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热选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热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第一篇】
一、课题的提出
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捷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因此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来看,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读写,而忽视口语交际的训练,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当作教学“软任务”,因此,相当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弱于读写能力。通过调查观察,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平时说话(包括课堂发言)声音低下、口齿不清、语无伦次、方言音不绝于耳,能说会道的寥寥无几,连学生平时的习作中也夹杂着土方言。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甚至阻碍着学生知识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充分体现了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真反思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畸型”现象,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学校实际的口语交际训练操作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结出适用的、可操作的、能够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拓宽学生口语交际空间,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成功经验。
(二)改变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的现状,使学生形成规范的口语——能说;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敢说;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交流习惯——会说。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二)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研究
(三)创设交际情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四)口语交际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对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口语交际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研究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三)实验研究法:按照制定目标,认真实验本课题的研究,并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探讨学法指导,并及时进行每阶段的研究总结。
(四)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每一项、每一阶段实验情况的观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实验措施,使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
(五)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六)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去指导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
设计申报:制定实施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开展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
实施研究:制定各项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收集研究资料,综合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
结题鉴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出版,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通过多次阅读教学的实验和研究,探索出了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形成了理论应用于全镇教学工作指导。
(二)通过对口语交际课的开展和研究,摸索总结出了提高口语交际课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并在全镇开设公开课进行普及推广。
(三)通过对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深受师生喜爱的,因地适宜的,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提高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推广已经初见成效。
(四)通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和推广,有效地改变了部分教师轻视口语交际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五)根据研究成果完成了3篇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教学论文。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课题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没能很好的扩展和深入。
(二)虽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仍有部分领域未能涉及,
未能获得更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的广泛开展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八、今后的设想
(一)加强培训学习
加强“请进来,走出去”的广度和高度,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彻底改变轻视口语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热潮。
(二)总结提升推广
对所取得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总结,在全县乃至更大的范围推广,为口语交际教学贡献力量。
总之,通过一年多的实验与探索,充分证明了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从操作过程和实验成果来看,是科学的、有效的。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第二篇】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短期) 编号:XG/2013/0918
低年级拼音识字方法与语言训练整合的案例研究
结题报告
连云港市某某小学 徐某某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本课题于2012年12月份申报,,2013年1月份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个人规划课题,2013年2月份举行开题论证会,2013年10月举行中期汇报会,研究时间是一年,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2013年12月进入结题阶段,已基本完成预期研究目标和任务,准备结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拼音教学中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突破拼音教学枯燥、罗马字不易掌握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掌握识字规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教师在低年级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三个领域,能够相通相融,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寻求解决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的策略与方法,是本课题的突破之处。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增强研究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4.继续学习2011新课标、新理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深化语文课堂改革。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2.在教学中,不仅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更要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简单化。
3.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口语发展先于书面语,以口语训练为起点。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重心逐渐向书面语转移,将书面语的训练作为语言训练的重点。
4.发挥语言训练的整体功能,在确定训练内容时,尽可能选择那些注音读
物,在训练方法的选择和训练程序的设计上,把汉语拼音、学习生字和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交织在一起,步步深化,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口语表达、朗读中融入汉语拼音
口语表达需要学生把用汉字组成的表意的话,从口里用语音发出来表情达意,让别人听见、听懂他所要表达的内容,这要求表达者发音准确。我们在训练时,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的发音,不准确的及时指出,特别是一些方言音,尽量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纠正。
2.在词义理解中融入汉语拼音
理解文章得先理解词语,一个词语只有融入到某一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才具有固定的含义。但由于我国的文字同音、多义比较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字词的意思不同,不正确的发音也会使字词的意思发生变化〔多音字〕。我们用汉语拼音方案让学生知道什么字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读什么音,这样才能明白、理解词的意思。
3.在语言训练中学习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词语、句子中朗读数次,自然就达到既认识生字又训练语言的目标。
达到在愉快的氛围中识字。同时,具体的语言环境又给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思维与想象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后把生字回放到步步深化,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4.汉语拼音的识字和语言训练整合
在语言训练中尽可能选择那些注音读物,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学习汉语拼音、识字和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融入在一起。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02月) 研究的任务:
从理论上初步探讨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找到整合的突破口。通过看图说话的训练,通过课堂小游戏、课内关于识字实践活动开展语言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习说完整通顺的话、把课本中的词语用运用到语言交流中。
具体措施:
1、对当前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进行调查,通过测评等形式进行数据采
集,了解学生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识字量、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水平,并做出科学的评价。
2.由实验的教师做三节公开课,及时全面地对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所有实验教师共同研究、探讨整合的教学方法。
3.通过上课题实验课探索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
准备聘请海州区教科室主任姜先亮主任研究顾问,邀请他到我们学校对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的指导,对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研究信息,崭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指点迷津,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成果:撰写实践课研究反思报告,阶段性总结,制定下一阶段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研究任务:找到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的新途径、新方法。 具体措施:
1、实验教师不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后分析。
2、通过反复实践,完善的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逐渐摸索出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3、制做趣味拼音、识字卡片,把拼音、识字教学贯穿于语言训练的全过程。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识字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巩固识字,训练阅读能力。
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
成果: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形成整合初步模式,验证预设的合理性。 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 实验任务:
1、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旨在实验的基础上,把初步形成的方法和策略再进行研讨。
2、验证整合的成果。
成果:形成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的整合模式和体系。 总结反思阶段(2013年11月至12月) 实验任务:
课题组将实验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
(二)解决的目标与策略分析
解决的目标: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自主性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儿童的语文知识,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不识字,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瘸腿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识字的本质之一,就是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的工具,以便学习者能够领会、理解各种书面材料的意义,具备涉猎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策略分析:
新教材在识字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鼓励学生自主、主动地到课外识字。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可以说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课外识字的途径。其主要途径简要归纳如下:
1、拓宽了学生的识字渠道
(1)利用可视型传播媒体,促使学生自主识字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媒体不断涌现,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利用电视媒体,引导学生从电视中认读字幕。还给学生订阅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征、趣味性浓的、简单的报刊杂志,特别是儿童乐见的图文并茂的拼音读物,让他们了解上边的新鲜事物,从认识、熟知、喜爱中学会识字。老师还有意识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的展示性交流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识字兴趣盎然。
(2)利用校园,创造学生识字环境
在学校里,各班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等的牌匾,校园内的各种告示牌、展板、黑板报、橱窗里的宣传标语等都是学生识字的良好素材。教师在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的时候,有意识地把熟悉的校园环境与认识其对应的汉字联系起来。比如许多实验班的教室里都设有识字墙,它就像一个窗口,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尽情挥洒,尽情雕塑。在墙上,可以张贴生字卡片,可以开辟研讨诵读园,可以种植字谜树,可以搭建儿歌厅,可以制作天气预报栏„„ 独具匠心的教室环境激发了学生对古诗文、谜语、广告、成语等的浓厚兴趣,他们成立了“小诗迷协会”、“问不倒小分队”、“广告明星队”、“成语派对”„„一下课就围在自己感兴趣的
“景点”欣赏、交流,享受着求知的快乐。教室成了孩子们识字的乐园!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趣浓厚,不仅喜欢收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而这些画片一般都会有些说明性的文字。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导到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写图。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认识上面的文字。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识字、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贴图说话。当然也可以自己亲手画图写话,图文结合。学习写话的训练顺序是写词——写句——写段。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练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乌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有了写词、写句的积累,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连句成段,为学生下一步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利用家庭,扩大学生生活识字
儿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的时间是有限的,为广泛扩展儿童的识字率,巩固儿童在课堂上的识字,特别鼓励孩子将识字课堂延伸到家庭。比如,鼓励孩子给家庭中的实物贴上标签,要求他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姓名,并让他们写给自己看等。同时还特别鼓励课外阅读,多看些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以巩固识字,多认字,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2、总结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实验教师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敢于提出大胆的设想与创意,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创建了丰富的识字途径。
(1)姓名识字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姓名中蕴含着越来越多的识字资源和文化信息,值得去探索和利用。我们通过实验,就设计出相关的活动主题:“自我介绍”、“最美的名字”、“我的名片”、“我的成长”等;形式有口语交际、手工制作、请教询问、写字比赛、小小演讲会等。姓名所涉及的范围再逐步扩大,由“我”到“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我的亲戚”、“我的偶像”,再到“我的家人”、“我的小组”、“我的集体”等,进而再扩展到历史名人、动画人物、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等。识字活动是动态发展的,认字为主,识字说话,可深可浅,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一个班中有五、六十个学生,涉及到的生字就有上百个,通过
认识同学的姓名,就认识了上百个生字。再拓展开去,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汉字。
(2)手工制作识字方法。学生们都喜欢手工制作,把识字与手工制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先手工制作,折纸、剪纸、绘画、树叶画、毛线画等,认识工具、制成品的标签名称,到作品各部分的名称,再到作品简介、解说词、广告语等。从学生兴趣出发,体验操作过程,珍视劳动成果,乐意自我展示,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欣赏别人。时间可安排在课堂上,也可安排在课后,还可请美术老师、其他代课老师配合活动。学生的手工作品各式各样,五彩斑斓,令人不得不惊叹学生
(3)自主归类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把事物归类,动手操作。专题内容有动物、植物、家电、体育项目、武器、车类、卡通类等,形式有画一画、涂一涂、剪一剪、贴一贴、写一写、认一认,收集整理,合理分类,介绍作品,写说明书等。培养收集归类能力,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兴趣爱好,虚心向别人请教。把自己喜欢的事物收集在一起,写上名称或简要介绍,不会写的字,请老师、家长写上,并注上拼音。活动可大可小,可独立可综合。随着学生作品的不断收集,数量、种类的不断增加,可像集邮、集火花一样,分门别类地自主归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识字,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4)商标识字方法。商标是浓缩的文化,设计精美、文字简炼。指导学生收集各种类型的商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类收集,可从商标的形状、大小、类别、产地、颜色、说明等方面,识字说话,作介绍。在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5)贴标签识字方法。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小朋友,在所认识的事物上贴上标签,结合事物,认识汉字,使事物与汉字紧密联系,加深对汉字的印象。教室里有很多事物可以利用;家庭里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更多的事物可以利用,贴
(6)给玩具起名字,编童话识字方法。玩具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好伙伴,每个孩子或多或少地都有喜欢的玩具。引导孩子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习汉字,练习说话,培养想象,这是开发识字教学资源尤为重要的途径。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摆一摆,给玩具起个名字,创设情境,合理想象,编小童话故事,说一说,讲一讲。把汉字放在童话意境中,在童话世界里认字识词,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口语表达,培养想象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鼓励学生给玩具起的名字丰富多彩一点,奇特一点,像网名一样,关键是扩大识字量。也可以拓展为把课本中的生字生词,放在玩具名字中,放在童话故事里,这样认字学词的印象深刻,联想丰富。在学生自主、教师指导下,使生字词与具体的意境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习汉字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兴趣盎然,生机无限。活动形式可在课堂上进行,可课间游戏,也可和家长配合下共同完成。童话故事编得要求简单有趣,因为编故事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手段。在编童话故事中复现生字、使用汉字,创设识字环境。学生给玩具起的名字五花八门,童话故事编得天真烂漫,充满情趣,识字、想象、表达能力得以培养提高,童心童趣、理想希望得以放飞。因为童话故事是孩子的天真世界,是孩子们情感寄托,只有孩子心目中真善美的东西,才会在孩子的脑海留下印迹。
四、课题研究的理性认识
(一)通过课题研究,让实验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促使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识字与读写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逐渐由实践型向科研型转变,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近一年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有多篇论文在市、省和国家级的比赛中获奖, 多人成长为市、区级教师。
(二)通过课题研究,字识得太少,必将影响读书、作文。因为文章是由一个个汉字及基本词组组成的,故教学生读写,必须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而识字过多又必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无暇顾及读书与作文。有没有既能达到多识字的目的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中间地带”?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即要求认识的字多些,要求掌握的字适当少些。
(三)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融合的相关问题。目前,在此方面的研究,一些教师也进行了实验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基于不同的教材版本,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说,并不实用。我们要研究出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方法及措施,让学生乐学,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会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教师乐教,使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能够有机整合,不再是识字与阅读两层皮,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积淀教育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影响
(一)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案例等在各级论文及案例评比中获奖,并且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主流刊物。
1、论文《“生命享受”:提升语文教师的幸福指数》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2.论文《洋思经验与六模块相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发表于《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3、论文《将效益钉在课堂中》发表于《小学科学》教师版;
4、论文《适度缩水让教师话语在简约与诗意中圆润共生》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
5、论文《重挖素材、精巧点拨、高效评改》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 6.案例《水》、《我和祖父的园子》、《螳螂捕蝉》获连云港市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一等奖;
6、案例《爱如茉莉》、《艾滋病小斗士》、《槐乡五月》、《我和祖父的园子》获连云港市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
7、案例《螳螂捕蝉》、《赶海》、《荷花》、《九色鹿》获连云港市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
8、论文《适度缩水让教师话语在简约与诗意中圆润共生》获省“教海探航”二等奖;
9、论文《言象共生:关注文本的后台意蕴》获教海探航、师陶杯二等奖; 10.论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效益》获省“师陶杯”二等奖; 11.论文《翻版课: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标》获省师陶杯一等奖; 12.论文《“马蝇”:永葆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秘密武器”》获省师陶杯二等奖;
13、论文《三境之读:层层提升语文表达能力》、《一花一世界一诗一天堂》获省“师陶杯”三等奖;
14、论文《让教师话语在适度缩水中圆润共生》、《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获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15、论文《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营养均衡:从课堂成效透视提问的有效性》获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16、论文《利用文本留白实现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获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另外,还有多篇论文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题活动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开展了针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课、沙龙、论坛、讲座、案例评比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
2012年3月,针对现行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 2012年4月,课题组成员研讨课;
2012年4月,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了有关低年级拼音识字方法与语言训练整合的案例研究的论坛;
2012年5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市案例评选;
2012年5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区有关文献综述及课题报告撰写的讲座; 2012年6月,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课题心得; 2012年9月,继续进行课题研讨课;
2012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情况汇报会; 2012年1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教海探航”论文颁奖活动; 2012年1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师陶杯”论文颁奖活动; 2013年1月,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市教科所个人课题的申报; 2013年2月,课题组成员汇报、课题主持人总结前期研究情况; 2013年3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全省语文赛课; 2013年3月,组织课题组成员举行观摩学习汇报课; 2013年4月,课题组开展课题汇总情况沙龙; 2013年5月,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研讨课; 2013年7月,暑假阅读相关书目,撰写读书笔记; 2013年9月,后教学楼新楼落成,聘请专家领导;
2013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教海探航”颁奖活动; 2013年11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省“师陶杯”颁奖活动; 2013年12月,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编写结题报告。
(三)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涵盖了学校教师共性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完善学校管理机构,建立适合提升我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组织保障体系。努力创设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守护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精神家园。
六、课题使老师、学生发生的变化
一年来的实验,不仅使实验班的学生识字能力、识字量有了很大的,而且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具体表现在:
1.识字阅读量大大增加了。
经过两年的学习,据抽样调查,二年级2班中共有61位学生,其中有10%的学生识字量在2400个左右,60%识字量在2000个左右,90%识字量在1500个左右。
学生阅读的范围宽了。据二年级二班统计,98%会看拼音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每年背诵儿歌、童谣和古诗近50首。90%会看各类少儿读物,
80%会看报刊杂志,52%在读四大名著。
2.合作探究能力加强了
课内外合作探究、自主识字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从小互帮互学,为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基础,同时,这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3.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了。
表现在听故事能力较强,300字的寓言故事听一遍能全讲出的占60%,听两遍能讲的占80%,听三遍能把主要意思讲出来的占98%。看图说话时,多数学生能产生丰富的想象。
4.学生认识事物的本领加强了
学生的自主识字中有意注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不论走到哪里,看到不认识的字问家长,问老师,问身边的人„„由认知事物到感知事物,从而达到认识一切事物这一目的。
七、课题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多元化识字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摒弃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弊端,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体现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题组成员还没有完全领悟新课标“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精神,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总担心学生记不住,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呢,教学任务完不成,认字的巩固率也不理想,不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严格按新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2.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但是,倡导自主识字,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可以不讲方法,不讲教学策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许多教师都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课标新精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缺乏重点,多而杂乱,结果使课失去了亮点,由于承载了太多的任务而变得“不伦不类”。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生字教学中,哪几个字的字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正;哪几个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几个字的字义难以理解,需要怎样引导,都要心中有数。在教法的选择上是突出
随文识字,还是突出字理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也须清楚。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有示范。拓展延伸要联系教材内容,有目的进行,这才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至于架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教材的钻研不全面、缺乏深度。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如果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引起重视,不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我们的研究也会偏离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还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优化我们的识字教学过程,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郝丽芳。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7期。 2李启荣。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多种途径[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年08期。 3 黄粉英。把握六种关系上好识字课[J]。广西教育。2009年22期。 4 黄国莲。新课改理念下,识字教学体会[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04期。 5 党小玲。试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原则与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36期 。 6 黄开胜。将“五笔字”知识引入低段——识字教学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S1期。 7 斯霞。我的识字教学观[J]。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03期。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第三篇】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__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____年__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____年__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4、经验总结法:将同做“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课题的其他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合理吸收,取得对课题开发有启发好处的经验,概括出支持课题研究的先进方法并加以利用,对我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上级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利津一幼的“资料收集”和烟台蓝天幼儿园的论文写作都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启发。
5、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评析都以此为依据。我们会在主角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究竟怎样,还会在体育游戏中发现孩子的运动潜力如何------记录下来,便于又针对的实施教育。
6、谈话法:主要用于游戏之后,和小朋友交谈,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便及时对游戏规则做出调整。
七、研究实施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
A、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周兢《中国民间游戏》、皮亚杰《儿童心理学》,重点学习学前儿童游戏的专业论著,进一步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并了解民间游戏由来和各种玩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状况,思考如何让民间游戏深入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B、确定人员分工和各时段任务:
我们这个课题由园长常红喜亲自督导,教研组长宿军全面负责,精选我园秀的骨干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安排如下:
起止时间要解决的问题负责人
20____.1------3月活动发起,搜集素材,分析归类。______
20____.3------20____.4月实践阶段,各班选取民间游戏活动。课题组全体教师20____.4------20____.4月阶段总结,全园游戏展演,资料收集。______课题组全体教师
20____.5------9月结题阶段,提升经验,巩固成果。______
2、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步:召开课题组会议,制订各阶段目标,明确各自的任务。第二步:利用图书文献、学前教育网搜集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小朋友和家长都参与收集相关材料的活动中来。
第三步:资料汇总,研究、分类,确定哪些游戏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选取一个适宜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小朋友,大家一齐做游戏,教师观察并记录。课题组根据幼儿的状况和老师的意见召开教研会,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广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收集文字资料、影像资料。
第五步:对活动中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分门别类存入档案。
第六步:提升经验,重点引导参与课题的教师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并进行评比,相互学习。
第七步:结题,向上级课题组呈交研究成果。
八、研究成果
我园于20____年__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定为课题研究实验园,结合幼儿园实际状况,我们选取的子课题是《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在从事课题研究的两年多里,在总课题组的引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用心实践,大胆创新,在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研潜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获。
同时,还积累了超多的游戏活动资料,编制了自己的园本教材。华夏幼教中心的孩子爱游戏、玩游戏已蔚然成风。现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列举如下,请总课题组检查验收:
1、民间游戏的创新、改编。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个民间游戏,分为体育类、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并对这些游戏作了相应的创新改编,并已经汇编成册(见《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其中3篇被收入20____年__月淄博总课题交流会《阶段性成果集》。
2、游戏和幼儿多元智能关系的研究。
我们对开展的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多元价值分析,发现透过丰富的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潜力、智力、体能都有较大提高,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提高很快。
我们已经制作游戏观察幻灯片5个,整理出论文十余篇并编印成册,其中论文《亲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园地》20____年第一期发表;课件《捉不住的小鱼》、《我和报纸做游戏》获“解读儿童游戏,走进童心世界”课件大赛一等奖。透过教师的分析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参观交流的老师都说:“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年龄!”
我们的孩子进入小学很受欢迎,在校园里,不论是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学习知识还是与人交往,他们都出类拔萃,应对自如。
3、做游戏、爱游戏构成幼儿园的特色。
我们根据游戏活动的经验,编制了分年龄段的案例设计集(《夏津华夏民间游戏集锦》),并保留了幻灯片资料;根据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我们把每年的四月为“游戏月”,每年__月举办“亲子运动会”。每一天下午4点后,全体小朋友都参加户外游戏,游戏已真正成为华夏幼教中心的传统和特色。
4、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是一条线,我们不断针对实践中的难题开展教研,从一开始的游戏筛选、游戏组织到之后的游戏观察、游戏评析、整理论文,老师们的专业潜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参加课题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她们说:“此刻,读专业书籍的多了,游戏时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会制作课件的多了。”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我更有体会,老师们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到会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她们已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这些都得益于总课题组的引领,我们确实在课题活动中学到很多。
九、反思
我们是新成立的幼儿园,这是第一次做课题,所以在刚开始时觉得困难重重:
课题活动开始后,怎样写反思?怎样从纷繁的材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怎样提升经验,汇总成优秀论文?幸好,有总课题组的帮忙,我们从其他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最后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点点经验,感谢董教授在课题研究中给与我们的指导,真诚的期盼下次与您合作!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第四篇】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个人课题) 批准号:XG/2013/0940
精勤小学四(2)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分析及矫正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连云港市精勤中心小学 丁立祥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该课题于2012年12月份申报,2013年1月被市教科所批准立项为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个人规划课题,2013年2月份完成课题的实施方案,2013年5月份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各1篇,2013年10月完成课题的中期检查表,现按原定计划于2013年12月进入申请结题阶段。经过一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已基本完成预期研究目标和任务,准备结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滋生学生惰性心理和行为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学生依赖性强,缺少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动力;其次是外部动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2、剖析原因
拟采用内外因结合的分析方法,根据调查研究的数据和内容,找出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惰性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深入分析。如学生依赖性强,外部动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方法失当等等。
3、研究对策
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惰性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鼓励他们提高自我约束力,逐步克服思想和行为的惰性,从而体验学习和成功所带来的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课题研究的形式:
1.利用校园橱窗和黑板报等进行宣传,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惰性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结合具体的事例对“惰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调查准备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2月)
学习理论,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形成前期的相关资料,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阅读了吴非的《前方是什么》。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
为了更好地研究本课题,我阅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
所谓“从众”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因缺乏独立意识,不能或懒于提出个人观点、思路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行为。常表现为无独立见解或应声附和伙伴的意见,常常是人云亦云。
2、畏缩
所谓“畏缩”是指数学学习中对教师、教材两个“权威”表现出畏惧心理,当自己在学习中有了困惑时,不敢挑战权威,不敢提出质疑,不敢指出教师与教材的问题,不能主动学习与建构,不愿思考新的思路和解法。
3、呆板
所谓“呆板”是指在数学学习中缺乏选择与迁移能力,不能在新情境中理出明确的思维方向并灵活解决问题,常表现为被动与单向思维。
4、茫然
所谓“茫然”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显得盲目,思维混乱,思维概括性差的行为。
5、逃避
所谓“逃避” 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一旦遇到有一点点难度,稍需思考的问题,不愿深入去思考,要么张口就问,要么视而不见。 (三) 研究“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的成因
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惰性问题,我通过问卷、观察、谈话、家访等方法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分析表明,导致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因素、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学校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学生个性特征四个方面。
1、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环境的外力作用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多数是消极盲目的,特别在受到诱惑时,教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会被电视里的一个镜头或他人的几句游说冲击得无影无踪。电视、网络的影响尤为明显,当电视迷和网络游戏迷层出不穷时,学生哪还记得学习,将学习上的懒惰发挥到极致,荒废学业,毁灭自己的人生。
2、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
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3、学校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为了增强竞争力,学校面对各种压力,难免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这些措施有时与学生的兴趣相抵触,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惰性。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4、学生自身因素 (1)依赖性强
如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惰性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进心
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惰性现象的产生。
(3)缺乏自觉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的不断评价、不断鼓励和长期有效督促,如果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方法不当,就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上述的惰性心理现象。
(4)缺乏明确的动机
容易产生满足感。有些学生学习目标比较低,以为自己只要达到良好就可以。学习目标的高低和学习过程中的自身努力是成正比例的。这样,碰到一些有障碍和综合思考性的题目,就不愿多思考,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惰性心理。
(四)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惰性矫正对策研究
1、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应用知识中懂得知识的用处,体验到学习能给人带来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实际意义,产生心理需求,就能激发维持自己的学习动机。
2、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自制能力不强,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除了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外,还可以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之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设置悬念、巧妙设问,动手操作,游戏竞赛等来激发学习兴趣。
3、是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要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成功的信念。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不因他人优秀而贬低自己,告诉学生“瑕不掩玉”的道理,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欠缺,自己跟他人一样优秀。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是可以克服的,当然,想要弥补这个欠缺,需要通过不懈地努力。
4、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长沟通,协调、处理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以优化教育学生的环境,帮助孩子克服惰性。
5、自我约束。自我约束是学生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教师一方面致力于搭建自我约束平台,如让班干部参与“惰性学生”的管理中,提高“惰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另一方面致力于搭建互帮、互监平台,如“惰性学生”通过互帮、互监可以极大地提高自我约束力,从而逐步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
6、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发更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当小学生获得成功,内心便会产生十分喜悦和自豪的情绪体验。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学习并多次追求成功的条件,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每当学生有一点创新的想法都要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 1.阅读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 2.撰写《
2.教学案例《三角形的认识》 3.《
讲的现象很少出现。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够按时完成各项作业,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题活动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 年1月文献调研并设计调查问卷; 年3月对“惰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年4月在学校会议室举行“个人课题读书论坛”活动; 年5月参加市教育学会的案例评比; 年6月面向全校开设研讨课; 年8月撰写读书心得; 年9月撰写教学案例;
年10月组织学生参加“战胜惰性”心得交流会; 年11月撰写结题报告。
六、课题使学生发生的变化
(一)学生的变化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欣喜地发现,“惰性学生”的外显行为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大多数学生精神面貌大大的改善了,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堂上汇报交流更自信了,作业能按时认真地完成,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了很多。
(二)社会反映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社会各界反映很好,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领导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七、课题研究尚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让学生克服惰性思想和行为是我们长期的追求,为此,我们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研究的困惑和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
1、有些“惰性学生”的毅力不够坚强,有时会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波动,“惰性”容易反弹。
2、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收获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要上升到理论高度难度很大。
总之,改变学生的惰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任务和责任,我将一直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