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9649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篇】

专题四大洋和大洲(第二章第二节)。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篇】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原因:

(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5.黄巢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6.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含义: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8.评价: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三篇】

1.单项式的定义:数或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做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项。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的加减。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四篇】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

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

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

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

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五篇】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0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5。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0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09。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0。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11。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2。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六篇】

1、人们把( 交通运输 )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 )运输、( 铁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 铁路运输 )运输。

4、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 )干线和( 东西 )干线两大组。

5、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京包---包兰线 )、( 陇海----兰新线 )、(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

6、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 京沪线) 、( 京九线 )、(京广线 )、( 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7、青藏线东起(西宁),西至( 拉萨 )。

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

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1、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6、我国的四大工业区(京津唐)、(沪宁杭)、(辽中南)、(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7、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2000年的(7倍)多。

8、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9、我国的硅谷是(中关村)。

10、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七篇】

1.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概况。

(1)耕地面积增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2)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3)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等。

2.商业发展。

(1)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人口的增长。

1.增长: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2.问题: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八篇】

1.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2.统一:12,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灭夏: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灭西夏。

2.灭金:1234年,蒙古灭金。

3.攻宋:金灭亡后,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2.统治: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

3.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九篇】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1.继秦汉之后,实现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

2.开创“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隋文帝杨坚。

3.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589年。

5.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6.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最后一个灭掉的南方政权是陈朝。

7.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9.京杭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

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

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19.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的方式是玄武门之变。

20.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盛世是贞观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

22.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时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是魏征。

26.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

27.记录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是《贞观政要》。

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管辖六部、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

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33.武则天当皇帝后将国号改为周。

34.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创新贡献是创立“武举”和“殿试”

35.有“贞观遗风”,被称作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36.武则天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贵族的政治地位而编修的是《姓氏录》。

37.唐朝新发明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

38.唐朝最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

39.唐朝时管理今天新疆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0.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筒车。

41.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代表是唐三彩。

42.被誉为开元前期“救时之相”的是姚崇。

43.武则天时期对于整个唐朝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4.唐朝用于耕地的工具是曲辕犁。

45.武则天修订《姓氏录》后,排名第一位的姓氏是武氏。

46.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7.开辟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48.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科举制度。

49.科举考试中的常设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50.盛唐时期,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的特点是胡汉交融与中西贯通。

51.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风靡全国开始的时间是唐朝。

53.唐朝时期,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骑马。

54.科举制度以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出生门第高低。

55.周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56.唐太宗时期,前往吐蕃和亲的女英雄是文成公主。

57.科举制度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才能。

58.唐朝时期,被称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西藏。

59.与文成公主和亲的吐蕃藏族首领是松赞干布。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

1.我国历第一位、也是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

2.文成公主入藏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皮逻阁。

4.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大唐西域记》。

5.“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吐蕃。

6.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是遣唐使。

7.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

8.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时被称作天竺。

9.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

1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玄奘。

11.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宫城皇城外郭城。

12.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长安城内,百姓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哪个部分?外郭城。

15.我们今天将购物称作是“买东西”,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科学家及其著作是孙思邈的《丹经》。

20.火药的发明,与我国古代哪一项活动有关?炼丹。

21.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的时间是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23.被称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24.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的是飞天图案。

25.唐朝时,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用于交易凭据的印刷品是印纸。

26.唐朝末年,的印刷业中心是成都和洛阳。

27.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飞火。

28.赵州桥的设计工匠是李春。

29.赵州桥的设计时间是隋朝。

30.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32.唐朝的乐舞《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33.大型乐舞《霓裳羽衣舞》,主要是借鉴了哪里的音乐元素?西域乐曲。

34.杜甫的诗歌大多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歌被称作是诗史。

35.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大型乐舞是《秦王破阵乐》。

36.孙思邈在我国医学被称作是药王。

37.有资格“雁塔题名”的人是新科进士。

38.科举考试时,明经科主要考察的内容是记诵儒家经典学说。

39.我国规模、艺术成就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40.赵州桥现在我国的哪个地方?河北省赵县的洨河。

42.唐朝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是茶叶。

43.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44.唐太宗手下的两个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

45.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的作者及书名是陆羽的《茶经》。

46.唐朝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开明民族政策。

47.《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48.赵州桥的的建筑特点是单孔石拱。

49.鉴真东渡日本后,定居的地点是日本奈良。

50.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

51.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体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吐蕃。

52.少数民族突厥的首领被称作是可汗。

53.生活在今天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回纥。

54.生活在今天东北地区的满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靺鞨。

56.唐朝时的画家,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

57.长安的外郭城内,百姓的居住区被称作是坊。

58.唐朝时,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很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南诏。

60.杜甫的诗歌中,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的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别”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大全【第十篇】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的“丝绸之路”.

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和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二、海路交通。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以上事实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三、日本“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空海与鉴真和尚。

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的是空海.他于8(贞元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有深刻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大师义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1396494