渠道了解职业的种类、性质、特点、要求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合理规划。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职业越来越多、职业变迁越来越快,职业的要求不断更新。职业评估要求大学生对“什么是最热门的职业”、“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什么”、“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环境、任职条件是什么”等要素做出正确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分析职业的种类。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通常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系类。其中大类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进行的分类,如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销售工作者、服务工作者、专家、技术人员及相关工作者等;中类是根据职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设备、加工和运用的技术及提品和服务的种类等相同要素划分的;小类是按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技术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二是要了解具体职位的任职资格。如自己最理想的目标职业有哪些、目标职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什么、所学的专业适合什么职位,自己可以胜任什么职位等,要有充分的了解。三是结合自身专业进行分析。如会计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了解与会计有关的专业资格,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金融、统计、证券、保险、仓储等职业资格,甚至可以了解秘书、推销等职业资格。

图2 大学生自我评估结构图

(4)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即是分析各种职业外部环境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大学生也不例外。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迁、市场竞争的加剧,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环境,将有助于其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外部环境分析应该包括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等进行的综合分析。

(5)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实现的核心,犹如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你避开礁石通往成功的彼岸。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要以自我评估、职业认知和环境评估为基础,其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职业生涯目标通常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目标(1~3年)、中期目标(3~5年)和长期目标(5~10年)。当然,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目标也不会完全相同,但确定目标的方法是相同的。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至少要考虑“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的匹配”,且同一期间的目标不宜过多,要具体明确。

(6)设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当职业确定后,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是多样的,可以走行政管理路线,也可以走专业技术发展路线,也可以先技术再行政或先行政再技术。因此,在职业规划时必须设定职业规划路线,通常的职业规划路线分三个步骤进行(如图4所示):首先,确定自身的目标取向(通过对自己兴趣、理想、价值、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分析获得);其次,确定自己的能力取向(通过对自己性格、特长、技能、学历、阅历、智商等因素的分析获得);再次,确定自身的机会取向(通过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分析获得)。最后,综合分析以上因素,确定最可能实现的、最理想的职业目标和最佳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图3 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图

图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图

(7)实施、评估、反馈和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是计划变成现实的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人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往往会使事先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现行的实际情况相偏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估、反馈和修正,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使职业规划更好的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保障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门槛,肩负着引导培训学生和向社会进行人才分流的双向作用。为此,高校应加强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为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高校不但要从观念上进行指导,还要在组织、制度、教师队伍等方面给予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1)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将其与学生就业工作一起来抓,成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鼓励大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形成学校重视、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广大同学积极参与的局面,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当然,学校还要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胜任,学校需要配备一支精通专业知识、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不断的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推荐等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学生的“职业导航教师”。

(3)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首先,各个高校应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知识外,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大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时刻关注就业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及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加强模拟式、案例式、演练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或实习指导课都集中在毕业之前的一个月到半年之间进行,效果较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步实施完善而富有层次的规划教育体系。最后,高校要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得以实现的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实践或实习基地,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的同时,完成对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充分认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等。

当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短期的、固定的,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变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问题研究》(编号:2012-QN-405)、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11]-JKGHAB-0120)与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河南省地方高校会计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编号:SKL-2013-264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姚伟龙、郑圆:《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

[2]周娜、闫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雷华宇:《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7期。

[4]罗双平:《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8期。

[5]张建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56-02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和重要作用;澄清生涯规划与找工作的差别与联系;了解性格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及个人兴趣在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时的影响……这些都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意义的认识,从而积极地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所在。传统的课程设置注重经典理论的介绍,突出了共性学习,而忽视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网络在信息制造、贮存和分享方面具备的优势足以有充分的理由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中来。它的融入既能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又能在为大学生协作学习的同时提供因人而异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就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目标、内容以及原则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网络平台开发的目标

将网络资源运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中首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保证相关课程的顺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网络平台开发利用的目标应有以下几方面:

1.必须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课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是一门既注重共性又重视个性的课程,应该包含着有实际价值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要能指导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2.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更具有洞察力,更善于思考,更能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网络在提供全面专业的学习资源方面具备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指导下,更好地解决问题,分享自己收集来的资料的同时提高了协作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大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的积极性,在时间上、空间上延伸了校园文化氛围。

3.要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学生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想要了解的职业,期望从事的职业需要什么技能,HR看重求职者的哪些品质,如何进行生涯规划管理等等,都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网络平台建设要更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不断地更新、充实、完善相关信息资源保证该课程网络平台开发的实效性,体现网络在信息分享方面最新最快的优势。

4.作为大学教育辅助课程,为学校教学体系服务,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形式的设置不仅关系到大学的教育成果,还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网络平台的开发也应配合大学整体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5.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性格特征、职业规划的渠道。教师通过参与该课程的后台讨论,阅读浏览学生填写的信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就业兴趣等内容,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促进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网络平台开发的内容

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辅助工具,主要以网站形式进入该课程,网站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注册用户名、了解自己、了解工作世界、查询、咨询、公告栏。

1.注册用户名。该网站是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前期的制作中以小样本进行试用,会在后台给出相应的限定维度,只有部分学生可以申请注册或者是只有某些学校的学生可以注册。后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会扩大申请注册资格,计算机后台程序会将所有参与个体的信息分类汇总,帮助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

2.了解自己。这个板块分为对大学生自身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分别进行探索,四个单元如表1所示:

在每个单元相关知识链接部分,主要介绍各单元与职业生涯的关系,自己探索的方法等内容,例如在技能探索单元中,在相关知识链接中通过夸自己、他人眼中的我、撰写成长故事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技能,以及雇主、相关职业对技能的要求。在测验部分会先详细介绍该测验的内容、效果,用户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填写测验,提交后,后台会通过运算功能帮助分析提交用户的报告信息。

3.了解工作世界。这个板块分为:访谈生涯人物、撰写生涯发展计划、撰写简历三个单元。计算机网络后台会给出访谈生涯人物的任务要求以及格式要求的示范界面,注册用户根据示范进行访谈并在空白表格处手动完成访谈文本录入工作,提交后,后台会进行词频统计,提交用户可以浏览其他用户访谈内容与计算机后台统计结果。在撰写生涯发展计划单元会介绍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档案的撰写方法以及案例,帮助大学生成功了解自己预期中的职业生涯发展。最后一个单元要求注册用户提交一份简历,通过计算机相关链接功能会邀请专业的HR或者是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教师审核,提出提交用户简历撰写的优缺点。

4.查询。全部信息提交完毕的用户可以使用当前数据库的查询功能,了解相关信息,没有全部完成信息提交的用户只能查询自己提交部分的信息。

5.咨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网站咨询板块的功能是为了建立起大学生与HR、教师、成功应聘者的联系,克服了传统咨询在时间、空间上的有限性,可以方便快捷地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新动态。

6.公告栏。查阅该板块可以了解到相关课程、讲座、工作坊等信息,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网络平台开发的原则

1.整体性与连贯性的统一。任何学习都是在已经积累的知识技能基础上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学习也需要渐进式地了解与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由简单到复杂,在课程网站设置时要注意界面各板块之间的逐步递进关系,每个板块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构成整个课程整体。这样大学生在使用网站时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每个部分的理论知识,避免学习时不知重点,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摸不着头脑,迷失方向。网站制作时要注意整体性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将网站所有信息浏览完毕的同时巩固了自身对于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内化于心。

2.内容与目标的统一。该课程网站的内容表现要体现其设置的目标,不能独立存在,这样才能服务于课程,更好地体现课程的实效性。设置网站主要目的在于让大学生积极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为大学生服务为主要目标,所以学生是主体,网站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应用网站说明网站的设计是失败的。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在设计网站时首先要考虑到网站针对群体的学习特点,在传递分享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自觉主动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能力。另外,该课程网站制作内容不仅仅要体现课程本身和学习者的特点,还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制定出网站设计的指标,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从“用上”入手,建立一个高效的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教学助手。

3.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大学教育的受众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都是经过高考选拔分层的,不同的高校在教学设计方面应该考虑到这个差异对教学进程的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设置这是个别学习,在高校就业论坛年会或者私下的交流学习这是协作学习。在一所高校中学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学习的需求也是因人而异的,网络平台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对教学进程不适应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在进入该课程的网站后,可以在了解自己和了解工作世界这两个板块中,在线储存、提交自己的信息,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与课程理论内容相互呼应,重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重点地学习课程,更有效地取得预定的学习目标。在查询和咨询部分,大学生可在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通过阅读线上其他文本信息或者可以在线留言咨询教师、HR等,解决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4.实际可测性原则。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切实可行是关键,所以在相关方面的网络平台开发时,各个环节必须具体可行。设计要有明确的板块区分,数据输入要有相关的制度保障,比如在规定如何让大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形成“我要学”的氛围,初始阶段有必要制定有关学分获得等方面的制度来保障大学生的参与度。

5.贴近社会需求的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是为了指导大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为社会发展贡献所学,所以社会需求是该课程网络平台利用开发时要考虑的必要内容,这包括人才类型,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度,不同职业对于性格的要求等等,贴近社会需要才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明确自己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促进大学生成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有利于社会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四年的学习认知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合理地安排职业生涯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使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新论[J].教育评论,2012(3).

[2]李文晶,蒋重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3]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8).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85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